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与经营服务发展管理论文

时间:2019-05-15 12:2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才市场与经营服务发展管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才市场与经营服务发展管理论文》。

第一篇:人才市场与经营服务发展管理论文

一、人才市场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及其优势

1、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是由于当前公众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满足,政府也无力承担起如此庞大的义务。因而,政府要主动追求和社会与市场协作,满足公众日益扩展的需求。

2、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是实现公共服务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需要。公共产品的相关理论为公共服务的经营性提供了根据。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人才公共服务作为准公共产品,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市场主体的经营与技术优势来有效地生产。当前政府垄断的弊端日益显露,在政府垄断的形式下,公共服务效率低下,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耗费了大量的行政成本和行政资源,将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是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必然途径。

3、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是适应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的需要。我国政府所属的人才市场大多数是事业单位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机构,在事业单位的改革的大背景下,发挥好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把承担行政职能的人才服务划归人才机构来办理。另一方面基于人才中介,人才服务业行业本身的特点,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大环境下,也必须依托市场化的资源、平台和手段,更有效地开展好公共服务。将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统筹发展为未来人才市场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做好准备。

4、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是适应产业发展政策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国家已把人力资源服务业列入国家的产业目录。各地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加紧推出,在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政策导向上都具有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产业化的趋势,源于社会化专业分工的服务外包、人力外包等专业化的市场需求在快速增长,为人才市场扩大业务规模、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的优势

1、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化服务的有机结合。公共服务的作用将专注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性、公益性服务上,避免与盈利性经营活动之间的冲突。经营性服务采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提高竞争力为目标,吸引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市场的人力资源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将人才市场经营性业务做大做强。

2、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有利于解决公共服务经费不足的问题。利用经营性服务产生的经营收入来贴补公共服务产生的经费不足,提高公共服务经费保证水平,还可以探索将部分业务外包给经营性服务主体承接。

3、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享客户资源。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公共服务主体可以承担经营性服务客户的公共服务业务,经营性服务主体也可以深入开发和延伸公共服务客户群体的专业服务需求。

三、人才市场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笔者长期工作于人才市场,经过研究认为,政府的人才服务机构要加快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就要找到现实中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其原因。

(一)资源分散,公共服务及经营性发展受限当前林林总总的人才市场众多,资源分散,不同的人才市场办理的公共服务的项目趋同但数据却难以共享。为此,代理人员(注:本文指档案寄存在人才市场人员)为查询档案或者就业报到证等,要经常奔波于不同的人才市场,导致效率低下,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下降。而经营性的服务同样由于资源分散的问题无法更好的开展,收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共服务的传统服务手段滞后不能满足需求当前人才市场公共服务受传统管理手段和管理观念的束缚十分严重,公共服务仍是围绕人事档案产生的,如办理毕业生转正定级、档案工资工龄延续、档案工资套改、档案身份的认定等传统人事代理服务,而现行的大多数的代理人员所在的单位为企业化或者不在体制内工作,基本上不需要档案工龄、档案身份、档案工资等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代理人员质疑人才市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这些服务延续旧的作法缺乏对需求的判断,缺乏人性化服务。同时公共服务手段中对流动人员的需求不太了解,缺乏需求的动态反应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产品粗糙。公共服务的设施和手段也比较传统落后,急需再造服务流程,提高信息化支持程度。

(三)公共服务的经费不足有碍提升服务水平人才市场的公共化服务是普惠制的服务。以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为例,现有有效档案8万份左右,可是每年人事代理的缴费率仅为8—10%,而管理档案需要建国家一级档案室,配备服务柜台设备,配备档案室管理、审档人员和到高校及市场接转档案的人事专员以及为档案证明提供后台服务的各类人员合计百余人,从设备经费到人员人工成本到各项办公经营场所费用开支,仅以10%的缴费率所收到的费用不足以支付目前公共服务的开支,更不用说业务内容和范围创新拓展的经费保障。

(四)经营性服务发展受制于体制约束目前人才市场实施经营性服务受体制约束,经营性服务既不能成为公共服务的补充,又不能完全按企业化运作,服务产品单一,内容简单,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经营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在实际管理上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内部独立管理,但是总的管理体制仍是一体的,在操作上存在目标、定位、价格等冲突,导致两类服务的业务发展都受影响。以现在开展经营性服务中人才测评为例,该产品本可用于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新入职员工招聘、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干部晋级等,具备广阔市场空间,而在人才市场内部尚未充分按企业化管理市场运作的情况下,该测评产品仅服务于部分国有单位的干部选拔,而且主要针对机关单位提供,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定价,价格远高于市场预期,比如一份电脑出的基础测评报告就要300元/人,手工出的测评报告高达2000元/人。人才测评原本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性主打产品,却成为人才市场偶尔使用的补充性产品,使用频率极低,收益几乎可以忽略。

