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思考论文
【摘要】 本文从高校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出发,对其特点、地位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高校院系 教学管理
一、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高等学校的院系教学管理内容从不同的管理理念出发,有多种划分方法,但在学校、二级院系、教研室三层次结构这一目前普通高校主流教学管理基本框架下,基本内容大致相同。
1、“四分法”一般概括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辅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追踪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确定或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环节等组织管理。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与修业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进度计划安排。
教学运行管理主要是围绕教学计划实施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工作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组织制定教学大纲;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环节,稳定教学秩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加强教学计划组织落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表、教学运行表和考试安排表等;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制度,组织好评卷等各个环节。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主要是通过贯彻学校各项相关制度,落实检查、监督和评估等各种措施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落实以下制度:一是教学督导员制度,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二是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制度;三是领导听课制度和管理干部深入课堂和实验室调研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四是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五是院系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教学专项评估制度等。
教学辅助管理主要是教务行政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管理。主要包括学籍管理、教学文件管理、教学档案资料管理、教务信息统计管理等。
2、“两分法”一般概括为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教学运行和教务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是二级院系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风建设、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等。
教学运行和教务管理是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常规内容和基本工作,包括教学大纲、教材选用、教研活动、教学过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毕业论文以及考试环节等。
二、院系教学管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院系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处于中观管理的枢纽地位,起着承接上下、联系左右的桥梁作用。它与学校教学管理在管理的目的、途径、过程、职能等方面是一致的,但也有自身的特点。
1、管理的头绪多、任务重。院系教学管理直接面对本院系及相关院系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组织管理、教务常规管理等各个环节。随着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任务逐步下移,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任务不断增多。
2、管理的层次低、工作细。院系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学校下达的各项指令、任务、指标都要由院系来贯彻实施,同时还要将执行的情况反馈给学校。管理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各种具体的问题和矛盾,靠简单的说教和行政命令无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院系教学管理必须做细做实。
3、管理的方法实、难度大。院系教学管理不仅要进行教学过程的管理,还要了解、搜集各种教学管理信息,提供教学管理咨询等。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当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教育者、服务者等多种角色。这给管理者及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同时也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完善学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加大院系教学管理的力度、范围及自主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
三、院系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普通高校的院系教学管理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不能适应加快高校内涵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特色人才的迫切需要。
1、对院系教学管理重视不够。部分学校的校级管理机构庞大、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导致管理职责不明,任务难以落实。甚至有人认为院系教学管理只是上传下达,执行和落实学校有关的教学计划和文件而已。院系领导面临着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和行政管理等多重压力,精力分散。
2、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首先是自身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教学管理就是周而复始地排课、调课、听课,这种重复而繁杂的工作往往使他们缺乏主观能动性。其次是部分教学办公室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由于平时工作忙、压力大、进修学习机会少,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最后是部分管理人员不注意系统学习、领会教学管理文件,根据实际研究具体措施不够。
3、存在经验管理模式倾向。管理的层次不高,管理方法仍停留在经验管理的层面上,更新少、方法陈旧、模式单
一、教学管理的效率不高。大多数院系教学主管领导都是教学和科研骨干,但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由于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重,对教学管理往往是照着文件办,凭着经验办,或者疲于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对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4、缺乏激励机制。院系教学管理内容既广又杂,工作成绩不易量化,可操作性差。有的单位过分强调教学管理服务教师与学生,而不注意尊重教学管理人员的劳动付出,使其岗位自豪感和自信心受到影响。因此,考核、奖励、激励不到位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措施
院系教学管理的现状和水平不仅直接反映出整个学校教学管理的状况和水准,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学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实现管理创新。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转变对院系教学管理工作持有的各种不同看法和片面认识。学校和院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明确院系教学管理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保证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投入。
2、注重院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是院系教学管理的主体,其管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业务培训,同时提高他们的地位,打通他们的职务职级晋升“通道”,增强岗位自豪感和管理自信心。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掌握现代技术手段,并熟练运用于教学管理过程中,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3、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建设。学校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使教学管理工作条理化、系统化、程序化,既各司其职,又协调运转,既周密严谨,又操作简便,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建立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
4、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应建立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与竞争激励机制,做到职、责、权、利分明,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要针对教学管理内容繁杂零乱的特点,建立健全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促进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平:加强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的思路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5(26).[2] 曹爱平:关于加强高校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
