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侪示范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同侪示范是榜样教育多元化的一种尝试,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可行性。具体做法是通过在大学生当中树立榜样来引导教育他人,将这种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带到大学生中,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在促进大学生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促使教育管理体系更为完善。
关键词:同侪示范;榜样教育;教育管理
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师及社会给学生树立的榜样多为“高、大、全”式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离实际生活太远,变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神”,从而失去了自我认同感,难以使榜样精神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1]。因此,面对现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选择合适的、有特色的榜样,贴近实际,便于学习。基于这样的考虑,同侪示范教育应运而生。同侪,指与自己在年龄、背景、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相近的同辈人。同侪之间可以分享人生感受,相互帮忙与扶持,协助解决生活问题,避免心理上的孤单与寂寞。同侪示范,旨在借助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个个做榜样,人人学榜样”,用大学生中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来引导、影响周围的同学,进而带动大家一起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近年来,我校在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开展“同侪示范”,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举例进行分析。
一、同侪示范之“应数之星”评选
1.工作目标与思路
为了从广大应数学子中挖掘勤奋学习、乐于助人、自强自立、努力成才的典型,树立榜样,应数学院党委、团总支、学生会组织策划了“应数之星”的评选活动。活动是依据我校“以学习成才为中心,以素质养成为目标”的学生工作方针、结合应数学院学科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培育出的一个特色活动。几年来,活动根据学校“朋辈教育”“同侪示范”等活动理念,对选拔标准、评选过程进行了多次修改,现已成为应数学子争相参评、深受师生好评的重要活动之一。
2.实施方法与过程
“应数之星”的评选标准:1)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学习,成绩良好且综合测评前列者优先。2)在大学期间曾担任或现任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且在担任职务期间表现优秀,乐于奉献,工作积极,热心为同学服务者。3)在学术、文艺活动、体育方面等竞赛活动中表现突出或取得优异成绩者;对班级或者系有较大贡献的个人或集体。4)积极参加“文明宿舍”和“文明班级”的创建工作,严格遵守文明公约,并能以身作则。5)个人声誉好,受认可度高,具有较强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很好的交际能力,爱好广泛且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创新思想,做事努力认真。“应数之星”活动实施办法:1)各班级团支部推荐或自荐,或由辅导员以及各班班主任推荐符合条件的候选人。2)候选人及其所在支部和班级整理展示材料。3)召开全院学生代表大会,听取候选人个人或相应团支部或班委会对候选人的展示。由全体代表投票差额选定“应数之星”。4)进行公示,宣传。5)当选的“应数之星”参与学院和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发挥作用。
3.工作成效及经验
活动开展几年来,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评选中脱颖而出,一批批参评的学生通过评选看到不足并找到奋斗的目标。如今,“应数之星”已成为应用数学学院同侪示范教育的主力军。在新生入学教育之朋辈示范教育中,往届“应数之星”将自己奋斗的青春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成长成才经历分享与学弟学妹,带来勤奋学习、乐于助人、自强自立、努力成才之正气,激励着对大学怀揣着无数憧憬的新生,这种激动人心的正能量的传播成为我校同济示范的垫脚石,为应数学院良好学风的兴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紧接着,让“应数之星”与新生班级结对子,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引导大一新生做好大学的学涯规划。同时,“应数之星”在其所在的班级和宿舍也具有导向作用,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完善自己,利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同侪示范之学长学姐心语分享会
为了更好地引导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学涯规划,每年都在新生入学教育时举办“学长学姐心语分享会”,从大
二、大
三、大四的学生中每个专业选拔1-2名在考研学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学生活动、学生安全信息网络构建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与大一新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例1:2010级金属材料工程的XXX同学说,她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从一开始心存畏惧的学渣摇身一变成为今日的学霸,她说:“年轻允许失败,尝试就是一种胜利。在专业学习上,我们可以不喜欢,但是不喜欢不能作为放弃的借口,所谓‘专业’,有时候分类并没有那么严格、绝对,也不意味着一开始的不喜欢就是永远的不喜欢。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内心得到富足的过程。”专业调剂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个硬伤,这个学姐的分享给新生一个很好的示例,教给新生自我调节,从而努力学习,从学渣变学霸。例2:2010级机电专业的XXX学长三年前也在台下倾听着某位学长慷慨激扬的演讲,立志成为学生干部,一步一步走来,终于成为今日的机汽学院分团委副书记。“我们可不能机械地复制别人的模式,而是要善于借鉴。最重要的其实是思考、规划和定位人生目标,然后用激情、自信和责任去践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请永远保持内心的执着与善良,坚守内心的淡泊和宁静,像水一样厚积薄发,才能奔流到海。”这位同学的分享体现了一种传承,也教会新生最重要的是思考,借鉴别人的经验之后要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模式,去实现自己的精彩。
三、同侪示范的内涵解读
1.同侪示范的可行性分析
“同侪示范”活动是我校重要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之一,它提倡“全明星”概念,鼓励“学习与被学习”。同侪示范一方面促进学生阳光自信,激发学生发现优点,培养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被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提倡营造健康谦虚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向他人学习。“应数之星”是同侪示范的一个典型应用,每一颗“星”都是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能人,这让同学们能够找到与自己相似的“星”去学习,具备可参照性。同时,也可以激发同学们成为下一颗“星”的信心,从而努力奋斗。“学长学姐心语分享会”让学弟学妹们看到他们眼中的佼佼者曾经也都和他们一样,在迷茫徘徊中成长,在汗水与努力中蜕变。学长学姐们的真诚表述和动情分享,给新生们即将拉开帷幕的大学生涯更增添了一份美好色彩,激励他们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下美好的篇章!“同侪示范”活动还有其他的载体,例如新生辅导员助理制度、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新生班主任助理、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对应指导新生宿舍协助宿舍管理等。充分挖掘学生中的典型事迹,通过校报、网页、宣传栏、宣传册、事迹展板等方式大力宣传以及在各项学生活动的策划中体现“同侪示范”。
