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杂质才是真翡翠的美文摘抄
在瑞丽旅游,她被玉石市场各色各样的玉石吸引住了,可以说是喜欢死了。她决定买块翡翠坯料,请雕刻家刻个挂件。可她听说市场上的石料真真假假,怕上当受骗买到假货,就请当地的专家朋友帮忙。
在一个摊位,她看中了一块,光润通透,那真叫“洁白如玉”。可是,朋友却说:“这不是翡翠,而是与翡翠伴生的水沫子,是假货,不值钱。”
在另一个摊位,她又看好了一块,色彩斑斓,没有一丝杂质,她自然又喜欢得不得了。可朋友说:“这也不是好货,而是经过化学处理着色的。虽然看起来漂亮,可身价、品位都不高。”她自然是听朋友的,又放弃了。
二人继续各摊位转悠,在一个摊位前,朋友停住了脚步。她拿起一块毛料,端详了又端详,然后递给她说:“你看这块怎么样?”
她拿在手里仔细观察,看得出不是很满意。她说:“看样子不如前面看过的那两块啊!”朋友说:“还没雕琢呢,雕琢出来一定会大放异彩的。”她又说:“你是行家,你说好那就是真的好。可美中不足的是里面有星星点点的杂质。”
朋友说:“这才是真正的天然翡翠,没有杂质的翡翠是不存在的。所以,要想买真货就必须接受里面的杂质。”
真正的翡翠,不可能白璧无瑕;真实的生活,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因为有瑕疵,难道就不接受吗?这不真实,也不现实。或许,生活之美就像翡翠之美一样,正是因为存在些许瑕疵,才是真实之美。
第二篇:有奋斗才是绚丽的人生美文摘抄
在第8届全国3D大赛颁奖典礼现场,电视剧《花千骨》的特效制作者现场展示了一段华丽炫酷的特效,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制作者就是寇聪,“白子画”般帅气的大男孩。
寇聪从小就是个电脑迷,在宜宾学院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时更是技术达人,并对电影特效制作兴趣浓厚。当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风靡全国时,他也萌发了做中国风原创动画的愿望。2010年,他精心制作了一部作品参加全国3D大赛,荣获数字表现方向的一等奖。通过参赛,寇聪开阔了视野,决定毕业后去北京发展。
2011年冬天,北京一家知名电视剧制作公司招聘实习生,寇聪和其他人满怀热情去应聘。谁知公司开出的2000元薪水给他们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许多人转身就走,而寇聪却抱着先把技术学到手的心态留了下来。
寇聪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给电视剧《搜神记》擦威亚和做光效,这在影视行业属于最简单的后期,可是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寇聪来说,却显得棘手。过去所学的知识落伍了,寇聪只能上网和查阅书刊寻找各种教程,边学边做。最初的时候,别人20分钟能做完的特效,他却要花一两天时间才完成。但寇聪毫不气馁,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同事请教。时间一长,寇聪学会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和同事们也越来越熟。他每天都忙到凌晨2点才离开公司,却从不叫一声苦和累。
刚到北京时,寇聪花600元在一个筒子楼租了住处,没有窗户,周围全是陌生人,他显得形单影只。但就像许多北漂一样,寇聪把生活的艰苦和羁旅的孤单深深埋在心底,为了梦想而默默坚持着。几个月后,《搜神记》制作完成,在总结会上,总监额外给寇聪发了一笔5000元的项目提成,告诉他,他的付出公司看在眼里,这是对他工作态度和成绩的肯定。从底层做起,从基础做起,就像小麦谦卑地把根须扎入泥土一样,往往能获得丰富的营养。由于当时公司的工种没有细分,抠像、合成、特效、动画等各种效果的处理需要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寇聪一一学来,渐渐得心应手。几年的积累,为寇聪的专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10月,作为公司技术骨干的寇聪和团队获得了制作电视剧《花千骨》一部分后期特效的机会。《花千骨》是周播剧,每周要交4集,时间紧,任务重,起早贪黑更成了寇聪的家常便饭。虽然工作量很大,但寇聪对于每个微小的细节的要求都十分严苛,每次做完特效后都会反复挑刺儿,一帧一帧地检查,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令制片方十分满意,又把更多的后期制作交给了他们。结局的一场戏,全部用蓝布拍摄,都得靠后期特效来营造各种奇幻场景,寇聪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反复修正,他对大家说:“不管导演有没有发现,我们都不能放过任何瑕疵,因为总有要求完美的观众,放低要求只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2015年6月,羽翼渐丰的寇聪终于可以独挑大梁了,他和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影视特效公司,开始创业。经过几年的打拼和观察,寇聪发现国内影视制作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多半都停留在低端的后期制作。如何突破技术局限性,向高端的特效转型,这是寇聪成立公司的初衷,也是他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寇聪喜欢看大制作的科幻电影,但别人在欣赏剧情和特效时,他却在思考那些场景是用什么技术手段实现的,那些不理想的特效问题出在哪里?还有多少可以进步的空间?
