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方法在高职系级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19-05-15 11:4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过程方法在高职系级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过程方法在高职系级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第一篇:过程方法在高职系级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搞好系级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从“过程方法”入手,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质量与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系级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运用过程方法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以期对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学质量 质量管理 过程方法引言

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但“过程方法”未受到足够重视。过程方法不仅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更是高校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和着眼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由过程的有效控制来完成。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观念,逐个深化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即从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着手,实现对产品的零缺陷设计与制造,这实质就是将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的重心前移,从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包括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开始就进行质量管理。过程方法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一般通过“PDCA”循环方法来实现,每一循环包括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置(Action)四个环节,前一循环的输出将成为后一循环的输入[1]。PDCA循环实际上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动态管理循环,应用这种循环可以促进组织保持和持续改进过程的能力。尽管“过程方法”较早应用于企业、组织的质量管理中,但是作为一种通用的现代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首先,由于管理本身并没有行业的界限,凡是有人、物等因素参与的过程都可应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2];其次,与企业一样,高职也是生产产品的组织,产品包括学生、科研成果及其他辅助产品,其中学生是核心产品;再者,从高职高专院校本身的特点看,它比本科院校更具有“企业化”、“市场化”等特点,更适合采用“过程方法”进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识别

运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首先要识别过程。根据“过程方法”的原理,可以把高职教育分解为四个过程[3]:①教学过程: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授课计划、教案、考试等,这些过程内涵充分反映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征的培养模式特征;②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③管理过程:指学籍管理、教学教务管理、各种日常活动的管理;④服务过程:指学院对学生提供服务的活动过程,如招生宣传、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医疗服务等有关的服务。过程的控制

所有质量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质量管理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来实现。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识别、组织、建立和管理质量活动过程才能创造、改进和提供持续稳定的质量。这就是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原理。按照质量管理的观点,将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贯穿于整个“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所以系部教学质量管理的关注点应从起始阶段开始,注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形成性、过程性要素的控制。

(1)教学过程检查

教学质量过程检查分为五个步骤:信息收集→综合评估→提出建议→落实措施→更好的教学质量。①资料信息收集。这是教学质量检查的基础。收集资料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学生问卷调查、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以及系领导、教师同行听课等等。②综合评估。评价者有任课教师、已学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汇总所收集的信息并提出总结报告。③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尤其是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较高的院系和教师及时找出其优点所在,并总结经验,以利于教师相互探讨、学习和提高;对得分较低的院系和教师更需要及时总结和改进,组织专家、教授帮助其查找原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④落实具体措施。改进建议的具体执行者是教师,根据改进建议,制定出具体行动计划和定期检查的措施。同时建立评价档案,及时对评价的结果要进行分析、存档,进行规范的管理。⑤更高的教学质量。每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要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否比前期有所提高,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并对未能达到制定的目标做出解释,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保证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信息反馈

有效的信息反馈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和完整,就必须依靠健全的监控机构采用有效的监控方法获取信息并快速地传递给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因此必须建立多通道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收集信息反映问题[4]。实施持续改进的渠道是否畅通,改进的策划是否真正符合改进的要求,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利用是重要因素。每个组织都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对外部的、内部的信急应及时收集、整理并加以利用,以寻找改进的机会。

(3)过程的评价与改进

过程评估是对照系各专业、各课程的质量标准,对照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及时评估,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输出评估一是指毕业时进行目标验收,可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论文、外语水平等等(根据各校特点而定)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毕业,严把质量关;二是指坚持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搜集社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对系部教学的反馈给系部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通过校级评价,可以判断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运作态势,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系级评价,可准确了解系级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情况,有利于促进系级教学基本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教研室、实验室自评自测,可更加深入地了解各个科室的各方面的情况,为学校和系级改进工作提供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定期对质量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具体形式可以通过定期的质量讲评或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来实现。结语

产品是通过过程形成,过程的输出是产品。按过程方法管理是质量管理基本理念所决定的,过程方法的应用是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关健。高职院系教学质量管理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与优劣。基于“过程方法”的质量管理能使教学管理部门能够不断改进、提高和自我完善管理体制,这非常有利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改善教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效实施对高职教学过程的监督、测量、促进、评价,为高职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从而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使高职院校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戴雅琴.对基于过程方法的高职高专院校绩效管理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55-56.[2] 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24-28.[3] 易建芝.“过程方法”在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11):70-71.[4] 张晓瑾.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3-34.

