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今后五年的工作计划
篇一: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组织、带领下,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要求,结合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继续推进“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改进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现将201x-201x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201x年10月我院疼痛科被昆明市卫生局评为昆明市第一周期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近三年来,医院重视人才培养,注重梯队建设,派出科室骨干医师到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不断的提升诊疗水平。
201x年上半年我院继续开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臭氧髓核消融术、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完成微创手术1x例,收治住院患者588人,完成重点专科目标责任书的质量指标:专科开放床位42张,床位使用率≥95%,平均住院日≤1x天,床位周转次数≥19次/年。
(二)提升患者满意度工作情况:
1.开展预约诊疗工作:2014年开展预约诊疗工作,全年
预约人数283人;201x年全年预约人数231人;201x年至今预约人数174人;
2.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我院自20xx年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试点至今,目前已有10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管理,201x年进入路径管理病例766例;2014年入路径管理病例794例;201x年入路径管理病例696例;201x年至今入路径管理病例234例。
3.实行惠民政策,为贫困患者减免费用等措施:201x年减免费用12.48万元;2014年减免费用14.3万元;201x年减免费用1x.6万元;201x年至今减免费用14.1万元。
4.开展下乡支农工作:2012年我院由党委牵头,成立了“五华区医院专家进社区志愿服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派专家走进社区、下到乡镇为群众免费义诊,发放宣传资料、健教处方、免费赠药。深受当地群众欢迎。201x年至今我院派出300余名医师,完成500余次下乡工作,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及健教处方100余万份。
5.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情况:
以我院为中心建立与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省市级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实行分级诊疗,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双向转诊网络。201x年向上级医院转诊46人,接受下级医院转诊20人次;2014年向上级医院转诊43人,接受下级医院转诊32人次;201x年向上级医院转诊51人,接受下级医院转诊38人次;201x年上半年共向上级医院转诊46人次,接受下级医院转诊82人次。
6.医疗保障完成情况:
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及安排下我院积极配合并组织实施区内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工作。201x年我院共完成医疗保障工作58起,出动医护人员361人次,48车次;2014年我院共完成医疗保障工作55起,出动医护人员21x人次,51车次;201x年我院共完成医疗保障工作63起,出动医护人员324人次,88车次;201x年上半年我院共完成医疗保障工作42起,出动医护人员1x8人次,26车次,圆满完成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保障和救护任务。
7.继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医院编制床位25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240张,全院病房总数71间,通过示范病房验收67间五个病区。按昆明市卫计委的要求,医院在外科、内一科、内二科、妇产科、疼痛科五个病区,统一在固定位置悬挂了“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标牌,便于群众督促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目前,我院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为94%。上半年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均达99.6%。
8.取消药品加成,让利于民
根据《昆明市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工作方案》(昆卫?201x?1x 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我院自201x年4月1x日起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除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预计201x全年为患者减免药费400万元。201x年1月至今全院门诊患者药比68.1x%(含慢病开药),住院
患者药比31.87%,全院基药使用占比34.22%,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三)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至今,门诊、住院患者收治情况均呈增长状态,201x年总诊疗人次214295人,住院人数8084人,出院人数7880人,手术人次638人,人均住院天数9.34天,人均住院住院费用4985.32元;门诊人数2062xx人,门诊处方数1478928张,人均门诊费用179.89元。2014年总诊疗人次26521x人,住院人数9094人,出院人数9017人,手术人次xxx5人;人均住院天数8.73天,人均住院住院费用51x4.12元;门诊人数256121人,门诊处方数181xxx张,人均门诊费用200.75元。201x年总诊疗人次270600人,住院人数9184人,出院人数9146人,手术人次1049人;人均住院天数8.5天,人均住院住院费用5036.79元;门诊人数26141x人,门诊处方数172525张,人均门诊费用209.1x元。201x年至今总诊疗人次175978人,住院人数5739人,出院人数5760人,手术人次xx83人,人均住院天数8.7天,人均住院费用4790.68元,门诊处方数xxx220张。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1.新进人员培训:201x年派出新进人员4人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x年预计派出7人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专科进修培训:每年派均医护人员参加省外、省内长、短期学习、培训,201x年派出147人,经费43.5万元,占
医院全年总支出经费的0.46%;2014年派出181人,经费29.5万元,占医院全年总支出经费的0.31%;201x年派出xx8人,经费31万元,占医院全年总支出经费的0.26%。
3.接受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师进修:201x年学习共30余人次。
(五)信息化建设工作
几年来,在区卫计局的领导下,区人民医院逐步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集成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嘱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物资管理、病案管理、医保结算等业务为一体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1)更好的体现了人性化理念,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区人民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基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流程升级,更加注重人性化理念,更加注重提高病人的就医感受。移动护理系统,除杜绝了查对错误,更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沟通交流,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2)更好的体现了规范化理念,提高了医院的医护质量。医生站、护士站系统、PACS、LIS、桌面管理、电子病历、合理用药、质量控制、移动护理、临床路径、处方点评、传染病上报等信息系统的缺陷提醒、危机控制、督导反馈、过程追溯、输液核查、检验核查功能,把医院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全部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实现了闭环管理、过程控制、过失追溯,大大降到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的医护质量。
篇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人民幸福作为第一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乡,产业兴乡,和谐建乡”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抓项目,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力争用五年时间打造一个山青水秀,人民幸福,和谐稳定的太阳坪。
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17年,全乡实现GDP总值
2.1x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达到317万元,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6元,年均增长8﹪。确保经济实力进入全县第一梯队。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80﹪以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果得到完全巩固,入学率分别达到80%、98%、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面90%以上,落实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每年50户以上。解决好老百姓就学、就医、就业、养老、住房等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基础建设更加完备。集镇实现提质扩容,新增住房200套,集镇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团寨道路硬化率,人畜安全饮水覆盖面分别提高20%。因高速路修建损毁的路系、水系恢复率达100%。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石。
——其他事业蓬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9‰以内,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国有土地和矿产资源,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力抓好“五个一”项目建设。
(一)建好一个中心集镇。
(二)搞好一个新农村示范带。
(三)规划一片生态农业休闲区。
(四)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业。
