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加法和4减几》教案

时间:2019-05-15 12:1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的加法和4减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的加法和4减几》教案》。

第一篇:《4的加法和4减几》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二)能正确计算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4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难点:4减几的减法及看图列减法算式。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汽车图、熊猫图、苹果图片。

(二)学具:三角形的图片4张、1~4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图列式计算。

订正板演时,老师提问:(指梨图)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求学生说出: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再指五星图)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要求学生说出:这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

3、口算:

2+1=3—2=1+1=

1+2=2—1=3—1=

(二)学习新课

1、教学4的加法。

(1)出示苹果图。

提问:左边盘子里有几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完整话回答问题)

老师把两盘苹果的位置调换一下,启发学生说左边有几个苹果?右边有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出示小汽车图

(一)。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①原来有几辆汽车?又开来几辆?

②求一共有多少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加法计算)

③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说:你们说得很好,因为这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谁会列式?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4。

谁能说说算式中的3,1,4各表示什么?(3表示原来有3辆汽车,1表示又开来1辆,4表示一共有4辆汽车)

师说:你们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不看汽车图,应该怎样想3加1等于几?

两人一组讨论一下:指名发言。

师说:你们想的办法真好!计算3+1时,就想3和 1组成屯(同时指)3+1就等于4。

(3)出示小汽车图

(二)。

引导学生看图后,启发学生根据图意编一道题,再请大家算一算。

指名说: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一共有几辆?

师说:你的题编得很好。谁会算?

指名说:一共有4辆。

师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怎么列?

板书:1+3=4。

师问:算式中每个数各表示什么?

全班齐读:3+1=4 1+3=

4师问:这两道题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各组代表发言。

小结 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都是求一共有几辆汽车、两个加数都是3和1,得数都是4;不同的地方:两个加数的位置不一样,一道是3+1,一道是1+3。

师问:刚才我们算出了3加1等于4,你们能很快算出1加3等于几吗?

师说:我们计算3加1时,想3和1组成4,3加1就等于4。同样,1和3组成4,1加3也等于4。还可以想,3加1等于4,1加3也等于4。

(4)摆一摆:

全班拿出梨的小图片:左边摆2个,右边摆2个。

提问:

①要求一共有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让学生做合并的手势,齐答:一共有4个梨。怎样列式?板书:2+2=4。

③我们不看图,计算2加2时,怎么想?

齐读三道加法算式。

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得数是4的加法运算。

2、教学4减几。

(1)出示熊猫图

(一)。

师问:谁能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有4只熊猫,走了1只,还剩几只?

提问:

①你怎么知道走了1只?(用虚线圈上1只,表示走了1只)

②走了1只熊猫,是从几只熊猫里走掉的?(强调从4只里走掉的)

③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为什么用减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

⑤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4—1=3。

指名说:算式中的4,1,3各表示什么?

师问:我们不看图,怎样想4减1等于几?

引导学生看

板书,启发学生说出可以想4可以分成1和3,4减1就等于3。

(2)出示熊猫图

(二)。

看图列式计算:先自己看图、思考、然后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4—3=1。

提问: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你怎么知道走了3只?

③这3只是从几只里面走掉的?

④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⑤以后计算4减3时,怎么想?

齐读:4—1=4,4—3=

1(3)把两幅图和两个算式进行比较:

师说: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两道题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好不好?

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指名说。

小结 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都是原来有4只熊猫、都求还剩几只、都用减法计算。不同的地方:一道是从4只里面走掉1只,一道是从4只里面走掉3只。所以减法算式不同。一道是4减1,一道是4减3,得数也就不同。

(4)摆一摆:

全班拿出三角形图片,先摆出4个,然后拿走2个,还剩几个?

