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黄河水源管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论文

时间:2019-05-15 11:1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善黄河水源管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善黄河水源管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论文》。

第一篇:完善黄河水源管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论文

当前,我国在缺水方面依然是“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工程型缺水”三种类型并存,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对于黄河而言,要想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化流域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90年代,黄河进入了连续枯水期,连年出现断流,据统计记载,1997年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断流河段达到704km,沿黄一些大中城市用水告急,2500个村庄、130万人吃水严重困难,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缓解黄河下游频繁的断流,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1999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全河水量统一调度。多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针对黄河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水资源实施了统一管理与调度,进行了10次调水调沙,实现了黄河连续10年不断流,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遏制了流域生态恶化趋势。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步入转变生产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着力保障民生重要发展阶段的关键一年。随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提出,黄河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黄河流域机构也必须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下面,笔者结合基层水资源管理实际,就如何强化黄河水资源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1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强化执法检查和引用水过程的监管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虽然国家通过行政、法律等措施对国家水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配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中国依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的双重压力。

就拿黄河水资源来说,虽然流域连续十年不断流,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进一步强化流域水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强化水资源管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是全面贯彻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的有效措施。所以,流域机构要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切实加强取水总量控制的动态管理,建立黄河流域取水许可台账。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维护流域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有利于保障单位和个人的合法取水权益。流域机构要严格依照以下要求和程序办理取水许可证件:取水建设项目如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应当按照“取水许可预申请—取水许可申请—核发取水许可证”的程序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如未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就可免去取水许可预申请环节,直接从取水许可申请开始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如果取水许可证期满,则在期满后自动失效,需要继续取水的,取水许可证持有人应当在距许可证期满90天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取水申请未经批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或投产使用,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使用的,坚决责令停止违法违规行为。

为使水资源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流域机构职能部门应当采取实地、书面、专项、自查等检查方式对取水许可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取水量、退水水质、计量设施;取水单位水资源费的缴纳情况;节水用水情况;河道水域设置或扩大排污口等情况。

检查是促进制度落实的有效措施,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在日常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依据国家有关对取水方面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监督权,对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和取水许可证年度审验进行监督。

2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抓好节约和保护,构建人水和谐社会

水资源配置是指在特定的流域或区域内,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不同形式的水资源(包括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工程等手段和措施,对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使水资源天然分布与社会生产力结构布局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有利的水资源条件。

多年来,通过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与调度,黄河水资源管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水资源管理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譬如:黄河水资源总量少,且呈减少趋势;水资源需求旺盛,消耗量已超过黄河承载能力;纳污总量多,水污染形势严峻;用水效率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以及黄河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必须从单纯的供水管理转向供水管理和需水管理并重,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确保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的管理上要注重落实生态需水,在用水的过程中进行节约用水,减少水量的消耗,保证生态需水,为大自然与人类发展留出更多的水空间。

3严格规范水资源论证,加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监督检查力度

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该制度的实施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把关作用,对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也成为严格水资源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在实际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中,黄河流域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必须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黄河流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进行水资源论证,编制黄河流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其报告书必须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进行编制,并符合黄河流域及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黄河水利委员会接到其报告书后应依据职权和程序做好黄河流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组织审查工作,且要提高工作效率。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定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有关资质单位业务开展情况和水资源论证制度的遵守情况,对超资质业务范围从业、借用资质证书从业等违反资质和报告编制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方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自2000年以来,黄河水资源保护事业经历了“黄河水资源保护从以往以水质监测为主向以监督管理为主转变”和“黄河水资源保护从以往比较注重微观管理向注重流域层面的宏观管理转变”。第一次转变的提出及其实现,使黄河水资源保护走上了一条正确而健康的发展轨道;第二次转变的提出及其实施,使黄河水资源保护在流域层面上的宏观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为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提供了更新观念、加快付诸实践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水资源依然存在水短缺、水浪费、水污染等突出问题。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黄河水危机问题,黄委会决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此项制度落实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沿黄经济的发展。贯彻落实该项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三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笔者作为基层一名长期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者认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河务部门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这一有利时机,加大《水法》、《防洪法》等水事法律法规宣传声势,提高全社会公众都来关心黄河水资源、保护黄河水资源的法律意识;

二是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取水、违法设置排污口等违法事件;

三是加强水行政监督检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检查取水许可制度的落实情况;

四是建立和完善适应《水法》的配套法律法规,尽快形成适应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保障;

五是加强水质管理,提高使用水的技术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六是强化水量调度、用水、水质的统一管理,构建一个良性的流域生态系统;

