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时空大数据的社会管理创新平台建设论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核心任务之一。2011 年,党中央做出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决定,明确要求“加强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把智慧社会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
经过5 a 的建设,在智慧武汉的总体框架下,武汉市社会管理创新以服务人为主线,提出了“一主、两新、五全”的管理理念,以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为基础,依托时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了武汉市社会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人、地、事、物、情各类社会管理要素的空间化集成调用和综合展现,形成了市、区、街、社区、网格5 级联动机制,推进了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了社会管理资源,完善了社会管理机制,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全覆盖、无缝衔接的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与内容
1.1 总体目标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思想,运用时空大数据管理的分布式数据集、流式空间索引、MapRuduce 技术等前沿技术方法,以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共享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公安、计生、民政、人社、卫生等部门的人口、法人和社会经济等信息,将各类资源纳入全市统一平台,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优化再造管理流程,以信息为先导来整合、引导和分配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全口径的城市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为完善社会管理领导体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节机制、抓好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武汉中心城市、和谐城市、幸福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支撑。
1.2 建设内容武汉市社会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市区共建、以区为主,规范运作、分级管理”为原则,以数字武汉地理空间框架为支撑,依托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系统数据和基础进行改造、升级、整合,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网格5 级联动的社会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2平台实现及应用效果
2.1 制度确立,纳入智慧城市总体框架2012 年,按照中央和湖北省有关部署要求,武汉市委、市政府把智慧社会管理作为智慧武汉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启动了武汉市社会管理与服务网格化建设工作。在统一思想、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网格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加强网格化工作顶层设计,要求全市在整合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地理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等核心资源的基础上,开展武汉市的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做到“一网打尽”。
2015 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等“1+10”系列文件,进一步从制度上为武汉市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保障。3.2 标准先行,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标准具体包括《武汉市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网格划分规则与编码规范》《武汉市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基础信息采集表》《武汉市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专业信息共享内容》《武汉市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事项分类标准》《武汉市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服务接口规范》和《武汉市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区级平台建设要求》等6 大规范,形成了网格划分、数据共享、信息采集、平台管理的标准规定。
对市、区、街、社区和相关部门、不同岗位操作人员分别设置信息使用权限,分层级、分部门、分岗位授权;建立了工作考核机制,每日对全市各区、街道、网格员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考核;通过平台强化事件全程办理和全程监督功能,通过对事件接件、流转、办理等流程的实时监控,实现即将到期预警、超期报警;建立了信息采集、比对、更新和共享机制。结 语
当前,武汉市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和“互联网 +”行动计划,社会管理创新平台建设被列为智慧武汉建设应用之首,同时也被列入“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研究,持续推进智慧社会管理建设与应用,形成社会管理的“智慧感知、智慧融合、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决策”。
第二篇:大数据平台建设
当前,我部门应用系统之间都是独立的,数据没有统一标准、系统也没有相连。这种现状导致,各公司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部门之间工作移交无法电子化。这极大地限制了信息化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信息资源无法打通,就无法站在全县的角度去进行政务应用的大数据分析,成为了政务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最大阻碍。
为了提高资源使用率,节约管理成本,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拉动社会资金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为了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效率,促进公司职能转变,改善投资和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公司服务效率,使公司管理服务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的运作方式,向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转变,提高公司工作效率。有必要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更好地为公司决策服务,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建成覆盖全县各公司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支撑用户单位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应用大数据分析,业务协作,提供应用集成模板、集中监控管理、远程配置部署等工具,降低跨地域实施难度。电子政务应用中存在大量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作,数据交换平台是县级各部门共享数据,进行全县内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跨部门协作的有效手段。全县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架构,避免各级单位独立建设带来的格式各异、接口混乱、无法重用、难以扩展的局面;施行统一部署、统一监控、统一管理的集中管理模式,总体上降低各级公司部门信息整合的建设、管理、应用的成本。社会经历了由磁盘、磁带、光盘存储数据,向以公文档为主要形式数据的发展,后来互联网的兴起促成了数据量的第三次大规模增长,到了今天,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的进一步丰富,数据已呈指数级增长,“大数据”概念逐渐在各界引起热议。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分析的数据因为“大”,摆脱了对传统对随机采样的依赖,而是面对全体数据;因为所有信息都是“数”,可以不再纠结具体数据的精确度,而是坦然面对信息的混杂;信息之“大”之“杂”,让我们分析“据”也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变为相关关系。
