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据库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一、背景
当代学生管理具有种类繁多、信息量大、变更周期快等特点,原有的人工方式管理具有缺陷,如效率低、保密差、成本大等,再加上文件存储复杂,检索、维护、更新都非常烦琐,对于学生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灾难。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生信息管理的技术更新,数据库的运用加强了学生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数据库系统具有查找方便快捷、存储量大时长、保密性好、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为当代学生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再则,广大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新时代的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评判网络试卷。在教育行业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学校管理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学生数量急剧膨胀,传统信息管理丧失了实用性,数据的爆炸急需新的技术。人们从数据库中找到了出路,解放了纸质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不仅从经济层面上节约了很多成本,从人力和工作量上来讲,还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最后是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库是当下管理软件中必备的内容,因而使用量极大,其技术开发也越来越先进,操作难度越来越低,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使用者的疑虑,减少了数据库使用培训的时间,使其在人员管理和数据管理领域之中优势尽显。
二、具体的运用
1.数据库的建立
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校情,不同学校的学生特点不同、数量及相关数据都有差异。所以,要设立一个和学校相符合的数据库,才能有效利用其优势,发挥管理效能。根据关系数据库范式规范理论,学校要创建一个有用的数据库,首先结合学校需要的数据,再思考创建相应的模块,把所有模块组合关联好,形成有效的学生管理系统。最重点的一点是系统模块一定要符合学校管理的需要,如下图。
2.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学生管理主要包含基本信息、学籍信息、课程信息。所有的学生数据都要包含在这三个系统模块之中,整个系统功能包括相关信息的录入、维护、调取、存储。
(1)基本信息,包含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功能;内容主要是学生所在的学院、姓名、学号、年级等。
(2)学籍信息,包含学生学籍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功能。内容是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籍贯、入学时间、毕业时间、政治面貌、所属学院、学科专业、家庭地址、学位证书号、毕业证书号码、毕业去向等。
(3)课程信息,包含学生学籍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功能;课程信息的内容是各学科成绩、各学期课表、学分汇总等。
3.数据的录入
(1)将在校学生的各项信息整理并输入数据库,注意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2)创建窗口操作,方便学生输入和浏览数据。
(3)设置统一的数据规则,便于内容筛选,有利于数据的输出。
(4)合理利用组合框表,如专业创建时给予预先输入好的专业列表,性别、学历等都可预先设置,增加准确度和节约时间。
4.建立查询功能和统计输出功能
数据库建立查询机制,满足对信息分类查询的需求,如需要查询“专业”为教育技术的学生信息,利用查询视图设置查询表,再利用查询向导,选取需要的内容,在视图“专业”栏目中把条件设为“教育技术”,所有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在校学生都会出现。统计输出主要是为了向上级部门报告学生情况所需的各项数据,人工处理数据十分麻烦,容易出错,利用要素交叉查询统计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以查询教育技术专业的女生为例,只要在查询的界面设置新的交叉查询,用专业为行标题,用性别为列标题,很快就可以生成一个统计表,教育技术专业有多少女生一目了然。这个方法可以举一反三,广泛应用。
5.数据库的保护
为了保护学生的信息数据,防止学生权益受到伤害,加强学校管理,设置数据库账号、密码,设置相关功能的权限。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学生数据库运用案例,不要看它简单,这对于学校管理和学生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没有一个好的数据管理系统,学校的学生工作将会很难开展,学生对自身相关信息的了解、获取也十分不易。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体系,学校相关工作部门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但相对于传统人工信息管理来说,数据库是十分廉价的。
三、Access数据库
1.来源
Access数据库全称是MicrosoftOfficeAccess,是微软公司研发的一个数据库,结合图形用户界面和软件开发工具,是当下最流行的数据应用,无论是在小公司还是大企业,Access都受到广泛青睐。
2.用途
Access的常用用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分析方面,Access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能力,当使用查询功能时,可以简单地进行汇总、加权、平均等相关统计工作,还可以简易灵活地设置所需要的检索、统计条件,可以让使用者在数以万计的信息中寻找到最符合要求的信息数据,速度快、内容全,这是传统的Excel表格难以媲美的地方。只要会使用Access,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都会在不会使用者之上。二是开发软件方面。最常见的是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各类企业管理软件,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企业或者机构的人员培训成本,同时也能有效规范人员管理,完善企业或机构的管理理念。相对于VB、C语言等数据库,Access正如其中文译文一样,容易让人接受、学会、运用。
3.特点
首先,Access数据库系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基于微软设计这款系统时的初衷,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轻松使用数据库管理,能够参与对系统的完善和改进。其次是功能强大,Access的报表创建功能能处理一切可以链接的数据来源,拥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再次是简单、易学,这不仅是为使用者节约时间,更是为了数据库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其作用。最后是廉价性。电子数据库容量庞大,处理能力强,相对于传统数据存储,它能更为长久地保存信息。总的来说,Access数据库是具有经济优势。
4.功能
Access数据库系统默认4个功能区,分别是“开始”“创建”“外部数据”“数据库工具”。“开始”包含视图、剪贴板、字体、格式文本、记录、排序和筛选、查找、中文简繁转换;“创建”包含表、窗体、报表、其他、特殊符号;“外部数据”包含导入、导出、收集数据、SharePoint列表;“数据库工具”功能区包括宏、显示/隐藏、分析、移动数据、数据库工具。除此之外,一些功能默认为隐藏,没有显示。只有进行特定操作时,所需要的相关功能才会显示出来,如执行创建表操作时,页面会自动打开“数据表”功能区。
四、总结
