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在实践中喜结丰收果论文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在“实践”中喜结丰收果。《语文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
语文学习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写”在最后,一是说明“写”是语文学习中最难把握的,二也说明了“写”是学生学好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最高“境界”。学生如果能让自己的心灵随着笔尖流淌,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可是,长期以来,听、说、读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并无多大障碍。但一提到“写”,就让许多学生头痛。一写作文学生就会哀叹“又要写啊,我写什么呢,怎样写啊?”哎,学生是惧怕写作啊!
每当我接手一届新生,让他们写作时,也常会听到这样的哀叹。学生每每都用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我。但一个学期以后,哀叹没有了,可怜巴巴的眼神也没有了。我听到的是同事的疑问:“怎么你们班的学生作文写的那么好啊?你有什么‘葵花宝典’吗?拿出来,教我们几招!”我哪有什么“葵花宝典”,只是实践才出了真知。
我承认,我的学生到了八、九年级,写作水平就很不一般了,但是没有“宝典”。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我一点点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我从没忽略过作文教学。我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大致分如下几个阶段逐步进行。
第一阶段:走进作文——即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开启学生写作的欲望
对每一届新生,我总会拿出我收集来的上一届或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给他们看,然后会问他们“你觉得你写的作文和人家的作文有什么差别吗?”学生总会叹息“他们的作文写的太好了。我与人家是天壤之别!”我笑笑“大家对自己就这样没信心吗?别担心,用不了多久,你们的写作能力也能达到他们这样的水平。如果大家愿意和我一起走进写作,我就会让你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我就是这样,拿学生喜欢的“成功”作“诱饵”,使他们喜欢上写作。
第二阶段:多给学生自信“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
我的学生每人都有一个精美的练笔本,我让学生每周写下一点自己想写的“东西”,无论字数多少,或片段,或作文,只要实实在在是学生自己写的,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在“实践”中喜结丰收果》。对于写的特别好的作文,我会拿来在全班交流。我认为交流有两个好处:既能给“作者”充分的自信和成功的喜悦,又调动了其他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用好教材,让学生“会”写作,即以教材内容为引子,有目的的进行专项训练
许多教师在教学新课文时只是注重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对写作方法的指导。我一直认为学习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写作,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应当是两个平行的重点。我觉得课文中的每一篇精美文章不仅是最好的范文,而且是极佳的作文素材。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课文内容,又要让学生学会作者的写作技巧。一篇篇课文学下来,学生就能一点一滴,积累许多写作知识。
第四阶段:适当穿插介绍写作技巧
怎样让学生的作文更吸引人,更美,需要对文章进行“包装”。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介绍必要的写作技巧。如何拟题目、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布局,我是一段时间介绍一个技巧,学生一点一点试着运用。我及时给予肯定,直到学生运用自如。
第五阶段:注重合作与交流——即学生互相修改习作,互相交流写作心得,善于向他人“取经”
实际上,到了七年级下学期,我就开始尝试让学生互相修改习作,我对学生说:“你认为别人写的不好的词语、句子就帮忙修改过来,认为别人写得好的地方就向人家学习,好文章推荐到我这里,然后分小组交流。在修改与欣赏别人的习作中,学生也会自觉改正自己写作中的一系列“漏洞”:会注意书写、会少写错别字、会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会合理布局文章。我的学生到了八、九年级,他们的写作就会有质的飞跃。
“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如果您是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在您的精心培养下,您的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您和您的学生就摘取到了“写作”这一丰硕的果实。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
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
论文摘要:改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关键词:新课程;实践;课程资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
新 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对每个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理念,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 了巨大的挑战。“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加新课改以来,我在不断学习与大胆实践中触摸着新课程,感悟着新课程。
一,改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带着初步认知进课堂,激活思维。
新 课程的定位不再是纯粹的文本,而是教师、学生、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系统工程,是体验课程。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师生获得课程资源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计算机专家、清 华大学 教授谭浩强说:“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由知识的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 识的创造,人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这是新时代的有学习能力的象征。”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改变过于注重书 本、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 课程提供有力的课程环境。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前,我安排学生研究、搜集农谚的知识,课始进行交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研究、搜集有关农谚的知识,谁来说一说?(生举手)生:我从网上知道农谚是:“农民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业气象谚语。” 生:我向家人了解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生:我从《谚语大全》上知道:“柳毛开花,点豆种瓜。”......课前搜集信息是信息的储备,是知识的初生成。一方面学生带着自己的认知走进课堂,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议,有感可发,积淀信息。同时可以关注学困生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另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又如:我指导学生写《说说我的村庄》作文,要求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村庄,课堂上口头交流。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发言:
“我村在温阳路边上,远远就能看到村口竖起的大牌子:金解人民欢迎您!” “我村东头有条小河,两岸垂柳成行!”
“我村刚刚修了水泥路面,平坦又宽阔,再也不怕下雨天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追寻春天的足迹”时,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摸一摸微润的土地,闻一闻迎春花的清香,看一看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春的气息。这时我问:“谁告诉我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名句?”
