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精选)

时间:2019-05-15 11:5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谈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谈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精选)》。

第一篇:试谈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精选)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校本研修研修专题

论文摘要:在“十一五”大连市教师教育中,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开发适切研修专题、开展“下水式”研修专题培训、提供内炼外修平台等措施,规范、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研训一体、校本研修为契人,以提高课堂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标准,以项目专家、科研点校为牵引,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务实工作,前沿指导,规范屯有效地统领区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开发适切研修专题,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方向

为引领区域校本研修向内涵发展,研训教师深人教学现场,开展行动研究,在应对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同时,开发适切的研修专题,形成区域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并以此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方向。

我们把研修专题开发的目标聚焦到课堂,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各校各学科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上,把工作切人点定位在帮助各校准确分析教育教学质量上。进修学校研训教师联合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联合视导。研训教师深人每位教师的课堂、每个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听取学校干部的听评课和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学科教师积极进行评课和点评。联合视导之后,组织研训教师多次座谈,深人分析现状,挖掘出制约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确立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听评课”“学校教研组建设暨教研组长实施校本研修活动能力培养”“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技术”等系列研修专题,统领各校的校本研修方向。

二、开展“下水式”研修专题培训,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实践

在将研修专题的理论转化为干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研训教师以身示范,针对上述三个研修专题,进行了全区各层面、各学科“下水式”研训引领。

1.集体听评课,研磨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区中小学“教学质量月”总结会,以初三作文课为课例,研训教师与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学副校长集体评课;召开“西岗区中小学加强课程管理,提升教学有效性研讨会”,打破部门界限,由小教部主任、科研室主任进行现场评课示范,真正贯彻“深人研究课标,牢牢抓住有效,服务教师成长”的评课理念;进行听评课研修专题的培训,引领干部教师以新课改理念、课程标准、教与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标准,评价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

2.形成研、训、科一体化,打造“形神兼具”的校本研修

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的教师教育工作将我区教研组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研组建设培训由培训部牵头,中小教、科研部门共同参与,并开展教研组长的专项培训。中教部指导学科教研组开展不同专题的研修活动,并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向全区中层以上干部开放,研训教师进行点评。组织研训教师对本学科教师开放研修活动,组织全员参与研修活动观摩研讨,研究如何提高研修活动的实效性;开展校际联动研修活动,引导各教研组继续深人开展研究。中教部集体下校调研,研训教师为教研组长示范组织学科教研组评课。培训部对教研组长实施“关于教研组校本研修文化建设”的培训,进一步形成校本研修研究、质疑的学术氛围和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的自主意识。面向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实施“校本研修管理实践”专题培训,以校为单位的学员团队,以本学期所听本校教师的课例为资源,合作提炼学校下学期必须解决的课堂教学核心性问题,形成分析报告,聘请校、区两级专家组进行论证,其结果将作为制定学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的有效依据。

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示范培训、引领和把关,明确组织教研活动基本环节,即活动前确立研究专题、组织教师围绕专题进行相应的学习与准备—活动中进行质疑、研究、讨论、设计解决方案—活动后实施方案—再次活动时,反思、继续研究等,校本研修的“形”已初具。校本研修的形式建设最终目标要为教师教育服务,只有能切实提高教师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真正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赋予教师教育“神”采。为此,我们以区域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为牵引,以科研点校、区级项目组、校级专家组、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中坚力量,扎实实施“形神兼具”的教师教育统领工作。

进人“十一五”教师教育,我区开展的“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已深人到各校、各学科。为使研究更贴近学校,更服务于教师的成长,我们确立点校,聘请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专家组,每月深人点校听课,参与校本研修活动。通过调研、诊断、总结、交流,以点带面,资源共享,为各校培养科研型骨干教师。

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语文作文教学研究项目组和数学习题功能研究项目组,选定了项目组成员,分别制定了中小学实施方案和中小学一体化项目实施的研究和论证方案。在中学数学区教研活动中,确立数学习题研究主题,各校校本研修工作围绕这一主题全面实施。与此同时,进修学校指导各校成立学校教学专家组,专家组成员通过参与听评课、指导教研活动、开设专题讲座、做示范课等途径发挥初步的引领作用。

为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教师教育中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修学校组织区学科带头人学科学术报告会、市区骨干教师开放课等活动,为校本研修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3.推广质量分析技术,提高自我教学诊断的准确度