七是要把转变用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八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适应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针,以满足沿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沿黄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进一步调整治水思路,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改变三大问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改变三大问题

2011年08月18日 10:09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张曙光: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金融业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而在经济发展中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今天讲的主要还是从宏观上来讨论一些问题,咱们知道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运行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的很快,达到了9.6%。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上涨的也很快,上半年是5.4%,6,7月份6.4,6.5,也相当高,出现了一个既是高增长,也是高通胀这样一种态势。

所以,近几年来的情况也是这样,大家对宏观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所以,你可以看报纸上讨论也吵的很热闹,但是对于一些长远的发展问题又重视的不够。事实上中国经济一方面发展增长的很米,另一方面失衡也很严重。而且,由于我们现在这种体制环境,这种增长方式加上这种政策操作就使得这个失衡更加严重。而且你可以看到体制,房市,政策,以及整个经济失衡又是一个互动的状况。所以,我们不可能从一个方面,而需要从它的相互关系性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想讲三个问题,一个讲一下经济增长的问题。第二个讨论一下现在的体制环境和增长方式的问题。第三一个问题讨论一下关于目前的政策问题。确实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快,咱们就拿进入本世纪这10年来看,10年的平均GDP增长是10.5%,工业增加值增长11.6%。所以,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

但是,我觉得这一种增长的情况来看和我们现在潜在增长的状况来看是需求过热的,增长偏快的。因为北大的一个教授做了一个计算,从06-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超过趋势增长率,也就是潜在增长率的程度累计超过了12个百分点,就可以看到我们这种增长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那么,这个增长你可以看到一方面增长的很快,刚才我也讲了,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比较高,而且你可以看到这个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处在这样一个波动过程中间。经济增长高的时候通货膨胀也就高,比如07年咱们经济增长17.2,那么当年和第二年通货膨胀率一个4.8,一个5.4。那么,去年咱们的经济增长率是10.3%,去年经济通货膨胀率超过了3%,今年深半年超过了5%,现在是6%点多。

所以,其实这两个东西是密切相关的,现在政府要治理通胀,又不愿意让增长率掉下来,我认为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你要想治理通胀,你经济就得放慢。那么,咱们现在要两个都兼得我也觉得很难理解,你想一想咱们拿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长率缓慢了0.2个百分点,而同时这个通货膨胀率上升1.4个百分点,这两个东西就是很明显的一个被迫的状况。说明了我们既想去见底通胀,又不愿意增长趋缓。所以,这种状况我觉得是很难持续的。

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大家说是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的,确实我们这些年投资增长的很快,大概最近10年投资增长,年平均23%,而其中的房地产投资超过了25%,今年上半年是32点多。所以,投资的增长很快。而另一方面投资里边,制造业的投资增长也非常快,增长在30%以上,而制造业投资占整个投资比例从原来2%多一点,现在超过30%。

另一个就是出口增长的很快,咱们这30年出口在20%以上,今年上半年情况大家也清楚了23%,24%,这么一个水平。所以,增长也是相当快的。所以,而这个投资和出口这两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状况我觉得是大家都清楚的。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是这么一个状况?想讲一下从我们的体制,增长方式上来考虑这个问题。大家知道我们改革开放市场化进行了30年,通过前期市场化一个高歌猛进以后到了后期咱们可以看到出现很大的反复,和很明显的倒退。所以,我们现在的体制状况仍然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浓厚的色彩,而且市场化的部分也发生了很大扭曲。

我们原来基本上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后国有经济有一段时间里面大家知道由于机制的僵化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经济,很多企业在亏损。所以,咱们通过改革使很多中小企业退出来了。但是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大家可以看到的现在国有企业是出现了一个大规模扩张态势。所以,在经济生活里面仍然处在一个强大垄断地位。

我们不要说所有的国有企业,你就拿中央企业来看,最近5年中央企业投资,基本建设的投资超过了10万亿,中央企业并购的企业2200多家。而咱们国有企业运行状况虽然你可以看到他有些上市了,股份化了,但是他运行的方式,体制状况仍然是过去的东西。而我们的政府不光是一个公共机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经济运行可以说,我们这个经济现在仍然是一个激励扭曲,约束不足的经济,是一个膨胀和扩张的机制。

所以,咱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这个状况大家可以看到到处是一种大跃进的局面。如果我们翻开报纸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信息,比如说高铁大跃进,每年要搞上万公里,现在的投资是按万亿来计算,这是大家看到的。再比如说咱们现在土地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耕地方面大量扩张,咱们每年大概中央政府给地方土地指标,批的地大概是400万亩左右,而地方的需求是1200万,最后实际征的地大概700,800万。不光是征地,而且是填海造地大概沿海11个省市,每一个省市都在做这样的事情,09年之前大概填海造地1.1万公顷,现在就增加很多,现在填海造地也有指标,大连实际搞了1500公顷。