大数据平台由网络基础设施层、数据支撑层、信息安全层、统一管理等构成。数据支撑层必须能够对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进行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对全县范围内从不同部门收集到数据运转起来成为流化的资源,为应用支撑层的运转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不同维度的数据资源的接口。在全县数据集中的同时需要考虑数据在传输和存储时的安全问题以及不同部门对外共享自身内部数据时数据边界控制的问题,从技术和制度上保障这些数据资源得到科学、有效、合规的使用。
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政务云平台。
建设全县统一的政务云计算平台。以县广电公司的设施为基础,进行云化改造,建立自行管理的云计算资源池,为各部门不宜采用社会化云计算服务的关键性业务系统提供基础设施共享服务。
(二)实施大数据管理。
1.建立政务数据交换和目录体系。以县广电公司的交换中心为主交换平台,构建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体系。统筹各部门可供共享的信息和共享需求,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可供共享的信息名称、数据格式、提供方式、提供单位、共享条件、更新方式、更新时限等要素,按需向其他部门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2.建设政务数据集中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共享数据汇聚机制,按照“一类数据来源于一个权威部门,权威部门负责更新维护”原则,通过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将具有公共性、标识性、基准性的共享数据进行汇聚,集中存储于云平台,逐步形成人口、法人、经济、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等各类城市重要基础性数据库。充分发挥云平台共享数据的中心作用,建立向云平台直接获取为主,部门间数据交换获取为辅的共享应用机制,提高城市综合数据共享使用效率。
(三)推进大数据应用。
提高决策数据服务水平。围绕县公司决策需要,以建设决策支持电子政务系统为抓手,充分整合各部门现有办公应用和业务系统数据资源,逐步建立支撑领导决策研判的决策数据资源库,提供更加及时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丰富展现形式,为公司决策提供全面准确便捷的数据服务。使县领导能够及时掌握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政务数据保障和辅助决策能力。
(四)构建大安全体系。
1.加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管理。在现有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基础上,提升县级骨干网络业务承载能力,按需扩充统一互联网出口,为公司大数据平台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
2.加强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建设。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针对大数据平台的技术特点,进一步完善以病毒防范、漏洞管理、入侵防范、信息加密、访问控制等为重点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电子政务系统不被破坏和数据不被窃取泄漏。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途径
创新社会管理
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途径
四牌楼党工委、办事处
京口区四牌楼街道位于长江之滨,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居民2.4万户,6.9万人,下辖10个社区,10个基层党组织,其中4个党委,5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56名,其中属地化管理党员1385名,其他党员171人。自2008年以来,四牌楼街道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于加强和创新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以规范体制为保障、以创新为动力、以为居民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为着力点,围绕六项工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创新,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六项工程建设情况
积极规范社区体制,提升社区组织功能。通过“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组织新架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推进居民自治管理,以社区事务工作站承接社区服务,以社区综治办负责维护稳定,从而全面提高了社区服务管理的针对性,有效加强了社区自治管理,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水平。同时,规范网格化管理体制。每个社区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合理划分和建立管理网格,实行网格管理“1+2+2+X”组织管理模式,社区工作站人员按片挂钩联系网格负责制,每个工作人员联系2-4个网格,并负责指导协助网格长开展工作。完善社会矛盾化解体制,提升社区化解矛盾功能。从纵向上利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人员力量,对各类矛盾纠纷采取多种综合手段 1
调处,同时,建立社区矛盾终级化解平台—滨江汇调中心,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种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矛盾调解,形成钝化矛盾在平时,化解矛盾在基层的良好效果。组织走访帮扶活动,融洽社区干群关系。通过组织开展“百千万”工程、党员“三助工程”、贴心亮牌工程等三大工程,有效提升干部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树立干部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创设服务载体,提升社区服务功能。街道通过完善社区“网上居委会”工作,按照“虚拟网络、真情沟通”的工作要求,增设了信息公布、咨询意见、矛盾化解、文化大舞台等社区工作相关联的服务内容。借助街道信息化网络中心和社区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网上回复、网上办公,努力打造“一站式”的网络互动平台。设置了一部涵盖提供社区行政、家政等各类生活服务应答的“85180111”声讯服务电话,将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及时对接,进一步拓展了为民服务的载体。加强文体队伍管理,发挥社区文体队伍作用。成立街道文联,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以“我奉献•我快乐”的主题,开展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广场文艺汇演、网格化管理文艺演出、群众文体团队汇演、书画摄影展、红歌嘹亮演唱会、老少同乐进军营文艺演出、新市民电影沙龙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强化治安防范建设,打造平安和谐社区。构建治安防范体系,整合社区防范力量,组建了以志愿者为主体的义务巡防队伍,以辖区单位共建共防为主的大巡防队伍,共同参与搞好治安防范工作,加强街道、社区人武双拥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力度,深入开展民防工作进社区活动。不断
提升群众安全感,为推进社区建设创造和谐平安的治安环境。
二.社区建设中的不足与对策
不足:
1、居民与社区缺少互动。由于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相对独立封闭,工作人员与居民的熟悉程度不同,许多居民特别是年轻的居民因工作、社交、时间等因素,对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普遍较弱。同时部分居民存在戒备心理,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从而给社区工作的开展和实现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
2、多元化进社区的平台欠缺。由于社区办公条件、公共设施等因素,使得有些社区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缺少平台、场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办公场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多元化服务在所有社区都能开展。
3、居民自治功能有待加强。目前我们虽然将网格化建设丰富了社区建设的组织网络,创设了一些载体,也确实给我们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感到还需要继续巩固和深化。居民的互动与自治仍需要加强,各种自治团队建立,如业主委员会、网络群、商会等居民自治组织仍需要完善。
