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对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考察论文
摘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题。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所衍生的“刚性稳定”思维、嵌入监管效果弱、非正式制度运用匮乏、社工队伍建设系统提升以及社会组织的限制性困境与适应性创新等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应寻求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化,探索从分类控制向嵌入监管的转化,发挥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同效能,强化制度系统功能耦合及后续发展能力,以社会政策来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基础以及培育公共精神来缝合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
关键词:刚性稳定;内卷化;非正式制度;公共精神。
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题。如何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以及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对实现社会关系和谐和维护社会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过程中,虽然国家也非常注重社会控制,但并未针对社会领域的变化做出重大管理布局,这使得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些新问题仍沿用旧有的思维框架进行处理。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就在于:联合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公益事业来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治理,培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最终实现社会系统良序运行与协调发展。
一、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偏差的剖析。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实现社会管理制度、体制、结构、运行、过程与方略的多元性、公共性、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以及经济性等特性。关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总结,学界已有一定数量的归纳与分析。本文主要聚焦于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偏差剖析,并提出相宜的“纠偏”之道。
(一)社会管理中“刚性稳定”思维导致组织“内卷化”
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人类从古至今的共同愿望。一方面,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效果就是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社会矛盾也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解决社会矛盾之中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社会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此种稳定却是一种静态的“刚性稳定”。“刚性稳定”是指单纯地以僵硬的方式压制矛盾,缺乏韧性、延展性和缓冲地带,使得管理者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企图运用一切资源来维系其所谓的“理想稳定”,最终可能因不能承担不断递增的巨大社会政治成本而导致政治统治的断裂与社会管治秩序的失范。“刚性稳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体表征为:组织的“内卷化”,它是指一个组织既没有突变式的发展,也没有渐进式的增长,而是处于一种不断内卷、自我复制与精细化的状态。“内卷化”其实是简单复制旧有机制,营造出社会管理表面稳定的假象,致使社会管理创新停滞不前,且更进一步积聚社会风险。虽然“内卷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社会管理不可回避的一个发展阶段,但是政府可以在既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基础上,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降低通过管、控、压、罚等行政化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程度,更加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以及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对话、沟通、协商与协调等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真正实现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的转变,这样才能使社会的“刚性稳定”转变为开放的、动态的、和平有序的以及具有强大自我修复功能的“韧性稳定”。
(二)社会管理中嵌入监管缺位影响管理效能。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多个社会行动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理论将组织的结构理解为由其中的行动者通过某一特殊类型的纽带联系起来的一张网,并主张行动者之间联系的类型、范围、强度以及网络位势能对组织效能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社会网络理论从经验层面论证了所有行为都是嵌入到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组织也是嵌入到具体的关系网络中的。嵌入之所以能对组织效能产生影响,是因为它能提供信任、传递有效的信息以及促进问题的解决三个方面的独特功能。因此,嵌入监管能使社会管理主体培育良好的认同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刚性化的权力运作,它来自于社会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下与社会管理客体互动的产物。一方面嵌入监管有助于社会整合的实现,另一方面社会整合实现过程也是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层面汲取资源和权威不断拓展的双向互动与彼此支持的过程。我国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外在于社会的“类别化”管理特性。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单位认同式微,新的集体认同缺位,民众的社会预期处于不稳定与质疑的状态,民众的社会互信度呈现出较低的水平已经成为常见现象,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这种“类别化”社会管理效能的有效发挥。别外,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过于注重“硬”体制机制整合,在挖掘新集体认同的“软”文化层面却动力不足。
