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新区合作街道社区调查策划范本
一、调查背景: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但是总体的趋向是向大型的城市化进化,城市周围的乡镇村的行政体制在日益规模化的城市扩大的进程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居住目的为整体的社区。农民和城市人的名词概念在模糊,现在比较科学的名词叫“居民”,所以城市,社区,居民可以给出的关系定义就是城市提供了工作的场所,社区是城市的配套设施提供了可场所,而其中的居民就是城市的劳动力,是社区的主体。所以,关注社区居民生活层面成为必然趋势。
二、调查主题:
居民生活水平及对社区管理情况
三、调查地点:
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所辖社区;
四、调查目的:
收集合作街道居民信息,为日后基层政府制定方案提供数据依据
五、调查对象:
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
六、调查人员: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10年高新区挂职公务员实践团队
七、调查时间:
7.13—7.17:制定调查拟定方案,审核;
7.20—7.31:制定调查正式方案,实施调查,回收调查数据;
8.1—8.13:整理调查数据,进行调查总结,完成调查报告。
八、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一对一问卷式调查法。
九、调查原则:
客观性、主动性、灵活性
十、要求:每位团队成员需完成调查20份以上,每个小组交一份调查报告。
十一、调查内容:见附
1高新区合作街道调查报告
时间:20xx年7月20日—20xx年7月31日
地点:高新XX区合作街道辖区内各社区
主题:高新区合作街道居民生活水平及社区管理评价调查分析
职责分配:
罗静——拟定调查策划、协调街道管理部门
王东——调查居民收入情况李慧川——调查社区治安环境
付文尧——调查社区公共设施情况杨沁——咨询医疗卫生现状
单端芬——总结、录入调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调查对象:
人数:181人
年龄:20——30岁阶段54人;30——50岁阶段113人
学历:小学:11人;中学:82人;大专:66人;本科及以上:22人
问题设置:
共25项,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问答为辅。前部分关于被调查人基本
况、生活方式及社区的总体满意度;后部分为居民对社区活动参与度及公共设施使用情况。
调查实录:
分布合作街道顺江、檬梓、清江、独柏四个社区进行调查,口头咨询约200名社区居民、30位社区管理人员,完成近120份调查问卷。
针对公共设施、卫生、绿化、交通、文体、医疗保障、科普法制宣传、未成年人及老年人权益保障、住房保障、治安管理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居民们的评价,也从居民自身的家庭收入、精神消费支出、教育成本认同程度、娱乐方式等内容,反映出该辖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消费方式。以下抽样调查对象为30人,共25项内容中具有代表性的10项问题,起一管中窥豹之效。
1.对居住的社区满意度:
非常满意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基本满意2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80%)
不满意0人
2.对社区公共设施情况满意度:
普遍且满意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较少需增加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3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满意度:
很好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需改进1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0%)
可以接受1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0%)
4对社区绿化带及绿化面积满意程度:
满意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不满意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不在乎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10%)
5对社区公共交通满意度:
非常便捷0人
可以接受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不方便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6.对社区举办活动愿意参与哪一类:
娱乐、休闲联谊类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体育竞技类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7.社区组织大型全民族娱乐活动次数情况:
一年三次或以上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一年两次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一年一次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10%)
8.家庭全年平均医疗费用约为:
1000元以下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1000——3000元15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0%)
3000元以上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9.对子女教育成本认同程度:
收费过高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适中15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0%)
可以接受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10对社区治安管理满意度:
满意1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0%)
可以接受1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0%)
第二篇:街道社区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
行政管理专业
一、调查目的本人将运用所学的行政管理知识,就临江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开展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并对解决街道办事处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以促使临江街道办事处工作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调查时间
2011年1月15日至1月31日
三、调查对象
临江街道办事处及相关人员居民
四、调查内容
1、临江街道办事处在2010年工作取得的成绩
2、临江街道办事处工作存在的问题
3、进一步提高临江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对策建议
五、调查方法
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座谈法
××
关于临江街道办事处工作的调查报告
行政管理专业××
本人于2011年1月15日至1月31日在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进行为期两周多的社会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临江街道办事处在2010年工作取得的成绩
1、攻坚克难加快发展