四、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的主要举措

把适合人才市场经营性服务的产品,如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人才网络服务等,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注重服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增强经营性服务能力。要积极探索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务员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经营性服务质量和水平。整合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和行业所属人才市场的相关业务块组,确保形成整体的力量和优质高效服务的链条,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手段,加强产品创新人才市场在保证政策要求的公共服务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改革传统滞后的服务体系,改变仅以传统人事档案为主要产品的服务体系,让各方需求可以在多元的产品载体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创新经营性产品的内容、形式、标准和定价等,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自主决策并实施。

针对市场层出不穷的服务需求,经营性服务不仅可以针对公共服务受众的附加需求进行产品开发,还可以围绕从就业服务入手,从毕业生跨出校门到进入就业单位后的职业生涯提升的全过程开发产品,促进买方市场与毕业生的岗位匹配。同时未来可以将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针对经济结构快速调整中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共同设计完整的契约式服务产品链,提供人才就业信息、职业推荐、人才测评、就业指导、个体诚信档案、诚信评价服务等,还可以建立高端人才数据库,开展高级人才推荐、薪酬管理、管理咨询业务,从而最大限度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层次,提高人才市场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强公共服务经费保障,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人才市场在未来大部份的业务收益来自市场竞争环境下经营性服务所创造的收益,把部份收益投入到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中,改造网络和信息系统,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建设人才市场网上营业厅,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代理人员服务。改造服务场所,改善服务环境。推进高校服务站、工业园及技术园服务站的建立,实施公共服务窗口前移,贴近公共服务受众实现“零步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市场在公共服务中要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方面要加强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引导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者可以先就业再择业,也可以以创业带就业,多种形式的就业减少社会承纳待业与失业的压力,促进社会稳定。

目前,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已建立了约50所高校工作站,并且推出了应届毕业生8项全免费服务,包括免费办理就业接收、办理户口落户、职业生涯指导、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服务,丰富了公共服务内容,大幅度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同时人才市场在人员的投入上可以适当增加人工成本,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开展人才智力引进、人事人才信息管理、人才流动区域数据发布服务等配套公共服务,有效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经营性服务扩大业务范围,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主动寻找市场机遇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成为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市场主体。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的大平台,人才市场的核心要素将逐步实现从市场预见能力较低到具备贴近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的转变,从提供单一项目解决方案到整体性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转变,从简单产品服务到专业服务、品牌营销的转变,为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发现培养、管理使用、流动配置、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需求,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第二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

当前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经济学院2007级国贸2班 张特 20074068 【摘要】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现象,对世界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应该在引进外国跨国公司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国跨国公司,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与利益分配。

【Abstraction】The phenomenons of the development across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merged substancially these years,caus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a great vicissidutes.Our nation should use every tactics to attract Superior enterprises all around the world and exert efforts on nurturing our own giant in commercial field,to make a nutritional ambience for propelling them to the classic level 【关键词】跨国公司 新形势 世界市场 经济一体化 【Emphasized vocabulary】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New circumstance International marke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当前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现象,对世界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应该在引进外国跨国公司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国跨国公司,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与利益分配。

跨国公司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二战后,跨国公司依靠自身的积累和收购、兼并等,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也急剧增强,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许多跨国公司本身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了一些中等国家的经济实力,理查德-伯内特和罗纳德-E-穆勒在《全球通达:跨国公司的权势》中分析指出:“假如我们将1973年跨国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和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就会发现,通用汽车公司比瑞士、巴基斯坦和南非大;皇家荷兰壳牌公司比伊朗、委内瑞拉和土耳其大;固特异轮胎公司比沙特阿拉伯大。”2000年仅全球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占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随着世界市场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发展,其势力扩展到了世界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必然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由化、信息化成为全球性特征,资本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跨国公司作为资本国际化的载体也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主要表现在:

1.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和比重明显增长

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施行者,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2%。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8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达594亿美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占92%,2005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为9160亿美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可见,跨国公司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

2.数目急增但分布不平衡

199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超过3.5万家,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15万多家。到了2002年,全世界约有6.4万家跨国公司,在海外拥有87万多家分支机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共雇佣了大约5300万员工。

但是,跨国公司分布的地区与经营的行业分布并不平衡,以海外资产衡量的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有90家的总部设在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这些公司一半以上的经营主要集中在电气和电子设备、汽车以及石油勘探与分销行业。由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拥有十家以上企业的国家和地区共有十个,而这十个国家便拥有了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40家,占总数的88%,其总的营业额占全球500家企业总的营业额的89.35%,利润额的85.97%。这十个国家中,除了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外,其余均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一国便拥有500强企业的189家,占企业总数的37.8%,占总营业额39.3%,利润额的52.5%。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在全世界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这也是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经济根源所在。