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2=2。

指名说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

齐读三道减法算式。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4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4的加法和4减几。

(三)巩固反馈

1、看图说图意,再填得数:

2、看算式用△摆一摆,再说得数。

3、做举数字卡片游戏:

老师出示算式,学生计算后,举卡片报得数。

2+2=3+1=4—3=

4—2=1+3=4—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刚刚学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之后学习4的加、减法。学生对此并不陌生,难度也不大。因此,在教案设计上要注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分两步进行,先教4的加法,再教4减几。其中以减法为重点。

在教法上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准备设计的填空、看图列式都是围绕新课设计的。

几个例题在处理上各有侧重:例1,讲清加法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并会说“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例2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看图编题,提高自学能力。例3,重点讲清减法的意义。强调从哪个数里减去一部分。通过看图、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例4在教师的指点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学会。体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巩固练习的第1、2题是为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设计的。第3题是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能正确、迅速计算设计的。

板书设计

第二篇:《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具、学具准备:4的组成卡片,小汽车图(1)、(2),熊猫图(1)、(2)。学生准备4个梨和4个三角形的卡片,硬纸板做的虚线圈。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答:

二、新课

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

(1)出示汽车图(1)只出示3辆汽车,稍停一会儿,再出示1辆汽车。边出示边问:“这里有几辆小汽车?”“又开来几辆?”“一共有多少辆?”(同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让同学仔细观察图,然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边指图边问;“要算几加几?” 学生回答后板书:3+1。边指算式边问:“3+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带领学生读算式:3+1=4。边指算式边问:“3+1=4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中上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3+1=4,如果没有图,怎样想3+l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3和1组成4。(2)分步出示汽车图(2)。边出示边提问,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让同学仔细观察图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提问:“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求一共有几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l+3。指着汽车图(2)问:“1+3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指着算式问;“1+3=4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回答?”指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请一个同学读算式,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1+3等于几?”学 生回答后,教师将卡片出示一下。说明可以想1和3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得 数填在书上的□里。

(3)引导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两幅图观察相对应的两个算式的异同点。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然后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并提问:“对,这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得数是一样的,都是4。那么看到3+1=4,还会想到什么呢?”(4)学生操作。

摆梨卡片,先摆2个梨,再摆2个梨。教师提问: “你们先摆了几个梨?”“又摆了几个梨?”“一共是几个梨?”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的方框里。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2+2=4的含义。之后继续提问:

“如果不摆梨卡片,可以怎样想?”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说明可以想2和2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3个加法算式读一遍。2.教学4减几。

(1)分步出示熊猫图(1)。指4只熊猫的集合图,问:“这里有几只熊猫?”再用虚线圈上 1只熊猫,提问:“用虚线圈上一只熊猫,表示什么意思?”请一个同学说说图意。“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指图问:“跑掉的1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几减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1。边指图边问:“4-1等于几叩学生回答后板书:=3。带领学生读算式:4-l=3。指着算式提问:“4-1=3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4-1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1和几组成4? 1和3组成4,4减1就得3。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出得数。(2)分步出示熊猫图(2)。(先出示有4只熊猫的集合图,再用虚线圈上3只熊猫。)请一个同学说图意。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指图问:“这3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要算几减几?”板书:4-3。边指图边问:“4减3等于几?”板书:=1。学生读算式:4-3=1。

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可以怎样想得数?”先让学生试说,教师再出示卡片说明:“3和几组成4?3和1组成4,4减3就得l。”

教学完4-3=l,让学生在教科书上的□填上得数。(3)比较两幅熊猫图和对应的两个算式。教师指着熊猫图(l)提问:“这幅图是从4只熊猫里面去掉几只熊猫?剩下几只?它的算式是什么?”

接着指着熊猫图(2)问:“这幅是从4只里面去掉几只?剩下几只?它的算式又是什么?” “从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从4只里面去掉1只,剩下3只;去掉3只,剩下1只。也就是 4-l=3,4-3=1。”

(4)学生操作。

让学生摆三角形卡片,先摆4个三角形,再用虚线圈上2个(或用手捂住2个)。提问:“从4个三角形里面去掉2个三角形,还剩几个三角形?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出示算式4-2=□,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中的方框里。提问:“如果不摆三角形卡片,可以怎样想?”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卡片,再加以说明。让学生把3个减法算式读一遍。3.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几个算式?” “有几道加法算式?” “它们的得数都是几?”(学生说,教师把3个算式中的“4”描红)。“有几道减法算式?” “都是从几里面减去几?”(边问边把3个算式中的“4”描红)。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第17页的“做一做”)指名说得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填得数。学生填完后,还可以让他们把每一组中的上面两个算式加以比较。

(2)举卡片。教师出示式题卡片,让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看谁举得又对又 快。

第三篇:4减几教学反思

4减几教学反思

4减几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正确的计算。

2、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快速的口算出十几减几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应用。

