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历史培训心得
暑期培训已接近尾声了,可历史老师们的热情仍高涨如潮,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同仁们的质疑,引来阵阵掌声。同仁们的亮点展示,及提供的宝贵经验,令我耳目一新,激情四射的讨论场景令我难忘!
最让我难忘的是亮点展示场景。当魏老师问道,谁还有更精彩的内容需要展示时,老师们争先恐后的登台!其中,杜金英老师讲到参加优质课评选时的精彩片段我们更是受益匪浅。讲“和同为一家”时她设计的几个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向唐朝求婚?”;“假如是你,你愿意吗?”;“当时有愿意嫁给松赞干布的吗?”。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她设计了三个问题:“农民承包么?”;“以什么单位承包?”;“向谁承包?”。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了,明了化了,使学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此,魏老师也总结了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有实效: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扎实到位。
二、有兴趣: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的兴趣;在深入学习时能保持学的兴趣;在巩固中也要有练的兴趣。
三、有活力:方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活泼。
四、有新意:有创新、有突破,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
五、有美感:语言、情态、板书、气氛都给人愉悦和美的感觉。
六、至少不能有常识性错误和任何政治方向性失误。“以不变应万变”,和谐课堂才行。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通过暑假培训,和老师们真诚的交流、讨论,使我们感觉到在参与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学习期间的温馨幸福仍难以忘怀!
第二篇:成长中快乐收获
《成长中快乐收获》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叫陈颖倩,是朱砂民族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成长中快乐收获》。时光匆匆,岁月飞逝,一转眼,我已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四千多日子。一路成长,一路欢乐,一路收获。成长路上感受着最纯粹的快乐,体味着不断完善自我的欣喜,享受着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我成长中的快乐,发现,收获都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
蹒跚学步时误把水壶里沸腾的水蒸气当作白烟、雾、云去触摸而烫伤了手;牙牙学语时学着蜜蜂蝴碟翩翩起舞却被蜇伤了小脸。还是离开大人的呵护视线东蹿西跳而让自己力倦神疲后酣然入梦。
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几番折腾,我有了更多生活的阅历,汲取了更多生活常识,也避免了不少危险。
渐渐地,我怀着好奇心来到学校,在这个大家庭中,在学习中,在活动中,我领悟到了更多的快乐、更多的收获。小时候上学只为了好玩,认为知识就像白米饭,钱呀是会“吃”完、“用”完的。现在我也明白上学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也是为了祖国的未来。知识是无穷无尽、深不可测的,就像无底洞一样,永远也摸不到底,学一辈子也学不完,所
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以前,总对自己的到来充满疑惑。而爸爸妈妈也说我是捡来的,从天上掉下来的,还说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呢!我当时深信不疑,可后来是半信半疑,到现在就更是不相信了。因为上了科学课,我明白,我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我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有人也许会问:成长难道就只有快乐,没有烦恼吗?是的,成长中固然有烦恼,但“烦”只是和“乐”对比而言,并不是绝对,有时候烦恼也是一种快乐。比如老师叫我辅导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下课了,远远地看着别人在操场上玩耍,可我却只能在教室死死地守着他。给他讲了一遍又一遍,他仍然不懂,甚至有时还不懂装懂,我更是懊恼不已。可事后,有的同学则对我说:“你可真好呀,老师那么器重你,相信你,你应该很快乐吧?”我想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也许更能激发我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我身为班干部,作为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的一言一行就像一棵树摇动着其他树,一朵云推动着其他云,一颗心感动着其他心。我现在升入高年级了,面对着班上形形色色,个性迥异的同学,常让我想起低年级的过往:我曾经就是爱睡懒觉,一个懒惰的你;我曾经就是粗心大意,做错习题的你;我曾经就是胆小如鼠,不敢发言的你;我曾经就是莫名其妙,犯乱七八糟的错误的你„„想着想着,觉得我和同学
们是此心同彼心,我心同你心。也许同学间的友谊就是这样单纯、纯洁、将心比心。在我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太多感人、搞笑而又难忘的故事早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每当我回想起来的时候,就像冬日暖阳普照我全身的那种温暖幸福的感觉。
成长遇到的快乐说也说不完,成长中得到的收获诉也诉不尽。有些人还没有体会,无法明白其中的乐趣;有些人身在其中,但自顾不暇;有些人已经过了这个时候,可他(她)们回忆起来总是不经意的。几年的学习,几年的成长,我知道了掌握知识的快乐。我得到一个公式:学习=快乐。当我取得好成绩时;当我得到老师或家长的称赞时;在我苦苦思索后,终于知道了正确答案;在我知道了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后,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喜悦。对,这就是学习的快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天天都在学习。既然逃避不了,那就开心地去面对吧!人生就如一次旅行,就让我们尽情欣赏领略沿途的风景吧!