2.同侪示范的意义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同侪示范是在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下树立大学生榜样,通过榜样的影响充分调动其他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种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做到间接的思想教育。榜样教育理论具有如下内在机制: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自我反思和主观能动性之间内在张力的形成必须借助榜样示范活动与学习者的行动之间共同构筑的生活世界。以共同构筑的生活世界为基础,通过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特征————模仿心理,榜样示范活动与学习者的行动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均衡[3]。同济示范将学生的模仿心理利用得恰到好处,在榜样与普通同学之间存在的差别之中不断模仿。人总是有不自甘落后的心理,通过这样的相互影响,更多的学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将不断完善,这样一来,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亦随之不断完善,其过程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同侪示范”为广大学子打开了正能量传播的新篇章,以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展开并且能够提高教育管理成效。用数学符号“+∞”表示同侪示范作用的区间,那么其带来的促进作用是没有上限的。树立贴近每个大学生的“同侪示范”能够使得大学生有着更具实效性的榜样,同时也增强了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同侪示范”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向我们展现了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以在同类高校中加以推广借鉴。
作者:白紫君 林珊珊 李偲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易素贞.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57—58.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
[3]李基礼.榜样教育法内在机制及实践反思———以北京大学实践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9):102—105.
第二篇: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学校:修文县马家桥小学 教师: 李 德 华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
近几年来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水平的提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优越的硬件条件,为教师查阅数学课程资源提供了网络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手段,为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整合,优化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教育技术;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效率
【正文】:当今时代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深入,教育教学领域也受到了不断地冲击而悄然在发生着变革。作为一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这一变革的重大意义。
课改中提出了将信息技术教学与数学教育教学整合起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冲击下,将现代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引进课堂,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去。就小学数学而言,由于学科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以及创造性,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下面就我所任的数学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进行辅助教学,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而且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认为使用信息技术越多,效果会越好,甚至滥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导学功能,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呢?以下是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鲁迅说过:没有兴趣的
学习,无异于一种劳役,苦而无趣;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更不要谈抽象、创新和创造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堆被遥控的机器——机械地生产、运作。传统的课堂教学以静态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单调、枯燥。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变静为动,声情图文并茂,为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用动画或PPT引出树的棵数、间隔数,两端都栽和一端栽等的疑问,新课自然就展开了。
(二)把握教学辅助时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发展。数学知 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1.使概念清晰化。例如:行程问题的教学中,要明确运动的起点是同地还是异地,运动的方向是同向还是反向,运动出发的时刻是同时还是不同时等,诸如此类的抽象概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教育技术,通过“变色”、“闪烁”“弹跳”、“飞入”等手段刺激学生注意,并创设按题意配制的动画演示情景,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
