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论文(大全)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从“教条教学”到实践提高的过程,是老师为围绕学生以语文知识为纽带连接起来的教育教学,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语文教学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就语文教学方面的实践谈一下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设计
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求知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其求知欲就会高涨,他们就会开动脑筋思考,紧紧追索问题,直至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既能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他们较好地掌握知识。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如能对新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新知识,并且能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地做好导入环节,把握导入的艺术性,不但能够很好地、自然地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教学,还能充分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对知识的教与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现以自己的几种导入方法与同行共勉。
一、故事激情留悬念
教师在教学新的课文时,在备课时准备一个与新内容有关的故事情节或课文中较精彩的片段,在开课时以精彩的故事片段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促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故事,但这时,教师一定要设置一个故事陷阱,讲到最精彩时,嘎然停下来,留下悬念,且有“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意味,于是要向学生讲明,要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课文后便知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费时不多,却能引人入胜,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为后一步的学习奠定内在的情感动力。
比如:我在上八年级语文版下册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我将丁肇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在文中的亲身经历编成一个故事,首先讲给同学们听,并以丁肇中的求学精神来感化学生,从而导出今天所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丁肇中同志所作的关于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应该具备的品质。这样留下了悬念,激起了学生想急切了解作者科学思想的激情,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伟大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问题乃是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刺激剂。”巧妙地设计问题以及在新课堂中适时提出问题,能活跃课堂气忿,诱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可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根据中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在课前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学生无法解决问题而留下悬念,并告之只有学习了新的内容后方可解决问题,给学生造就学习新知识的激情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成功学习新知识埋下契机。但是,在以问题导入时,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实效性和趣味性,通过学习新内容可以解决,并要求要紧密联系新教学内容才达到效果。利用问题导入给学生留下悬念,易于激起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新内容,把握学习的方向性,避免盲目性。比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教材《南京大屠杀》一文时,我提出了:在1939年到1945年之间,日军在中国大地上制造了许多丧尽天良的惨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活生生的生灵,但这一历史事实经过了五十年之后,日本右翼势力曾在1982、1986年先后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中国人民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否认、抹杀或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思潮和势力抬头,那么又用什么方法,用什么事实来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的歪曲,还世界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一个事实呢?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顺势导入新课,激起学生探究这一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的激情。
三、剖析课题激发求知欲望
课题是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的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点明课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首先所看到的是课题,教师开课时也往往利用对课题的阐述而引入。利用剖析课题导入新课,往往是最直接的导入方法,能让学生首先了解其课文内容的思想,从思想的感知易于激起学生了解作者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来对这一思想内容进行阐释的呢?即“灵魂”的附属体又是些什么故事等等,从而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让他们有一种想尽快地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所表达的主旨。老师剖析课题一定要做到语言简练、新颖、生动、活泼、留有思考的余地和悬念,做到师生互动,引领学生解决问题,探索知识。
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时,我首先抓住课题“为人民服务”设问:什么叫为人民服务?怎样做才算是为人民服务呢?是不是一定要做出些轰轰烈烈的好事才是为人民服务?等等一系列问题,激起学生思考。进而,教师告诉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而且在当时成为了党对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的根本要求,这一精神后来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认识的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等,并简要介绍了张思德的死,因为张思德的死,毛主席为了纪念他在他追悼会上作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对张思德的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从而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当时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从而激起学生想知道当时毛主席是怎样提出这一观点的急切心情,产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激情。由此,你的教学任务与目的也就完成了与实现了。
总之,一节语文课有一个好的开场白,即一个好的导入环节,就如同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开头,一开始就能扣住读者的心弦,使其有一种急于读下去,也乐于读下去的愿望。很好地组织导入语言和导入情节,把握好导入的艺术,对于抓住(或留住)学生的“心”,在漫漫求知的路途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能使教学达到高效的目的。
第二篇: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导入设计1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导入设计
单位:济源市承留二中 作者:卢万龙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几种重要的导入设计形式:开门见山式导入、设疑激趣式导入、情景式导入、关联式导入、随机式导入。导入是引入课程新内容的第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它能激发、形成、保持并发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导入应体现三种意识:
1、目标意识。
2、吸引意识。
3、效率意识。
[关键词]导入形式;开门见山式;设疑激趣式;情景式;关联式;随机式。
导入是引入课程新内容的第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它能激发、形成、保持并发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往往能使学生兴趣倍增,印象深刻,相反,如果开头欠佳,则学生会不知所云,精力分散。有人说,上课在五秒钟之内,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很有道理的。高水平的教师常常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境不拘一格地导入新内容。
常见的导入有这样几种形式。
一、开门见山式导入
可以抓住教材的标题,以释题入手导入。如“让我们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也可以直接从某个定理、概念的解释入手导入。如:“今天我们要讲读后感的写作特点,它就是八个字:利用材料,发表看法,前四个字是手段,后四个字是目的。”一目了然,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
开门见山,和盘托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一句话就把要旨讲出来,使学生心中有数,教师也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论述,它对培养学生突出中心,简洁用语很有好处。
二、设疑激趣式导入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恰当的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的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有人形象的称之为高分低能。问题出在哪里呢?同学们知道原因吗?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再比如:“莎士比亚说:思想是自由的精灵。,法朗士说: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1)、1+1=?(2)、4+9=?(3)、5+7=?(4)、6+18=?”