各位同学,让我们一起在成长中收获快乐,让我们一起在成长中快乐收获吧!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快乐中培训,在培训中成长
在快乐中培训,在培训中成长
范珉曦
为进一步培养员工良好的文明礼仪和道德修养,提升创一流迎检水平,公司特意请来了专业老师,举办了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班。在简单而充实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精辟生动的案例,活泼有趣的互动,真正让我们做到了在快乐中培训,在培训中成长。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老师的的授课方式很有特点,不同于寻常一味枯燥的讲解,而更多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老师语言诙谐,比喻生动,不时还会冒出各种逗人笑的小图片,小笑话,充分调动大家在笑声中感悟,在笑声中学习,在笑声中改变,在笑声中成长。
老师很善于激发大家的热情,让经常面对电脑,面对客户,面对机器,常常不苟言笑的我们,尽情的抒发了尘封已久的那一颗童心。开课前,老师首先每人发了一张扑克,然后让我们自己寻找伙伴,同花顺子叫游击队,是最成功的一队,接着是同花不顺叫正规军,还有伪军、联盟军、野战军、民兵及散兵等各种团队名称。在寻找同伴的过程中,满教室都能听到各种年纪的声音:“这里还差一个梅花五,梅花五是谁?”“我是红桃七,寻找组织,谁收留我?”……幽默的话语拉近了同事之间的距离,平时甚少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做着不同工作的人坐在了一张桌子前,大家为了团队得到更多的分数而共同努力,争取胜利。不知不觉,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多了,距离也更近了。
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微笑的魔力。老师分分秒秒的微笑,也让我嘴角不自觉上扬,目光时刻跟随着老师的身影。难怪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三种力量”是微笑,用平和的、欣赏的、感激的目光交流以及倾听。微笑就如沙漠里的一眼清泉;微笑就如黑夜中的航标灯;微笑就如雨天里的一把伞;微笑就如心灵之间的桥梁,它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可以帮助人与人的交流,无论是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还是在创一流迎检过程中,微笑都是必不可少的。微笑、并用平和的、欣赏的、感激的目光倾听朋友的絮叨、领导的讲话亦或客户的要求,对方是一定能感受到真诚的。
培训中的一个小插曲是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跳龟龟舞。午觉时候被闹钟闹醒是件痛苦的事情,下午开课前,老师看到同事们眼里透露出的疲惫,在《浪花一朵朵》的伴奏下,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手牵手跳着简单的动作,无论是90后、80后、70后、甚至60后的同事们,都很开心的跟着屏幕上的教学,看着老师的动作,不在乎动作的熟练,不在乎动作的标准,在一片欢笑声中,大家身心得到了舒展,情绪得到了释放,更好的迎接下午“挑战”——10分钟标准站姿、2分钟标准坐姿,还有走姿、蹲姿等等。
本阶段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想了很多:培训让我懂得要常常觉察自己的心。有一句话说的好,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就是你自己。所以,我们要时常关注身边的这面镜子,当你觉得别人的坏情绪影响你时,赶快察觉一下自己,估计你也带着坏情绪给了别人。当你觉得别人不尊重你时,反思下自己,估计你也没把别人当回事…… 常常察觉—— 让这颗心时刻谦卑、感激、满怀敬意。常常察觉——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表达出自己适宜的得体。常常察觉—— 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你是否有礼最好的镜子。所以,察觉的意思应该是,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觉悟。
第四篇:在锻炼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
在锻炼中成长 在付出中收获
鱼水幼儿园:张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鱼水幼儿园的支教老师张丽。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支教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在此,我要感谢这将近一年来给予我极大支持与帮助的领导、同事们,是你们的热忱帮助才让我得以迅速成长,快乐收获。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锻炼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
去年下学期,我成为了一百名支教志愿者中的一员,经常有人这样问我:“支教累吗?苦吗?坦诚地说,支教不累不苦那是假的。
怀着无限的憧憬,我毅然决然地来到了鱼水幼儿园,刚到那里,就被眼前的情景深深震撼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栋十分陈旧的教学楼,地上是老式的木板,走在上面都有点晃,墙壁上还渗透着雨水侵蚀过的痕迹,玻璃也坏了很多,每当天气凉爽,教室里会有丝丝的寒意,教室里没有灯,有些昏暗。看到这一切,当时的热情顿时烟消云散,心想:难道这将是我要工作俩年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可是,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打消了这种想法。望着孩子们一双双稚嫩而又充满渴求的眼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也坚定了我倾情支教的信念。我暗下决心,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安下心来,潜心教学,用满满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适应新环境,融入到新集体中去,扎实做好这俩年的支教工作,为发展农村的幼教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虽然我是一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但是由于以前没有担任过 班主任的工作,因此,一开始我对班级管理感到很迷茫。后来经过向以前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我对班级管理也不那么束手无策了。