从一名大学生,到北漂,再到创业,许多人都认为寇聪苦尽甘来,能挣大钱了。但在寇聪看来,年轻时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才值得追求。寇聪说:“奋斗的青春最绚丽。我愿做一只努力扇动翅膀的雏鹰,去搏击蓝天,待羽翼丰满时,自然能一飞冲天,抵达梦想的高度。”
第三篇:有些瑕疵才是真美文
这简直可以说是一次完美的旅行,除了旅伴中有一位老人。我必须要承担照顾他的责任,因而也许不能十分地自由和散漫———最初的时候我这样想。
坐飞机时,我将自己靠窗的座位让给了他,在他旁边挨着过道的座位坐下来。在往常的旅程中,我是最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凝视机翼轻微的翕动和晴光下变幻的云朵。
他的谈兴很浓,从上飞机开始,一直到落地,我们的交谈都没有终止,确切地说,是我一直都在聆听。而在往常的旅程中,我是最喜欢一个人静静体味飞行的感觉的。
只差这么一点点,这就是一次完美的旅行了———我遗憾地揣想着远方的风景。
在我们旅行的那个异国的小岛,风景像木棉花一样明艳。同我最初的想法差不多,我因为要顾及旁边这位老人,而不能随心所欲地走遍礁石兀立的海滩。
久居北方的我们见了什么都要惊叹,哪怕仅仅是路旁高悬着的吊篮里艳异的花束。大家指指点点,惊艳于她的美媚与别致。
“不知是真花还是假花,”我说,“假的话就没意思了。”
“是啊。”大家也纷纷附和,有两个还打算跳起来摸一摸。
“不用,”我一直陪伴的这位老人说话了,“这是真花。”
“为什么?您怎么这么肯定?”大家都觉得惊讶。
“你看,它的叶子有的已经干枯了,花朵边缘也有些凋谢的痕迹,真的东西都是有些瑕疵的。”他用一贯慢悠悠的腔调笑眯眯地说。
大家仔细看时,果然发现花篮里垂下的叶子有几片已经萎蔫,几朵花也显得有些衰败的样子。
哦,我们都明白了,站在花前留了很多照片,品头论足了好一阵子才走。直到离开这个小岛,仍有人念念不忘这些艳异的花朵,它为我们的旅途洒上了独特的异域芳香。
我则因为老人这句淡淡的、但又具有无比穿透力的睿智的话语,而突然生出了由衷的钦敬之心。
真的东西都是有些瑕疵的———他真是锋利得像刀片一样,一下子就切中了核心。对于我这样一个崇尚完美的人来说,这也许是最形象的训诫和劝谕。
旅行即将结束时,我在宾馆的电脑里看到了朋友发来的EMAIL,谈及生活中的一件事情,竟然与最亲近的人所告诉自己的,全然不同。怒气不由得袭上心头,就觉得无论任何时候,欺骗总是最不能容忍的恶习,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因此暗暗地决定,要在返回后将一切情感做个了解。
坐飞机返回时,老人大约感觉到了我的坏情绪,便问我原因。自从“辨花”事件后,我对他的睿智便有了莫名的信任,因此毫不隐瞒地告诉了他。
老人笑了,说:“你还记得那天看到的花吗?我说是真花,其实并不是。”
我呆住了。
他继续说:“真的东西都是有瑕疵的,但有瑕疵的东西未必都是真的,你还得学会观察,为什么那么多蜜蜂蝴蝶的都不过来采蜜呢。假花瞒得过人的眼睛,但是瞒不过动物的直觉。而我当时之所以说是真的,无非是考虑到大家出来旅行,开心赏景才是主要目的,假如当时我说是假花,大家肯定觉得索然无味,说不定还会不断怀疑这里其他事物的真实性,结果弄糟了自己的心情。你看,我也是对你们撒了谎的,你怪不怪我呢?其实,等你在生活中涉世加深,你会慢慢发现,世界上可能并没有绝对的事情,真与假,对与错,之间并没有划一的分界,有些善意的欺骗也许反而胜过恶意的真言。”
由旅途中所见的这些花朵,我得到了多年读书未曾得到的教益。
第四篇:经验的杂质美文
2004年,在美国里士满市,约翰·普利森经营的公司破产了。一夜之间,他倾家荡产。就在其走投无路之际,电视里在播放一则专访,嘉宾是名模卡门·戴尔·奥利菲斯。众所周知,卡门生于1931年,是迄今世上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模特。她以“凌厉的优雅”称霸时尚界,并被冠以“冰山女王”的称号!普利森饶有兴趣地看了下去。
13岁那年,小卡门立志成为一名职业模特。当她把这个想法说给母亲听时,得到的却是一句叹息:“孩子,你的耳朵就像两扇门,双脚则像一对棺材,咱还是甭做梦了,行吗?”好在当时有位摄影师对卡门大为赏识,他鼓励她做个勇敢的追梦人。然而,在拍了几张试镜照后,他即对卡门宣判了“死刑”。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击垮卡门。凭借一身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和修长的双腿,她被星探慧眼识中。从此。便跃上了T台。一时间,举世瞩目,风光无限。
光阴如梭,转眼间,卡门已过而立之年。这时。好多人都劝她改行。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实属多余。因为如今的卡门已经73岁了,依然在T台上大走其秀。活力四射的她,俨然一副宝刀不老的架势!有传闻称她破译了时光密码。为了防止谣言愈演愈烈,最终,卡门公布了她的独门“秘方”,那就是经常涂抹一种给马擦拭鬃毛的软膏!价值3美元99美分!
