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的哀歌诗歌
人生有太多的期望
飘渺不定
还在那未知的远方
寻觅,探索着
//
人生有太多的希望
若隐若现
还未起航
准备,出发了
//
生命中迷失了方向
茫茫的人海
找寻着自己的坐标
徘徊中夹杂着无奈
//
冥冥中陷入了沉思
面壁,穷思己过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
总是力不从心
苟且偷生地活着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
命运经不起安排
人生经不住等待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
期望,希望被抹灭了
人生,万般的无奈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
我又迂回到了原点
失望,爱莫能助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第二篇:领略人生的哀歌
~-8-27 字数:3933《穆斯林的葬礼》成功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在一个穆斯林聚集生存的旧土地上,始终有一个歌哭着的黑色精灵。她情感的脐带无法割断地连接着孕育她的森林、原野、小镇、庭院、乡民。尽管在她笔下流泻出来的本真的生活让人扼腕叹息,使人潸然不已,但是她对这片黑土地的铭心刻骨的爱恋,对古老的民间情绪的赤诚反省,以及对新思潮的焦渴呼唤深深的感染着喜爱她的千万读者。她就是当代文坛上极有灵性而又始终保持独立个性的霍达。在她的小说中,看不到流行小说的庸常琐碎、迷宫建构,也从未让读者像蚯蚓似的去咀嚼那个被分割的支离破碎的世界。始终用心灵的眼睛去注视平凡而孕育激荡的艰涩岁月则是她恒古不变的创作基调。正如作者霍达自语:“文学,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作势,也容不得污秽、肮脏和居心不良……谁也不能改变历史、伪造历史。”这篇《穆斯林的葬礼》便是作者创作风格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通过一个花季少女——新月香消玉殒的一段经历,讲述了一个普通穆斯林人家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以及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故事以生活常态为构架,在文字层面上显现着月梦、月冷、月清、月明、月情和月落。但从作者的视角上看,这些终生在痛苦中挣扎的乡民,真真切切就是善的化身、美的标识、智慧的象征。下面不妨以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去集纳作者的创作意图。父亲——包容了懦弱的刚强新月的父亲并不是天生的懦弱,他从一开始随吐罗耶定来到靠玉维持家计的梁亦清家里时,仅仅是个孩子,但他却有足够的勇气说出拜梁亦清为师的话语。光阴如梭,梁亦清因琢一艘《郑和航海图》,一声清脆,玉殇人亡,用生命作了代价。这个时候,韩子奇一方面面对的是对自己有浩荡之恩的师母及两个未成年的师妹,一方是置梁家于死地的堵施蛮(仇人)——蒲寿昌。他该何去何从?为了恩师的收留之情,为了~未竟的事业,他韩子奇什么都豁出去了,于是毅然走进了堵施蛮家的大门。这该要何等的勇气!山不转水转,谁也没有想到韩子奇靠勇气和刚毅得到的荣华富贵随着英国客轮“海豹”号的一声长鸣,几乎化为乌有。战争频频,枪炮声声,饱受战争之苦的韩子奇从外国归来了,他是高兴还是迷茫?归来的日子,昔日那个刚强的韩子奇好象也在战争中死去了,代替而起的则是一个在妻子面前低声下气、忍气吞声的韩子奇。他没有向其他人说出新月看似幸福背后痛苦的根本原因,但他又摆脱不了这一后果对自己良心的谴责!真正的懦弱者从自己的庸碌中得到的是心安理得、随遇而安。而刚强的人却永远不会抛却自己造下的孽债的惩罚。然而,他真的错了吗?真正的爱的结合,爱的结晶又错了吗?黑格尔在谈到希腊古典悲剧与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悲剧的区别时,曾指出,古典悲剧中矛盾冲突是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性格之间展开;而近代悲剧中,性格本身发生~,两种对立的意图在同一个性格之中进行斗争,矛盾冲突同时是在性格内部展开的。韩子奇的悲剧不仅表现在新月“无常”这一冷酷的事实的压迫,而且表现为他灵魂内部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的痛苦。然而这痛苦就像一个鼻钩,一头栓在韩子奇的心尖上,一头则粘在他的太太梁君璧的手心里。韩子奇最终以“无常”的代价换取了永远的安宁。悲剧性格是悲剧的灵魂,霍达笔下的浓酽哀愁使人“青衫湿”便在理所当然之中了。有人认为:懦弱本身就含有不容丧失的刚强。韩子奇的刚强恰恰是他最懦弱的时候体现出来的。如果说读者在读到他在妻子面前低声下气、惟命是从时还对他产生了深深痛恨的话,那么读到他为不让新月知道事情的~永拥幸福快乐而做的一切,甚至在弥留之际不顾自己的死活而对新月念念不忘时,我们不能不感受一种博大深沉的父爱!我们也许由同情开始转为喜欢赞叹这个人物。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作者的内心深处,劳动阶层不管用什么途径(只要是正当的)赢得生存权利的,都是强者!懦弱的行经也只是对生活的嘲弄、战争魔鬼的瞬间反弹。正是这种朴素而又虔诚执着向善的愿望,使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的人群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靠心灵的追求和双手而幸福生活着。我想这也许是作者为什么要写懦弱的、刚强的原因吧。母亲——孕育了美的丑陋新月的“母亲”梁君璧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也就不懂得封建迷信的虚伪。