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艺术谈读后感(定稿)

时间:2019-05-15 12:3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艺术谈读后感(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艺术谈读后感(定稿)》。

第一篇:课堂教学艺术谈读后感(定稿)

一直以为教育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一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满意。拿起《课堂教学艺术谈》初只想能手把手地教我一些教学技能,而且,对学生真正有意。哪知,一看就一口气到了231页。

这本书根据美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原理,针对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结合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系统地对教学准备、教学结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教学提问、教师机智、教师形象、教学风格和教学评价等教学艺术问题进行了论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看了以后,杂感颇多,也澄清了以往一些对教育的模糊的认识。课堂教学的根本是什么?理想的课堂教学,最后是让学生在知识、智慧、情操等方面均取得最佳效果。教师一方面要尽情表现,充分展示艺术才能,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学生的活动,应当按照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使他们变听不懂到听得懂,并且愿意听;从看不懂到看得懂,并且愿意看。为此,教师应先要通晓所教内容,加以消化吸收,并针对学生实际,用自己的语言,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给学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牵住学生的注意力。回想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也认识到,教学活动中充满着情感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情感具有的调节、动力、强化、感染、迁移等功能。这,既是疏通情感的艺术,又是促进教学的艺术。

说来看到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理论,然而,却从来没有过时,历久弥新。课堂是实在的,花俏的教学流程往往喧宾夺主,易失课堂的根本。然而。课堂教学的艺术确实是无止境的,需要有心人不断的追求。我虽然不聪敏,但我愿意去做!

第二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读后感

今天,又拿起了《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这是我上学期买的书了。书中介绍了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届的特级教师的课例及特色教学。从书上不但欣赏到了这些名师的风采,而且许多名师的理念可以说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身为人师的方法,确实是一本小学语文老师的好读本,受益匪浅!

看这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名师的一些经典教案,还有他们平时的一些心得。毕竟名人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听听他们的经验之谈,也能让自己枯燥的语言得到些许的滋润。向里看去,我看到了小语教学可以达到的精彩,看到了特级教师令人叹服的智慧,看到了小学生令人惊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解开我长久存在的疑惑。其中特别喜欢于永正老师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名师的智慧需要细心品味,希望我能有那么一点悟性习得大师们的一点皮毛。

书中第一篇就介绍了于永正老师,一次又一次被于老的教学技巧折服了。从事这么多年来却从没走近他,了解他,甚觉惭愧。

于老说到一名语文教师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三:一要善良,要善待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二要有责任心,严而不厉。三要爱读书,爱写作。审视自己在把学生当作朋友上还没这个意识,第二点还行,爱写作则差远了。看来自己在这些基本条件上还要加倍努力呀。再看于老《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虽然每一条建议都显得那么简短,但细细品味,这些细节上的处理却句句切中要害。比如: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就像于老说的,老师讲的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这样,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不就拉进了吗?看来,我得往肚子里多塞几个故事。这一些建议不正是于老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吗?不仅是对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非常有用,对我这所谓的老教师何尝不是一样有效!

惊叹于老师的艺术修养。于老师会讲,能根据讲课内容的感情基调和学生听讲的状况与情绪来调整语调、语速,并决定讲话的轻重和缓急。于老师善读,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把文字读活了,课堂因为师生之间入情入境的朗读而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于老师字写得棒,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草书,都信手拈来,在这样的老师影响下,孩子们同样会关注、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于老师画画就更绝了,在教描写花鸟虫鱼的课文和一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寥寥几笔就能将其勾勒出来,这样的课堂还能不“艺术”吗?有了这样的艺术修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上得有意思,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于永正老师能把课上得这么有魅力,最重要的还是精心备课。每个老师上课前都要备课,可是真正能做到“精心”两字的恐怕就有难度了。何为精心?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至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拿到课文,首先读,哪怕教过好几遍,朗读课文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读的同时查字典、词典,把拿不准的字的读音,一一落实,绝不想当然。每个新词都查查词典,不能有半点含糊。他还说,只看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从来没上过让他满意的课的。最后指出:这法儿那法儿,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儿。于老师在细微处下工夫,研究教材充分,所以上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雅号。

我想作为现在的我来说,那就是要多学习,多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第三篇: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

谈音乐课中的课堂教学艺术

论文摘要: 音乐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好的课堂艺术,本文是我在几年中的音乐教育中所体会、观察而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鸣,也希望能对音乐教育事业出一份绵力。

关键词:

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素养

在几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情”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是 “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而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

课堂语言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话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想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可谓水道渠成。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并有分寸的文学语言,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2、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文学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精辟而精练。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所创设的情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破有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景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