第二篇:过程方法在高职保险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过程方法在高职保险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过程方法是对过程管理的方法,其在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克服教学改革中的功利性、明确实训教学管理职责和合理配置实训教学资源。该文引入过程方法的概念,构建实训教学的过程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过程方法在高职保险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过程 过程方法 高职保险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190-02

随着我国保险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培养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适应我国保险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职保险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实训教学是在学校能控状态下,综合社会力量,合理配置资源,按照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系统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过程。实训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错位竞争的重要砝码,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因此,加强实训教学管理、提升实训教学质量是当前保险业界和教育届共同关注的一项工作。该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探索过程方法在高职保险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抛砖引玉,以期商榷。过程方法应用于高职保险实训的学理分析

1.1 过程方法的内涵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界定过程为“一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出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过程与过程之间通过输出、输入的接口衔接,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过程链。过程链有横向、纵向以及其他各种形式,这些相互关联、纵横交错的过程链就构成了过程网络。过程方法是对过程网络的管理方法,即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见图1),强调过程不是简单的从入口到出口的移动,而是输出相比输入实现了功能转化、价值增加,即增值。

1.2 高职保险实训教学的过程模式

如果我们将实训教学看成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的功能在于通过实训教学这一活动将各项输入转化为满足学生家长社会需要的产品(输出),即过程(见图2)。实训教学的过程是整个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子过程,就这个子过程本身而言,需要输入的有教师、学生、实训教材、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工具、管理制度等,按照实训教学的工作流程、规范操作,实训教学活动的输出包括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实训教学经验、教学成果的获得和对实训教学过程的记录文件等。相比较普通企业产品,实训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在于输出、输入的增值(即质量)不能立即判定或验证,可能要在实训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若采用传统的对最终结果评估的方法来控制实训教学有很强的滞后性,不仅影响质量管理的效果,还会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费。因此,关注实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实训教学全过程实施控制尤为重要。过程方法运用于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在于确保每个过程的增值,从而实现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过程方法在高职保险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近年来高职保险实训教学形成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种类型,校内实训主要是利用业务软件系统,让学生在实训室模拟保险核保、理赔等内勤岗位业务;校外实训主要利用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保险企业顶岗实习保险营销等外勤业务。两种实训形式各有优势、互为补充,有力提升了实训教学质量。但传统的静态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实训教学改革的功利性等“思想妖孽”仍不同程度的存活着,而管理职责不清、资源配置不当等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质量。对此,该文认为,过程方法在保险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或减少以上弊端,具有积极意义。

2.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保险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理念

一直以来,高职保险实训教学沿用的是传统的静态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即依据学生的分数、双证通过率等指标来衡量实训教学质量,忽视学生在输入、输出过程中的进步和提高。高职保险生源渠道广,学生的基础参差不一,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实训教学质量,对教师、学生都有失公允。过程方法强调输出、输入的增值、过程活动前后的变化,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起点水平、师资力量的差异以及实训资源投入的不同,因而,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高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也更能激励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

2.2 有利于克服保险实训教学改革的功利性

职业技能竞赛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赛事,以赛促学、有力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实训教学的重大转变和技术革新。随着我国保险的快速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专业技能竞赛从出不穷。但是在组织技能竞赛活动中,教学改革的功利性愈演愈烈,部分高职院校为追求竞赛成绩,只注重参赛选手的技能培养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参与,只注重竞赛技能培养而忽视整体职业素质的提升,甚至用竞赛取代正常实训课程。这种做法有悖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强调全员参与、系统管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全面技能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升。

2.3 有利于明确实训教学的管理职责

实训教学的输入包括教师、学生、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和工具等,而这些输入不仅和行业协会、保险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高职院校内部还分属于系部、教务、实训中心、总务等各部门。如果管理职责不明确,就会导致谁都管、谁都不管,有利益谁都管、遇到问题谁都不管的情况。过程管理通过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者职责和管理权限,有效整合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实现实训教学目标。

2.4 有利于合理配置实训资源

保险行业人才流动性大,兼职教师队伍极不稳定。相比较实训室等硬件,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建设周期更长。高职院校在实训资源配置过程中却“拈轻拍重”,往往热衷于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而对师资队伍建设则兴趣寥寥。实训教学的过程模式告诉我们,教师是实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输入,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质量。使用过程方法应用于保险实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管理层对师资、管理制度等软件的关注,软硬两手抓,实现实训资源的合理配置。