她所知道的也仅仅是“晨礼”和她的亲生儿子天星。如果不是新月的突然出现,她也许会随着丈夫陶醉一辈子。然而,不幸的还是来了。于是她变了,变的丑陋,变的不近人情。尤其令人不解地是为了给儿子筹集结婚的钱,她不惜像剜心似的折磨自己的丈夫。她明明知道玉和新月是丈夫的生命,然而她不惜用最卑鄙的手段赢得她“一家之主”的虚荣。我们甚至不能用母性最崇高的字眼去标记她的行为。因为她的一切举动的出发点偏偏又是所谓的母爱。如果说新月的多舛人生是她一手造就的话,那天星所谓的“美满生活”也不还是她一手成就的?天星真正爱的人是容桂芳,但这个“小容子”在她的心里是多么的低下渺小,是多么的龌龊不堪。在她的印象里有着严重的民族和等级观念,儿子的希望是容桂芳,而母亲偏偏用比政治家还政治家的战略送他一个陈淑彦。天星,她的儿子活得再痛苦,母亲最敏感的心弦却感应不到儿子心灵的震颤,她活在潜意识里的美满里;新月病危之中,这个纯真少女的梦中情人却被她的“母亲”拒之门外!就如韩太太对新月说:“我宁可看着你死,也不能叫你给我丢人现眼!”这时,不光新月的心在淌血,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在韩太太所谓的“清白”里,什么人间挚爱,什么母女深情,都统统“无常”了吧!早在三十年代,萨特就明确指出:“不要去规定人物的行为,更不要去解释他的行为,在一部小说里,即使是最好的心理方法也散发出死沉沉的气氛,只要去表现那些难以预卜的情感而后行为就行了。”霍达对新月“母亲”这一形象的刻画,具有本真的色彩。这样的非理想化的女性在广大的穆斯林中大量的存在着。她们简单的甚至接近原始是生活逻辑,使单调苦难的日子变的容易度过。日复一日的毫无创造性的家务劳动注定了她们对社会新思潮、时代的变革与进步缺少感应。由于畸形的爱,她们习惯把生活的苦恼发泄到恶毒的诅咒中去,把心灵的痛苦变为轻率的斥责。但是丈夫即将离去时,她终于幡然醒悟,过去的都过去了,还有什么比一生厮守的那个人重要呢?“韩太太无法遏制心中哀痛,她把脸贴在丈夫的手上,眼泪冲刷着这双为了奇珍斋、为了妻儿老小操劳一世的手,不舍得放开。”一个善良的妻子形象鲜活的凸现出来。事实上,是生活畸变使她变的丑陋的。生活的苦难可以改变人本来面目,掩埋人身上的美好的东西,但也可以让这份美好的天性回归。新月的“母亲”在失去女儿后,终于懂得了自己该珍惜些什么,并把全部的情感寄托在丈夫和后辈的身上。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新月的“无常”,使她得到了解脱。无可名状的恨没有了,爱便失去了负重感,自然而然的得到升华。这无疑是善良本性在无压力后的率真表露。新月的“母亲”从丑陋中孕育出的善良,让我们更深深体会到人性美的力量!新月——隐喻了幸福的凄惨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塑造的人体里去。”新月这一活生生的形象,无疑倾注了霍达对善良、美好、智慧的理解和诠释。作者并未让新月以冗长的话语表现她自己,而是三言五语,极俭省地勾勒出这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形象。新月由一只云间翱翔的鸿雁转眼间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成了折翅的瘸鸭。从此一个魔影笼罩了她的心头。新月天性聪明、机灵,就是自己心灵超载的时候也尽心想着别人,她宽容了“母亲”对她的一切尖酸和刻薄,用宽容、仁慈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她的哥哥天星结婚当天,她不记自己是个病号,毅然加入了娶亲的行列,就连她旧病复发的时候还念念不忘祝福哥哥永远幸福快乐!在新月受过伤害的心灵里已经没有什么伪饰的想法了,她总是最坦诚地表露自己的思想,而这思想,隐含着许多哲理在里面。诚然,新月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她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父爱,有最诚挚的友爱,也有最真的情爱!……我总隐约地认为霍达极擅长用少女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在这篇小说里,她借新月的一双透彻明亮的双眼去打量民间情绪的丑陋。新月的遭遇与其说是作者在展示一段应该被“忘却”的故事,不如说在暗示歌哭的原因——在这片情感与理智纠缠不清的黑土地上,这些穆斯林们,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整个民族还能够拥有健全的身心吗?如果淳朴的乡民们能放弃那狭小自私的爱,放弃人与人之间不应有的隔膜;放弃对苦难的无休止的咀嚼;放弃千百年来积淀的一切陋习,而将对文明、对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渴望,还有那些永不懈怠满足的发展信心注入大脑里,那么这片土地就不会永远陈旧痛苦下去!
写小说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有能耐的作家总是别开异径,叫人耳目一新。霍达选择新月的一系列变故作为演示一个普通穆斯林家庭遭际的重场戏,将善良与凶狠、美丽与丑陋、智慧与愚钝奇妙地扭结在一起,从而使人体会到一种凄婉而又复杂的美感。这里除了写作技巧高超外,还有作者本身对黑土地上这些穆斯林们爱恨交织的生活的深刻感悟。相信哭其不幸歌其善良的霍达,永远是这块黑土地上的痴情守望者!
第三篇:女工哀歌
<<女工哀歌>>影评
<<女工哀歌>>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潘毅在《中国女工》一书中所描绘的场景,每一个工人都变成了工厂大机器中的一个零部件,没有思想、没有喜怒哀乐、只有无休止的劳动。影片围绕主人公小丽展开,其实小丽只是中国千千万万女工的一个缩影,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社会分配资源的不公、市场化的体制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发展国家的处境。