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补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所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适时导入,恰到好处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教学,图 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但必须注意适时导入,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或关键处适时导入电教媒体,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做到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又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 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主体突出,和谐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教学,通过声 音、色彩、光线、形状的和谐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的教学环境。但运用时要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使其逐步成长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而有些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教学中,从新课的导入、知识的传授、巩固题材的出示、作业的布置等,全部采用信息技术。课堂的全过程是多媒体“一厢情愿”,把学生当成一个可随意往里填装知识的袋子,学生处于消极接受地位,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五)相互补充,和谐统一。信息技术虽然有着其他电教媒 体和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不同的教学手段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和特点,同时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只有把信息技术教育同其他电教媒体及传统手段相互配合使用、相得益彰,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的说,当教学内容呈静态的时候,可选用录像机;当教学内容需要展示复杂、抽象、变化及相互联系的过程时,可选用计算机多媒体;而有些时候传统手段将收到比多媒体更好的效果,那就采用传统手段。这样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配合,利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相互补充,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实了教学容量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六)注意适度性原则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课堂效益,但凡事要讲究一个“度”,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应把握好“度”,防止供大于求,产生副作用。那种希望通过信息技术代替教师的作用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样图文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明确规定,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解“体积”这一节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梯形的腰、上底、下底和高的含义,进而为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做了铺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技能得到提升,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发挥,能够轻松地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多媒体课件的科学使用,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用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解决简单问题。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情景交融,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学得轻松愉快,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既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又要注意服从于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然后把准时机,适当介入。绝不可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用得越多越好,只有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教”的主体地位就可得到加强,也只有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篇:故事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故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岑溪市第五中学谭德清
[摘要]:
把故事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达 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用故事的内容教育学生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和学习目的;可以用故事中主人翁不同的命运,教育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可以用故事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可以用故事弘扬高尚情操塑造人。
[关键词]:故事 ;想象力;创造力;高尚情操;学会做人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给学生讲授文化知识,讲党纪国法、讲校规校纪、讲学习、讲做人的道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文化、讲文明、遵纪守法的时代新人。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孜孜不倦地钻研功课,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诸如此类,教师若苦口婆心把课本知识、条文法规等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置若罔闻。如果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诠释“枯燥”的条文法规和各种大道理,让它们鲜活起来,效果会更佳。我认为,把故事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故事寓意深刻,思想深遂,又富于趣味性,在教育教学中适当运用,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新的教学理念,还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到学生到思想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用故事的内容教育学生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和学习目的任何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行动和不同的结果,下面的这个故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一只兔子被猎人打伤了脚,猎人命猎狗把兔子捉回。猎狗出去追赶,兔子拼命逃跑。一转眼兔子便逃得无影无踪,猎狗空手而归。猎人责之,猎狗辩解:“我已经尽力了,没追上,我也没办法呀!”兔子回到窝中,其它兔子大为惊讶,“那猎狗可是出了名的凶狠,你拖着受伤的脚居然还能逃脱它的魔爪,你是怎样做到的?”兔子说:“对狗而言,它是执行主人的命令,尽力就行了,达不到的目的,顶多回去挨一顿骂。而我是为了逃命,必须全力以赴,达不到目的,我命休矣!”很明显,目的不同,付出的努力和结果大相径庭。做事要明确方向,学生来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生存本领及做人的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成为社会的负担,更不能成为社会的渣滓。
若来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父母、长辈、邻居,免遭他们的责怪、嘲笑,来学校是因为学校里有伙伴玩,日子过得轻松,寻得开心,学习的动力肯定不会大。某次考试成绩好了得到赞扬,家里给的零花钱会多一点,心里高兴一阵;考得很不好了,回去最多挨骂,就辩解:“我笨,我已经尽力了,你们还想我怎么样?
