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实现的理论探析论文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入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能力培养的基本任务,借鉴国际的相关成功经验探讨应用型人才如何突出能力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素质结构 能力本位 技能理论 技能观
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有1300多所,占全国高校总数近70%;目前,毕业生中50%为高职等应用型人才。上述数字和事实有力地表明:应用型人才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而且应当是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点之一。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
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从教育部提出“三改一补”到“三教统筹”的办学思想以来,近几年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很快。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专科教育一直是在模仿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甚至连教材都是本科的教材,多数还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目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尽管有一些新的突破,但在办学思想、培养模式等方面仍未能完全摆脱高专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应用型学生的素质结构与培养计划等宏观层次的问题关注不够,办学模式单
一、筹资渠道不畅、结构不优、整体水平不高;部分院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陈旧,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办学条件差,师资层次较低,办学没特色,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现代化生产结合与联系不够。
1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同传统的学科型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授课方法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学科型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理论型、工程设计型等学科基础人才,也就是说普通本科教育更像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素质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是技术型、智能型、复合型等实用人才,要更多地为现代化生产技术服务;学科型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理论体系或行业技术知识为基准来设置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市场、职业、技术”为坐标轴,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其开放和变化的特点更加突出;学科型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框架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应用型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依据设计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突出适应性和针对性;在授课方法上,传统的学科型高等教育强调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应用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学、做合一,手、脑、机并用。应用型培养的特色,就应当是以职业的能力和生产技术运用能力为中心来设计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
2突出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各行业都要求有一大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应该看到,目前技术人才的短缺已经是制约各行业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职工队伍中,技术工人断层现象严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最新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而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
即便是号称制造业基地的沈阳,其技工状况也同样不容乐观。沈阳装备制造企业职工为35万人,但技术工人只占23%。其中初级技工占60%,中级技工占35%,高级工仅占5%,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之甚远。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品平均合格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良产品每年要损失几千万元;技术进步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不足40%;在过去发生的各种机械事故中,有50%以上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技能水平不高造成的。可见,制造业技能人才匮乏的状况若不能及时改变,无疑将掣肘我国的经济增长。
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队伍。然而,我们却不得不面对我国技工人才队伍数量骤减这样一个现实。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的技工人才数量出现大幅滑坡,其下降速度之快令人瞠目。一段时间以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不少大中城市,企业急需高级技能人才,高价聘技工的呼声不绝于耳,年薪最高的达到了十几万,但应聘者寥寥。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技工队伍青黄不接,面对即将来临的机遇,我们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奈和焦虑。这一切,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1]。
应用型学生就业面向市场,他们面对市场的选择,核心的指标就是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更需要开放办学,面向社会,依靠社会,被社会所接纳,为社会服务。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走向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走生产、教学和技术进步相结合之路。
3应用型人才如何突出能力培养
“能力本位”是应用型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要重视在人性提升基础上的能力发展,即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应用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这包括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和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等。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发展个体能力。在发展个体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主体性,使能力的发展转变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就业的需要。
(2)以终身学习理论为指导,加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有效进行交流的能力和积极工作的态度等,以增强其对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
突出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多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它至少包括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培养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如生产力、成本和自我谋职的技能等。这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2]。其实,其创业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在技术革新能力上。“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和够用为度”的原则是应用型人才教学的前提。这个原则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应用中说明:突出能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和采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应用型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符合市场的需要;其次,“能力模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关键;第三,能力模块设计在教学中应突出其实用性;第四,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从而保证能力的培养;第五,师资结构的合理化配置是能力模式发展的基础;最后,产学研结合是实现能力模式的好方法。
4借鉴国际的相关成功经验
4.1英国的“核心技能理论”