4减几教学反思2

20xx年11月3日中午12点15分左右,我的双指导老师周余波老师携金晶老师、孙老师一行三人来到我校,特地来听我的这节《慈母情深》。当她们踏上石阶的时候,我正紧张地在教室里备课,忐忑的心情不言而喻,猛想起老师激励我的话,才稍稍平静些。

上课之前,我有三处担心:第一,担心内容多,时间掌握不好,导致完成不了既定的任务;第二,担心对教案的不熟悉,因紧张而忘了下一个环节;第三,担心学生无法回答,预设的不够详尽,不懂得随机应变。

这些想法都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后统统抛在脑后,我知道只有上了课才能消除我的种种担忧。课上学生反映不错,但也不乏沉闷之时;我的讲课看似镇定自若,然也难掩尴尬处的紧张与焦躁。令我想不到是我的学生在这两个月中竟与我渐渐磨合适应,有好几个学生,表现出了比平时更优秀的思考力和表达力,这令我刮目相看,喜不自胜。我想他们和我一样都在把自己最佳的一面呈现出来吧,重压之下往往有突破,此言不虚。学生如此,我亦如此,我从没有尝试过如此快节奏的上完一节课,在平时我总有一节课完成不了教学目标的时候,可是在今天我还是做到了基本上在40分钟里完成任务。

课后,三位老师对这一节课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我这堂课给了许多真诚的建议。金晶老师指出我在两处提问上,可以转变一下提问的方式,让问题变得更直接更简明,让学生一听就明白自己要在阅读中完成的任务,是的,我往往一味的追求语言表达的美感而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用途就是让人明白,尤其是对学生而言,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准确的找到他们的答案。孙老师从细节着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她建议我不妨在难读的'学生读错的字上注上拼音,以加强记忆,拼音是基础,五年级的学生需基础扎实。

周老师系统的对我进行了指导,首先,她告诉我,对待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懂得删,学会删,抓住主要问题进行突破,不可面面俱到,因为略读课文更注重学生自己去领悟,老师作用只是引导。其次,周老师指出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重要方法,可是读的方式有多样,而我却仅仅是集体读,个人读,太简单,是啊,其实还可以小组读,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另外,她还建议我多去学习积累一些课堂评价语,学会用不同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这一点老师一提我才猛然发现,我每次评价除了说“很”“真”,真的没有其他的评价词了,平时也不太注意,如今提醒了,就要去积累,变着花样的表扬起来。最后,周老师让我千万不要被教案所牵制,要多多关注学生,有好几个问题,学生回答的都已经很到位了,可是由于和我教案的答案还差一点点,所以我还逼着学生再回答,这样大可不必,被教案牵制,教师启发的累不说,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危害甚大。评完了这堂课,周老师还对我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做了指导,作文、练习都各有不同的批改方法,要监督学生及时的订正。周老师的建议中肯而实用,她指出的这些也真是我平时教学工作中所欠乏之处,以后我要多多学习才好。

上课是挺累的,可是上完一节自己精心准备的课还是很充实的,并且又得到了这么多老师真诚的建议,是幸运也是幸福,真不错。

4减几教学反思3

今天的练习课,主要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

学习目标是: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节课下来,印象比较深的是这样几题。

第1题,孩子们在拥有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后,再来完成这种题组练习,是轻而易举的.,因为每一题组中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已在孩子们心里内化。完成后,我组织孩子们交流:每组中下面两道减法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孩子们自然会联系第一道加法去思考,便可直接推算出减法的得数来。这是孩子们对加、减法意义的又一次体验。

第3题,也是一种规律的应用。我在孩子们独立计算后,再启发他们观察、比较每组上下三道题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第1、2题组的规律大致一样,第3题组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其实已经找到了规律,并能去应用这种规律去计算,可是难以表达出来。确实,这是有难度的,尤其要将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之间的变化以及联系说清楚,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所以很多孩子会选择退缩或者不敢说。可是,越是这样,我越要孩子们试着去表达,哪怕是支离破碎的语言,哪怕是不完整的句子,说出来,再加以纠正,必然会有收获。于是,这道题在教学中就显得有些疲惫。

第7题,是本节课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一道题。因为将数学知识与美术学科融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计算赋予孩子们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呢!课堂中,孩子的计算欲望也一下子高涨了许多,快速计算后就等着涂色,等着成就自己的完美作品,挺有意思的。

每一次练习课,总会收获惊喜,也会留下遗憾,也许,这就是练习的必要性!