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巨大,特别是教学管理软件的广泛使用,不仅规范了教育管理体系,还促进了教育行业发展。数据库作为学校管理中重要的手段,非常重要的阶段是数据库需求分析。例如,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充分调查应用领域。成绩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个需求,数据库应注重学生成绩管理模块的建立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燕,王静,赵仲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农业网络信息,2013
[2]赵赛南.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J].消费导刊,2016
第二篇:艺术学院教学管理中柔性管理的运用论文
目前许多高校都沿用刚性教学管理基本模式,强调以外在的规范,使人们有明确的行动方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尤其对于艺术学院教学管理来说,要寻求一种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此将柔性管理应用于艺术学院教学管理中,对提高其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1、体现个性化教育特征。个性化教育即承认学生在智力、生理、情感及社会背景等不同方面的差异性,要充分了解其兴趣爱好及特长,有利于区分学生特点,更好地开展教学,使其获得教育满足。因材施教即充分理解学生个性、价值、尊严,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从探索中寻求知识。艺术学院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主角,尊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提高其学习效率。
2、具有激励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为不同层面,即尊重、社交、安全、生理、自我实现等。其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需求中的最高层面,在人类生活中也属于激励因素。刚性管理即运用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对人实施约束,而柔性管理不同于刚性管理的是,它在于需要满足师生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具备有效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引导人类发挥自身潜力。
二、艺术学院教学管理应用柔性管理的价值
1、艺术学院现状需要柔性管理。21世纪初,我国有了艺术教育的源头,但该时期基本上都是从艺术中延伸重组的,规模小,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过于强调和传统高校相同的教育规律,没有体现艺术学院的特点,学校教师岗位配置和相关机构的设置也和行政单位相似。在实际操作中,管理格局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如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内容,只局限于领导体制和教职工管理体制。由此看出艺术学院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经费、师资和资源等问题。柔性管理的实施恰好可以应对此类学校面临的挑战,协调和组织各种教育资源,有效提高艺术学院办学实力。
2、符合文化艺术市场需求。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文化工作的人才,因此艺术教育和文化体制改革是艺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前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我国改革文化体制的主要思路,在上述两个思路引导下,文化交流、服务、管理及生产都会以不同于其他教育领域的方向开展。
3、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柔性管理。当前师资队伍素质一直是艺术学院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导致师资素质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较强的学科专业创新能力,部分教师面对快速更新的新知识技术只处于浅层阶段,学科也缺乏和专业最前沿接轨的领军人才。二是学历普遍偏低,大部分艺术院校师资都为本校毕业生留校为主,有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对此,艺术院校应实施柔性管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创新精神高及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三、柔性管理在艺术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建立以人文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艺术学院教学管理主要对象为教师和学生,实施管理的目的在于坚持面对服务对象和教学第一线的首要原则,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不管出台何种教学管理制度、政策及措施都要和上述要求相符。为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参与,在教学管理中多发表意见,适当时给予决策,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艺术学院学生将随时变化的社会环境转化成促进自身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
2、建立激励、流动机制的柔性人力管理资源。艺术院校所建立的柔性激励机制在于根据教师工作环境制定宽松和谐的工作方式和激励考评方式,有利于真正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主要集中在教师业务水平考核、教师改革、教学岗位津贴分配等,能促使教师在改革方面主动积极地分析、思考、钻研各种创新活动。对此,在培养新型美术专业人才时,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构建有利于美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措施转变学生观念,重视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美术专业人才。
3、建立适应个人、社会需求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强调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自身潜力,极力维护人的尊严,刚性管理则以“物”为前提,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基地,十分适合采用这种管理方法。再加上目前艺术教育逐渐往大众化方面转变,要求此类学生加强综合课程教学,将传统的专业理论、公共课和专业课整合为具有职业基础和性能的课程,有效增强学生就业针对性。最后加强培养创新型教师人才,即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思想观念进行创新,通过此种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促使学生发挥创造性和内在潜力。总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方式相对于以往也有所改变,目前许多高校都强调教学质量和管理,希望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柔性管理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教师对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以人为本的特质,最重要是对推动社会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北方林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论文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编号之,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管理方式直接决定林业的发展。北方拥有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北方的林业管理正逐渐实现现代化管理。