4、需要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经费保障。推进社区建设,社区组织是主体,目前,社区工作经费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区建设进程的突出制约因素,阻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扩展。因此,保障社区工作经费,事关社区建设与发展。对策:
1、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
优化升级现行的信息管理系统,调整基础数据内容,增加居民特长、技能等个性化信息,实现覆盖社区各类工作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及时输入各部门掌握了解的居民信息,及时录入走访中了解到的情况。推广电子民情日记,规范服务办事流程,规定不同事项的办结期限,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接受监督。同时,以属地管理为主,导入外来人口基本信息,建立外来人口管理综合信息数据库,把外来人口普遍纳入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2、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要对社区负责人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性的培训,提高基层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为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应适当增加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服务对象的教育培训,通过群众做群众的工作。定期召开社区建设民情分析会,交流工作情况,分析社情民意,研究解决共性的或需要由本级层面集体研究解决的问题,向群众通报信息,与群众互动交流。
3、进一步开展活动,指引居民自治导向。组织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是社区实施居民自治的基本形式。通过建立社区居民业余文娱体育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居民文化娱乐、体育、邻里守望、邻里互助等活动,增加居民邻里交往,形成居民在社区的归属感、亲情感。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理念,积极动员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到和谐社区建设中来。同时通过社区牵头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如业主委员会,网络QQ群,业余爱好联谊会等,根据不同的人群营造居民自治的社区管理氛围。
4、进一步挖掘资源,搭建多元化进社区服务平台。利用辖区单位闲置资源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利用社区空闲地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利用开发项目配套社区公共设施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使多元化进社区服务有载体、有设施。
5、进一步筹措经费,提高社区管理经费保障水平。通过财政拨付专项社区运作经费和街道多方筹措经费以及相关部门进社区有偿服务等渠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能力,从而使社区管理能更好、更健康的运转,为和谐社区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大数据教学平台建设规划
一、建设背景...................................................................................................................................1
二、建设目标...................................................................................................................................3
三、建设内容...................................................................................................................................4
(一)专业核心课程...............................................................................................................4
1.专业核心课程范围.......................................................................................................4 2.建设周期和建设数量...................................................................................................4
(二)通识教育在线课程.......................................................................................................5
(三)网络自选(拓展)课程...............................................................................................5
1.建设方式.......................................................................................................................5 2.学习方式.......................................................................................................................6 3.学分置换.......................................................................................................................6
(四)原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共享课等...........................................................................6
四、建设方案...................................................................................................................................6
(一)大数据教学平台功能简介...........................................................................................7
(二)六大功能模块...............................................................................................................7
1.网络教学门户网站.....................................................................................................7 2.课程中心.....................................................................................................................7
2.1 专业核心课程...................................................................................................8 2.2通识教育在线课程............................................................................................8 2.3网络自选(拓展)课程....................................................................................8 2.4 原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共享课...................................................................8 3.移动学习空间.............................................................................................................9 4.教师发展中心.............................................................................................................9 5.教学管理中心.............................................................................................................9