设置疑问,激发兴趣。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问题由教材内容而来,既紧扣课文内容,又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它迎合中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很有好处。
三、情景式导入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段情景,渲染一种气氛,使学生如临其境,能很快把身心投入到情景当中,用心去体会教材内容。如《智取生辰纲》一课,就有两种情景设计方法。设计一:播放歌曲《好汉歌》,多媒体显示歌词,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教师导入: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设计二:“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教师展示一组梁山好汉的图片,学生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讲述相关故事,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以上运用了多媒体、音乐、图片,除此,教师还可“讲故事、朗读、播放视频、演小品”等等,方法、方式多种多样。它的好处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在潜移默化当中,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四、关联式导入
选取和作者以及教材内容有关的材料导入新课,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导入形式。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写雪的诗篇导入新课: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一个孤寂、了无生气的世界;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一个瑰丽奇幻的世界。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曾描绘过雪景,在他的笔下,这个被冰雪覆盖的世界又有一番怎样的情趣?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沁园春 雪》。
这里,教师采用了和教材有关的同类型的作品。除此,教师还可采用学过的作者的作品、有关的文体知识、有关的历史典故、有关的名言警句等等。关联式导入的优点是简便明快,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在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类比中,能很快的让学生找到学习教材的切入点,比较容易尽快走进文本。
五、随机式导入
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你设计好的导语因为课堂上有了变化就不能照本宣科了,那就要随机设计适应当时情境的导入语,要求既能扭转局面,又能较快地切入讲题。如:一位老师一次上语文课,刚板书课题“一件小事”,突然,不知哪位学生放了个响屁,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老师用目光示意大家静下来,待学生们稍微安静些,老师收回目光,若无其事却又慎重地说:“同学们,我们身边常常发生一些小事,虽不经意,但也不可轻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
根据情境,随机导入,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临场应变能力,是教师教育能力、业务素质的直接反映。教师需要这样的素质和能力。运用的好,即可化解危机,又让导入自然无痕,充满创造的乐趣。导入还有多种形式,但归结起来,好的导入应体现三种意识:
1、目标意识。设计的这段话要达到什么目标,采用的是什么讲话策略;
2、吸引意识。怎样讲才能吸引学生?运用什么样的语气、表情、手势、手段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
3、效率意识。讲得要简明、精要,恰到好处,克服开讲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不能讲得冗长、罗嗦、不得要领。
总之,导入是架在师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成功的导入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促使学生不眨眼地观看精美的布景,又像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诱发学生登堂入室。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马山县林圩镇第三初级中学 潘丽娜
摘要: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便是走进这一艺术殿堂的关键一步。优秀的课堂导入设计是开启语文教学艺术殿堂的金钥匙,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是要成为语文教学艺术殿堂的门外汉,还是要成为语文教学艺术殿堂里的行家,笔者认为应该从重视和研究课堂导入设计做起。本文围绕如何设计课堂导入,从回顾复习、作者介绍、故事引入、悬念设置、情景创设、图物展示、游戏互动等方面展开探讨,为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摸索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导入 设计策略
什么是课堂教学导入?课堂教学导入也俗称“开讲”,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行为。课堂教学导入的成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对于课堂教学导入,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一、回顾复习导入法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通过回顾复习,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旧知识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印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真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回顾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
例如在《春》一课中,授课教师设计下面的导语:同学们,我们就学习了许多古诗,其中有不少是描绘春天的诗句。今天,我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能说得出描绘春天的诗句最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春有关,那就是朱自清的散文《春》。
这个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就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使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
心中想到高山,他的琴声就像雄伟的山川竖立在听者耳旁,钟子期听后就赞叹他的琴声就像巍峨挺拔的高山;伯牙想到了流水,他的琴声犹如翻滚的江水流进听者的心中。钟子期听后就会称赞他的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于是世人都称钟子期为伯牙的“知音”。几年后,钟子期去世,伯牙悲痛欲绝,他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世上唯一的知音,于是把琴摔碎,从此再不弹琴。—今天我们再来学一学,白居易与一个歌女之间的知音故事。
此法虽然效果明显,但所讲故事要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且故事讲述要精彩生动,切不可把语文课堂演上绎成故事讲坛。