学生争相回答: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没想到,学生竟然文思泉涌!这么多与春有关的诗句如妙语连珠。是大自然的景象吸引了他们,激发了他们的思维。
二,以人为本,还课堂于学生,还灵性于学生。
传 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以教师为中心,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去调整学生,调控课堂。新课标下,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社会的也有自 然界的,既有物力的,更有人力的。因此,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更是重要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将其转化为鲜活资源,让学生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灵活捕捉资源,师生相长。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的是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我们要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随机的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次自习课,窗外飘着雪花,学生的小手小脸冻 得红红的。有的学生写几个字就放下笔哈着手。这时,一个靠窗的学生写一会儿作业,就偷偷向窗外望一眼,又偷偷看看我。我注意到了,便走过去问他:“你怎么 了?”该生迟疑了一下,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能不能让我们看会儿雪?”他这一说,有几个学生立即响应:“是啊老师,让我们欣赏一下雪景吧!”我心里一 动:是啊,与其让学生在挨冻中自习,不如就地取材,让他们观赏一下雪景,陶冶一下情操。需要时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我马上决定:“行,就按你说的 做!不过大家欣赏时要谈谈自己的感受!”班里顿时沸腾了。下面是他们观后的体验:
生1:雪是那么纯洁,我的心被净化了。
生2:雪花旋转而下,舞姿像蝴蝶一样轻盈婀娜。生3:雪花是孤独的,它盖住了万物,这是它的悲哀。生4,雪花是温柔的,落在手上脸上滋润爽滑。生5:雪晶莹灿烂,却经不住阳光的照射。生6:雪生时装扮世界,死后滋润大地。生7:雪纯洁无瑕,却是藏污纳垢的良所。......读着学生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庆幸当时果断的决定,否则我岂不成了扼杀学生潜能和灵性的刽子手?
2,开放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民 主的教学氛围,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海伦.凯勒》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时我对学说:“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篇课文,二十五分钟后,我让你们谈都学到了什么。”摘录教学片断如下:
生:“我从本课学会了这些生词:捻搓 迁徙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生:“海伦集盲、聋、哑于一身,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是我们健全人学习的榜样。” 生:“海伦顽强的意志、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我增加了我学习的信心。”
生:“我觉得莎莉 文 老师是用爱和心教导海伦,作她的学生真好!” 生:“我觉得莎莉 文 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如果我的每位老师都这样,那我们就太幸福了!”
师:“你们说得棒极了!看来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这两个人物形象大家把握得都很好,通过分析它们,对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教育,我真为你们高兴!”话音未落,班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能够放飞思维、启迪智慧,师生能够奏出和谐的乐章。
三,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阅读方面提出要求有:自信负责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冠、不偏离话题。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1,复述课文。这些要求复述的课文故事性都很强,语言文字很优美,我教给他们复述的方法,同时他们还可通过自己的想象,添加自己的语言,把复述的内容讲得更加生动、具体、完整。例如复述《芦花荡》一课,同学们大胆想象,效果非常好。
2,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
学习了有关鲁迅的作品后,我让大家讲关于鲁迅的故事;上完《再塑生命》,我让学生讲有关海伦.凯勒的故事;学过《芦花荡》,我让学生讲抗战时期,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等等。同时还举行了讲名人故事比赛,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让名人的思想、道德激励自己。
3,讲述自己的故事。
上 《背影》一课时,学生们被课文中所表现出的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的关爱所感动了,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我说:“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亲人的关心和 帮助,一定也有着自己感人的故事。好好回忆回忆,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看谁讲得感人。”学生很愿意这样做,而且做得很好。因为他们在 书本上感受到了亲情,在生活中体验到了亲情,让他们把自己的感人故事讲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乘着改革的春风,我思索着,感悟着。和我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生活。教学中的每一次失误都是在鞭策我:你要学习!学生的每一点变化都是在鼓励我:要坚定信心!我要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追寻、创造,与学生同成长、共快乐。
第三篇:水土保持监测结课论文
水土保持监测结课论文
资源环境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12班
学号:2011011678
姓名:丁爱军
开发建设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概述
(水保112班
丁爱军)
摘要: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时效性等特点, 因此要坚持综合、对比、可操作等原则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要充分考虑监测与生产运行相结合,新技术与常规观测相结合。监测内容要突出水土流失及效益,选择综合性、代表性的监测指标。
1、背景:
水土保持监测指以水土流失过程、水土保持活动及其环境因子变化为对象的监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近年来水土保持领域的一大热点, 也日益成为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资源开发、基础建设对区域生态的影响也越来越为政府、学界和公众所关注。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已成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基本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一般采取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对大型工程和重点项目, 还同时利用遥感手段进行水土流失背景调查和动态监测。采矿、交通、电力、冶炼、水利水电、城镇建设等重点监测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在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行期间对地表的扰动状况都各不相同, 地表原貌及地表植被的恢复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何针对各类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监测方法、拟订监测指标、确定监测时段, 都需要全面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进行理论研究。建设项目对地表的扰动情况变化频繁,计算弃土弃渣量、评估植被破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都需要不同于常规地面观测的监测方法。大中型点状、线状、面状工程项目对水土流失有着不同的空间影响,分析开发建设项目的土壤侵蚀及其发展和控制需要结合其它环境因素合理地进行综合研究。