(五)争取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篇三: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今后5年注定是从江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5年,是彻底改变成千上万从江人乃至子孙后代命运的5年,也是为从江大转型、大发展、大跨越奠定坚实基础的5年。历史把这一深刻变革的伟大使命交给了我们,组织把这一事关一方兴衰的重任交给了我们,全乡一万多人民群众一万多双期盼的眼睛在盯着我们,何去何从?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时代使命,牢记组织重托,牢记人民的期盼,以昂扬奋进、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组织、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激情奋进,理性务实,勇于担当从江发展的历史使命
未来五年从江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我们既要满怀激情,又要理性务实;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既要顶层规划,又要稳打稳扎。只有这样才能既干正确的事,又正确的干事,才能担当起万兴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要找准优势,精准定位。万兴的优势有三:一是山体优势,万兴的山是离特大中心城市最近的山;二是土地优势,万兴的土地素来是优质种养基地的最佳区域;三是生态优势,万兴有5万亩森林资源,是休闲之都和国际车城的最佳生态区。为此,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按区委区政府的定位分工,努力建设移民万兴、生态万兴、田园万兴。
二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当前万兴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这绝非一句空话:一是区委政府已确定我乡为整乡移民示范区;二是我乡交通路网建设即将有大的突破,第二绕城高速、洛带—五凤快速通道、成安渝高速、同安—万兴新建通道、地铁4号线等均已提上议事日程或启动建设;三是龙泉山生态功能区建设即将启动;四是垃圾场环保提升工程特别是发电项目已启动,生态大环境有望得到较大改善;五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改革已全面启动;六是天府新区和成都国际汽车城对我乡带动辐射作用显著增强;七是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联系万兴,组团帮扶重点倾斜等,都给万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好的题材,我们没有任何妄自菲薄、自悲自叹、自惭自弃的借口,只有振奋精神、抢抓良机、乘势快上的责任。
三要理清思路,智慧发展。在充分把握万兴优势、定位和历史机遇的基础上,乡党委确立的今后5年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市委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两个带头”的奋斗目标,按区委“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万兴的总体定位,坚持走绿色发展,智慧增长之路,避短扬长,化劣为优,突出“富民、惠民、移民、安民”,用好用活5万亩山体森林和2万亩耕地资源,推动传统低效农业向安全有机农业的快速转变,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着力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富民产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努力把万兴建设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生态本底建设的核心区,现代田园龙泉的示范区,国际汽车新城的服务区。
四要咬定目标,稳打稳扎。今后5年万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完成整乡生态移民,1.1万人全部下山进城;全面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森林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为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实现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推进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具备条件的区域基本全面建成安全有机农业基地;大力推进税源基地建设,财政实力快速提升,5年内财政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确保达到1万元以上。
二、脚踏实地,破难求进,务实开创开局之年的崭新格局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今后5年发展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事关今后5年的发展全局。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移民、富民、惠民、安民4大重点工作,只争朝夕,脚踏实地,破难求进,确保20xx年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20xx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亿元,增长9%;农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1.2个亿;工商税收入库实现2000万元以上,工商税收区级实得部分达12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66元,净增1000元以上;启动生态移民农民变市民400户1x00人以上;加快推进“一生三民”创业工程,积极打造大兰村9.6平方公里生态旅游项目。农村土地流转1万亩以上,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以上,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2个以上;继续加大场镇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完成民生工程20件。
(一)坚定不移抓移民,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 今年重点抓好5项工作:
一是全面启动大石、大湾实践,紧紧抓住垃圾场三期建设和大石大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省级审批的契机,协调推动珠峰伟业等企业,抓紧启动大石大湾生态移民工作,年内力争完成青苗、房屋清算和补偿等前期工作,投入资金2亿元以上。
二是全力以赴抓好其他4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报批工作,在已通过市级审批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加大对省级相关部门的汇报、协调、争取力度,务求年内通过省级审批,为在5年内全面完成万兴整乡生态移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创新思维,积极学习借鉴丽阳实践、洪安实践等先进经验,探索制定依靠村集体股份合作移民、移民城市居民以产
权换进城的互助移民以及贫困移民、灾害移民、打工移民、读书移民等新方式,把建制移民与个体移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加速生态移民进程。
四是抓好已进城移民的就业、就学、社保、养老、解难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健全服务机构和人员,乡上确定专人负责移民服务,每个小区设立服务联络处和联络员2名,并加强资金保障,确保有人服务,有钱服务,有地方服务,让移民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的人文关爱。
五是继续抓好移民招商工作,优中选优,全面加快移民进程。
(二)毫不放松抓富民,让老百姓的腰包尽快鼓起来
在抓移民的同时,我们绝不能丝毫放松群众的增收致富工作,要开动脑筋、开阔视野、开拓天地、开辟财源,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重点抓好3方面工作:
全力推进产业提升富民。产业是富民之基,但传统产业只能保底,很难增收。为此,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产业提升工程,走智慧型发展之路。一是大力巩固传统优势种养业,年内建立种草养兔基地100亩、散养鸡示范基地500亩,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个。二是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有机高效农业的转变,充分利用大兰村5000亩土地,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年内建成有机蔬菜示范基地200亩以上;同时,在确保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全乡1万亩果林。
第二篇:今后五年林业工作计划
今后五年林业工作任务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特色果品,以保持全县林果业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产业开发为突破口,突出抓好苹果树新栽补植及抚育管护、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全民义务植树、荒山造林、千亩造林绿化点及义务植树,确保完成果树栽植及各项林业生产任务,推动全县林果业快速发展。
2012-2016年预期目标:完成荒山造林12万亩,栽植经济林30万亩,城乡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
1.林业生态建设
(1)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造林4.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成果巩固补植补造面积3万亩,完成薪炭林建设造林2.5亩。
(2)“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
3.7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0.5万亩,完成新农村建设绿化示范点20个。
(3)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森林资源保护60万亩。
(4)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40万亩。
(5)林业小康村镇建设。完成道路绿化1000公里,四旁及义务植树600万株。
(6)野生动植物保护。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严禁乱捕滥猎,乱挖乱采,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
安全。
(7)绿色通道工程。对已建成的道路,包括国省道、县乡道路等进行全部绿化,完成道路绿化1000公里,村庄道路绿化率达到80%以上。
(8)森林资源管理。建护林防火宣传碑牌、了望塔20座面,购置森林消防车2辆,扑火工具及设备50台件。成立乡镇资源管护站,落实护林人员257名,完成森林资源管护面积80万亩。
(9)林业有害物防治。建立健全县乡两乡防治网络,配置森防器械50台件,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万亩。
(10)林木种苗建设。对现有6个国营苗圃进行改建和扩建,加大优质种苗生产力度,满足生产供应。年育苗1000亩,带动社会育苗3000亩,建良种基地800亩。
2.林业产业开发
(1)加大基地规模建设。期内栽植经济林30万亩。其中苹果新栽25万亩,九龙金枣1.5万亩,杏2.1万亩,其它1.4万亩。
(2)加大贮藏加工能力建设。新建贮量5000吨果品贮藏库2座、商品化处理线2条、包装材料厂一处。在盘克、湘乐、南义、平子新建新建贮量2000吨果品贮藏库4座。
(3)加大市场销售体系建设。力争到2016年,在和盛工业园区新建果品综合商贸中心一处,使果品、包装材料、农业投入品等批发营销为一体。
(4)加大苹果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完成苹果出口创汇基地10000亩,年出口果品10000吨。
2012年工作重点
1、目标任务
(1)果业生产。全年完成新栽苹果树7万亩;杏树栽植1.0万亩;举办各类果树培训班50期,果农培训5000人。