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工作部署,对涉及的项目进行责任分解,专人负责跟踪进度,及时协调反馈,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按时间节点推进。其中,市中医院门诊楼建设工程已完成设计、基建报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进入桩基施工;格来德工业园2#3#宿舍楼室外墙贴面砖完成;1#厂房外墙贴面砖、内墙面顶棚乳胶漆饰面进行中;4#厂房正在进行三层砼结构建设。诺普数码工业园的振声科技完成厂房建设,金鹰五金正在进行新厂房二层结构施工;泉三高速公告泉州南出口泉州大桥北侧段立面改造已完成前期调查摸底。5类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金山体育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中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三产内涵化、提质增效。总部型企业进一步支撑发展,如海霸王食品仅前10个月就纳税352.15万元,比增45.42%;新兴服务业逐步集聚,初步形成以宾联雷克萨斯4S专卖店、远翔斯巴鲁4S专卖店、驰宇一汽夏利4S专卖店为主的汽车销售服务业;传统商贸服务业如幸福鞋街、义全机电、伍堡装潢装饰等街市规模不断扩大,幸福网店商城二期有近100家商家加盟。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努力提高引进项目成功率和引用引资到位率。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方案,借助政府公共网站、新闻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新引进泉州旺鑫包袋、泉州柏诗服饰织造、厦门驰宇汽车等7家企业入驻,有效盘活闲置资源18800m2,新增产值3000万元,税收200万元。引导鼓励有效企业自主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天宇化纤、格来德(鸿豪)、超越集团、泽仕通科技、七星电气等5家上市及上市后背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持较快发展态势,成为街道工业经济的顶梁柱。截止11月,5家企业实现产
值26.16亿元,占街道工业总产值的85.16%,1-10月完成税收6038万元,占街道工业税收的72%。“新科技、新材料、新光源”逐步实现产业化。万华科技被评为“中国行业影响力首选品牌”、“中国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主持参与研究的“家庭智能报警器”、“可视双向汽车防盗报警”系列产品已投产。泉州泽仕通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RF Window(射频视窗)公司正式签订商业合作协议,为泉州通信电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一条重要的通路。泽仕通科技获鲤城区科技创业奖,劲鑫电子的高功率镍氢功力电池获自主创新产品奖。超越服饰+CHAO YUE+图形牌运动休闲鞋获2010年“福建名牌产品”称号。
2、强化服务打造诚信计生
创建“三好一满意”计划生育服务文明窗口,建成生育关怀基地,针对育龄群众不同服务需求,推出优孕、优生、优育、优教、健康、奖扶、扶智、保障、维权十项“关爱服务”。围绕“让政策走近群众、让群众了解政策”主题,共举办大型宣传服务活动22次,印制计生宣传品30000多份,为2837育龄妇女和524名独生子女免费提供健康体检。今年来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5件,答复人大代表建议1件,办结率为100%。流动人口管理做到依托计生管理队伍、依托用工单位、社区、房东方式,进一步完善了长效管理服务机制。建立“两委负总责、居民搞自治、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自治运行组织模式,社区依托计生协成立了“ 诚信承诺监督评议小组”每半年评议一次,全年共收到协会会员意见25件,已解决23件。
3、多管齐下建设平安临江
联合开展严打整治、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活动12次,联系驻鲤某部官兵对社区联防队员、学校、小区保安进行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和提高安保队伍素质。实施电话“平安联防”行动,做到“一家求助,十家报警”,“一店求助,十店报警”,目前已办理2114户。为辖区居民电动车、摩托车免费安装防盗暗开关,有效抑制电动车、摩托车被盗事件的发生。建立“四级调解网络”,积极稳妥地协调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全年共排查调处民间纠纷80起,调解成功79起。开展大型法律宣传活动4次,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400多份;出版墙报、版报35版;宣传横幅25条、小标语64条。新桥社区做为区法院“法官进社区”的示范单位,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神话“安
全生产年”、“责任落实年”建设活动,加大对幸福鞋业市场等安全隐患整治力度,累计共出动检查人员近500人次,对两家存在隐患仓库进行封查,排查整改各类一般安全隐患506处,整改率100%。深化“三年行动”,共完成143家企事业单位的等级评定,以及1330家经营店面(场所)的安全级别评定。在全省率先启动创建安全社区试点活动,率先采用安全生产“网络化”管理,加强与驻辖区单位、各职能部门、社会力量联系,整合资源,推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4、传承创建提升文化建设
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依托社区健身俱乐部,结合各种节假日,先后开展了拔河比赛、闽南健身舞、“贤伟杯”中国象棋公开赛等文体比赛。成立“泉州海丝谜社”,先后为第四届闽台对渡文化节等活动制作灯谜近千条。完成《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临江街道卷)》编印工作。编写31个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牌匾内容并悬挂上墙,编辑《闽南语童谣》、《闽南民间传说、故事》小册子,传承非物质文化。新建溪亭社区图书室,完善伍堡、聚宝社区图书室,累计新增图书5000多本;举办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城区—鲤城发展科技先行”主题的科技、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首届专业市场青年能手技能比赛,创新文化展现的新方式。
5、建管并举营造优美环境
实施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落实社区两委成员网络责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市容环境管理网络。实施市容秩序综合管理。加大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共组织了30次集中行动,纠正占道经营、流动摊点380宗,收缴户外广告牌55块。开展危旧房排查建档工作,逐步实现辖区危旧房情况的动态管理。实行“全员动员、责任捆绑”制度,全面开展“制违”工作,今年来,共组织拆违行动20次,拆除违章建筑41宗,有限遏制“两违”现象。启动老旧街区绿化、硬化、亮化工作。投入20万元,对凤楼埕、竹树港、旧米铺巷、三十二间巷等420米路灯进行亮化改造;投入13.5万元,对土地路、交管宿舍、郑厝围巷路面438平方米进行翻建;投入9万多元整治幸福社区向阳新村排水沟,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6、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筹集各类民政救助资金2.58万元,救济28人次;落
实“养老服务社会化”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社区”两项试点工作,为辖区252名残疾人员建立康复档案,并发放残疾人康复训练书;投入14万元,建成溪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大力推进“一门式”、“一站式”服务,建设临江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溪亭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站(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引导辖区居民开展自助互助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生产生活需求。切实抓好文明社区、文明街道的申报共工作,溪亭、隘南、跃进、幸福、新桥等5个社区申报市级文明社区,聚宝社区申报区级文明社区,均已通过检查。制定并扎实落实老年大学多媒体教学设施、社区图书角、伍堡公园灯光、音乐背景设置、侨居工程等为五大类30个民办实事项目,取信于民。
二、临江街道办事处工作存在的问题
临江街道虽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重点项目效应的还未完善
对格来德、诺普数码工业园等区级重点工业项目的宿舍、厂房的竣工未验收,诺普数码工业园的招商问题未能解决,“三旧改造”。泉州大桥北侧立面改造、向阳新村片区改造、城南片区危房需要改善人居环境。对社会保障实施不够、扶贫助困、安居、就学等问题未能全面完善,未完成路面翻修改造。
2、服务方式经济工作需发展