2、方法概述
2.1 定点与动态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在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范围内结合监测分区,通过设置监测点、面和监测小区进行监测。定点监测主要对施工区、弃土(堆渣)场、管线和道路工程区、边坡和对周边影响区的监测。动态监测是对工程区监测时段全过程进行不定期的巡查,主要对水土流失危害、防护效益和边坡稳定等进行监测。
2.2点面结合的监测方法。点监测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项目, 但其数据采集有一定的片面性。面监测是对不同流失类型区、不同功能区, 进行全范围的监测, 以取得较完整、较全面的监测数据。
2.3 实时与全过程结合的监测方法。在项目的不同建设时段、时期,或选择在某一暴雨过程后,对项目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实时监测可以直接得到监测数据,有较强的说服力。全过程监测是对项目建设全过程或雨季全过程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其数据具有完整性, 但其耗时长, 耗费大。
2.4 定量监测与定性分析方法。
监测的工作和报告成果的方向由现在的侧重定性向定性和定量结合转变, 以数据反映现象, 以分析描述进程, 较为科学和严谨, 也是监测工作今后完善的方向和发展的趋势。部分监测指标, 如土壤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种类与面积、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数量、减少土壤流失量、提高植被覆盖率等都能量化。对于这部分指标应采用各种量化手段与监测技术, 如实地量算法、体积法等, 进行定量监测, 量化指标。对部分监测指标, 如水土流失潜在危害、水土保持部分生态、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等等, 目前尚难量化的充分结合定量监测的数据,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充分结合定量监测的数据, 系统评价。
2.5 影像法观测方法。
照片等全期各阶段影响对比, 可直观反映水土流失和措施的效果, 应注意拍摄照片时尽量能在同一个方位和角度在不同监测时段连续拍摄, 能准确反映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照片更要及时反映各个时期重点区域的主要变化和程度,照片和 GPS 图在每次监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处理转化, 由拍照人和 GPS 测量当事人加相关文字说明, 以利于后期对照选取和他人的阅读, 不然时间较长, 照片所在地貌变化较大, 增加可识性的难度。水土流失量监测不同方法比较见表 1。
表 1 水土流失量监测不同方法比较
监测方法
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小区观测法
标准监测方法, 测定产流量和产沙量, 对流
失强度较低的类型(如平台等)效果较好, 但选点困难, 不容易实施, 比较费时、费力, 成本大。
体积量测法
省时、省力、简便易行, 弃渣坡面、填
筑坡面和开挖面等流失比较严重的基本扰动类型。侵蚀强度较大, 有细沟、浅沟或冲沟出现, 采用侵蚀沟体积量测。
原地对比观测法
省时、省力、简便易行, 对某一具体特征
物下降情况加以量算, 或以桩钉法钉长度变化测算。当开挖坡面较平整、侵蚀量较小时采用桩钉法。
量水堰法
对比了解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前后的水流变
化、水质变化以及来沙量的变化情况等, 有很高的精确性,但连续观测费时、费力,成本大。
泥沙量置换法
利用拦沙墙拦渣量、不发生泥沙出流的取
土场低洼坑的淤积量等计算流失量;或利用其它具有类似沉沙池作用的设施中泥沙淤积量测试土壤流失量。
流失量还原法
当一个原本平直的坡面发生了面蚀(包括细
沟侵蚀和浅沟侵蚀)甚至较小的沟蚀后, 可将与被侵蚀土壤性质相同的土壤重新填回并恢复到原来的纵横高度和长度。填回的土壤量就是流失的土壤量。
类比法
根据地面的坡度、坡长、土质、植被等
情况, 引用同一类型区水土保持站的观测资料。
3、主要存在问题
3.1缺乏关于监测方法的系统研究, 微观和宏观监测之间缺乏关联性分析。
近年来,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部门在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土壤侵蚀调查中获得了大量关于各类、各级土壤侵蚀分布的数据, 但是与各监测站点所获取的地面观测数据基本上是相互独立解释的, 远远不能满足监测部门分析水土流失状况, 支持管理部门规划决策和向社会各界依法公告的需要。宏观和微观监测数据之间相互支持关系的缺失, 使对区域土壤侵蚀与其它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分析也有诸多困难, 如, 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与江河输沙量动态之间关系等, 就很难在现有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支持下研究。
3.2监测方法体系薄弱,科学性和精确性不高。
已经推广应用的微观监测方法方面, 水蚀坡面观测有较好的基础, 但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沟道侵蚀观测方法相对较为薄弱。风蚀观测方法则尚在初步发展阶段, 在水-风蚀交错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对生态威胁最严重的地带之一)对水蚀和风蚀及其复合作用进行有效观测的系统方法更加匮乏。宏观监测方面, 官方调查大多采用多光谱航天遥感数据, 在地面勘察的支持下以人-机交互解译获取土壤侵蚀专题信息。一些地区已经试用的影像自动分类方法的效果还有待继续改进。当前普遍应用的土壤侵蚀信息解译方法过多地受到土地利用调查的影响, 还较难反映地形地貌、植被空间层次类型、近地覆盖(如枯落物等)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而过多地强调了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因素, 对沟蚀信息的提取也较有限。
3.3信息采集技术方法有待更新。
一方面, 主要由于经费等限制, 观测项目尚不能达到水利部所颁标准的要求, 与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人居环境健康等要求极不适应。另一方面, 基本的观测依然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低,采集效率低, 精度低且不能记录降雨侵蚀过程。对大范围或长区段监测, 野外工作量很大, 尤其是一些难以到达的区域, 无法获得比较准确的资料。水土保持监测数据采集技术亟待更新。
3、结语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领域, 要为全国微观、宏观的网络化监测提供有力支持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大量的工作。近年随着地球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监测工具和监测手段的改善和进步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 但监测的基础性研究, 包括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之缺乏, 限制了监测方法的发展。尤其是监测定量化方面的困难, 很大程度源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应用研究的局限。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体系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仍以常规传统监测手段为主, 辅以高新技术手段。常规传统监测手段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获得监测数据的有力保障。
第四篇: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3篇
【篇一】
【摘要】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模式中,严重地影响儿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需要具备基本的文学理论素养,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儿童文学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文学理论素养;文学鉴赏能力
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被选进小学语文教材,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还停留在过去首先对“字”、“词”、“句”“意”的理解,接着进一步教学生简单地划分段落层次,最后理解文章中心大意的话,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内涵,体会不到文学作品的真正魅力。
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片段
案例一: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生字、生词,紧接着学生齐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分析课文,师:小蝌蚪为什么认错了妈妈?