第二篇: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思考论文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1.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内容。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我国高校科学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始终是以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规范,并且内容的设定主要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为基础。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过程控制系统和教学状况反馈系统。其中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核心,是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教学管理系统的关键,分化内容包括:作业、测试教学质量评估等;教学状况反馈系统是制定教学管理决策的依据。2.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的意义。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可以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科学化规章制度的保障,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明确教学管理的主体任务和目标。不仅可以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加强专业资源的整合,同时有助于高校形成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其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管理的质量,促使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让其学会用理论知识展开实践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升自己教学管理的水平,找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
二、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陈旧。受到传统教学管理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高校很难做出教育改革。即使很多高校硬性的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但是不能有效的的贯彻新改革的精髓,不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尤其,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与高中基本相似,遏制了学生的自由,难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甚至以学生的成绩来作为评判学生能力水平的标准,长期在这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与新时代要求渐行渐远。其次,很多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是如何控制学生,教学管理缺乏人性化,与时代严重脱节。2.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整。很多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仅仅注制度建设的形式,尤其很多制度的建设,没有通过科学的决策就随意实施,导致制度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不足。另外,有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甚至停留在口头表述的基础上,导致制度的设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大部分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过分依赖与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人,缺乏教学管理的竞争刺激机制,导致教学管理动力不足。最后,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以个人经验为导向,难以保持时代的先进性和高效性。3.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和管理机制单一。教学工作者要结合院系、学生实际发展的情况以及专业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更新。但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者基本都是由其他教师兼职管理,没有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所以造成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的难度加大。其次,高校的用人制度较为硬性化,教学管理者呈现高龄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状态。最后,教学管理奖罚机制不够健全,在我国教学管理属于后勤职位,导致教学管理人员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足,以及教学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提升。教学管理的奖罚、考核机制等不够健全,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任务环境中失去工作的热情,削弱了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进度。
三、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措施
1.树立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是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有序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学工作者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高校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方向发展。其次,坚持“科研兴校”,能够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引领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校教学管理共同体。例如,领导、党员等起带头示范的作用,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审视各项教学工作,并进行教学、管理等反思,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活动等创新,积极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术技能。最后,高校要组织各个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践者,共同协商制定教学管理的规划,规划实施要始终与学生的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在学科专业落实和相关课题落实的过程中渗入具体化的教学管理实践,构建具体本校特征的教学管理体系。2.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性,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首要加强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让其主动的认识自己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承担的重要职责。同时高校要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条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方式进行监督和引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最后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例如,学校的各个职工承担起学生校内教学管理工作,多方人员的积极配合,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3.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所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的目标,积极寻求多方意见反馈,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突出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刺激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热情,为学生提供主导管理服务。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例如,OFFICE办公软件,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对教学管理资料实现数字化的分析。再如,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籍信息管理等都可以利用现代自动化办公软件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和新成果融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才能保证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才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高校应该明确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分析教学管理科学化存在的问题,树立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实践,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和教学管理的水平,找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健,彭国香,鲁珊伶等.新形势下高校教务与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科学化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1(07).
[2]谭薇.开拓进取,不断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
[3]徐祥林,王博,左延彬等.教学评估是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J].教育与职业,2016(12).
[4]俞冠先.论高校教学、管理与高校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第三篇:新时期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新时期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校内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数高校已经开始或正在实施或逐步完善二级院系管理,教学档案的管理内容也日益复杂多样,本文针对新时期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一些交流和探讨。