5.1 教学评估...........................................................................................................9 5.2 教学资源管理.................................................................................................10 5.3 OA系统............................................................................................................10 6.教学质量工程...........................................................................................................10 7.备课资源库(备选项)...........................................................................................10
(三)各功能模块要求.........................................................................................................11 1.网络教学门户网站...................................................................................................11 2.课程中心...................................................................................................................11 2.1 课程创建.........................................................................................................11(1)课程共建...............................................................................................12(2)助教功能...............................................................................................12(3)双模板选择...........................................................................................12(4)课程封面...............................................................................................12(5)课程编辑...............................................................................................12 2.2 课程教学.........................................................................................................13(1)多模式教学...........................................................................................13(2)学习过程管理.......................................................................................14(3)线上作业...............................................................................................15(4)在线测试...............................................................................................15 2.3 教学信息统计.................................................................................................16(1)教师端...................................................................................................16(2)学生端...................................................................................................16 2.4 教学互动.........................................................................................................16(1)学生问题讨论.......................................................................................16(2)教师在线答疑.......................................................................................17 3.移动学习空间...........................................................................................................17 3.1 PC终端............................................................................................................17 3.2 移动APP..........................................................................................................17(1)移动教案...............................................................................................17(2)课堂签到...............................................................................................18(3)随机提问与调查...................................................................................18(4)学习监控...............................................................................................18(5)闯关学习...............................................................................................18(6)作业.......................................................................................................19(7)在线互动...............................................................................................19(8)在线考试...............................................................................................19(9)课程显示...............................................................................................19 4.教师发展中心...........................................................................................................19 4.1 文本显示模块.................................................................................................19(1)中心简介...............................................................................................19(2)政策文件...............................................................................................20(3)名师风采...............................................................................................20(4)教师培训...............................................................................................20(5)教学督导...............................................................................................20(6)教学论坛...............................................................................................20 4.2 视频展示模块.................................................................................................20(1)视频展示...............................................................................................20(2)资源下载...............................................................................................20 5.