为引导学校和学科教研组科学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并分析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研训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教学质量分析理论与统计学原理、SPSS软件、双向细目表的原理和制作技术,并应用于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中。富有准确、科学、合理、直观的数据和结论的质量分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提供内炼外修平台,提高区域教师教育的研修水准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为引领校长有效履行职责,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通过沙龙、座谈、讲座等形式,组织校长学习研讨“校本研修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校本研修走向内涵发展,校长该做些什么”“课堂教学观察与关键事件诊断”等问题;我们多次聘请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及其他区的名校长与我区校长围绕教育教学管理座谈、对话;我们特聘学院专家对名校长班学员进行“学校管理问题诊断”的跟踪递进式培养,这些工作有效地帮助校长理清了工作思路。

我们选派干部和教师分别赴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学习,观摩新课改下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聆听专家解读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等。我区干部教师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与专家交流,返校后,及时将获取的前沿性信息和学习体会与同伴交流,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

我们邀请国内著名校长、优秀教师讲座和做课,为一线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摩之后,研训教师团队、校长团队、骨干教师团队及各校教师分别进行听评课座谈、交流。

内炼外修的平台,为校本研修注人了生机,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区域教师教育高起点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二篇: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实现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从而需要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俱进,同当前的发展模式相匹配。但事实上,在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善,致使当前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因而本文展开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研究,具有丰富理论和指导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基于探索建设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当前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所具有的特点,从而得出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3.政策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6]詹新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9:141-146.[7]韩庆万.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08:39.

第三篇:课改背景下职教教师办公区域设置的研究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

职教教师办公区域的设置能体现学校的工作指向及管理思想,基本上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情景。课改背景下教师办公区域的设置必须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融为一体,为学校育人团队和专业建设团队共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论文关键词:

课程改革;职教教师;办公区域设置;工作组织形式

办公区域设置在大多职业学校是一件普通的常规工作。通常根据现实条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方便布局、阶段调整,设置的基本准则是利于协调关系、便于管理。有的学校注重办公区域的内部布置(文化建设)及日常管理;有的学校将之与教研室建设相联系,视其为专业教研室建设硬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对于办公区域设置的有益实践。但职业学校教师办公区域究竟应该如何设置,特别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办公区域设置如何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相契合,至今鲜有研究。

课改背景下职教教师办公区域设置的内涵

教师办公区域设置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组织形式,展现出教师的日常工作情景。它受教师工作的性质、目标、特点、重点等相关因素制约。

职业学校教师办公区域的设置是建立在学校总体工作思想基础上的,它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突出了职业学校工作的指向和工作重点。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教师办公区域设置也是课程改革总体工作的一部分。教师办公区域设置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必须与课程改革融为一体。

课改背景下职教教师办公区域设置的思路

(一)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特性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大众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合格的社会人的教育。职教教师既肩负着国家基本公民素质教育的任务,又承载着职业启蒙者和专业领路人的职责。因此,职业学校教师的办公区域设置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学校教师的办公室设置,职业教师工作任务的多重性决定着办公区域设置的丰富性。既要具有一般教育文化功能,又要具有职业(专业的)文化功能。办公区域设置的工作情境要从单一的教育情境设置优化成融行业企业工作情境与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情境为一体的典型的职业教育工作情境。

(二)适应目前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素质偏低,小学、初中的应试教育体系和初中后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妥善科学的接口。因此,目前职教教师还要担任矫正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和重新开发学生的责任。学生的管理开发和专业教育在职业学校成为两大主题,完成这两大主题任务应该是整个教书育人团队的共同使命。但目前这两大主题任务分别由以班主任为中心的育人团队和以教研室主任为中心的专业教育团队来承担。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缺乏统筹协调、互不融通的现象。要达成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使这两支团队同心协力,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有利于形成两个团队融合的教师工作组织形式(办公区域设置)。

(三)适应职业学校建设层次的提升

职业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教师办公区域设置与学校整体建设所处的阶段层次有密切的关系。当学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常规建设层次)时,学校的主要工作是维持日常教学秩序和常规管理的稳定,教师主要倾力于学生的常规管理,教师办公室设置与之相适应,必然以管理为重点而配置,以年级组为单位是其典型。当学校各方面的常规管理已经走上正常轨道,学校步入高一层次的发展阶段(特色建设层次)时,职业学校的工作中心围绕学风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展开。此时,教师工作组织形式也必须从以管理为中心的设置思维模式提升到以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带动管理的设置思维模式上来,按照全新的办学需要设置教师办公区域。

(四)促进工作过程导向课改的深入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办公室的设置必须满足课改的需要,加快课改进程,必须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特有的工学结合特征。要有利于工作导向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教师的专业实践,有利于教师把握能力和技能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潜移默化地生长提供最大的便利。