和影片的名字一样,整部影片的主旋律都是悲凉的。看到那些和我们同龄的女孩们满怀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来到城市,进入工厂,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工作,却不能得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心里会有些难过,她们在这个城市到底处于怎样的位置,是城市的建设者、消费者还是这个城市的弃儿?是什么决定了她们的生活的窘境?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处在同样的环境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接下来,我将从身份的建构和社会结构两方面对这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首先要说明身份认同主要分为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两类,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表现为三个层次,价值认同、职业认同、角色认同。工人在工厂中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小丽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城里打工的时候,她已经清楚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她认为像其他同学一样进城打工,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并没有觉得委屈或者不妥,反之,她对这种生活是满怀期待的,她认同了自己做为工人的价值规范。进入工厂后,她也在不断的学习并且遵守工厂的各种规范,不管内心是否接受,她都必须严格按照工厂的要求来做事,因为她无法承担违反规范的后果,这也是为什么工厂能够控制工人的原因。对于处于支配地位的老板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他自己也声明,他以前也是一个工人,但是他作为老板,还是会更多的考虑到利益而不是工人的诉求,这实际上也是对身份的认同过程。
其次,身份本身就是一种获取资源的手段。社会资源理论认为,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如影片中工厂的老板,他之前是公安局的局长,这是一种权利资源,但是他后来又想获得财富资源,那么他就可以利用之前的权利资源中积累的人际关系网络来获取财富,包括在工人要罢工时,也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但是作为普通工人的“小丽”们,获取资源的途径就要狭窄的多。她们原来的社会身份也不能给她们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她们在进入工厂的编制之后,就变成了被支配者,失去了主动获取资源的话语权。即使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规则也是由别人来定的。韦伯在他的著作《支配社会学》一书中提到“任何典型的,基于利害关系的支配,尤其是原本基于独占地位的支配,都有可能逐渐转化为权威的支配。”事实上,工厂对于工人的支配,基本上属于权威的支配,因为所有的规则都是由工厂来决定,工人只有遵守规则的义务,没有修改规则的权力。工厂是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人的,如上班打卡、工资的制度等等,诺思认为,制度就是博弈的规则,博弈的参与者和博弈的均衡。在工厂这个共同体中,一切的规则都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工人加班为工厂生产产品,工厂出售产品为工人支付工资,这是工人们和老板博弈的结果。
最后,身份容易让人产生焦虑。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说“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也就是说,不管身份如何,处于何种社会地位,人们都渴望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获取自身的价值,这些工人也是一样。小丽在做出打工的决定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够帮助父母,她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你的感受,他们需要的只是高效率的生产机器,当然也不会因为你工作努力而去赞扬你,因为这就是你们的职责。因此,一旦这种渴望关怀的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们产生焦虑,正如,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到的:“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遥,却又视之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如果我们周围每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就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提法将变成一种解脱。”也许工人正是遭遇了这样的忽视,他们的存在,已经被完全物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成了生产线上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个人的情感被压抑,上班时间不能随便上厕所,不能交谈,甚至不能笑,工厂不需要个性,因为每个人都面无表情的重复着简单机械的动作,而且漫长的工作时间使他们身心疲惫,但是又不能轻易放弃工作.就像小丽即使是生病了,也要去工作,因为她怕工厂会因为她的身体状况而辞退她,找别人代替,这在工厂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她们没有专业的知识,可替代的机会很高,而且有大量和她们一样来自农村的备选人。