教学管理中心...........................................................................................................21 5.1 在线评审.........................................................................................................21 5.2 通知公告.........................................................................................................21 5.3 教学组织和专业设置.....................................................................................21 5.4 大数据平台统计汇总.....................................................................................21 6.教学质量工程...........................................................................................................21(1)课程建设...............................................................................................22(2)专业建设...............................................................................................22(3)教学团队建设.......................................................................................22(4)教材建设...............................................................................................22(5)教学名师...............................................................................................22 7.备课资源库(备选项)...........................................................................................22
xxx学院大数据教学平台建设规划
一、建设背景
自2012年起,美国各顶尖大学陆续开设了以慕课(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为主的网络学习的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性学习的可能。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高校前后累计投入近2.4亿美元,用于开发网络化课程。加之以微课、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突破,使得课程网络化重新定义了学校,重新定义了教师,甚至也重新定义了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必将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一场重大变革。
当前国内、省内高校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网络公开课学习的平台,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七大学科,具备线上学习、考试、互动等功能;周口师范学院则建立了较为详细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对学生出勤、就餐、图书阅读等方面的大数据分析。但是,上述高校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第一,重通识轻专业。国内高校,特别是985高校较为重视自身网络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即慕课),建设水平相对较高;省内高校,则是通过引进智慧树、尔雅等通识教育课程,构建通识教育网络平台。但是,各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网络化建设普遍较为薄弱,即使是建设较好的西安交通大学,也仅是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用于跨专业通识教育,并没有依托优势专业,构建基于网络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供在校学生学习使用。
第二,重整体轻细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郑州大学的课程建设整体情况较好,多数课程都拥有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讲义、PPT和试题库。但是,上述学校在线课程时长均为45分钟左右,系按照传统课堂要求录制的一整节教学内容,学生网络学习与在课堂听课效果一样,缺乏基于微课、微视频等工具对课程进行细化讲解,无法突出重要知识点。
第三,重讲授轻反馈。各高校建成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均设有互动模块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多数互动平台处于零活动状态,既没有学生提问,也没有教师解疑答惑,学生网络学习质量只能简单依靠在线习题进行验证。
第四,重建设轻管理。在被调查院校中,除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线的网络课程能够顺利访问外,其他学校均存在视频打不开、课程内容不完整,甚至网页不能正常访问等情况,说明课程网络化建设后期管理存在较大漏洞,不能完全保证学生随时学习、随地学习的要求。
第五,重成绩轻运用。各高校在课程网络化建设方面投入较大,知名高校均聘请上市网络企业进行页面设计和功能设计,建设效果较好。但是,除兄弟师范学院外,各高校均没有以大数据为基础,形成 建设效果总结报告和发展规划,且兄弟师范学院在形成报告后,也没有完全将该报告中反馈的问题应用于实际教学。
有鉴于此,我校在课程网络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发挥慕课线上教育的优势,又要结合微课成果简化、多样传播的特点,同时兼具翻转课堂将学习决定权让渡给学生的原则,采取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的方式,以大数据为基础,加快推进课程网络化建设,显著提升我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建设目标
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方法、新工具的发展方向,结合我校转型升级发展具体需求,对我校本科课程网络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设目标:
第一,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加快推动教学方式改革。通过3年建设,基本建成以三级知识点分类为依托,以课堂讲授、网络课堂、微课、微视频、课程试题库为基础的“课堂学习+网络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新体系,并逐步向全校所有课程延伸。
第二,以通识教育在线课程为引导,不断提升自建网络课程质量。按照引进与自建相结合原则,建设一批涵盖“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三大模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版权的通识教育在线课程,使部分课程达到网易公开课、MOOC学院和中国大学MOOC等国内知名网络平台上线要求。
第三,以网络自选(拓展)课程为辅助,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综合 能力提升。采用自愿、自主原则,鼓励各学院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通过建设一批能够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的自选(拓展)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素养。
第四,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针对当前传统教育方式一门课程讲到老、一本教材用到老等种种弊端,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大胆探索、小心求证,逐步形成课程任课教师专业教研室、教学院系和教务处四级评价分析体系,从课程改革入手向专业改革延伸,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转型升级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三、建设内容