(2)林业生产。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三北四期工程、造林补贴试点、千亩造林绿化及荒山造林任务;落实天保工程管护面积60.5万亩;落实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34.8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23万株;完成森林抚育1.0万亩,新建成的柏油路全部绿化,已绿化的公路全面补植,株数保存率达到95%以上;抓好种苗生产,完成新育苗木2000亩,其中苹果育苗400亩,造林绿化苗木1600亩。
2、主要工作及措施
(1)林业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一要严格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完成三北工程造林、造林补贴试点及荒山造林等造林任务。二要加强补植补造,把退耕还林补植补造作为全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对成活保存率达不到85%以上的地块全面进行补植补造。三要全力抓好乡镇千亩造林绿化示范点建设。
二是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利用一周时间组织适龄公民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全面落实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规划,扩大基地规模。
三是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和谐家园建设。继续抓好“以道路绿化为突破口,以城区、村镇、机关单位、学校绿化为重点”的绿
色和谐家园建设。对新建村级柏油路进行全部绿化,对保存率没有达到标准的路段全部进行补植。村镇绿化要充分利用村镇周围、庄前屋后、沟渠、路旁等空闲地,大力营环城林带、道路、河渠林带及围庄片林,实现村镇面山全部绿化,农村庄前屋后户均植树100株以上,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
(2)果业生产
一是继续抓好苹果基地建设。按照大规模、小连片的工作思路,结合土地流转,全年完成苹果栽植7万亩。组织力量对近年苹果栽植失败面积进行补栽,对历年栽植的幼园全面进行补植。
二是加强对历年栽植幼园的管理管护。对县乡组建的果树服务队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提高培训和考核管理,督促指导其开展果园管理工作。落实修剪、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技术管理措施,确保实现新建园早果早丰目标。
三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一是对各乡镇农民技术骨干进行2-3期集中培训,提高培训200人,普及培训5000人,着力提高他们技术指导、推广带动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对没有栽培管理技术的群众,全面普及推广一些农民易掌握、操作性强的常规管理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乡镇五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乡镇五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乡镇五年工作总结暨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XX年,XX乡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重建脱贫双任务,为建设“两化互动新典范幸福美丽新烈太”而努力奋斗。按照县委提出的“一核两翼四驱动”工作思路,我乡立足实际,加快灾后重建,在产业新城建设上实现打“硬仗”与补“欠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灾后重建、脱贫攻坚、新城建设齐头并进、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探索出一条建金山银山与保绿水青山并重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将XX年至XX年的工作总结及XX年至2021年的工作规划汇报如下:
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乡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一核两翼四驱动”工作思路,以建设“幸福美丽新烈太”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发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抢抓机遇、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张,招商引资成绩斐然,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园区设施日趋完善,乡村面貌大为改观,全民素质不断提升,社会稳定局面明显好转,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五年前的5698元增长为现在的9405元,增幅为65%,圆满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里,面对重建发展的繁重任务,乡党委引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迎难而上,以一往无前的雄心壮志,坚持“打硬仗、补欠账”,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产业新城建设,以“求真务实谋新篇,齐心协力建家园”的精神态势和务实作风奋力拼搏,形成了灾后恢复重建、产业新城建设齐头并进、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顺势而为,转型发展迈步前进
县十三届党代会提出“工业强县、生态富民、经营城镇、统筹城乡”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思路以来,烈太乡抓住历史发展机遇,顺应而上,开启了从传统落后的农业乡镇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征程。
发展规划立足长远。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布局。以“产城一体、两化互动”为统揽,立足于高端规划、顶层设计,全面完成产业新城核心区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以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平方公里拓展区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了烈太产业新城建设的科学性。
工业经济破题起步。坚持工业强乡战略,着力培育龙头产业。XX年,随着一名微晶企业进驻园区,烈太乡迈出了发展工业经济的步伐。产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企业规模逐渐壮大,110千伏变电站扩容工程完工投用,办公楼、生产车间、科研中心等基础设施持续加大投入,截至目前,微晶板材年产量基本实现150万平米,实现产值亿元,提前完成五年的产能目标。
新城建设统筹推进。坚持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同步推进。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加快城市功能配套区的建设。投入资金亿元,完成征地2800亩,房屋拆迁763户,迁坟1290座,为新城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要素保障。全乡人民期盼已久的新烈太大桥于XX年7月正式通车投入使用,与县城相连,实现了与县城的真正融入。投入亿元,建筑总面积为万平米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顺利推动并即将交房到户。市政设施逐步完善,核心区路网建设基本完成,城市形象逐渐显现。
二、攻坚克难,灾后重建助推发展
抓住灾后重建历史机遇,以科学重建促发展。坚守“六位一体”工作底线,全力以赴推动重建项目有力、有序、有效实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民生重建优先完成。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要素保障,优先解决重建中的民生问题。全面完成23户农房重建,1530户农村住房享受加固维修补助,1290套的城房重建进入收官阶段,即将交房到户。新烈太中心小学提前竣工,于XX年9月投入使用,乡卫生院重建项目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完成龙尾巴沟与洪家沟小流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坚持适度超前,注重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投入亿元,完成市政工业大道、滨河路、一名路、长胜路、共和路、东升路等道路及交安、照明、通讯、电路、雨污管网等配套设施。乡境内建成荥河堤防工程公里,新建和改造乡村公路15公里。涉及4个村,投入979万元的小农水工程全面完工,东升村、虎岗村3座便民桥正在有序修建中,全乡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提升。
产业重建成效明显。坚持市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结合县上灾后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全乡采取“茶+楠”模式发展茶叶和桢楠树栽植712亩,虎岗村率先试点栽植油茶树300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场3个,其中两千平方米以上养牛户2个,五百平方米以上养牛户1个,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三、民生为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惠民行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坚持为民理念,共享社会福利,着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效。全面落实惠民富民政策,五年累计兑现各类政策补助2500万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乡共有2180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290人参加新农保,对五保户15人进行分散供养。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全乡现有12人享受低保政策,对因灾、因病、因残导致困难的人群实行临时救助,对因病住院的困难群众进行大病医疗救助。五年来,共计发放低保金330万元,解决大病医疗救助228万元,发放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2万元。
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坚持教育为先,着力改善教学条件,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能力和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构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合医疗参合率逐年提高,每年为五保、优抚、低保等群体办理免费参合手续。对计生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政策,免费为育龄妇女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扶贫开发务求实效。坚持精准帮扶,注重脱贫成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对全乡精准识别的29户61人贫困人口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户施策,全面落实“五个一批”帮扶措施,争取资金近10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落实政策兜底保障9户10人。加大对贫困村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鼓励引导全村在产业发展、农旅结合、建立电商平台、引进企业开发资源等方面寻求突破,为早日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强大支撑。