3.投资领域发生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进行产业重组及转移。跨国公司则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投资领域也随之发生了转移。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跨国公司大都自己开展主要业务,只是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而自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不但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如今,跨国公司慢慢减少了对制造业的投资,将生产环节分包甚至完全退出生产,服务业也出现外包现象,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跨国公司则将主要精力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及信息产业的研发及应用上,并且多把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留在母国,以保持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4.研发费用增长迅速

研发活动既是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基础,又是跨国公司自身经营战略的需要,自1982年~1992年间,美国跨国公司的研发经费由382亿美元增长到911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2005年美国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咨询公司对世界1000家大跨国公司研发资金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这些公司2004年的研发经费均有大幅度增加,共达3840亿美元。调查还显示,各大公司的研发经费自1999年以来以每年平均6.5%的速度增长,而在过去两年内更是达到了11%的高速增长。

5.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初步成长,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较弱

二战后,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率先进行了海外直接投资,组建起了自己的跨国公司。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获得长足发展。1990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只有19家出自发展中国家,2005年则增加到47家。2005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实现营业额1.9万亿美元,雇用员工近600万。在能源和金属材料领域,许多新兴国家的跨国公司正与发达国家大公司展开直接竞争。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距离,其中最大的仅与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最小公司的规模相当。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地区与行业分布上较为集中,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基本上来自于大约13个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南非,它们主要集中在建筑、食品与饮料以及多样化经营的行业,这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及制造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仍处于初步成长的阶段。虽然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并且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各种经济活动,打破了以往在国际投资领域由发达国家一统世界市场的局面,给世界资本市场注入新的血液,但我们从以上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创业阶段,规模小,资金少,其组建的跨国公司也以中小型居多,国际化程度较低,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较为薄弱。

二、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新发展改变了世界市场的格局,势必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1.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了世界市场,并最终成为世界市场上交换的主体

跨国公司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它们通过国际投资建立了庞大的一体化国际生产网络,把一个国家的生产与众多国家的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也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及其他领域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并购浪潮大大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其全球战略联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科技的研究与发展。跨国公司势力的扩大在更大范围内、更大限度地扩展了世界市场。当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时,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也日渐增强,它们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贸易方式,如部门间的贸易、部门内部的贸易等等,或者控制国内私人市场,或者通过与其他企业不对称的经济关系实现对世界市场的控制,从而使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例如在世界市场上,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就约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因此,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最终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国际交换主体代替之前主要以民族国家为国际交换主体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也势必会对世界市场上的贸易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残酷激烈

跨国公司使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残酷激烈,跨国公司垄断世界市场的主要方式就是跨国并购,1990年全球跨国并购额为1510亿美元,2005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金额为7610亿美元,是1990年的5倍,占2005年FDI总量的80%以上。2005年全球共有141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交易,总共涉及金额为454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并购总价值的63%。2006年上半年跨国并购比2005年同期又增长了39%,尤其是大宗跨国并购案数额急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加上本国政府通过支持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支持科技政策等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必将导致更多的潜在摩擦点,使世界市场上纷争不断。因此,虽然各国经济互相依靠的程度日益加深,但各国之间互相合作的基础仍是十分脆弱和短暂,一旦世界经济的天平出现偏差,以跨国公司为交换主体的世界市场上将又是一番“刀光剑影”的残酷厮杀。

3.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与发展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不可否认,以西方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多是积极方面,它们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其拥有的雄厚资本、先进技术、治理手段、丰富的从事国际商务的经验、优秀且练习有素的专业人员及完备广泛的全球营销网络对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是一笔丰厚的可利用的资源,但是,由于跨国公司形成之初的动机是资本扩张的本性、资本家转嫁本国经济危机的需要等等原因,因此,从本质上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其基本矛盾而努力开拓、争夺世界市场的一种工具而已,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另外一种调整,是资本主义不甘于被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所代替的一种挣扎。

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组建跨国公司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相对于某一‘群组’或某一‘网络’的生产活动和贸易往来而言,跨国公司现在越来越像是乐队指挥,指挥着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跨国关系。不管这种跨国关系是否含有某种资本投资,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它们的全球利益。”为维护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利益分配和格局,巩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权力,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利用其手中的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兼并等各种方式,控制世界市场,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立足与发展设置障碍,因此,从这方面来讲,跨国公司的发展又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充分拓展及多元化,阻碍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整合和发展。

针对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对世界市场产生的上述影响,我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学习其先进的企业竞争理念与国际化的操作方式与治理经验;同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鼓励本国企业做大做强,组建本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与利益分配,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以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在哪》[Z].“中国经济网”,2006~6~23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 《世界1000家大跨国公司研发经费过去两年增11%》.2005~10~13 《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9%英美中位列三甲》.“中国经济网”,《资本全球化》【M】.中心编译出版社,2001.