大家可以看到沿海的状况,填海造地大量基础设施,房地产发展大跃进。高铁大跃进,大家可以看到城市地铁也在大跃进,全国大概有30,40个城市在修地铁。大家想一想地铁一公里的造价是多少,你也可以看到这样状况,所以你可以看到的现状确实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状况在中国来说多数如此。

那么,有一个状况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我们过去的政府行为是要办企业,同多企业来主要办一些实业,现在政府不办这些实业了,政府主要是要搞金融业,搞基础设施,只是说他的行为方式没有变化的,而具体的内容有了一些变化。正因为各个地方都要大跃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以20%,30%的收入增长,政府钱很多。除了财政收入之外,就是预算外的收入,比如土地出让金去年2.7万亿并不在预算内收入里面,而在预算外收入。

所以,从这个地方来看地方政府收入很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感到他缺钱。所以,大家都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找钱,于是各个地方这种融资平台就大量的发展起来。前一段时间审计署经过审计,全国地方融资平台是10.7万亿,按这个水平来算,在加上其他的债务确实中国的债务总的比率大概在50%多,还没有达到债务60%合理超过这个东西。

但是一方面看到审计署审计非常认真,搞了4万人3个月,对187笔债务,一笔一笔的查最后得到的数字确实工作做的很细。但是,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央行去年地区,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面讲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不是14.4万亿,我想央行也不是随便说的。那么,审计署的审计里边,审计的融资平台是6500多个,但是实际的央行统计是1万多个。如果把这3千多个也包括进来,按照央行审计署现在审计平均标准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个债务就不是10.7万亿,而是15.6万亿。

那么,里边贷款规模也不是现在的8.5万亿,而是12点多万亿。咱们前一段时间国外高度重视中国的东西,实际这样来看那3.5万亿的贷款并不是高估。所以,你可以看到咱们一方面钱很多,另一方面都感到钱不够。一方面投资增长的很快,另一方面还有很多项目需要上榜,很多的房地产项目需要开发,还缺钱。

一方面咱们的国内资金非常统一,但是另一方面大家都在竞相引进资金。上半年引进外资的增长也不慢,所以你可以看到这种状况就是我们这种体制环境和增长方式造成的。所以,这才是问题的要害地方,我们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从这个问题开刀,我想是没解决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想讲一下政策问题,咱们的政策从目前来看似乎好象货币政策简单,实际上咱们的政策一项是扩张型的。而且咱们的政策是体制实现的一个工具,是这轮经济增长运行的条件,所以他们是互相连在一起的。比如我们先来看货币政策,利率政策,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实际上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保值,保持币值的稳定,但是咱们的政策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保证经济增长。那么货币政策你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我们不从远处看,如果你从07年来看,07年是一个高增长的年份,在这个情况之下通货膨胀率,我刚才讲了是4.8,于是名义利率在通货膨胀率之下,实际利率是负的。到了08年危机之后,咱们通货膨胀降下去了,但是利率也跟着下来,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正的实际利率时期。但是到了08年第四季度,通货膨胀率再继续上升,于是利率调整又跟不上,又出现了一个到现在一直是一个负利率的状况。

现在的状况你想一想已经到了6.5%,实际的利率,贷款利率是3.5,3个百分点的差距,贷款利率6.56%。咱们可以看和负的利率,实际上是对老百姓的一个剥夺,而是对借款和投资人的激励,一个刺激。因为谁能借到钱谁就有利,借着钱投资是低成本的。所以,他实际上这种政策起来了一个刺激投资,而限制消费的一个结果。

那么,我们就要看为什么我们不能,如果说前头不行,08,09年开始为什么一直要把利率调整不做,所以咱们政策是呆滞的,调整是不足的。其实那个时候你想一想正好是个机会,为什么咱们调整不能跟着过去,很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激励的政策对谁有利,能借到钱的是谁,主要是国有大企业,不光是因为他大企业能借到钱,而且他借的利率还是优惠的。做了一个国有企业的报告,就计算了国有部门利率负担和整改的利率负担,大概国有部门借的钱利息占到全部他借款的2%点几,而整个社会借的钱算起来利率负担是3%点几。