该理论是在英国“新职业主义运动”中提出的。新职业主义的“新”是相对于过去狭隘的、针对某一具体工作进行训练的旧职业主义来说的。新职业主义的策略是打破狭隘的职业训练的壁垒,向学生传授可迁移的核心技能。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17]。通常包括如下内容:共同的知识与理解(这是我们这个工业社会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价值观(它们鼓励对工作负责和积极的态度);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它使青年在工作中有弹性);共同的经验学习,包括正式教育中和工作环境中真实的和模拟的经验学习等(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培中心主任M。Skilbeck观点)。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NCC)则认为核心技能包括问题解决、交流、人际关系技能、数字、信息技术和现代语言。英国人力服务委员会(MSC)1984年出版的《核心技能手册》将核心技能划分为四个核心技能群:数字、交流、问题解决、实践技能[3]。
4.2美国的“基本技能观”或“知行技能观”
美国获得必须技能劳工委员会秘书长的报告认为,“工作的实际能力”是从事高效工作的关键。它包括两项要素:基础和能力。基础由三部分组成:基本技能(读、写、算、表达等)、思考能力和个性品质,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就业性技能。在此基础上的是五种能力,即“今天专家型工作者的标志”,包括利用资源、与他人相处、获得信息、熟悉制度和掌握技术的能力等。美国联邦教育部1991年发表的《2000年的美国》指出,终身学习对于跟上迅速的变化步伐是极为重要的,并要求K—12规划为开发青少年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4]。
德国职教界亦有“关键能力(Schuesellqualifika—tion)”的提法。按佩特拉(Pe—tra)等人的定义,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组织/交往与合作、学习技能、自主性与责任感、承受能力等[5]。德国ABB等国际大公司认为关键能力应包括:组织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运用学习和工作方法的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6]。
综上所述,尽管世界各国对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的称谓各不相同,但其具体内容大同小异。归纳起来,有如下共性:
(1)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备处理信息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2)重视个人品质(组织、交往与合作,自主性和责任感,承受力等)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
(3)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当今时代人们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已不再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7]。
参考文献
[1]工人日报,2002,9,20。
[2]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3]徐国庆。新职业主义核心技能课程理论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4]雷·赖安,摩根·刘易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与就业培训中心)。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概观[J]。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5。
[5]马庆发。德国高等职业教育面面观[J]。外国教育资料,1998,3。
[6]刘玉林,朱小萍,叶隽。德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与职业教育[J]。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55。
[7]刘启娴。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前言”5。
第二篇: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论文
为使部分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应发生相应改变。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同样重要,知识的学习应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技能的培养要着重使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实践性。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国务院提出,要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建设中国高校的分类体系,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先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它们逐步地、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人才本身对基本知识掌握熟练并灵活运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体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
我国部分师范院校要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改变培养目标。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类课程一直以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要发生变化,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一、学:理论学习要注重基础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两部分,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教育基本理论
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是说只学习与实际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不能盲目地削减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由理论的特点决定。
理论不仅是解释性的,而且是规范性的;理论不仅是实践性的,而且是超实践性的。首先,理论为人们提供时代水平的世界图景,从而规范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改造。个人被历史文化占有,从而成为历史性的文化存在。正是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变化着的、发展着的世界图景,正是历史文化规范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其次,理论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规范人们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再次,理论为人们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规范,从而塑造和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在现实的价值矛盾中,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规范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对个人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理想等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2]。
理论本身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理论具有历史性,是人类以往对世界认识的结晶,它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反观现实的实践活,对现实生活有指导作用。第二,理论具有时代性,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理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以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第三,理论具有系统性,它是概念的逻辑系统,反映实践活动,并引导实践活动使实践自我超越。
理论的三个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批判性地反思实践活动并规范性地矫正实践活动,在反思、批判和矫正的基础上,促进世界的发展。理论对实践的规律性把握有利于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缩短”并且“减轻”实践过程中的“阵痛”,以尽可能少的代价促进自己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发展。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理论教学不能缺失。
但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应与过去有区别,不能面面俱到,要进行科学的选择。由于大学里的学习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还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加之社会发展迅速,大学里学的知识在毕业的时候存在部分知识过时的现象。因此,教育类课程的理论局限于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凡是与客观实际有紧密联系的不能作为纯理论知识讲。基础知识,就好像房子的地基一样,是基石,是最初的东西,是决定上层建筑牢固的根基。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大学里同样适用。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技能和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同时获得健康正确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更有利。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要紧密联系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改革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
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不能不考虑时代背景、教育背景的变化。教育基本观念和教育的价值取向要适应时代变化。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培养未来的教师首先要将最基本的和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他们。