未能突出高端领域打造现代服务业。未能提升总部经济和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型企业发展需要扶持,未能充分发挥支撑带动作用。欠缺优势特色传统服务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力促幸福鞋街、义全机电、伍堡装潢等5大专业街市还未能“集群化”扩张,工艺品、服装、包袋、创意产品等行业等新兴业态,扶持力度不够乐度服饰开展精品服饰设计、研发、加工、营销业务,需因打造城南特色商圈。未能突出历史文化培育新兴服务行业,利用传统文化积淀优势,需培育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民俗餐饮等新兴业态。未能扶持龙头企业。对格来德服饰、天宇化纤、泽仕通等龙头企业,在资源配置、金融服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无法让企业整合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欠缺,影响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对扶持引导欧讯电子等规模以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能
力欠缺。未进行招商。
3、社区建设需要落实问题
未能深化民生建设打造服务型社区。未能深化建设,着力打造自治型社区。“保障工程”建设未能完善,未能打造学习型社区。
4、民生构和谐,全面发展问题
文明创建未突破,计生工作未突破,未能实施“自我提升计划”、“阳光计生行动”、“志愿者计划”。社会事业建设无突破。未能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稳定社区工作不足。
三、进一步提高临江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对策建议
1、抓重点项目带动,促进“五大战役”效应的延续
一是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二是推进“三旧改造”。三是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2、抓服务方式创新,促进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全力以赴发展服务经济。一是突出高端领域打造现代服务业。二是突出优势特色提升传统服务业。三是突出历史文化培育新兴服务行业,利用传统文化积淀优势,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民俗餐饮等新兴业态。四是全力以赴做优工业经济。
3、抓四型社区建设,促进惠民政策成熟的落实
一是深化“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型社区。二是深化“阳光工程”建设,着力打造自治型社区。三是深化“保障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创业型社区。四是深化“队伍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型社区。
4、抓民生构和谐,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文明创建求新突破。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教育,举办相关知识培训、讲座,提升认识、规范程序、协同配合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二是计生工作求新突破。三是社会事业建设求新突破。四是安定稳定工作求新突破。
第三篇:高新区合作街道调查报告
高新区合作街道社区调查策划
一、调查背景: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但是总体的趋向是向大型的城市化进化,城市周围的乡镇村的行政体制在日益规模化的城市扩大的进程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居住目的为整体的社区。农民和城市人的名词概念在模糊,现在比较科学的名词叫“居民”,所以城市,社区,居民可以给出的关系定义就是城市提供了工作的场所,社区是城市的配套设施提供了可场所,而其中的居民就是城市的劳动力,是社区的主体。所以,关注社区居民生活层面成为必然趋势。
二、调查主题:
居民生活水平及对社区管理情况
三、调查地点:
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所辖社区;
四、调查目的:
收集合作街道居民信息,为日后基层政府制定方案提供数据依据
五、调查对象:
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
六、调查人员: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10年高新区挂职公务员实践团队
七、调查时间:
7.13—7.17:制定调查拟定方案,审核;
7.20—7.31:制定调查正式方案,实施调查,回收调查数据;
8.1—8.13:整理调查数据,进行调查总结,完成调查报告。
八、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一对一问卷式调查法。
九、调查原则:
客观性、主动性、灵活性
十、要求:每位团队成员需完成调查20份以上,每个小组交一份调查报告。
十一、调查内容:见附1
高新区合作街道调查报告时间:2010年7月20日—2010年7月31日
地点:高新西区合作街道辖区内各社区
主题:高新区合作街道居民生活水平及社区管理评价调查分析
职责分配:
罗静——拟定调查策划、协调街道管理部门
王东——调查居民收入情况李慧川——调查社区治安环境
付文尧——调查社区公共设施情况杨沁——咨询医疗卫生现状
单端芬——总结、录入调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调查对象:
人数:181人
年龄:20——30岁阶段54人;30——50岁阶段113人
学历:小学:11人;中学:82人;大专:66人;本科及以上:22人
问题设置:
共25项,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问答为辅。前部分关于被调查人基本
况、生活方式及社区的总体满意度;后部分为居民对社区活动参与度及公共设施使用情况。
调查实录:
分布合作街道顺江、檬梓、清江、独柏四个社区进行调查,口头咨询约200名社区居民、30位社区管理人员,完成近120份调查问卷。
针对公共设施、卫生、绿化、交通、文体、医疗保障、科普法制宣传、未成年人及老年人权益保障、住房保障、治安管理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居民们的评价,也从居民自身的家庭收入、精神消费支出、教育成本认同程度、娱乐方式等内容,反映出该辖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消费方式。以下抽样调查对象为30人,共25项内容中具有代表性的10项问题,起一管中窥豹之效。
1.对居住的社区满意度:
非常满意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基本满意2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80%)
不满意0人
2.对社区公共设施情况满意度:
普遍且满意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较少需增加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3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满意度:
很好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需改进1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0%)
可以接受1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0%)
4对社区绿化带及绿化面积满意程度:
满意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不满意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不在乎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10%)
5对社区公共交通满意度:
非常便捷0人
可以接受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不方便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6.对社区举办活动愿意参与哪一类:
娱乐、休闲联谊类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体育竞技类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7.社区组织大型全民族娱乐活动次数情况:
一年三次或以上2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70%)
一年两次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一年一次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10%)
8.家庭全年平均医疗费用约为:
1000元以下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1000——3000元15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0%)
