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董仲舒之鉴读后感
上中学时,不知天高地厚地参加“批林批孔”运动,我知道了我国西汉时期有位崇拜TL子、“独尊儒术”的人叫董仲舒;恢复高考后多读了点书知道了董老先生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职场上混迹一段时间,对董老先生小作研究后,从他人仕早、名气大,而终身得不到重用悟出了一点道道。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刘彻下记征集治国方略,董仲舒在其《常贤良对策》中提出了“罢剃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体系,并被汉武帝采纳推行。而“儒术”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提倡的是“礼治”、“德治”、“人治”,强调的是中庸和善。这一思想影响了中国二干多年的历史,并成为之后历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方略之一,或者说拿来愚弄子民的思想武器之一。
不过这些不是我本文想说的内容。我要说的是童老先生终究没被重用的原因,对现代在职场生活的人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是学术味太浓。中国官场几千年流行的是“学而优则仕”文化,西汉时期也是盛行“仕而官”之道。汉武布朝气蓬勃,身怀雄才大略.求贤若渴,重视名仕,史书记载那时场景是“群士幕向,异人并出”。董仲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事实上董老先生在入宫论道献策之前就很有名气,加之他的“罢础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观点被汉武帝欣赏采纳并推祟,成了汉武帝“博士团”中的红人。
汉武帝每有重大决策都必沼董仲舒等博士来讨论。按常规,董老先生通过发表扶朝政见,肯定能得到皇上的赏识而仕途通达,官位频升,但他在朝中进出几年后不仅没被提升,还被下贬到了郊西王手下为相。我反复研究董老先生的下贬原因,当时,并非是他得罪了皇上受贬,而是他学究味太浓,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书呆子”气太厚重。如董老先生专识学问,心无穷驾,他家后院的一座美丽的花园居然“三年不窥”。又如他天天捧着竹简,学而不厌.在书简堆里翻来倒去,又多为高谈闹论。他从不关心具体事务,也就是说他只研究宏观战略问题,专事务虚.不管微观战术上的事。而身在职场,你既要善于谋划宏观之策.还要能做具体工作,更要能解决现实中具体的问题。二是不善于迎合领导。皇帝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按现代说法是领袖、是领导,是头头,是老板。老板也是人,是人都有虚荣心,喜欢听好话。何况汉武帝是一位好大喜功,追求霸业的而不拘品行用人的“老板”,他总想称霸天下。
有一年要征战,董老先生却“数上疏谏争”,不识时务地反复给武帝进言,要其“教今同中,所居而治”c董老先生如燕雀,如此不知老板的鸿鹊之志,还这般直言进言,“老板”怎么会高兴呢,汉武帝还喜欢不按规矩用人,与董老先生同时起步的博士公孙弘,却善于奉迎献媚,适时适地违心地做损人之事、说好话讨得汉武帝欢心,短短几年间就升为了亟相。公孙弘的成功无疑归功于会阿谈奉承、会作秀、会拍马屁讨“老板”欢心。如公孙弘当丁亟相,还吃素食、穿布衣假装清廉,后被人一一揭穿,他就当着武帝的面承认是作秀,武帝却认为他“诚实可信”。董老先生是做不到的,他是“进退容止,非礼不行”的正人君子。有一年武帝要搞宫殿扩建,公孙弘与董老先生事先商议了统一的意见是:
“上朝坚决反对”,但武帝一开口就定了“扩建非搞不可”的调。公孙弘马上随声附和“观国泰民安,皇上圣明,扩官显威”,而董老先生还在引经据典慷慨激昂,说词道句地竭力反对。这样的人,汉武帝会喜欢吗?董先生也在官多年,就是始终没弄明白“老板”就是一人大权独揽,“顺我者昌”的潜规则。也许董老先牛也懂这潜规则,但是他不会卑躬屈膝、舍身弃义而已。三是得罪人自己却浑然不知。职场似战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永远存在着斗争。职场斗争干奇百怪。你可能几句谏言,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老板”;你可能就事论事,而其事牵连到某个人、某个利益团体,一不小心就妨碍了别人,而得罪了别人;你可能因别人的事遭株连,而得罪另一波人。如果你不加防范,常常自身难保,落得个壮志末酬身先死。
董老先生主观愿望很好,为保汉室江山社程好直谏,时常弄得“老板”也尴尬难堪。最要命的是,董老先生自传品行端正、廉洁清高,在朝廷中他特瞧不起靠阿谈奉承、溜须拍马的臣相公孙弘。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董老先生对公孙弘的不耻看法,就有人告到了其耳朵里。公孙弘在不露声色中,暗地里暗暗运作,通过皇上把董老先生贬到胶西王为相。还有一事更是惹得杀身之祸。董老先生迷信天象。有一年,汉高祖寺庙失火,董老先生却联系时局观天象,称火灾缘由是“天怒时政”。这事被人密告到汉武帝那里,这下犯了死罪。不过武帝念他是位“谨言慎行”的老人,还为其建立政权作过很多贡献,很快下沼赦免其死罪,但从此董老先生被永远逐出了职场,重返书斋做学问去了。对“老板”你怎么能有异议,你想在职场里混,再不好的时局你也不能说不、说领导不行。可能董老先生早就悟出了其中道理,只是不愿违心地去附议而已。
董老先生“独尊儒术”的这一思想体系对中国人意识形态的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过是非很难评说。我认为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要人循规蹈矩,它至少禁铜着中国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思想的发挥。有很多学者甚至责怪董老先生这一思想体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我要说的董老先生虽然满腹经纶,很早就泥迹职场,在汉武帝七十二博士中起初似鹤立鸡群,形若天渊,但后来终究没能成就大气候,他在职场终究得不到升迁,按中国人官本位论的观点,是政治上无建树,也就是善始而无终。我认为这是中国帝王将相的独裁观所致,是他不愿随波逐流独特品格所致,更是时代的悲哀。
第二篇:汉书董仲舒传读后感
《汉书 董仲舒传》有感