4、语速、语调和节奏要和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交融,高度一致。

对于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而议。而一手好的音乐作品,少不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同样,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少不了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结合运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设的情景,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节奏来表现。什么样的音乐需要什么样的情景,就需要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和节奏。

如:在学唱歌曲《念故乡》,为了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主人公对家乡的眷恋、急切的怀念之情时,我采用了较慢的语速,低缓和激动想混杂的情绪去朗读歌词,以次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共鸣,这样的处理方式学生容易接受,从而也看到了御用与素、力度的变化来朗读歌词,对启发学生的情绪 产生了极好的效果。而又如《剪羊毛》这首歌曲,本身所描写的是牧民们在剪羊毛时那种欢乐,跳跃,轻快的意境。而教师却用了稳重有余的语调,低缓的语速,较慢的节奏来表现,这样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懒散而又无精打采的情绪不说,还会让学生感到滑稽可笑,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严重的后果就是教学任务失败。

因此,教师课堂的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应用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恰当、优美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看过戏曲表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使观众听不懂表演者的语言,也会体验到戏曲故事发展或轻松或紧张或哀伤的情节。也会体验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演员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形体语言艺术。使观众在听不懂语言的情况下根据任务不同的形体语言而掌握举重人物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故事清洁曲折力气的变化。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文学语言,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形体语言运用恰当,对于创设情景,无疑是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更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1、运用眼神交流,创设正确情境。

从延伸可以洞察一个人的灵魂,利用眼神交流没,是人与生俱来的一向交流本领,世界上无数的文学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对主人工的眼神作了生动详尽的描写。可见其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透彻而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完全可以从教师的延伸中流露出来,所创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的情景,甚至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表白,学生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如:在让三年级的学生欣赏《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的时候。老师只要采用深情的语速、语调,激动的情绪再加以幸福、快乐、期盼的眼神把歌词朗读一遍,就足以让学生感受到歌词内容里传达的老师和学生之间那分浓浓的师生情,直接就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这样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产生联想,想到自己所尊敬、爱戴的老师对自己关心、爱护的事例会一一再现,激发自己对老师强烈的情感,这样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会取得极佳的效果。

2、利用肢体动作语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情感。而这些肢体动作对于表达情感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身体动作都可视为肢体语言。很难想象一个只说不动的教师有能力创设一个欢快活泼的情境,也很难想象一个有抓头挠腮习惯性小动作的教师能创设一个忧伤哀怨的情境。所以肢体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得当。如在学习歌曲《剪羊毛》时。在导入的时候,教师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化的剪羊毛动作,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老师创设的欢快活泼的情境之中。但也要注意所做的动作不应该过于夸张或不准确,而导致适得其反。

3、辅以面部表情,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情境。

面部表情和眼神密不可分,演员的演技好坏和它有直接的关系。而创设情境的老师实际上就是一名演员,需要尽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进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面部的表情是最直接的让学生感受情感的一环。笑嘻嘻的表情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忧伤的情境之中呢?很多教师为了严肃纪律,整天表情凝重,学生看到了老师如此的表情又怎能进入快乐而又轻松的情境之中呢?特别在一些欣赏课中,当学生进入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后,教师多余的言语解说很可能就会破坏学生的注意力,而这时为了让学生对所欣赏的乐曲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情绪的变化上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可又不能立即打断聆听的过程,这时教师如果能发挥丰富的面部表情,就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也会成为解决问题的绝好手段。如:在欣赏《西班牙斗牛士》时,乐曲有激烈、危险的斗牛场面,但整个乐曲的表现又不单单只是这些,这里面也渗透出斗牛士沉着应战,信心十足的表情。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善于扑捉斗牛士临危不惧的情感,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和斗牛士一起经历整个斗牛的场面,尤其是心理上的考验。

由上可见,在音乐课创设情景上,除了御用一些现代的教学媒体以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文学修养,使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在每一节课中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四篇: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一生都要面临的工作。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上好课。今天,我想就课堂教学艺术这方面的内容同大家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好课的标准有哪些;二是好课的艺术是什么;三是怎样才能上出好课?