生:小蝌蚪误把鲤鱼认作妈妈了。
师:好,请一位同学来读小蝌蚪误认鲤鱼做妈妈的这一段,然后全班齐读。
师:小蝌蚪又为何把乌龟当做了妈妈呢?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一段,然后全班齐读。
之后的每一个环节都和上面一样。
最后:老师讲解小蝌蚪变为青蛙的生长过程,概括本文的中心大意,复习生字、生词,很轻松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
案例二: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教学ppt,结合ppt课件,给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同学们都听得很入神,强烈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紧接着,教师带领同学们复述故事,再现童话形象。在复述故事的故事中,让同学们认读生字、生词,辨析字形、揣摩字的意义。
接着,老师让同学们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动物的头饰,进行角色表演,不知不觉地在表演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大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虽然两位老师都完成了教学任务,案例一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从字、词、意出发,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最后概括文章的中心大意。生硬的说教达不到文学审美的效果。相对案例二更为精彩,教师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运用丰富的文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讲述技巧,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还利用了童话中的“游戏”精神,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满足学生的游戏的天性,让学生和文本更接近,和文本正面交流,令同学们终身难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案例我们应该反思,在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抓住文学作品本身的体裁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儿童诗时,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关键,讲解儿童故事时,需要一定的讲述技巧,把握好语音语调、节奏、表情、动作等是核心。对于童话故事,我们要利用它独有的幻想性和游戏性来进行教学,更多地采用分角色表演。
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外,小学语文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的话,还需要做到以下二点: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必备基本的文学理论素养
教师要想教好儿童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儿童文学这门课,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系统地学习《儿童文学》这门课程。如果以前讀师范时,没有学习过这门课程,现在应该通过网络或继续教育专门学习这门课程。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儿童文学是独立的文学门类,有自己的文学创作理论和审美特征。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儿童文学发展史和现状研究为指导,广泛阅读各个时期国内和国外优秀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常走访有特色的儿童书店和儿童图书馆。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儿童文学鉴赏能力
儿童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一种精神活动,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对象所产生的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美的鉴赏力。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原著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感受原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原著作者那里挖掘作品的价值。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具备儿童文学批判家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看到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对学生感兴趣,还要看到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对学生有益处,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正确地评价作品的价值。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基本的儿童文学理论素养。需要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作品审美鉴赏能力,弥补儿童文学作品存在的缺陷。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需要阅读优秀和经典的文学作品。了解儿童文学批判的标准,以此来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和指导儿童阅读文学作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篇二】
【内容提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词语教学中,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词语教学呆滞而缺乏生命活力。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理解词语、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词语教学应通过点激想象,感受词语的形象;通过比较碰撞,挖掘词语的内涵;通过突破表面,走近词语的意蕴;通过拓展引领,漫生词语的意趣;通过品味感读,展示词语的音韵。让词语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从而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领略词语的魅力。
【关键词】词语感性内涵意蕴音韵
一位教育家说过:“不要把‘祖国’这样一些词像廉价的钱币那样塞给学生。”审视当前的词语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是许多老师尽力回避或“浮光掠影”地处理的一个环节,通常是老师带领学生认读之后,让他们谈对词语的初步理解,然后就进入课文内容的分析。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质地和芳香来不及品味,尤其是像‘祖国’这样一些美好而意蕴深厚的词语,这样的词语教学,呆滞而缺乏生命活力。
其实,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记得维果斯基说过:“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诚然,小学生学习词语,多半是从感性化、形象化入手,逐步走向概念化、理性化,这是由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所决定的。词语教学要从这点出发,让学生在感性化、形象化的教学过程中发掘词语的内涵,实现理性提升。
一、想像,词语形象的感性显现
有些词语经过解释,意义不成问题了,但词语本身所包孕的形象也丧失了,这些词语不能解释了事,要引导学生去通过联想、想象去体味词语的形象性。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引领孩子们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让词语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这样,词语也就越来越难以遗忘,越容易被提取,再生功能也越来越强。是的,词语只有与精神同构了,才能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王崧舟校长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二泉映月》中的一幕精彩片断。
教学片断1:《二泉映月》片断
(课文中有这样的三句话: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谁能把你们刚才读到的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读成一个词语,而这个词语最能概括三句话。
生:我觉得是坎坷。(教师板书:坎坷)
师:闭上眼睛,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让自己走进70年之前阿炳生活的那一刻。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以后,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阿炳在卖艺的路上,不小心撞翻了一筐水果,于是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就在阿炳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又饥又渴,阿炳病倒在自己的床上,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来,睁开眼,睁开眼,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画面写下来,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个坎坷的场面写下来。
(学生反馈)
生1:阿炳顶着大风雪来到街道的一个小角落里,拉起了二胡,他拉得那样认真,那样专心,但是,没有一个人走过来听他,甚至有一个人说阿炳是傻子,但是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也不可能体会阿炳内心苦闷。
生2:一年四季,阿炳不管严寒酷暑,他都要去街头卖艺,有几天,连口水都喝不上,他是那样的饿,那样的渴,那样的冷,这就是坎坷。
生3:阿炳住在破旧不堪的茅屋中,他已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四周静得可怕,唯有轰隆隆的打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还有猛烈的台风吹着他那破旧的衣裳,他又饥又渴,因为雨水经过,打湿了茅草屋地板,传来了阵阵打喷嚏的声音,这就叫坎坷。
……
在这个片段中,王老师以“坎坷”为支点,通过想象等手段带领学生沉入文本,在多重语境之间实现了词语理解,使本来相对静止的、凝固的“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词语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洞察、联想力和深度思维。
二、碰撞,词语内涵的感性灵动
有的词语用同义去代替(即所谓换词),也可以使意思完整,前后畅贯,但表现力会因之而大大削弱。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飞来飞去”。但仅仅通过“换词”来达到对词义的理解,却又显得肤浅,不够全面、生动,缺乏美感的体现。此时,若辅之以比较、联系上下文等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就能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多种方法层层递进式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领会词义。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不同的词语表现力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的同时,感悟祖国语言的精妙!
