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多视角分析和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2:2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多视角分析和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多视角分析和研究论文》。

第一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多视角分析和研究论文

1、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研究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反映了人们对履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职能以及人员的研究。我们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主要是为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部分职能以及人员组织职能,分析其组织实现的战略目标,研究其在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研究主要是为了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定位,在角色分类的基础上细化角色的形成、演化以及转换的各种形态。我们根据角色代表地位,地位网络制约个体内心互动的观念进行分析研究,也能发现角色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与揭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组织中的作用及地位。

2、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分析

2.1主动视角

在主动视角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动因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受到组织战略的影响,另一方面的影响为组织权力。一个单位的组织能动性对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组织战略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的战略形式主要有独立性战略、防御性战略以及依赖性战略等方式。如何正确的选择企业的战略形式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有着很积极的作用,如果选择性失误则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组织权力对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为以及政治策略等方面,人力资源的管理层受到信息传递影响时,能够对相关人员的利益价值精确的进行判断,然后依据相关的评价准则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价值感知。因此,建立在主动视角基础上的组织权力以及组织战略,如果相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产生积极方面的影响,必须要认识到企业的组织权力以及组织战略选择是否合理正确,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健康发展建立在正确的组织权力及组织战略选择基础上。

2.2被动视角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需要经历不同的过程,常见的过程如“形成、定位以及演化”,这个过程主要是受到外部环境干扰造成的被动接受。受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这种类型的被动接受大多都与相关的技术有着一定的联系,包含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利用,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对企业及单位的员工实施信息化的管理,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能充分的表现出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战略价值。

站在被动视角的角度,很多的外界因素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产生一些影响。比如,在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影响,目前我们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到位,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由价值观代际差异造成的影响是劳动力市场结构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受雇佣模式影响也较大。因此,从被动视角的角度出发,外部因素产生的影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

2.3共同演化视角

首先,企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影响,为企业的发展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合作方式的改变,如单位业务的外部等方式,这类的业务外包模式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层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放到企业的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系当中。同时,部分企业的管理层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发展不符,导致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出全部的作用。其次,部分单位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

上图为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同关键变量两者间的交互关系,从上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管理部门社会资本及工作氛围等都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造成影响,同时,这些因素同企业组织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为了帮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需要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较好的企业文化。

3、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的探究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是从主动视角、被动视角以及共同演化视角等三个方面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我们也从当前的成果中找到了发展动因的相关因素,但是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未来时,仍然需要注意下面的几个方面:

(1)针对某些动因影响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的,没有及时采取相关的分析措施进行处理;

(2)在不同时期下,没有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受不同动因影响下产生的差异性。

如初步时期、形成时期、发展实际以及成熟时期。此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向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每个动因的有效性评价。不同动因产生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明确动因对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产生的影响效果的前提下,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的战略实施提供相应的依据。因此,我们也需要企业能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的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对相关研究进行实际的检验。

总结

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多视角研究,分析了不同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的动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的经验还比较缺乏。所以,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使其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同时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推动企业的积极发展,增强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竞争力。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论文

目录

目录················································Page1 引言················································Page2 摘要&关键词·········································Page2 正文

(一)现状···················································Page

2(二)现状原因分析···········································Page

3(三)激励机制存在意义·······································Page

4(四)策略:建立有效,适当人力资源激励机制···················Page4

(五)竞争激励···············································Page4

(六)物质激励···············································Page

5(七)精神激励···············································Page6

(八)为你的员工做些什么·····································Page7

(九)企业文化···············································Page7 总结················································Page8 参考文献············································Page8 鸣谢················································Page9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浅谈企业激励机制

【引言】管理是科学,更准确地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合理地运用最科学的方法,灵幻调动人的激情和创造力是管理学中最理想的艺术。无论是怎么样的企业,要发展壮大都是离不开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所以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就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海中赢就了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在这个群雄割据的商海,优秀的企业纷纷乘势而起,林立于世。在这个商机于危机并存的时代,要谋得一席之地甚至是叱咤商坛,组织间,企业间拼的是人才还是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又或者简单地说,谁能够在同等水平的人力资源中开发出更大的潜力,更高的价值,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古有宋太宗忘事,子贱放权,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燕昭王黄金台招贤等等著名的典故让我们回味,学习古人各种人力资源激励的方式,同时也让我们清楚,一个组织的兴衰是与管理者对人力资源整合激励的手段是密不可分的。管理学大师彼得斯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重要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开发人力资源来保证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的正是关于组织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套现代理念、合理模式和科学方法,它们是所有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都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其中人才管理的核心就是激励。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它是通过某种适当的、健康的刺激,促使完成目标的行为保持高度积极状态的某种心理需求的外在因素。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正确动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从而保证其所在组

织单位能有效的存在和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心理激励;物质激励;激励机制;正,负强化;企业文化

(一)激励机制的存在意义?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存在意义,就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指企业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激情和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收获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期望目标,增加员工的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性继续保持高度和发展下去。

(二)策略:建立有效,适当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现代的企业,人才管理才是重头戏。有效的适当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应通过完善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而不应该是以人管人。制度管人的优点在于有章可循,公平论事,缓解矛盾,有理可依。如果以人管人,随意性大,也就是存在很大的漏洞,参杂了很多个人私人情仇恩怨,往往顾此失彼,最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引发矛盾。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事务中,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根本目的在于诱导出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对不规范行为形成自然而然的约束。众所周知,古往今来的管理实力中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教训,激励为主不意味着免去约束,而是从制度的严肃性上严格进行约束,像法律一样。从而激发员工自觉性,进而做到律例虽严但人人乐而守之的理想目的。

今时今日,大部分企业在推行激励的同时,也把荣誉奖项和奖金、职称、升职挂钩,使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这是极好且可推广的方式。许多企业在实施正负激励的时候是采用如下措施,任务分组进行,任务完成度赶不上进度或者不能够胜任任务的一组扣除相应的奖金作为“先进奖励金”,同时授予比较出色的先进组别物资上的奖励,起到一个赏罚分明的激励作用,其中这种方式也暗藏着一定的精神奖励。双管其下起到了积极的优化人力资源作用。