(一)专业核心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范围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教育部专业指导目录中所规定的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
2.建设周期和建设数量
第一阶段:2017年,从24个转型试点专业和应用型专业群中选择50门课程进行建设;
第二阶段:2018年,完成转型试点专业全覆盖,同时从非试点专业中选择40门课程进行建设; 第三阶段:2019年,从全校所有专业中(已建成的不再重复建设)选择60门进行建设,完成应用型专业群全覆盖;
第四阶段:2020年以后,逐步完成全校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网络化建设。
(二)通识教育在线课程
通识教育在线课程是第一课堂在课下的延伸和拓展,既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渠道,也是进行开放式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平台。在前期引进尔雅通识课程的基础上,我校将采取引进与自建相结合的方法,以“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三大模块为主,每年遴选5门左右深入开展通识教育在线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在线课程在供本校学生学习的同时,鼓励任课教师或课程教学组向校外提供课程资源共享服务。任课教师或课程教学组通过向校外共享课程资源所获收益,归任课教师或课程教学组所有。
(三)网络自选(拓展)课程
网络自选(拓展)课程是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我校将按照自愿、自主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网络自选(拓展)课程建设。
1.建设方式
各学院以基层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通过自建(建设标准参照通识教育在线课程)或引进相结合,建设3-5门与本专业学习有关的网络自选(拓展)课程,上传至大数据教学平台,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能力。
2.学习方式
学生根据各专业提供的网络自选(拓展)课程资源,在大数据教学平台上(或手机APP)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完成学习。
3.学分置换
学生完成网络自选(拓展)课程后,由各学院教学办公室统一认定,确定可置换的学分数量和课程,经学院教学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送教务处备案。
(四)原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共享课等
2013-2016年获准立项建设的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等在建项目,均可按照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教育在线课程和网络自选(拓展)课程的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进行后续建设。教务处将对建设质量较好、建设效果明显的项目进行后期资助,并优先推荐国家级、省级课程建设项目。
四、建设方案
以下建设方案均采用本地部署模式。
(一)大数据教学平台功能简介
我校大数据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线上+线下”、“平台+课程”的教学新理念,通过课堂讲授、辅助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逐步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技术的融通运用,构建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通过大数据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互动功能、资源共享功能、移动学习功能、教学门户的建设,达到教师能够进行课程建设、教学监控、资源共享、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并实现所有数据的整合,最终建设成一个理念领先、技术先进、国际化特色突出的网络教学中心。
(二)六大功能模块 1.网络教学门户网站
该网站能够实现教学新闻公告动态显示,有具校园代表性的大图片展示区,具备信息发布和页面自定义、访问统计分析、统一检索等功能;具备链接进入大数据教学平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具备多种资源排行展示,如精品课程排行、课程网站排行、课程资料排行等功能;并且支持对本校课程进行检索。
2.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包括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教育在线课程、网络自选(拓展)课程和原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共享课4大课程子系统;能够提供课程建设工具,实现与Microsoft Office和WPS的无缝对接。2.1 专业核心课程
能够兼容包括Camtasia Studio等在内的微课编辑工具,支持按照课程三级知识点在线创建、编辑、修改各种类型的微课;实现按照课程知识点编辑排序讲义、PPT、微课。
2.2通识教育在线课程
能够兼容学校已购进的尔雅通识教育课程和自建通识教育课程。2.3网络自选(拓展)课程
实现按照各二级学院或学科专业为单位的网络自选(拓展)课程分类、排序。
2.4 原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共享课
能够将前期已有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共享课上线。以上4大课程子系统均应包括“教-学互动平台”:该平台能够提供全面的网络教学功能,包括作业、考试、通知、互动课堂、PBL教学、资料、统计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直接无缝对接各种在线资源,实现名师课程视频、教材教参、文献资料等的轻松调用,为教与学随时随地提供资源支持。师生可以在互动课堂模块通过音视频、文字互动,实现远程授课、辅导。在4大课程子系统中均支持辅助教学、闯关式网络教学、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课程建设过程中可插入作业、视频、图书作为任务点,通过任务点是否完成 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监控。详尽的学习统计能够统计出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行为轨迹、作业分数、视频观看情况、图书阅览情况、参与讨论次数等。教师可以为每个班级制定学习计划。将课程章节定时开放给学生,也可以设置闯关式学习,学生必须将章节中全部人物点完成才能进入下一节,控制学生的学习流程,监控学习结果。
3.移动学习空间
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为每个学生打造个性化主页,记录学习历程。同时,可以满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习互动交流。同时考虑到学校其他平台较多,学习空间应支持外部平台接入,方便学生与老师使用。
4.教师发展中心
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为中心,能够提供培训服务、课程评估、资源共享等功能。主要内容应包括中心简介,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名师风采,教师培训,教学督导,学院风采,教学论坛,资源下载等功能模块。
5.教学管理中心 5.1 教学评估
能够统计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的访问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可视化的统计分析,以帮助学校和老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评估管理。
5.2 教学资源管理
能够对学校教师和院系手中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归类和整理,并将文件加以统一的管理和存储,实现教务处对于这部分教学资产真实、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统计和分析系统,使教务处能够准确掌握校内各种教学资源的分布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教学资源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
5.3 OA系统
文件发布:实现教务文件在线发布、在线阅读,教务处能够对文件阅览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项目评审:实现教学研究项目、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项目的在线申报、在线评审。
6.教学质量工程
能够协助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包括政策文件发布,在线项目管理,项目统计分析和项目成果展示等,全面满足学校质量工程的项目管理需求。同时,平台还提供附件文档的在线阅读、项目公文模板自定义等特色功能,让质量工程更方便、更灵活。
7.备课资源库(备选项)
能够实现与图书馆、外部网络资源的对接,供教师教学和备课使 用。(此项功能为备选功能)
(三)各功能模块要求