4减几教学反思4

英语对于此刻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许多学生都说英语真困难,不愿意学习它。从而导致他们学习的不太梦想。最近,有件事情使我感触太深了。认识到了学生不是学不好,而是存在着有他们不愿意学习的因素。

由于要录实堂课,所以我就把课本中的一节读写课制作成了课件。这样想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课堂上的麻烦,节省时光。但实际上的效果却是我没有想到的。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课件,所以他们感觉十分的新鲜。上演练课的时候,学生学的特别的认真。他们积极的、认真的读课文,听我解讲课文中的重点知识。也在积极的动脑回答思考我所给他们出的问题。整堂课给我的感觉是学生没有一个在偷懒,都在认真的学习,哪怕是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学生。自然而然这一节课的效果是出乎我所意料的。过后,我就在办公室里反思为什么这节课上的这么好?学生为什么对我已经学过的资料表现出这么大的反应?我的最大的感触就是,使用了新鲜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来引导他们学习。这就意味着,上课要不断的给学生新鲜感,要培养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吗?”我就是在这一堂课中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方法,也能够说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本身的潜力,由他们原先的被动学习变为此刻的主动的学习。正因为他们对本节课充满着兴趣,所以就有很大的乐趣去学习,从而就很顺利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的。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更改教学方式,要从根本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仅有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4减几教学反思5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十几减6、5、4、3、2,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大量练习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时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和十几减6一样,这部分内容不再出现图示,而是让学生自己想该怎样算,使学生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由“眼观”过渡到“心想”,逐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几减5、4、3、2包括很多式题,但教材并没有全部列出来,只是通过两个例题的5个式题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然后在练习中逐渐出现其它式题。与前面的十几减9、8、7相比,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相对轻松,绝大多数学生能将“想加算减”、“破十法”等方法自主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

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时,关注平日里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虽然他们在回答中还有些不自信,但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种肯定,对我来说更是高兴。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问题了。比如:小白兔采了蓝蘑菇和花蘑菇共11个,其中蓝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多少个?很多学生列出的算式是:5+6=11,想法是蓝蘑菇花蘑菇一共有11个,蓝蘑菇有5个,那么花蘑菇就有6个。所以我在说想法“把总的蘑菇数减去蓝蘑菇的个数就是花蘑菇的个数”时,强调“减去”两字,但是讲来讲去仍有很多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作业题中类似的题目继续用加法做。在讲完例题后,我从实际生活中选了一个例子,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说“第一组一共有14个小朋友,其中女生有5人,男生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把总的'人数减去女生的人数就是男生的人数,用减法做。可还是有学生不理解,于是我只能让他们记住题目中出现的两个数字一定出现在“=”的前面,以防再出现加法的情况。这种方法虽然有点应试的味道,但针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我又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4减几教学反思6

综合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顺应这一要求,在九年级的总复习阶段,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梳理基础知识,把“厚书”读“薄”,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努力通过知识再现将所学知识串成“串”,连成网,前后连贯起来,构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而且有利于学生熟悉所学知识。

另外,在九年级的.总复习阶段,还要把握联结点,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加强对知识的系统逻辑归纳,可以打破教材的章节、各年级知识点的界限,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的重视,通过归纳、比较,从更高层次上把握教材的体系,采用归类的方法使之系统化、专题化。有意识地结合具体情境或通过适量的典型训练,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调动、整合,并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去认识、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

4减几教学反思7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这天,我们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学生全面发展之路。高中的语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而,我们所要追寻的就应是也只能是在保证学生对语文有足够重视,并有必须语文基础与写作基础的前提下,怎样有的放矢地传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大有卑益的教学资料和写作训练方法。以此为基点,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新课标下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务必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潜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等,每节课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贴合学生的学习潜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高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务必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潜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但我认为,无论课内课外,都务必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潜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资料,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务必体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了语语知识的传授,始终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的理解,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务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用心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