(三)竞争激励

大家应该都读过沙丁鱼遇到鲶鱼的故事吧。如果没有,那就请细细听日本本田副总裁宫泽给大家讲的一个挪威人捕沙丁鱼的小故事吧。故事讲的是:挪威的 渔民出海捕沙丁鱼,如果抵港时鱼仍活着,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因此,渔民们千方百计想法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失败了。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鱼回到港内,收入丰厚,但原因一直未明,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艘船捕了沙丁鱼,在返港之前,每次都要在鱼槽里放一条大鲶鱼,放鲶鱼有什么用呢?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向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日本总裁本田先生听完了先生的故事,豁然开朗,连声称赞这是个好办法。聪明的大家应该可以从宫泽先生的小故事和挪威老船长的身上意会到我的意思了吧。从来,竞争是进步的强力催化剂。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之间的有形无形的竞争也理所当然的日趋白日化,(报纸,媒体曾报道过中国某地出现千人争一公务员之席,XX年参加高考人数突破XX千万,增幅超过百分之X等等万人争挤过独木桥的消息),也正正是因为这种竞争才促进了人类科技,道德的加速进步。这就是竞争激励的依靠原理。要企业的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源源不绝的活力,就必须要保持组织内的良性竞争得到发扬和延续。

(四)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物质激励制度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包括三大方面:一有经济型激励。主要有基本工资、年薪、年终激励、福利保险,全方位的福利保障、公费旅游、意外奖金、生活必需品的免费发放、高比例的提成等等;

二是权利型激励。主要有工作职位授权、岗位普升、在职消费、持股等; 三是责任型激励,主要有目标管理、合同约定、考核机制等。

经济型激励是大部分企业员工最表征最直接的激励方式,也是他们工作,发挥的原动力,“爹亲娘亲不如钱亲.”更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但是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欠缺,做不到公平合理,使得物质激励无的放矢,甚至出现反效果。权利型激励更是对实现自身价值有所追求的上进员工有强力的正激励作用,不过企业要把握好激励的“度”,尽量避免上文所述的“彼得原理陷阱”。

管理应该采取各种各样强化方式,以使企业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的利益目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类型。所谓正强化,也就是正激励,古语说: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迎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使这种行为在员工之间继续传承下去,从而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正强化的刺激物不仅包含奖金等物质奖励,还包括表扬、荣誉称号、提升、改善工作关系等精神奖励。所谓负强化负激励,古语也说:小错不罚则大错酿!惩罚那些不符合企业目标的行为,甚至损害企业利益的。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负强化也包含着减少奖酬或罚款、批评、降级等。各种激励手段、激励措施及其有机组合构成激励机制。

但是,口上练兵来的容易,绝大部分企业难以承受如此简单而且粗犷的激励方式,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而且出来的效果也未必会是乐观的,相反,物质激励也时常会有负面效果。比如,级别不同势必造成物质激励的出发点不同,也会带来办公室斗争与办公室政治,内心失衡等等都是随时会发生的。如此,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往往是有资源却难以做到分配方面的最优化。

这样一来,成本高昂而效果不一定明显的物质激励虽然必不可少,精神激励就在这时候成为起关键作用且财务成本低廉的立足点。

(五)精神激励

谈及精神激励,精神激励的方式也是种类繁多,比如信仰、梦想、机会、形象、职位、信任等等。

首先是信仰,信仰是所有精神激励中最高级的。天主教的人是帮上帝免费打工的,佛教徒是无偿替释迦牟尼打工的。注意一点,教徒的中心是耶稣、是释迦牟尼,他们除了日常生理需要之外就剩下他们的信仰了。他们在危难的时候会默

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上帝与我同在!吃饭前要做功课,要说:感谢主赐我食物,温暖,幸福,阿门。所谓的信仰就是生命的核心,有了信仰的人是忘我的,会把生命的所有追求侧重在信仰。如果管理者让员工如信仰一样去完成一件任务,员工是不会计较,在乎什么利益回报些什么了,甚至是扛着炸药包冲去炸碉堡也在所不惜。

关于梦想。梦想跟信仰一样都是精神激励中的最高级,但是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梦想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一个有梦想的人,他会把所有的生命花费在梦想上,致力于让梦想成真,在梦想还处于进行中的阶段时,他会用幻想的虚拟的收益来满足、激励自己。所以,真正的管理是梦想的管理,要善于把企业的梦想转嫁给员工。真正的销售是梦想的销售,要善于把梦想推销给客户。于是有了梦想就有了创造,有了经济。发明大王爱迪生有要夜里的世界不再黑暗的梦想,于是电灯就在1000多次的实验中诞生。比尔·盖茨梦想是每个人都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于是微软的创立让他奇迹般地连续几次成为世界首富。

虽然未必贴切,但信仰与梦想之间在境界之间的关系相当多,就与佛教中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异曲同工。

在现代社会,很多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有“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的神奇能力,所以他们普遍觉得机会对他们来说,是万事俱备的孔明所仅缺的——东风。现代社会更是一个需要更多展示自己的时代,在如今竞争空前激烈的现在,机会是唯一能让他们有可能脱颖而出的。很多企业的高科技人才所看重并不是收益回报,而是企业给他们的机会有多少。

一个人的健康形象是他的自信来源。一个人之所以能挺直腰板自信活着是因为他平生不作亏心事,为人得体的健康形象作支撑。有了积极的形象,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会大大地提升,从中可满足其荣誉感,支配欲等等。所以帮助企业员工塑造、维护积极的形象是对其精神激励的重要手段。比如说:私下批评,公开表扬。以颁奖典礼的形式,公开表扬,颁奖,让其发表感言等方式让这种精神激励方式效果更持久。

职位的提升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标志。大家都应该有经验,碰到很就没见的亲戚朋友,朋友最关心,第一个问的问题是问你做到什么职位了。一个人的职位升迁意味着经济,社会地位,见识面,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还有一些精神激励的方式是不需要花费经济成本,而又是会产生互动效果的。就如骨牌效应一样,推倒第一张骨牌,随后的骨牌倒掉会成为一种惯性,除非力度不够或者中间的两张相隔比较远,否则会一直倒下去。例如说赞美,友善待人,信任。由心的赞美是一种认同,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会极大地鼓舞对方。友善待人,信任会使心于心的距离变得更近,使人更加愿意为你工作。

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心渴求成功,产生推动人朝着期望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内在动力、总结

本文结合了在企业工作时的实践经验和很多管理、激励的经典的书籍,和导师提点、领导的谈话和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的一二心得,可能不全面,本文先从国内企业的现存的弊端入手,找出矛盾的源头——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但是激励机制存在意义何在呢,本文也作了分析发现,激励机制多种多样而且效果明显,善用激