过程方法应用于高职保险实训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过程方法应用于高职保险实训教学其实质是将实训教学按照产品生产的过程模式分解、重组并系统化,对实训教学进行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在应用过程方法管理实训教学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问题。

3.1 系部实训教学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问题

实训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的全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各层次参与人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按照过程方法的“坚持全面性”要点,要保证实训教学质量,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实训教学管理机构,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作为实训教学的基层管理,系部实训教学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尤为重要。

系部应成立由系主任、系书记、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保险教研室主任等组成的保险实训质量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除了密切配合学院教学督导的工作外,其主要职责是明确保险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确定保险实训教学目标、构建保险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并定期自我评估,其总负责人是系主任。教学质量管理委会下设实训教学资源保障、市场调研、实训教学管理和监控、实训教学质量跟踪和实训教学质量改进等部门(见图3)。其中,资源保障负责人是系主任,负责教学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探索、实训室建设、教学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等;市场调研、了解保险行业人才需求主要由保险教研室主任负责;教学副主任是实训教学管理和监控的负责人,主要承担课堂实训教学监管、定期实训教学检查、实训考评、实训教学档案整理保管;学生管理副主任负责教学质量跟踪,包括学生信息搜集、毕业信息调查、学生评教评学、生源质量分析等工作;系书记主任负责实训教学信息反馈、实训教学改进措施等。质量管理委员会各成员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均对系主任负责。

3.2 保险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训资源管理的重点,也是影响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建设一支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劲的保险实训师资队伍,简单来说就是“走出去、请进来、留得住”。“走出去”是指校内教师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保险行业最新动态的同时提升业务技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派送新进教师到保险行业培养、挑选在职教师到保险经营机构挂职锻炼、有计划的组织实训教师校内校外技能培训等方式鼓励专职教师“走出去”。“请进来”是指高职院校要加大实训教师的引进力度,特别是保险企业的技术骨干,从而改善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另外,从保险行业聘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展业明星等组建兼职教师也是“请进来”的好办法。“留得住”是指高职院校通过完善实训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来留住人才。保险行业人才流动性强、薪酬波动性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保险实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实训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明确实训执业资格认证标准、在职称评审中适当增加实训考核占比、设立技能大赛奖励经费、顶岗锻炼奖励等制度建设来增加人才吸引力。

3.3 保险实训教学过程的设计问题

秉承“分段教学、逐层培养”的原则,保险实训过程应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培养原则来设计。在大一时,可开设一些认知性实训课程让学生较快了解有关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外汇交易和财险、寿险等基本业务,学会常用专业软件操作。大二时,通过开设一些验证性课程对学生进行保险营销、投资理财等业务知识的培训,这个阶段可适时聘请保险公司专职讲师、展业明星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大三上学期要强化课程实训,将专业课程教学全面纳入实训教学中。如寿险理财实训时,要求学生按照寻找准客户-电话约谈或访谈-寿险规划与建议书制作-建议书讲解以促成交易-售后服务顺序来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将保险需求调查、风险管理、寿险业务、保险营销、文字处理及软件操作等技能糅合进去,通过设计性课程开设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大三下学期时,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走进保险企业、银行理财专柜实习,零距离接触并掌握实际业务流程、业务处理方法等,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3.4 保险实训教学信息的传递问题

保险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就是实训信息传递的过程,无论实训教学过程活动和学生、家长、社会的互动还是实训教学过程活动内部的运转,都建立在信息畅通传递的基础上。在实训活动中,信息传递主要通过两条渠道进行:一是教师-实训室-教学办公室-教学副主任-系主任,二是学生(家长、社会)-班级-辅导员(学生管理办公室)-学生管理副主任-系书记-系主任。在保持这两条渠道畅通无阻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宽其他信息渠道,如学院督导信息反馈、保险合作企业信息反馈、保险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信息反馈等。教学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协助收集汇总整理相关信息,并及时报告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分类审核后快速反馈给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便于及时分析、纠正和处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质管理,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志文.论过程方法与高职教育的过程质量管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5):92.[2] 刘印房.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刍议[J].成人教育,2012,301(2):36-37.[3] 包青.高职保险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1(6):214-215.