三、教学设计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有时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无疑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资料,就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设计课堂表演这个环节中,老师就应先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想一想让学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我个人认为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为表演毕竟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年级越高越要摒弃。如果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在头脑里表演岂不是更好?然后要想你如何让学生表演。例如在讲《阿q正传》时,你想透过表演让学生体会阿q语言的特点、神态的变化,那么学生的表演能到达这个目的吗?你的学生是专业演员吗?怎样调控才能不会成为一场闹剧?如果学生一想起阿q的形象就是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是不是影响了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的把握。所以教师课前要认真去准备,不仅仅是台词、动作,更主要是学生纪律的约束。我认为就应把表演简单化,情景化,语文化,最好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语文训练。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到不如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听、说、读、写的机会,多给学生带给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没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怎样能切实地提高语文潜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才能使语文学习摆脱表面的浮华热闹,回归本源。

四、教学设计要少一些合作讨论,多一些朗读品味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就成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也许在必须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但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更“贴近”新课程标准,为了给课堂贴上一个“新课程”的标签,时不时地就来个小组讨论,动不动就来个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讨论的效果,而是追求讨论的形式,做了许多无用功。合作、讨论并不是不能够使用,但老师就应注意的是需要讨论什么资料,怎样去讨论,如何展示和评价讨论合作的效果。由于老师在讨论之前缺少必要的引导铺垫,缺少对文本必要的朗读品味,在学生对文章的资料缺乏深刻理解的状况下就随意地展开讨论,那么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状况下合作、讨论就演变成了下面的几种状况: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哄堂大笑,你能够想见他们是不是在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至少不是严肃认真的。表面讨论时气氛热烈异常,却没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合作讨论就应在对文本充分解读,学生自己有独立思考后的前提下来进行,这样的交流讨论才用有必须的效果。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传统的语文课,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一节语文课讲下来,锻炼了老师,耽误了学生。这些弊端是务必要革除的,但矫枉不能过正,我们不仅仅要从形式上,更要从思想上走进新课程。

4减几教学反思8

《十几减5、4、3、2》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6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与前面的十几减9、8、7、6相比,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相对轻松。课开始,我首先复习了有关十几减9、8、7、的计算,为学习本课新知做好铺垫。新课时,我出示例题: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片刻之后,好几个同学,都举起小手汇报说计算完了,我赶紧走到这几个做得特别快的同学身边巡视,结果让我惊讶,几个同学错误现象居然如出一辙:

12-5=7 11-4=7

12-4=6 11-3=6

12-3=5 11-2=5

显然,他们在计算每一组的第一题时,都是通过“想加算减”或“破十法”等方法进行认真计算的,而在计算第二、第三道时是利用规律在计算的,可惜的是,他们没找到这种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小,差应该反而变大的规律,所以答案错得一模一样。看到他们的情况,我并没有急着告诉他们规律,而是让他们再用方法认真算一遍。与此同时,我巡视了一些算得比较慢的同学,他们的答案更是算对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想加算减”、“破十法”还是掌握得不错,但速度不是很快。

讲评时,我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学生基本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对他们给予了积极鼓励。同时,我针对刚才尝试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现象,耐心引导学生共同探索“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小或变大,差变化的规律”。首先我肯定了那几个同学特别爱动脑,能够观察题目特点,找规律,算答案,这种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但找规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减法计算与加法计算的变化规律是否会相同呢?我们一起来认真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为,看看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怎样变的?

本来这一知识点是安排在下一节课的`,既然这节课出现了这一问题,那我就只好随机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了。

当学生汇报完正确答案时,我故意把刚才错误答案写在正确答案旁边,让学生看看算式再想想,他们为什么错了?

在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对比的情况下,一些反应很快的同学似乎想到了这些算式存在变化规律,于是一位同学激动得叫起来了,答案应该是一个比一个多1,不是越来越小。我趁机问,为什么得数会越来越大呢?很多同学举起了小手。指名回答,学生说:因为减数越来越小,所以差就越来越大,虽然这样总结不完整,但在引导之后,大部分同学还是能慢慢说清楚,逐步体会了“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小,差反而变大”的关系。

巩固练习中在做练习第3题时,很多同学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一题每组题的特点: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大。所以,很多同学能正确利用规律计算:先算每一组的第一个算式的答案,后面两个计算就只看减数,减数多1,差就少1。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都有所提高。