董仲舒,《董永变文》叫董仲,《清平山堂话本》收宋元小说《董永遇仙记》说董永与织女婚后,生一子名叫“仲舒”;《槐阴记》也叫董仲舒。明代《董永宝卷》叫董震清。是汉武帝初年的一位大儒,是一位值得我们推崇的中国古代大儒。他在给汉武帝的治国对策中所提出的建议;为中国儒家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年用功读书,“三年不窥园”,以研读《公羊春秋》出名,与胡母生齐名,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更化善治,“前德而后刑”,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董仲舒的弟子很多,他讲学的方法是“下帷讲诵”,讲课时用幕布围起来,只教高才生,一般学生则由高才生去教,因此很多董派弟子根本没见过董仲舒本人。他的弟子有出色的,褚大为梁相,嬴公为谏大夫,吕步舒为丞相长史。
董仲舒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建议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严禁王侯大臣擅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流行于汉代的谶纬都是继承了董仲舒的感应、灾异之说。董仲舒还把《公羊春秋》用于司法上,提出“《公羊》治狱”,即《〈公羊〉董仲舒治狱》,是汉代酷吏产生的基础。从而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汉书-董仲舒传》评:“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佑,殆不及也”。这是东汉史官对于董仲舒所献国策重要意义的充分肯定。
公元前141年,孝景帝驾崩。景帝是继文帝之后,又一个奉行黄老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之治,从而实现“文景之治”的君王。史称景帝时期,仓禀丰实,府库饶财,移风易俗,黎民淳厚,西汉社会从经济到治安都达到了农业社会美好的极点。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无为放任,诸侯骄恣,豪强坐大,商业地主侵渔细民,割据势力业已形成;再加之四夷侵临,匈奴寇边……班固论当时形势曰:“汉兴六十余载,海内义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汉书·公孙弘传赞》)在升平的表面景象下,西汉社会实已潜藏着严重的危机。急需有为之君起而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制祸患于未发,防斯民于土崩;更进而结束无为之治,乘仓实财饶之运,大兴文教,再建武功,在足食足兵基础上,去迎接儒家理想中礼乐教化的盛世太平!可是,景帝只是一个继体守文之君,他实现文景之治的最大奥秘只是“无为之治”,在民力凋弊之时让其自创财富,自食其力。文景之治的到来与其说是文景君臣统治得好,不如说是放松统治的好。怎样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实现大治,文景君臣就无能为力了。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汉武帝的身上,汉武帝的继位,给西汉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也给儒学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又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而董仲舒以贤
良对策。汉武帝连问三策,董仲舒亦连答三章,其中心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史称《天人三策》(或《贤良对策》),后被班固全文收在《汉书·董仲书传》之中。第一策主要是“天命”和“性情”问题。汉武帝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 ;“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为何有善恶良莠之分?当务之急,“何修何饬”,才能使“百姓和乐”,祥瑞普降呢? 董仲舒正告说,有天命存在,灾异就是天与人的对话: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天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国家政治有失,天就出现灾害来谴责他;如不知道自我反省,又出怪异现象来警告他;如果还不知悔改,天才改变成命,使其丧邦失国。这就是“天人感应”,天和人可以互相感应,互相影响。他说王者将王天下,天必出现一种非人力所能引起的征兆,此即“受命之符”。如果“天下之民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对于人性善恶问题,董仲舒说: 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惰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命是上天的指令,性是生命的本质属性,情是人的欲望情感。人的性情有仁与不仁,寿命有长有短,都是造物者(陶冶)和社会环境(治乱)作用的结果。天命无法改变,而社会环境却可以改良。
十年磨一剑,三载不窥园的董仲舒献策正是汉兴七十余年之际。汉初的皇帝,吸取了秦始皇暴政至二世而亡的教训;需要对内施行仁政。正好此时他提出的;尊孔,推行官管学校的治国对策被汉武帝采纳。从此,读书人学习、尊从孔孟之道成为国策。由于读书人遍布于朝廷高层和社会基层之中,他们从习儒家文化,又以此去教化他人。因此,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脉。再经历代大儒(如宋代朱熹等)的研习、传承和深化,儒家文化就成为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之根。