四、悬念设置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然后再导入新课学习。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的导入: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
于老师在设计这则导语时,紧扣人物特征,给孔乙己定位是一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然后再通过三个与课文息息相关的问题,布下一连串的迷阵,并且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成功地设置了悬念,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寻找答案的强烈欲望,在老师的引领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最好的悬念应该来自于课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认真学习后取得成功的快乐。
游戏,是人类最古老的娱乐方式,它可以淘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心智。在课前设计游戏互动,既可以是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后气氛,还可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角色分组,让各小组认真预习课文,上课前让各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扮演课文中的相应角色,通过戏剧的方法来表演课文内容。待学生表演结束后,结合各小组的表现,一边点评各角色的表演者的表现,一边分析各角色的性格特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互动游戏中,充分理解课文主旨和寓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互动导入法常见于低年级的课堂,其实在高年级也可以运用,因游戏不分年龄。无论年龄大小,要成功运用游戏互动导入法,关键在于如何掌握一个表演的度。如果游戏互动表演度过短、过轻,只是蜻蜓点水,就无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果游戏互动表演度过长,过重,又会主次颠倒,容易把课堂教学变成单纯的游戏表演。
除了笔者以上列举的七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好的课文教学导入犹如一个“锤子”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能带领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带领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带领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最终完成授业解惑,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教学任务。
总之,课堂教学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是课堂气氛的催化剂,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开始。无论采用何种课堂教学导入法,都应以学生为主,因人而变,因势利导,因文而生,切实把课堂教学导入变成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也只有这样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地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 张圣君.情感,让语文教学绽开美丽之花[J].文教资料 [2] 方晓映.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的探讨[J].文教资料
[3]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第四篇:导入教学设计
导入:回想一下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旧的经济形式瓦解;洋务运动——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但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了艰难和曲折。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7课,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请大家把书翻开到30页,首先来了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状况。结合材料与书上第一幕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张謇的纱厂属于何种性质?他创办纱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具有怎样的有利客观条件?(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从这则材料与问题当中归纳一下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和影响。甲午战争战败后,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根本无力再投资兴办新式企业,失去资金支持的洋务派已无法垄断近代工业。同时,过重的财政负担使得清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放松了对民族资本的限制,允许民间设厂。也有很多爱国的民族企业和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矿厂,抵制洋商洋厂,民族企业由此得到发展。从1895年到1911年,全国的厂矿企业和总资本的增加,特别是民族企业和总资本增加迅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但是由于资金不足,重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民族工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
随着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到民国初年,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北洋政府也执行了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社会环境方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基础,面对越来越多涌入中国市场的洋货,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抵制洋货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宽了空间。在外部条件方面,1914-1918年的一战,使得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些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于是,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短暂时期。