所以,你也可以看到一方面大企业容易借着钱,真的有他有道理的一面。因为大企业的帐目比较健全,担保能力比较强,他的还款相对较强。但是,这么大的差距里边由于我们这种制度安排造成的。所以,你也可以看到这个低利率,负利率对大企业有利,而对中小企业无利。那么,这种利率的状况对制造业有利,而对服务业不利。

咱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在整个投资里面,这些部门里面增长最快。咱们这些年说着要发展第三产业,但是你可以看到本世纪以来第三产业在GDP里边的比重只增加了不到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2001年大概是40.5%,现在是42.4%,增加了这么一点。什么原因呢?恐怕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想调整你这样一些政策在这个地方,你想一想能调整过来吗?这是利率政策。

咱们再看汇率政策,这是最重要的一些宏观政策。那么,汇率政策咱们知道中国在90年汇率变革之后出现一个缓慢的升值过程,从原来8.7到了98年升到8.27左右。但是,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就回到了原来固定汇率之中与美元挂起来,这一挂不要说起,从98年一挂挂到05年。05年和2010年咱们搞了两次汇改,这两次汇改是两次挂住,两次脱钩,挂住的时间比脱钩的时间长。而且缓慢的升值,升值的幅度不够。结果就造成内外很大一个失衡,咱们出口高速增长,咱们的外汇货币持续增加,到现在达到了3万个亿。

那么,也可以看到利率政策是呆滞的,是调整不足的,汇率政策也是呆滞的,也是调整不足的。而且,由于现在这种国际形式的变化,咱们看到中国现有被动升值这样一种状况。所以,你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政策造成的结果使严重内外失衡,为什么?很清楚,你的汇率低估,本来这样这些年发展在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形成下实际汇率是升值了,所以名义汇率也应该跟着去调整。但是,咱们的调整不足,那么调整不足,汇率就有利于出口,由于你出口价格低,你竞争就强,所以出口就多。

在加上咱们投资又倾向于制造业,倾向于出口部门。所以,咱们制造业有四分之一是在国际市场出口的,总产值大概出口量占整个总产值四分之一。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制造业产业循环也就是他商品周转是在国际市场上完成的,依靠低利率,二靠汇率调整的作用。那么,这种政策的结果一方面是给外国人补贴,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压紧自己的消费。我大概做了一个研究,是前两年的研究,计算了04年我们出口给外国人补贴,大概仅能源和金属这两项,我们04年给外国人的补贴1600个亿,就按当时价格状况来计算。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这种政策来看,确实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结果确实我们大量出口赚回来外汇成为我们的包袱,美国债台高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还有蔓延的趋势。这个时候中国作为一个债权人你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来要挟债务人,现在美联储宣布他货币政策到2013年仍然是0-0.25的低利率,那么在债台高筑,贸易赤字的情况下美元必然走低,美元走低贬多少中国损失多少。而且如果说美国人一旦赖帐没有人有什么办法制约他们,我们没有办法,除了几个呼吁之外,我们没有什么办法,实际上我们成为美国人的人质。

所以,这种政策也造成了内外的失衡和内部失衡。刚才讲正因为制造业和出口连在一起,这个政策有利于他的,现在咱们是制造业长服务业短。咱们的一系列可以看到扭曲都是密切相关的,也由于我们自己调整不足政策呆滞,于是咱们就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解决。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用这样一个政策可以看到,大概07年4次提高存在准备金率,咱们现在是12次提高。现在说实在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接近了天花板,那么用这个政策在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之下,在外汇大量增加,通过这个渠道增加了货币供应的情况之下,咱们想通过这个办法来收回货币,又要通过发央行的票据来进行对冲。

虽然说暂时有一点效果,不是没有效果,但是他造成的另外一个问题,他根本不可能解决利率扭曲的情况之下,他根本不可能调节货币的供求。而且,咱们可以看到这个政策长期实施的一个结果,就使得利率和汇率更近一步呆滞,更进一步扭曲。这才是中国经济里边,我觉得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用一个这么一些办法来代替应该应用的办法,所以从现在来看咱们尽管改革开放30年,但是最主要的宏观变量和宏观政策上咱们是有很大收益。也就是说,有些政策在前期是有用的,比如说汇率在前期几乎一段时间里面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是任何一个政策长期实施的结果都会走到他的反面。

