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2:4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教学设计》。

第一篇:初三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

3.了解排水集气法的基本原理;

4.简单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气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

2.能区别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4.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气污染。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的愉悦,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交流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空气的成分,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式:科学探究,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你对空气了解多少;

2.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3.你能“捕捉”到空气吗?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发言的习惯。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一种有多种成分的气体,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1.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2.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会归纳小结、整理知识。

引出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讲述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学生实验:“捕捉”空气的实验。

提问: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讲解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使学生对空气中主要成分氮气用途有所了解。

植物吸收氮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并讲解,讲述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和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用途。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知识面,形象、直观地了解稀有气体。

三、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提问: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被污染后空气会造成哪些危害?

3.怎样防止空气被污染?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了解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小结: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重点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呢?

【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红磷的燃烧实验。

【问题引入】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实验)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确认目标】这节课来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问题讨论】描述氧气物理性质。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

【回答】无色、气体,无味,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回答】靠腮呼吸。氧气来自水中。

【结论分析】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

【问题讨论】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阅读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二氧化碳

【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瓶底铺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气瓶中。

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

【结论】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铁缓慢氧化生成的红色的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

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问】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回答】防止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阅读实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1.将小半截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中点燃

2.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现象:剧烈燃烧,蜡烛很快就燃烧完了,集气瓶内壁有小水珠。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集气瓶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了什么?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结论】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问题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思考并回答】(更剧烈),(活泼)

【阅读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

【提问】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

【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支持燃烧)。

【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抻入气体中,若木条燃烧复燃,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结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支持燃烧(助燃)

【讲述】我们说一种物质的性质决定了他的用途,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助燃)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木炭、硫、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三、氧气的获得

教学目的:

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教学意图: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阅读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教学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阅读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热的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教学意图:

学会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

【阅读实验】待试管内不再产生气体时再加入少量氯酸钾并加热,把带火星木条伸入管口内观察。

【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有无变化。

观察记录: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答: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

教学意图:

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的发生、发展和条件,找出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剂):(2)加热高锰酸钾

教学意图: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文字表达式,知道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

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略重或密度比空气略大)

答: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选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玻璃片。

教学意图:

从氧气的物理性质思考、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制法的关系。

【问题】给试管中固体加热应如何操作?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操作?

答:(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后炸裂试管。

(2)试管夹应夹持试管中上部。

(3)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短。

(4)先均匀加热,再将火焰固定在约品处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后炸裂试管。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接近瓶底。

教学意图:

培养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实验操作的关系。

【问题】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如何检验氧气?

3.操作要求 4.验满方法 5.检验方法

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记录并加深理解。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

第二篇:《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物质》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在变化和让物质发生变化,具有前测和铺垫的性质。这三部分的科学概念是基本的科学概念。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物体,本课设置三个部分的教目标并不是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点上。【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

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很容易理解,但对不能直接触摸到、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接受起来会有一些难度。很难分清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2.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苹果、纸杯、一杯水、火柴1盒、生锈铁钉、回形针、小纸片、粉笔、蜡烛、塑料袋、多媒体等。

学生:回形针、纸、香、记录纸各一份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知识,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我们这个世界有这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这许许多多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来研究的对象。首先请大家看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ppt出示学习目标)

1、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二、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1、请同学们睁大自己的双眼,观察我们的周围,在我们教室中有哪些物体呢?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

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在科学方面都可以叫做物质。板书:物质 也就是说我们教室中的这许多物体都是物质。像大家刚才所说的这些物质,都能被我们直接看到、摸到。

3、再出示一个苹果,告知学生这是一个物体,请一个同学上台尝一口,把尝到的滋味告诉大家,(水很多,有点甜,有的酸)

4、教师解释:苹果有的甜是因为里面有糖这种物质,水很多说明有水这种物质,同样还有酸性物质,当然它还含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物质。这些物质能直接看到、摸到吗?但我们能通过尝,感受到这些物质的存在,因为它是实际存在的。对,实际存在的。

板书:

实际存在的

这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只要我们能够感受到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5、说道这里,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我们刚才说的这些物质,都是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甚至尝得到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比如;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6、组内讨论一下,并且说出你们的理由。

7、哪个小组先来告诉大家你们的看法?(大胆些)(都是:是啊,它们都实际存在,都是物质)

(都不是:引导,它们都实际存在吗?对于有疑问的,纠正,那么是不是呢?我们要有证据,以空气做事例,塑料袋实验证明。)

8、小结:有些东西不能直接被我们看到、摸到,但也都实际存在,所以也是物质。

科学上,把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只要是实际存在的东西,都叫做物质。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所以我们今天的课题是: 我们身边的物质

板书:

我们身边的物质

二;物质在变化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物质,它们是一成不变的吗?(比如,教室的桌子…..)学生举例说明。

小结:物质世界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板书:物质在变化

下面,我们也来让一些物质发生变化,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出示一次性杯子,把它捏扁,问:纸杯变化了吗?发生哪些变化?(形状,体积、、、、、、)(回答的很好,它现在算不算一个纸杯?能不能回复的原来?)