今天,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主义”都想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从而造成人们信仰、思想的混沌,观念的杂乱。在当今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为了加强文化软实力,我们一定要谨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一条完整的文化传承脉络,一条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文化之根。我今天之所以重提董仲舒,是希望我们能永远记住、纪念、尊敬这些使我国优秀文化、优秀经典得以传承,使儒家文化得以延续光大的中国古代先贤。
第三篇:读后感,资治通鉴读后感——《历史之鉴》
历史之鉴
——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时十九年才完成的编年史巨著,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编写而成,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这本书中记载的故事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就像“前车之鉴”,可以让后人更好地治理国家,因而将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
长平之战。赵王受秦国反间计,命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但赵括只知死读兵书不知随机应变,纸上谈兵使四十五万人白白丧生,赵国损失惨重。从中我们借鉴到了学习知识不能“死”,而是要“活”,要懂得随机应变,懂得准确运用。
楚霸王项羽。诛杀宋义,威震楚国,声名大震。鸿门宴,义放刘邦,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秦军却在乌江之夜闻得四面楚歌最终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得民心者得天下。善于用人的汉高祖刘邦,手下三杰韩信、张良、萧何辅佐刘邦完成大业,可见得民心的重要性。
再看唐太宗李世民。结交豪俊,收天下英雄为己用,在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看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便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爱民如子,轻徭薄赋。他善于纳谏,听取正确的治国方法,最终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成功又一次证明了纳谏与得民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广交益友,善于听取别人真诚的劝告。虽然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是它们却对自己有很大的利处。
历史是一本集错本,而且是铁皮封面的,其中穿插的竟都是刀光剑影。但是这样的血教训就让我们能够更加的改正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在犯古人犯过的错误。真的感谢司马光先生,假使没有《资治通鉴》,时到今天,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提供一个轮廓;作为一个读者,我是何等幸运。问题是,读史者的幸
运,不一定是造史者的幸运。因为我在其中听到了太多佞臣的假话谎言,和太多人民的哭声喊声。这就让我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该从中学到些教训,不让历史重蹈覆辙。
第四篇:覆鉴读后感
覆 鉴 读 后 感
侯永涛
昨天晚上,我们全体项目人员在会议室内观看了一部视频《覆鉴》,通过视频里面一个个事例,我们感触颇深,很受触动,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启发。
从古到今,都有一批正义化身代表,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维护正义,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让我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廉洁,受益匪浅,感悟颇深。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谦和、自律自强的民族。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生境界,它要求人们做到诚信、廉洁、正直。中国,一个礼仪之邦,一个道德之国,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无论是屈原还是范仲淹,廉洁之风,修身之气,贯穿始终。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廉洁修身,有时已被金钱,名声,利欲抛之于脑后。因此,反腐倡廉,静心修身,势在必行!廉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要做到富则兼顾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属不易。因此,廉洁修身,任重道远!廉洁修身,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廉洁,多一次拾金不昧,少一次偷拐抢骗,多一次路不拾遗,少一次贪赃枉法;修身,多一份处事的坦然,多一份真诚的微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一个背离廉洁之道的人,其心本正,而后踏上歧途,究其根本,是心无正纲之向导所致,因此,从现在始学廉洁修身之道,从现在始立廉洁修身之纲,非常重要!以史为鉴才能知兴衰,以德为纲方能知得失。
汪中求先生著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真理。从细节入手,把小事做好,这不但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的法宝,也是我们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一剂良药。在构建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和清正廉洁的工作中,也需要我们注重细节,从细微之处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廉洁自律,一身正气,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细节因其“小”,往往被人忽视,麻痹大意,嗤之以鼻;细节因其“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不屑一顾。我们一定要深知“细节”的道理,领会到“防微杜渐”的辩证关系,先有“防微”,然后才有“杜渐”;先从细处入手,方能从大处防变。