3000元以上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9.对子女教育成本认同程度:
收费过高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20%)
适中15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0%)
可以接受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0%)
10对社区治安管理满意度:
满意1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0%)
可以接受1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0%)
第四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查建议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查建议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查建议2010-06-29 18:44:4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查建议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查建议(2)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围绕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一班人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载体,抓住就业热点,突破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瓶颈,搭建就业平台,组织专门力量,开发各类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开辟了街道社
区就业工作的新天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立足街道实际,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素质和竞争能力,发挥社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更多的开发就业岗位和创造就业机会,则是我街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本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现状分析
**街道地处**区的西南方向,属典型的老城区。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万多人。全街现有登记的下岗失业人员4071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2977人。依靠社区平台,共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157个,帮助148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在长期的劳动保障工作中,我们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同时,我们也清醒的分析了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亟待改变。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就要使他们面对现实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在逆境中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社会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下岗失业人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拉不下面子,对再就业期望过高,对工种、工资待遇等所提要求也不切实际,还有些下岗失业人员有畏难情绪,消极等待思想严重,缺乏自信心。
2、可供整合的辖区资源有限。由于街道地域环境狭小,在社区和辖区范围内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公益性岗位有限,待遇也比较低;其次,劳动力供求关系错位,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内在原因。从下岗失业人员与市场的供求现状看,虽然总量供过于求,但在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却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边是有人无事干,一边是有事无人干;一边是有事不愿做,一边是有事不会做。
3、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的水平和能力跟不上发展趋势。随着形势的变化,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还不能摆脱上级下指
标、领导派任务的传统习惯,穷于应付、事务缠身,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自主意识都亟待加强和提高。
二、街道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再就业工作任重道远,街道要以“面向社区、灵活就业”为方针,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向各个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站辐射,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办好,把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街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此,需要我们增强三种意识,突出四个重点,强化五项措施。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三种意识。
1、增强社会意识。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连续多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将对维护社会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2、增强服务意识。要继续按“以人
为本”的原则和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做到耐心听取、细心询问、用心解答、精心办理、热心服务。
3、增强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时期,社会对劳动力的吸纳靠市场选择, 要逐步树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再就业工作方针。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再就业机制,才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
二要以点带面,突出四个工作重点。
1、发挥街道社区服务平台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确保“零就业家庭”中至少安置1名有就业愿望人员上岗就业。
2、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形成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创业者带动就业的新格局。
3、加强街道社区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收集
信息,及时传送到辖区居民,使下岗失业人员不出社区就能得到高效的服务。
4、对困难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和服务。用“五送”即“送服务、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来解决困难群体再就业的难题,向每一位援助对象发放一份就业政策宣传手册;帮每一位已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为每一位急需就业的援助对象提供一套针对性援助服务。
三要提升工作要求,强化五项措施。
1、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党的“十七大”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因此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工作平台的整体功能作用就显得愈加重要。