励可以大幅提高企业员工的绩效,是在做到低投入高产出的企业目标。本文在点明来意后切入主题,激励方式有很多中,主要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竞争,企业文化等等方式。在当代社会,从人们的精神消费如此高企可以看出,人们对精神享受的重视。管理者应该多从精神层面入手,建议进修激励心理学,毕竟精神激励的资金成本很低。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绍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苏燕.浅论企业人力资源中的激励机制[J].决策探索,2007

3.蔡丽萍.激励机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企业管理,2007

4.关育德.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J].人才管理,2007

5.杨伟强.基于人本管理的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金融经济,2007

6.段海春.掌权[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第三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随着先进管理理念的进入,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有所提升,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人力资源信息匮乏、管理粗放、等问题。现代企业需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应该如何吸纳、留住和培养人才,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正在改制或刚刚改制完成的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引言

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人的因素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许多企业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我国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施展手脚,管理力度不够大,很难落到实处。人力资源问题已经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几十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始终停留在档案管理与人事行政统计阶段,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释放企业现有人才的能量,吸引外来人才是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含义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分配计划或企业生产任务,履行人员录用、定岗、报酬、调动、退休等行政化的工作,而忽视对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发和系统管理,其工作偏于简单、粗放,绩效评核往往只是形式。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传统人事管理更为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工作重心偏向于员工积极性,注重效率和科学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突破传统的计划、行政人事管理模式,才能构建立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具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来看,国有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管理人力资源,通过经济核算来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率,以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理念先进管理行为落后

企业管理理念先进,但经验管理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都是专职但非专业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本的本质认识不足和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了解甚少,从而靠以往的经验,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

(二)多数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政策

由于缺乏人力资源战略,即缺乏长远的需求规划、培训规划、晋升规划、薪酬规划等。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是办理企业人事、劳动方面的日常行政业务,很少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制定、实施等活动;它不能系统地、有效地对企业全部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管理和开发,而是被动地服从于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或部门的要求。

(三)国企中人力资源概念意识淡薄,领导重视不够。

虽然企业内部进行了解一些改革,但是传统体制影响下的陈旧做法依然存在,单一的劳动报酬制度与缺乏活力的用人机制很难让企业内部的真正技术人才与管理骨干得以重用,发挥其专业特长。国企的各级领导在抓生产、抓管理、跑市场方面确实改进了许多,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却没到位。

(四)员工普遍对薪酬福利现状不满,难以有效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国企激励机制薄弱,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形成一套以大锅饭为主的平均分配法,尽管有些企业改革了许多,但执行力度比较弱。这使员工感到不公平,缺乏劳动热情,企业没有处理好资历、职位、能力、贡献等要素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关系。

(五)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人力资本投资是投资者通过对人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缺乏人力资本的投资意识,只关心眼前,不敢轻易培训员工,只怕“为别人做嫁衣”。很少作长期的人力资源预测,规划和开发。这样就使一些渴望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的优秀员工得不到培训的机会;国有企业培训制度的不健全和不透明也助长了某些有关系的人抢占这些机会;而且有些培训仅仅是形式,内容枯燥,考核脱离实际,并没有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六)缺乏先进企业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文化力是能够最持久、最顽强地发挥作用的力量,也是一种最终能够制胜的力量。文化建设是一种强有力的纽带,从整体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企业主管对企业文化缺乏认识;一部分企业领导者,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后两个层次(制度文化和物化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不一致等问题。

(七)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四、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

引导管理者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二)注重人力资源投资

国有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源投资的开发与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才的开发,发展和完善,根本途径在于企业教育培训。优化企业教育培训,意味着企业要以更高的资本投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比如,接受相应的专业培训。只有这样,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才能开始在企业确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提高。其次就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组织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决策部门,从其职能上保证“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增加、调动、晋升和培训人员时,通过招标与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联合完成上述工作,这样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的选、育、用、留等环节),而且可实现科学化管理,同时在管理范围扩大和管理工作量加大时,可减少企业专职管理员。

(五)健全员工绩效评价

员工工作绩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①绩效评价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

绩效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判断应当做出何种晋升或工资方面的决策。通过考评,调整主管职位上的各级主管人员,淘汰那些不称职的员工,选拔和聘用那些真正具有才能的员工。同时,通过定期考评,也可了解受训者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在此基础上,上级主管人员便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新的培训计划,或对原计划进行修改,或是针对受训者的不足之处加强培训,或是改换另一种培训方法。

②考评是奖励的合理依据

考评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大家能够坐下来对各自的工作行为进行一番品头论足式的讨论。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要使考评工作切实有效,就应该把它的奖励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对有成就的员工进行及时奖励。这样才能激励大家为组织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实施人性化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应该尽量从感情方面出发、从工作对员工自身的提升方面出发,在可能的情况下也要尽量不断提高待遇,使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①工作多样化给员工全面的锻炼。

通过一定的岗位轮换,一方面员工获得各方面的锻炼,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发现员工的所长,有潜力的员工可以脱颖而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大家的工作都是明确固定的,久而久之,容易使大家产生厌倦感。

②让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

通过对员工的授权,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允许他们有犯错误的机会,从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加快员工的成长。

对员工的授权并不意味着管理的放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者的工作量,因为在不清楚员工的真正能力时,管理者必须跟进该员工的工作但又不能过分干涉,另外还必须准备当该员工工作得不好时的应对措施。这种授权管理的方式对员工的激励往往非常有效,经过锻炼,可以很快发现有潜力的员工,使其很快得到成长。

③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

单位中和谐的同事关系能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使员工具有愉快心情来投入工作,这样工作成效肯定好。要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一方面是多组织集体活动,通过增强员工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在单位中尽量为员工创造沟通的平台,如中午大家一起就餐就是一个较好的措施。此时,大家都比较放松,讨论的话题也比较活跃,从而可以增加员工之间彼此的了解。

④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对完成企业任务目标十分重要。老板应该定期、不定期与员工进行交流,从中发现员工思想的变化,也可以传达出企业对员工的希望。在涉及员工福利问题上更要注意倾听员工的意见。这样,老板才能了解员工的需要,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激励。⑤处理好员工离职的问题

由于人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时,即使企业做了很多的努力也留不住员工,一些企业往往在这时候为离职的员工制造一些不便,双方搞得不欢而散。员工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离

职。如果在员工离职时企业能够给予员工应有的理解,及时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结算工资,甚至给予另外的经济补助,这将给员工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离职的员工本身也会成为企业未来的关系资源,在他们到另外的公司后也会将原公司的良好形象带到新公司去,而且留下来的员工也会看到从而对企业产生好感。