2、出示一杯水,问:水结冰后会和原来一样吗?发生了哪些变化?(状态、形状、体积大小、、、、、)冰能不能回复到水?

3、是啊,着两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它们的变化有没有相同之处?(形状、体积、状态、大小等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

(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1、拿出两根火柴,把其中一根折断,问:变化了吗?另一根点燃,问:变化了吗?

2、这两种变化一样吗?哪一种变化和纸杯变形、水结冰变化相似?

3、火柴折断和火柴燃烧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前者:只是形状、体积、状态等的改变,本质没变,还是原来的物质,后再,已经不是火柴了,生成了新的物质,烟、火等。)

想不到物质的变化竟然有这奇妙的现象,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大发现,物质变化,有的产生了新的物质,有的没有。板书:原来物质

新物质

4、请大家拿起桌子上的铁钉,问:这枚铁钉原来是这样子吗?上面这层黄褐色的是什么东西?铁锈也是铁钉的一种变化。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种变化?

5、铁钉生锈和火柴燃烧一样,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6、如果我们要做让火柴燃烧和铁钉生锈的实验,请大家预测一下,这两种实验过程,我们马上能看到吗?为什么?

板书:一个快速

一个缓慢

这是我们的又一个发现

7、我们周围的物质在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化,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东西,有的变化却产生了新的物质。现在,你还能举出我们身边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子,有问题,由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尽量不要参与其中)同意吗?你是怎么认为的?

8、这么多物质在变化,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不变的物质呢?(有,举例,同学间反驳,教师语言适当过渡)(没有,教师问,那么坚硬的岩石呢?)

9、小结:对,世界上没有变化的物质,其实,所有的物质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是有些变化的速度快,有些比较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到罢了。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大家都知道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不停地变化,那么,你有哪些办法让老师手中的这张纸 片发生变化?

(学生说,教师肯定)办法还真不少。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回形针、纸片、蜡烛,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略作停顿)小组内讨论一下,并把你们的方法填写到实验记录表上。

2、大家有没有确定自己的方法?那就请大家用你们自己的方法让这些物质分别发生变化,并仔细观察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请大家做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3、交流实验结果

哪个小组先让大家分享你们的发现? 用了什么方法?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4、结合实验记录,问:物质使用不同的方法,使它发生变化,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你发现了什么?(如,纸片,折、撕、烧)

用折、撕等办法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烧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物质的变化还真复杂。

5、汇报实验情况。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交流实验结果。

(1)、纸张用不同的方法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折纸、撕纸和烧纸)。

(2)、蜡烛用不同的方法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折断,燃烧)教师概括:大家真是善于探究的小科学家,是啊,其实物质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它们变得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却产生了新的物质。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世界总是在不停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余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种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留意身边的物质,看看它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好吗?

第三篇:我们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定位

在学完酸和碱之后,学生已经知道了石蕊、酚酞等指示剂能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但是对于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还没有认识,石蕊、酚酞等指示剂能否指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也不清楚。而现在,物质的酸碱性即pH的大小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了解溶液的pH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意义。根据目前学生学习条件不足、资源缺乏等具体情况,本课题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设计注重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配套学案设计注重阶梯性,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到提纲的作用。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化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认识社会现象的习惯。

二、教学相关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网络中有关pH与生活的内容。

3、仪器和药品:pH试纸、玻璃棒、20%和0.1%氢氧化钠溶液各一瓶、20%和0.1%盐酸溶液各一瓶、紫色石蕊、无色酚酞、泥土、雪碧、洗洁精、洁厕剂、橘子汁、番茄汁、肥皂水、立白洗衣粉等。

三、课前准备工作

1、网络中有关“pH与生活”的内容,教师和有条件的学生提前完成并打印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仪器:pH试纸、玻璃棒、20%和0.01%氢氧化钠溶液各一瓶、20%和0.01%盐酸各一瓶、紫色石蕊、无色酚酞、(以下分四组)泥土、雪碧、洗洁精、洁厕剂、肥皂水、自来水、橘子汁、唾液、牛奶、番茄汁、立白洗衣粉、厨房清洁剂等。

3、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限种类。

四、教学设计的方案

1、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酸碱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