反思这节课,感觉我们有些同学还是很爱动脑筋的,但思维还不够完善,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引导、启发,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化错误为有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节课本堂不太成功的地方是:很少同学会联想前面的十几减9、8、7、6来计计算相应的十几减5、4、3、2,可能是学生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还不够熟练,希望在下一节练习课中,这种“想减算减的联想”计算方法能有所突破。

4减几教学反思9

《小白船》是人音版第八册教材中的一首朝鲜歌谣,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鲜明的三拍子韵律,歌曲以摇曳、荡漾的旋律生动的展现了一群天真、稚气的少年驾着小船在繁星灿烂的银河里穿行,在彩云漂浮的天国里游玩。描述了孩子们对神秘宇宙的丰富想像与探求的愿望,反映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在歌曲导入时我利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启发学生对月亮展开想象。学生们经过片刻的思考后,踊跃举手回答了他们的奇思妙想,我趁机引导学生来欣赏一首小朋友对月亮的幻想《小白船》,即歌中小朋友坐在月亮船上在银河中穿行,看见了桂花树,还和玉兔游玩的情景。

在学习歌曲《小白船》时,主要让学生听音乐,来感受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律动,学生能很好抓住歌曲的节拍特点及强弱规律,加上轻声的演唱,歌曲听起来很美。在为歌曲设计用打击乐伴奏环节时,我主要利用书里面设计的节奏型,先让学生拍节奏,感受节奏特点,想一想为什麽这样设计,再用乐器敲打一下,倾听一下乐器伴奏的效果。最后再请几位学生上台演奏乐器,为大家演唱伴奏,增加了乐曲的美感,孩子们也找到了其中的乐趣,课堂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体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反复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而“比较”则是这个过程的重要方法和原则。音乐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材料、要素、结构及形象都有非具象性和,需要在反复比较中形成印象和理解,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新的认识。比较的方法也会丰富学生体验的活动和形式。教学还需要更深刻的分析与反复实践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4减几教学反思10

《十几减5、4、3、2》练习课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正确的计算。

2、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快速的口算出十几减几

教学反思: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应用。

4减几教学反思11

十几减6、5、4、3、2是在学生掌握十几减9、8、7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探索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重点是帮助学生探索算法,难点是正确计算。分析教材,我觉得例题作为一种新类型的应用题,也应该作为重点探索。

一、依据例题,学习求其中一部分的应用题。

例题情境图出现的是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情境,都是减法意义的具体应用。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这种题目经常会用加法计算。所以例题我作为重点来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意义。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观察蘑菇可以分为两类,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6个,一共有11个。在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有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当中去掉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计算。

二、交流算法,观察发现,应用提高。

学生对于“11-5”与“11-6”这两个算式,很自然地想到用“破十法”和“算减法想加法”来进行计算。这儿我只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想想做做的第1题与第2题,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都会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数字相同。小结引导根据一道减法算式也可以想有关系的另一道减法算式。

这节课总的说,学生计算的效果还不错,练习时多数学生都能主动找规律找联系去计算。

4减几教学反思12

十几减5、4、3、2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大量练习基础上,这时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与前面的十几减9、8、7相比,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相对轻松,绝大多数学生能将“破十法”自主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教学中有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时,关注平日里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虽然在回答中还有些不自信,但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种肯定,对我来说更是高兴。

这堂课我首先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己先试着去算12-3=12-4=12-5=通过学生试做,再让孩子们同桌互相说说他是怎么算出来的?最后,我让孩子们在班上说出来。接着我让孩子独立完成11-5=11-4=11-3=8,看谁最快完成。

通过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发现被减数没变,减数越小,结果就越大;减数越大,结果就越小。得到了课堂的生成。

课堂不足,发现孩子掌握破十法以后,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怎么会用其他的如:看加想减,递减法等等。从作业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能正确计算,但不能灵活计算,特别是学生相对喜欢用“想加算减”来计算,面对一个算式时,当他想不到相应的加法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第四篇:《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

《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教具、学具准备:4的组成卡片,小汽车图(1)、(2),熊猫图(1)、(2)。学生准备4个梨和4个三角形的卡片,硬纸板做的虚线圈。教学过程:

一、复习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答:

二、新课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1)出示汽车图(1)只出示3辆汽车,稍停一会儿,再出示1辆汽车。边出示边问:这里有几辆小汽车?又开来几辆?一共有多少辆?(同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让同学仔细观察图,然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边指图边问;要算几加几?学生回答后板书:3+1。边指算式边问:3+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带领学生读算式:3+1=4。边指算式边问:3+1=4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中上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3+1=4,如果没有图,怎样想3+l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3和1组成4。(2)分步出示汽车图(2)。边出示边提问,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让同学仔细观察图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提问: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求一共有几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l+3。指着汽车图(2)问:1+3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指着算式问;1+3=4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回答?指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请一个同学读算式,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1+3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卡片出示一下。说明可以想1和3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的□里。(3)引导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两幅图观察相对应的两个算式的异同点。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并提问:对,这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得数是一样的,都是4。那么看到3+1=4,还会想到什么呢?(4)学生操作。摆梨卡片,先摆2个梨,再摆2个梨。教师提问:你们先摆了几个梨?又摆了几个梨?一共是几个梨?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的方框里。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2+2=4的含义。之后继续提问:如果不摆梨卡片,可以怎样想?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说明可以想2和2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3个加法算式读一遍。2.教学4减几。(1)分步出示熊猫图(1)。指4只熊猫的集合图,问:这里有几只熊猫?再用虚线圈上1只熊猫,提问:用虚线圈上一只熊猫,表示什么意思?请一个同学说说图意。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指图问:跑掉的1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几减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1。边指图边问:4-1等于几叩学生回答后板书:=3。带领学生读算式:4-l=3。指着算式提问:4-1=3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学生回答。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4-1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1和几组成4?1和3组成4,4减1就得3。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出得数。(2)分步出示熊猫图(2)。(先出示有4只熊猫的集合图,再用虚线圈上3只熊猫。)请一个同学说图意。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指图问:这3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要算几减几?板书:4-3。边指图边问:4减3等于几?板书:=1。学生读算式:4-3=1。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可以怎样想得数?先让学生试说,教师再出示卡片说明:3和几组成4?3和1组成4,4减3就得l。教学完4-3=l,让学生在教科书上的□填上得数。(3)比较两幅熊猫图和对应的两个算式。教师指着熊猫图(l)提问:这幅图是从4只熊猫里面去掉几只熊猫?剩下几只?它的算式是什么?接着指着熊猫图(2)问:这幅是从4只里面去掉几只?剩下几只?它的算式又是什么?从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从4只里面去掉1只,剩下3只;去掉3只,剩下1只。也就是4-l=3,4-3=1。(4)学生操作。让学生摆三角形卡片,先摆4个三角形,再用虚线圈上2个(或用手捂住2个)。提问:从4个三角形里面去掉2个三角形,还剩几个三角形?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出示算式4-2=□,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中的方框里。提问:如果不摆三角形卡片,可以怎样想?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卡片,再加以说明。让学生把3个减法算式读一遍。3.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几个算式?有几道加法算式?它们的得数都是几?(学生说,教师把3个算式中的4描红)。有几道减法算式?都是从几里面减去几?(边问边把3个算式中的4描红)。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1)看卡片(第17页的做一做)指名说得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填得数。学生填完后,还可以让他们把每一组中的上面两个算式加以比较。(2)举卡片。教师出示式题卡片,让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第五篇: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教案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2~63页、例

9、相应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实际情境、动手操作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认识一幅图一般可以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能说明相应加法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看图写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口算得数的过程,借助形象思维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以及判断、推理等初步能力,在看图列式和整理算式等活动中,初步获得根据情境写算式,以及归纳和有序整理等方面的活动经验。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现实的加减计算的问题,获得正确列式、计算等方面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平衡,加强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圆片9个。学生准备:圆片9个。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 1.复习9的组成 师:小朋友还记得9的分与合吗?我们看着电脑老师一起说一说9的分成(板书9的4种分成)看到9可以分成1和8你可以想到什么?其他的呢?(板书9的另外4种分法)

师:知道了9的分与合,可以学习什么知识呢? 生:9的加法和减法。2.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用分与合的知识学会了很多加法和减法计算。今天用9的分与合学习关于9分加、减法,你有信心吗?