(三)社会管理中非正式制度供给匮乏削弱管理效度。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作用的制度其实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对社会行为确定的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一旦确立就会形成制度刚性对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价值道德规范、风俗文化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内在行为规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非正式制度不可缺失,即使在正式制度非常完备的现代国家,也不可能把人们行为的一切都置于正式制度控制之下,仍然存在由非正式制度进行调整的空间或领域。一些转型国家的制度化过程经验也表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均衡和不相容,整体制度变迁则不可能成功。如果说正式制度供给是社会演进“函数关系式”的一个常量,那么非正式制度影响则是此函数式的一个重要变量。两种制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的效能和作用的力度可能存在差异,但有效的整合可使社会管理效能更为显着。我国地方政府往往重视正式制度对行为的规约而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对行为的影响。现实也表明,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两者都可以影响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及效能。社会管理创新应更加注意区域治理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持续互动过程。社会管理依赖于区域精神、参与精神以及治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支撑,社会管理正式制度的创设要以非正式制度为基础,这样才能将正式制度内化为非正式制度,以达到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
(四)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的限制性困境与适应性创新问题。
学界对社会组织的理论渊源、定义、功能、其与国家的关系、自身能力的建设以及成长的动力困境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也论证了其具有紧密联系民众、维护民众利益、整合民间资源、积累社会资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提升管理效能等积极特性,因此社会组织被赋予在我国社会管理中发挥“准”主体性作用。我们在肯定社会组织的积极特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于文化氛围的缺失、资源汲取的困境以及制度认同的处境,社会组织的积极特性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态下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一种“应然”状态。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所培育的社会组织的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是有疑问的。这种社会组织所履行的职能其实是属于传统的社区服务,其对社会管理客体的服务属于政府规定的程序性任务。由于受到权力资源依赖、自身能力建设以及公众的信任度等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在动员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协同和培育自我发展的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功能必定是较弱的。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摆脱社会组织这种限制性困境以达到适应性创新,笔者认为目前切实可行的办法是:①社会组织的他律,涉及到法律环境、政府监管以及社会监督等,为社会组织的创设、发展与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②社会组织的自律,由部门、联盟或组织内部的成员共同制定规则,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内部的自我监管,保护自身的利益;③提升社会组织的责信度,包括强化自主性、增强公信力、弱化行政性、提升运作能力以及内化组织集体认同等。
(五)社会管理中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应系统提升。
随着对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性质、结构与原因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人本理念的认同内化,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越来越强调平等协同式管理。平等协同式管理认为要想使民众真正地认同,就要尊重民众,讲道理释规范。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社会工作可以从制度与功能两个维度对社会管理发挥协同作用。与其他工作方法相比,社会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其他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相比,社会工作人才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社工相比,专业社工是专业人员的行为活动,其任务都具有特定的诸如社会公平、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社会分配、社会福利、社会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秩序等社会性目标,它的基本社会功能是通过帮助弱势人群、劣势人群与灾民等“有需要”的人群来“解决问题和需求满足”以发挥社会公平、社会团结及社会福利等作用。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社工队伍建设问题在于: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社工人才的教育、使用、评价、激励等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区社工社会认可支持程度弱;社工运作独立自主性低等。各地社会管理创新中需要大力发展的不是以往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而是以专业为基础、以助人为宗旨的社会工作,是以民间组织与职业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社会工作。这种专业化的社工模式既要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又要对开展社会工作所在社区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制进行嵌入,更要主动与所在地行政机关协调与沟通,最终实现其社会服务、社会支持以及助人自助的目标和功能。
二、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与政策的思考。
通过对各地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献搜集、实地调研、经验总结以及模式对比,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今后深化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切入。