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开心的,这里的孩子多了一份农村孩子特有的朴实。每天早晨,孩子们那一声声问好声成为了我生活中最美的音符。
我班幼儿大多是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使得他们的性格很孤僻。于是,在生活中,我便主动关心孩子,哪个孩子生病或有心事,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去照顾、安慰他们。我会记好每位孩子的生日,在他们快生日的时候,让其他小朋友出谋划策,为他/她准备一份充满爱心、富有意义的贴心礼物。一首快乐而温馨的生日歌,或是孩子们亲手绘制的画,亦或是孩子们与我共同制作的一份小礼物,用爱去感动他们,用爱收获快乐,这是我一直坚持并传授给孩子们的理念,让他们从小懂得感恩与关爱。
为了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我充电,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法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来开启孩子们的智慧,拓展他们的视野,在他们单纯的心田种上快乐、自信、阳光的种子。
俗话说得好:“有付出就有回报。”很高兴,我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让我从中感受
到了很多的快乐与感动。上学期,我的嗓子一直不好,发声都有困难,上课异常的吃力,看到我这样,盖子们一改往常的大吵大闹,变得异常的安静。都争着抢着要给我倒水,并让我注意休息。
一年的支教生活,有苦有乐,让我收获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这一年的支教时光,让我如蝶变,懂得了责任和担当。各位支教的老师们,既然你选择了支教,请不要错过,因为,在那里你会在锻炼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在工作中再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第五篇:在培训中成长心得
在培训中不断成长
培训是在职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在培训岗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明确,情感投入不足,学习过程被动。心想我是一个美术专业的,科学也只不过是顺带,没必要那么认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科学,越来越愿意学习了,现在有时间我就会静静的坐在电脑旁听讲座,也学习了许多专业知识,使自己进步了很多。为此,我想给有过这种思想的非专业老师们一点建议,希望你们重新认识培训,在培训中实现自我发展,不断成长。首先,要改变理念,接受培训,积极参与。
要创新就得有新思维、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体成长需要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为此,我们应当培训,让培训学习成为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成为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有效而快捷的途径。同时,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参加学习,对自己的职业倦怠心理也是一种调适。只有让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让学习成功,工作才会成功,事业才会有望,生活才会幸福。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
其次,要珍惜机会,转变角色,积极交流。
当我们站上讲台时,我们是学生敬重的老师;当我们坐在教室听课时,我们是听众,是学生。参训者必须转变角色,革新自己,俯下身子学习,甘当小学生,当好小学生。
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好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教师,既然参加了培训,就应该珍惜学习机会,做好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研讨,学习别人的长处,积极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同时,还要捕捉培训中“缺憾之处”,要扮演好“评估者”的角色,主动反馈培训中出现的管理问题、教学问题、服务问题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培训真正了解到自己所需。取长补短。
再其次,要博取众长,善取杂家,弥补自己不足。
有的老师认为,接受不接受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样可以教书,名师、专家的研究成果“就是那么回事”,甚至还不如自己。这是一种眼高手低,对别人不尊重,对自己不负责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应该承认,同行之间的差距是客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更要有容他人经验、明自己不足的思想。否则,教一辈子书,只能在自己狭隘的思维圈子里转,最终成为真正的“井底之蛙”。
最后希望每个参加培训的人都能有所收获。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