五、结论

国有企业要实现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进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使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国有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有效解决好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尽管目前国企改革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学习国际成功企业的经验,敢于创新,一定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啸鸣政.人力资源管理.中央人民广播大学出版社,2004.[2]张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车驾明,房晓莉.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六种.经济与管理.[4] 王玫.员工绩效的评价.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5).[5] 李剑锋,王珺之.人力资源管理十大误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 冯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第四篇:高校后勤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论文

高校后勤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 要: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步伐进程日益加快。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改革的瓶颈,也是改革滞后的环节。本文针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现状、特点及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试寻一条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快捷的途径及充分发挥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给后勤企业带来最大效益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也要随之更新。这对正处于后勤实体由原来的事业型管理单位向经营企业型实体转变的发展,更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意义。因此,分析现阶段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解决现存问题,实施好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摆在我们后勤人面前的一门重要课题。

一、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后勤,由于没有把人上升到资本的高度来认识,所以对人力资源在高校后勤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关键,更意识不到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因而就不可能从战略的高度来部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此外,高校后勤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1]。

长期以来,高校后勤人事、财物、经营都隶属学校管理,实行统管统分模式,后勤所有工作完全依赖于学校,再加上众多历史性原因,后勤队伍的建设始终滞后于学校前进的整体步伐。后勤人员大多来源于学校教工亲属、接转的下岗职工、部队转业人员以及学校改革分流的部分员工。年龄结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使得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后勤人员的观念更新困难。计划经济体制的用人模式在高校后勤人员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传统观念与看法成为思维定势,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社会化运作模式极不适应,后勤人员的危机意识不强。根据高校后勤用人制度改革的“无情分离,有情操作”原则,绝大部分后勤队伍继续保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行公司化运营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学习,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跟不上时代,后勤运行还只是在原有模式上徘徊,真正做出新举措、新突破不多。高校后勤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高校后勤要发展、壮大,关键是人才问题。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人才,比任何资源都更珍贵。然而,高校后勤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同时却又与学校行政管理难舍难分,后勤的企业化经营范围受到市场空间的限制,要想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现代企业比较困难。有抱负、有才能的现代企业管理型人才,难以在高校后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社会化改革后的高校后勤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符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缺位或不健全、不完善。即使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但因传统的用人观念和管理制度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而无法有效执行。如何做到人事制度完善合理与切实有效执行相结合,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如果不更新观念,树立危机感,而对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漠然置之,那么高校后勤产业不仅会失去信誉,还

会失去生存空间,被淘汰出局[2]。

二、构建高校后勤企业现代人力

资源管理体系的一些思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一步深入,现有高校后勤企业必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吸引和留住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如何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是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高校后勤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人的管理,即通过民主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职工的责任心、使命感、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凝聚力,发挥团队优势,使科学的管理机制散发的活力长久不衰[3]。

(一)合理调整内部人员结构

高校后勤的经营管理需要创新型人才,即在具备经营和管理才能的同时,还要能熟悉教育规律、学校情况、师生需求和学校后勤现状,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经营管理战略战术,取得管理成效。因此,高校后勤干部的配置,应选拔那些党性、事业心、责任心强,热爱后勤服务事业、擅长经营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此外,一部分师生资源,可以由后勤和学校共享。如学生勤工俭学、年青教师兼职、辅导员充当宿舍管理员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后勤人力资源结构。通过这种途径,既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对新职工的观察期,还可以让参与后勤工作的师生增进对后勤服务具体项目的了解,理解后勤服务、支持配合后勤工作。后勤部门也可激发参与后勤工作的师生创新意识,用他们的敏捷思维为后勤出谋划策,制定出受师生们欢迎、贴近师生实际需要的服务措施,利用他们文化程度高、易于接受现代文明和新生事物的特点,给员工们树立一个文明礼仪典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达到“双赢”效果。[论文网 www.xiexiebang.com]

(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人为本,视员工为资源而非成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将员工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注重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尽可能地减少对员工的控制与约束,更多地为员工提供帮助与咨询,帮助个人在组织中成长与发展。更加注重管理人才;实践证明,留住人才,不仅要待遇留人,而还必须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并为他们提供可施展才能的舞台。

2.要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从战略高度重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充分分析和考虑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基础,确定不同时期的人力资源计划。坚持群体结构合理化原则,使人员组合能够发挥出群体优势,促进人才综合效益的提高[4]。

3.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针对后勤人员学历低、知识水平差,一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引进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有计划组织后勤职工进行专业培训,采取“走出去”外出学习,也可“请进来”把专家请来对员工进行培训,来提高后勤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

4.建立健全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应对每个员工以业绩为重点,注重他们的能力,应从“伯乐选马”转向公开赛马。

(三)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重视核心员工队伍建设,创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

1.要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循序渐进。建立员工保障体系和构建企业化的薪酬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要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逐步建立全员聘任制,建立员工保障体系;要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建立人员能进能出,管理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打造适才适用、发挥才干的用人环境;要脱离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建立后勤企业实际的企业化的薪酬体系,实现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

2.要充分重视核心员工队伍的建设。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和重要技能岗位人员属于核心员工。核心员工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不仅决定着整个后勤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结构,而且决定着后勤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决定着整个后勤事业的发展成败。要根据核心员工的特点和专长,把每个人都合理地安排到相应岗位上,并赋予相应的责、权、利,给他们以施展才能的空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上要真正用心地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理解、支持、关心和照顾。

3.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制度。人都是有需要的,其未满足的需要产生工作动机。也是激励因素。有效的激励不仅可以激发员工潜能、鼓舞员工士气,而且可以增强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高校后勤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总结以往实施激励的经验,提高对激励作用与功能的认识,丰富和健全激励手段,正确把握激励方向、激励时机、激励频率、激励程度,着力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

4.绩效考核采用全方位考核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业绩考核与员工利益挂钩,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从绩效考核发展到绩效管理。

(四)建立健全机制,实现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谋求人与事、人与物的协调,实现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自然资源的科学结合。包括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管理以及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多环节,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新思路,它改变了过去“以事为中心”的状态,更多地对员工实行民主的、自主的管理,强调自我与团队合作的协同,充分尊重员工自我及其发展,注重对员工积极性的调动,鼓励员工参与组织的管理活动。[论*文*网]

参考文献:

[1] 齐宏欣.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3).