二、做:教学强调实践性
教育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教师专业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设计教学、组织管理、表达、教育教学机智、反思、研究、创新等多方面能力。这些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要使未来的教师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3]。
(一)典型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全过程
可以在教学中使用范例教学。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联邦德国兴起的教学理论流派之一,是通过主体与客体、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的方法。要求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和范例,使学生透过这种范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科学的系统性与学习者的主动性统一起来,目的在于克服教材内容的繁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强调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三条原则,即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接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给学生的内容是经过精选的、能起示范作用的基本知识,这种知识有助于学习者举一反三。
比如,讲“教学”这一章。传统讲授方法是按照教学与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策略的顺序[4]。另一种是将教学这部分内容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讲教学概述、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5]。这样讲顾及了知识的系统性,但存在很大弊端。第一,不易形成对教学活动的系统性了解。第二,容易导致遗忘。第三,不利于系统知识的运用。
运用范例教学,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课程目标。选择一两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将教师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一一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每个环节进行讨论、评价,并想想如何做自己该怎么办,将每个环节中所蕴含的教育基本理论一一讲解。对于没有亲自接触过教育教学实践的大学生来说,观摩和模仿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眼看看一线教师是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又是如何辅导学生。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用理论解释实践,用实践展现理论的运用。如果有两个典型案例,则两个案例之间可以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引发思考,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二)模拟课堂
模拟课堂是师范教育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是指在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学活动中,由一名学生扮演教师,其他学生扮演中小学生,共同完成完整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6]。
模拟课堂的存在有其必要性。模拟教学一般包括环节模拟、专题模拟、试讲和微格教学四种形式。环节模拟时间短,操作简单,但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教学的思维。专题模拟边学习理论边练习,有利于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理论视野,但不利于教学技能的全面训练。试讲,时间有限,特别适合发现学生缺点,不适合培养学生全面的教育教学技能。
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教师,效果显著,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单个技能的训练使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学生教学行为能直观、形象、及时地做出反馈,但分解教学行为的做法并不科学,有效实施需要时间保障、设施保障和师资保障,而这些在某些条件下难以做到。模拟课堂让学生完整地上一堂课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
理论是实践的高度浓缩,掌握了实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对世界的普遍性解释,能指导我们举一反三。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学得好,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实践出真知,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基本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第三篇:素质:知识 能力 品德
素质与品德、知识、能力之间只能是一种包含关系,素质包含知识、能力、品德。
素质是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能力和品德是种概念、小概念或下位概念,知识、能力、品德本来包含于素质之中,是素质的具体内容。
形象地讲,素质与知识、能力、品德的关系就如同水果与苹果、香蕉、梨的关系。
素质有整体素质或综合素质,也有单项素质如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人们评价他人素质高或低,往往指的是单项素质。
素质包含品德、知识、能力,这是关于其相互关系的唯一正确的解释。如果不这样解释,那就没有必要推行素质教育,也没有必要研究素质教育了。
第四篇: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探析
作者:付 微 秦书生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01期
摘 要:拔尖人才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是指拔尖人才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组合关系。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具有复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是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有机的统一体。要采取全面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拔尖人才。
关键词:素质 拔尖人才 能力结构
当今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拔尖人才资源的竞争。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拔尖人才的培养造就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能否拥有一大批活跃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拔尖人才。本文通过对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拔尖人才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我国走一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发展之路,从而更好地发挥拔尖人才的才能。
一、拔尖人才的素质构成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人才是同周围的人相比较而存在,相关联而发展起来的,是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统一。拔尖人才更是如此,拔尖人才是人才中的姣姣者,是更加出类拔萃的人才。拔尖人才应是指在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等相关的各个领域,具备相当高的素质、知识与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
人的素质高低是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生理和心理角度界定素质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即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的特点。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要全面认识素质概念,必须从发展角度考察,即从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两方面考察。人在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就是素质。素质不单单是指能力,但能力却是素质的重要方面,能力是人的素质一种表现。“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将其培养成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拔尖人才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拔尖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等。拔尖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他们要有广博的科技知识,要有较深厚的专业技术基础,有广博的知识面。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合理的优化的知识结构。拔尖人才应学会创造性思维,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开拓新领域的创新素质;科技创新的高难度、高强度要求拔尖人才具有强健的体魄,优良的心理素质;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敢于承担风险,能够承受各种挫折与失败;拔尖人才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的储备,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拔尖人才能力结构的界定