一切都是那么地不可思议!普利森叹为观止,并深受震撼。
2009年1月,一家名为艺电的公司开出870万美元的天价,邀请卡门作时长为10秒钟的走秀。正当公众质疑艺电公司是否有炒作之嫌时,该公司总裁亮出他的名字——约翰·普利森。普利森说,这完全是对卡门的回馈。因为当初,他在卡门身上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让他在短短5年内,东山再起。而卡门也正是深谙此秘密的精髓,才铸就了而今的辉煌。
他还说,自己愿意与世人分享这个价值连城的发现:一切经验里,都掺有一种叫做“不可能”的杂质。许多时候,正是这些杂质干扰了我们的视线,从而阻碍了尝试和探寻的脚步。然而可悲的是,多数人时此竟浑然不知!
第五篇:成长之后才是成功美文摘抄
什么是成功?就是个人在生活中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的过程。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认可;二是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但大多数人,比较看重前一种,而不是个人对自身的衡量。
那么成长呢?现在有句流行的话:成功要趁早。其实,教育以德为先,即成长,成功只是副产品。
如果以老师的说法,于智博离成功差得很远,他非常同意老师对他的评价,他不认为自己是成功,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成长了。成长与成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于智博现在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总裁高级助理。他是80后,被媒体喻为输在起跑线上哈佛男孩儿。他这人小学留级、中学排名倒数。16岁赴美留学后,就读学校只有50名学生的乡村中学。然而他却在21岁时,被当时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聘用,200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成为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
现在有些家长在孩子刚开始会跑,就进钢琴班、美术班、音乐班……孩子是不愿意去学的。特长班是发现你有这方面特长,然后进行挖掘、延伸,把特长最大化发挥出来,可是多数家长把这个特长班弄成个必需班,不管孩子是不是这块料,人家学就得跟着学,要不然就落后了。于智博小时候,也曾在少年宫学手风琴,去了两三次后,回家的路上把手风琴扔了。回家后,对爸爸说,手风琴丢了。爸爸说手风琴那么大个东西你怎么能丢呢?知道是儿子骗他,也没打也没骂,知道儿子不是这块料。后来发现他喜欢打球、爱跑步,于是培养儿子体育方面的兴趣。于智博说他的成长过程要感谢父母的宽容。没把这些强加给他,而是说你去试试,不行换一个。
他从小跟家长学到的是德,比如他奶奶从小教他做人要厚道,先想别人的好,后想别人的不好。这点不是老师能教的,考试能考的,得用心去体会,通过无数次事件的发生,吸收到这些养分。这也是情商的一部分。这些事反映到孩子先人为主,如果这个孩子已经是18岁、20岁、甚至30岁了、你再去教他,已经晚了。
成长的特征是不仅智商高,而且还要情商高。在任何领域里面,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两倍,在管理层当中,情商要比智商高9倍。于智博35岁去管理40多岁的或者比他更大的人,这个情况不是很多见。有人曾经问他,你职位这么高、年龄这么轻,手下人服不服你?他说,我并不是这个领域里的专家,但我的专长在于我了解他们做什么,我能把这几位专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这几位专家拧成一股绳,让他们集体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我不见得比他们每个人都聪明,但是我能把他们每个人最聪明之处都引发出来。于智博真的“成长”了,这就是成功的管理者,这就是情商比智商高9倍的原因。
但,有些孩子的情商教育是欠缺的,有些研究的人说,其实这是情商发挥作用,你快乐地开心地解每道题,会很快找到答案;往往那些背着很沉重的包袱,带着爸妈的期许考到清华北大,目标压着他就发挥不出来。这也是情商的一种表现。
成功是做成某件事的过程,而实现这个过程需要“成长”的支撑,对个人来说可以简化成寻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把你的所长、所好发挥到极致,就达到了那个阶段的成功。而且这个成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与时俱进的,是阶段性成功,往往可能是下段的起点。很多年轻人也许在同龄人当中是走得比较靠前的一位,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只能说是阶段性目标。下一步怎么走,距另外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成功是一瞬间,而成长是相对漫长的过程,真正享受人生的过程,享受成长的过程,享受人生快乐时光会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