一、北方林业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1林业管理人员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北方的林业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便很多林业管理部门安装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人员也不应用,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觉得传统的管理模式可以管理好林业,没有意识到在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方面林业的管理,提高林业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重视信息的价值。
2没有统一的执行规范和标准
在北方的林业管理中,信息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除了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不强之外,北方林业管理的部门存在投资分散管理,在管理中没有相关的标准,缺乏统筹管理的能力,很多林业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也不同,信息存在分散的情况,不能做到信息共享,这种现象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林业管理的信息化有一定的影响。
3林业管理能力低
在我国北方林业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少,管理能力也比较低,并且北方的林业信息管理系统职能都进行简单的管理业务,在管理构成中不能得到实际的引用,很多管理系统都成为了摆设,并没有应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林业管理的检测数据不能进行合理的使用和修改,因此不能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信息管理的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的作用。
4缺乏信息技术的人才
北方立业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在管理过程总很多管理员的能力不高,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比较少,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谁用信息技术,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实现林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证,所以人才才是林业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核心。北方的林业管理系统中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因此严重阻碍了北方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北方林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原则
1实现林业资源检测的信息化
在进行林业管理的过程中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林业资源的相关数据,在使用信息技术获取林业资源时,可以利用GPS等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摄像,提高林业管理的效率。把林区划分成不同的管控区,使用可视技术对林业资源保存,方便日后的使用,可以使数据数据使用做到统一化和规范化。
2灾害管控的信息化
林业资源在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给林业资源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的管理方式是通过地面巡逻来完成林区的灾害防治,在工作过程中监控不到位,不利于操作。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灾害进行监控,用卫星的拍摄情况掌握森林的灾情,可以及时防治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的损失。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整理相关的检测数据,可以发现规律性的数据变化,及时赵傲灾害发生的原因。在检测病虫害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树木对光谱的反射效果来判断病虫害的情况,林业资源受灾频繁,所以给林业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对灾害情况作出判断,减低灾害的损失,所以在林业管理中要多应用信息技术。
3林业产业管理的信息化
管理好林业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北方的林业资源产业包括经济林、花卉种植以及木材加工等产业,实行林业资源产业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优化资源的使用,对相关产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所以北方林业的管理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
三、北方林业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途径
1加强管理部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想要改变北方林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就要加强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这样可以增加林业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林业管理的信息化。
2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林业管理部门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制定统一的信息系统的执行规范和标准,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通过统一的规范进行信息记录,方便日后信息的使用,还可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信息的集中管理,更好的实现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管理的优越性。
3加强林业部门组织机构的建立
我国林业管理要制定从地方到中央的林业管理检测系统,北方的林业管理的信息化要进行探索和完善,安排固定的管理人员进行检测,对相关的数据及时整理,增强信息化的统一性,对林业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使北方的林业管理的信息技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结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北方林业管理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解决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北方林业管理的信息化能力,推动实现林业管理的信息化。
作者:汤世斌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海林场
参考文献:
[1]赵殿义、刘孝雨.信息化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5(16).
