第一篇:比别人优秀3倍美文
上个世纪60年代的伯明翰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城市,黑人遭受到极大的歧视,生为黑人的她,很小的时候便深深地感受到这点——有一次在外面,尿急的她甚至不被人允许去上公共厕所。
后来,有一天她跟随父母经过白宫门口,但由于肤色的原因,他们却不能进去参观,久久地看着那座举世瞩目的白色建筑物后,她转过身对父母说:“总有一天,我会站在里面。”
母亲慈祥温柔地对她笑了笑,然后说道:“只有当黑人做得比白人优秀两倍时,我们才能与他们平等;而要想高出他们,那么我们得比他们优秀3倍才行。”
母亲的这句话被她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此后的她,开始更加自觉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15岁时便考上了美国丹佛大学,但不幸的是母亲却在此时查出了患有乳腺癌。
一天,丹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课堂上称,根据自己多年的调研,他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黑人在智力上比白人要低人一等,在包括音乐、科技领域内更是少有天赋。
她立即站了起来,大声反驳道:黑人在考试时,分数的确经常比白人低,但这跟他们所生长的不平等的环境有关。所以,这并不表明您所说的是对的,比如我,我会贝多芬、莫扎特的曲子,我会讲法语等四门语言,而您却都不会!”
教授被她激怒了,大声地回击道:“那又有什么用?你永远也没资格站进美国国会和白宫里去!”
“好吧,走着瞧。”她以这种淡定的语气结束了与这位教授的争辩。
1993年40岁不到的她,当上了美国著名高校斯坦福大学的教务长,作为学校“二把手”的她,一上任就开始锐意改革,着手解决了学校长期在经济上的赤字问题。面对学校部分白人的不满和反抗,她丝毫没有感觉到压力和害怕,反而说自己:“睡得很香,吃得很好!”“因为我比他们优秀很多,我赢得很漂亮!”
几年后,她成功进入白宫,成为小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随后又一次高票获得升迁,不错,她就是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在国务卿就职宣誓仪式上,赖斯说,母亲被查出癌症的那一刻,她仿佛感觉天塌了,但是母亲告诉她,自己会努力比其他癌症患者做得更好,并且最终以坚强的意志顽强地活了15年,是一般病患的好几倍。“母亲是在我15岁时还是在30岁时离开,其结果和意义完全不一样。母亲以榜样的力量告诉我,做得更好就能创造奇迹,我相信妈妈一直与我同在!”
第二篇:赢自己比赢别人重要美文
前不久,我在美国打公开赛期间,和爱里森·费舍尔打的那场球,令我终生难忘。
我曾经和这个排名世界第一的选手交过两次手,过往一胜一负的战绩,让我在比赛中得以轻装上阵。比赛进行到决胜盘8∶8平时,局势对我来说是有利的,可我没把握好机会。在我击关键一杆时,主办方突然广播通知,说观众可以换票离场了,结果有些观众就开始在场上走动,这种混乱的局面影响了我的情绪,我最终输掉了本来可以取胜的比赛。
赛后,我沮丧极了!我跟爱里森·费舍尔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顶尖选手已较量到最后,但由于我的失误,没能战胜自己的偶像,这是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当晚,我彻底失眠。和父亲通话时我说:“这场球,我会记一辈子!”睡不着的时候,我就重温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一望无际的沼泽里行走,但她迷路了。聪明的女孩没有慌乱,而是沿着自己一路留下的脚印回到出发的地方,开始尝试走新的路线,最终,她离开了大沼泽。这个故事再一次鞭策我,即使输了一场比赛,只要能从中找到失误和欠缺之处,总能回到起点重新开始。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一路走来,留下脚印,能找到来时的路就好。这件事之后,我思考过,也许,人能赢自己比赢别人重要许多。
我的同行说过这样的话:“潘晓婷能有今天的成绩,在意料之中。”可能,他们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比拟的。我15岁开始在父亲的球馆里练球,一待就是4年。球馆里有个小屋子,里面的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就是我全部的财产。那4年里,父亲给我做了硬性规定,每天练球8~l2小时,没有周末,一个礼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医院打点滴,下午回到球馆还是要补足当天的练球时间。