一、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1.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对确保和提高新时期教学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部从1999年以来制定了高等院校扩大招生的政策,使得招生人数在10年间由1998年的108万猛增到2009年的610万,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规模的大发展,成为世界上在学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这被外国媒体描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大跃进”。由于师生(尤其是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必然使得在教学管理中占有核心主体地位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业务量激增,教学档案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对当前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高校发展战略调整和教学改革对当前形势下二级院系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随着高校优化合并和规模化的发展,很多大学形成“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二级院系跨两个甚至多个校区进行教学活动成了常态,使得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呈现更多的复杂性、多元化。目前,伴随全国大部分高校采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日益扩大,更大程度地发挥“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跨学期、跨专业、跨院系、跨校区甚至跨学校进行选课,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延期毕业,这也对教学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时间跨度的延续性和采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教学档案管理方面,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3.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了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开始推行院系二级管理,二级院系办学自主权、党政管理权、财政权力等进一步加大,因此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笔者所在单位广东药学院为例,一些教学文件的制定、实施等都由各二级院系完成,原本由学校教务部门管理的一些教学文件都下放至院系管理,如教学任务书、教学进程、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学籍、学生成绩等,因此,二级院系的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目前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制度不够健全合理,缺少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建立与学校及二级院系整体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机构是做好高校二级院系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相当部分高校的二级院系没有建立档案室或资料室,也没有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档案员,导致教学档案没有专人管理,职责不明确,教学档案的收集及整理存在严重的不及时、不完整及流失现象。
2.重视程度不够,档案意识薄弱。二级院系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学单位,承担着艰巨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在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高校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学评估背景下,从学院领导到教职员工更是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忙于具体的教学事务,对教学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仅仅把它视为教学管理的附属工作,在评估检查时,往往临时突击,应付差事,草率整理。
3.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创新模式。高校档案管理目前还是遵循老一套的管理手段,学校档
案馆(室)作为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业务指导部门,对各二级学院的监督指导不到位,不及时。另外,由于大多数高校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二级学院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力度缺少适当的衔接点。
三、完善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1.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档案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改革需求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办公自动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二级院系教学档案应当实现网络化管理,借助互联网、校园网及网络版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教学档案信息平台,实现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的无缝连接,档案管理人员依托网络一方面实现对教学档案的及时收集、迅速整理、全面存储、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实现与处于业务指导核心地位的学校档案馆(室)密切沟通,完成教学档案信息的上传下达,使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高效、安全、智能化的网络模式。
2.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建立并完善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有规可循
二级院系作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施行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档案馆(室)的业务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制定教学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高校师生对所在二级院系的依赖程度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使档案管理体现专业知识、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让拥有本专业和学科知识的教师专家自主制定或完善涉及自己专业和学科范围的教学档案的规章制度,包括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的分类、保管、鉴定及利用等方方面面,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实现对教学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
3.转变思想,加强宣传,重视教学档案的建设,增强档案意识
从二级院系领导到档案管理员,都要转变以往“档案与我无关”的观念,提高对教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自身工作对院系教学档案的积累和开发利用的责任,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内部刊物等,宣传教学档案的价值和巨大作用,使广大教职员工认识到教学档案存在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思想境界的提升和价值观的调整,切实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搞好二级院系教学档案工作。高校的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中所起的承前启后作用,重视二级院系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有条件的可以安排专职的档案工作人员,加强对教学档案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和业务指导,由学校档案馆(室)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卷辅以详细讲解和操作指导。同时将教学材料的归档工作同教职员工的考核、职称评聘、奖励评优等挂钩,激发二级院系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提高二级院系教学档案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建云.当前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中国科技信息,2005(1).2.黄宝春.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几点思考.云南档案.3.韩青松等.新时期高校院系教学档案二级管理变革初探.沧桑,2008(6).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11-03 09:28:00 ]作者:许娟编辑:studa20
第四篇:浅析加强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该论文来自草根论文网,查阅更多毕业论文请上,提供论文免费下载。
浅析加强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逾越式开展,但是依然存着很大的缺乏,我国高校且前的管理形式,固然在变革中有了很大的改动,但和行政挂钩的形式一直没有彻底改动。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而言具有典型的科层制管理形式的特征:学校内部也有严厉的分工、有明白规则的职权等级、有法规条例约束、请求个人效劳于中心工作等。普通而言,一个普通的高校系统内的分工从竖的来看,能够分为校、院、系;而从横的来看,可分为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各院、各教科所等。