一、是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1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有收获,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授课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能按节奏接受当堂内容。二是看效率的高低。一堂课要力争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不能说上课时明白,课后很快混淆不清,或者连一些简单概念、公式都说不出来,这样的课效率短暂,也是不够完美的。所以一堂内容充实、学生接受效果高的课,才称得上是高效的课。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老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诵一遍,表演一下。因此,要淡化公开课,不图热闹,多上研讨课,注重实效,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5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是错误的。一堂好课慨括起来起来就是八个字,教师的教“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主动积极”。当然还需要:内容丰富,慨念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楚,语言生动,板书得当,学时准确,着装典雅。

二、好课的艺术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把那些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有广泛口碑的、深受下级拥护的领导称之为懂领导艺术。有些人话说得很动听,处处讨人喜欢称之为懂语言艺术,还有些人在公开场会如鱼得水我们称之为懂公关艺术。生活是一门艺术,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

1.形象性.教学艺术注重形象性,它运用语言、表情、图像、音响等方式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表达和解释知识。教师教学,需要选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以及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中学生来说,教学必须具有形象性。

2.情感性.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接受双方都具有感情色彩,这种感情交流赋予教学以明快、深沉的基调。

3.审美性.艺术追求美,美是其真谛。教学也同样追求美、创造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学语言的美、教态的美、板书的美等方面。教学艺术必须遵循美的尺度,没有教学的美,则不会有教学艺术。

4.独创性.独创性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是教学艺术最本质的特点,没有创造便谈不上教学艺术。教学虽然有共同的规律、原则、方法可寻,但教学的共性又寓于具体教学的个性与创造性之中。无论是教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5.是示范性.教学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示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

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独创性和示范性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艺术特点,形成了教学的艺术魅力。

(二)课堂教学艺术的四个关键环节

1、教学导入艺术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就好比小提琴上弦、***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导课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好这一节课。要引出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然后才对章节内容展开分析讨论。因此导入的目的性要强,不能离题太远,要有助于学生明白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实际。

(2)导入要有概括性。导入要精心设计,做到短小精练、简洁有趣,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两三至五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不能给课堂留下更多的宝贵时间。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就明确规定了一堂课“启”(即启发诱导、引入新课)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五分钟,这是很有道理的。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罗嗦不止。

(3)导入要有关联性。讲新课之前,提出一些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并顺理成章导入新内容。要善于以旧拓新,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语言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所提问题要有思考的余地,要有助于启迪学生自行类比,自行探讨,自觉去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

(2)导入要有启发性。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探讨。课堂引导需要在一个恰当的“度”上,要求导入不要设臵太难、太偏、太学术化,否则会难倒学生,产生畏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要使学生“跳一跳,摸得着”,“想一想,确实如此”,逐渐把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这也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5)导入要有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很难保留在记忆里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导入艺术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要做到引人入胜,趣味无穷,形成悬念,激发兴趣,教师不能“一本书、一支笔”上讲台,要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正理解本课特点性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导课艺术的方法:

以实物和图片导入

学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讲授《少年闰土》时,先出示挂图,讲解题目: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西瓜,其间有一个戴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少年,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这样导入,形象直观,易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歌曲导入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教《愚公移山》时,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当教室里响起优美的歌声时,学生仿佛已经臵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很自然地就进入到学习状态。

温故导入

以学过的知识作铺垫,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我先让学生说出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当谈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指出这句话里包含着朱自清的两篇散文的篇名,让学生找。学生找出来后,我就擦掉诗中的其他五个字,只剩下“春”字和“绿”字。我说,《绿》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用一句诗引出作者的两篇散文,引出新的课题,使学生感觉新颖。

故事导入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天上的街市》导入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设疑导入

有针对性地设臵相宜问题导入,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惟。如在讲《听潮》时,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而导入鲁彦的《听潮》。

除了上面谈到的课堂导入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用谜语法、举例法、典故法、名人轶事、情景导入、举例法等导入新课。究竟该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虽然“教无定法”,但是如果我们积极钻研,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得到逐步完善。

2、教学艺术高潮

课堂中的高潮部分是整堂课最精彩的段落,是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大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①突出学生主体,提高教师主导能力。

a.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被激活的思维和教师的顺势利导显得水乳交融。b.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要能导能演,在设计上要动脑子,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要在时间上把握,给高潮的到来留有一定的余地。

②通过一些具体办法把握课堂教学高潮。

从艺术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像一部影片,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等过程,酝酿高潮就必须从导课开始,好的导课就象文章或影片的开始,看能不能抓住观众(学生)的心,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就精力集中劲往一处使。通过各种形式的导课创设问题的主题,再展开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在快要到达高潮时设臵悬念,通过情绪的感染,循循善诱的启导,紧张活跃的竞赛,出奇制胜的应变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感的表演等等手段,从而达到高潮,当然,一堂课可能有多重高潮,所谓高潮迭起就是这类课的体现。

