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知可不为,却为之的事情杂文随笔
前几日在《读者》上看到傅志远医生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节选自他的《医生,不医死》这本书,讲述的是有关他的一位患者的故事。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太太,从养老院转来,因肿瘤造成肠梗阻,需立即手术。护士多次联系老人唯一的女儿,最后她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医院。女儿对母亲的病情一无所知,唯一的联系仅仅是一年一次的探视。傅医生告诉女儿老人需立即手术,起初女儿表示放弃手术,后经傅医生一再强调需要改善老人的生存质量,女儿才勉强同意。手术后,家属很少出现,唯一陪伴老太太身边的是一名外乡看护,她谨遵医嘱,为老人喂食、翻身、拍痰、按摩,并不因为病人的病情不佳而偷懒。后来肿瘤扩散,老太太生命垂危,直至去世前,家属都未曾出现。在生死司空见惯的医院,没有人会在意这个生命的消失。反而是这位看护,面对这位熟悉的陌生人,如今变成一具冰冷的遗体,号啕大哭,久久不能自已。文末,傅医生写道:“……我的眼眶有些泛红,眼角落下了一滴泪水。这滴泪,不是为病人流,而是为这位重情重义的外乡看护而流。”
读于此,心有所动,因曾受医院看护照拂,颇有同感。
多年前,我因胎儿脐带绕颈,接受了剖宫产手术。术后孩子不愿吸奶,奶涨结块,坚如磐石。如果说顺产相当于10级疼痛,那涨奶的疼痛至少也有8级。因为刚经历手术,身体虚弱,加上刀口隐隐作痛,真是生不如死。我咨询护士该怎么办,护士告诉我要么打一针回奶针,放弃母乳喂养;要么找人按摩,直至通畅。当时疼痛尚能咬牙坚持,我选择了后者,护士为我推荐了一位有此方面经验的护工。
护工大姐大我十来岁,温言细语。虽然病房只有我一个人,她还是体察到我的羞涩,在我赤裸的上身盖了一层纱布,然后帮我按摩。疼痛难忍时,我跟她说我坚持不下去了,我想打回奶针。她告诉我这是一个坎,多数初产妇都会经历,挺过去了就好了。她拿掉我咬在嘴里的毛巾,告诉我疼就哼一哼,没关系,这样可以减缓疼痛。她说初乳如黄金,这是给孩子最好的食物。她温柔、娴熟的手法,让我觉得疼痛缓解了很多,竟然迷迷糊糊睡着了。一觉醒来,她还在按摩,高兴地举着奶瓶告诉我这是刚挤出来的初乳。我从未觉得自己会和“伟大”这个词沾上边,但是这一刻看着金黄的初乳,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点“伟大”的,而这是护工大姐成全的。
为了让我能休息好,大姐几乎整晚都不合眼地为我按摩。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份感激,出院的时候坚持给她包了一个红包,真心感谢她对我的帮助。她没有收,只说医院会跟她结算费用,不能干一份活拿两份钱。我不知道医院会按什么标准给她报酬,但是我知道那远远不及她所付出的。也许我们之间只是雇佣的金钱关系,但是她的付出却远远超越了这层关系。因为她本可以不这么做,或者说本可以不用做的这么尽心,但是她还是这样做了。走的时候,我拥抱了她,转身她又被护士叫走了。
去年,因为体检查出子宫肌瘤,需要手术。因为只是一个微创手术,我觉得我一个人可以应付过来,加上家里还有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我就没让家人来医院陪护。在准备手术的时候,一位医院的保洁大姐看我进进出出都是一个人,她很不好意思地问我需不需要她帮忙照顾。我愣了一下,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我想我正好没人陪护,不如就请她吧。她立即说她在医院已经有了一份保洁的工作,陪护只是兼做,所以不会收很多钱。以前她也经常帮护士照看病人,所以有经验。我觉得我只是小手术,也不需要多有经验,只要有人帮我搭把手就行。
刚出手术室的当晚,她陪护了我一夜,并没有睡看护床,而是一直坐在我床边的凳子上。听同病房的人说,她给我的腿按摩了一夜,防止静脉血栓。6小时一过,准时给我用棉签沾水擦嘴唇。拔完尿管,坚持扶我下床排尿,很有经验地打开水龙头,让水的哗哗声促进我排尿。还告诉我,尿管一拔,就要逼着自己排尿,否则后面再想排就困难了。变着花样帮我买早饭,帮我把家人送来的饭菜热好,督促我多喝水、多运动。一有时间就来搀扶我在走廊上活动。有时候夜里觉得自己可以一个人上厕所了,就不想叫醒她,但是稍有动静她就起床。跟我说,千万不能逞强。她性格开朗,时常陪我聊家常,我也把她当姐姐看待,有什么需求就直说。