一、增强院级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教学管理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的根本活动和中心环节,在高校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开展也突飞猛进,已逐渐从精英教育开展为群众化教育、多元化人才培育。近二十年来,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变革也进一步深化,从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向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转变,综合类高等院校逐步构成了校一院一系三级体系。二级学院已成为高校中占主体位置的管理单元,是学校的直属基层行政组织,承上启下,其教学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根底,在整个学校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增强和标准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对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程度、进步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想意义。
二、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内涵
院级教学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其内容体系从不同视角看能够有不同的体系构造。从教学管理的职能来看,包括决策规划、组织指导、控制谐和、评价鼓励和研讨创新;从教学管理的层次来看,包括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分离的教学变革、教学建立和日常管理;最常见的是从教学管理的业务工作体系来划分,包括教学方案管理、教学运转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和教学根本建立管理等五项管理。
1.教学方案管理。教学方案管理包括制定和组织施行两个环节,能否培育出高质量的合格毕业生,人才培育计划是中心,严厉的组织施行是保证。在校院系三级体系中,二级学院依照学校的人才培育总体目的,依据本学院的办学思想,指导各系制定出既契合教育规律,又合适我国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开展请求的人才培育计划。并且严厉按请求,对培育计划中各教学环节认真组织施行。
2.教学运转管理。教学运转管理是盘绕教学方案的施行所停止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辅助工作的组织管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根本特性是:学、教、科研相分离,在管理中要留意把握课程大纲制定、课堂教学、理论教学、科学研讨锻炼等主要环节设计与组织以及教学检查的内容。经过谐和标准的管理坚持教学工作稳定的运转,保证教学质量。
3.教学行政管理。院级教学行政管理是指根据教学规律和国度、学校及学院相关规章制度行使管理职权,对各项教学活动及相关的辅助工作停止科学合理的组织、指挥、调度,以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有序运转的谐和过程,包括严厉标准教学的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档案管理。
4.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停止精确客观的监控、评判与调整,以有效的手腕约束和鼓励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施行者,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持续进步并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5.教学根本建立管理。教学根本建立包括硬件与软件建立,硬件有学科专业、课程、教材、该论文来自草根论文网,查阅更多毕业论文请上,提供论文免费下载。理论教学基地、现代化教学设备等根本建立,软件有教风、学风、教学队伍和管理队伍等根本建立。这些方面的建立既是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直接效劳于教学工作的根本建立,又是构成稳定、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保证教学质量的根底性工作。
三、增强院级教学管理的几点措施
针对以上阐述,提出以下增强院级教学管理的四点措施:
1.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包括专家组织、行政组织及评价组织。院级教学工作委员会是专家组织,其成员是教学管理理论经历丰厚、管理程度高的专家,主要职责是对学院教学工作中一些严重的问题停止研讨、咨询、指导和决策。评价组织是处于“决策”与“执行”机构之间的一个中介组织,主要是对学院教学工作及质量行使监测、评价、反应与督导,学院层面可归入院教学委员会。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则是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即是专家组织与评价组织的秘书机构,也是为本学院教员与学生效劳的机构。院教学办的合理设置及教务人员素质的上下直接影响着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程度。
2.教学管理队伍建立。树立一支专兼分离、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是保证教学管理质量的根底。院级教学管理队伍由兼职和专职管理干部组成,关于不同类型的管理干部,学院应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兼职管理干部多为业务专家或业务主干,专业素质高,应多注重专业与教育管理理论相分离的培育,再从理论中不时积聚经历,进步管理才能。院级专职管理干部学历相对低些,应从政治素养、效劳理念、工作程度、管理才能,爱岗敬业、勤于贡献等方面增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3.树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管文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根底。二级学院应该依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出契合本院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管理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其应具备针对性强、易于了解、便于操作的特性。
4.树立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树立一个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腕,它的组成要素为确立目的、树立规范、多渠道采集信息、处置信息、反应信息、组织保证、主客体支持系统等七个方面。经过教学评价,各高校都注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树立,但支持系统和反应信息较不完善。支持系统应该经过宣传和发起,使每一位教员、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了解和认同、并且投入到系统中运转,回收信息的可信度才高;经过处置的信息,一定要反应到信息源,这样才干成为闭环系统。
总之,在现代大学管理体制下,二级学院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应惹起各级指导高度注重和深化研讨。
第五篇:关于加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从高校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入手,剖析了高校二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二级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一个社会的发
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要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陈至立同志反复强调 “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要提高
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
展的需要。如何改革教学管理模式,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成为当今教学管理改革的热点。为了在新形势下提高办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许多高校采用校、院(系)二级教学管
理模式。
一、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涵义及目的教学管理是指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
动。管理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协调各种关系,制定及实施一定的措施,激发师生员工积极性,以实现教学管理的目标。教学管理规范化是指学校为了保障教学活动正常运行,提高教学质
量,针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程序、方法,并严格遵守执行,做到
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二级教学管理模式是比较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一种管理模
式,二级教学管理的实现意味着院(系)教学管理机构将承担比以前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同
时在实际管理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扩大的自主权若未得到妥善利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从而引起教学秩序紊乱,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校在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的同时必须加
强院(系)二级管理规范化,包括制度规范化、教学文件制定规范化、教学运行规范化、档
案管理规范化。
高校教学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学管理规范化要求
教学活动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有“法”可依。管理制度化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日常事
务的重复处理,提高了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规范的教学管理保障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学运行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平稳、有序的教学运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
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院(系)二级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扩招导致的高校教学规模扩大给高校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高
校的快速发展。改革管理模式,加强院(系)二级管理势在必行。每个院(系)是高校中相
对独立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院(系)教学管理质量体现了高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当前,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这一些问题,如高校教务处与院