[2]关繁华.林业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
第四篇:精细化管理中高校教学管理运用探究论文
【摘要】作为管理理念与技术的融合,精细化管理更加强调精致、高效的组织管理,以常规管理为基础,立足于人本,提升了服务效率与质量。高校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推进高校教育创新改革意义重大,有关方面的研究颇受热议。本文在对精细化管理内涵及价值作出简述的基础上,重点就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生源数量急剧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教学管理难度,对相关工作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精细化管理作为理念与文化要素的双相融合,立足于学生本位,强调全面、细致得关注各项工作开展,对明确教师工作方向,缓解管理压力,具有莫大优势。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更高明的管理手段,其运用对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价值
精细化概念的雏形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大家老子提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此后,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管理的一个概念而被社会所熟知。学者汪中求如述到,精细化是指根据一定规则,将事物从不同的特征、细节、要素、精准、精确、科学地进行分门别类,具体细分的一个过程或达到的一种状态。微观层次的释义,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细是对象细化、内容细化、管理细化,特别强调执行流程细化;化是过程、程度或状态。本质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其服务的基本属性不变。精细化管理概念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渗透与运用,是促进高校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提升高校教学实效具有显著作用。高校教学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要素参与,其构成相当复杂,而开展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各岗位职责的确立及执行,因而对提高教育工作者能力素养亦大有裨益。
二、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实践
新时期,教学管理精细化是高校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应渗透实施到各环节。高校教学管理作为体系化运行工程,涵括了课程设置、保障机制、人才建设等诸多内容。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高校教学管理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精细化管理运用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高校系列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包括目标定位、内容划分、方法择取等。基于精细化管理的高校课程设置,应积极灌入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在确立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目标下,根据专业方向、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不同,进一步细化各阶段教学目标,以指导后续相关工作开展。基于此,各专业教师要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以市场需求导向为本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及发展需求,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延展教学内容,切实处理好知识灌输与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另外,教师还需富有创新意识,精准定位学生综合水平表现,细致研究专业教学特点,进以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情景引导法、合作探究法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力。
(二)保障机制
教学管理作为一种事前管理服务,旨在更好地防患于未然,因而需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高校应逐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参与主体地位,量化其权利与职责,细化实施流程,有效避免不作为、互推诿等现象。同时,高校还应建立严谨的考核机制,这对师生两大主体,设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现多元化原则,及时跟踪审查其工作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以提高教学管理效力。不同的考核评价反馈机制要与考核对象相对应,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的方式,放大其激励效能,鞭策师生自省自律,推动教学管理精细化发展。信息化技术支撑环境下,高校要善用网络管理平台,循序渐进地推动教务系统建设,集选课、查询、课排等服务于一体,创新教学管理发展。
(三)人才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教育精细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作为主导,其综合能力素质表现,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学管理实效。因此,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必须要依赖高质、专业的师资队伍。所以,高校应定期组织培训、教研等工作,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树立其良好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促进整体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提高。在此过程中,高校还应以精细化管理概念为引导,理性处置教学管理反馈信息,客观分析教师能力素质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工作,精细化各时段教研目标,如丰富知识、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等,如此在循序渐进的发生过程中,教师综合素质将实现明显改善。同时,精细化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要求高校尊重教师主观意愿,注重人文关怀渗入,以带动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构成复杂,本文作出的研究有待深入和补充。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广泛参与此课题研究,客观剖析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在综述精细化管理优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运用策略,以改善高校教育发展能力及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琳.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模式的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54-255.[2]袁俊.探析高校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路径[J].亚太教育,2015,36:221.[3]刘丁瑶.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的理想追求[J].赤子(上中旬),2016,15:51.