以前,家里经济拮据,父亲陪我到北京参赛,我们就从山东济宁乘火车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为没钱,我和父亲只能住18元钱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阴暗潮湿,推门就能闻到刺鼻的霉味儿。第一次拿了全国冠军,奖金只有4000元,为了能细水长流,我和父亲在全聚德只点了半份烤鸭。看着那半份香气扑鼻的烤鸭,我却痛哭不止。所有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为,我15岁开始摸球杆时,父亲就说过,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
父亲当过国家级的足球运动员、篮球裁判,后来改行当厨师,又被评为鲁菜特一级厨师。父亲希望我像他一样,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别人练3个小时的球,我要多练好几个小时,这样才可能赶超别人。
所以,吃不了这份苦,受不了这份罪,趁早放弃,另谋出路。但是,一旦选择了这条路,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准备。人就看有没有对苦难的耐受力,耐受力强的人早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美文
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不得善终,而真正大智大慧的人,表面上都似乎有点“愚”。不败人生,“才”不外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普遍有一种自我优越感,而且一个人的行为、情绪往往与这一优越感有着极大的关联;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可笑幼稚或愚蠢,那种优越感便会给自我一个爽快的奖赏。反之,优越感由于感到自我的失败,而这失败是对方造成的,因而便会产生一种近乎专横的粗暴,并通过情绪和行为或语言把这种粗暴施加于对方,甚至于是一种不挫败对方绝不罢休的厌恨。
所以,这是一个可怕的阴暗领域,然而,它又是那么普遍地存在。作为人的劣根性,它象个幽灵,缠着人类不放。我们看不惯这一可恨的家伙,但却拿它毫无办法。在此之前,我们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尽管在日常交际中,我们时常感到有某种东西在驾驭着人们的情绪,我们一不小心,它就要煽起对方的怒火与厌恨,更糟的是,有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因而就让对方忽然就对自己冷淡了起来。
我们之所以这么无知,全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在犯着同样的毛病:自作聪明,过分相信自己。就是因为这毛病,我们时常在无意中因抓住对方的缺点或错误而没加遮拦的加以指出,而这极大的伤害了对方精心为自己构造的优越感。又或者,我们时常在无意中抓住一个显示自己聪明的地方,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对方能注意到自己的智慧,而这无疑使他的优越感感到极大的不满。(名言)而事实上,我们的“无意”也并非真正的无意,而是我们习惯了“有意”之后从而对“有意”产生的一种淡漠的感觉。这种“无意”往往就是最为深刻的“有意”。
约翰·华纳梅克曾说:“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总是随身带着一把放大镜,当他们希望时,就用它来看别人的不完美。”其实,“有些人”是多么保守的字眼,华纳梅克对人类社会也太过温和了,因而才显得那么留情面。“别人的不完美”往往给观察者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满足感,而同时忘记了自己身上也有着同样的不完美。而当我们看到他人的才智,看到他人的成功时,我们所兴起的就不仅仅是妒忌,甚至还会因此而对他产生一种毫无来由的厌恨与不屑,当我们看到荧屏上的这类形象时,我们打心底里发出鄙夷的哼声,而此时,我们却多么可笑地暗自认同了自我。
“你的愚笨,便是他的骄傲;你的聪明,便是他的耻辱。”
第四篇:比别人少一点点美文
朋友一起喝茶,说及“幸福”的含义,谓“比别人多一点点就是幸福”。此言炼繁为简,化理论为实用,当为箴言看。事后细想,如果比别人多一点点是幸福的话,那么比别人少一点点,又何尝不是幸福呢?
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一群上海人去黄山旅游,下山途中大家争相购买黄山的茶叶。上海人一向精明,讨价还价也惯于单挑独斗。待上车,张三说买的茶叶60元一斤,李四听了老大不舒服,因为同样的茶叶他花了80元。及至将开车,跑上来气喘吁吁的王五,手里举着一包一模一样的茶叶,“看看看,这包茶叶好容易才还价到100元一斤呢!”李四一下子兴高采烈了。笑话当不了真,但如此比别人少付一点点的幸福,你能说不曾在你身上发生过?