四、依法治乡,政治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平安创建,采取严整治、重教育、强防范的综合措施开展社会治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法治进程深入推进。坚持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推进“法律七进”为载体,突出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进程,全体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增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广大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得到加强,党员干部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推动了新城建设步伐与法制化轨道的有机结合,促进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
稳定局面明显好转。坚持以为民之风、务实之风、清廉之风致力创建我乡综治维稳工作良好局面。结合产业新城建设需要,以抓好全乡维稳、安全、信访等工作为重点,实行 “一岗双责”,把握重点,强化措施,明确任务,层层分解责任。抓排查调处,强化矛盾纠纷处置和防控力度,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乡社会和谐稳定,无大规模群众聚集性事件,征地拆迁工作实现零上访,信访件办复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全乡社会生活和谐稳定,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五、从严管理,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发展意识、发展能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提升精气神、强化执行力,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纪律保证。
党员素质有效提高。基层党员党性意识不断增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强化了全体党员学习意识、自律意识,促进了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活动模式进一步创新,组织活力得到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以“走基层、办实事、化矛盾”为代表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抓好党建当成主业,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推动基层党组织完善服务群众职能,提高了服务群众能力。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抓好全乡六个党支部以及学校、企业等基层领域的党建工作,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增强了基层党建内在活力,促进我乡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实现抓党建促发展同频共振,切实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产业新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党风廉政持续加强。以深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精神为契机,以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抓好学习教育工作,牢固树立党员干部反腐倡廉防范意识。建立健全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产业新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党建引领”的正确导向和工作合力。
五年来,我们在危难崛起的艰辛历程中不屈不挠,坚定信心,紧紧围绕发展、转型、重建、为民、党建为主线,逆境拼搏、克难奋进、攻坚前行,取得了较大成绩。这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战是分不开的。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企业发展要素破解难度加大,招商引资后劲不足;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有待优化,新兴产业比重较低,现代农业发展滞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基层基础需进一步夯实,执政能力、服务意识、攻坚毅力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回避,勇于担当不退缩,在今后发展中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迈进“十三五”,等待我们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是我乡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烈太”的关键时期,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追赶意识,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力争走在荥经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未来五年,烈太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发展稳定这一主题,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全面同步协调互动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决战决胜重建脱贫攻坚,毫不动摇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速实现同步奔康,加快建成“幸福美丽新烈太”。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新一届党委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带领全乡上下,携手同心,乘势而进,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力争上游,在奋力赶超中铸就新的辉煌。
一、振兴发展,全面完成重建收官结尾
一是全力完成重建项目。始终坚持“即建金山银山,又保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持续保持昂扬的精神斗志,在感恩奋进中积极作为,切实抓好灾后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决胜重建攻坚。二是着力加强项目管理。始终将“六位一体”工作底线贯穿重建过程,切实加强重建项目资金监管,规范做好重建项目竣工验收等相关工作,保持廉洁重建、阳光重建的良好态势。三是奋力推动灾后振兴。围绕“十三五”总体规划布局,统筹加快推进产业新城建设,吸收引进绿色企业,整合重建资源,加快烈太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
二、精准发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
以夯实基础,培育产业,全面同步奔康为目标,以“面”带“点”,以“点”惠“面”,促进决胜脱贫攻坚。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争取和整合多方资金,加快完善以贫困村为中心、非贫困村为辐射面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全乡基础设施整体提升。二是起跳摸高,适度提高,因地制宜,编制规划。结合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重点打造虎岗村“生态发展”品牌,全面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整体联动,整合资源,突出发展优势,实现跨越赶超。三是利用政策,实现“点对点”帮扶。通过市场考察,部门对接帮扶,结合贫困户发展愿望,为贫困户谋划脱贫思路,实现全乡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提质增效,努力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一是优化提升园区平台,持续壮大工业规模。全面把握烈太工业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优化园区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产业新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二是不断夯实要素保障,努力打造“两化互动”典范。持续落实各项保持经济稳增长措施,发挥新兴产业引导发展作用。全面做好引进绿色企业服务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各方支持的工作机制,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四、产城共融,着力提升新城建设面貌
突出空间拓展和骨架延伸“两大重点”,按照建设“最美家园”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和空间整合,大力实施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工程,注重绿色环保,加大景观建设,打造城市特色,并以此不断聚集人气、商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打造生产安全、出行便捷、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生活舒心的新城镇。
五、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福祉
一是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职业培训体系,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拓展创业扶持渠道。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加大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关爱力度,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监管,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为民办事“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呈现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六、惩防并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建立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观念先进,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领导团队。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齐村支两委班子,打牢执政基础,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止懒治庸专项治理,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烈太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我们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目标已经锁定,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建设“幸福美丽新烈太”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工商联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工商联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计划