中国是一个身份制的社会,无论是在传统的身份制社会,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时期,身份一直都是作为内化于人们心中的准则被人们普遍接受,事实上,身份是分配资源的一种潜在规则,人们往往会根据你的身份来判断你占有的社会资源的多寡。
中国女工的悲剧,除了身份所带来的影响外,还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来生产大量产品,然后再以高价出售到海外市场,其中,中国的工厂只获取很少的利润,而从事最繁重劳动力的工人们,得到的利润更少。科层制的管理方式,让每个工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并且划分了明确的等级,每一个工人是负责整个生产流水线的其中一个环节,因此只需要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不需要关心生产的产品会有哪些问题。小丽和她的朋友们希望知道穿她们生产的牛仔裤的人是谁,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初级群体或以地缘为住的老乡群体不同,在工厂这个社会组织中,成员间的交往并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也不需要用情感来维系,只需要遵守组织内部的规定即可。因此,女工们的情感往往被压制或忽视,她们就会自发的形成一些小团体,来弥补在情感上的欠缺。
实际上,无论是女工,还是她们的家庭,都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因此他们在社会分层中处于弱势,而社会资源又相对集中于少数精英手中,他们拥有财富、权利和声望的任何一种,都能够获得资源,而工人和农民并没有这些,她们从一出生就只能处于弱势地位。而且,上层社会为了使他们的权利能够延续,刻意的排除外来的群体,阻碍了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因此即使有的人想要打破这些壁垒,也很难成功。看这部影片我们不难发现,工厂里的工人们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他们不能像同龄的孩子们一样继续读书,主要的原因是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学费。如果社会能给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我想他们也不会生活的如此艰难。换言之,现在“富二代”、“星二代”、“穷二代”等一系列二代现象的产生,实际上就是社会资源和机会集中化趋势加强的表现,社会流动的不明显导致了社会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很多社会资源都是一个垂直的流动,也就是代际传承的,由父辈们把已经获取的资源流传给自己的下一代。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开始倾向于,比拼父辈们的实力,有没有才能不重要,能不能努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有钱或有权的老爸。那么,农民的子女们,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因为他们的父辈没有机会获得资源,因此,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
如今,我们在探讨农民工问题,工人的生活问题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关注造成这些现象的制度根源,如果社会资源的分配机制始终由少数人来掌控,这些问题就永远无法得到解决。
第四篇:大象哀歌读后感
大象哀歌读后感
(一)大象是一种气力非凡的动物,想不到它的情感竟然是那么地纤细无比。
有这样一件事,在意大利的比萨城动物园中,一头年轻的大象死掉了,原因是每天给它喂食的饲养员离休了。他和这头大象朝夕相处了九年。大象因为看不到饲养员心中感到悲伤,工作人员无论用什么方法给他喂食,它就是不吃,这样过了七天,大象终于自己把自己饿死了。尽管大象在某些国家中表示权威、智慧等。但是有一桩事,人们却始终不去重视,那就是大象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世界上大象主要生活大非洲,许多的商人为了获取珍贵而高价的象牙,到处大肆地捕杀大象,以取下它们的象牙,以便拥有非法的财富。他们潜入到非洲的原始森林,甚至非法偷越边境,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没日没夜地屠杀,当象群被赶得精疲力尽地时候,往往有数百头大象顷刻之间就会被乱枪射死,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经常有大象在绝望地哀嚎着……有时大象还没有断气象牙就让偷盗的人残忍地拔了下来。
以上这一切都是秦牧老先生在《大象哀歌》中所写的场景,是啊,为什么那些人要去这样地屠杀我们人类的朋友呢?人类的语言是丰富的,但它们有时却形容着创造它们的人类。人们常常把野蛮、贪婪、自私、无耻等词语来形容兽类,但在有的时候,它是不恰当的,实际上有的时候甚至侮辱了动物而抬高了人类。那头比萨城的大象不是比那些在非洲屠杀大象的人来说更高贵吗?那些捕杀大象的人真是惨无人道、贪婪卑鄙啊!