比别人少一点点就是幸福,最典型也最普及的例子,当推酒桌上的喝酒。三五个朋友或七八位同仁聚在一起,豪言壮语也好,胡言乱语也罢,有一点大家始终十分清醒:比别人少喝一点点带来的快意和愉悦,实在比美酒更让人陶醉。尤其是与人干杯时,对方照单全收,而你成功地做了小动作,那种得瑟劲和成就感,岂“幸福”两字所能表述。让别人尽量多喝一点点、自己最好少喝一点点,作为喝酒的准则和境界,外貌上看是国人热情好客传统的体现,但骨子里离诚信和尊重有点远了。问题在于,这种比别人少喝一点点的幸福,至少在酒桌上还是有旺盛生命力的。
当然就本文主旨而言,上面这两种现象只能算调侃或别解,其实比别人少一点点就是幸福谁都懂,也十分浅显明白。譬如少一点点欲念、少一点点撷取、少一点点浮躁、少一点点虚名等等,甚至有的时候少一点点美貌、少一点点成功,何尝不是幸福。幸福就如水一样,装在不同的容器中便呈不同的形态,置于不同的温度下更显不同的特质。令人感慨的是,这样的道理并非人人明白,或每时每刻都把握得准。如此想来,他人的引导或帮助,便显出温暖和珍贵来了。
挺难忘刚看的一部名叫《灵异客机》的美国影片。说的是某航班客机因引擎起火失事,引起一位美女心理医生的关注。当空难中幸存下来的乘客,或成为心理医生的病人,或成为心理医生的邻居、同事,相继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又先后消失后,心理医生对该航班所属的航空公司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揭开真相的过程无疑是艰难而危险的,好在一位同为幸存乘客的帅哥,作为心理医生最长久的病人,一直陪伴着她努力去揭开真相。艰难和危险中,他们深深相爱了,然而一夜的甜蜜中,当爱人也终于循着一只神秘大狗的召唤,再也没有影踪时,心理医生已几近崩溃。
真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几近崩溃的心理医生像捞救命稻草一样,焦急地翻看帅哥留下的那趟航班所有乘客名单时,她突然疯狂地大哭,继而醍醐灌顶般地清醒了——她在那份名单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真相是那趟因引擎起火失事的航班,根本就没有一个幸存者,她作为其中的一名乘客,其实也早已不在人世。不同的是别的乘客的灵魂已安然升向天国,惟有她许是比别人多了一点点对人世的依恋,少了一点点对死亡的承受,灵魂迟迟不肯离去。于是那些与她同机罹难乘客的灵魂,或化作她的病人、邻居,或化作她的恋人、同事,相继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引导、帮助她的灵魂由活着的人世向死亡的天国安然过渡。影片的结尾十分华美:湛蓝无垠的大海上,女心理医生和她的恋人驾着一艘洁白的游艇,向着海天相连的远方,幸福地驰去。
看完影片后,有一个问题一度让我纠结。照理作为心理医生的女主人公,应该比其他乘客有更坚强、更健全的心理,包括对死亡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然而,恰恰是她,最无措也最脆弱。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死亡发生时,心理医生一直未醒悟“坦然接受死亡,让灵魂早些升向天国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这个道理。当然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感慨远非这一点。除构思的新颖奇特让人拍案叫绝外,我更感动于那些受难死亡后的灵魂,也洋溢着浓浓人情温暖、闪耀着殷殷人情关怀的丰厚与博大。
再回到“比别人少一点点”的话题。如果说幸福是一枚金币的话,事实上“比别人少一点点”或“比别人多一点点”,无非金币的两面,能看清两面有时并不等于就把握了本质。要把握幸福的本质其实并不难,那就是立足于人性,一切从人性着眼,一切从人性出发。道理十分简单,幸福的本质亦即人性的本质也。
第五篇:试着比别人多走一步美文
每一个在职场纵横捭阖的人,都是有无数成功经历打底的。这些耀眼的高光时刻带给我们的,除了可以不断复制的操作经验外,还有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就是信心。
在职场上,经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所谓经验,简单地说就是大量占有信息,并在遇到问题时,从自己所知道或者所经历的事情里寻找相似的片段,作出最有效、最得当的应对。
经验的积累,对每个职场人士来说都是重要且必须的功课。从诸多职业经历中挑选自己需要的、适合的、有利的部分沉淀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你最在意什么,它们以何种方式在你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予以多大程度的体现,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而这,正是办公室菜鸟和职场高手的功力差距所在。
激活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有一种职业积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你手头那堆不知道从哪儿换回来的名片。没头脑的人会把拿回来的这摞小卡片随手扔在抽屉里,有心人则要专门拿出时间,把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重要资源、潜在客户、业界专家、第三方服务等。但如果事情只进行到这一步,你能做的很可能被市面上越来越热销的“全能名片王”所取代。要知道,电子产品的存储、分类、整理和搜索功能,远比人脑强大和可靠得多。
没人会否认人脉资源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怎么做才能把卡片上的一个个陌生名字变成自己行走职场的助推器?有一次出差,几个同行都和一位“大人物”交换了名片。当时的场面有些杂乱,聚在一起的人也不少,交流空间也仅限于自我介绍和简单寒暄。回到家里,当我正准备打开电脑把这张卡片上的信息整理进资料库时,却意外收到一封抄送给我的邮件。那是其中的一位同行,以我们几个人的名义给“大人物”发了一封邮件,大致意思无非就是进一步自我介绍,并感谢他的热情相待,以及希望在未来继续交流、加强合作。那一刻我的感受除了震惊就是敬佩。我意识到,这位同行比大多数人多走的这一步,其实是个非常重要的激活的过程——把冷冰冰的卡片变成活生生的人,并且让对方认识你、记住你。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步。世界上的事情没有那么多巧合,别人之所以成功,一定有他成功的道理——试着找到它,下一次成功的就会是你。