总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应时刻学习自省,从细节着手,拒绝诱惑,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8+4复式:红球
02,11,15,20,25,27,32,33蓝球02,05,08,16
第五篇:曾国藩冰鉴读后感
曾国藩——冰鉴读后感
(二)2011-08-14 21:50:2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八卦 性格 冰鉴
|字号大中小订阅
在这本书中提到,通过刚和柔将人的性格分为了十二中,简单点说有的人刚的成分多点,柔的成分少点。而有的人可能正好相反。
从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其实不仅仅是性格,来判定一个人,很多东西都是正的方面有一些,反面的东西有一些,绝的人很少。就像八卦一样,没有全白,没有全黑,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人没有绝的的好,也没有绝的坏。罪恶滔天的人心中也许也有善良的成分。同时我也相信就像雷锋这个的楷模,心中也存在一丝自私和邪恶的成分,只是比我们一般人要少很多罢了。
所以我们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总是这个人要么是坏人,要么是好人,坏人就要坏的彻底,好人就要好的完美。其实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坏人不是24小时总是在做邪恶的事情,好人也不是时时保持着完美的姿态。
看待人和事的时候就不要用绝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但也很有必要来判断哪方面的成分多点,那么在表现上更倾向于那个方向,但也不要忽视了另一方面的存在。
清朝的曾国藩具有异乎寻常的识人术,尤擅长于通过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的对方的品质,性格,情绪,经历,并对其前途作出准确的预言。
曾经特别恨他,因为是他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成长了,会辩证的看问题了。就如同SUN和MICROSOFT和解时所说的: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的人生观也应该是: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在谁身上你都能有所收获。
曾国藩是如何识人的?他的识人术有无道理?是否应验?在鉴识人才的学问《冰鉴》里自有分解。
《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冰鉴》体虽小而思精,言虽少而意深,其鉴人观人之法在今天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下面是一些例子:
某天,有新来的三位幕僚来拜见曾国藩,见面寒暄之后退出大帐.有人问曾国藩对此三人的看法。
曾国藩说:“第一人,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乃一小心谨慎之人,是适于做文书工作的。第二人,能言善辩,目光灵动,但说话时左顾右盼,神色不端,乃属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惟有这第三人,气宇轩昂,声若洪钟,目光凛然,有不可侵犯之气,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将的风度,其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过于刚直,有偏激暴躁的倾向,如不注意,可能会在战场上遭到不测的命运。”
这第三者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罗泽南,后来他果然在一次战争中中弹而亡。
例1
某日,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拜见曾国藩(李是曾的学生),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恰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让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自己去到里面。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禀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个人。曾国藩摇手笑言:“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谨慎,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阴奉阳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大有作为,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是惊奇,问:“还没用他们,大人您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在厅外见到了这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肯干,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敏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神色不端,可见是个阳奉阴违,机巧狡诈之辈,断断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气宇轩昂,目光凛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将来成就不在你我之下。”
