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一)
这节课主要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比较四种材料的吸水性;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一张纸的特点;第三个活动是我来造一张纸。记得以前的教材是没有第一个活动的,第二个活动是一节课,第三个活动又是一节课。想不通现在的教材为什么把两课时合二为一,还要加一个活动内容!难道我们的课堂时间35分钟就这么好用?还是要我们走马观花的进行教学?
分析这三个活动,都是很花时间的。比较吸水性这个活动涉及比较实验,对三年级的学生要做好并不轻松,如果用学具袋里的那几种材料,滴好水得等上五六分钟的时间才会有现象。观察纸这个活动要简单可以只指要害————观察纤维,但这就足够了吗?显然,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必须指导他们怎样深入的观察,切忌浮躁,去发现更多纸的特点。最后一个造纸的活动,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活动,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活动花一节课的时间是很有价值的。但现在。。。
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删减,对材料进行了改进。第一个环节选择了现象更加明显的材料,而非学具袋中有的;第二个环节我选择放弃,直接让学生撕纸,进行纤维的观察,引出古代蔡伦的造纸术,介绍造纸的过程。并马上利用刚刚撕碎的纸展开我来造一张纸的活动。这样下来一节课还是很紧张,基本没有渗透德育内容!(本来,这节课是渗透节约纸张节约资源等德育思想的好时机!)作业也无法完成!(也纳闷了,这节课的作业还有这么的多!)
对这节课,孩子们是非常开心的!这可以从他们灿烂的笑脸中可以得知。但我还是感觉有点异样,可能是因为删减了一些教材的环节,也可能是因为展开的还不够充分,心里总不够塌实!
发一点对新三上教材的感慨:总课时量大,每一课时的量也大!为这个学期的教学进度担忧!
(二)在纸的观察记录表里,原来的观察方法一栏是让学生自己写的,但几次试教都发现学生来不及记录,而且也不会记录。于是,在实验时,为了记录,浪费了许多时间,导致实验时间不充分,观察不细致,发现也不多。后来经过商讨,决定用多媒体,在学生汇报观察方法时,只要学生说到的方法,我就演示,并用多媒体在表格里出示观察方法的图片,学生只要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画或写下来。经过这样修改以后,学生不但能细致观察,还能有目的的去观察了。
第二篇: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它们吸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内容,由哪种材料容易吸水,纸的观察,古代的造纸过程和我们来造一张纸,四个部分组成,我把它整合成了三个部分,把古代的造纸过程和我们来造一张纸融为一个部分。
从整过教学流程为看,通过整合教学,学生动手试验,师生互动等完成了整过教学过程,在整个课堂中孩子们能严格遵守老师制定的课堂常规,大胆探索,积极合作,从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这是我这一堂课最大的收获。
一、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信息技术以其色彩鲜艳的图像、动画、音像效果和灵活多变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学生。采用幻灯、投影、计算机等多媒体,能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方便学生理解;能使《科学》课的教学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同时也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显微镜下的《餐巾纸纤维》和《打印纸纤维》的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尤其对动画比较感兴趣。任何一门学科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兴趣。在科学教学中,要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想尽办法让静止的教材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介绍古人造纸这一环节,我也不是单纯地说教,多次采用多媒体录像,让孩子重温《古代造纸》的过程,了解《现代造纸》的工艺流程,学生看了《古代造纸》以后,非常想自己动手试试造纸,这样就达到了调动学生动手探究的目的。学生动手后又通过了录像《现代造纸》,科技的力量让孩子们深感震撼,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
科学课上,有许多的教学需要在实验上展开,实验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由于时间关系和材料的准备,实际操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几个人的合作。可是。合作的时候怎样确定各个成员的角色分配?成员间如何合作高效率地完成实验?实验后怎样进行汇报?最后怎样处理实验器材等等?如果教师组织得不好,学生就不明确实验目的,不懂得在实验的时候如何参与集体活动;汇报的时候不懂得倾听,不会从实验中引发思考、得出结论。结果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大家只能玩玩就下课了。
但是,习惯的东西不是几天的时间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将这些渗透在每一堂课上,所以从开学以来,我一直在对这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严格的常规训练,每次做实验都规定学生要按照要求来做,如老师没有说开始的时候不能动手;每组都选一个组长,其小组成员都要在组长的安排下进行探究;做实验时不能大声说话等。这样学生慢慢地就能习惯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了。而长期下来,就会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这堂课看来,孩子的课堂常规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与我的配合也是非常默契的。
三、课堂设计要合理、要精心。
本课的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导入,每一实验的准备、实验操作步骤,我都根据三年级孩子的特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老师应该面面俱到,每一程序和步骤都要交代清楚,如果稍微复杂一点的环节都要用图片、录像和现场演示来指导。包括《材料吸水能力的观察记录表》的设计都要简单。
虽然在整堂课中我精心设计,但是在最后《造一张纸》这一环节中,我还是感觉到处理不当,第一由于科学教材每一堂课安排的容量都很大,所以这一环节如果让三年级的孩子从把每一张纸撕碎、到捣烂、制成纸浆这整个过程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这是我没考虑到的,应该提前让孩子课外把纸撕碎浸泡好,再在课堂上制作,体验简单的造纸过程;第二由于书上的操作方法不是太合理,所以我对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于是书上的图片就不可用,而我又没找到合适的图片所代替,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只出示了文字的操作步骤提示,而没有图片,我想当然地认为这样简单的操作孩子们应该能理解,所以在演示的时候也只做了简单的
演示,而由于没有图解第三步把纸浆倒在毛巾上铺平,这一步学生的理解就千差万别,有的不知道该怎么倒、怎么铺;有的铺得很厚;还有的铺得太薄根本无法做成一张纸。这些都是是我课前欠考虑的地方。
通过上课有一些感悟,我觉得每一次当我们精心准备好一堂课看到上课时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努力的思考,积极的动手都是一次幸福的享受;而每一次课后的反思,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有一些遗憾但是也总能有一些收获。我想这就是一位教师的幸福和成长。
第三篇:《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它们吸水吗》是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在认识了材料的硬度和柔韧性这些物理性质之后的一个有关材料吸收性以及纸的观察和造纸的实验,这节课我只设计了一个材料吸水性的实验。
首先,复习这节课要研究的四种材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材料的吸水性,创设情境:如果老师不小心把水杯打翻了,你们选择哪种材料来擦拭?其它三种材料吸水吗?通过问话的形式让学生思考、猜测四种材料的吸水性,并填写在试验单上,然后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讨论老师的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实验注意事项,并把材料分发给每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实验结束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总结。