(一)寻求社会管理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化。
“刚性化”稳定思维必定会产生“刚性社会管理”。刚性社会管理奉行以规章制度为本,以一种机械的非人性化的凭借体制约束、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社会管理,它无法发挥社会管理实施主体的能动性。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不管是“大综管模式”、“网格化管理模式”、“大调解机制”还是“精细化管理模式”等,其实都呈现出一种刚性化特征。而柔性化社会管理则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它采用的是以理解和把握社会管理客体的心性与行为规律而施以的非强制性管理方式。这种社会管理方式如果适用恰当,既可以激发社会管理实施主体的效能感并引发其对管理目标的内化,也可以增强社会管理客体对社会管理主体行为的信任度并提升其权威。因此,地方政府在寻求社会管理创新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的过程中,除了继续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与整合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以外,还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社会融合以及加强文化建设等,真正地形成“安全、稳定、有序、活力”的社会氛围。
(二)探索社会管理从分类控制向嵌入监管的转化。
社会管理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固化的结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化的开放性系统,它会依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作出调整。学界在理解我国当代国家-社会关系上所运用的公民社会、法团主义、公民社会制衡国家以及总体制度等理论范式,由于其浓厚的欧美色彩而不能有效地解释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康晓光等通过考察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而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理论范式,并通过与其他范式的比照,认为它是理解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类型”。“分类控制体系”是指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1]。在“分类控制体系”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康晓光等又提出了“行政吸纳社会”的理论范式,其核心机制是控制与功能替代。在上述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唐文玉提出了“行政吸纳服务”的理论范式,其核心互动机制是“支持”与“配合”,主要价值目标是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事实上,我国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社会管理模式已呈现出“体制吸纳”的鲜明特征:第一阶段表现为组织吸纳(单位制);第二阶段表现为政策吸纳(社会精英介入公共权力领域);第三阶段表现为体制吸纳的扩展与转向。我国地方政府可在“行政吸纳服务”基础上引入“嵌入监管”的社会管理模式。与公民社会等强调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理论范式相比,“行政吸纳+嵌入监管”的社会管理模式更适宜于我国的现实状况。因为政府的职能改革、执政成本与社会风险控制、社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社会组织的自利逻辑等因素为社会管理客体适应与接受这种模式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三)发挥社会管理中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同效能。
虽说“非正式制度”在概念上是个“泊来品”,但在我国社会管理实践史中却早已成为一种实效的管理理念。民众所特有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都会影响社会管理的体制构成、效能以及创新。我国体制改革以及“单位制”解体后,从政府分化出的大量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以及社会保障实际上部分是由具有非正式制度特性的社区来承担的。大量的社区治理经验研究也表明,社区治理的实现不仅需要正式制度的介入,更需要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为例,地方政府在推行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类别化监管以及组团式走访机制等正式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应在区域内厘清流动人口与城市安全的复杂关系,包括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异质性、社会排斥与社区区隔、社区参与与社区治安以及社区支持与社区融合等问题,大力提倡公民融合政策。在制度供给方面,逐渐打破各种身份区隔,树立个体及群体间的理性沟通行为;在文化氛围方面大力倡导民众的宽容度,增强流动人口的城市认同感;在社会协同方面,结合社会组织的力量,政府制定协助流动人口更顺利地适应城市生活的各种免费项目,等等。只有通过正式制度的嵌入与非正式制度的支撑才能达成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制度协同的“累积效应”。
(四)强化社会管理中制度系统功能耦合及后续发展能力。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社会管理制度也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系统,它绝不仅仅是一些规则的集成与组合。制度的经验研究表明,基础制度越高的制度稳定性越强,因为它能使社会管理处于合理有效的信息调节之下。社会管理的有效性是由该项制度系统的耦合性质与程度、耦合方式与层次、外部环境以及信息沟通等相关的自变量及其相互间关系决定的。从功能上看,社会管理制度系统应包含强制机制、汲取机制、共识机制、监管机制、协调机制、表达机制、整合机制以及再分配机制等八大机制。我国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中制度系统各功能机制的耦合度,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的效能。因为社会管理制度系统这八大机制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表达机制能保证获取社会信息的真实性而有利于社会管理决策;共识机制能保证信息的有效性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协调机制能保证社会管理决策的执行力度;监管机制能影响从行动到反馈再到协调的社会管理执行过程;再分配机制能为社会管理奠定合法性基础;汲取机制能为社会管理增添多元力量;整合机制可以实现社会管理从条块分割到整体协调管理;强制机制能保证社会管理的有效执行。因此,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可以这八大机制为切入点,统筹兼顾,逐渐从局部到整体强化社会管理中制度系统的功能耦合以提高其后续发展能力。
(五)以社会政策来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基础。