总体要求:大数据教学平台面向30000名师生同时在线开放,在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页面响应不高于3秒; 检索响应不高于3秒; 视频点播响应不高于10秒。1.网络教学门户网站
实现新闻公告动态显示,热门教学视频动态显示,有校园具代表性的大图片展示区,生动记录教师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
除常规门户网站所包含内容外,还应包括教学成果展示板块,具备多种资源排行展示,如精品课程排行、课程网站排行、课程资料排行、及热门专业排行,包含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运行的功能。
2.课程中心 2.1课程创建
在课程中心模块中,应支持在线创建课程、设置课程的学分考核机制、设置课程展示模板等,以及学生在线听课、在线阅读、在线提 问、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互动讨论、学分审核、获得学分等。
(1)课程共建
支持多位老师共建一门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
(2)助教功能
支持添加助教功能,老师可以选择合适人选来担当本门课程助教,协助批改作业、考试阅卷等教学活动。
(3)双模板选择
支持基于章节和知识点两种模板创建课程,三步完成课程创建:.....选择模板、编辑课程信息、编辑章节或知识点内容。要求实现Microsoft Office和WPS文档、PPT直接上传,同时支持常见视频格式上传。
(4)课程封面
内容包括课程名称(中英文)、课程封面、课程相关信息、课程介绍、教学资源等内容,要求编辑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单,原位编辑、灵活方便。
(5)课程编辑
在课程内容编辑中,要求与Microsoft Office和WPS的无缝对接,支持直接粘贴、复制,并具备与Microsoft Office和WPS相一致的在 线编辑功能。在编辑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添加图片、文档、音频,视频,网页,作业;可以对插入的微课、微视频等资源设置任务点,防拖拽,防窗口切换等,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能进行其他操作;在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可以插入与视频相关的图片、PPT,可以在视频中添加相关的测验,学生只有在正确回答相关问题后才能进行后续视频内容的学习。
上述内容要求能够实现原位编辑,不需进入后台,即可在网页原位进行编辑操作。
2.2 课程教学(1)多模式教学
平台应支持网络辅助教学(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通识教育在线课程、网络自选(拓展)课程和原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共享课),翻转课堂、PBL(问题式学习)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模式。
其中,网络辅助教学,指的是教师运用平台上传教学所需的资料(如PPT、讲义、教案、教学大纲、课程习题库等文本文件,以及微课(5-10分钟)、微视频(20分钟左右)等网络资源),在线布置作业(可设置闯关模式)、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讨论答疑等活动。
网络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平台上传完整的课程讲座视频(涵盖所有教学内容,每讲45分钟),学生可以在校内通过无线网络(校园WIFI)和有线网络自主学习,可以突破传统课堂人数限制。
翻转课堂,指的是将课程学习的过程由线下实体课堂反转到线上 网上教学。首先由学生在线上进行自主的课程学习,在实体课堂中老师主要进行讨论与答疑等活动。
PBL教学,指的是将学习与具体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自主预习任务问题,教师能够实时监控学生预习进度,并及时进行解疑答惑。
在该平台下,教师可以根据各自实际需求和学校对课程建设的具体要求,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同时,还应具备学分管理系统,能够监控学生学习过程,设置各项学习指标权重,统计学习成绩,并在学生学习结束后能够给出相应的学分。
(2)学习过程管理
该平台以学习过程管理为核心,开展作业、考试、答疑、讨论、评价等教学活动。
学生在登录平台后,可以直接查看自己四年全部课程总体学习进度和某一门课程的单科学习进度。(如果教师在课程中设置了闯关模式,则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后才能够进行后续学习)。
教师在登录平台后,可以直接查看本学期承担课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总体学习进度。其中,单个学生学习进度,应包括视频观看进度、学生点击情况(含点击时间、时长、点击者信息等内容)、讲义、PPT观看、下载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总体学习进度,应包括全部学生总体学习情况、作业整体完成率、学生网络学习排名等。上述内容均要求采用Excel形式,并能够快捷导出。(3)线上作业
即从作业发布、接收到批阅,全部流程都在网上完成,学生可以在线接收作业、做作业、关注作业的反馈情况,随时查看教师的评语及成绩。学生可以对任意作业进行收藏,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集中到一起当作之后学习的要点。
如果教师在作业中设置了闯关模式,则学生必须完成指定作业内容后,方能进入下一步作业。
(4)在线测试
教师可通过题库进行选题或者在线编辑试题,然后设置各类题型的数量和分值创建试卷,试卷创建好以后,教师根据测验的时间,参加测验的对象,发起测验。学生就可以接收到该试卷进行测验。支持从题库中选题进行组卷的功能,教师可以对试卷中的试题进行添加、修改、删除、任意排序、预览等功能,还可以对试题进行分值分配;试卷包括客观题、主观题、复合题等;题的属性包括类别、难度系数、适用层级等,同时,系统能根据题的使用频率和学生回答的正确率进行自适应的调整难度系数,力求难度系数符合真实情况,提高参考价值。2.3 教学信息统计(1)教师端
教师端信息包括两个方面:
工作量统计,主要包括教师发作业、批量作业、试卷、试题、讨论答疑、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教授的学生的成绩等数据汇总,同时,系统支持原始数据导出。
学生学习统计,主要包括完成的作业、参加的考试与考试得分、提出的问题、参加过的讨论、读过的书、看过的视频等数据汇总,按汇总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排名,并能够精确显示学生学生行为轨迹。在作业统计中,能够根据教师设置的每份作业的权重,统计出学生网络学习总成绩。同时,系统支持原始数据导出。
(2)学生端
学生端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各门课程学习进度和大学四年总体学习进度。
2.4 教学互动(1)学生问题讨论
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提问功能。根据学生输入的问题题目内容,自动为学生推荐与该问题相似的问题,同时推送与问题相关的学习资料(如视频、图书、文档文献等),辅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了提高 解答的质量,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解答范围,包括允许所有人解答、允许某位教师解答。师生可以就课程学习进行讨论,答疑,增强师生的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教师在线答疑
教师在线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通过系统消息或手机、邮件等及时反馈给学生。当有新的问题时,系统会在教师平台页面自动提醒,或者通过手机、邮件等形式提醒教师,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沟通。教师可以对答疑库中的问题进行管理,如建立精品答疑库,将问题分类,便于系统自动为学生精准地推送问题,提高疑问的解决效率。
3.移动学习空间
移动学习空间包括PC终端和移动APP两种模式。3.1 PC终端
PC终端主要集中于课程中心,在此不再赘述。3.2 移动APP 移动APP包括IOS和Android两种类型,两种类型操作界面、操作流程应基本一致,且均能够支持平板操作。
(1)移动教案
按照教学计划,教师可提前在移动端上组织教学内容,有序安排 资料推送、签到、问答、抢答、投票等教学活动,方便课堂发放并易于复用;教材、作业、考试、通知、学生管理等移动教学功能,支持教师进行移动教学。
(2)课堂签到
教师在移动端发布课堂签到,学生直接用手机通过扫描教师课前打印好的二维码进行签到,签到结果可同步保存在课堂教学教师APP端和PC端。
(3)随机提问与调查
教师发布随机选人,系统会自动在已经签到的学生中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并可以进行结果投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实时发布调查问卷,学生通过移动端进行投票,教师端可以立即统计投票结果。
(4)学习监控
对于学生在线观看微课、微视频具备监控功能,如视频防拖曳、防快进等。
(5)闯关学习
学生通过PC或APP进行网络学习时,能够自动记录学习轨迹和学习行为,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自动保持PC端与APP端同步。(6)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PC或APP查询作业列表,完成作业并能够展示已完成、已批改的作业,并能够查看每次作业成绩和总成绩。
(7)在线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PC和APP查看老师、管理员发给自己的通知、调查问卷、问答、讨论话题等消息信息,且所有消息都支持有是否阅读标示。
(8)在线考试