在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让我们通过几则材料看一看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找学生起来阅读资料,回答概况)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厂矿企业和总资本急剧增加,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黄金时期有其鲜明的特点,让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俗话说盛极必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也没有逃离这个规律,在其发展到黄金时期之后,迎来了短暂的高峰,随后便在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之下不断萎缩。通过刚才“黄金时代”的学习,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幕请大家结合导学案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民族工业经历了怎样曲折的历程,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至此,我们已经学习了民族工业从产生到发展,经历黄金时代发展到顶峰,又逐渐萎缩的全部历程,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影响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畅所欲言,想到哪些就可以站起来回答。
第五篇:导入教学设计
《导入》教学设计
句容市石狮中学 吴德琴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以新课改的精神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采用任务驱动、分层教学方式,通过对范例的剖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及综合实践等环节,掌握在制作动画时导入所需的图片、动画和其他Flash文件中的元件以及运用引导层实现物体沿轨迹运动的动画效果,并能采用恰当的动画方式表现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信息的再加工和再应用。
二、教材分析
导入是苏科版信息技术(八年级)第1章动画制作第3节制作计算机动画的第3点内容,引导线动画时对导入进行的适当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有:导入图片、动画和其他Flash文件中的元件;添加引导层和引导线,制作引导线动画。本课是学完逐帧动画、运动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之后的后续课,在Flash动画中,使用引导线是在运动渐变动画的基础上,添加引导线,控制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呈现现实生活中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本课是初步尝试,但它在Flash动画制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和操作技巧,通过前面的学习,对Flash软件已经不再陌生,虽然学生在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兴趣普遍比较浓厚,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掌握导入图片、动画和其他Flash文件中的元件
(2)了解引导层的概念及其作用。能够在引导层中绘制对象的运动路径。掌握对象吸附的操作。
(3)能够结合文本信息采用较为合理的动画形式创作出简单动画作品,实现信息的再加工。
2.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导入,剖析范例,了解导入的意义,了解引导层的添加及引导线的作用,激发创作欲望。根据动作设计,掌握导入图片、动画和其他Flash文件中的元件的方法,掌握引导层动画制作的思想与方法及过程。根据主题进行选择来创作动画作品,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信息的再加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3.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践操作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导入动画和其他Flash文件中的元件,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元件的中心点必须与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对齐。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探究”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主要采用范例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法,设置三层任务,即基本任务、巩固任务、拓展任务,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自主研究不同引导线效果制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帮助学件,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完成任务。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学习资料、学习资源。
九、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对比四个蜻蜓动画,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导入”——导入图片、动画和其他Flash文件中的元件。
(二)新知——导入。
1、导入图片——为蜻蜓动画添加背景层。
对比两个蜻蜓动画文件,剖析时间轴。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
学生演示
2、导入动画——制作飞舞的蝴蝶动画。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索制作,完成任务二
教师释疑。
作品展示。
3、导入其他Flash文件中的元件。
教师讲解演示。
学生巩固练习,完成任务三。
(三)新知——引导层动画。
1、情境创设
(1)、对比两个蝴蝶飞舞动画
(2)、分析源文件,蝴蝶沿着某种曲线运动,剖析其实现效果的原因。
(3)、导入新课
如果想让场景中的元件沿着曲线运动,可以通过创建一个特殊的图层——引导层,添加合理的引导线来实现动画效果。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引导线动画的实现过程,体验其效果。
2、讲授新知
(1)、基本概念
引导线动画:使一个对象沿着一定的不规则的路线移动的动画。
引导层:图层图标为,用来放置引导线。
被引导层:图层图标与普通图标一样为,在普通图层上面创建引导层后,普通图层就会缩进成为被引导层。
引导线:引导一个物体沿着不规则曲线运动的路径。
[制作要点]
创建引导层—→在引导层绘制引导线—→在被引导层创建动画—→按Enter键播放动画—→按Ctrl+Enter组合键测试影片
(2)、布置任务
任务四:小组合作,制作蝴蝶引导线动画。
(3)、师生互动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完成。
3、分析任务,巩固新知。
(1)、对部分学生作品展示评价,分析问题。☆思考题
(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解决?
(2)元件能够沿着曲线运动,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3)引导层与被引导层有什么关系?
(2).巩固新知
[要点1] 引导层与被引导层关系:引导层一定要在被引导层的上方
[要点2] 在引导层绘制引导线:强调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要有起点和终点,且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修市连续的
[要点3] 在被引导层创建动画:强调在被引导层中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为能成功吸附,可选择“对齐对象”工具,指向元件的注册点拖动
4、创作动画 应用迁移
(1)、创作动画
任务五:制作太阳围绕椭圆轨道运动的动画。
(2)、交流学习
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遇到问题可参考资料或请教教师、同学。
(3)、展示交流
师生评价
(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