大家想一想政策实际上就是固定理念,您长期实施这一面就会很长,另一面就会非常短,这就是现在政策造成的结果。所以,咱们现在用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里面,想动动不得。你说现在升息,美国弄个利率越升息利息越大。你说现在汇率调整也很难,所以自己把自己逼到墙角,自己走到这样一个状况之下。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经济从这些情况来看,恐怕是很难持续的。而且,从现在的国际环境来看中国确实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果说美国,或者说欧洲遇到的是一种唯一状况,那么中国可能是另外一个危机。这次我觉得恐怕需要对我们的形式,对世界经济的形式出口过于乐观,对中国的形式也不要过于乐观,似乎增长的很快,我觉得那样可能就错了。现在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要改变这种情况,要对我们的体制进行真正的改革,要对我们政策做重要调整,要转变我们的增长方式,要使得我们经济结构向良性方面去转。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咱们现在这几个方面可以说互动是一个恶性互动,越来越把你经济吸进去。我觉得这里面如果从经济上来说,恐怕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调整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金融改革,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觉得也有问题,比如货币政策决策,本来他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的问题,是应该交给专家们去做的。那么,应该有央行或者货币政策委员会来决策,但是中国的决策居然是有国务院,有政治局来决策。为什么?去年大概在政策从原来适度从紧到现在适当调整,有一次在50年论坛上周小川去,我就问他,我说现在货币政策应该调整了,你有没有决策的权力,就说从改变适度宽松政策,他说我没有。

大家想一想这个事情,这个体制顺吗,你把这样一个技术性,专业性的问题提到政治局去决策。那么,政治局有更多的事情要决策,一方面这种状况造成了决策迟滞,造成了现在的呆滞。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政治局的负担,而同时也减轻了央行的责任。现在货币政策出了问题打板子找谁打不到央行身上,央行不是我决策,我可以不负责任,谁决策谁负责任。

到现在我们央行的整体性还没有解决掉,还没有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力,要不要解决呢,如果你把决策权交给他,把责任交给他,出了问题打他的板子,我想这些专业人才绝对不会搞到现在中国的利率政策这么荒唐,为什么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拖到现在没有办法。

那么,利率政策,汇率政策都面临着很重要的调整,都需要我们进行去改变它,如果我们在这些问题上不去调整,不去改变,那么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能转变的。如果你仍然是激励政策利率投资想下来不可能,消费要增加不可能,所以这种增长方式转变不了。那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不可持续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我觉得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如果能够早点进行调整,早点来解决这种失衡的状况,使得中国经济能够再平衡,我想中国经济还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谢谢大家。

第三篇:财政政策与动经济增长论文

自1997年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总的形势是好的。但经济运行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亚洲金融危机不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深刻影响日趋显现。去年下半年东南亚一些国家和韩国相继爆发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亚洲和世界经济。今年5月份以后,印尼政局动荡,日元大幅度贬值,亚洲一些国家陷入了更为深重的危机之中,亚洲以外的许多国家经济也遭受了打击,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慢。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出口依存度处于较高水平,亚洲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不可避免地给我国改革和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总供给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社会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传统的供给型制约转变为市场需求制约,原有的一些消费热点趋于平淡,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居民储蓄倾向增强。由于上述原因,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出现了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三是长期以来盲目重复建设带来的结构不合理等严重后果,在国际经济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强化的情况下,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变能力,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这些都对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冷静分析形势,果断地作出了增加投资、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外市场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重要决策。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铁路、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投资,并在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金投向的前提下,适时适度扩大信贷规模和增加财政预算内支出。提高了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同时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有条不紊地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体制、粮食流通体制、住房制度等项改革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这些措施已经和正在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从6月份起多数经济指数已经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因此要实现全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去年我国经济增长8.8%,从需求拉动因素看,投资约占2.2个百分点,消费约占4.9个百分点,净出口约占1.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减弱,影响了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从消费方面看,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今年1—7月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考虑到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9.2%,增幅同比回落1个多百分点。从当前消费需求走势看,消费品市场平淡,物价持续走低,城乡居民收入增势减缓的格局仍不会改变。再加上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和逐步到位,居民预计用于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个人支出会增加,对于商品消费方面的花费更为谨慎。因此今年消费增长幅度至多能维持上年的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中趋降。

去年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外汇占款放出基础货币2300余亿元。今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特别是日元大幅贬值对我国出口的直接影响,1—7月份外贸出口增长6.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9.2个百分点。后几个月出口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出口增长将大大低于去年,预计全年外贸出口与去年相比不可能有多少增加,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明显下降。