由于能力的定义种类繁多、现象复杂,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对能力的概念加以理解:第一,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第二,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并不都是能力。完成某种复杂活动,通常需要几种心理特征的综合运用。第三,能力是保证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任何活动能否成功,除能力之外,还取决于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人际关系等因素。能力结构是能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这样一种关系。根据社会和专业的不同需要而分化出来的能力的组合。在一个复杂系统中,通过结构将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联系。能力结构是有机联系的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结构的因素对于深入理解能力的本质,合理设计、进行能力测量,科学地拟订能力培养的原则,都有重要的意义。
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人类社会现存的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这种知识是对其所反映的相应的客观现实的经验概括。而能力的形成是在对多种事物的凝练、思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知识的掌握程度。反过来,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发展取决于知识手段的推进。
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是指拔尖人才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组合关系。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并不是几种基本能力的叠加,而是各种能力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缺少其中哪个因素都将影响拔尖人才的整体能力,各种能力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发挥整体结构的功能。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提出能力结构的二因素理论。他认为能力包括两个因素,即一般因素,又称G因素;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G因素是每种心智活动所共同具有的;S因素则是因心智活动不同而各异,它指专门领域的知识。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以上两种因素决定的。
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应该包含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两个方面,一般因素体现为: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特殊因素包括(1)专业能力。其主要是指拔尖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2)拓展能力。它包括再学习能力(即在现有的基础上
获取更新的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未来企业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再学习能力的强弱与否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社会乃至国家的人才能力结构。(3)创新能力。它主要是指依托现有知识,来不断的构建新思想、新方法、产生新的科研成果的能力。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中提出了“高素质、创造性”,正是对拔尖人才能力创新方面培养的要求与期望。
根据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又可将当前拔尖人才分为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二因素中的G因素人才,研究型人才为二因素中的S因素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拔尖人才结构中的生力军,他们掌握的能力与知识是现实中所需,可将能力与知识运用到社会时间中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维系社会的存在和推动经济的发展;研究型人才是知识经济社会中拔尖人才的核心,着眼于未来,进行研究并不直接应用,而是探索宇宙奥秘、创立新知,给人类社会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两种能力结构的拔尖人才彼此之间有着区别,能力发挥、知识水平各有不同,但都有自身的特点。知识经济社会中需要的是高度综合性的拔尖人才,即表现在多层次的学术结构、多元化的智能结构以及智力与能力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对研究型与应用型两种人才的高度综合的人才的需要。
三、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特征
能力结构是指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要素(例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的动态的综合体,而知识经济时代中创新能力又具有突出的位置。在拔尖人才能力结构上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以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第二层次具有各种能力结构的基础要素和拔尖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特长,第三层次是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即在前两层次基础上通过反复的、有深度的思考,提出并解决前人未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到,无论是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具有这三个层次的特点,很难想象,专业基础差、水平低的人能够在研究、应用中不断创新。
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中的三个层次呈塔状,相互依存和制约并以创新为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既不像人的智力水平,因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通常很难改变;又不同于知识,人的知识能够通过短期强化而得到提高。能力结构的改变有赖于结构中的各个能力因素,而其中的每一种因素的改变都并非在短期内可以提高的,因此拔尖人才的能力也是在个人的成长中逐渐培养和形成的。
第三,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是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有机的统一体。以往的人才能力结构中强调全才而忽略专业型人才,其实不然,在能力结构中专业的研究型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拔尖人才的能力培养与才能发挥
根据拔尖人才的能力结构特征,并为了更高质量选拔和培养拔尖人才,必须对能力培养途径进行分析与探索。
1、培养拔尖人才能力的途径
第一,全面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注重拔尖人才能力结构的三个层次的培养,把握能力培养的全面化。“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不断努力,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拔尖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了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在科学上有所发展,有所建树。因此培养拔尖人才首先要引导其全面发展,然后在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质、专业方向等进行个案的培养。我们已经分析人才的能力结构呈塔状,因此只有基础牢固才有可能在夯实的基础上脱颖而出,后期的发展才会越好。其次既要注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也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传统的完全以学术定向和研究取向的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应是多样化。”
第二,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知识经济下,社会对拔尖人才的要求,首先是无论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必须具备专业知识,然后再向高度综合型发展,表现在横向综合、纵向综合,这种综合是多方面能力有机结合,拔尖人才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能力和知识结构,一专多能,会技术也会管理,能解决简单问题也能解决复杂问题,真正的将专业人才和通才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注重培养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还应培养各个重要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研究型与应用型并举的人才。
第三,制定培训计划和增强学术交流,提高能力结构的整体层次。在美国,80%的企业有科技人员培训计划,科技人员必须定期的接受培训教育,借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对人才的要求比任何时候更高,定期的安排拔尖人才和专家进行深造,以便更好的掌握当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保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才真正做到了有效和及时的对拔尖人才能力的再培养与提高。
学术活动可以提供拔尖人才一个交流、互动的环境,活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能够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从而激发创新的能力,产生创新的思想。定期的组织学术研讨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了解学科前沿同时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还能提高拔尖人才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能力和知识结构。