③从教学评价上去把握课堂教学高潮。

教学评价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面,而且这种评价不是点状的,是网状的,贯穿整堂课的始终。教学评价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通过自评,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出来,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则体现是学生共同劳动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在讲述时常有创造性表现,给整堂课带来惊喜而形成无数个小高潮,学生的互评体现同学之间的包容、团结协作。老师的评价提炼整堂课的质量,延伸教学内涵,此时的师生整个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富于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体验溢于言表。这样,教学的高潮便达到了。

3、教学结课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求开始引人入胜,而且要求结尾更为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结课的特点:

①画龙点睛,趣味无穷; ②首尾呼应,相对完整;③干净利索,适可而止。常见的结束艺术表现方法有

1、归纳式小结:归纳式是课堂小结最常用的方法。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常把本课所学内容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打通学生知识形成的通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也起到巩固、加深、强化的作用。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由零碎、分散变为集中,使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对学生总结概括与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2、问题式小结 :一堂课结束,要想知道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设计一系列问题来解决。通过这些问题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3、悬念式小结 :对于前后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课,一节课又不能解释清楚的知识点,小结时有意创设悬念来结尾,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欲罢不能、欲停不止,有一种非弄懂不可的心理状态。来个“课尽而意未尽”就更能激起学生课外探索的兴趣,开拓其思路,扩展学习内容。学生为了探根究底,会提前预习,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这样也培养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

4、课外延伸法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就只有在课前或课后联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学好学科的知识,以便为将来探求本学科领域中的奥秘打好基础,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其方法:一是利用课堂小结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二是利用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兴趣。

5、设臵情境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灵,振奋学生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与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也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下课。

6、幽默风趣法 :课堂小结用幽默风趣的方式结尾,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消除疲劳,从愉快中悟出道理,从兴奋中走出课堂,因而更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同时也是教师为上好下次课的一种良好动员。

四、教学艺术节奏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不能不注意教学的节奏。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个课的节奏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节奏一方面涉及教学速度,另一方面涉及教学内容的难易,即适当的“紧张度”和“难度”以及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变化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优秀教师们都很重视教学艺术节奏的作用。“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强调了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很低沉。”甚至认为:“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言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 这都是我们教学当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艺术节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快慢相宜。(1)使用快节奏时,学生的思路能跟上讲课的进度,不致使中差生出现掉队现象;(2)使用慢节奏时,仍能保证学生适度紧张的学习活动,不致使他们觉得无事可做,注意力涣散;(3)课堂教学中快、慢节奏交替出现“柔性”转唤,使教学组织结构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二是动静相生。要巧于安排教学方式,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老师辅导等教学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组合搭配起来,使教学活动在运动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

三是疏密相间。疏密相间,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密而不疏,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则会过于松弛,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四是起伏有致。教学过程贵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而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那就乏味了。前苏联的调查研究表明,45分钟的一节课当中,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的3—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处于上一节课的影响之中,其后的30分钟是一般学生进入注意力最积极的时期,下课之前的7—10分钟,注意力又开始逐渐地趋于衰退。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形成节奏。

五是抑扬顿挫。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可明显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正如古人所讲:“唱曲之妙全在顿挫,顿挫得款则其中神理自出,如刘欢演唱的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古功罪,任凭说海雨天空,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重青史,却不料身后学名滚滚来,有道是得民心者……”

六是整体和谐。课堂教学应缜密思考,精心设计,使构成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犹如一首乐曲不可乱弹,教师在讲台上,犹如乐队指挥,要用心调动每一种乐器,演奏出节奏和谐,旋律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接受深刻的教育。

三、怎样才能上出好课?

构成一堂好课的因素是复杂的,这当中既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主要因素,也包括了其他一些次要但不能忽视的因素;既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相对稳定的因素,也有许多时时变化的即时性因素。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做到:教师您在课堂上要震住您的学生,而要震住学生不是要教师去吓唬学生,而是要时刻注意组织教学,同时更主要的是要做到

1、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拥有自己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说能这样做的教师,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课。

2、让个性飞扬在你的课堂

一堂好课往往是渗透了授课者独特个性与魅力的课。我们平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有好多课,我们用自己的意思进行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会不错。当我们精心设计,试图模仿一些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时却深觉别扭,教学效果反而会不佳。那是因为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倾注着他们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往往无法模仿。我们只有领会其精神,融合自己的思想,加入自己的个性,把它融入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才可能会得心应手。其实,我们教书,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是自己的思想。只有拿出自己的思想,你的教学才有生命力,你的课才可能会是一节好课。