从投资方面看,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1—7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体)比去年同期增长15.6%,近两个月已开始增速,但考虑到外商、集体和个体投资比去年下降的因素,全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还不足以弥补外贸出口增幅大幅度回落造成的缺口。因此,要实现全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通过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在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甚至经济萎缩时,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采用两大调控手段:一是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手段来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二是启动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操作。运用财政政策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增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仅能直接增加社会需求,而且能带来工资和利润的增加,刺激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拉动相关产业,间接增加社会需求。由此带来的总需求的扩张往往数倍于财政支出本身的扩张。这就是经济学通常所说的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一般来说,在经济的扩张阶段,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总量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在经济相对收缩阶段,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则比较迟缓。财政政策由于能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在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并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不仅能够增强全国人民克服经济困难和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而且有利于香港经济的稳定。同时,还是缩短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本选择;是改善基础设施,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是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解决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出路。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国家预算内基础设施性建设专项投资,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性建设专项投资,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第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增加基础设施性建设投入。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依然不高,特别是农田水利、铁路交通、邮电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等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既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又能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调整、改善投资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第二,目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应偏少,居民储蓄增加较多,商业银行资金存差较大,物价总水平继续下降,是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的有利时机。今年1—7月货币回笼同比增加669.3亿元,外汇占款没有新的增加,按国民经济计划应当供应的基础货币发行不足,因此当前增发国债不会导致货币超计划发行,引发通货膨胀。到7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074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37.3亿元,比年初增加4469.8亿元。商业银行由于约束机制增强,对供过于求的工业项目贷款更加谨慎,因而存贷款差额较大,增加了银行运营成本。面向商业银行增发国债,有利于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化解金融风险。在物价总水平继

续走低、银行利率五次下调的情况下,增发国债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第三,中央财政是可以承受的。现在中央财政虽然比较困难,但当年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比较低,按国际口径比较,1997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1998年年初预算确定的赤字加上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在当年反映的赤字,比重大约为2.2%,低于国际公认3%的警戒线。1997年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加上今年年初预算确定的国债和这次发行的1000亿元国债,预计今年年底的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0.3%,也低于大多数国家的同一比重。因此,我国增发国债仍存有较大空间。从长远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国家财政会逐步强大起来,还本付息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只要运筹得当,不会出现政府债务危机和偿债高峰。

增发1000亿元国债,不仅可以直接增加投资,刺激国内需求,还能通过补充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本金,为银行扩大贷款创造条件。初步测算,1000亿元国债的使用大致可以使银行配套增加贷款1000亿元。这样,总数约2000亿元的建设投入所形成的最终需求,据测算可拉动GDp增长两个多百分点,今年按发挥一半效果推算,将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8%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积极措施,与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不矛盾。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应作为财政工作的中长期方针予以坚持。但目前我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通货紧缩的形势,必须实施更加积极有力的财政政策。这次增发国债是坚持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前提下,针对当前实际情况所做的适当调整,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必要措施,也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和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采取这项措施的同时,必须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税、骗税,清理欠税,减少税收流失,以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这次运用财政政策和其它相关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与1993年我国治理通货膨胀一样,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实践将证明,我们不仅有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而且也有防止通货紧缩的有效途径。它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大提高我们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改变教学模式建设和谐课堂论文

摘要:教学模式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而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二者关系非常密切。笔者经过实践证明,教学模式适合恰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是否和谐,进而决定着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对改变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渗透了和谐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教学模式和谐课堂

教学模式就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范式。其由思想、理念、形式、过程、方法和评价等组成一个系统。教学模式特点包括完整性、个别性、简明性、操作性。课堂是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场所,其构建对整个教学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改变教学模式来分析构建和谐课堂。

一、教育价值观的创新

以和谐教育为人的终身学习、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打好基础;以和谐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新时代对公民多方面的质的高要求(含主动获取新知的学习能力、健康的情感与心理、完整的人格结构等)。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多维的发展目标而提供一个包容度较大的教学操作框架,利用教学活动的情境性,主体发展的能动性,认知活动中人际交往的互动性,教师活动的针对性、启发性以及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可能性,实现师与生、教与学、情与知的和谐统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形成探究能力,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努力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目标

无论是哪门课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备课环节都是确定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目标,同时也是首要环节。教学目标是对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策略方法、评价标准进行选取,经过一定教学程序而达到的预期学习成果。教学目标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它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正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工具,从古至今,无论是教学怎么改变,其教材绝不会撤掉,可见,教材的重要性得到了古代人和近代人的共同肯定。因此,教师必须正确领会教材编写目的,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形成;其次,课程目标也能够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模块目标有着密切联系。单元目标和模块目标的实现是为实现总体教学目标而做准备。当然教学目标在制定过程中要将单元目标和模块目标体现出来;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只有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其价值,教学设计方向才能准确,总之确保了教学的目的性。