因为她专门负责这个楼层,所以对子宫肌瘤这类病的护理也能抵上半个护士了。我出院的时候,她还千叮咛万嘱咐该怎么保养,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短短一个星期的相处,本意该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关系,却生出许多不舍与感激。
虽然已经不记得她们的名字,但是我想走在大街上我一定能一眼认出它们。非常感谢她们曾经对我的好,因为她们本可以不这么做。
第二篇:为了不为什么的纪念杂文随笔
01
站在第二个本命年的当口,心情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变化,但又觉得好像有些什么需要稍作纪念下。
昨晚突然觉得,我应该买个新的包包,被人调侃:“这是你要送给你自己的礼物?”
“不是的,我就是个普通人,也没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啥贡献,不必要特意在这样平常的一天买点什么”。是的,自以为自知之明很重要。
这个寒假是最近几年来,我最漫长的一段假期,不出意料的话,也是最后一个。
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懂得了原来鲜活的生命只一瞬间,就能变成僵硬苍白的,再也没有一丝活力的肉体。
所谓告别,不过就是你和我从此各自驻守在彼此不同的世界里,将今生今世的缘分画上一个圆圈,圆满缘尽,再也不相见。
也是从那时起,决心不再对困惑和困难逃避,即便太多东西仍旧不懂,我像个新手,而我的周围,都是些饱经风霜雨雪的高手。
0
2他们熟稔每一次的暴风雪来临前,该配置哪种盔甲足以抵御侵袭,具体到型号、颜色,而我尚在学习阶段。
感到不安的原因是,假期前原定的计划没完成,书看了一点,小说只字未动。
另外,明早赶往学校,繁忙的学期即将敲响战鼓。
是的,如果给成年之后的生活列出进度表来,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战火纷飞的。
学新东西是件耗费心神的事,总有人走在自己前面,不敢也不想停下来休息,那么多愿望等待实现。
会习惯性在空余时间,翻一翻偶像的最新状态,对真实有趣的文字会心一笑。好像自己也在参与他们的人生,在与他们一起变得更好。
目前为止,我以及我的同龄人们,物质生活尚且处于匮乏阶段,这也是一时之间没法彻底解决的事。
0
3但我真的认为,精神世界的充裕才是关键,灵魂上孤苦伶仃的人是真正心无所依的野鬼,只能四散飘荡。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王小波在《黄金时代》如是写。
可我看来,黄金时代并不紧紧是二十一,不是二十几岁,更是贯穿整个生命的所有健康的年华。
你度过的每一瞬,都值得被纪念,你在那个时刻挥洒的汗水与泪水证明,没有白过的生活。
无论好坏,它都已经是你的一部分,被深深刻进你的墓志铭。
种一颗大树的最好时机相信我们都清楚,如果十年前没能动工,那就现在开始吧。
收获永远在不懈地付出之后,若隐若现……
0
4迟迟没动手收拾行李,每次假期结束都是我的抑郁期,虽不长,但抑郁都是真的。
对了,这学期再次要经历实习,忙碌程度不言而喻。文章的话,我尽量写,公众号会每天在手机登录看看消息。
感谢每个愿意跟我分享自己生活点滴的朋友,不管是英语四六级,工作去向问题,也许我的几句话作用不大。
但你知道的,烦恼只能自己消化、解锁,作为倾听者,我想我很幸运。相信吗?有一天,我们会见面的。
写文章以来,我的收获都藏在心里,未来带你们走向精神暴富之路,立字为据。
我写得蛮诚心,然而,诚心不保证美感,多多包涵了。
奥,去年我还在微博写“树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顺便祝你们,我独一无二的你们,节日愉快,成长愉快。
山高路长,江湖再见。
第三篇:无人可念杂文随笔
下完课回来,和邻居一起欣赏了一会儿他的兰花后,便洗漱了。本是计划要早些睡的,无奈睡前喝了杯奶茶,大概是咖啡味儿的吧,这会儿还是清醒的很。