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发布考试试卷和查看考试分项统计结果,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在线考试和查看考试信息。
(9)课程显示
在PC或APP教师端,能够显示本学期教师所承担的课程信息;在学生端,能够显示本学期所修的课程信息。
4.教师发展中心 4.1文本显示模块(1)中心简介
对教师发展中心进行简单介绍(2)政策文件
能够发布教师发展中心的各项文件、通知。(3)名师风采
对学校名师进行展示(含照片和简历)。(4)教师培训
主要分为岗前培训,专题活动,名师讲坛,网络培训,实践教学等功能。
(5)教学督导
主要发布相关的督导动态,督导制度等内容。(6)教学论坛
支持教师在教学论坛交流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心得。4.2视频展示模块(1)视频展示
展示与教学相关的优秀培训视频。(2)资源下载
教师可以在资源中心下载到教师教学发展的相关培训资料。5.教学管理中心 5.1 在线评审
教务处收到申报的项目,将进行分级评审,级别分为:院、系或职能部门初审,评审办公室初审,专家在线评审,评审委员会集体评议。泛雅提供了完整的在线评审流程及简单易操作的后台管理体系,评审人只需按步操作即可。评审项目。
5.2 通知公告
该平台能够发布教学方面的各类文件、通知,并能够向各二级教学单位进行推送和点击打开情况查询。
5.3 教学组织和专业设置
该平台能够显示各二级教学单位的网站链接和全校专业设置情况。
5.4 大数据平台统计汇总
能够实现按二级学院和专业分类显示在线课程各项信息统计。6.教学质量工程
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指的是教学团队、精品课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项目。该平台的建设宗旨是打造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综合支撑平台及项目申报评审及管理平台。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包括政策文件的传达,课程、专业、教材与教学团队建设的线上管理。可实现教研项目网上申报、评审、立项与成果展示。
(1)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包括校级、省级、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及优秀课程展示。(2)专业建设
包括特色专业展示及专业改革试点的公布,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各类各级教学实验班展示。
(3)教学团队建设
包括校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展示。(4)教材建设
包括省级、国家级重点教材及校园精品教材的展示。(5)教学名师
包括校级省级教学名师的展示。7.备课资源库(备选项)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式和新的任务。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政府必须积极地以整体性政府的理念进行协同思考,创新社会管理路径,应对各种转型问题,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机下,重庆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社会管理路径,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重庆的社会管理创新在中国社会管理问题上具有两个典型性:重庆处于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社会转型具有“中国城市典型性”;重庆集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社会转型具有“中国乡村典型性”。正是基于这两个典型性的思考,重庆市委市政府逐渐走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建设得到加强,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重庆特点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1]的社会管理格局。
一、以党的建设为抓手,畅通党群关系,构建党群社会管理新平台
重庆将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党建科学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双赢之路,以党建科学化促进社会管理规范化,为推动重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证。重庆市委以“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通过“三项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党群的信息沟通机制和社会管理中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设进行了无缝隙的对接。这既保证了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也满足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多元化。
与此同时,重庆市委市政府还开展以 “三项活动”(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为主题的党性锻炼活动,以“密切联系群众”为目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指针,整合各方面力量,将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相结合,在党建中探索社会管理新的载体和渠道。通过“三项活动”的开展,重庆市委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对接,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层级,保证了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最大程度防止了 “信息不对称”。2009年,市、区两级各类信访量下降幅度均超过25%,某些部门和区县下降幅度甚至高达45%;群体性事件下降45.6%。重庆主城区110报警量同比下降40%,打架斗殴等矛盾纠纷下降20%。迄今,全市20万机关干部已走访群众92万人次。各级财政共投入78.8亿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1万余件,其中10年以上信访积案381件,5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从源头上化解了民怨[2]。
“三项制度”和“三项活动”整合推进,是重庆在社会管理中创新“党的领导”的一次探索,也是社会管理路径创新的重要特点。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项制度”和“三项活动”二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党建合力,既突出了其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也体现了其在社会管理上的统一性,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被写入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推动“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常态化,并不断创新实践形式[3]。由此可见,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融合到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发展之中,将民生的改善作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并将这种重庆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成为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
二、以政府改革为主导,打造民生政府,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新模式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不仅与政府的行动息息相关,还与政府建设理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于政府的建设理念,很多理论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然而,任何单一的政府建设理念都无法适应迅速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必须创新政府理念,进行一种理念叠加式的政府再造。所以,现阶段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进行政府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解决百姓民生问题为重点,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几年,重庆将“政府负责”贯穿于政府改革之中,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服务型政府和民生型政府的叠加。这种叠加效应主要表现在政府将自身职能转变与群众民生改善有机结合,将政府改革的动力来源机制与政府改革的检验机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