这节课的不足地方:对于材料分发的时间把握不准,三年级学生的自律性较差,他们更期待做实验,对于前面的讲解没有用心去听,实验时操作不准确,这是这节课的失败的地方。学生通过实验很准确的得出了材料吸水性的强弱,这是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以后对于实验的时间安排和课前思想工作应予以重视,让学生明白实验是检验真理的,不是用来玩耍的,提高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更细致的讲解,让学生能够规范的进行实验。
第四篇: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与感想
李加佐
《它们吸水吗》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的第4课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的变化和材料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判断四种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第二部分:纸的观察.教科书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第三部分:造一张纸.这部分教科书是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的.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经历用废纸造一张纸的过程.本课让学生通过对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四种材料吸水过程的观察,比较和描述,产生关于“材料是怎样吸水的”“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怎么会不一样的呢”等问题,并学着尝试去发现材料吸水性与它们构造的关系.然后通过进一步对纸的观察,造一张纸的活动,认识到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构造方式,在纸张的纤维之间有许多空隙,所以容易吸收,渗透水分;不同的物质组织间的空隙组成就造成吸水性的差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的构造相关联的.本课共有四个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谁更容易吸水
让学生通过在四种不同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方法描述水滴和材料的变化,并以此判断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可以尽量压缩时间.第二部分 纸的观察
通过用多种方法和借助放大镜对纸多角度的观察来描述纸的特性.重在发现不同的纸对吸水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 介绍造纸术
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法造纸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节约用纸和环保的意识.第四部分 我们来造一张纸
经历用废纸造纸的过程,了解纸的构成方式.领导听课指导: 整个教学大框架没有什么问题,环节也比较清晰,重点部分也比较突出.但是课堂时间严重多余,是对课堂调节没把握好,在教学语言上,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学语言要儿童化,不应太成人化。要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教学的设计上还要增强一些趣味性,并适当运用一些激励的语言最好是要有课堂评比。
我们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就必须吃透教材。小学科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所以教师必须立足于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探索的教学观念。在科学课上教师不应讲太多、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讲出自己的研究结果。
教学反思部分
对教材处理的反思
教材第一部分木头,塑料,金属,纸四种的吸水能力的比较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第二部分不同纸的吸水强弱的比较实验,花的时间比较多,第三部分用视频教学的方式,避免课堂单调,但是第四部分是让学生自己造一张纸,我确只是介绍方法然后以作业的形式给学生,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去做,这样他们的探究的兴趣会更加浓,也可以避免我公开课堂时间多余的缺点。
对教学环节的反思
本课以一个小游戏你选什么材料来擦桌子引入课题,让学生通过对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四种材料吸水过程的观察,比较和描述关于“为什么选纸来擦桌子的原因” ,并接着探究“不同纸张的吸水性一样吗 “等问题,并学着尝试去发现不同纸张吸水性不一样的原因,然后介绍造纸术,自己造一张纸,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所用的材料都是有科学原因的和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的构造相关联的科学知识。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纸是最常见的重要物质,但对于学生来说,纸虽然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最容易被忽略,因此纸的研究主题能够引起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关注.教学中,将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教学方式,多角度地来认识纸的基本性质,也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好铺垫.对学情把握的反思
学生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本单元的内容——物质世界,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纸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切入点.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三年级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纸和衣服很容易吸水,木头也能吸水,塑料和金属却不太能吸水.学生们也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表达不准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构造相关联的.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反思。
本节课我已经在三年级各班都试教过,结果都是因为课堂内容太多而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是在此次公开课上却出现大量时间多余的尴尬场面,这体现出作为新教师的我对课堂的时间掌控能力不够,应该多设计一些教学内容用于课堂时间的调控上。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对这节课,学生了解了纸的用途并学蔡伦造纸,同学们是非常开心的,而且也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但是应该在教学语言,课堂设计,课堂组织上面多下功夫,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完美。
第五篇:《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它们吸水吗》教学反思
曾庆华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应鼓励学生多通过实验去发现,他们在判断吸水性还用到了挤、甩的方法来比较,如把相同纸、木材、塑料、金属都通过挤,能发现纸轻轻一挤就能挤出,再将剩下的3种材料都通过甩,通过观察被甩出的水量能发现木材中被甩出得最多,而塑料与金属通过我们目前现有的方法与观察工具无法比较谁的吸水量大,只能将两者都归类于吸水性最弱。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学生只要拿到了实验材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进行观察,他们在观察白纸时,不仅用肉眼观察,还通过放大镜,还比较了干的纸与被水浸湿的纸的区别,分别用了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观察到的特点。
书本上是先讲了古代造纸术,再由学生来造一张纸,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不能先让学生来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来发现问题,再回过头来结合古代造纸术,看看两者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