我又不违反学校纪律。”父母拿他没办法,他们在校就得过且过。在课堂上认为有趣的就听听,与老师对对白,出些难题考考老师;没趣的,就与同学聊天,或者搞小动作或者打瞌睡等。作业喜欢写就写,不喜欢写就不写。混过三年,然后加入打工大军的行列,自己去养活自己。而一些家住山区的,田地很多,他们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父母指望着他们周末、假期回来帮忙干活,这样他们来学校读书既可以逃避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享受一下学习的乐趣。他们会努力拼搏,想着将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和农民从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他们勤奋着、不畏艰苦、披荆斩棘,朝着明确的目标奋斗,将来要为建设祖国,报效社会做贡献。
二.用故事中主人翁不同的命运,教育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认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遗传和变异,外因则是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了,能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要被淘汰。我们不能选择遗传和变异,不可能要求父母给予我们高大的身材和好高的智商,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形象高大,拥有智慧,变得聪明,更能与社会前进的潮流融于一体,推动社会的发展。如这个故事中主人翁的命运令人牵肠挂肚,发人深省。在某草原,狼甲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狼乙则每天气喘吁吁地练跑步。甲问乙:“为什么你总是没完没了拼命地跑呢,有人追赶你吗?”“没有,听说狮子要来了。”狼甲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好怕的呢?”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变得极快,狼甲不易捕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狼乙则生存下来。狼的不同命运就成了学生的省世警钟,在想懈怠时提醒自己,要在充满竟争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永不懈怠。我们人类虽然不会像狼甲这样被饿死,但在同样是竟争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一个没有知识时时安于能不挨饿就行这种现状的人,其实已经被社会淘汰了。父母养着他时,不努力学习,天天讲究如何才能有开心的享受。等到知道缺少知识和技能难在社会立足,生活不轻松,必须付出比别人双倍甚至几倍的力气才能养家时,就后悔当初自己不努力,但太迟了。我们让学生明白必须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掌握各种知识与生存技能,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并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三.用故事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远大的理想
人们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这个过程,要通过发挥想象力,把知识综合起来,使之升华出某种创造发明并把它变成现实。把课本的转基因作物和饲养动物及转基因食品和药品的知识与学生交流后,讲这个故事:贝尔,电话的发明人,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任务电报机,一个偶然故事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的电报机的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
间。贝尔的思路豁然开朗,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在想象力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的耐心实验,终于制成了实用的电话装置,才有现在这么方便快捷的通话方式。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种电话。
此时有学生提出:“老师,书上讲,番茄、马铃薯的亲缘关系很近,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把它们的基因结合在一起,让马铃薯的苗上面结番茄果实,地下长马铃薯。”
“好啊!” 学生一片欢呼。
“老师,那我们把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基因转到猪的身上,只给猪喂水,把猪拉到阳光下,猪就进行光合作用而长大。这样猪不但不跟我们抢粮食了,我们还有猪肉吃。”一学生说。
“还是把光合作用的基因转到藏羚羊身上,我们直接利用水、无机盐、阳光就可以得到比金子还贵的羊绒了。”另一学生说。
“哈哈”学生笑成一片。
“老师,我们干脆把人的基因转到猪的身上,猪的心脏、肾脏等器官就可以移植到有需要的人的身上,这样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就不用为没有器官供应发愁了。”学生异想天开的热烈地讨论着。
“等等,这些想法我们的先人已在三四十年前想到,目前我们的转基因技术还没达到同学们所说的水平。”我截住他们说。
“那什么时候就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学生问。
“不知道。也许我等不到这样的美好时刻。”我说。
“我们会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有学生说。
“非常好,不过这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基础。”我回答道。
“我们会为这些努力拼搏的!”
“老师,你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学生情绪高昂回应。
“那我先替我们这一辈人及将来的受益者谢谢你们了!”我高兴地说。“不客气!”学生又笑成一片。
每一届都有一群这样的学生,他们很用功学习,不懂就问,现在有的在重点高中学习,有的还在初
三、初二,他们都在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着、奋斗着。
四.用故事弘扬的高尚情操塑造人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综合素质、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许多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因此,课堂教学在给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本校特点具体化、制定一系列校规校纪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如乱扔垃圾乱吐痰情形,采取谁扔谁吐谁清理的措施,这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果给学生讲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将能形象生动地教育学生讲卫生、讲文明,认识文明礼貌表现的程度也能树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如:1944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亚运会开幕式,六万人参加的会场经过几个小时后竟然没有一张废纸,其文明程度令人惊讶,令人肃然起敬。世界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此事,都表示惊叹:“可敬可畏的日本大和民族”。相比之下,我们2010年12月18日在市体育场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参加的不过是几千人。晚会结束后,宣传资料、入场劵、荧光棒、饮料瓶、食品袋、报纸、纸箱、绳子、气球等等扔满场地及道路,一百多人清洁了半天,装了满满一卡车垃圾。这样的故事对比,不仅让学生从心灵上受到震憾,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还能深刻地教育学生分清美丑,形成讲文明讲礼貌光荣、不文明不讲礼貌可耻的良好氛围,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推动作用。