第三篇: 心理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1、深入疏导,转化角色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进入疏导法。指的是教师运用说理的方法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尽快地从情绪化中走出来,带领学生认知自身的行为,并且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在刚刚进入校门之后以及在毕业之际需要工作岗位之时,恰恰是高职院校学生大规模爆发伤心、痛苦感情的高发期。还有很多例子就是在校期间,年轻人因为恋情的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甚至是有负面的情绪出来。这些时候都是需要教师来及时的引导学生,告别负面的坏的情绪,回忆自己做过的高兴的开心的或者是成功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心理历程的回味来促使学生改变过去只是凭着主观和意气办事的做法,慢慢恢复自信心。深入的疏导法对教师则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提升心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仅要重视沟通技巧,更要注重沟通态度。学生们往往更加欢迎热情、和蔼以及善于沟通的教师,因此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意识,定位为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了解学生的品行、思想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激励,使心理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营造轻松的学生氛围

辅导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需要一个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想要学生卸下心防、打消心理戒备,就要教师试图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一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是因为如果学生有着很深的心理戒备,是不会轻易的被打开心防的,教师也就无从疏导。还有,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心理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疏通和教育。其实这是一个致命的偏见。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就业和社会压力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均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是障碍,有了问题就需要及时做到排解,否则不仅会加重心理负担,还会被心理包袱困住拘束,产生不好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可建立一定树立比例的“心理疏导室”,聘请心理医生,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给予详细的讲解和疏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下评论,更不能反应冷淡,造成学生的紧张感,应在较为活跃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谈话和咨询。高职院校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这样一个环境,不但会很好地为学生排解问题,同时还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发展。

3、健全干预机制

高职院校不仅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更要将个体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当做重要的工作来做。健全干预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心理问题的发生以及由此衍生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建立健全个体的心理问题干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来抓:首先,实行值班制度,使得心理咨询的教师如同医务教师一样,做到随时能够接待学生,不会使学生感到落寞。初次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尤其会有紧张的心理,如果再遇到无人值班的情况,那么就会更加加重学生的紧张感和不适感。此外,高职院校应配置,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需要,使得每一位需要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帮助。最后,对于初步评估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应及时启动应急措施,转送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治疗,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结语:将心理学引进到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当中,不仅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同时还是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完善。这一机制的实施,必然会形成一个双赢的良好局面。

第四篇:质量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ISO9000以其通用性等特点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在高校管理中同样适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后转化为国家标准,当时就有相关人员开始研究在高校管理中引入ISO9000,并有一些高校开始实践。但是具体应用时,由于高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体系,不能照搬ISO9000的理念,应当结合高校实际制定适合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保证实效。

关键词:ISO9000;高校管理;质量管理

一、高校管理中应用ISO9000质量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特点

(一)可行性

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来看,其有八项基本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也是ISO9000系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贯彻系列标准的红线。主要涵盖:(1)顾客为焦点(核心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顾客为本;(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从素质教育来看,其所融入的质量观念以及要求、要素,体现了向学生主体回归的教育,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坚持改革和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提倡学生参与等等。这些内容均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高度契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必要性

将ISO9000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管理,一方面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主流方向。这需要我国高校建立一套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则是我国高校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采取目标管理模式,秉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突出问题,相互推诿、制度流于形式等,管理水平低下,教学质量不高。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形成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强调过程管理和系统方法,可消除管理上的无序,切实保障管理规章制度、方法有效落实,使高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而且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原则还能不断推动高校管理改革,查漏补缺。另外,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也是高校招生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逐步走进大众化教育,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高校必将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高校办学质量将成为学生报考或是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将是一种实力体现,也是培养合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够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三)特点