三、突破,词语意蕴的感性放射
有些词,从词语解释上看是很理性的,这相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怎么办?其实,我们老师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去突破这种客观限制,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如:人教版第十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写到鲁迅救助一位受伤的车夫时,对车夫的外貌描写用到了“饱经风霜”这个词。学生是怎样掌握这个词的呢?靠背词语解释“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显然不行。老师先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车夫的脸。对此,学生的反应相当活跃。有的说:车夫的额头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地突出来。有的说:车夫的脸蜡黄腊黄,他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却已经五十开外了。有的说:车夫的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色灰黑、脸颊精瘦,明显的营养不良。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还能看出些别的什么来?学生反应更热烈了,有的说:“我看出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累,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暴风骤雨,为了家庭生活,他都要拼命地拉车。”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身体肯定不好,他因为身体有病、营养不良、干活又累,所以他的健康肯定很糟糕。”这时候,老师动情地说:“是呀!就是这样一个车夫,那么冷的天,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他的脚被玻璃片刺破了,深深地嵌入了脚掌,地上淌了一滩血,他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他想站起来但又起不来。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学生也跟着动了感情。一个说:“我一定会用黄包车把他拉到医院去。”一个说:“我一定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一个说:“我一定马上打电话给我爸爸,我爸爸是个医生。”
通过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得到感性放射,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饱经风霜”这个词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四、拓展,词语意趣的感性漫生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今的词语教学方法千姿百态,但教师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及文本的把握,以及教师本身的文化底蕴,都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吸收。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意象生动,意蕴无限的词汇,这些词汇一经运用便意趣横生,如果以它的意思平实地去表达,那趣味便失去大半。诸如此类词语,容易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教学时,除了教师本身对词语内涵的正确解读之外,还要选择恰当的教法,适当拓展词语的外延。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托学生课内外知识和他们丰富的联想能力展开教学,定然妙趣横生,同时,又夯实了文本教学。
教学片断3:苏教版第十二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师:课文说白骨精“诡计多端”。请大家想想,这白骨精,究竟施了哪些诡计?听你们老师说,你们前不久刚好上了节“感悟三十六计”的综合实践课。请大家拥“三十六计”分析一下,白骨精施了哪些诡计?
生:我看出了她的“金蝉脱壳”计。“‘啪’的一声村姑倒地死去,可是倒地的只是白骨精的化身,她的真身却化为一缕轻烟逃跑了”。
生:我发现了“美人计”。“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
生:我发现了“连环计”。“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差点丢了性命,她知道有孙悟空在,是吃不到唐僧肉的,决定再施诡计,让唐僧把孙悟空赶走”。
生:他还用了离间计和苦肉计。“孙悟空扮成老头……我这条老命也和你拼了”。他用自己拼命的方式来离间师徒的方式。
生:他还用了调虎离山计。
师:这里的“虎”是谁?
生:孙悟空。
生:使用了“激将法”。白骨精把孙悟空激怒,让唐僧责怪孙悟空滥杀无辜,进而把孙悟空赶走。
师:大家感悟得真好!请看大屏幕,老师将白骨精施的诡计归纳出来了。
变村姑——美人计借尸还魂
化身逃——金蝉脱壳以假乱真
变婆子——连还计
变老儿——离间计调虎离山
喊救命——声东击西
说拼命——激将法苦肉计
师:真是计中有计,环环相扣,计计相连,阴险之至。这就叫做——
生:诡计多端。
师:白骨精肯定没有读过《三十六计》,但是她的计策却暗合了《三十六计》,为了吃唐僧肉,她是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啊,这就是——
生:诡计多端。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让学生用“三十六计”来解读“诡计多端”,以“诡计多端”为支点,带领学生沉入多重文本,在多重语境中感悟词语的意趣,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拓展了词语的深度思维。
五、品读,词语音韵的感性展示
古今中外的语言艺术大师都十分重视词语的语言美。我们所说的语言美,主要是指如何使声、韵、调等方面配合协调的问题。而一首作品中押韵、叠音词和反复三种手法运用,无疑增强了作品的节奏,让作品带上一种浓郁的音乐感。叠音词的使用是语言音乐美的一大特色。在小学课本中常见的,有“AABB”式的“噼噼啪啪”、“絮絮叨叨”、“风风火火”、“嘻嘻哈哈”、“高高兴兴”、“飘飘荡荡”,有“AA”式的“淡淡”。有“ABB”式的“一群群”、“一颗颗”。据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叠字可以增强循环往复的美感,促进语调的和谐。面对这一宝贵资源,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祖国汉字的这一精妙之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呢?在浙教版第九册《在大熊猫的故乡》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教学片断4:浙教版第九册《在大熊猫的故乡》
师:课文中有很多词语非常美,我们来欣赏一下,请看屏幕——(出示一组词语)
苍绿幽静鸟鸣声声
郁郁葱葱泉水清清
箭竹茂密流水涓涓
师:谁来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一生读词语,教师正音:幽,涓)
师:现在请大家依次读词语。(学生读,语气平淡)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一会儿,纷纷举手)
师:读着某个词语,你脑海里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生:读着“苍绿幽静”,我好像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树枝相互遮掩,看不见天空,里边很静,很静,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
师:真美!来,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生:苍绿幽静。(读得抑扬顿挫,很有绿意浓浓的感觉)
生:我读“流水涓涓”,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流水。
生:我读着“鸟鸣声声”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树林里边飞边叫,周围满是清脆的鸟鸣。
师:老师给你们配音,我们一起读,好吗?