积累是态度更是能力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们会通过自己的反复实践,总结出一整套经验,并且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
我初中时数学老师的一项壮举,就是把中考所有可能涉及的解答题,概括为万变不离其宗的12种题型。备考冲刺那阵子,全年级学生都拿着这套题反复练习,力求吃透精髓——这样一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刁钻问题,只要稍加变换,就能在“宝典”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那时候我们所做的只是获得、运用经验,却跳过了积累的过程。到了职场,我们同样会获得大量信息。不一样的是,离开了老师手把手的帮助,怎样把信息提炼、概括成可以复制的经验,并且利用它们妥善地解决问题,就成了我们职业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有朋友常年和实习生打交道,有一次我们提到了年轻人的职业态度时,她讲了几件事。
实习生A,永远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工作上。在他眼里,只要工作成果一交上去,就与自己再无关系。至于之后这成果在多大程度上被有效利用、老师进行了怎样的修改,他毫不介意,也毫不在乎。“您随便改”,是他的惯常态度。
实习生B,是爱惜羽毛的典型。要是有谁擅自改动了她的文案,或者对整体结构提出颠覆性修改意见,她总是一万个不乐意,甚至对提意见的人给出差评。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那些所谓的不同意见,不过是欣赏不了她的优秀罢了。
还有实习生C,朋友提起她时忍不住赞叹。同样是认真完成工作,同样是爱惜羽毛,但不一样的是,她每次都会拿着指导老师的修改稿和自己的原稿进行反复比对——改了什么、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么改。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她会追着指导老师不厌其烦地请教:这个地方,您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您看如果这样行不行?(创业)后来朋友进一步发现,C会拿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向单位里不同的人请教。每个人的职位、资历、观念不一样,她也自然能收获不同角度的方法、立场——把它们积累下来,就成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养料。
同样是做了一项工作,3位实习生收获和积累下来的东西却是天差地别。朋友把这归结为职业态度的差异,而我觉得,这其实也是每个人能力的体现。不出所料,进入职场几年之后,A和B还在做着最基础的工作,而C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成为一颗炙手可热的新星。
打捞最核心的经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同样的信息,每个人归纳出来的经验却很可能是迥然不同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简历,当你拿到几个模板的时候,会从中总结出什么?
有人看到的是公文化的措辞,条理清晰,避免长篇大论;有人看到的是简洁明快,即便再丰厚的职业经历,一张A4纸也足以概括;有人看到的是针对性,根据求职方向的不同,自我介绍时要调整重心;有人看到的是在相关工作经验上的着重表述,认为这才是重中之重。
前几天,一个做HR的朋友向我抱怨他收到的极品简历。其中一份用到了word中四五种字体和几乎所有的对齐方式——左对齐、右对齐、居中。他笑着摇头:其实在准备简历的时候,只要站在HR的角度上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成是你,每天收到成百上千份简历,你希望用最短时间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就大致可以了解简历应该怎么写了。而这种换位思考的意识,才是最核心的经验。
同样是在归纳和总结,核心经验远比外围经验更有效、更直接、更具普适性。至于它们从何而来,其实只需要你试着比别人多想一步:事情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每一个具体方法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每一次遇到问题,如果你都能在这三个层面上认真思考并且有所收获的话,假以时日,职业积累的效果将会让你受益匪浅。
积累信心而不是负面情绪
每一个在职场纵横捭阖的人,都是有无数成功经历打底的。这些耀眼的高光时刻带给我们的,除了可以不断复制的操作经验外,还有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就是信心。
为什么越是参加过多次国际大赛的运动员,越能显示出不一样的大将风度,而那些刚刚冒上头来的小队员,即便是平时练习了千百遍的动作,关键时刻也会哆哆嗦嗦地莫名失误?为什么面临重要决策的关口,有些人能当机立断,而另一些人则会反复权衡不知所措?一句话:见过世面。
按理说,无论之前有过多少次的成功案例,都不能推导出这一次必定成功。但有信心在,就会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姿态,一种所向披靡的勇气。而这些信心,无疑是从每一次的职业经历中积累下来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汇聚成一种强者气质。
见过世面的另一种体现是,积累别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经验。
老赵当年面试某大型企业的时候,是做足了功课的。他除了按照惯常路数上网搜寻“面经”之外,还仔细研究了应聘企业的规模、架构、类型、价值观,甚至连企业的发展史都有所涉猎。这一系列动作的结果是,在和面试官的交流中,他寥寥数语就取得了话语的主动权,很快赢得对方的好感。而“经验之外”对企业细部的研究,更是让他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积累经验,但不囿于经验,这才是职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身边也存在少数人,对职业积累的认识是有偏差的。在他们眼里,所有的成功都是有背景的,所有的合作都是基于人情的,所有的进步都是斗争得来的……于是,时间越久,他们堆积下来的负面感受就越多,情绪的垃圾箱就会越来越满,就算短期获利,最终的结果也一定是把自己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