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并官至台湾巡抚的淮军勇将刘铭传。例2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幕府推荐了陈兰彬,刘锡鸿两人。陈兰彬,刘锡鸿颇富文藻,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并负盛名。接见后,曾国藩对陈,刘二人作了评价:“刘生满腔不平之气,恐不保令终。陈生沉实一点,官可至三四名,但不会有大作为。
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洋,两人意见不和,常常闹出笑话。刘写信给清政府,说郭嵩焘带妾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辱国实甚。”郭嵩焘也写信说刘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自然倾向于为曾门的郭嵩焘,将刘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刘对此十分怨恨,上疏列举李鸿章有十大可杀之罪。当时清政府倚重李鸿章办外交,上疏留中不发。刘锡鸿气愤难平,常常出语不逊,同乡皆敬而远之;刘设席请客,无一人赴宴,不久忧郁而卒。
陈兰彬于同治八年(1869年),经许振炜推荐,进入曾国藩幕府,并出使各国。其为人不肯随俗浮沉,但志端而气不勇,终无大建树。
曾国藩识人口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不要完全相信某些学者所谓的伪科学的言论,什么中医伪科学,周易伪科学-----。他们的言论也要辩证的看。的确对去伪存真起到了很多的积极作用,但是全盘否定中华文化不可取,他们不会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问题,哈哈。
读曾国藩《冰鉴》有感 暑假我读的是书是曾国藩的《冰鉴》,曾国藩是位官僚,所 处的是吏治败坏并极端腐朽的从政环境,但就在那个价值取向日趋多元 的时代,他几乎揽尽天下英才,有史书评价说,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他能以待籍侍郎的身份镇压勃然兴起的太平军,挽狂澜于既倒,成大清 之柱石,多得益于其观人之术,鉴人之略。毛泽东曾三次这样评价曾国藩,第一次在 1917 年 8 月 25 日《致黎锦熙信》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第二次是在 34 岁,1926 年 3 月 18 日《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说: “打倒太平天国 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 第三次在 1969 年 1 月的一次谈话说道:“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从毛泽东的 对他的高度评价中我们更加相信曾国藩真的是非常擅长识人用人。更有 清史稿曾国藩传为证: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就是说曾国藩 识人用人从未出过差错。《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 书,冰鉴的意思就是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 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关于识人,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就借古人的口表
示过人最大的智慧在于能识人,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刘邵也说:圣贤之 所美,莫美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中国也有一句意思相同 的通俗的老话叫: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些都表明了识人对于领导者也 好,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难的,曾国藩的《冰鉴》就 是一本教人识人的书。《冰鉴》总共分为七章:神骨鉴、刚柔鉴、容貌鉴、情态鉴、须眉鉴、声音鉴、气色鉴,就是从一个人的气质,眼神,表情,为人处 世,言辞语音,行为动作,性格来阐述识人用人之道,曾国藩摒弃传统 相术之习俗,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取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 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 比如其中的: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者贱,意思是所发之声 雄浑刚健,像钟声一样激越洪亮,充满阳刚之气为最佳;如果发出的声 像敲锣一样浮泛无力,则显得卑贱。在容貌篇中曾国藩认为形象敦厚,神态安定,气质清高,声音响亮,耳朵厚实贴脑,鼻梁正直,面孔呈方 形,背丰厚,牙口整齐的人会是很有才华,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有富 贵相的人,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怪不得我们周校长这么厉 害,长相就不一般了啊。在神骨鉴中认为一个眼神坚定清澈的人是内心 超凡脱俗,品德高尚的人,我就想起了我第一天来四十八中时看见史秀 辉大姐,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感觉是这是一个很有学问很有气质的知 性的人,在后来的接触中发现果真如此。归纳起来就是说一个人的精力智力品德性格心态能 力相貌和气质决定成败,而成败写在脸上,因为精力写在脸上—智力写