三、积极采用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新授课模式及操作策略。

(1)新授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模式主要采取指导自学、练习检测、合作探讨。所谓指导自学就是指在自学提纲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练习检测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总结,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合作探讨就是指经过小组之间的相互探讨来解决问题。

(2)操作策略。

1)指导自学。教师设计出教学提纲,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学生根据教学提纲先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此时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全班合作研讨来解决。这个环节占整节课的一半的时间,它是整节课的基础。

2)合作探讨。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班级讨论,这都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进行。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指引学生解决难题;指引学生走入学生的误区;指引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方法总结;指引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3)练习检测。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不同,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教师就根据这三个层次提供不同的练习题,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对于不足之处可以由学生进行补充。

其次,复习课模式及操作策略。

(1)双基复习课模式。双基复习课模式主要进行梳理知识、合作研讨和练习检测。学生对于已经学到的知识不能构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前学后忘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复习课要高度重视学生梳理知识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实现条理化、系统化和结构化。

(2)专题复习课模式。专题复习课模式主要采取举例导学。实现在“温故”基础上的知新,专题复习课的关键环节在于在综合应用基础上的思路和方法提炼。“知新”包括深化、完善、提高,也就是说内涵的透彻理解深化,提高相近知识的准确辨析。将薄弱环节突破,将学生学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进行关注。例题的导学要将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和思路方法提炼出来。知新从综合应用、互动辨析、方法归纳中进行,从而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方法获取知识。

(3)综合检测。围绕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是复习课的主要活动,当然在复习过程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知识,要面向全体的同时充分关注个体,进行综合检测,检测出的结果进行个性补救,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教学。

四、更新教学评价观

为建设和谐课堂,更新教学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如果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缺少系统论的认识,那么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而教学评价却依旧之前的方法,那么势必会产生矛盾,这样肯定会减弱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更新教学评价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前评价。测定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准备情况,此测定主要对教学前进行评价;

(2)形成性评价。测定学生进步的情况,这主要是对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

(3)总结性评价。测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主要是对教学后进行评价;

(4)诊断性评价。查找目标没有达成的原因,查找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这主要是对教学中和教学后进行评价。这种学习评价观的运用,不仅使学生主动学习受到了较大的鼓励,而且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经过实践证明,教学模式的改变,对构建和谐课堂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适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创造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子圣.浅议课改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2]竺建荣.探究学生心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林区教学,2005,(03).

第五篇:改变我们的语文教育模式论文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它对于传统教学,不是修枝剪叶式的改良,而是大面积的否定,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所以我们要进行这样一种改革,需要足够的胆识和勇气。

语文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听读说写能力。我们要能听懂别人的话;要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要能说会道、能写能编。现代文明要求公民需具备这些能力,人们依赖这些能力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意义。过去,语文教育目标一直侧重于道德思想教育,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是既不侧重于德育,也不侧重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他们拘泥于一字一词的教学,把大量的课时与精力消耗在字词教学上,几乎快把语文教育搞成了乏味的识字活动。

多年来,师生们一味地尊崇、一味地盲从教材。以为教材里的文章是经过专家、学者、教授、名人共同鉴赏,共同审批之后才筛选出来的经典之作;它们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结晶和精华;其思想内容绝对是正确的,其情感绝对是健康高尚的,其艺术造诣也是登峰造极,不可逾越的。对于它们,我们只能学习再学习,而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只能全盘接受,而不能进行扬弃。正是这种拘泥守旧的心态害了我们。没有扬弃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是读死书;没有扬弃,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意味着不能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获得发展,意味着不能超越前人,意味着我们将一代不如一代。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呢?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目光,以研究的态度,以独立人格的主动心态去学习它们。这也正是“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思想。

学习语文是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面能力。因此,重点需要学习的是阅读理解文章的方法和表情达意的技巧,而不是以掌握课文知识为中心。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显然是把传授课文知识,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来进行了。他们几乎忘记了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既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那么语文教材就应该是可以自由选用的,无论是名人大作,还是无名小品,都可以用作研究学习的素材。那种把教材局限于名人、伟人大作的做法其实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的做法。

崭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有崭新的教材。现行教材,学而无用的内容很多。如唐诗宋词和文言文,就不必教学。有人说这叫继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继承的是古人的精神和思想,而不是他们的文言、诗句形式。我们为什么还要让广大师生大费力气去逐字、逐句、逐段地分析理解古人的语言,有这个必要吗?这绝对是一项得不偿失的教学内容。

现行教材,闲趣的内容太多,如《海上日出》、《雨中登泰山》、《养花》等大量介绍名胜古迹、河流山川、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的文章。我们要建设国家,要发展经济,就需要研究一些讨论实际问题的文章。而不该去过多选用这些吐露闲情逸致的“美文”。