第三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

2级电子商务 M01214291 卢江徽

摘要:自20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为了谋取利润的最大化,凭借自身经营管理!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追求全球生产体系的扩张“然而在扩张中发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经济和消费层次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市场的差异性”这就迫使跨国公司在思考和推行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树立新的理念,在充分做好对当地的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柔性和弹性,实施本土化战略模式,以此来降低市场进入的壁垒,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费用,提高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并经历了从考察试探到扩大试办再到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为了适应我国经济!投资环境的变化,而不得不逐步采取各种具体的本土化战略来占领我国市场“加入WTO后,我国将在更广泛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开放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迫使跨国公司在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向我国输出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在华本土化的步伐”这意味着包括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在内的本土化程度远远高于过去,目的是希望进入并占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外直接投资;中国

第一章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合作得到飞速发展,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效率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国际活动中已成为最活跃、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组织形式。为了谋取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凭借自身经营管理、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追求全球生产体系的扩张。然而,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发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经济和消费层次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市场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市场、员工、所处的政策、文化和法律环境是本地的;接触的客户、合作伙伴和经营商也是本地的。这就迫使跨国公司在思考和推行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树立新的理念,在充分做好对当地的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柔性和弹性来实施本土化战略模式,从而降低市场进入的壁垒,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费用,提高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目标市场的需求。

从1979年,我国正式引进外资开始,跨国公司在我国经历了从考察试探到扩大试办再到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发展过程。而近10年来,中国己成为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吸引着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在1999年上海全球财富论坛上,“欲称霸全球,先逐鹿中国”引人注目。先期进入的跨国公司的赢家有一个共同口号:“我们是中国的公司”他们的策略是适应中国转型的市场环境,注重在中国的本土化”加入WTO后,我国将在更广泛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开放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跨国公司向我国加大投资力度,输出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在华本土化的步伐“因此本土化是任何一家欲在中国市场上有所作为的企业都不可避免的问题”谁实施得早!谁解决得早,谁就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目前,我国己加入WTO并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如何使我国一批企业成为强大的、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之一”同时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的本土化战略不仅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具有很大借鉴作用,而且为我国本土企业如何适应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做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关系到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大战略,也是摆在我国政府!企业和科研人员面前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大问题”, 2研究现状

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对不同国家实施本土化战略,是为了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的需求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进行了探索”20世纪60-一80年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微观跨国公司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等,己经隐含了一些关于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安排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对跨国公司发展进行解释的新理论,如价值链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N#R关系理论等等,也展现了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一些动因。

我国一些学者对跨国公司在华实施本土化战略也进行了探讨”万建强(2001)认为跨国公司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自身的管理思想经历了从“以母国为本”的思想转变到“以所在国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以“所在国为本”和“以世界为本”的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根据东道国的具体情况实施本土化战略。刘东迎(2002)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经营,面临着在政治、法律、文化或语言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环境,这使得跨国公司必须遵守东道国或地区的税收政策、当地的法规制度,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消费者的偏好等,积极与当地的政策、文化进行协同配合,与当地企业竞争、分工与协作,吸纳当地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为当地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或提供一些资金、技术援助,逐步增强其适应性,以使企业植根于当地环境,提高企业的声誉和自身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

2.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状况

(1)起步阶段(1984年一1991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模式远未形成,投资环境不理想,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缺乏信心,总共实际利用外资仅221.79亿美元,每年平均为22.18亿美元”在起步阶段,跨国公司虽然对我国整体经济的直接作用十分有限,但其发挥的示范效应十分巨大,为其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一1997年)”2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外资的政策措施,极大提高了外商的投资热情,促使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发展“1992一1997年,总共实际利用外资1967.93亿美元,平均每年327.9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2.7%”(3)调整阶段(1998年一2000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加上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的引资政策也从过去重视利用外资的数量转变为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我国引进外资的速度放慢,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速度有所降低,这一阶段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负增长,1999年和2000年分别比前一年下降了11.30%和10.40%”(4)稳步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市场准入机会增多,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最主要的东道国之一。

2.2在华跨国公司供应链上本土化战略

供应链是一个企业的物流体系,涉及到计划!采购!运输以及销售等众多部门。跨国公司最初在华的动机是实现自身的产品出口,占领市场。随着销售进一步扩大,在加工制造行业出于选择廉价劳动力以及绕开贸易壁垒等方面的考虑,跨国公司来到我国投资设厂,利用当地生产要素或进入当地市场。而今跨国公司不仅仅以避税和占领市场为目的把几道组装工序象征性的放到中国,而是将相关零部件!原材料尽量本土化”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己经转型,正把中国看作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由过去零散的!试探性的获取原材料和加工劳动力的投资,逐渐转变为系统化投资“ 2.2.1采购本土化战略