生:(热切地)好。
(教师用口哨模拟出了清亮的鸟鸣,学生读“鸟鸣声声”,声音里包含喜悦,读完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
师:谢谢鼓励。
生:老师,我来读!“泉水清清”(学生充满深情,“清清”两个字读得很舒缓)我仿佛来到了清澈澄净的泉水边,里面有很多鱼儿在嬉戏玩耍,还可以望见溪底的沙石,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格外清晰。
师:好一面天然的镜子啊!你读得真美!
师:读着不同的词语,你的脑子里一定会出现不同的景象。孩子们,学词语就要学会联想,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请你把觉得最有味道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学生读其余的词语,都读得绘声绘色)
师:谁能用这些词语来介绍大熊猫故乡的环境?先自己准备一下。
生(在位置上自言自语)
师:好,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让他把我们带到大熊猫的故乡。
生;同学们,我们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了苍绿幽静的原始森林。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箭竹茂密,泉水清清;鸟鸣声声应和着流水涓涓,咱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天堂!(热烈鼓掌)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词语的魅力就这样牢牢地在学生心里生根了。
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这样,就一定能让文本中丰富的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扎根,使学生成为词语的“富翁”。
【篇三】
【内容提要】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问题却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无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适时引导,在分析好生问题意识成因基础上,进行“提问能力”要素分析,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
【关键词】问题意识心理机制提问要素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而笔者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问题却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无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面对事物时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要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意识。它是创新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不敢质疑,就不可能有突破和创新。语文课堂中无问题意识让老师们越来越担心,尤其是三、四年级是学生问题意识刚开始衰退时期,及时采取措施扼止这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分别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2月对三、四年级几个班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围绕教、学、环境、学生心理及学习状态等五大方面内容,让学生以不署名方式对20个选择题进行了选答,旨在了解学生语文课堂中无问题意识的原因,寻求教师教学对策。调查发现学生“问题”越来越少甚至没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学习方式被动等方面,而课堂中教师因为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这也是造成学生问题意识逐渐缺失的原因。同时,我国传统的教育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目标,我们的着眼点在教“学”上,在解决问题上,从而导致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反而越少。另外当今的中、高考制度以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等原因,使我们的教学也不知不觉染上了功利的色彩,从而忽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这种现象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我们从学生心理现状出发,抓住其兴趣萌发点,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地发展。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促使学生有“疑”可质,有“问”可寻,从而促使其创新精神逐渐增强。
一、激发兴趣——爱问——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理造成一种悬念,置学生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就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和思考,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的语气、态度要诚恳,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话语、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注视、微笑、点头、手势等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与低,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是有勇气的表现,是积极参与新知学习的表现,值得肯定。对于学困生,如果他们愿意提问,更应积极鼓励、耐心倾听,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
有一次,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一个不爱说话的学生问:“‘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是指作者的心像刀割一样痛吗?”班里的一些学生哄笑了起来,导致这个同学好长时间不敢举手。这种情况在胆小孩子身上表现尤其明显。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但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敢举手提出问题。其一是怕说错了同学笑话他(她)(如上例)。其二是长期的被动式学习使他(她)已逐渐变得无问题意识;其三,惰性心理作祟,想坐享其成;其四,唯标准答案是从,不敢藐视权威。如此等等原因使学生逐渐养成了提问仅从最简单的入手,如质疑课题;质疑字词意思;根据课后题内容质疑等等。他(她)们也从长期的课堂学习中找到规律,找到质疑的切入口。每次教师让其质疑,便自然而然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这还是好的表现,有些甚至懒得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逐渐缺乏观察思考的能力,缺乏个性阅读的能力,缺乏真正质疑的能力,从而根本上影响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了解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我们的教育就可以有的放矢。首先,我们要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其次对其行为有个正确的引导,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还是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当这个不爱说话的学生问:“‘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是指作者的心像刀割一样痛吗?”班里的一些学生哄笑起来时,我们首先肯定该生的提问,肯定这种理解是对的。然后,让学生想想,就这句话,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为什么心如刀绞?”“心如刀绞是一种什么心情?”于是,我让学生再读第七自然段。学生读后纷纷回答:有说痛苦、无奈、绝望,有说感动、敬佩。这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使作者“心如刀绞”。如此质疑、读书、思考、回答,学生真切体验到作者当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对邱少云的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做到保护好孩子那颗稚嫩的、敏感的、好学的心灵时,别急着寻找我们心中的答案。先让孩子内心感到安全、快乐,其次再对其进行质疑方向的引导,就会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会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敢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外在环境,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其中,师生平等交流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只有师生平等,学生才能克服畏惧心理,大胆提问。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挑战“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敢于突破常规定型模式,敢于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敢于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但我们学生往往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但我们教师却偏偏要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从而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解读。当然,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指导文章写作顺序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变式”以及问题的前后联系来消除学生思维中的定向思维。总之,批判性意识人人具有,只要注意巧妙引导,批判性思维就可形成,而这种思维正是问题意识形成的核心要素。如果我们有意识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那么,学生就敢大胆质疑,随时质疑,随处质疑。
