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棠真的不香了杂文随笔
椰风海韵公寓的走道里装饰了许多番木瓜的图案,每次走过,我都会想起一唱三叹的《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和番茄、番薯、闽南人称呼玉米的番麦等等一样,前面加一个番字的,大致都是明清之际引入中国的,其后则大概都要加个洋字,比如洋火、洋钉、洋枪之类,唐代前后就会叫胡字,比如胡椒,胡瓜,胡琴。番木瓜是与木瓜不同的,记得《诗经》中的这首诗,是因为木瓜与海棠有关。张爱玲说:“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但香海棠却屡屡见诸记载。
按照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津润味不木者为木瓜;圆小于木瓜,味木而酢涩者为木桃;似木瓜而无鼻,又大于木桃,味涩者为木李。”木瓜又名贴梗海棠,木桃为木瓜海棠。唐人钱起的《重赠赵给事》诗:“能迂驺驭寻蜗捨,不惜瑶华报木桃。”投我以木桃、木李,回报则不惜瑶华,演变为成语「投桃报李」则似乎已经不肯付出更多的回报,而且那种桃李也不像今天的桃李那样宜于食用。
海棠为四川盛产,有“蜀客”之称,唐人吴融说:“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陆游则把海棠拟人化了,他说:“蜀姬艳装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而且蜀地还有与众不同的香海棠。唐嘉州刺史薛能《海棠》诗说:“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也说:“嘉州海棠色香并胜,犹如香海棠国。”不仅嘉州,唐朝的《百花谱》说:“海棠为花中神仙,色甚丽,但花无香无实。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土人珍为佳果。”香海棠出现于唐人的记载之后,到了宋朝,苏东坡在黄州有《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相传还曾手植一株香海棠于常州居所。明初巴陵县主簿叶子奇写的《草木子》说:“世谓海棠无香。西蜀潼川府所属昌州而海棠独有香。故昌州号曰海棠香国。州治前有香霏阁。每花或二十余叶。香气醲郁。”到了光绪年的《荣昌县志》则有“昌元八景图”的“棠堰飘香”,并有谢金元诗:“地接巴渝据上游,棠香自古属昌州。”所以荣昌有“棠城”之称。一直很羡慕“昌州香梦接嘉州”的意境,所以多次在嘉州的乐山、昌州的大足一带探寻过香海棠的踪迹,直到2010年底看到《重庆商报》悬赏十万寻找失传已久的香海棠,才知道香海棠已经消失了。
张大千也把香海棠作为家乡的名片,曾说:“我家香国为邻国,天下海棠无香,独吾蜀昌州有香,志称海棠香国,与吾邑接境。想到花时意便消,长恨少陵无性,一生不解海棠骄。”他提到杜甫一生不言及海棠另有原因,而且在成都的杜甫也未必知道有香海棠。不过我因此明白,许多美好的东西,都需要不断吸收不同的成分才放出异彩,不然就会退化到原始状态去。或者它竟然已经基因突变,就像琼花一样,再也没有了。
第二篇:芹香子杂文随笔
你有什么情诗喜欢的吗?过来接我的时候念给我听。
有啊。“情人不会再相遇,因为它们本来就生活在一起”
喂,我可是要做你老婆,可不是什么情人。
那还是那首,辛波斯卡的《一见钟情》?
太含蓄了,我要热情一点。仓央嘉措的情诗如何?
不行,嘉措的诗已经被用烂了。要不,聂鲁达的“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不行,我那么活泼,既不寂静,也不忧郁。
我喜欢这首“草在结它的种;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但还是不够肉麻嘛。
“你是从诗三百篇中褰裳涉水而来,髧彼两髦,一身古远的芹香;越陌度阡到我身边”。木心这诗如何?
看不懂,好多字都不认识,感觉好美。
以前读木心诗选时就剩这几句久久难以忘怀,心里很期待,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女子出现[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我不就是麽!我不就是麽!就来读写首诗吧。
芹香子/木心
你是夜不下来的黄昏
你是明不起来的清晨
你的语调像深山流泉
你的抚摩如暮春微云
温柔的暴徒,只对我言听计从
若设目成之日预见有今夕的洪福
那是会惊骇却步莫知所从
当年的爱,大风萧萧的草莽之爱
杳无人迹的荒垅破冢间
每度的合都是仓猝的野合你是从诗三百篇中褰裳涉水而来
髧彼两髦,一身古远的芹香
越陌度阡到我身边躺下
到我身边躺下已是楚辞苍茫了
第三篇:重逢了杂文随笔
算算应该有五年没见了。芦抗说他要来秋城找我,家里已经到了准备过节的时候了,就拜托阿姨照看一下孩子和妻子,来秋城碰碰面。给我发消息的时候我还在客房睡着,醒过来之后昭昭已经不在家里了。
看到芦抗给我发的消息,突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身份面对了。多多少少应该有点尴尬的,不然这么多年不联系的话岂不是白冷漠了。芦抗是晚上十点多的飞机,机场在秋城远郊的一个镇上,芦抗特意嘱咐不让我去接。但是我还是觉得当面见一下会比较好一点,就开车去了郊区。
晚上临出门的时候给昭昭留了张字条,跟她讲不回家睡。我们俩之间有种冷战的感觉,虽然她已经在向我示弱了,但是我还是有些顾虑的想让两个人再缓缓。
我其实真的没有设想过还会跟芦抗见面,我觉得芦抗已经成为我记忆里丢失的一环了,虽然还是经常梦见或者偶然想起。但是至少在现实当中,他已经算是消失了的。
重逢,意味着两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彼此都怀抱着再次相见的可能。但是我觉得我应该不算是对对方抱着这个不太可行的幻想。我们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无非就是一个斤斤计较,一个毫不在意。斤斤计较的是我,毫不在意的后来也成了我。
我有时候很喜欢这种,被人突然提及并且意识到我的重要性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对自己过大的自卑感让我很难产生自信心,所以才会特别的喜欢安全感。
一路开车,带着莫名的优越心情。前往机场的公路上没有几辆车,所以可以放松的开一会儿。车载音响里在放蔡健雅的《达尔文》,我记得那时候芦抗比较喜欢这首歌,被他带的,我也经常去听蔡健雅。
到地下停车场的时候是晚上九点半,在车里听歌的时候开始有点莫名紧张的情绪。大概这就是重逢的时候该有的情绪吧。久别重逢这个东西让人会产生很温暖的联想,但是现在我对这个感受产生了怀疑。无助感包围着我的全身,让我感觉到无时不刻不在的顾虑。一点都没有在路上的轻松,大概就像是近乡情怯那种感觉?