第五篇: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的论文
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和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并且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解决措施,对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关于成本的控制较为复杂,由于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成本费用项目较多,并且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很难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得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降低。成本控制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施工进度、工程建设质量等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对可能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造成干扰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要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产生的费用与工程建设前的计划成本相比较,严格控制在设计造价范围内,并且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降低各阶段的成本费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还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现阶段,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主要有成本预算、实际支配、成本核算、反馈分析、成本报告编制等,通过这些环节严格把控可做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合理监控,从而优化建筑工程成本投入的利用价值。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实现企业资金合理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现如今,各领域中都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建筑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强化,同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加强管理,使工程的投资金额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其利用价值,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对工程成本的控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2.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实施并没有以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为依据,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成本进行合理范围的监控。较为盲目和散漫是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突出特点,这种形象使得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秩序混乱,在实际建设中起不到对成本的约束和控制的作用。成本控制缺乏明显的制度管理,从而表现为管理的形式化、随意化较为严重。
2.2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仍在使用过去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与现代化的建设发展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施工工艺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建筑企业的发展以及内部管理的革新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由于过于保守的施工理念和施工技术的应用,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在成本上也不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传统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持续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对传统技术造成大量成本浪费的事实不能给予及时的反馈。这说明了成本控制体系的不健全以及管理制度规划的不合理、不规范,致使成本控制管理方案上存在漏洞,无法对建筑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投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控制,对企业资金储备造成一定的损失。总之,建筑工程建设中传统技术的医用,严重阻碍了工程建设中成本控制的实施,增加了成本消耗,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2.3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成本控制的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依照成本控制的基本准则进行管理,缺乏专业性、合理性、高效性的管理控制,从而达成对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执行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基本理念掌握不全面,并且素质普遍偏低,对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够具体。由此可见,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水平是衡量建筑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3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若想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那么就要加强对成本控制的力度。现如今,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无法发挥其自身作用,其根本原因是成本控制现状的不良状态导致成本控制在管理中的失效,使企业商务经济效益提升可能性变小。为了能够扭转当前的发展局面,并优化建筑行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改革和制度的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
3.1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成本是一项工程生存之根本,而成本控制是促进工程生存的有效措施。当然,前提是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合理而有效的应用,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构建规范的、统一的成本管理体系,贯彻和落实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就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成本控制的整体水平,促使其能够就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成本的运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杜绝成本浪费、成本控制失效、成本加大等情况发生,建筑工程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所应用成本最低,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建筑工程的建设。
3.2优化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成本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繁琐的、工程量大的、涉及面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筑成本应用和浪费最多的部分,加强这一部分成本控制尤为重要。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是就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所应用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尽量避免成本浪费。例如,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应当以施工要求为标准选择规格、质量、型号等适合的材料,比较各个厂商所给出的价格,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选择最优惠的厂商来购买建筑材料。
3.3提高成本控制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和监督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他直接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多少。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成本控制工作人员作为此项工作实施的主体,其素质、知识水平、能力等都会对成本控制实施的效果有所影响。实现成本控制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向工作人员介绍成本控制这项工作及其重要性,促使工作人员重新认识成本控制工作。其次,收集成本控制工作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有效的讲解给工作人员,促使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很大的进步。再次,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促使工作人员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结合实际的成本控制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等进行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建筑企业随时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为了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说,有效的分析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现状,确定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而制定有效优化措施来完善成本控制,使其充分的发挥作用,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建筑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肖章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中华居民,2013(9):5.[2]胡松.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河南科技,20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