现代社会中对公民福祉和社会正义的关注使社会政策不仅成为政府实施社会治理的一项核心制度,也成为构建社会关系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机制。社会政策清晰地表明了政府透过制度化行动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智慧以及管理社会风险的策略。作为现代社会权利结构与功能实施的部分要素,社会政策就是要针对社会变迁过程中有显着影响的社会问题,通过策略性的行动实现既定的价值观,从而建立社会团结的基础。社会政策通过一系列行动者(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及民众等)、资源(物质、经费及人力等)、技术与信息等构成的有机体系,在微观(个人与家庭)与宏观(社区、组织与社会)两个层面上实施社会控制、社会变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策略和目标。
地方政府应加强探索如何融合传统福利理念、政党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政策推行原则三者形成可操作的政策原则与实践伦理。在社会政策制定与推行中应遵循秩序与稳定、民生与权利、民主与参与以及正义与团结等价值观。针对社会问题与目标群体,地方政府应着力倡导“发展型社会政策”。
因为传统社会政策的受益者或对象可能会产生被动性与依赖性,但发展型社会政策却认为,福利接受者或参与者都有自身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政策受益对象或政策参与者的就业积极性。由于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社会福利服务的全面性与持久性,它促使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由注重剩余性的和治疗性的服务取向转向制度性的和发展性的服务取向。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管理方式,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不再是简单地回应和解决受助对象的物质匮乏等基本问题,而是要通过专业方法帮助受助者改善社会适应和生存发展的知识与技巧,并满足与受助者物质需求相关的情感及社会需求。总之,社会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关系、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制度设置,是保证社会稳定与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六)以培育公共精神来缝合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
和谐社会是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调动的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不是哪一群人、哪一部分人的事,它涉及全体社会成员,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倡导“公共精神”将有助于营造社会管理创新的公共话语氛围。现代公共精神源于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和理想。公共精神不仅包括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为与善待生命社会的胸怀,而且体现于规则制定与执行的公正性以及自觉性,更是以一定形式的行为为媒介来传达公共社会领域活动中的各种意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等。
和谐社会所强调的公共精神的基本向度是民众在公共生活中对彰显和谐社会基本理念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与执行,是力求在具有社会理性与道德理想的民众之间、部门之间以及民众与部门之间,彰显民众与组织所应持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对公平的承诺,对宽容的尊重,对正义的信仰。我国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从两个层面着力培育公共精神:一是进一步弘扬政府公共精神。政府的公共精神表现为对公共利益的理解与对公众利益的关注,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服务认同角色意识,超越个人视野对公共行政过程的深刻理解,在公共事务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以及对公共规范的维护。它要求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以公共精神为主导,密切关注并回应民众需求,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扩大民主参与的渠道,形成民主参与机制。二是增强民众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也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之中的一种关心公共事物,并愿意致力于公共生活的改善、公共秩序的建构,以营造适于生存与发展条件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与社会制度。公共精神更是指在公共善治的共识基础上所产生的自尊、互惠、信任等基本伦理规范,体现为社会交往中在自尊的基础上赢得他尊,以互惠作为根本的交往准则,在不断的博弈中积累彼此的信任资本,并遵循于最基本的公共道德基础。
引导和鼓励民众参与公共生活,通过这样一种平台的催生与搭建为民众交流倾诉提供一种解决的话语机制,使民众都能意识到自我角色的存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自我权利的赋予,也使民众认识到自己与社会各群体的彼此共融与平等,让他们既感觉不到特权等级又意识到走法律程序的正当性,既意识到个体利益的尊贵又感受到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既意识到社会秩序感又使得其主客观需求得以回应。构筑主流公共文化价值观,以利益为基本动力,以权利为基本支撑,以新伦理精神为软驱,以创新精神为基本景观来确立对于民众公共行为和思想的疏导以及公共精神的生成。
公共精神不是抽象的修辞,它是一种微观的、鲜活的、流动的、可识别的生活内容和底层修辞。在城市底层话语视野里,培育公共精神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完成精英话语与底层话语的积极对接,完成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有效“缝合”,也就是要将抽象宏大的话语信息转化为普通民众能够理解的表述方式,使其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在日常生活领域完成对公共精神内涵的识别与认同。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既有的社会情境与制度环境中,以决策精英和普通民众这两种基本角色来重构政治社会公共领域,塑造公民共同体。变维稳思维为创稳思维,从制度的配套和程序的可行两个层面推进公民资格权利结构的完善,使公民权利内容与保护落到实处;推进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精细化;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开放制度和精英心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信息充分交流的社会公共领域并以显着的互惠和利益妥协增进社会合作,存量社会资本,涵养丰厚的公共精神;探索国家-民众之间协商合作的模式,使利益相关的民众或关心公共事务的民众参与到真实的协商程序中;通过社会组织、社区以及网络来设置公共议题,使民众在对相关公共事务的探讨中辨清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边界及其关系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开放时代,2008(2).康晓光,韩恒,卢宪英。行政吸纳社会:当代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M].香港: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10.唐文玉。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J].公共管理学报,2010(1).陈华。吸 纳 与合 作:非 政府 组织 与 中国 社会 管 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8-100.熊跃根。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9.郭明维,李迎新。现代公共精神的内涵及其网络化生成机制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