航班显示已经到站,已经陆陆续续有人从出口出来。
我在猜测五年过去了,芦抗已经长成什么样了,在思考见面的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上学的时候他就是那种平常身高,但是出奇的瘦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胖一点。
有两分钟,我看到他从出口出来,只背一个双肩背包,跟那时候没什么两样,甚至有种恍惚,只是放假回来而已。
他走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有点不知所措。还是他主动揽着我肩膀,跟我说了句:“好久不见了,小孩子你还是没变样子啊。”
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我觉得最合适,但是别人叫我小孩子,我应该会两脚踹上去吧。
第四篇:放假了杂文随笔
总算干完最后一天的工作,接下来就是两周多的寒假了。细雪纷纷,下班后,去唐人街购买了一批食品,花费11元多,打算就靠这批存货在家里宅上一段时间。
回去炖上萝卜骨头汤,然后开始看费里尼的《浪荡儿》。看完之后,最大的感想是,意大利五十年代的浪荡儿怎么一个个都肥头大耳的?
这个假期有很多计划,打算写两个短篇小说,争取再写几篇挣钱的稿子。不久会有一个大的翻译项目,想着就怕,因为会很累,但是要挣钱,所以躲不过,而且翻译这项工作,总是事先想起来怕得要死,但翻译一段时间后就渐入佳境,最后欲罢不能,恨不得继续翻译下去。真正怕的是时间不够,一边打工一边翻译,没有足够的休息,心情会不好。
看到那可在日记里提到豁出去的问题,我觉得,人有时候是得豁出去,在美国这样的国度,哈金决心写英文小说,李安想要做导演,这都是要豁出去的事儿,因为听上去几乎没有成功的几率。当然,他们是成功者,他们的背后,有无数的失败者。但是反过来讲,他们选择的时候,自然是做好了失败的准备的。哈金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确定性也不是人生的目的(或追求)。“最坏无非是失败。”
打了4个月的工,身边看到很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很有趣,也很有启发,只是这份工作完全不与人交流,我的口语是越来越差了。
第五篇:抑郁了杂文随笔
人家抑郁症都喜欢发一大段有意义的话,我怎么就编不出来呢真的好苦恼啊。我只能在这里吐槽吐槽,我现在很好啊坐吃等死吃了睡睡了吃要不就是玩游戏,这应该是理想中养老的生活吧。
除了有一点孤独干什么单拿起手机都不知道,没有人发消息没有人打电话偶尔一条消息还是腾讯新闻,加了好几个群像是没加一样根本就混不进。有的时候感觉活了这么长时间跟没活一样了。昨天过马路的时候脚扭了,也要装作没事人的一样走。周围全部都是不认识的人不认识的景物,生活了几个月还是感觉陌生也可能是我适应能力差吧。
一想到身处的城市冬天没有雪就觉得很绝望,连雪也摸不到了吗?也是笑话啊,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稀罕过雪呢?到了这儿反倒是想起雪了,我在安徽这里冬天没有雪只有雨,冬天比我想象中的冷没有暖气这里买菜也不成捆儿的买,而是论个儿的买。
意外的是二人转意外的受欢迎我在家都懒得看。和我家一点儿也不一样。我讨厌发人生感言,也懒得猜是什么意思。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人总有中二的时候。小时候看书看多了,成了书呆子。长大却比小时候更像小孩子了,知道粘人知道撒娇知道孝敬父母喜欢唱歌喜欢聊天喜欢动漫喜欢小说喜欢游戏。
至于恋爱问题我是无所谓是男是女是攻是受是物品还是机器人2333不过可能爱我的那个人还在他(她)妈妈的肚子里,或者是在幼儿园的门口嗦冰棍。我只想对他或她说,你快点过来吧。你爱人都要不活了,还磨磨蹭蹭什么啊再这样我可就飞走了拜拜了您。有首歌词应该符合现在 我爱的人她已经飞走了,爱我的人她还没有来到~
最后来一发扩列?虽然很蛇精病就是了,谢谢你看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