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起到鼓励、激励、影响人的作用,让一个人知道他的价值观在哪里。学生常说:“我们喜欢生物课,因为上课时老师总是用讲故事的形式教给我们知识和如何做人。”没错,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常插入故事或把课本内容故事化,不仅调节、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故事中获得知识,得到快乐,学会做人。
联系电话:***
邮编:543200 e-mail:tandeqingtan@163.com
第四篇:非正式奖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奖励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奖励应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具有导向性。但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正式奖励已不能满足大学教育管理的需求。非正式奖励可以达到正式奖励所达不到的效果,对正式奖励具有补充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非正式奖励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非正式奖励;大学生;教育管理;运用
奖励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激励是人生的养分,能让人肯定自己、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人把80—90%的潜能发挥出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管理非常重要,而奖励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研究它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对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发挥潜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说,大学生的奖励方式有:综合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工作奖、学习进步奖、实践创新奖等奖项。有的高校还有社会团体、企业或者个人等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等。是一种用精神方式和物质方式的授予来肯定并强化大学生积极行为的一种手段。这样基本以学期或学年为评比时间的各种奖励,是一种静态激励,它对上一学年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缺乏动态性,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肯定。很多大学生也表示,奖学金具有一定的精神激励作用,但发放时间太长,效果降低,奖学金金额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吸引力日渐降低。可见正式奖励作用受到限制,传统的奖励方式、奖学金金额等正式奖励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达不到奖励期待中的效果。非正式奖励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作为正式奖励的补充,达到正式奖励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一非正式奖励的涵义
非正式奖励最初来源于非常著名的金香蕉奖。据说惠普公司的一名工程师,突然告知经理自己找到了公司目前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经理听完非常高兴,想感谢工程师,但是翻遍办公室也没找到适合作为奖励的物品,经理灵机一动,从自己的午餐中拿出一根香蕉递给工程师并说道:“干得好!”虽然只是一个香蕉,但是当时这个工程师非常感动,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经理的肯定与赞赏。而这个“金色香蕉奖”随即变成了一项授予员工的珍贵荣誉。从此人们就把那些即时的、自发的、不用太费心就可以做到的奖励作为正式奖励的一个辅助手段,称为非正式奖励。非正式奖励是相对于正式奖励而言的,它对正式奖励具有补充作用,目的在于达到正式奖励所达不到的效果。一些非常有效的奖励方式可能根本不需要花钱,在适当的时候从适当的人口中说出的一句真诚的话,对大学生来说,比奖状、奖金更为重要。威奇托州大学管理学教授格兰厄姆博士通过对1500名员工的调查发现:员工最喜欢的奖励方式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对他们公开的、不假思索的肯定和认同;63%的受访者把“拍拍后背”看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鼓励。可见非正式奖励有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大学教学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学习、运用非正式奖励,并不断探讨适合大学生的非正式奖励方式。
二非正式奖励的运用
正式奖励一般有章可循,有相应制度、手册规定。而非正式奖励不同于正式奖励,它没有固定的规章可循,是即时的、自发的奖励,没有固定的形式,教育者运用非正式奖励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感情为基础
1、必要性:奖励包括正式奖励和非正式奖励,这两种方式都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大学生,相比较而言,正式奖励多为程式化的、固定的、统一的奖励,在实施的过程中感情色彩较少,所以为了让教育者的奖励更有效,非正式奖励应该作为正式奖励的补充,更注重感情色彩。弥补正式奖励所缺少的感情色彩,以感情为基础打动学生,达到奖励的效果。
2、重要性:非正式奖励是即时的、自发的奖励,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多为教育者在一定情景下的“随意表现”。教育者在作出这种“随意表现”时如果没有投入感情,那么整个过程就会显得生硬、呆板甚至不合适宜。可见,感情在非正式奖励中有重要意义,没有了感情,非正式奖励的效果会大大折扣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了解现代大学生需要的复杂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多层次的需要。大学生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奖励只有满足了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了解大学生的需要很重要,具体说来,教育者在运用非正式奖励时要考虑到:
1、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即使有相同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大学生身上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同的。了解不同大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知道哪种奖励方式更能满足大学生,更能起到激励大学生的作用。如果教育者的奖励方式因人而异,有很强的针对性,满足了不同大学生的需要,那么将获得很好的奖励效果,如果奖励不是针对具体对象而采取的,奖励措施就有可能劳而无功、失去意义。