2、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为政策实施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在街道社区组织开展就业
第五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调查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围绕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一班人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载体,抓住就业热点,突破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瓶颈,搭建就业平台,组织专门
力量,开发各类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开辟了街道社区就业工作的新天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立足街道实际,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素质和竞争能力,发挥社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更多的开发就业岗位和创造就业机会,则是我街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本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现状分析
**街道地处**区的西南方向,属典型的老城区。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万多人。全街现有登记的下岗失业人员4071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2977人。依靠社区平台,共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157个,帮助148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在长期的劳动保障工作中,我们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同时,我们也清醒的分析了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亟待改变。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就要使他们面对现实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在逆境中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社会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下岗失业人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拉不下面子,对再就业期望过高,对工种、工资待遇等所提要求也不切实际,还有些下岗失业人员有畏难情绪,消极等待思想严重,缺乏自信心。
2、可供整合的辖区资源有限。由于街道地域环境狭小,在社区和辖区范围内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公益性岗位有限,待遇也比较低;其次,劳动力供求关系错位,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内在原因。从下岗失业人员与市场的供求现状看,虽然总量供过于求,但在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却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边是有人无事干,一边是有事无人干;一边是有事不愿做,一边是有事不会做。
3、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的水平和能力跟不上发展趋势。随着形势的变化,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还不能摆脱上级下指标、领导派任务的传统习惯,穷于应付、事务缠身,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自主意识都亟待加强和提高。
二、街道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再就业工作任重道远,街道要以“面向社区、灵活就业”为方针,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向各个社区的劳动保障服务站辐射,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办好,把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街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此,需要我们增强三种意识,突出四个重点,强化五项措施。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三种意识。
1、增强社会意识。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连续多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将对维护社会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2、增强服务意识。要继续按“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做到耐心听取、细心询问、用心解答、精心办理、热心服务。
3、增强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时期,社会对劳动力的吸纳靠市场选择, 要逐步树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再就业工作方针。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再就业机制,才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
二要以点带面,突出四个工作重点。
1、发挥街道社区服务平台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确保“零就业家庭”中至少安置1名有就业愿望人员上岗就业。
2、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形成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创业者带动就业的新格局。
3、加强街道社区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时传送到辖区居民,使下岗失业人员不出社区就能得到高效的服务。
4、对困难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和服务。用“五送”即“送服务、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来解决困难群体再就业的难题,向每一位援助对象发放一份就业政策宣传手册;帮每一位已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为每一位急需就业的援助对象提供一套针对性援助服务。
三要提升工作要求,强化五项措施。
1、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党的“十七大”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因此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工作平台的整体功能作用就显得愈加重要。
2、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为政策实施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在街道社区组织开展就业
政策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3、科学地制定街道当年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并层层分解,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目标到单位、责任到部门、任务到个人”三落实的工作机制。4、促进经济发展,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街道经济和社区服务业,以新增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5、加强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及素质建设。劳动保障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必须强化业务培训,落实工作经费,提高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