职教课程改革是一次课程的革命性变革,它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更深刻地体现在职业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以课程的升级换代为轴心,进行有深度的全方位课程变革。课程改革是系统化的工程,教师办公区域的变革是课改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教师办公区域设置时,一定要将其与课程内容、课程设施、课程师资、课程评价等改革联系在一起考虑,全局统筹,使之满足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要求,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改背景下职教教师办公区域设置做法

(一)宏观筹划,灵活设置,体现企业情境

职业学校在规划过程中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将教师办公区域设置与教学工厂、专业教室的配置结合在一起,宏观规划,侧重于专业建设。根据专业、师资的现状和发展需求,灵活设置,适时调整。

理想的职教专业办公区域应该模拟企业办公区域,根据行业企业的工作情境,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特点来进行设计、布局,可以是集中的企业式大面积的办公区域,也可以是前店后厂式的作坊式结构,也可以是工作室式的温馨布置,而不应千人一面,仅是封闭的单间式设置。室内外环境都要尽量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参见图1。

(二)打造团队,兼顾管理,努力优化效果

一个专业若有两个年级四个班级,这四个班级的班主任、专业教师、通识课教师、培训师都集中在同一办公区域。区域内采用透明的半封闭办公桌。可以相对进行分组,如以班级为一个群落,或者以课程为群落。群落之间办公桌摆放的格局可以灵活,也可以适当以透明玻璃隔断。

在这种布局下,以教研室为中心的专业课程团队和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育人团队可以随时交流、共同研讨,促使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工作相互融通,达成职业教育目标的最优化。同时,也能兼顾到班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班级的日常管理。

(三)贴近学生,便利实践,利于专业浸润

理想的职教教师办公区域应该建设在专业教学工厂之内(或附近),距离班级教室也应很近。既要有利于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又要有利于班级管理。教师、培训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践操作和教学实践研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识课教师、培训师也在同一办公区域办公,能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教研活动,可促进“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的形成和建设。

办公区域设置一定要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的特征,具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和一定的教育氛围,让师生在模拟的企业的氛围内工作和学习,使教师、学生产生很强的专业归属感。促进教师的专业把控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加深专业浸润度。

(四)分区设置,完善设施,提升研讨能力

理想的职教教师办公区域应由办公区、教研活动区、深度会谈区、休息区等区域构成,每个区域根据功能用途完善相应的设施配备。

(1)办公区:模拟企业办公区域的半封闭特点,配备教师办公桌椅、打印机、复印机、电脑、办公平台、书柜、饮水装置、室内绿化等;

(2)教研活动区:配备会议桌椅、多媒体投影仪、黑板、小型专业阅览区、教具、教学模型陈列柜等;

(3)深度会谈区:比较安静、封闭的小间,配备人性化的沙发、软装饰布置,优雅的盆景、饰物点缀,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深度会谈。

(4)休息区:配备沙发、躺椅等供教师小憩。其中,最重要的是配套的教研活动区域——简易的围坐式会议桌椅,配备多媒体投影仪、黑(白)板、专业阅览书籍、教具、教学模型放置柜等设备,使教师可以共同开发课程,开展教研活动。

(五)注重建设,和谐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

办公区域管理过程中也要尽量引入企业文化,如用“5S”管理、ISO2008质量管理理念来引领和要求,使教师在执行优良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工作品质。管理过程中处理好专业建设和常规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课与通识课的关系,使之成为课程改革的推进力之一。

办公区域建设要追求和谐的人性化环境,不要用冷冰冰的戒律式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来束缚教师。要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职教教师办公区域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努力营造既有职业文化氛围又有教育文化氛围的工作情境,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第四篇: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研究论文

1.体育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构建

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教师,其教师职业技能的评价包括教师基础技能评价和专业技能评价。

1.1体育师范专业教师基础技能评价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各种教学手段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本领,教师基础技能评价内容有:教师仪表风范评价、教学组织技能评价、普通话与口语能力评价、教师常用文体写作能力评价、书写技能评价、班主任工作技能评价、教学研究能力评价等。

1.2体育专业师范生专业技能评价体系

专业技能评价有身体素质评价和专项技能评价。

1.2.1身体素质评价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体育教师所具备的重要条件。身体素质评价包括速度素质评价、力量素质评价、耐力素质评价、柔韧素质评价、灵敏素质评价。