学生由质疑问难所享受到的成功体验,往往来源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所给出的合理评价。如学生提问出现问题或错误,教师不宜加以嘲笑,应肯定其大胆行为,发现其发光点。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是老师的欣赏和赞美,尤其是后进生,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丧失提问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学生,会更好地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我们乐于对每一位学生的质疑能力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的质疑能力,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借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质疑潜能。学生渴望成功,成功将更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精心设计不同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问题,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和机会。假如学生有时提出了不恰当或不明确的问题,我们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并投以信任、赞许的目光,要肯定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然后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获得成功的喜悦。或者,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对学生提出的,应采用与学生一起思考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抓住关键处提问。例如教学《秋天的怀念》这课时,母亲的四句话“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这些话若放在平时,意思就很平常,但在这儿却饱含着母亲怜爱儿子的深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母爱的无私、理解与伟大。同时也是将教学过程向纵深推进的突破口。学生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词语我不懂”,“这个句子我不明白”这个层次上。这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母亲有哪些不放心的事情让她这样做、这样叮嘱?②儿子已经二十多岁了,她的话是否多余?③母亲的话跟她的心境有什么关系?当提出了问题之后,再引导学生自己深入地钻研课文,解决问题。就这样,在教师的相伴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又能自己解决问题,他(她)们往往会因此而感到无比自豪。而这种自豪与战胜自我的成功感则又往往能让他(她)们坚定对自我质疑能力的肯定与欣赏。
这正是新课程对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以及评价给学生身心带来的成功体验。
三、授之以渔——会问——万紫千红总是春
会问问题,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信心来源。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问题。只有培养起学生问问题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真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促其得法善问,必须经常性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质疑。
1.借题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课题的质疑是第一步。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对题目的质疑问难往往是打开分析文章的窗户,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2.初读质疑。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愤”、“悱”之际是引导质疑的最佳时机,只要抓住了时机随时都可以质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初次接触一个新的文本后,会遇到许多问题,所以在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生字新词,难句,课文的内容等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很有必要。一方面教师可以从问题的难易程度了解学情;另一方面,根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围绕质疑问难中的问题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有着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生成性。
3.深读质疑。初读课文时的质疑,纵观全文,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难以涉及到重难点,在深入阅读时,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在解疑中再质疑。
4.赏读质疑。教学永远没有句号,只有省略号。质疑问难的过程也是如此,当我们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就是成功。在赏读文本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文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等方面去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课题、文章的中心词语、重点句段、文章的表达特点等方面入手展开质疑,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天地。例如,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阶段,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上《少年闰土》一课,一学生问:“鲁迅是富家弟子,有书读,为什么却说他的同伴和他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我们首先自然肯定这位同学善于读书,能抓住重点词句质疑。接着,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知道“我”的知识仅限于书本知识,这些知识远离生活,而闰土虽然未读过书,却有着丰富的生活知识,相比之下,“我”就如井底之蛙了。三十年后,“我”对闰土记忆犹新也缘于此。
此外,我们还可对矛盾处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可挑起学生的思维冲突,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如《中彩那天》中,父亲中奖了,本应是高兴的事,为什么父亲却不高兴?
当然,我们还可从创设问题情景上质疑,从问题证明推理上质疑,从知识应用上质疑……还可对文章的标准、标点、表达方法等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启发诱导——真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除了会质疑,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归纳、筛选,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效提问,什么是无效提问,什么是肤浅的问题,什么是深刻的问题,从而影响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说明文一般介绍的都是常识性的知识,拓展空间特别大,这一特点决定了开展拓展阅读培养探究能力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所以,当学生学完《太阳》一课之后,结合教学中产生的疑问诱导学生还想了解、探索哪些知识,我引导学生提出了以下富有思考探究价值的问题:(1)太阳是怎样诞生的?(2)太阳还可稳定燃烧多长时间?它会熄灭吗?(3)太阳的热量是怎样到达地球的?(4)太阳那么热,为什么会有黑子?(5)为什么太阳黑子与人类健康有关?(6)太阳是什么样的天体?它的结构是怎样的?(7)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8)太阳的温度是怎样测定的?......在学生明确了所要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最想探讨的一两个问题,并制定阅读探究计划。然后让学生广泛阅读,收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这一环节尽管主要在课外进行,为了保证质量,我们还是要加强指导,必要时应举办文献查阅、网上检索、做文摘卡等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拓展阅读的效率,可提供必要的资料。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样的质疑,与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相结合,与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促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质疑能力。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爱问、敢问、会问、善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供参考
第五篇:让艺术之花结出丰硕之果-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中学语文】
让艺术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
工作单位:西安市闫良区振兴初级中学 姓
名:左蕊英 联系电话:*** 邮
编:710089
让艺术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
闫良区振兴初级中学
左蕊英
【内容摘要】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之下,根据我们农村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我认为要实现真正的“高效”在于实现对知识的落实与巩固。其一,新颖、简单、针对性强的课堂教学能使我们提倡的“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其二,加强总结疏理,配合以针对性训练与综合性训练,这样能有效实现巩固与落实,从而达到高效。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
总结疏理
有效训练
正文:
当洋思经验、杜郎口旋风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如风暴一般吹起时,“高效课堂”成了我们人人皆知的名词,那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让我们感慨的同时,也让“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成了我们共同研究的课题。
我们是农村学校,学生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许多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所以成绩一直比较落后。每次测试结果一出来,总能听到我们老师这样的感慨,“这全是我讲过的原题,有的讲过好几遍,可他们仍然不会做,有的甚至还交白卷,可真叫差啊!”