第二篇:论强势利益集团对我国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
论强势利益集团对我国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
强势利益集团指以争取本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经合法渠道形成,组织化程度较高,集团意识较强,利益表达顺畅,占有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积极运用本集团力量参与社会政治过程,在与其他利益集团的博弈中暂居主导地位,在社会中表现出强势的经济利益集团.。各利益集团围绕国家公权力的博弈,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面貌,而经济利益的日益多元化也在逐渐改变着国家权力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美国学者威廉·基夫指出:“利益集团的主要问题不是它们的存在,而是它们的过分。”现阶段,我国强势利益集团确实存在并且影响甚至左右着地方政府的决策,从近年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煤矿安全生产、证券市场监管等问题中均可看到强势利益集团的影子。
一、强势利益集团参与我国地方政府决策的积极意义
强势利益集团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可以实现分权制约与缓和社会矛盾。因为不同种类、不同能力的利益集团对立法、政府决策行为施加的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和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其影响力必然使政治权力的发挥不能够随心所欲,从而使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自由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和体现。强势利益集团参与地方政府决策可以促进政治的沟通和利益的表达,平衡多元利益集团间的利益,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如利益集团的政策参与活动有效保障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利益集团能充分利用其信息和技术优势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利益集团参与政策过程能
强化对政府决策权力的监督等 J。
中国经过3O年的市场发育,社会利益逐渐分化,多元化的利益主体逐渐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集团性利益博弈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博弈是一种正常现象,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发育的程度相差太大,制度为两者提供的空间也不一样。第二,缺乏规范利益博弈的制度安排。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以平衡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为重点,发挥强势利益集团对我国地方政府决策的优势影响,遏制强势利益集团向既得利益集团转变。
二、强势利益集团对我国地方政府决策的消极影响
(一)削弱政府决策的公平性
法国的西耶斯说:“让某一个人对属于大家的东西拥有独一无二的特权,这等于为了某一个人而损害大家。这种做法既表现了不公正的思想,又表现了最荒诞悖理的思想。”此言可谓一语中的。社会公平,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一种影响、左右社会发展进程的机制,甚至扭曲改革的机制已经在开始形成。它导致一些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的改革措施,在实践中收到的往往是不公平的社会效果。在极端的情况下,就是将改革的措施转化为一种腐败的手段。
(二)导致社会利益结构的失衡
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利益时代,利益时代的到来,是市场经济机制和社会结构分化双重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的时代,任何一件具体的经济社会事务都可以成为一种利益,滋生出一群分享这种利益的人,并围绕这种利益进行博弈。集体的利益博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不能为规范利益博弈作出制度安排,畸形的利益博弈将导致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生活的紊乱,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拉大贫富差距。近年来,在精英联盟不断发育的同时,精英和大众之间的裂痕也在进一步加深。裂痕的加深会导致“上层阶级化、下层碎片化”结构的形成,而在结构层面上,则会显现出“上层寡头化、下层民粹化”的特征。应当说,这是值得警惕的趋势。
(三)危害公共权力的运行
所谓公共权力,用美国政治学家戴伊的话来说,就是“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在作决定时所
具有的能力或潜力,而这种决定却能影响这个社会制度中其他的人” 5](引。孟德斯鸠也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H 26)中国30年改革行至今日,正是各种利益集团围绕国家公权力的博弈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面貌,而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世俗化、社会多元化也在逐渐改变着国家权力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正因为对各个群体的权力缺乏正式的、制度化的保障,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非制度化生存现象”。同时,强势利益集团还会利用手中执掌的公共权力俘获政府和官员,滋生腐败,使“公共权力私有化”。官商勾结,权力“寻租”,形成严重的政治腐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
(四)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