目前,在华跨国公司的不同产品!不同行业,其采购的本土化程度不一”如初级产品!原材料的获取最容易,本土化程度也最高“如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就有11家工厂为其提供糖!塑料瓶!易拉罐!纸杯!保温箱等配套产品”但技术要求含量高的产业,如通信!电子!计算机!汽车等,由于其对零部件!元器件的技术!质量标准要求甚严,并且受我国国内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企业无法达到其完全配套,这些行业的跨国公司本土化采购程度相对较小“跨国公司要想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在华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在华跨国公司实施采购本土化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1)设立采购中心,直接从我国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对于初级产品类。简单加工类!技术含量要求低的产品,跨国公司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直接从 我国购买”如家乐福不仅在上海设立全球采购中心,而且2002年内建立10个区

域性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己成为家乐福在亚洲最大的采购基地;麦德龙把上海和

天津作为中国南北区域采购供应的枢纽。(2)鼓励国际供货商前来我国建立合资企业,就近供应“一般大型的跨国公司都有其长期的、稳定的供应商”当一家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时,担心我国的零部件和设备供应商不能符合其质量标准时,同时出于长期形成的合作关系的考虑“跨国公司会鼓励其国际供货方在我国建立合资企业,以便就近供货,来达到其采购本土化的目的”如雪铁龙公司与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在武汉成立合资企业时,认为中国的零部件和设备供应方不能符合雪铁龙的质量标准,便鼓励国际供应商生产输油管的英国邦迪国际和提供挡风玻璃的英国皮尔金顿以及生产油封的法国和记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前来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3)跨国公司在我国再投资建立零配件公司”跨国公司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需要,将其在母国的生产配套厂逐步转移到我国境内,来实现当地供货。汽车行业的日本五十铃公司在中国合资成立了多家子公司时,由于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配套产品无法达到其要求,使五十铃公司的大部分配件需从国外进口,如重庆庆铃有35%!江西江铃有25%须从日本进口。因此五十铃公司便在重庆再投资成立三家合资公司,生产片缸顶!汽缸座!曲轴!凸轮轴和模具等汽车配件,以供应其汽车制造商的需要。

(4)帮助我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以达到质量技术标准“跨国公司为了避免供货商的配件不稳定而影响其产品的质量和损坏其品牌名誉,出于公司的长期利益出发,同时为了建立可靠而稳定的供应商链,跨国公司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派出部分技术人员到供应厂商提供技术援助和咨询,逐步帮助我国企业达到自己的技术要求。

2.2.2生产加工本土化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中国生产成本低廉,许多外国厂商相继将生产基也移往中国,制造业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重点”建立生产加工中心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华实施本土化战略最直接的体现“如2001年7月,松下电器公司停上}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微波炉,将其生产基地集中到了上海。8月,东芝公司宣布仁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视显像管,把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中国。

2.2.3市场本土化战略

不少跨国公司自进入中国以来,十分注意适应中国独有的国情,运用或己经意识到应该运用不同于母国的营销策略,以确保使企业真正融入市场,达到长期获利的目的:主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习惯和支付能力等因素,为产品准确定位,不遗余力地在产品生产!包装设计!商标名称!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增加品牌的文化投入,从而创造出本地化的品牌”并且跨国公司积极利用当地的媒体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种广告开支:甘销售额的高比例造就了跨国公司的营销优势,影响和引导着当地消费者的消费。

(1)产品当地化。跨国公司为了迎合我国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根据产品的差异化实施产品本土化战略。

(2)广告的本土化。由于广告受我国环境、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跨国公司从广告用语、符号意义、文化象征、诉求主题、形象组合到广告经营策略、人才一组合培训、管理模式、公共关系构建都与我国社会相适应。但跨国公司为了协调投资于其他国家的产品和体现国际化品牌的需要,在全球营销战略的统一指导下,在中国投放了具有全球统一性和我国市场具体要求的全球策略,本土表现的广告。

(3)价格本土化“跨国公司根据我国目标国市场的具体情况(如我国消费者水平),或出于某种战略上的考虑(如抢占我国市场,排挤竞争者),而实施价格本土化战略。

第3章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经济效应分析

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经济效应,对于有效利用外资,调整外资政策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效应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既有现实影响又有中长期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作用,需要评价的内容繁多,以及数据的获取也有很大的难度,对此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存在一定困难“因而本文试图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出发,集中在区域经济、就业、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以及市场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3.1资本形成效应分析 跨国公司通过在我国生产的本土化和投资研发的本土化,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从而有利于我国资本的形成”由于在我国引进的直接投资中,主要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在此用我国引进的FDI代替跨国公司的投资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对资本形成效应“下面用两个重要经济指标来说明FDI对我国资本形成效应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与国内固定投资的比率。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从我国三大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看,我国FDI的区域分布特征一FDI在中