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思绪却不受控制。所谓天马行空,估计如此。白天的时候,各种网络媒体都被伟大物理学家霍金逝世的消息刷屏了。是的,那样一个从青春正好的年纪就与轮椅相依相伴的人,竟能取得如此非同寻常的成就,真是令人佩服至极。和学生谈起对他的景仰,他们却一笑而过。在他们这样的年纪里,所谓偶像,无非是些影视明星,各类小鲜肉和网红脸罢了。
另一件大事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正式公布,汪洋成为了新一届政协主席,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能够取得新的进展,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祝福中国。
突然很想想念一个人,却可悲的发现,无人可想。那些曾经给我山盟海誓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渐增,也早已陪伴于他人身畔。我不怕一个人摸爬滚打,也不怕寂寞无奈,只是在某一刻突发奇想自己身披白纱的时候,却无法在脑海中给出一个清晰的伴侣样貌,这着实让我不免有些悲伤。我常说一个人的日子自在逍遥,不愿为世俗所捆绑,也不想被婚姻和家庭所牵绊,却依然相信爱情,并且期待爱情的驾临。我们可以一起看雪看月亮看星星,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也可以过着柴米油盐的寡淡生活,只要是和你,怎样便都是好。特别喜欢一句流行于微博的话:“我能想到最美好的场景,便是当我醒来的时候,阳光和你都在。”是的,于某一个清晨,熹微的曙光透过没拉严实的窗帘,倾泻而下,洒落在我的蓝色床单上,昨晚没看完的书被搁置在一旁,你眯着眼,满脸宠溺。
只是,一年又一年,我像一只无头苍蝇行走在生活的轨道上,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便被世态所淘汰,同时也坚持着无人理解的原则。于是身边的人走了换,来了走,于原地剩下的,始终是我。不想与当下针锋相对,却也无法握手言和,唯有互不侵犯,才是良策。
窗外有雨落在屋檐上的声音,少了些清脆,多了些烦躁。
第四篇:那些病急乱投医的事情杂文随笔
最近的我,有点变得不可理喻,分手已经一年多了,对前任也是再没有心动的感觉,想起一年前,自己是想去上海的,那时候,他说他要来北京,阴差阳错,我来了北京,而他或者漂泊在世界各地。其实自己还是比较庆幸他放开了我的手,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我,我在想,如果他没有放弃我,那我可能不会来北京,会待在他所在的城市里等待着他娶我。
有时候想想自己也是佩服自己,在北京这个没有一个朋友的地方,我自己只身来到这,并且交了朋友,我的舍友是一个比我小5岁的小姑娘,她是19岁女孩所有的代表,会痴迷游戏,会没有见过世面的一样,在每次出门时会紧紧的拽着我,会对我说,这个,那个看起来很好吃,她像要。她也会很讨厌的总在催我结婚,说她的亲戚,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有了孩子。
我也曾一度感觉自己的年纪是不是真的迫切的到了一定要选择一个人共度一生的年纪。于是我开始接受,开始接受那些我并不喜欢的男生,开始试着接受那些所谓家庭条件相符的男生,可是,一顿饭下来,我并不开心,甚至想要逃,对面的人,不是那个我可以让自己忍受一生的人,即使他向我迈了99步,我始终也迈不出去那一步。
在惶恐的年纪,我突然就想沉寂下来,我想安安静静的等待那个对的人,等待那个我愿意放弃一切还想要跟他走的人,大概我生活的家庭就是,爸爸妈妈会为了爱情而离开他们的家乡,会为了爱情,到现在还像热恋的情侣一样,他们给了我所有的爱,也让我看到了真正的爱情,所以,即使身边的人都已经结婚,但我仍然想要等待那个对的人,不讲究,不欺骗自己。
我希望有一天,我结婚的那个人,是我最想嫁给的人,是那个,我一想起来就开心的人。
第五篇:有些事情缓一缓比较好杂文随笔
前些时写过一篇《有些事情不能等待》,说的是父母陪伴子女成长的事。事情有多种多样,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今天说说有些事情等一等还是有必要的。
哪些事情呢?