二、导引探究

1、教学例9(1)出示主题图

①师:从图上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生:跳高。1个小朋友在跳高,8个小朋友在看跳高。②师: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你来说说看。生:1+8=9.(板书1+8=9)

③师:看到这个算式,你还能再列出一个算式吗? 生:8+1=9.(板书8+1=9)

(2)在1个跳高的小朋友和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之间显示虚线。①师:现在这幅图我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样列式?

生1:知道一共有9个人,看跳高的的有8个人,不知道跳高有几个人。生2:9-8=1.(板书9-8=1)

②师:现在这幅图我们又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样列式?

生1:知道一共有9个人,跳高的的有1个人,不知道看跳高有几个人。生2:9-1=8.(板书9-1=8)

(3)拿掉刚才放的虚线,使图恢复原状。

①师:通过观察这幅图,我们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说根据一幅图能列出四个算式。现在看着四个算式说一说,这些图都表示哪些意思? 生1:1+8=9表示1个跳高的小朋友和看跳高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9个小朋友。生2:8+1=9表示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和跳高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9个小朋友。生3:9-8=1表示9个小朋友中去掉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剩下1个跳高的小朋友。生4:9-1=8表示9个小朋友中去掉1个跳高的小朋友剩下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②学生齐读这四个算式。

③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竖着看:“1+8=9”和“8+1=9”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9-1=8”和“9-8=1”分别表示从9里去掉1还剩8,从9里去掉8还剩1.横着看:两个加数相加得9,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4)去掉直观图,推想四个算式的得数。

①师:如果没有图,要算“1+8”等于几,该怎么想? 生:8和1合成9.②师:要算“8+1”呢?

生:8和1合成9或者交换两个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③师:要算“9-1”等于几,怎么办呢?

生:9可以分成1和8或者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④师:要算“9-8”呢?

生:9可以分成8和1或者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

2、教学“试一试”(1)分花片,写算式。

师:把9个花片分成两堆,除了分成1和8之外,想怎样分就怎样分,再根据自己的分法填写出4道算式。学生分雪花片,填写算式。(2)交流算式含义和算法。

观察写出的几组算式,并依次读一读。师:这里每一组中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选一组算式,根据它先说说花片是怎样分的,再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追问:这组算式你是怎样口算得出的?(3)小结。师:根据9个雪花片的每种分法,都可以写出四道算式。这里的加法表示把分成的两部分合起来,减法表示从9个里面去掉几个还有几个。

三、巩固应用

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你有信心用学到的知识和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吗?

1、“想想做做”第1题.师: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采蜜,请你帮它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9.找到两张卡片后说出对应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题.师:看到小朋友们帮小蜜蜂采蜜那么开心,小鱼也吐起泡泡来了。找到相应的泡泡后要说出相对应的一道9减几的减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师:下面顾老师要看看谁是我们班的计算小能手,开始计算。(限时2~3分钟)

4、“想想做做”第4题.师:你能根据分与合的知识,有次序地写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和9减几的算是吗?

学生自主练习,全班交流,集体整理。

5、“想想做做”第5题.师:仔细观察图,我们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用什么方法?

生1:知道左边的5盒蜡笔和右边的2盒蜡笔,不知道一共有多少盒蜡,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生2:知道总数有8根丝瓜和右边的4根丝瓜,不知道左边有多少根丝瓜,求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6、“想想做做”第6题.师:仔细观察,用三句话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原来有6只猴子,又来了3只猴子,现在一共有9只猴子。师:求总数,我们要怎么列式? 生:用加法,6+3=9.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1+8=9 9-8=1 8+1=9 9-1=8

下载《4的加法和4减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4的加法和4减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4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教案4 教学内容:练习 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即:P17:8―――P18:13) 教学要求: 、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

    大班数学 4的加法 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数学4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4的加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

    《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 赵殿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4的组成,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教学教案

    1.学会用9的组成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 2.通过一图四式,初步体会加减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9的组成计算有关9的加减法. 2.通过一图四式学习,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

    一年级上册《和是8的加法、8减几》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和是8的加法、8减几》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在观察与合作交流中逐......

    十几减几教案

    《十几减几》教案 镇原县城关镇东关小学 李 洁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十几减几教案

    《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教师:耿明华 班级:一年级(9)班 时间:3月6日 星期二 一、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几》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

    8减几教案

    《8减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实用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10以内的减法》第一课《8减几》。二、教学目标: 1. A组:能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看图能列出一道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