也有很多知识丰富学识渊博的老师,课堂上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可是一遭遇考试,就风采不再,而且还会埋怨,“学生那么喜欢听我讲课,我给他们讲过多少东西,可是学生成绩就是提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实际就是我们没有把我们所讲的知识落到实处,没有实现“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目标不很明确,最其码是目标不够突出。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们对高效课堂的不断摸索与实践,在此我谈一些我们的具体做法及我的一点体会,希望这些能给同行的教学一点启示。
一、新颖、简单、针对性强的课堂教学能使我们提倡的“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其一,课堂教学要有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形式,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上,对教材做合理取舍,对有的课文也可以做适当的取舍,如那些政治色彩较浓,离学生实际较远的作品尽可以舍去,注重文章的典型性,代表性,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时代气息较浓作品,像贾平凹的《秦腔》、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于丹的《论语心得》等,让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多以活动为主,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根据不同的内容常常可以采用演讲、辩论、讲故事、展示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合作,每个人把握一种云的形态与变化,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展示给同学,让同学猜是什么云,预示着什么样的天气。在讲《杨修之死》一课时,我把学生分为两大组,让学生围绕“杨修之死主因是曹操,还是他自己”展开辩论。在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中,我先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写演讲稿,而后在班内进行每人三分钟的演讲比赛。这些活动的举行,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单位时间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心里成长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文言文《陈涉世家》的教学中,我让每组C类学生上黑板给繁难字注音,让每组B类学生解释文中重点难懂的词汇,让每组A类的学生试译课文,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充分地调动了全体学生,也让所有学生心里得到满足。
其二,教学设计应力求简单。我说的简单,绝不是单调。教学设计的简单是说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容易接受,以真正实现教学面对全体学生,以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为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中得多下功夫,既要能深入浅出,驭繁就简,又要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鲁迅的文章一般
都比较难理解,我在讲《故乡》一课时,抓住人物的变化,让学生从变化中把握情节,从变化中分析人物,从变化中体会主题。在分析人物时,我让小组合作,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找出文章中人物的前后变化,而后小组合作,每两人一起在班里交流,一个谈过去,一个谈现在,只要抓住某一点即可。这样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学生就全能把握了。在讲《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因为此文较长,所以我采用长文短教之法,从“谁押送,怎样押送?谁智取,如何智取?”这两个问题入手,让学生把握人物、情节,从而了解人物的性格。
其三,我说的针对性强,是说教学目标要少而精,教学重点要突出。目前许多老师的教学目标中,一系列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难道一节课真的就能实现那么多的目标?即便你全涉及了,学生真就能掌握吗?学生到底能学到多少?所以,我认为应该每课突出一个重点,做到每课一得,就很了不起。通过这个量的积累,必然能实现质的提升。在诗歌单元教学中,每课教学我都有一个突出的目标。《沁园春·雪》一课的教学,我突出的是让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而在《雨说》的教学中,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诗歌中拟人的表现手法。在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孤独之旅》一课的教学,我侧重于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而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我侧重让学生学习通过
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加强总结疏理,配合以针对性训练与综合性训练,这样能有效实现巩固与落实,从而达到高效。
其一,让学生学会疏理知识层次。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养成总结的习惯。每节课留几分钟,进行知识小结,也可以利用练习进行当堂知识反馈;每周的最后一节课,让学生总结本周的学习内容,主要的学习方法,谈自己的收获、体会等,老师布置下周的学习任务,同样可以用练习或测试的方式进行本周的知识反馈;一个月后,再进行,这样类似的总结;学期中、学期末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当一个单元或一个层次进行完的时候,就可以从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升级总结与指导。比如学完了议论文就可以对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阅读议论文,阅读时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等一系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最初可由老师学生共同完成,慢慢可让学生总结,老师适当做一些点拨。以上这样的训练能增强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
其二,针对性的训练与综合性训练相结合。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典型的,针对性强的试题或练习对学生每周定期、不定期、分层次进行抽查检测。学习小说,就可以出一些小说知识,小说方面的文学常识,小说方面的阅读等,以此来巩固
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老师了解到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从而采用更好的办法,也可以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横向对比看落实,纵向对比看提高。这样的对比,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老师汲取经验,总结教训,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抓好落实。这种针对性强的训练让每课一得的“得”落到实处。综合性的训练让学生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
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地把学生摆在了主体的地位上,实现了还课堂给学生;这样的总结,让学生层次清晰,思路分明,既让学生学会疏理知识层次,也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落实的同时,也起到了巩固的目的,并且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总之,教学就是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最大程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以上的做法确实让我们的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上了步伐,让好学生更加优秀了,使学生的素质实现了整体的提升。在此,我衷心希望我给教学之树的这点养料,能让更多的艺术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素质教育大参考》、《闫良教研》、《现代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