国的资本形成空间极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开放基本遵循了一个从经济特区一东部沿海地区一内地的渐进过程,这造成了外商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经济特区,而拥有18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吸收利用的外资却相当有限(FDI占进入中国的FDI不到20%,超过80%的FDI进入东部地区)“从中可知,我国吸收利用外资在区域结构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而这种不合理性随着外商投资的大幅度增加而迅速扩大,加上FDI的进入一般都存在后续性追加投资,以及母国资金的配套投入,这样大量资金投入到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在增长能力0的差距,使得我国FDI利用的区域结构失衡明显。这不利于缩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社会的稳定。因此,FDI资本促进效应对我国的影响仅局限在部分地区。

3.2增加我国就业数量和提高就业质量

跨国公司对在华实施生产的本土化和投资研发的本土化时,采取了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和管理的本土化,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包括相当多的管理和技术职位”,随着投资的总量和广度的加大,必然也会增加我国劳动力需求的要求“到2000年底在外资企业就业人数为2000万人,我国全国劳动人口的近10%”如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雇佣员工人数不断增加,从1992年的290人逐步增加到1997年的9000多人“通用电气公司从1984年成立才有几十名员工,到现在拥有8000多名员工”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在提供直接就业机会的同时,还通过在采购的本土化提供了大量间接就业机会。如可口可乐公司的投资带动了一批原材料供应商的发展,事实上就间接地促进了当地的就业。

跨国公司在华采取人员使用匕的本土化,为员工提供比我国国内企业更好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险福利,而且通常为雇员提供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因此,我国的雇员可以从跨国公司就业技能的提高中获益,在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正式就业,在职和非在职培训中获得新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促进了我国就业结构的改善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3.3技术扩散效应分析

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本土化战略特别是研发的本土化战略过程中,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从而使我国企业通过示范效应!竟争效应和关联效应来提高自身的水平。通过转移和学习等过程使技术应用范!图在我国扩广”但在获得技术效应收益的时候,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参考文献

阿兰鲁格曼著.全球化的终结.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珊美 保罗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何自力等.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 罗进.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 金培.产业组织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志乐著.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新趋势.新华出版社 吴易风等.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孟宪昌.企业扩张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符定伟等.国公司中国攻略.机械工业出版社, 潘轶严.从跨国公司本土化中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企业管理, 方英 跨国公司经营的本土化趋势及其启示.经济问题探索

第四篇:媒介经营与管理论文

媒介经营管理论文

论文题目: 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

——以微博为例

学 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 2011级 新闻班 学 号 01138019 姓 名 郭 婷 任课老师 张君浩

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以微博为例

【内容摘要】在这个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出现了真正的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作为平民代表的自媒体,空前火爆。然而,伴随着自媒体蓬勃发展,由于自媒体参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信息的把关和过滤,以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的约束,谣言也在社会中掀起了更大的浪潮,给社会集体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因此,自媒体应该通过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做好信息的把关和谣言的应对,完善自媒体相关立法制度体系,加强监管,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媒体的自律和他律。

【关键词】 自媒体 微博 自律 他律

在这个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这个“全民皆博”的时代,以博客、播客甚至个人电子杂志等为代表的自媒体们,空前火爆。自媒体正悄无声息的演变成一种社会时尚,它释放着平民大众斑斓的人性。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近5亿网民、3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境内50余家微博客网站,每天更新帖文达2亿多条,其巨大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伴随着自媒体蓬勃发展,谣言也在社会中掀起了更大的浪潮,给社会集体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因此,在这个近5亿网民与9亿多手机用户,十几亿支麦克风、十几亿个自媒体活跃的时代,为了避免其对社会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自媒体加强其自律和他律是意义重大的。下面,本文就将以微博为例,探讨一下自媒体的自律和他律。

一、自媒体时代的定义

在人类传播发展史上,有三种类型的传播媒体:一是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为基础的传统媒体;二是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介为主兼容多媒体发展技术的新媒体;三是以web2.0应用技术为基础的微博,我们称之为自媒体。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比如邮件、手机、博客等,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信息的新媒体,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近几年,博客和微博在中国盛行,标志着中国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人人都是信息的受众。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自媒体时代以微博为典型的代表。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这使得更加庞大的人流涌入到自媒体时代!

二、自媒体时代为什么要加强自律和他律

(一)自媒体参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容易传播不实信息、不恰当的观点

以微博为例的自媒体参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群体之中,其阐述的观点和发表的言论难免受到视野、情绪、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加之跟帖者往往缺乏全面充分的信息,其营造的网络舆情也容易失真。另外,自媒体大参与者们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也受到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不一定对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情况很清楚,很可能因得到的信息不真实、不全面而作出片面的判断。而且,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 往往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自媒体平台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秩序,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比如微博上“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的无稽之谈,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的以讹传讹,花费很大精力才得以澄清;而“滴血食品传播艾滋病”的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因此,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由于参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易于传播不实信息、不恰当的观点,导致传播伦理成为焦点。所以,参与自媒体的主体要必须要加强自律来防止不实信息和不恰当观点的传播。