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工商联的指导下,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促进京山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推动京山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化危为机,会员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县工商联、总商会向全体会员企业发出倡议,号召广大会员企业迅速调整战略,制定“保增长、保发展”措施,抢抓机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保企业“不停产、不裁员、不降薪”。几年来,广大会员积极响应,特别是各位企业家主席率先垂范,做到了人人有新项目,个个有新发展,在不平凡的时期创造了不平凡的事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绿林酒业公司2009年首期投入6300万元落户县开发区,实现了公司整体搬迁,2010年投入3000万元进行配套建设,今年又投入3000万元进行技改和新产品开发,预计整个工程完工后,可年生产基酒3万千升,实现产值4亿元;华信公司2009年注资3000万元积极向上申报批准成立了金鼎小额贷款公司,为我县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发展平台,今年又投资8000万元在开发区征地建设新厂区,现已奠基开工;康龙公司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投资2000万元整体收购裕丰糖业公司全部资产,完成了技术改造升级;京和米业公司投资4000万元,扩建厂房进行改造,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目标;潭龙石材公司继第一期投产之后,第二期又投资1.8亿元,新上花岗岩生产区;华尔靓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实施了整体搬迁;国宝桥米集团在去年全国同行业综合实力评比中排名第三位,跻身全国三甲;杰美公司投资500万元征地扩建厂房,新上生产线;鹏远公司投资500万元改造厂区,更新设备。部分常 1
委、执委和会员也纷纷抢抓机遇、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做大做强自身企业。伟嘉公司投入10亿元建设伟嘉纺织工业园;总投资7亿元的京兰水泥集团日产48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建成投产;祥发公司投资2500万元新上技改项目;明杰公司投资2500万元在开发区建厂投产等等。截止目前,我县先后有130多家会员企业新增投资近百亿元,新上项目和技改扩规。2010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41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5.25亿元的67.9%。
二、与时俱进,会员服务工作成绩明显
五年来,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县工商联有了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我会顺应形势需要,进一步丰富了工商联服务会员的形式、内容和载体,建立健全了体现工商联职能、特点、优势和符合非公经济发展的工商联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我县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一、开展活动,推动了会员企业健康发展。
1、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我会与县委宣传部共同开展了会员企业文明创建活动。各会员企业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五年来,共有华信、嘉泰、京和米业和绿林酒业等4家会员企业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华信、绿林酒业、嘉泰、京和米业和康龙置业等5家会员企业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同时,为了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弘扬现代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我们组织了部分会员企业参加了荆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文化体育局举办的荆门市“创业者之歌”活动,选送的节目全部获奖,同时各会员企业也积极参加相关单位举办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康龙置业公司、嘉泰公司和绿林酒业公司等3家会员企业参加了全市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
2、开展联包企业活动。为促进会员企业健康发展,县工商联会同县委统战部对全县50家重点会员企业实行了联包,做到机关干部人人包企业、个 2
个有责任,积极为会员开展企业服务、反映诉求,据统计近年来,先后有30多家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协调解决,为联包企业创造了宽松的生产经济环境。
3、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考评活动。根据上级精神,我会与县委统战部等21家县直部门开展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活动。此项活动分两批对全县74家规模非公有制企业法人进行了综合考评,通过考评,县工商联会员企业中有田桂兵、雷传国、顾中发、何平高、田先凤、陈祥旭、董华林等8名企业法人获得A等标准,同时,王国玖、夏小中被市委统战部等21个部门评为A等标准。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及人士的知名度,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的信用建设,增强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4、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为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全会提出的“激励大创业”、“推进全民创业”的精神,营造全民创业氛围,我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的“创业之星”评选活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严格按照评选标准认真组织考核,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向县委、县政府推荐了11名比较优秀的会员进行参评。经过《今日》网站、《今日》报投票和评审委员会的最后审定,我会有田桂兵、雷传国、顾中发、张华、何平高、黄锡元、刘兰凤等8名会员获得我县“十佳创业之星”,王国玖、田桂兵、黄锡元、赵伟光获得第二届精彩荆门“创业之星”称号。
5、开展“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评选活动。按照荆门市第二届“优秀建设者”评选活动的要求,我会在评选的程序上、方法上、条件上严格把关,联合县经济局、县国地税局、总工会等11个部门进行认真推选,共有张华、何平高、黄锡元、田先凤、侯邦兴、赵作斌、黄加林、杨砚等9名代表人士获得“荆门市第二届优秀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在荆门市群艺馆接受市委书记傅德辉和市长王玲的亲自颁奖;同时,我们配合县委宣传部、3
县委组织部开展“拔尖人才”评选活动。王国玖、田桂兵、何平高、刘玉山今年被评为我县县第六届“拔尖人才”。
6、开展劳动技能竟赛活动。五年来,我会按照要求,及时组织会员企业中的技术能手参加了各级组织的劳动技能竟赛活动。通过技能竟赛,“发现一批、培养一批、留住一批”专业性技术人才,促进了企业发展;在2006年“县首届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华信公司代表队荣获车工组一等奖1名、电工组三等奖1名的好成绩,并得到县委及有关部门的表彰。三木装饰设计公司派出代表队参加全市、全省和全国的技能大赛,继2006年获建设部“全国建设行业技能比赛”三等奖和建设部、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建筑装饰行业技术能手”光荣称号后,2007年再度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高级技术能手”光荣称号。
第二、搭建平台,提高了为会员企业服务能力
1、教育培训平台。五年来,我会始终把向会员企业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一项制度来落实。一是我们适时组织会员进行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就我县非公企业发展状况与非公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全县非公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授课。讲座内容生动活泼、针对性强,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受到会员企业家们的欢迎。二是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就企业市场定位、人力资源、品牌战略、自主创新等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三是组织会员参加了省市县委组织的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班,使企业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五年来,共推荐了5名企业家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省、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学习培训,有近1000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
2、信息服务平台。五年来,我们以《商会动态》为平台,广泛收集会员在企业发展、产品营销、信息发布等信息,及时传递有关政策信息,介绍和宣传先进典型经验,通报工作情况,并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反 4
映会员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企业之间的了解,促进企业知情知政,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同时也提升了工商联影响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10月,在全省工商联工作会议上,县工商联被省工商联授予“全省先进工商联组织”,宋河镇工商联名誉会长李德富被授予“全省工商联优秀工作者”。
3、法律维权服务平台。我会聘请常年法律律师经常性地为我县会员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常年法律顾问等服务。形成了人员稳定、运行顺畅、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法律维权工作局面。五年来,我会先后为30多家会员开展了维权服务。2007年初,我们得知县建材商会9名会员在没有任何被告知的情况下收到县质监局的罚款11万元的通知后,立即联系县人大和县政府法制办等相关部门了解政策和执法程序,会同律师到县质监局进行协商,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2007年6月上旬,康碧特公司发现市场上有大量仿冒康碧特桶装水的产品,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向县工商局和县质监局进行了反映,县工商局了解情况后进行了立案查处。同时,各镇工商联在为会员法律维权服务上,也做了许多工作,得到了会员的认可,宋河镇工商联会长周述军心里时刻装着会员,凡会员找他办的事情都能尽力办好。通过县、镇工商联卓有成效为会员企业及会员的维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会员企业对工商联的信任度和认同感。
4、商会交流平台。五年来,我会多次组织会员之间、会员企业与外地企业及商会之间的交流。为加强我会与异地的交流,增进了解,宣传我县,激励京山在外成功人士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010年9月,我会与武汉京山商会在京山惠水乐园联合举办了“助威省运、联谊乡情”联谊活动,进行了“为省运会网球赛助威,为京山加油”活动和两地商会之间的网球、游泳、拔河、捉鸭、竹竿舞、踩气球等友谊比赛,联合举办了“助威省运、联谊乡情”专场文艺晚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今年上半年又与广东京山商会合作,成功举办了“光彩事业荆门行”深圳项目推介会,合同签约 5