[2] 诸桂荚.高校后勤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

[3] 赵界欢.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重在理念创新[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6(12).[4] 吴国存,李新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海底捞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根本,并且在近年来越发突显重要性。实现控制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是企业一直所追求的。通过搜集材料及实践考察,对海底捞餐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十多年来,在全国拥有五十多家直营店,除了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海底捞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积极鼓励员工进步,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创造和谐员工家庭,帮助员工实现理想,合理规划绩效考核,建立科学薪酬体系。海底捞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学习途径,促进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第一章 绪论.........................................................2 1.1课题背景.....................................................2 1.2研究目的.....................................................3 1.3研究方法.....................................................3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3 2.1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3

2.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4 2.3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4 2.4人力资源管理新发展趋势.......................................5 第三章 海底捞公司简介...............................................6 3.1海底捞公司发展沿革...........................................6 3.2海底捞式人力资源管理——选、用、育、留.......................7 第四章 海底捞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8 4.1海底捞科学的员工激励措施.....................................8 4.2独具特色的绩效管理..........................................10 4.3有效的薪酬管理..............................................12 第五章 海底捞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的有益启示........................13 5.1企业应该实施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13 5.2企业应该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14 5.3企业应该实施有效的薪酬管理..................................15 第六章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7 致 谢...........................................................18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能力的总称,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想在激烈的国内外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正视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弊端不足,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建立健全人

力机制,明确领导责任,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创造拥有一整套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引进并留住优秀人才。可以说,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也就必须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是摆在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2研究目的

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讲,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而许多企业往往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理念上缺乏基于战略的系统思考,在实务操作上缺乏系统设计。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市场状况和内部人力资源现状,为企业编制合理的岗位、配备合适的人选,以谋求全局的优化。因此,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力途径之一,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来驱动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保持,充分、有效地激发全员的内在潜能,并依靠人的潜能发挥来支撑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1.3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法,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资料,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新颖的论点和想法来提出自己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2.1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

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2.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2.2.1岗位职务系统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岗位职务系统旨在为员工的招聘、职责分配、劳动合同、业绩考评、薪酬分配和能力确认以及能力开发提供依据和准绳,为员工职位晋升、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铺设路径。

2.2.2业绩评价系统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业绩评价系统旨在对员工实际工作成效、能力表现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员工的薪酬分配、奖罚、升迁、职业生涯设计和能力开发提供依据和量化标准;为企业制定薪酬制度、考核员工岗位负荷、修订劳动定额、调整岗位职务设置、改革调整工艺和操作方式提供依据。

2.2.3薪酬激励系统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动力系统,薪酬激励系统是在“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这一国家关于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大要求下建立的。现代企业分配主体是企业,企业拥有完整有效的分配自主权;分配的依据则是依赖于企业岗位职务系统、业绩评价系统和市场工资价位标准;其次参与分配的要素具有多种形式,包括劳动要素、技术、资本、管理要素,分配的形式不仅包括货币形式,还包括荣誉、职位晋升等等。

2.2.4能力开发系统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再生系统,旨在开发员工的个体能力和企业的系统组织能力。它包括对员工技能、知识、观念的开发,也包括对企业组织培训能力的开发。宗旨是通过开发,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不断适应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需求。2.3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3.1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企业拥有三大资源,即人力、财力、物质,而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利用则是通过人力资源的结合实现的,只有通过合理组织人力、不断协调劳动力之间,劳动力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形成最优配置,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进行。

2.3.2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减少劳动损耗,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组织劳动力,配置人力资源,就是减少劳动损耗,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

2.3.3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不具备优秀的管理者和劳动者,是无法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完善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员工的素质是先行棋。

2.3.4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对企业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人力资源战略处于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战略的制定,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拥有量。有效利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发掘其最大的才能,才可以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

综上,新经济时期人力资源管理是新经济下现代企业的首要任务。谁能够最大化的拥有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谁就是市场经济的成功者。研究和分析应用人力资源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是达到人力资本储存和扩张的最有效途径。

2.4人力资源管理新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及战略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可以说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的战略性工作之一,是企业董事会和最高层管理者必须关心的事情。因而所有的企业在设计自己发展战略的时候,都将公司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起来为企业战略决策服务,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之间应达成有效的切合。

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显出在企业价值链中的作用。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如何通过价值链的管理,来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价值链本身就是对人才激励和创新的过程。围绕价值链拓展管理范围,人力资源管理日益突出在企业价值链的重要作用,在于可以为顾客提供附加值。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加强与企业各业务部门的密切联系,从权力中心走向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管理边界呈日益模糊状态。一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不被企业重视或仅仅是企业组织内部的一项管理活动,有其独立的工作范畴。近年来,随

着业务外包、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各种形式的企业网络组织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使人力资源的管理边界日益模糊,其管理已经跨越组织的边界,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事务,而是面向于更为广阔的管理空间。

第三章 海底捞公司简介

3.1海底捞公司发展沿革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跨省直营餐饮民营企业。始终秉承“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创新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单一化的服务,提倡个性化 的特色服务,将用心服务做为基本经营理念,致力于为顾客提供“贴心、温心、舒心”的服务;在管理上,倡导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为员工创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员工价值。十多年来,公司已发展成为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郑州、南京、沈阳等全国多个城市拥有五十多家直营店,四个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基地和一个原料生产基地,2009年营业额近10亿元,拥有员工一万多人。四个大型物流配送基地分别设立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以“采购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仓储标准化,配送现代化”为宗旨,形成了集采购、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供应体系。位于成都的生产基地,其产品已通过HACCP认证、QS认证和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曾先后在四川、陕西、河南等省荣获“先进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名优火锅”等十几项称号和荣誉,创新的特色服务赢得了“五星级”火锅店的美名。2010年2月,获大众点评网2010“最受欢迎10佳火锅店。3.2海底捞式人力资源管理——选、用、育、留

3.2.1选

海底捞公司的员工大都是来自农村的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80、90后,然而正是他们创造了“海底捞”的神话。海底捞的员工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员工,很多都是典型的‘三无产品’。第一没青春证。很多进入“海底捞”的员工在服务行业并不算年轻甚至有许多“阿姨级”“妈妈级”的人物。第二没有学历证。一万多名的员工中只有几名是本科生。第三没有身材证。“海底捞”的员工大都没有婀娜的身材是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基层劳动人民。