在脸上品行写在脸上性格写在脸上心态写在脸上能力、气质皆写在 脸上 《冰鉴》体虽小而思精,言虽少而意深,我读完后感觉要 真正掌握这些方法很难,当然如果真用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专研明白了(还要在有悟性的前提下),可以胜任人力资源部主管了。大家听到这里可能觉得这不就是封建的相术嘛,现在是一切皆 有可能的时代了,不值得一信,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嘛,我认为其实是 有的,书里的内容在生活中很多都能得到验证,之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 人的形神来识人是源于心理学和中医学,人的性格,经历,学识可以决 定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神态,这个大家好理解,中医学又是怎么回事呢,举个例子,中医认为肺气虚弱的人性格会多悲伤,如果调理得当性格会 逐渐开朗,而肺虚的人在长相上会显示出皮肤颜色苍白,精神差,脾不 好的人会胆小,成天担惊受怕,长的瘦弱,耳朵又硬又小的人是先天肾 气不足,耳朵软又肥厚是先天肾气足的表现,肾气足精神劲才足,所以 身体状况对一个人的心理状况也是很有影响的,比如我们要帮助一个自 卑的孩子建立自信时,除了心理的辅导,不妨关注一下她的身体健康,相信会事半功倍的。这算是一本工具书,我们可以说,《冰鉴》表面上是一部鉴人 识人之专著,本质上却是一本成功指南、励志奇书。它的作用可以归结 为两点:识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对于领导 人,多了解一些识人用人的方法;对于个人自己,我们通过冰鉴中的理 论反观自己的外在时能够找到自己内在的缺陷,找到改进的方向,我想
在学习识人时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其实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最困难的也 是最重要的,冰鉴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对于父母 和老师,通过此书的学习多一种观察认识孩子的方法,多一些帮助他们 成长的办法;最实惠的还是未婚男女,找对象时都想找个绩优股,可是 绩优股数量有限,把这本书研究透了,找一只潜力股也是相当不错的,但你一定要有眼光
作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清王朝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其文治武功都堪称震古烁今,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伟人毛泽东曾认真研读过曾国藩的许多著作,对其成功事业深为敬服,对其文章品格也真诚仰慕。他一生多次提及曾氏,如25岁时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①34岁时说:“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77岁时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②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可见一斑。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正如国学大师章炳麟的评价一样,曾氏一生毁誉参半:挽狂澜于既倒,镇压太平天国,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主张富国强兵,被誉为”洋务运动先驱”;他是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桃李满天下,有“德比诸葛,功过萧、曹,文章无愧于韩、欧”、“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他一生不爱财,不怕死,努力做清官,做名臣,是儒家最后一个圣人,也是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但他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又被世人喻为刽子手、曾剃头、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又被骂为汉奸、卖国贼…… 有爱才之心
领导就是伯乐,但如何从下属中去发现千里马,培养千里马,就需要领导慧眼识珠,以德为先,大胆启用人才了。
北宋著名将领宗泽,破格提拔岳飞,被传为慧眼识才的佳话。当时,岳飞虽系无名之辈,且出身寒微,还屡遭陷害,然而,宗泽发现岳飞有“精忠报国”之心,抗金御敌之才,破格授予要职。试想,若没有爱才之心,敏锐的洞察力,怎能发现这样的人才?
曾国藩认为,人才是根据求才者的智识高低而出现的,也需要用才者善于鉴别、善于使用。用人就像用马,如果得到千里马却不认识,或者即使认识了,却不能充分发挥它的能力,就形同那些只会喜欢衰弱无力的马而抛弃雄壮剽悍的骏马的人了。“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凡具一技之长者都要广为延揽。慧眼识奇才
善识人者能于众人之中发现贤能,有慧眼者能识奇才于未露头角之时。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在杂志上看到一篇哲学论文。他对文章的观点颇感兴趣,认为很有见解和深度,然而作者却是报考北京大学未被录取、当时只有24岁的梁漱溟。蔡校长表示:梁漱溟想当学生没有资格,就请他来当教授吧。梁漱溟果然不负厚望,其成就震动了学术界。
当年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参观一个中国画展时,挂在角落里的《虾趣》引起了他的注意。画面上那对虾子生动逼真,笔法娴熟。这位画坛大师立刻意识到,他发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当他得知画的作者竟是一位年逾六
十、木匠出身的老者时,不由得为这个怀才不遇的人感到惋惜,这位老者就是齐白石。徐悲鸿当即找来展厅负责人,将齐白石这幅画移挂到展厅正中,与自己的《奔马图》并列,并亲自将标价改为原来的10倍,齐白石由此声誉骤起。徐悲鸿又专程拜访齐白石,请他担任艺术学院的教授。一年后,由徐悲鸿亲自编辑作序的《齐白石画集》问世。从此,画坛又添一星。白石老人在给徐悲鸿的信中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