首先,产品定义。ISO9000将产品定义为活动和过程的结果,高校提供的产品在质量认证界有两种观点:教育服务以及学生。笔者认为,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从学生报考择校开始到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再到终生学习结束这个生命周期内,应当分别考虑不同阶段产品定义。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此时学生是学校的顾客,那么教育服务就是产品,当学生毕业就业时,顾客是用人单位,学生就是产品。其次,顾客定义。ISO9000把顾客定义为接受产品的个人或组织,通俗讲就是对产品有需求的群体。产品与顾客这两个要素一体共生,所以从产品定义来看,高校的顾客应该有三类:一是学生,他们既是产品也是顾客;二是用人单位,每年用人单位需要吸纳大量高校毕业生,人才是用人单位发展的基本保障,需求量大,可以说是高校最大的顾客群;三是家长,这一类十分容易被忽视,高校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而学生一般经济来源就是家长,学生入学所需费用一般都由家长支付,是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买教育服务。再次,质量评价。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质量评价一般通过固定的技术检测手段来确定产品质量。而高校方面却对教育产品质量有着不同的见解。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使高校质量评价大体呈现四种观点:其一,名列前茅论,也就是把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育产品质量的标准,成绩较好的学生(即名列前茅的)质量就好。这在应试教育时期十分盛行,哪怕当下强调素质教育,同样也存在。从这个观点看,985、211等学校具有天然优势,地方性高校则天生劣势。这对于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十分不利,也是很多高校跟风、拼命升格的主因。其二,条件质量论,即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就好,突出教学条件。其三,目标管理论,即先设定统一目标或是标准,利用各种手段,如笔试考核等来检测,与目标越近,质量越好,至于目标是否合理、有价值,并适用全体学生则不得而知。最后是不断提高论。这一观点相比前三点有所进步,但操作难度大,基础以及提升的幅度不易把握。若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高校管理质量评价应当要满足顾客的教育需求,既要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求,又要满足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最后,规律。相比企业而言高校教育活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企业则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顾客是焦点在ISO9000中是核心指导思想,是企业的金科玉律,但却不能直接照搬到高校管理之中,如果照搬则与教育客观规律相悖,也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所以,高校不能像企业那样实行“顾客就是上帝”,特别是学生作为顾客时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要求,因为这样培养不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二、高校管理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某新建本科院校,于2001年由两所高职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2008年开启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之路,2011年教育部高教司到该校调研,充分肯定了该校的转型成果和发展水平。这得益于基于ISO9000标准建立的三标一体质量管理体系。该校成立之初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在升格前后存在矛盾,一时无法适应本科教学与规模增长。学校升格后生源发生了极大变化,导致质量观和质量保证方式十分不适应。而且招生也是一个大问题,成立之初本科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不足50%,新生报到率也才80%左右,学生、家长甚至用人单位对学校不信任。因此,该校引入ISO9000标准来改善。

(一)基于ISO9000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该校针对遇到的困境,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四个基本要求:教学质量以教学工作为核心,让相关利益者满意,以全过程、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控制教学质量,并落实为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和指标文件,使质量管理具体化。教学策划方面,这是顶层设计,把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内容作为质量评价标准,保持与相关利益者质量要求的一致性。教学实施质量管理方面,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其中课程建设是核心内容,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单门课程。而教学活动又是教与学的过程,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内容。教学条件方面,教育学领域学者提出“凯西模型”,证明了办学条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在《办学条件对学生影响的凯西模型及其应用于发展》中杨小敏也做出了重要论述。该校则从师资、设施设备两个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在建设硬件条件的同时,积极发展软件。教学结果与质量评价方面则充分考虑高校顾客的复杂性,制定不同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学结果,具体有三个,包括招生质量、就业质量以及社会声誉。

(二)教学质量管理模型的改进

该校在实施基于ISO9000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后,基于ISO9000持续改进原则,召开了研讨会。总结运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包括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关知识和管理经验、三标一体质量管理体系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教学质量总目标的制定方面不是很合理等等。围绕这些问题,该校进行了三次改进。首先,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工作质量考核制。后者以定量、定性为基本框架。定量引入积分制,分别计量职能目标、综合管理目标和满意度;而定性方面则采取一票否决指标。前者则涵盖教学策划、实施、条件以及结果,并辅以奖惩制度,同时形成通报公开文件,与职称、职务挂钩。其次,建立以三标一体的评建工作平台,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为中心,以目标管理和质量考核为监测手段。修订体系文件,把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纳入质量手册,重新策划相关程序文件,调整考核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按计划分解本科教学质量指标,实现彻底的校本化。最后,开启特色办学之路,即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把办学目标定义为应用型大学,并围绕这一目标调整质量观、目标、标准以及评价方式。同时,推动学院制和大部制改革,建立二级管理体系,再一次修订质量手册、相关文件,重点调整相关标准。目标管理实施六化改造,即中心化、华、均衡化、标准化、主控化、综合化(参考刘仲全的文章)。