2、不同时期大学生有不同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大学四年的不同时期,大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如用“挑战性工作”来激励一名大一学生可能是有效的,但到大四,同样的方法对他可能效果就不明显了,因为这时他最关注的是升学、就业相关的事情。
3、不同事情的奖励程度。常见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过度表扬,适当的表扬是对学生行为的促进,但过分的表扬会引起受表扬者的骄傲情绪,甚至伤及第三者,使第三者认为不公正,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二是削弱表扬,如果对大学生的表扬力度太小,非但起不到表扬的效果,反而会降低大学生做事的积极性,不能起到表扬效果和导向作用。
(三)非正式奖励要及时
惠普公司的经理翻遍办公室找不到合适的物品奖励员工,但是他还是绞尽脑汁找出了一个香蕉以示感谢,因为他知道奖励要及时,哪怕是个小物品,也可以表达此刻自己对该员工的感谢和赞赏。事实表明,一个小物品在合适的时间起到了非常好的奖励效果。经理的奖励虽然只是一个香蕉,但却因为及时而获得了很好的奖励效果。所以,不要等到发奖学金时,才奖励学生。在学生有良好的表现时,就应该尽快给予奖励。等待的时间越长,奖励的效果越可能打折扣。奖励的时机掌握不好,会弱化奖励的效果。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很好,可是并没有在激励有效期内得到相应的奖励,很久以后,大家几乎忘记时才给予奖励,这样不仅达不到激励的目的,而且减弱了奖励的效果。
(四)非正式奖励方式要多样化且不断创新
面对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情景下,教育管理者不可能用同一方式奖励大学生,比如,你得知学生在某项比赛中获奖,内心很高兴、激动,一种情况是班级开会,这时你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表扬他,一种情况是在自己办公室,这时你可以直接表扬并向学生作个胜利的手势或竖起大拇指。可见,非正式奖励的方式要多样化,譬如: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直接表扬,而不谈任何别的事情;把表扬事项贴在公告栏,让更多人知道;邀请学生一起进餐,增进感情。多样化的方式才能满足教育管理者随时随地奖励大学生且获得很好的奖励效果的需要。奖励方式在多样化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创新。如果教育管理者使用一成不变的奖励方式,其稳定性有余而发展性不足,尤其是看不到社会发展、人的成长对奖励提出的新挑战。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教育者对每个大学生都以拍拍其肩膀作为对其的一种肯定,那么如果他哪次以摸摸学生的头来肯定学生,这无疑将获得更好的奖励效果。而时间一久,如果他总以摸摸学生的头作为肯定,那么哪次改为握握手,这也无疑将获得更好的奖励效果。也就是说,非正式奖励形式一旦使用次数过多、时间过久,那么使用效果将大大折扣甚至无效。所以管理者所使用的非正式奖励方式要不断创新。
(五)非正式激励的法则为了使非正式奖励更有效,还需要将其与正式奖励相结合,这就是奖励中的大拇指法则,即每四个非正式奖励(例表扬每周晨练好的同学),应该有一个比较正式的奖励(例如月度晨练先进个人);对于每四个比较正式的奖励,应该有一个更加正式的奖励(例如在奖学金),再往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其他奖励方式,循序渐进。
三结语
没有一名大学生是平庸的,每个大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奖励便是挖掘大学生潜力的有效而低成本的方法,在正式奖励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不防试试非正式奖励,只要运用得当,它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杨。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J].商情,2013(52):139—139。
[2]张顾严。高情商领导的“奖励智慧”[J].现代企业教育,2012(13):78—81。
[3]鲍勃纳尔逊.第1001种方法[J].人力资源,2005(12):17。
[4]周芳。对激励的再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20(2):103—105。
[5]赖友光,脱俊豪.谈奖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13。
第五篇: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师期望 教育论文
论 文 目 录 定义 简介 来源 运用 小结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师期望
作者:麦德勇
[内容提要] 教师期望是教学过程中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引导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过程中施以“马太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说过,给我几个初生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小偷或艺术家诈骗犯。这种说法有点偏激,但确实是教师期望的有力论证。结合前人总结经验,我提出以下方式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师期望。
[关键词] 教师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 马太效应 教学运用 1 定义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它又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和“期待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一次经典的实验后共同提出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教师期望,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情感效应,教师期望能引起“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即教师对某个学生的认知形成一定的期望,促使该学生朝着教师是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最终是语言成为现实,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影响。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道德经·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我国古代老子已经很透彻的将其运用到最早期的教育当中。简介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3 来源
3.1根据罗森塔尔的分析,皮革马利翁效应由以下四种社会心理产生:
3.1.1是气氛
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了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 3.1.2是反馈
即教师对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 3.1.3是输入
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抱有高度的期望,教师指导他的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启发性的回答,并提供极有帮助的知识材料
3.1.4是鼓励
3.2即对所期望的学生教师总给以各种各样的鼓励,不断朝向期待方向发展。产生罗森塔尔效应还有如下主要原因:
3.2.1是期待者的威信。