项目51.6亿元,为助推京山融入武汉城市圈,县工商联多次组织京山企业家到武汉青山区邀请青山区企业家来京山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投资洽谈与项目推介,为两地企业家寻找商机搭建了合作平台。此外,我会还先后与武昌区工商联、广东京山商会、浙江温州、江苏海安等工商联和异地商会进行联谊,先后与青山区工商联、枣阳市工商联、湖南宜章县工商联等结为友好工商联。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5、融资平台。为了帮助会员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我会一是深入企业了解融资需求,配合县政府召开银企座谈会,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努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二是引导会员企业开展诚信建设,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为企业融资提供信誉保证。三是充分发挥县诚信担保公司和金鼎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功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会员企业缓解融资困难。五年来,先后协助会员企业融资共计2亿多元。
第三、注重实效,丰富了会员企业党建内容。
1、健全组织。我们在县直会员企业中大力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接管了县经济开发区、新市镇、林业局、民政局等部门管理的非公企业党组织4个,对12家符合条件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指导他们建立了党支部,对不符合条件建立党组织的14家企业成立了联合党支部,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并派驻了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为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供了组织保证。
2、开展活动。我会在直属会员企业党组织中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非公经济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提升工程。按照“五个基本”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对17个会员企业党支部统一规范各项制度、统一设计制作墙牌、统一规定活动内容、统一资料归档、统一经费保障。并在绿林酒业公司开展了“五个基本”建设试点,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工作督办会,检查整改会,反复对存在的不足进行督促整改,各支部按照省、市、6
县委的要求达到了“十二个一”的工作标准,分别接受了省、市、县委的检查验收,并获得了高分。通过在直属会员企业党组织中认真开展“一包四创”、“党员示范岗”、“党员帮带”“激励党员创业”和“民企联村、结对共建”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使党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3、评先表模。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五年来,在每年的执委会上,我会都进行了表彰先进活动。先后有5个商会组织获得先进单位,30家企业获得优秀会员企业,10名企业家获得“创业之星”称号,12名积极分子进行了入党宣誓,6个先进党组织,21名优秀共产党员、8名党务工作者和5名党员“创业之星”受到了表彰。
三、深入调研,参政议政水平全面提高
1、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方面开展对规模以上的会员企业调研。每年我会都组织专班对全县会员企业进行了调研,对会员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专题调研材料,向县委、县政府反映,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杰美公司土地征用问题、汇成金属公司搬迁问题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另一方面工商联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非公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深度、有份量、事关全局性的议案和提案60多篇,其中7件提案获奖。9篇大会发言材料先后在县政协全会上获奖。
2、开展民主监督。一是与议案和提案的承办单位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强化工商联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提议案、提案的督办落实。二是推荐工商联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0多人次参加行风评议部门的座谈、评议和征求意见会。三是推荐6名工商联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县直6个职能部门的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有效地促进了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
3、引导有序政治参与。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养选拔和政治安排工 7
作,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是工商联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我会积极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加入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组织并担任一定职务,拓宽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完善综合评价、届中考察和动态管理等机制。五年来,共推荐41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八届县政协委员,届中增补21名非公经济人士为县工商联副主席、常委和执委。
四、义利兼顾,光彩事业活动效果显著
1、支援灾区。四川汶川“5.12”大地震让人震撼,牵动着广大会员的心,大家以不同方式支援灾区,奉献爱心。京山建材商会率先组织会员进行捐款救灾。仅1天时间就收到捐款16840元;在县政府组织的大型捐款活动中,县华贝公司带头捐款10万元,常委赵伟光、卓伟忠所在公司分别捐款15万元和10万元,8个规模会员企业当场捐款近50万元,随后县工商联组织新市城区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在县工商联会议室进行捐赠活动。会员们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支援灾区,现场共收到捐款53000元。据统计,全县广大会员共为灾区共捐款130多万元。
2、民企联村。“民企联村、结对发展”是会员企业回馈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及加快生态京山建设的重要举措。2010年,我们召开了全县“民企联村、结对发展”工作现场会,参观了典型,发出了开展“民企联村,结对发展”倡议书,组织协调广大会员把资金、技术投入到农村,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谋求企业发展,实现共建双赢。几年来,广大会员企业积极参与,伟嘉公司董事长卓伟忠亲临永隆镇古城口村,实地考察后当场出资10万元,帮该村建设党建活动阵地,同时承诺优先接纳古城口村剩余劳动力到公司就业,优价收购古城口村农民的农副产品,以此提高农民收入。华贝公司在与宋河镇夹湾村结对共建中,出资18万元帮助该村修通通组公路,并承诺三年内无条件资助该村。据统计全县共有16家会员企业与16个村结对,出钱、出物资共计100多万元。
3、回馈社会。2010年初,我们向全县广大会员发出了“学信义兄弟、做信义楚商”活动。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华信公司多次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先后出资3万元扶持新市镇龙泉村发展生产;绿林酒业出资5万元为罗店镇秦家寨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雁门口镇建设文化站等。2010年11月,我会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开展“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向全县非公经济人士发出了“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倡议书,摸清全县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的基本情况,并组织12名非公经济人士与12人特困的“三老”人员结对帮扶。为“三老”人员送去资金、电视机及药品等,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县工商联常委陈祥旭,在自身企业不大、实力不强的前提下,主动要求参与结对,并送去扶持资金及科普书籍帮助其发展生产。现在,扶危济困、回馈社会的观念在会员企业中已成为自觉行动。据统计,五年来,广大会员在光彩事业活动中捐钱捐物共计折合资金达110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夯实基础,机关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1、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以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县级工商联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县镇工商联组织建设,使会员队伍继续巩固和壮大,我们注重发展规模大、有影响的企业会员,增强会员企业的集中度和会员企业的代表性。五年来,共发展会员298个,先后有谭龙石材、中辰电子、众和铝业、国宝桥米、华尔靓、武环建筑等一些实力强、有一定代表性的非公企业加入到工商联组织,为了充实和优化工商联领导班子结构,五年来,根据工作需要免去了2名副主席,增选了5名副主席,增不了6名常委、10名执委,使工商联结构更加合理,队伍不断壮大,素质进一步提高。目前县工商联会员已发展到1398个,其中企业会员433个,团体会员9个,个人会员956个,全县318家规模企业已有260个加入工商联组织。
2、行业商会建设进一步规范。县工商联作为行业商会、异地商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我们先后协助武汉京山商会、广东京山商会按程序登记注册组建了异地商会,指导县建材装饰流通行业商会进行了换届工作。按照相关法律要求,我们争取县政府支持,县法制办已行文将非公领域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归口县工商联管理,现已有6个行业商会、2个异地商会、1个同业公会隶属县工商联,有力地促进了行业商会的健康发展。同时把“建立组织、发挥作用、科学管理”有机结合,真正发挥商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规范行为的作用,不断提高行业商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3、工商联的工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去年,在县政府及县工商联主席和各位副主席的支持下,我们更换了工商联机关的交通工具;商会会馆建设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招商之中,一个以服务全县会员为主,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京山商会会馆,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行。县政府已将工商联政治特别费等纳入了财政预算。达到了有地点、有人员、有经费、有活动、有成效的“五有”要求。同时,我们将工商联工作纳入了各镇统战工作考核内容,基层工商联的工作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4、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县委建设“五好”机关的要求,我们修订和完善了一整套机关工作和管理制度,建立了机关内部工作协调机制和外部联系机制,按照《章程》的要求,我们制订了工作计划、会员管理办法,落实了主席办公会制度、执委会工作制度、会费收缴通报制度等,使机关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五年来,我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工商联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逐渐增强。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会员发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商会服务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三是指导各镇工商联及各行业商会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开展对外交流联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这将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加以克服和 10