3.2.2用

海底捞的管理人员包括店长几乎都是从最基层的员工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升级上来。这样从一线员工做起的提升制度更有利于管理阶层换位思考也更有利于企业内部关系融洽使各部门有机结合协调工作。在海底捞公司会给员工明确的晋升方向从管理线、技术线、后勤线三个通道让不同岗位的员工都有机会晋升。这种晋升制度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受到公平。进入海底捞的普通员工从低到高分别为实习员工、二级、一级、标兵、劳模、功勋薪水随级别浮动。一线员工可以享有打折、换菜甚至免单权,只要事后口头说明即可。

海底捞考核店长或区域经理的标准只有两个:顾客满意度和员工工作积极

性。考核指标除了业务类外,还有创新、员工激情、后备干部的培养等。在服务细节上不断做加法的海底捞,在考核上却不考核利润这一最常见的关键指标。张勇认为,利润是客户满意和员工满意的结果,两者都满意了利润自然会来。利润指标和公司遍布全国的战略目标有冲突,利润考核会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影响公司健康从容地发展步伐。

为了鼓励员工创新,海底捞成立了一个由各大部长、区域经理组成的创新委员会,对于员工提出的创意做评判,创意被评选上的员工可以获得200至2000元不等的奖励。

3.2.3育

在海底捞,除了工程部、物流中心和财务部里有外来的干部外,整个体系都是内部培养提拔,特别是管理门店的前厅干部都是基层培养起来的。基层培养起来的干部,多年来积累形成的经验更有利于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海底捞有意识地为员工树立学习榜样,以榜样来引导员工,坚定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以袁华强为代表的榜样式人物就是海底捞为员工树立的“靠双手改变命运”榜样。

3.2.4留

海底捞真正意识到,对员工的真心热爱,提高员工福利带给海底捞的不是成本,而是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员工的工作热情,品牌的美誉度,这些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海底捞为每个员工制定了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让每个员工都能清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方向,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未来,从而激发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第四章 海底捞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

4.1海底捞科学的员工激励措施 4.1.1良好的晋升通道。

海底捞为员工设计好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清晰地向他们表明该发展途径及待遇。“海底捞现有的管理人员全部是从服务员、传菜员等最基层的岗位

做起,公司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空间,如果你诚实与勤奋,并且相信'用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这个理念,那么海底捞将成就你的未来!”每位员工入职前都会得到这样的告知。除了入职前的集训,工作期间并不进行额外的培训。所有问题,在例会上都会加以解决,员工有什么创意、工作上有什么疑问和困难,在例会上提出来,大家进行讨论和沟通,所有人都得到了进步。在具备了基本品质与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谁的能力提高得快,显现出来了,谁就有机会晋升。

员工的晋升渠道

【管理线】:新员工——合格员工—— 1级员工——优秀员工——领班——大堂经理——店经理

【技术线】:新员工——合格员工—— 1级员工——先进员工——标兵员工 【后勤线】:新员工——合格员工—— 1级员工——先进员工——办公室人员或者出纳——会计、采购、技术部、开发部等。

4.1.2独特的考核制度。

海底捞对干部的考核非常严格,在张勇的办公室墙上,张贴着对店长以上干部的考核表,考核分了多个项目,除了业务方面的内容之外,还有创新、员工激情、顾客满意度、后备干部的培养,每项内容都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我们优秀店长的产生不跟他所管理店的命运成正比,评选优秀店长不看他赚了多少钱,看的是员工激情,看的是顾客满意度,看的是后备干部的培养。他哪怕赚很多钱,他的利润始终是公司最高,也很可能由于在这几个问题上出了漏洞而被撤掉。”

海底捞有一个信息源监督制度,每一个分店都会选举两个普通员工做信息源,对本店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书面形式向总部反映,每个月都必须要有,张勇看过后,再转到监察部备案、核实。如果确定反映的问题属实,就会转给该部门的领导进行处理。

4.1.3尊重与关爱,创造和谐大家庭

海底捞的员工,有很多都是亲属,这在许多企业都是禁止的。张勇却认为,“正因为员工在海底捞获得了尊重和认可,同时他也认可了这里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氛围,他才会介绍亲戚朋友们来。”关于员工的夫妻生活、子女教育问题,许多企业规定,服务员不能和厨师谈恋爱,高级管理人员配偶不能与其在同一个

地区同一个城市,“这种规定是很不人道的,我们的做法相反,会尽量把他们吊在一块儿,让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公司会发给他们补贴,鼓励他们住在一起,并且把孩子带着身边,自己照顾和教育孩子。”不仅如此,海底捞店长以上的干部,公司还会帮助他们联系其子女入学,并且代交入学赞助费。

4.1.4业余文化生活

为了鼓舞和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海底捞格外重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海底捞的各个分店、各个分区常常展开评比活动,评比先进个人、优秀标兵、劳模、功勋员工„„各店之间常常举办友谊竞赛:篮球比赛、切羊肉比赛、各种技能竞赛„„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并给于适当的奖励;在如此和谐的文化与工作氛围中,员工们的热情日益高涨,提出很多建议,包括工作与娱乐,只要是合理的,公司都会采纳。张勇笑着说,“海底捞的创意性服务在业界和顾客当中是很出名的,其实,大多数都是员工提出来的。我们的员工都很天才!”

4.1.5员工助海底捞实现远大理想

海底捞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外语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海底捞一方面加大内部培养的力度,选出第一批员工分别进行英语培训、管理培训、技术培训。另一方面,也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招聘与吸引。由于海底捞的所有员工都必须从最基层开始工作,所以一直吸引不到大学生,但近两年,随着海底捞声誉的扩大,逐渐有一些大学生进入。张勇坦言,海底捞向所有员工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大家在同一个起点上,大学生肯定是比农村孩子领悟能力要强一些,整体素质具有优势,那么具备了这些优势,他只要再加上勤奋与诚实,在海底捞的发展空间很大,同时他们的加入能带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4.2独具特色的绩效管理

员工工作的好坏、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因此,掌握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是企业经营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而强化和完善绩效管理系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4.2.1考核指标体现企业战略

考核指标要体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一是提高顾客满意度;二是提高员工积极性;三是要提高领导层级的培养。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为顾客提升满意的服务;

只有符合要求的管理层级,才能培养出令顾客满意的员工。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管理阶层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并且将此与晋升链接起来,只有能够积极培养下属的领导才是最好的领导,这样也才能提高晋升的机会,更好为企业服务。在客户满意度方面,海底捞对员工充分授权。只要是基层员工认为有必要的,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者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对于一些优惠活动也是必要的,比如过生日的人一块吃饭,那么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让员工对多项服务有自主决策权,使管理权与企业战略高度一致。