1.2.2专项技能评价体系

体育专业项目比较多,但目前在师范院校开设的项目主要有球类、田径类、民族传统体育类、体操类、新生时尚项目类等。球类可分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网球等;田径类可分为:不同距离的跑、跳跃、投掷等项目;民族传统体育类有:套路、散打、舞龙、舞狮类等等;体操类有:健美操、艺术体操、竞技体操等;新生时尚项目类有:体育舞蹈、轮滑、高尔夫等。不同的运动项目的专项技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不再一一描述。

2.体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评价的建议

2.1评价内容全面

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评价内容应符合该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内容要多样化。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方面。理论知识应涵盖教师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有教师基础技能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等方面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关心学生的某些特长,并给予正确的评价。评价内容也不要拘泥于某一形式,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小论文、学习笔记、课堂表现等方面都成为评价内容的一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多,学校也可以将学生的比赛成绩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还可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作为评价内容,让学生把自己最有创意和心得的个人作品呈现出来,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2.2评价方法多样

传统量化评价往往把复杂的学习活动加以简单化、模式化,把学生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评价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可采用分散考试的方法,将学生的作业、小论文、读书笔记、课堂表现、实验成绩、比赛结果、技能操作等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评价。在评价时注重评价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可以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等方法。学生通过参与评价,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可以主动检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改进完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3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强调个性教育是新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个性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教师职业技能评价要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品质、专业学习情况等个别差异,使评价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评价中也一定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和方式。在体育专业学生中,有的学生来自体育学校,从小从事体育运动,运动水平较高,但这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程度较低。有的学生是全日制高中毕业,理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运动水平相对较薄弱。而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专项较多(如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且不同学生有各自的专项特长,所以在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评价要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水平的层次性、项目特征等因素,并借助学生在兴趣、专项特长等方面优势,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自信,了解学生在技能学习中的需求、促进体育教师职业技能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区域论文

玩转区域 自主发展

——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策略之浅谈 王飞萍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设立活动区的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一种开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观察,我发现区域活动的形式和材料的有效投放能促进孩子在活动中学会自主;他们通过与材料互动,变被动为主动;并在与同伴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中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我的快乐我做主”。

关键词: 区域活动 自主 幼儿园

幼儿园活动区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组织形式,是“以幼儿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实践中的一种尝试,也是落实《幼儿园教育规程》提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这一思想的改革路径。应该说,现阶段强调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强调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更多的幼儿园越来越重试区域活动的开展,尽管如此,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今天,我就针对自己对本班孩子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的策略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创设固定的主题性区域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主题性区域活动,是那些和主题活动关系密切并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而相应 发生明显变化的区域活动,尤其是随着新的主题活动的诞生、发展与结束而相应(但实践中往往不会同时而是提前或滞后)诞生、发展与结束的区域活动,而相应的活动区便被称为主题性活动区。

各年龄段的幼儿在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中班幼儿好奇、好说、好问、好动,对活动的兴趣与自主性明显提高,但因幼儿的自控能力与规则意识尚未真正建立,因此中班幼儿常显得较为难管理。介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开展活动区时应考虑创设固定的活动区。而提供的材料也是跟着主题走的,这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

比如《小蜗牛爬呀爬》这一主题中,雨菲、丽华、马玲、雨嘉和晓晓在语言

区玩《小蜗牛的家》马玲拿着老鼠手偶对雨菲说:“你背个大包,是要出去旅行吗?”雨菲随机也跟着说:“你难道不知道?我背的是我的家!”接着她俩转身看向雨嘉,原来雨嘉是小蚂蚁,这回真高兴地背着它的家爬远了。丽华也跟着凑了过来,晓晓一开始自顾自地玩弄着手中的图片,看其他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也凑过去玩了„„

案例分析:作为教师,看到孩子们能自己分配角色、自己讲述故事内容,是件愉快的事情。这个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活动《小蜗牛的家》的延伸活动,需要孩子对故事有一定了解,从他们分角色讲述故事来看,除了晓晓对故事感知不是特别深以外,其他几个孩子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过程中,我还惊喜地发现马玲她们几个女孩子还续编了故事,你一句我一句接得不错。

从案例中看出,幼儿之所以会自主得玩起来,最大的原因在于这个活动是跟着主题《小蜗牛爬呀爬》走的,是语言活动《小蜗牛的家》的延伸活动,孩子们拿着从故事中而来的材料,根据故事自己探索着,对活动的兴趣度很高。