(系)教学管理机构权责不明,职能不清,遇事易相互推诿;高校教务处集权程度较高,院
(系)缺乏自主权;院(系)二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且对已有制度的执行力不强;二级教
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管理技能。
三、加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校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的权责关系
明确两级教学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是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两级教学管理
机构的管理职能各不相同。校一级主要侧重于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宏观指导,协调教学资源配
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监督整个教学运行过程。各个院(系)作为学校的下属教学、科
研和管理实体,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本院(系)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具有一定的人事权、财权、办学自主权和对外交往权。[1]教务处应总揽大局,合理分配有限的教学资
源,使管理效益最大化;同时,应紧密关注高教发展趋势,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给各教学部
门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各院(系)应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积极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排定教学日历,安排授课任务,监督检查教学运行情况等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以及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内涵建设。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各司其职,以保障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化运行。
(二)、增加二级院(系)在教学管理中的决策自主权,增强管理活力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教务处高度集权的管理。当今高校虽已实行二级管理,但有很多院校仍未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在管理权力的重新分配中,决策权过分集中于学校一级,教学管理重心没有下移。“院(系)实际上缺少相应的决策自主权,故在教学管理上学校统一要求较多,各院(系)创造性的余地很小。因此,院(系)在教学管理上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应付”状况。” [2]由于各院(系)各个专业的特点各不相同,学校的很多规定在各个专业的适用性、可行性并不相同,若一并执行,势必会挫伤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专业的发展。因此,增加二级院(系)在教学管理中的决策自主权,增强管理活力是加强二级管理规范化的基础。学校应充分信任各院(系)的教学管理能力,主动放权,增强管理效能。同时加强对二级院(系)的指导和监督,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激励氛围。”作为二级教学管理部门,院(系)应利用掌握的权力和资源,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各专业特点,规范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健全并严格执行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健全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加强二级管理规范化的保障。[3]完善院(系)教学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明确院(系)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岗位分工合理,权责清晰。各岗位有明确可行的岗位职责,各部门有规范有效的部门规章,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各教学人员、教辅人员及院(系)教学主管人员,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岗位,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以免遇事相互扯皮、推诿。
其次,以教学计划为纲,规范教学运行的各个环节。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它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依据。由于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地位特殊,制定者必须本着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教学计划作为纲领性文件,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轻易更改。教学人员根据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管理及教辅人员根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日历,安排教学任务,分配教学资源,监督管理各项教学活动。由于教学活动具有周期性、程序化的特点,院(系)可针对排课、授课、考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制定相应的规范体系,使教学管理工作条理化、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
再次,加强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教学档案包括基本教学文件和教学运行过程文件,它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档案规范化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档案中保存了学生试卷、毕业设计、实验实训成果,教师授课计划、指导书任务书、教学工作总结等大量原始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为审核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状况提供了依据。教师通过参考档案资料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院(系)教学档案应由专人管理,全面负责档案搜集、归类、登记、上架。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完善,以保证教学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为教学管理者优化教学结构、制定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也是高校水平评估的重要保障。
已形成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行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加强二级管理规范化的关键。“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后,只有严格地按章办事,才能起到“规范”的作用。”[1]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前提是这些规章制度必须是切实可行,行之
有效的。所以,制度的实际执行者只有参与制度的制定,才能提高对规章制度的认可度,更好地执行规章制度。对于已经形成的规章制度,院(系)必须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告知相关人员,并对相应条例作出解释,增强教职工对制度的熟悉和理解。同时,院(系)必须严格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加强制度执行力。对于教职工的反馈信息必须重视,对于制度的不足之处必须及时完善。
(四)、提高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很多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明确倾向一线教师,而忽视了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性。这导致了高校难以吸引高级管理人才,已有的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管理水平难以提高。而教学管理水平的停滞不前遏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领导首先应该更新观念,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将竞争机制引入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激励氛围。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价体系,奖励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学管理人员,充分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很多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员,有些在接触此工作前可能从事着与之相去甚远的其他专业工作,缺少高校教学管理的知识结构,也没有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客观上,高校管理,尤其是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事情繁杂,事务性工作较多,工作压力大又缺乏成就感。各种因素都影响着教学管理的延续性和规范性。因此,学校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院(系)领导应合理分配教学管理岗位工作,给予教学管理人员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开展科研工作,提升业务水平;鼓励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挑战性、创新性教研项目,提高工作能力;给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对于特别优秀的管理人员,提供晋升机会。只有教学管理队伍稳定了,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雪慧,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现状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院报,2006,(10)
[2]郭冬生,我国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的三大缺陷及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3]郑亚娟,关于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问题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