4.2.2不以利润为唯一考核目的

要明白利润只是做事的结果,事做不好,利润不可能高;事做好了,利润不可能低。”海底捞要本着不考核利润为基点,原因具体有如下三点:一是利润是很多部门工作的综合结果,每个部门的作用不一样,很难合理地分清楚;二是利润具有偶然因素,比如店面选址如果不好,不论店长和员工怎么努力,也做不过管理一般、位置好的店;三是考核利润把员工的关注点引导到短期业绩上来,该给客人的服务做不到位,出现因降低成本而导致出力不讨好的浪费现象。但不考核不等于不关注。海底捞自己应该总结,“稍有商业常识的管理层级和员工,不会不关心成本和利润。不考核,仅仅是核算,再考核,必然会 过度”。要关注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间取得平衡,过分追求短期业绩数字,采取各类措施降低成本,但忽略了服务品质,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海底捞应关注长期业绩,不考虑当期利润,但要重视企业文化对员工养成良好节约习惯的培养,“生意忙时累人,生意淡时累心”,海底捞要本着将对门店业绩高度负责任的意识深入骨髓。

4.2.3绩效政策制定与实施要坚持人性第一标准原则

任何好的绩效制度与政策,要想执行的好,必须基于人性。人不满意了,就不可能提供令客户舒心满意的服务。只有理解员工心理和诉求,知道员工在想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最佳激励员工的方式。为保证业务质量、降低成本,要适当加大对员工的监督力度,严格考勤、请假制度等。为了让员工按照标准做事,从原有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与绩效指标挂钩,如果未达到就扣发绩效工资等。这样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制定政策时考虑人性,执行政策时顾及人性。海底捞要本着对客户满意的高标准,对员工服务的高要求,对激励员工的高信任是一体化的。海底捞不以利润为考核指标,不以利润为终极

导向,但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却能收获到利润。这种模式就如马云在CCTV《赢在中国》栏目采访时所说的,“赚钱是一种结果,它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目的,我们希望创造一个真正由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感到骄傲的伟大公司,那是我的梦想和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

4.3有效的薪酬管理

海底捞奉行“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贴心、周到、优质的服务,赢得纷至沓来的客户和社会广泛的盛誉。每天跟顾客直接打交道的是普通员工,要想让顾客满意,就必须使自己的员工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拥有为顾客服务的激情和热情,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海底捞视员工为“内部顾客”,并认为内部顾客满意是外部顾客满意的前提。

4.3.1注重员工的薪酬与福利

海底捞永远把员工的利益和生活摆在第一位,企业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最重要的资产——员工。海底捞员工的月工资在同行处于中等偏上,为员工提供公寓,并有24小时热水供应和空调,上网设施;甚至建立寄宿制学校,员工子女只交书本费;组织员工旅游;海底捞员工若一年累计三次或连续三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员工父母及子女就可来公司探亲一次,并在店里就餐一次,往返车票公司报销。海底捞的高薪酬和福利策略既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也有利于增强现有员工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4.3.2保持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海底捞集体居住的员工还可以享受免费的家政服务,公司有专门的家政服务人员,负责员工宿舍的日常清扫以及员工衣服、床单、被褥的清洗等。这项福利成本不高,但效用却很显著。辛苦一天的员工夜晚回到宿舍,不必再为洗衣物或床单而发愁,也不必再为整理宿舍而烦心,这节省了员工的体力和精力,有利于第二天工作时有一个好心情。另一方面,家政服务让他们也“享受”到被别人服务的感觉。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和自己的价值,有利于他们以一种平和、平等的心态而非自卑和压抑的心态去为顾客服务。这充分体现了全面薪酬战略的激励性。

4.3.3赏识并认可员工

海底捞认为管理者一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很多富有创意的服务是由员工想

出来的,因为他们里顾客最近。员工提出的新建议,大家讨论后可行的就回去实施。员工的创意得到实施,还能收到一定的费用,并且可以用该员工的名字命名,对其是极大地尊重和鼓励。海底捞的基层服务员享有打折、换菜,甚至免单的权力。不少员工之间有亲属关系,员工在海底捞受到尊重和认可,员工也认可了海底捞的工作环境与和谐氛围。

海底捞在人工成本大大高出同类企业的同时,依旧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海底捞的优质服务能够让顾客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去光顾。顾客愿意上门,自然能够增加营业额,提高利润。把力气花在点子上。海底捞的人工成本又是同类企业的两倍,人力资源成本占有重要地位,即便支付的成本高,但高成本下又有高收入。以资本吸引劳动力,高资本可以吸引稳定的劳动群体,减少员工流动,增强归属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材料的采购,物流方面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最大化的节省成本。高水平的薪资,很明显提高了在同行的竞争力,员工满意的同时,一定会为企业尽心回报,所以,提高满意度就是提高企业收入。依靠鲜明的服务特色,海底捞每到一个新的地区,总能很快打开市场。海底捞从来不做广告,一般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是通过口碑宣传。好火锅自己会说话。微笑服务,是每个服务类企业都必须的。但能像海底捞那样,让服务员的微笑都发自内心,自然、真诚而不矫揉,也着实难得。海底捞以服务好著称,但它更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于一线普通员工的持续创新。

第五章 海底捞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的有益启示

5.1企业应该实施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

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餐饮行业的代表,告诉我们餐饮行业要走出

传统的人事管理的误区,必须从观念上有所突破,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

5.1.1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晋升通道。

根据各部门人才需求计划及对及招聘人员的资格条件、工作要求和招聘数量,结合人才市场情况,确定选择适合的招聘渠道,按照不同的岗位要求制定具体策略,向每一名员工传达其发展途径。同时重视员工培训,并结合自身情况加大对培训的资金投入,探索多元化的培训资金来源渠道, 保证对员工培训的资金投入。给员工更广泛的权利和工作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人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更好的投入。

5.1.2应当建立独特的考核制度。

员工的发展升职应考虑多个项目,例如员工创新精神,顾客满意度等。积极实施内部监管制度,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员工工作的激情。

5.1.3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人们的心理也发生着变化。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员工的思想压力增大。如果压力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就容易产生心理异常,导致思想情绪波动,这也是新时期企业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5.1.4企业应该促进员工业余文化建设。