政府管制俘虏理论认为,强势利益集团可以利用多种手段,说服政府实施有利于自己的管制政策,把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转移到自己的利益集团中来。以部分国有垄断企业为例,垄断利益最大化、部门化、制度化、合法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将本该由全社会共享的利益转化为小团体利益乃至个人利益。这必然会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导致社会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差距加大,引起一部分人的社会心理失衡,危害社会稳定。特别是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收入、医疗、教育、民主权利等被严重边缘化,因此极易对地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对其认同度降 低,使地方政府面临合法性危机。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持公权与私权之问的和谐,也就是保持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公民的政治信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三、合理引导强势利益集团有序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一)政府要转变角色,找准职能定位
政府作为利益关系调适的权威机构,在利益群体的博弈过程中,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方面,它制定规则,维护法律,守护公共利益,避免发生制度外的冲突;另一方面,它要照顾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防止强势集团因其强势而变得越来越蛮横和霸道,甚至以强凌弱。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起到社会关系调节器的作用,而不能沦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就要求政府要从理念、目标、职能和行为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地完成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从体制上斩断权力和利益的纽带。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政府不仅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更要扮演服务者的角色。政府应当站在超然和公平的立场上,制定公正、透明的规则,维护大多数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
(二)建立公平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均衡机制
对利益格局作出新的重大调整,首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决定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的重要措施。这主要是:其一,来自进一步深化的市场化改革;其二,来自政府在社会公平、公正理念指导下的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整 7。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利益表达和利益均衡机制。在利益表达方面,正如胡鞍钢所说:“中国的改革需要通过广泛的讨论、公开的辩论,绝对不能为少数人所垄断,既不能为少数政治精英所垄断,也不能为少数知识精英所垄断。”可以说,利益表达机制的底线是社会的稳定,上限是利益的表达,两者之间就是形成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空间。政府应当“有所为”,以“公平第一、效率第二”为利益再分配的指导思想,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对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受损主体进行补偿,并通过合理的再分配制度,以缩小利益差距,实现利益共享,健全和完善利益均衡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利益共享和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
(三)健全利益集团有序参与政府决策的相关制度框架
制度作为“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它们“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8]。制度的本质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规则,所谓的博弈,也就是在不同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争取实现各自利益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利益关系。制度的功能是提供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制度要发挥协调利益关系功能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制度之所以能发挥协调利益关系的功能,关键在于制度通过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交互作用,为利益主体提供了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部法律的制定或者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经济利益重新分配协调的过程,在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协调过程中,各个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在进行实力和技巧的较量。具体上应完善以下几种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意调查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决策咨询和监督制约及责任追究制度等。
公共政策首先是用来对问题排序的,然后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公共政策是在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中排序的。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社会作为一种伦理上的判断,核心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是确保政策符合民意及政策合法化的根本途径。
(四)培育社会公众的公共精神及政策文化
政策文化就是人们对政治体系作为的选择意向,即对社会资源的提取和分配以及行为管制的选择意向。政策文化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形象地指出:“观念创造出的世界图像,时常像扳道夫一样决定着由利益驱动的行为的发展方向。”我们将这种驱动力称之为政策文化,一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与该国民众对美好社会的理解以及对待定问题的偏好即政策文化有关。洛克认为,政府的权威来自人民同意的或者默认的契约。如果大多数公民对其有起码的认同,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从经济角度看,利益互不一致的人得以生活在一起的共同点是互惠。从文化的角度看,利益互不一致的人得以生活在一起的基础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从政治角度看,现代社会能够使利益不一致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共同参考点是“公民身份”。
[参考文献]
[1]孙永怡.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渗透及其防
范[J].中国行政管理,2007,(9).