2、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记录数据、思维等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以及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 认识pH、会测定物质的酸碱度。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记录数据、思维等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教学难点:

了解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以及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闻过醋的味道吗?什么味道?你还尝过哪些有酸味的东西?这些都是酸。我们身边吃的用的物质有很多,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如何?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题。【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现在盖房子少不了的是石灰,它溶于水是碱。可以尝味道吗?(不可以)有什么方法既简单又方便地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学生:用石蕊和酚酞。)石蕊遇酸变红,有的有酸味的物质很酸,有的微酸,通过石蕊可以区分吗?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区分出酸或碱的强弱程度呢?(pH)

【投影】学习目标。我们先认识pH。

【阅读】学生阅读p61页,讲出所了解的有关内容。教师板书。【板书】(或投影)

一、pH是表示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的,简称酸碱度。

1、pH的范围是0~14

2、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

3、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pH越大酸性越弱。【投影】认识pH 【设问】如何测定溶液的pH?什么是比色卡?(教师简要解答)

【演示】两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一】测定不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并记录。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所测得的pH与浓度的关系。【投影】投影学生实验结果并讨论。强调:①酸越浓,pH越小;碱越浓,pH越大。②两种不同浓度的盐酸浓度差别很大,但pH差别很小。

【学生活动二】分组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并记录。【投影】汇总学生实验结果并投影。【讨论】

①将可食用与非食用物质的pH比较,有何结论?(酸性或碱性太强的物质即pH太大或太小的均不可食用,它们有强烈的腐蚀性)

②将酸性物质按pH大小进行排列,有何结论?(酸味越浓的物质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越强的物质pH越大。)③你调查到生活中哪些与pH有关的知识?

【板书】师引导学生将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学生讲述教师板书:

二、pH与生活

1、pH与人体健康

人体体液的pH是7.35~7.45时正常; 人体体液的pH<7.35时,处于亚健康状况; 人体体液的pH=6.9时,变成植物人; 人体体液的pH是6.85~6.45时死亡。如何测定自身体液的pH是否正常?

如何调整体液的pH?常吃的食物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

酸性食物(20%):肉、蛋、…… 碱性食物(80%):蔬菜、水果、……

2、pH与美容

3、pH与内衣

4、pH与酸雨

5、pH与土壤

6、pH与养鱼

7、……

【小结】以上讨论涉及了工业、农业、环境、人体健康等各个方面,(请学生翻开课本63页)说明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练习】见讲义,投影解答。

1、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氨水 溶液的pH 7 8 8 11

该同学最好选用

A、尿素B、碳酸氢铵c、硫酸铵D、氨水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牙膏和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 【学生自我小结】投影要点,发随堂小测。【随堂检测】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表示.2、pH的范围是。

3、pH<7时,溶液显

性,且数值越小,酸性越。

4、pH=7时,溶液显

性。

5、pH>7时,溶液显

性,且数值越大,碱性越。

6、同学测定了一些食物的pH如下。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 蕃茄 橘子 鸡蛋清 牛奶 玉米 pH 4 3 8 6 8

A、病人适宜多吃橘子

B、牛奶和鸡蛋清都显碱性

c、蕃茄的酸性比橘子强

D、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作业】

1、测定家中常用物质的pH。

2、完成课本习题第1、2、7题。学案设计

主题:我们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班级

姓名

问题:

1、你知道生活中我们吃的和用的一些物质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

2、有什么方法可以既简单又方便地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3、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那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 学习目标:

1、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

2、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读一读:

讲一讲:说一说你在课本上了解的内容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自己动手实验,测定周围物质pH,并填表: 组别 物

质 pH 酸碱性

A 组

橘子汁

自来水

洗洁精

自带物质

B 组

校园里的土壤

立白洗衣粉

自带物质

c 组 唾

肥皂水

番茄汁

自带物质

D 组 牛

厕所清洁剂

厨房清洁剂

自带物质

议一议:

将上述物质进行归类,并按物质名称

pH的大小排列:

pH

酸碱度

物质名称

pH

酸碱度

交流一下你所了解到的与生活中的物质的pH相关的知识 练一练

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表: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氨水 溶液的pH 7 8 8 11

该同学最好选用

A、尿素B、碳酸氢铵c、硫酸铵D、氨水 读一读:

自我小结和检测。作业:

1、测定家中常用物质的pH。

2、完成课本习题第1、2、7题。

五、教学后记

本节课成功的地方之一是学生通过探究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的pH,从数据上直观地了解到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与pH的关系,为以后高中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其二是充分发掘生活中物质的pH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课有很多学生意犹未尽向老师要pH试纸带回家;有的女同学对洗发水、洗面奶等的酸碱性特别感兴趣,教师这时趁机启发其对下一课时酸碱性与头发的关系进行研究。不足之处,一是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探究时间和讨论时间有别,所以教学时间紧迫,当堂检测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建议有条件的可将pH与生活的讨论内容投影或让学生在课后交流,也可互相借阅或阅读事先张贴在实验室内的资料。二是大多数学生没有电脑或没有条件上网,所以有关pH与生活的资料准备主要是教师完成,学生参与度不高,尽管学生很感兴趣。

第四篇: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课时)

本节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究空气的成分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第三部分介绍空气污染带给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来防止空气污染。

在探究空气的成分时,首先通过磷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出结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在此基础上,自然的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使学生明白: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在介绍氮气和稀有气体时。通过大量的图片使学生明白氮气和稀有气体都是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但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却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关于空气污染的知识。教材先通过图片介绍了空气污染的途径以及带给我们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空气污染是保护人类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并具体指出了一些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由于本节内容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个课题。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是本节内容教学的关键。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3)掌握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的方法和实验。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使其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点

1.探究空气的成分;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磷燃烧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的注意事项及结论应用;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总结法

五、课型 新授课

六、课前准备

学生用具:空气发现史的资料。

教师用具: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火柴、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导入: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思考: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实验指导1: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小烧杯、针筒、水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实验指导2:请同学们根据P28活动与探究,利用所示仪器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思考讨论:

(1)怎样捕捉某地的空气?(2)空气是单一的物质吗?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如何证明这些气体存在?

过渡:大家知道空气成分的发现经历了怎么样的历程吗?空气成分的测定是由几代人研究的成果。自学指导1:认真默看P27拓展视野,划出重要的语句。

过渡:为了探究空气中到底有哪些气体?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一起来研究空气的成分。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指导3:认真默看P26观察与思考,注意领会操作要领。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等装置冷却后: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实验结论:

[分析]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我们来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思考1]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或高于1/5,则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总结: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必须取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以保证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并且装置必须密闭,不能漏气,必须等集气瓶冷却下来再进行观察。[思考2]能否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 特别注意:无论选用什么装置,关键是把装置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所选的物质容易点燃,且不能生成气体。如红磷、白磷等,不能用蜡烛、硫等代替。

自学指导2:认真默看P27第1—3段,划出重要语句,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包含哪些物质,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分别是什么?(2)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两者间主要区别是什么?(3)判断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判断标准是什么? A、糖水 B、洁净的空气 C、氧气 D、冰水混合物 E、矿泉水 F、白酒 G、米醋 H、氢气

[分析]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各自保持了已的性质。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空气成分的测定和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掌握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能从物质分类中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八、板书设计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O.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O.03%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第五篇:《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世界是物质构成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用眼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称之为是物质,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空气、光、声音、电等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来说,他们就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也是物质。为了让他们明白,我采用了演示的方法,比如用塑料带在空中一兜,塑料带会鼓起来,它占据了空间,所以它也是物质;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声音也是物质等。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由此让学生感悟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在变化这一部分,我为了让学生弄明白物质的变化,我先让学生观察易拉罐被压扁,纸的撕碎,水变气体,每一个实验后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明白了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是形态、形状、大小变了,但实质没变。

然后我演示实验打火机的点燃,纸的燃烧,蜡烛的燃烧,铁与铁锈。学生发现有这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不同于原物质的物质。

之后重点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和“纸的燃烧”,在让他们经历探究---发现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即蜡烛燃烧时不但有形态、长短的变化,又看到某些新物质产生,如灯芯变黑,纸灰,有难闻的气味等,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感受到了物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这样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

下载初三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化学《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1-2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设计(合集)

    我们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定位 在学完酸和碱之后,学生已经知道了石蕊、酚酞等指示剂能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但是对于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还没有认识......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内容:六年级义务教育版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10课 我们身边的机器人教学设计

    第10课我们身边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机器人图片、flash、视频等,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直观感受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机器人的基本组成模块,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 第1课时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 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1课时主备人:尹桂刚 学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能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2.学会实验室研究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实验,并......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实录及反思

    物质在变化这一环节,是本人上课过程中的重点,重在分析两组照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一组照片,把易拉罐压扁与水结冰。“这两张照片有什么相同点没?”回答我的是学生长时间的沉默......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教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教案 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总复习) 兴化市唐刘学校 仇加华 教材分析: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及其类别和微粒构成......

    物质变化与我们教学设计(模版)

    《物质变化与我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 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

    新华区中心路小学徐耀杰 一、设计思想 1、 根据儿童画的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美术教学活动; 2、 美术教学活动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活动; 3、 用启发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 4、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