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保持着较高的相似度,同时ISO9000本身具有极高的通用性、自由性,在高校管理中应用可行而且必要,也是高校管理适应当前国家教育改革新形势,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具体应用时由于高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体系,不能照搬ISO9000的理念,应当结合高校实际,制定适合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保证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旭东,芮菊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5-57.[2]梁艺潇,韦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4):199-200.[3]刘仲全.ISO9000在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154-158.[4]熊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特点[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6-46.[5]何茂勋.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4,(2):56-59.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会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且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地理教学方式、高职地理教学环境、高职地理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新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当前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深入分析如何在高职地理教学中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地理;应用研究

一、当前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自身及同行在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地理教师融合信息技术的水平有待提升

在我们传统的高职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学都是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模式。虽然教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多数高职地理教师都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进行照片展示和课件放映,并没有深入挖掘多媒体的功能,以及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和整合,扩展高职地理教学途径,提高工作效率。这种高职地理教学中的“表面文章”,既是对人力财力的浪费,也无益于高职地理教学。

(二)教师、学生与课件三者错位

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中,在“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的教”“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学”与“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手段”之间,过分强调其中的一面,都会走向极端,不能取得好的高职地理教学效果。目前高职地理教师过分强调“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的教”,同时又过于突出“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手段”,更加忽视了“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学”,使得高职地理教师、高职学生、课件三者错位,并没有形成新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教育三中心的高职地理教学方式,没有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二、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高职地理教学中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

很多高职院校都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软硬件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但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效果评价。总之,由于缺少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机制,导致了大量现代高职地理教学媒体的浪费,而且高职地理教师缺少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这不利于高职地理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用高职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待提升

高职地理教学媒体日益丰富,而其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利用率却不高,这与高职地理教师信息技术薄弱有很大关系。这里所指的信息技术不仅包括多媒体软件的利用,还包括相应多媒体利用的知识技能。许多高职地理教师缺乏对高职地理教学媒体功能、特性的分析能力及选用媒体应遵循原则等基本知识技能,影响了高职地理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的设计、利用。

(三)高职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定位错误

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着一种新的高职地理教学思想与高职地理教学模式,这更是现代教育的需求,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该由先进的高职地理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做指导。而有的高职地理教师只是表面上热爱现代信息技术,内心则不以为然。于是便出现了用落后的理念指导先进的教学手段的“教育怪象”,在计算机辅助高职地理教学的先进教育形式下,沿袭着传统高职地理教学模式。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对传统高职地理教学改革的影响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三、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在高职地理学导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高职学生活动为主,高职地理教师讲述为辅,高职学生活动在前,高职地理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高职地理教学内容。采用高职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高职地理教学法。

(二)在高职地理问答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在高职地理问答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可培养高职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使高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学习乐趣、积极的情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利用电脑课件,让高职学生观察卫星云图,可以培养实践能力。

(三)在高职地理讲授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在高职地理讲授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可以突破时间方面与空间方面、微观方面与宏观方面的限制,将高职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兴致,改变无趣的课堂,使高职地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易于让学生掌握。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简单、易操作,可以节省高职地理教学课件制作时间,提高高职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先明.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8.[2]于铁成.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9):68.

下载过程方法在高职系级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过程方法在高职系级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析项目法在高职PLC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PLC课程教学,从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项目与任务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科学地组织实施PLC项目教学,着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礼仪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论文

    【摘要】:本文阐释项目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从项目组织、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三个方面探讨礼仪教学的应用实践,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思考。【关键词】:高职礼......

    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已成为必要的辅助手段,在课堂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来从事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

    高职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实践研究的论文(含五篇)

    借鉴企业管理理论,构建“战略目标—任务型团队—结果负责制—教学方法改革—质量检测—自我提高”的质量管理闭环模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凭借......

    高职语文渗透性教学过程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语文 渗透性 研究论文摘要:近年来,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迅速,但语文教学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侧重技术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

    关于定量分析法在高职教学考核评价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的学风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原因在于高校进行学风建设过程中未能清楚认识影响学风的关键因素。学习自主性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突出地表现......

    微格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微格教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W.阿伦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首创的培养学生或教师的一种方法。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

    ISO9000族标准在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ISO9000族标准在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摘要:ISO9000族标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其定义、思想方法以及基本特点均适用于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应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