业余文化活动要坚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尤其要根据企业80、90后员工多的特点,在坚持一些传统娱乐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员工喜闻乐见。要坚持动静结合,内外相宜,寓教于乐。通过活动形式不断变换,内容不断更新,吸引广大员工参与的浓厚兴趣。业余文化活动既要“多”,又要“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重质量,讲求实效,切不可只图虚名,滥占员工的休息时间,成为员工的负担,影响企业生产。

5.1.5企业应该积极帮助员工实现理想。

海底捞成功的经验表明,帮助员工设计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尤其是企业的骨干和核心员工走上有计划、有步骤的成长之路,无疑是企业实现人才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5.2企业应该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

5.2.1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考核标准

对职工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不仅仅是谋生的场所,还应满足其社交需求、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成绩突出的员工,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企业的认可,通过合理的业绩考核标准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经历而言,经过对下属的业绩考评,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5.2.2盈利不应是企业的唯一宗旨

本着“盈利越多越好”的想法,许多企业热衷于加大投资、扩大规模,铺摊子、上项目,而不去考虑投资效益究竟如何。而如果企业以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企业就会赢得利润。赢得利润是为社会做贡献的结果,不过结果不是目的。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也可能赢利,如果它有效率地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很有趣的现象是:拼命想赚钱的企业,往往赚不到钱;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利润往往滚滚而来。

5.2.3绩效管理应当以人为本

《管子》中有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最早出处,说的是重视人民需求事关一国的兴盛发达。现代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个人需要,在绩效考核中要充分照顾到每个员工的不同情况,建立以员工为本的绩效管理原则。如对不同人设定差异化的考核奖励制度。公司根据员工岗位、需求的不同,设计出与其相适合的考评制度,而在奖励中采取“套餐”制,员工可在规定的范围内灵活选择自己需要的奖励方式。由于个人特长、资历等的不同,对员工采用统一的考核制度难免会造成偏差,而不合员工需求的奖励措施则会失去其应有的激励意义。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契合了员工自身情况,满足了其需求,有助于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

5.3企业应该实施有效的薪酬管理

5.3.1企业应提高员工的薪酬与福利

在现代企业,对待员工薪酬与福利问题,不再是简单地把薪酬看作劳动用工所应支付的报酬,根式把薪酬与福利看做是劳动者基于个人自由意志向企业出售劳力与智力所应当获得的价值体现,是企业吸引人才,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员工薪酬与福利待遇,对于提升员工产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其作用不可忽视。

5.3.2企业应尽量使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

企业的战略目标会否能实现,员工的努力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产生好的业绩。另一方面,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于留住优秀员工也十分重要,由于工作生活失衡导致的家庭、健康甚至死亡问题对企业和员工无疑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把“工作与生活平衡”作为“全面薪酬”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方面给员工提供这样一种非物质激励。

5.3.3企业应提高对员工的赏识与认可

企业应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员工,通过对员工及时由衷的赞赏,包括对其出色地成绩的肯定与赞美,以及对失败挫折的鼓舞与激励。努力帮助员工建立自信心,不断成长,超越自我。

第六章 结束语

海底捞的成功引发人们对管理新的思考。通过分析海底捞的成功经验,结合

自身认知,我总结了三点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制度管理,信任管理,亲情管理。

制度管理是根本。任何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只有制定好了管理制度,员工才能够有章可循,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告诫自己不干对企业不利的事;管理制度也是保证公平的前提,根据制度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惩罚,避免了管理者的随意性,减少了任人唯亲的情况,保证了员工的公平。制度既是束缚,也是保证,束缚了员工的行为,保证了员工的权益,同时也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保障。

信任管理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动力。信任管理是指管理者要相信员工,敢于放权。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想企业能够蓬勃发展,仅仅靠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企业各方面人员的支持。管理者不能迷信自己的能力,更不能不相信自己的员工,认为别人都不可靠,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保证企业的发展。仅仅靠管理者一个人既劳累,效果也不好。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相信自己的员工,敢于放权,给员工展示自我的平台;员工为了报答领导的知遇之恩,不仅会加倍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而且会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更多好的思路,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保证企业的发展

亲情管理是保障,是指管理者不能将员工看作赚钱的机器,而要将员工当作一家人来看待,至少要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中国是一个注重亲情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就会为你考虑;而且中国人多数是懂得感恩的,你给了我一,我会还你十。严格的制度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但它是冰冷的,我们需要温暖的亲情管理来保障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一个企业将员工都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并让员工感受到这份温暖,那么员工也会设身处地地为企业着想,会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与有损企业的行为进行斗争。人心齐,泰山移,亲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段海峰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12)[2] 叶伯平,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1):1-388 [3] 段海峰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12)[4] 刘志权.论厨房员工的激励机制[J].餐饮文化,2006:38.[5]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致 谢

首先,我衷心地感谢老师对我悉心地指导和帮助。老师多次会见我,询问我写作的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及时发现并改正论文中的错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周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他认真地阅读我论文的每个部分,并不辞辛劳地为我修改和整理论文。在此,向周老师致以衷心地感谢!

此外,对支持我写作的父母、亲人和朋友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感谢他们在我写作中提供的帮助、理解和支持。感谢我们寝室为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亲爱的同学们陪伴我度过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感谢你们为我留下的美好回忆。

最后,我还要感谢给我提供宝贵数据资料的百度网站、中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图书馆,学校文献中心及网上数字资源。

下载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多视角分析和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发展动因的多视角分析和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精选多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管理学院 461006班 46100627 陈嘉楠 资源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四方面,而人力资源正是最复杂也是难预测和管理的,因为人力资源顾名思义就......

    人力资源管理和学习型组织构建研究管理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竞争的焦点越来越多的转移到企业的人力资源上,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而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已......

    人力资源管理实习论文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实习论文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讨【摘要】中小型民营企业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结合中小型......

    林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策研究论文

    摘要:在新时期林业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应当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充分的认知。在林业企业运营期间,应该意识到人才是其获得稳定发......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案例分析》复习要点

    研究案例分析色字体为大纲要求知识点掌握要求情况 研究案例分析色字体为本章节的重点复习点和复习问题 各位同学还应改注意的就是,第二章到第九章中所涉及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精选多篇]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2006年度)为协助公司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完善管理体制2006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定岗定员、人力资......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民营养老院护工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项目组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南京市20家民营养老院的护工队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民营养老院的护工队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挖不到人、不会用人和留不......

    气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发展措施

    气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发展措施李伟东¹,刘启¹,王蕾²,刘建华¹(1.林西县气象局,内蒙古赤峰 025250;2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气象事业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