二、布置有趣的氛围情景,推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对于爱探究的幼儿来说,简单的材料他们能一下子就完成。为了给他们提供 探究和对比的机会,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材质的材料,让幼儿在相互比较中探究学习。而有趣的氛围情景会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游戏快乐,产生更多的游戏行为,化被动为主动。

比如,美工区活动《狮王的发型》。为了孩子们能愉快得玩起来,老师可谓是花了很多心思。他们收集了很多材料,有幼儿园提供的毛毛虫、彩纸、毛线、彩带、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有家长提供的废旧材料,如牛奶箱、报纸、皮筋、布条等;还有孩子们自己收集的一些材料,如散步去时路上捡的各种落叶,剪纸剪剩的漂亮彩纸,还有一些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小玩意:女孩子项链、发夹,男孩子披风、宝剑。为了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在阳台创设了一个森林舞会场景,搭建了一个走秀舞台,在舞台四周挂了些气球„„

卓岩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孩子,平时很少有活动能引起他主动学习,尤其是美术方面。最简单的涂色,他都只会轻划几下,然后就嚷嚷着不会画不会画。中班的孩子这种程度,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对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而这次《狮王的发型》,他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当我介绍完新投入的材料后,最先跑去选材料的是他,选完后最先动手的也是他,到最后第一个完成狮王头饰的还是他。全程我都有关注到他,还曾好心地出手帮助他,但被他无情地拒绝了,他说:“老师,我自己会做的。”刚开始,我还很担心他的实力和能力,但之后的表现说明我错了。他做完后脸上露出的那种成功感和幸福感让我折服,也让我因此陷入沉思。面对这类孩子,利用被孩子接受的材料(孩子自己收集的材料、气球等)创设有趣的情境很有必要,孩子有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就会变得顺利而有效。

三、投放便于操作的区域材料,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成就感

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是引发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对教师来说,材料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物化,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好的材料,对幼儿实施间接性、隐形的指导。材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就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案例描述:灏明、子轩、欣强、陈蕾、紫怡等5人在表演区玩起了《8只小狗抬花轿》的游戏,紫怡当新娘子站在花轿中间,其他4人在外当轿夫。新娘子已经打扮好,像模像样的在里面,4个轿夫一开始抬着轿子在原地动来动去,然后边唱歌边前进。嘴里唱起了《8只小狗抬花轿》的歌,玩得不亦乐乎!

案例分析:这是一个表演区的活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而且玩了很久,不肯结束。大家轮流着坐轿子、抬轿子,一点也不觉得累。尤其是那个女孩子,在更衣室打扮好后(打扮也全由孩子自己完成),有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能使幼儿这么自主地玩转区域,我觉得主要还是取决于老师对于材料的选择和投放。轿子是用硬板纸取材的,在两边各穿两个洞,放上两根PU管,在上面进行简单装饰,一顶轿子立马完成。加上动物头饰,坐轿子的孩子穿上服装,一幅美丽的画面尽显眼前。从图片中看出,孩子操作这些材料很方便,而且玩时很快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其实,每个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材料,只要教师从幼儿出发,考虑到它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趣味性,便于幼儿操作,那么孩子就能玩起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以幼儿的积极情绪去推动认知学习,这是因为快乐的情绪和记忆对幼儿的学习是至关重要。快乐的情绪是区域活动的重要元素,各区活动教育目标的达成更是受幼儿自身情感需要的制约和影响。因

此,在为幼儿提供区域材料时,应尽可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融入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将材料呈现在富有童趣的情境之中,幼儿在充满人文色彩的游戏活动中,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想玩的活动,真正做到玩转快乐!

参考文献:

1.邱广翠。优化区域环境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幼儿教学研究,2012 2.秦元东 陈芳主编.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实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下载试谈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谈统领区域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论文

    教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论文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中,仅靠简单的投票评选或仅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工作的做法已不能为教师所接受。传统的教师评价机......

    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研究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 实践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学习生活化 桂林中心学校李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

    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工作报告

    《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子课题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工作报告 莱阳市府前中学课题组主持人吕海峰 课题组成员:王艳华 刘......

    混龄教育在区域活动中的实践与研究

    混龄教育在区域活动中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混龄教育在发达国家中较为普遍,属于新型的编班形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因此,在我国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应......

    教师教育论文

    关于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摘要: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十五”期间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

    走向区域教师教育的职前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论文5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区域;教师职业技能论文摘要:职前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办学声誉,也影响到区域基础教育的质量,一直是师范院校和用人单位关注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马贵鹏2013207037) 摘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中学地理教师区域培养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张新.基于发展诉求的中学地理教师区域培训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王坤.中学地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蔡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