[2]张雅勤,李昌全.论我国利益集团政策参与的制约因索
及其化解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2006,(2).
[3]孙立平.博弈—— 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刘彦昌.聚焦中国——既得利益集团[M].北京: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5]戴伊.谁掌管美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6]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7]陈宪.谁来关注利益失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o8.
【8]诺思.论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6).
[9]洪远朋,等.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 我国社会利益关
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O]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M].
第三篇:社会管理创新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下面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心得体会范文的材料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
2012年6月13日,在县委、县政府、县委政法委等领导的带领下,我县干部赴云南省**市进行了社会管理创新参观学习活动。在这有限的几天里,我们主要参观了**市预防青少年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大调解委员会行业纠纷调解服务中心等地,听取了当地领导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介绍,感受到**人民的热情。我们一路考察,一路对比,一路思考,感受很深,收益非浅。**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亮点颇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市被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县市后,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办公会、市人民政府办公会,专题研究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实施意见及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总体部署和工作重点。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市“十二五”规划,强力高位推进。领导的重视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人员、经费、装备三到位。**市在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中成立了市流动人口管理局,配备专职领导及工作人员5名,在乡镇成立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站,按500:1标准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在构建“大调解”体系工作中,9个专业性行业纠纷调解中心配备了专职、兼职、志愿者共48人。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有调解员12515人。一大批专职、兼职人员、志愿者活跃在调解岗位上,为各项创新举措的落实提供了人力基础。同时,投入900余万建立“一社区两基地”、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为各项创新举措落到实处提供了硬件基础。
三是勇于创新,服务调解。**市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成立了大调解委员会行业纠纷调解服务中心,构建了覆盖全市城乡每个角落的人民调解网络,形成了“一网络、五调解、九中心、千组织、万调员”的大调解格局。在落实调解人员的同时,不忘加强调解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使每个调解员发挥作用,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四是结合实际,取得成效。**汇通古镇是集市民休闲、娱乐、商贸旅游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是**彝族自治州的一张亮丽名片。以汇通古镇文化旅游公司为龙头,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目标,建立游客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医疗服务、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7个群团、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使游客的需求和投诉得到快速处理,避免矛盾扩大,成为新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典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考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经济发展是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加大社会管理强基工程的投入,才能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硬件的建设。
二、**市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工作经验及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经验值得借鉴。我县综治、公安、司法、民政、农林、水利等部门均在乡镇设有职能机构,综合以上部门,构建覆盖城乡的人民调解体系及加强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切实可行。建立人民调解网络,发挥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将极大的促进我县信访维稳工作的有序开展,极大的加强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想法还有很多,但也有不成熟的地方,我问将在前进中摸索。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共同谱写**发展新的壮丽篇章。
以上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心得体会范文的文章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继续关注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社会管理创新课题框架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一)国内社会管理研究
国内学者对“社会管理”的研究起源于80年代,主要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对马恩经典文献的解读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管理理论的切入。2003年“非典”事件后,尤其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从单纯的概念引进逐渐转向为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技术等多元化方向,学科研究也由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转向社会学学科、政治学学科、经济管理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国内学者对“社会管理”的内涵界定较为权威的有四种观点:李学举1认为: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陈振明2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立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俞可平3认为:社会管理就是规范和协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活动。丁元竹4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社会共同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的治理,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整合作用。二是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立法、司法、行政等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不稳定现象进行干预。三是作为主权国家对全球化经济政治社会影响的协调。1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求是》,2005年第7期《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学术月刊》,2008年2月号
综上,国内学者认为,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进行的管理、规范、组织和协调的管理行为。
(二)国外社会管理研究
1.马恩经典文献对“社会管理”的表述
由于时代主体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管理都没有进行直接深入的研究。列宁虽然经历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并明确提出了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管理的问题,但他的可贵的探索只是初步的,而且所指的管理也是广义的社会管理。一是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中涉及社会管理的论述。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认为,政治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社会革命而消失,这就是说,公共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5。二是关于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职能是由国家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本质的具体表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但政治统治并不是唯一的职能,它还有社会管理职能。三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思想。恩格斯在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未来共和国”思想的基础上设计“未来社会”时指出,未来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6