2、拔尖人才的才能发挥
第一,提供拔尖人才适合才能发挥的岗位。拔尖人才是中国最有价值和竞争力的资产。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人力资源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人才只有用其所长,才能称其为人才。人才不同,各司其用,只有放在最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放错了地方
则会适得其反,这是人才使用的专一性。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好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人力资源有被浪费或被荒废的问题。拔尖人才在不适合的岗位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自身的创造力和敏锐性会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许多人无法实现事业的成就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得人才的潜质、能量和创造力在不断下降和钝化,这就是许多人感到自己才华被忽视或才能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就是一种新形式的“人才流失”。但与传统意义上的“人才流失”不同,这是一种所谓的“人才枯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我们应该为拔尖人才提供更适合、更具竞争力的岗位以便发挥其才能。
第二,提供高科技含量的先进劳动工具。劳动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劳动者所用的劳动工具与劳动效率成正比,劳动工具越是先进,劳动效率则越高。“技术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无论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努力为人才提供科技含量高的劳动工具,让拔尖人才利用先进的劳动工具为手段而创造性的进行科研、生产活动,取得人才劳动的最大效果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第三,提供具有激励性的奖励方式。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动机起源于五种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才的需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当较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优势需要才会出现。这一理论表明,对拔尖人才的奖励方式是否有效,激励方向选择与激励作用的发挥都与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激励的作用就难以继续保持,只有把激励方向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优势需要,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
根据人才对于需要的不同而提供具有激励性的奖励方式,可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能强化个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拔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现他们最大潜力,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应将拔尖人才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所得相符,使得拔尖人才的价值得以体现,一方面激励拔尖人才,另一方面保护我们宝贵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1-01(01).[2]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5)
[3]郑安云,宋波.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0
[4](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 李嘉曾.拔尖人才基本特征与培养途径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2002(5):141
[6] 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3)
[7] Victor Ordonez.What type of world.Fifth UNESCO-AECI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December 1999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第五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试卷
《幼儿教育学》部分(100分)
(2011年12月)
班级:姓名:
1、福禄培尔设计了一套名为的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为表彰他的创造性的工作,人们称他为。
2、幼儿教育包含两种意义,和。
3、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
4、幼儿园教育的双重任务是:。
5、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教育力量,推动幼儿的。
6、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和。
7、幼儿教师承担的是的重要任务。
8、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以解决教育中的为主。
9、幼儿园课程目标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表述,最常见的是从和来表述的。
10、幼儿园教育活动依据教师的指导方式分为和。
11、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出现于()
A.封建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
12、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13、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基础之上。
A.幼儿的思维能力B.幼儿的感性经验
C.知识的系统化D.科学性
14、在布置自然角时,让幼儿讨论决定该饲养何种动物。这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A.目标导向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原则D.经济性原则
15.幼儿园人际关系属于()
A.幼儿园广义环境B.幼儿园外部环境
C.幼儿园精神环境D.幼儿园物质环境
16、要提高与幼儿沟通质量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做到()
A.提高与幼儿交流的技能B.教给幼儿交流的技巧
C.多和幼儿交谈D.真正树立与幼儿平等交流的观念
1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具体性
18、主题综合课程属于()
A.分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是()
A.专门的教学活动 B.娱乐活动 C.日常生活和节日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20.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和同伴、教师谈论或交谈,并可以使幼儿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做所要求做的事。
A.小组活动B.集体活动C.个别活动D.社会活动
21、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的科学。
A、幼儿教育规律B、幼儿生活活动特点C、幼儿心理发展特点D、幼儿生理发展特点E、幼儿教育机构的工作规律
2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时,应当注意()。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B、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是均衡的发展D、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E、儿童的发展是独立的发展
23、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是()。
A、日常生活B、想象C、游戏D、思维E、专门的德育活动
24、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是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者B、教师是幼儿园环境的开拓者
C、教师是幼儿园环境的建设者D、教师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引导者 E、教师是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者
2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对幼儿的评价B、对教育活动的评价C、对师生关系的评价D、对幼儿同伴关系的评价E、对幼儿教师的评价
阅读材料,结合当前幼儿教育实际,完成26-28题。
从2010年下半年起,我国学前教育可谓迎来了发展的东风,国家高度重视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事关民生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在影响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水平的提高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条件。目前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总体状况还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教育观念不够科学、素质偏低的现实。
26.简要介绍当前幼儿教育的实施形式。(4分)
27.联系当前实际,谈谈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哪些?(4分)
28.提高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认真细致的工作?(5分)
29、在幼儿园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时应当注意几点?(6分)
30、简述幼儿智育的内容。(8分)
31、详述幼儿的特性。(10分)
32、幼儿园课程有什么性质?有哪些的特点?(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