比如夫妻吵架。你一句,我一句,话赶话,越说越气,有的甚至想动粗。
比如刚刚写完一篇文章。兴致一来,急就成篇,自我感觉还不错,随即就发表了。过后再看,有些地方还可以完善一些。
比如对一件事情的评论。在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情况下发表的言论,待事情的全貌逐步清晰后,往往会觉得有些话说早了点。
人们应对事情,由于认知、情感、性格、利益、方法等因素不同,认识和处理起来是有差别的。夫妻吵嘴,各有理由,你可能是在维护父母的颜面,她可能是在考虑小家庭的利益;你说的在理,她说的有情。如果不充分了解对方的意思,只顾在自己理解或认定的基础上去争辩、去指责对方,事情不旦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更复杂,更麻烦。夫妻在一起过日子,吵架是难免的。遇到这种事,不如缓一缓,先冷静一下,稳住自己的情绪,待理智恢复后再沟通。
事情往往有个过程,每个环节都不能忽略。构思、起草文章的时候,往往是按着主线前行,总会有一些考虑不到的地方,或形成空白,或造成漏洞,或有些话说出来很痛快但有失偏颇,有些话点到了但还没有说到位,需要大脑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得出、想得到。如果不是抢时间,写完之后先放一放,换换脑筋后再来看看,再来改改,文章会增色不少,毛病也会少了许多。
互联网时代资讯众多,为了增强眼球吸引力,有的刻意突出某个方面,有的屏蔽了某些事情,有的只是听了一面之辞便大肆宣扬,有的甚至是捕风捉影胡编乱造。尤其是同一件事情今天报道是这样,明天又出来新情况,有的甚至是完全颠倒的。在消息满天飞的情况下,如果等一等,待事情的资讯丰富一些后,再来点评也不迟。
怎样缓一缓效果会更好一些呢?
一般来说,就是先忍一忍、放一放、想一想后再应对。这里面最难的是忍一忍。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很难掌控自己,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压制住内心冲动的火苗,避免冲突升级,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烦。这需要平时的修炼和素养。有的人将忍字挂在墙上当成座右铭,有的遇事常提醒自己不要发火、不要钻牛角尖,这种平时养成的功夫到了关键时刻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缓一缓不仅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拐过弯也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夫妻吵嘴,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双方没能有效沟通导致信息错位,妻子说的话,丈夫误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别急于质疑或者反驳对方,可用第二人称复述的方法避免矛盾:你刚才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能让彼此有个思考的缓冲空间,之后再心平气和地沟通。
在公共场所碰到不顺眼的事,如果自己实在忍不住,可向公共区域的管理人员投诉,这是他们的管辖范围,他们有责任维护该区域的秩序,自己则不必与这件事情直接发生冲突。如在饭店可以找服务主管,在小区可先找物业管理人员。
有个词叫“事缓则圆”,意思是让人们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不要着急,而是要静下心来三思而后行,慢慢地去应对,结果可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其实,有些事情着急是没有用的,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着急上火反而会激化矛盾。
当然,缓一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问题,并不是拖拉推诿。不过有些事情,放一放还真的就过去了、弱化了,果真是那样,就更没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