期待者的威信可以给被期待者以信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一般而言,期待者威信越高,越容易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3.2.2是期待结果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期待结果估量后自认为实现可能性较大,而且这种期待结果对自己又有意义,那么,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3.2.3是这一效应是按“憧憬——期待——行动——反馈——接受——外化”这一机制产生的。
这就是说,期待者对期待对象产生美好的憧憬,并出现具体的期待结果,还要为这种期待付出具体的努力实践,如给予积极的评价、肯定、表扬、帮助、指导等行动,使被期待者感受到期待者对自己的特殊的关怀和鼓励,并从内心上接受期待者的种种爱心和帮助,以致做出相应的努力,把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达到了期待者所期望的结果。这一过程中有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罗森塔尔效应的产生或强度大小。运用
4.1教师方面
4.1.1强化教师权威,塑造教师优良人格特征。4.1.1.1传道者
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要代表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以引导学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治学之道”等启到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4.1.1.2授业解惑者
将知识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
4.1.1.3示范者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不仅要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塑造学生,还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化学生。
4.1.1.4管理者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4.1.1.5朋友
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同寻找真理,并能够承认自身的疏忽和过失。4.1.1.6研究者
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教师要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教学新思想的实践者。
4.1.1.7教师要不断强化塑造人格特征。
如热情慷概、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乐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4.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师期望。
4.1.2.1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期望观,慢慢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的期望作为一种心理倾向,在悄悄地而有强有力的影响着学生。当教师认为一个孩子大有发展前途是时,他的表情、体态、语调等都会像孩子微妙的传递着内含期待的气息。他会以赞赏的目光看待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较多地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不断给以暗示和鼓励。
4.1.2.2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达合理的期望,通过行为、语态、体态、目光等暗示学生,让学生发觉你在关注他们的成长,引导学生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来有效的传达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如:我相信你、你真棒、你能行、你做的很好、要向某某同学学习等鼓励性词语。直接表达对学生的积极期待。还可以用非语言的方式,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等。事实上,教师对学生微笑、点头注视等体态语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4.1.2.3运用教师期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积极建立起积极的期待。
教师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期望效应的是实质是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期望对于学生而言是外因,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很多学生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期望发展,对老师的期望会“视而不见”。因此,要是教师期望期望最终发生作用,就需要让学生将教师的期望转化为自己对成功的期望,如果学生意识到成功的价值,并且有信心取得优秀的成绩,那就会激发学生的动力。
4.2学生方面
4.2.1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师期望: 一般来讲,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感兴趣;场独立型的学生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会更擅长。这时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对他们进行单科的教师期望,让学生朝着兴趣的方向发展,慢慢把成功的期望延伸到其他科目来;
面对沉思型与冲动型的学生,教师就要针对不同难度的题型对他们进行教师期望,以榜样的方式进行引导;
面对辐合型和发散性的学生,教师就要适当的用教师期望削弱其学习过程中的不合理发散,避免其进入学习误区,引导其朝合理的方式发展;
4.2.2学生的智力差异
智力并不决定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这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运用差异的教师期望,以寻求学生差异发展。
4.2.3学生的性格差异
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能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教师应该转为运用重视情感因素的教师期望作用。小结
总之合理的教师期望需要建立在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科学的教师期望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不同的教师期望,极积的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量化,结合马太效应,对教师期望进行强化。师生互动配合,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师期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主编《皮格马利翁效应》【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 【2】罗伯特·莫顿主编《马太效应》【M】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2004 【3】李媛媛、杜妹菊主编《教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2014 【4】李媛媛、杜妹菊主编《教育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2014 【5】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第五版 【6】刘惠兰《浅谈“期望效应”》【J】发表于《教育管理研究》1992年第3期(总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