现行教材,过时落后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它们缺乏实用价值。实用,才受欢迎!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今后,议论文将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文体。在我国,唐代以诗,宋代以词,元代以曲,明清两代以小说为主体文化,现代社会则以论说文体为主体文化。诗歌、词赋、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眼看大势已去。然而,现在这些文体以及大量杂粹文章,仍在整个教材中充任主角。而研究性议论文以及新闻消息,影视剧作,说明文,广告等这些适应时代要求的文体却相对遭到冷置。

现有教材给学生的文章,多不实用,用来提高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并不是理想之教材。因此,教材非常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整或大规模的革新。

选用教材不仅要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还要考虑到时代性和实用性。最能快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专门研究一个人。把一个人的所有言论和他所有的事迹以及与他相关的所有信息资料,收集起来订成教材供学生研究。不仅让学生掌握人物的全部还要让他们最后对这个人物作出全面的评论。即是说,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理解文章的过程就是认识人的过程,把“学文”和“学人”结合起来恰恰是研究型教学的首创。所谓阅人即阅书,阅书即阅人嘛。让学生完整地去认识一个人,要比让他们孤立地去学习一篇文章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我们可以引领学生逐个逐个地去研究,去认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云人物,既让他们去学习那些正面人物是如何影响时代,如何叱咤风云,如何著书立说,如何行事为人;也让他们去了解那些反面人物是如何阴险狡诈,如何凶残恶毒,如何作奸犯科等。

也许有人担心我们没有足够的书本供学生使用。这好办,学生不是每年都要买课本吗?这笔钱完全可以用来购买书籍。一般来说,一个学生一个学期研究一两个人物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学生用过的书本、资料,学期结束后再由学校收藏起来,下一年还可以给新的年级使用。对比起来,原来那种课本使用方式,不仅是对教育投资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是对教育内容的局限,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束缚。实行新教材法,只要一有新人出现,立刻就可以把他的言论和与之有关的信息资料汇编成册,供师生们研究。这不仅能够无限拓展师生们的学识,而且能够令语文教育时刻与社会发展同步。

考虑到语文教育还要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材的编排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能够快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是同体裁文章归类教学和同主题文章比较教学。如我们用一两年时间集中教学记叙文,再用一两年时间集中教学说明文,最后再用一两年时间集中教学议论文等。现行教材把各种文体混杂编排,根本不能体现集中教学、专题研究的优势。同主题文章比较教学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在比较中领略到不同作者的写作功底和艺术风格,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崭新的教学模式,也要用崭新的考试与之相适应。现在的试题荒唐透顶,纯粹是考记忆力的试题。从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到阅读题和作文题,无一不是考记忆力的试题。学生靠记忆完成填空题,靠记忆组词、造句,靠记忆填写阅读要求,最后靠记忆力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考试难怪“高分低能”。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几乎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学生,而记忆力好并不等于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强,也不等于具有强大的创造力。

语文考试,设置两道题就够了。一道是阅读题,一道是作文题,阅读题是对这个学期学习的人物的评价;作文题是这个学期定下的研究项目。题目一开始就明摆出来,简化了题类繁多的形式,广大师生再不必伤脑筋猜题。中国封建教育哪怕有千般不是,它的“一文一试”的科考形式还是很值得借鉴的,所不同的是要把试题公开。试题公开,但绝不易于完成,教师和学生必须要为这两道题付出艰辛的代价。有趣的是,那些天资聪慧的学生总是能够加快研究速度,总是会要求多研究几个人物,他们甚至会自觉地去寻找研究对象。这样,主动学习的现象就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了。

这就是我所说的研究型教学,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下载完善黄河水源管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善黄河水源管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

    如何完善学校基建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学校基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学校、会计结算中心、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如何完善中小学基建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促进学校基建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完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机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改变(5篇)

    完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机制 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一、“十一五”期间,我市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外经贸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

    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1、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对信息获取速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图......

    工作微博改变企业目标计划管理实现模式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普及,管理者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下属通过目标分解/计划执行达成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常态,但如何更好地实现......

    管理电脑化与工商所监管模式论文

    “管理电脑化”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商部门与人民群众最紧密联系的窗口,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职能......

    健康管理教学模式构建初探论文

    摘要:健康管理概论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也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关键词:健康管理概......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总结了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三种模式,结合高校资产管理的特点,提出根据归口管理、信息化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四项原则,合理划分不同层级管理机构职责权限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