(二)自媒体缺乏对信息的把关和过滤 以微博的为代表的自媒体传受机制也在发生多方面的变化,突出的是把关机制的变化。传统媒体作为一种专业机构,在发布新闻前均有编辑把关程序。职业编辑保证了新闻的品质,他们不仅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全力保障其客观、公正,同时还把握信息的格调,防止包含诸如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信息被不加区别地传递给公众。这是传统新闻业确立公信力的另一有效机制。经由微博的信息传播在这一点上也与传统新闻活动不同,即没有一个可对微博上传播的内容具有总体把握能力,并对其负责的编辑人员。微博用户自己还要充当编辑的角色,自觉地核实信息,通过选择关注的对象来筛选信息,通过转发和评论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传统媒体上,纠错、撤销或删除已刊出的信息是不可能的,网络上则可以由机构来纠错、撤删,而微博上每个用户自己就可以随意删除已经发出的信息。因此,用户本人就是全面的把关人。Web2.0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一体化。在传统新闻活动中,大众传媒和受众两种角色泾渭分明,只有前者才具有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报道的权力。而微博打破了这一新闻生产流程。

因此自媒体的这种对信息的处理缺乏外部的约束和把关的特点特别容易造成不实信息的泛滥,谣言的传播,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自媒体的参与者要加强自律,对自己所散布的消息进行把关,此外,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也应该建立一定的把关机制来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三)自媒体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的约束

一个法制国家,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随着近年来传媒领域改革的深化,公众媒介权利的实现方式也开始从单纯以国家行政机制中介的“他导”方式,转向自主选择的方式。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我国的媒介法制建设更加主动、有效地为公民的精神文化消费权益提供支持和保证。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就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导致对自媒体的参与者约束力不够,在自媒体主体发布信息的过程中,由于许多信息缺乏权威引导,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涉及他人隐私权的暴露,对他人的恶意中伤、欺骗和打击报复等行为。

(四)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对社会发展重要意义 美国硅谷的专栏作家丹·吉尔默在他著名的关于自媒体的专著中表明,自媒体的特点就是:源于大众,为了大众,即“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这种林肯式的话语,释放的是一种自由无羁的技术自信和文化自信,但是在这一理念实现过程中,缺少了每一个参与者的公民意识,特别是道德上的自律、自重,自媒体的特点就有变成伤害大众的危险。此外,近5亿网民与9亿多手机用户,十几亿支麦克风、十几亿个自媒体,难免会有杂音。正如指挥、纠正跑调的音符,合唱才能更和谐、更美妙,要让自媒体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承担媒体责任,他律同样重要。

自媒体使得新闻生产方式产生了革命性变化,一个垂直的信息管理机制被日益平面化的自我约束机制所代替,信息搜罗和发布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和扩张。就微博而言,通过其散布的重庆“城管打人”、荆州“爆发禽流感”、北京“地铁男女拐婴”、武汉“新世贸大厦失火”、杭州“烟厂发生大火”等虚假新闻,还有当一些重大事件或者敏感事件发生,各种缺少社会责任感、妄加揣测甚至肆意攻讦的信息便随处可见。如此种种,都可能浪费公共资源,影响社会秩序,激化社会矛盾,损坏社会公信,对当事人和利益攸关者造成较大的财产甚至精神损失。因此,加强自媒体的自律和他律非常重要,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自媒体时代怎样更好的实现自律和他律

(一)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由于自媒体参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容易传播不实信息,使得谣言到处流传。因此,社会必须加强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网络谣言的传播与公众的理性批判能力成反比。网络谣言的扩散往往与一些网民以感性的姿态,对谣言缺少理性思考的跟风紧密相关。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民针对网络信息的思考判断能力,对于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自媒体的参与者懂得分辨是非,了解更多的媒介知识,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媒体的自律。

(二)自媒体和社会需做好信息的把关和谣言的应对

由于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良莠参差不齐,缺乏信息的过滤和把关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因此,自媒体和社会需做好信息的把关和谣言的应对。互联网企业是“第一把关人”,尤需多一些社会责任感,多一些有效管理。传统媒体面对真假莫辨的网上信息,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求证,披露真相、以正视听。更重要的是,作为“被谣言”的主体之一,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应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热点疑点,说明真实情况,使谣言止于公开透明。这样,自媒体才能更好的实现他律。

(三)完善自媒体相关立法制度体系,加强监管

对于自媒体来说,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根本的“谣言粉碎机”。目前,中国政府对于包括自媒体在内的互联网络立法显然是滞后的,尤其立法的初衷与效果更令人遗憾。这仍与过去多年传统的媒体管控观念有关,多年来,中国并未有实质意义上的公共媒体空间,所以媒体管控一直处于权力的干预之下。但自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兼具个人与公共两种属性,并显示出日益强烈介入社会的巨大影响,其源头过于分散化和个人化却也令管理部门苦恼不已。政府虽然试图通过立法解决问题,但立法过程中仍难以跳出行政权力粗暴干预下的传统新闻管制的窠臼。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和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使其转入法制轨道。使得自媒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同时避免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更好的实现自媒体的他律。