改进。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工商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广泛动员会员企业抓住机遇,投身发展大潮;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为主题,着力推进“两个健康”,努力促进工商联事业发展;以“服务立会”为重点,认真履行工商联五项职能,丰富服务载体,服务大局、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会员企业;以强化思想、作风、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工商联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为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为契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要把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始终贯穿到工商联服务科学发展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一是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学习宣传活动。举办2次以上专题培训班,对《意见》进行专题辅导;在县工商联《商会动态》上开辟学习专栏,为《意见》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开展调研,谋求良策。上下联动,深入企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探求推动发展途径,制定贯彻《意见》的具体有效措施。三是沟通联系,建章立制。按照《意见》的要求,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作,建立健全维权、劳动仲裁、银企合作、商会管理等工作协调机制。
二、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做好非公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抓好“五个基本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和企业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开展“一包四创”、“民企联村”、“党员安家工程”等主题活动,调动和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自觉承担发展企业、保护环境、爱国报国、遵纪守法、公益慈善、道德自律等社会责任,引导非公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积
极做好非公经济人士中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劳动模范等重要社会荣誉称号人选的推荐工作。大力宣传非公经济人士和工商联组织中的先进人物,展示我县非公经济、会员企业和企业家风采,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三、以服务会员为重点,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省委李鸿忠书记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会上提出的“十二五”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目标:私营企业数量、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民营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55%的要求。今后五年,对非公经济既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严峻的挑战,发展机遇稍纵即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通过举办培训会、研讨会等形式,帮助非公经济人土明确目标,积极谋划,加快发展;要发挥工商联优势,大力开展内引外联工作,每年组织外出学习考察1-2次,帮助企业寻找商机,开展合作交流;要理顺服务机制,规范服务程序,丰富服务载体和平台,在职称评审、仲裁调解、维护合法权益、行业商会管理、融资及信用建设等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加顺畅、有效的服务。
四、以参政议政为平台,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兼职副主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主席办公会议制度,多让他们参与工商联决策和工作,策划开展1-2次有影响的活动。二是充分发挥会员企业、工商联常委、执委的主体作用。重点就全面深入贯彻《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困难和问题,提出措施建议,争取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三是充分发挥工商联政协组成单位的优势。积极参加政协活动,加强与人大、政协的联系,开展调研、视察,共同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充分发挥工商联会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就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民生、企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反映 12
社情民意。不定期举办非公经济发展和工商联自身建设研讨会,凝聚智慧,寻求良策,改进工作。五是积极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的培养推荐工作。按照《意见》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宽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渠道和规模,把政治上有素质、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发展贡献大的非公经济人士推荐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和工商联组织,让他们在更广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会员队伍
一要大力发展会员。今后五年要重点在我县六大主导产业和招商引资企业中发展会员,每年新发展会员30名以上。二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商会建设。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行业商会(协会)、异地商会的业务主管单位的作用,全面理顺全县非公经济领域内的行业商会、协会组织隶属关系,全部将他们作为团体会员归并工商联管理,切实加强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认真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职责,每年成立行业商会组织1-2个。三要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密切与会员的联系。坚持和规范主席、常委会议制度,会费收缴监督管理公开制度,继续坚持工商联主席、副主席联系会员企业和县工商联机关干部联包会员企业制度,兼职副主席每年到县工商联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不少于4次。
六、以自身建设为着力点,建设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
一要在工商联机关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研究完善工商联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对每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镇,年终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结帐,提高各镇工商联工作积极性。二要深入开展思想、组织、队伍、制度、作风建设。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三要不断增强工商联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把工商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促进我县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第五篇:勘察设计所工作计划及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勘察设计所工作计划及今后五年工
作规划
勘察设计所工作计划及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经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不断加强管理,改革创新,开拓市场,理顺关系,转变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的指导思想下,我院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内外环境也呈现出对我院今后发展极为有利的大好局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成绩面前我们也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必须要认真总结分析,在发展中通过逐步深化改革来解决。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改革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院提升综合实力;不断丰厚干部职工福利待遇;实现打造名牌企业;更多回报
社会这些目标的唯一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运用“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理论和方法来总结过去,谋划未来。
设备资产管理方面
1.设备合理配置,逐步实现资产多元化。我院及所属各专业各部门,应合理配置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做到高效优质。为此,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发展情况,综合生产计划的实际需要,灵活的选用,购置和引进,保证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在今后五年的设备配置发展过程中,应考虑探索设备资产的多元化,院投入设备资产应着重在技术先进,潜在效益高,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面。而对于一些价值相对较低,工艺简单,投入产出比不高的生产设备和工具类设备,可以制定政策利用社会资金,职工资金或职工入股的形式配置和购置。前几年我院在资产多元化方面有所尝试,但成效不大,纠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产权不清,政