可能我们很多老师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她语言能力非常强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纪连海老师讲的《正说清朝二十四臣》,他评书相声式的讲课方式, 诙谐幽默,感动人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老师讲的《武则天》,她的语言风格极具现代化,能淋漓尽致地剖析各种历史事件,特别是对人性的分析和把握,超出了她的年龄和阅历。他们的讲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完他们讲的每一讲又盼着听下一讲,这是他们的讲课富有自己的个性,并且他们在自己的课中都体现出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

3、使课堂充满诗意与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透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你这位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也没有什么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信,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教师您所教的学科。而只有当学生喜欢上教师您所教的课之后,“好课”才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4、深情地关注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教师不是把眼睛放在缺点和不足上,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或优势。教师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机,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发生。特别是对基础差没有学习自觉性的学生,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上出自己有特色的课,吸引学生愿学、爱学您所教的课,师生配合默契,只有这样也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总之,课堂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对其探讨永无止境。我想,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精益求精地追求教学艺术,每一位教师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而成为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

第五篇:课堂教学艺术

好书《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

邵清艳编著的《上好课的教学艺术》充实了我的署假生活。读了它,解开了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明白了什么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使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等八位名师的教学艺术,有先进教学理念的个人独白,有他人对名师成功奥秘的恰当解读,有名师个人课堂教学艺术特色的详尽介绍,更有课改里程碑式的经典课例。读此书,仿佛听到了先辈名师的亲切话语,看到了先辈名师的成长足迹,从他们身上,我领会到了语文教学艺术的真谛。

收获一:备课比上课重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法那法,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备课是处理教材,就是用认真的态度,像学生一样对待每一篇课文,做到“先学后教”。于永正老师说,高明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来自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于老师在细微处下工夫,研究教材充分,所以上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雅号。

对于备课,名师们提倡教师先读课文很关键。于老师说:“任何一篇课文,只读一两遍是很难找到好的教法的,但当我们读了若干遍以后,读出味来了,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方法也常常随之产生了。我对此深有体会,对自己先朗读多遍的课文,在课堂上就敢于范读,学生一般会报以钦佩的深情。如果发挥到极致,一阵热烈的掌声是免不了的。当然,先读课文的好处不止如此,读熟读透课文会让老师上课时成竹在胸,从容不迫。

收获二:巧妙引导,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语文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感悟。用孙双金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巧妙地藏起来,但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老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地,却是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如孙老师一次借班上《落花生》一课,请

学生先读书,然后找出不理解的问题。没想到,开始竟无一人举手。孙老师就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进一步提高要求:找出不理解的句子,由句子学生提出:“在我家,父亲和我们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却很难得呢?”正是由于不断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提问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一节课下来,孙老师并没有提多少问题,而是让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培养他们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就会带着问题去摸索研究。

收获三:听说读写的训练实新活。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是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要学习两方面的本领: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赵景瑞老师做得就很巧妙。如赵老师在作文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位小朋友到菜市场买菜,卖菜的阿姨错把两角钱当作一角钱找给了他。归途中他才发现多了一角钱……讲到这里不讲了,问学生:“假如是你发现多找了一角钱,你会怎样做?会有什么行动?请写出来。”学生进入角色后,亮出了许多有差别的行为,反映了不同的认识水平,从中评出最佳做法,让这位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充当卖菜的阿姨,全班观察他的表演,然后写出一个小片断。将真知化为行动,又化为作文,知行合一,人文一致,一举两得。总之,名师们能钻透用透教材,能尊重理解学生,能关注教学细节,能不断掀起教学高潮,这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学习,边学边用,一边用一边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度和风格。

下载课堂教学艺术谈读后感(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艺术谈读后感(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以前我总是认为,课堂上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什么教学艺术、提问技巧等。听了杨玉栋老师的讲座后,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艺术的基础......

    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作者: 李营利 (初中化学洛阳市初中化学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0 / 62发表日期: 2013-12-31 21:39:37 给作者发送信息 | 推荐此文章 | 添加到收藏夹 课堂教学艺术 要......

    《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读后感 1

    《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读后感 ——对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的再认识 山坑乡中心学校朱文娟 最近读了一本陈旭远、张捷主编的《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一书,收获......

    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 一、关于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提出的背景 笔者所执教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正处在高中学习紧张的阶段,这时期学生的心智已经比较成熟,比较容易......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善于运用提问艺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但是,许多语文教师未能在教......

    谈课堂教学机智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机智: 所谓课堂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有关教学的偶发事件的能力,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机智是一种教学能力,是一种巧妙处理......

    课堂教学创新谈

    课堂教学创新谈 时代发展呼唤着教育改革,教育改革迎来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需要创新教学。创新是人的本性,但明确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创新习惯,需要进行系统的有意识的培养。课堂是......

    谈“有效课堂教学”

    谈“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