此外,每一位严格自律、抵制谣言的网民,每一家秉持“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的媒体,每一个正视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及时回应的部门,都构成对造谣者的他律。这样的他律,再加上法律制度的约束,信息把关环节的完善与网络、网民的自律,正是自媒体的两侧护栏。有了护栏的引导和保障,这一全新的、快速发展的媒介形式,将会在在信息民主化的大潮中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人民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参考文献:

1、邓瑜:《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2、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年版

3、蒋原伦、张柠:《媒介批评》广西师范大学 2011年版

4、喻国明:《直面数字化:媒介市场新趋势研究》 国际新闻界 2006年版

第五篇: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才的流动所造成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因为它要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的提升社会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在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年代,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化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和机制,使得我国各类型的人才能够逐渐被发觉,他们的人事档案管理也能实现更好的人事档案互联与共享。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才市场;信息技术

1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

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人才市场档案信息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对人事档案信息的相关资源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处置,使得人事信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现代的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建设:首先,是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建设的最重要的是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建设。这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当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和技术保障,只有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才有依托,这也是为人事信息信息化管理提供一个信息化的标准。同时,在局域网中做好数据备份系统及灾难应急工作,保证意外发生时能自我修复。毕竟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对信息是大众和公开的,当所有人都是通过Internet互联网查询的时候,信息技术的发展才彰显其重要作用。第二,是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现代化意识和科技化意识的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是急需的,他们过强的专业知识能够作为档案信息管理的坚强理论基础,同时他们也应该具备较广的知识面,如对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他们既能熟悉人事档案管理业务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懂得如何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到人事档案的管理中,这就是社会所最需要的双重知识结构复合型人才。例如人事档案中存在较多的纸质档案,如何有效的将其转化为电子档案,如果掌握了较好的OCR技术就能达到这种目的。操作自动识别、文字能够顺利转化成TXT或DOC文档格式,这样能够更有效的进行电子档案的编辑和管理。

2人才市场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发展

2.1信息技术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手段

要实现高效的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首先要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通过更加开放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档案的管理。例如,将信息管理层面的传统保管、利用职能逐渐的转化成服务职能,进行合理的人事档案信息资源配置,是人事信息档案的管理更加人性化,追求服务的高尚。

2.2信息化管理更有效进行决策和管理

为了保证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完整、可靠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契机。人机合一,信息处理能力的人为干扰准确性,都成为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人才市场档案信息的一次性投入,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加工和整理,实现信息的多次而准确的产出,同时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远程服务,实现的是一种远程和面对面式的交互作用模式。

3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对人才市场的档案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其在充分展现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广泛性的同时,能够调动人才市场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得人事档案信息在当事人与企业、社会的接收、传递、存储上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同时,这也面临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一旦信息泄露,不仅对个人,对企业还是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不断地对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上的创新,加强安全性的创造是最重要的方面。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网络化三者的有效转换。例如,在这样的体系下,相当一部分疏浚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更加的迅速和便捷,同时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信息的多次循环利用,并大大提高整个人才市场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

4结束语

人才市场档案信息管理的方式一定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的是将长期、全面而具体的工作转变成新工作效率更高的、全面而又准确的信息处理过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本方面的应用,同时也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因此,人才市场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实现,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又要逐步的加大对档案部门信息管理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赵晖.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办公自动化,2008,123.[2]程超.人才市场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5,07.

下载人才市场与经营服务发展管理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才市场与经营服务发展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1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当前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现象,对世界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应该在引进外国跨国公司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国跨国公司,参与......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期末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工商管理 贾茜 M01114205 摘 要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成长不断地接受国际竞争的考验......

    《茶馆经营与管理》课程论文

    茶馆经营与管理 课程论文 传统茶馆的现代内涵挖掘 院 系 :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茶与食品学院 茶学(文化经济方向)1班 游晓冰 20094131046 郑蕾 讲......

    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论文

    报告一 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起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情。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仅是知识......

    会展服务与服务管理论文

    会展服务的发展与管理 摘要:现今的会展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形式丰富多彩,但同时,会展业的发展管理经验不足,会展服务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总体概......

    酒吧经营与管理论文(精选5篇)

    学习《酒吧经营与管理》感想专业:建筑学091班 学号:2009113122 姓名:王玥明 学习《酒吧经营与管理》感想 “酒吧”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神秘气息的词语,喧闹,妖冶,疯狂„„ 学习了《酒......

    经营与管理

    广告行业自律由广告从业者成立行业组织,制定行业章程和行业规则,并以此为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我限制、自我协调、自我管理,使广告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职业规则和社会道德......

    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与发展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汽车服务行业的特点和人才需求,揭示了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发展规划革新的必要性;对沈阳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提出了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