策没有连续性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国家确定的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勘察设计单位改革方向是科技型企业;我院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也在于此。我院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在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上。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在按照企业发展战略进行重点投入同时,加快资产多元化的改革步伐。
2.建立和健全设备合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实现技术与劳务分离打好基础。针对各专业设备的不同情况和要求,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例如:岗位责任制、设备操作规程、计划预防修理制度、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是合理使用设备,降低使用成本的重要保证。继续在岩土专业勘察专业搞好设备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岩土各公司在内部实行技术与劳务分离,要着重培养一批责任心强,高技能,有一定管理水平的设备与劳务管理人才,使设备管理专业化。逐步向
设备与劳务管理实体过度,实现技术与劳务分离。加强项目管理和项目核算,形成以项目管理为主体,设备服务为保障的施工与管理体系。建立实际有效的管理机制,研究和制定各项配套政策,使岩土专业在市场上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从而提高赢利水平。最终让岩土专业走向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企业之路。勘测专业,在以有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科学核算成本,加强班组责任制建设和考核。大力推进新型,先进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使用,为我院开拓和延伸勘测市场打好基础。
3.加强资产的基础管理,运用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实现集约型管理。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了对资产的采购、跟踪、维修保养以及出让四个阶段的管理。企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和设备完好率等,更可以改善我院经济的运行状况、提高利润率以及资产回报率。结合我院的情况,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我们要紧
紧抓住一个基础,围绕一条主线,既:以资产、设备前期管理、运行历史及台帐为基础;以工作计划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技术改进几种模式进行管理,以提高维修效率、达到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折旧管理、维修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按照权责明确,分层管理,评价考核的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后五年在我们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组织培训,科学设立工作流程,强化全员成本意识,实现集约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1.完善人员配置,建立合理的人员使用机制。人员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有利于充分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企业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现代市场经济条
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竞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十一五期间我院要建立一套人员培养、选拔、引进和使用的政策和机制,达到充分挖掘每个职工内在潜力,实现人员与工作任务的协调匹配,做到适才适能,人尽其才,力争使我院的人力资源得到高度开发。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才成为我院的核心竞争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民营企业发展朝气蓬勃,改企建制工作方兴未艾,所有迹象表明人才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人才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我院在未来五年内要下大力量进行人才工程建设,使人才成为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以2135人才工程为基础,结合我院的实际和发展需要,调整人才结构,把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专业技工等全部纳入人才引进,培养和考察的范畴,全方位、有重点、分层次的进行人才工程建设。要切实落实人才建设
所需要的机制,环境和条件,要有大的投入,组织管理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为青年人才施展才能搭建舞台。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设一支符合我院发展需要的,有自我创新能力的,强大的人才队伍,使人才成为我院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激励系统建设,进一步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和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的发展需要每一个成员长期的协作努力,如何激发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永久的基本课题。近年来,我院始终把激励系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职工的凝聚力得到很大增强,但随着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有些方面已不适宜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结合实际逐步改革。在今后五年的工作中,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现阶段,企业职工的需求结构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既注重物质利益的实现,又
要追求精神需要的充分满足。一方面要运用工资、奖金、福利,工作条件等物质激励手段,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改革分配机制;突出效益优先的分配原则,在努力提高全院职工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加大向院骨干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在实现我院发展战略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精神激励手段的作用,全面满足职工在尊重、发展、成就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要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和谐环境;要创造一个追求进步,比学赶帮,不断创新的竞争环境;要创造一个爱岗敬业,院荣我荣,追求卓越的发展环境。
职工参与管理。职工参与管理是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也是激励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要不断赋予职工在管理和工作中较大的自主权和参与权。通过参与管理活动让职工更多的了解我院的制度、经济,发展等有关情况,提高管理和工作环境的透明度,使职工获
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形成心理上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充分调动职工的个人潜能,发挥聪明才智,为我院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方面
推进改革,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自身生存的需要;是我院实现发展战略的需要。改革要在认真总结分析我们近年来工作的基础上,以有利于市场经营和企业发展为目标,积极稳妥,分布实施。
1.机关机构改革。机关机构改革是我院总体改革的先导和重要内容。改革要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模式和机制,改进作风,提高职能部门特别是综合部门宏观管理效能,为实现民主管理与监督,提高决策水平,促进发展,提供保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机构设置过多、管理不顺、管理职责分散的问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解决人员编制过多、岗位责任不清、人员忙闲不均、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建立一个设置科学、运转协调、结构优化、行为规范、办事高效、素质优良的机关管理干部队伍。
改革要坚持精简高效原则,调整机关机构设置,实行分类管理,把机关人员编制在全院职工总数的10%左右。第一步,把以业务性、服务性、经营性职能为主的部门从机关剥离出去,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市场营销中心等机构,实行执行计划指标,内部银行独立核算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院在两年的时间内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第二步,把以专业性为主的部门按业务部门管理;以服务性、经营性为主的部门转为服务或经营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
2.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围绕发展战略,逐步建立适合我院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建立重实绩、重贡献、效益
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推行聘用制合同制破除事业单位目前实际存在的干部身份终身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事业编制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利用相关政策,制定配套政策,合理安置未聘人员。不在事业编的职工、新入院的职工在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下,原则上签订“劳动合同”。在今后的人员招聘和用工问题上,院、公司及各部门一定要严把进人关。一方面要有法律意识:十一五期间,国家把建设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其核心就是就业和合法用工。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用工制度,克服用人的随意性,避免不当用工,给我们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要广开渠道,按照我院人力资源规划,积极引进我院
发展需要的,专业对口的,岗位明确的各类人才。
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全员岗位责任制,实行全员岗位管理。在干部管理选拔任用中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易岗易薪,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打破干部级别待遇终身制。合理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