2.西方社会科学对“社会管理”的表述
在北美英语语系国家和英联邦国家中,并没有哪个概念能够与中文的“社会管理”恰好吻合。即使是直译的“social administration”和“social management”的含义也有所不同。Social management有公共关系的意味,有时特指社会中介组织提供的公关和社会关系管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7页
理服务;有时则有社区自主管理的含义。在法语里,社会管理的对应概念为administrationsociete;德语中为die gesellschafliche regierung,这两个概念与中文意义上的社会管理也有一定距离。而与中文“社会管理”较为接近的social administration也并不必然指代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乃至第三部门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因此,对西方社会管理理论进行梳理必须要从近似的研究领域和相关社会管理实践中去寻找能对我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所启发的制度因子。
从理论上看,支撑社会管理的代表性理论有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和善治理论、“整体性”服务理论。从实践上看,西方国家的社会领域包含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具体领域各不相同,在具有长期自治传统的美国,政府社会管理的范围较窄;而法国政府则施行更多的社会干预和管制政策;新兴的发达国家如新加坡在社会管理中甚至奉行严酷的“家长制”。虽然各国情况差异明显,但是综合梳理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还是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些共同的主要社会管理领域实践: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就业管理、食品药品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
二、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
我们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的一些文件进行了梳理后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管理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社会管理”更多的见诸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是在“非典”以后,重点是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尔后的“社会管理”更多的出现在将强社会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文件当中。2005年以后,“社会管理创新”才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的中央党校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中,“社会管理创
新”得到了完整的表述: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在随后公布的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第九部分专门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论述。据此,我们认7为,目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由以下部分构成: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目标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一是向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畅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完善表达方式;三是建立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四是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和群体间的机会均等;五是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监督管理。最终目的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载《人民日报》2011年2月19日
第五篇:论企业管理创新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论企业管理创新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促使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因此,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为企业增强竞争力、推进企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科学管理观念;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基础设旆1 引言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注重学习研究国内外管理的统计论文发表/tjxlwfabiao/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权变”地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2.1 管理观念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最高宗旨,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根源。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可持续性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课题。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其内部系统是可以改造的,而生生不息的企业管理创新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重要保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认为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不是其生存的目的,要科学合理地追求利润。坚持这种管理观,在管理中就会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实行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开拓创新,要求在自我否定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变革与稳定并存;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注重以诚信为本,对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要讲求质量、服务、信誉过硬等等。
2.2 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己成为决定企业经济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关键性要素,产品中蕴含的知识量(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竞争中最有利的武器。企业应改变传统狭隘的重视有形资产,轻视无形资产的观念,要强化无形资产意识。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首先,要重视知识要素的开发。在企业中,应当建立和完善研究与开发机构,以便结合经营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推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其次,注重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加大无形资产投入。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无形资产的创新、设计、引进、应用,并设立知识主管,实施对无形资产的分类、评估、投资以及建立知识档案,为无形资产投资交易和共享创造依据,不断拓展无形资产的范围,要注重对知识产权类和流通领域的无形资产的积累和投资2.3 树立人性化管理的观念首先重视人的知识化,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把员工的学习素质提高作为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其幼师论文发表/yjlwfabiao/
次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在信息化、知识化管理中,打破传统企业在分工上的官僚等级制,重新设计企业的价值流程和结构,重新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及领导者进行定位。使具有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企业人积极合作。共同享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信息,达到更多地交流、更多的一致行为,更多的责任和共同的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快速发展。要建立能为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提供方便的基础设施。使企业对内对外都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交流,在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之间进行反馈。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经济学的鼻祖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陈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却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目前教育论文发表
/jylwfabiao/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效率不佳与企业家缺乏不无关系,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有人指出.企业家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因为其风险由自己承担,而他们的成功却往往使全社会受益。因此,国家应该制度化来扶持和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政府在制度上,应着眼于为企业家提供一个开放、宽松的环境,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