人与动物之间,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类并不比动物高级,只是能直立行走而已,平均每隔十年就有五种动物灭绝。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拉响,人类再不醒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难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动物都灭绝吗?这本书正是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
教师点评
古语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读后感便如这登山之后的“情”与“意”。读得不透,便发不出真切的感想。小作者从《大象哀歌》中读出了大象的“哀”之所在,并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呼吁人们“杜绝野蛮与贪婪,保护大象、保护生灵。”小作者的这份责任意识难能可贵!但文章很多措辞可以再加润色,可以稍微含蓄些,好的规劝不仅要有直白的表述,还要有旁敲侧引、动之以情。
建议题目改为《别让大象再哀歌——读<大象哀歌>有感》。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角是大象,第2句改为“它与饲养员朝夕相处九年。”
(金华环城二小 宋绣红)
大象哀歌读后感
(二)西秀区虹轴学校七年级(1)班:陈 笛 指导老师:管建华
大象,一种气力着实非凡的动物,想不到它的情感是那么纤细无比。
有这样一件事,在意大利比萨诚的动物园里,一头年轻的象死掉了,原因是每天给它喂食的饲养员离休了,这头象再也见不到和它相处了九年之久的饲养员时,心中感到悲痛,自动绝食了一周,直至饿死了。
尽管大象在某些国家表示权威、智慧等,但是有一桩事,它却始终不知道,那就是它的同类,正面临着灭绝的命运。
世界大象主要生活在非洲。而因为象牙的国际市场价值提高了数十倍以上,使许多商人大肆捕杀象,以夺取象牙,大象捕捉以后,就无法再继续繁殖。然而,许多商人却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滥杀无辜。他们潜入非洲原始森林。甚至偷越国境,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没日没夜地进行残酷屠杀。象群被赶得筋疲力尽,往往数百头野象顷刻间就被乱枪射死。在非洲原始森林中,夜里经常会有象群绝望地叫,随着“噼噼啪啪”的枪声,整群的野象就都溅血倒地了,有时它们尚未气绝,象牙却已经被割走。
对于这一切,在动物中虽然具有较高智能、感情纤细的大象,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然而它们被驱赶的东奔西走,见到同类在猎枪下纷纷倒地时所涌起的悲哀的情绪,我们却依稀可以体会。大象的叫声低沉而又巨大,很带点悲哀的意味。
以上都是秦牧老先生在散文《大象哀歌》中所写到的。是啊,为什么那些愚蠢的人们要这样践踏我们的朋友。滥杀野象,体现的是帝国主义的骄横。
人类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但它有时候却显得疲惫,有时形容一个人卑鄙、下流、无耻、野蛮、贪婪、自私等时,会用“人面兽心”、“狼心狗肺”等词语,在有些情况下,这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它有时侮辱了兽,抬高了人。有些感情纤细,比如比萨城动物园里的那头象,比起那些忘恩负义、贪婪卑鄙的人类来说,它岂不是更高贵?人和兽之间,并不是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世界,而人们并不比兽高等,不可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鄙视动物为低薄的种族。
在这万物生灵宇宙之间,平均每天都会有一种生物灭绝,大自然的警钟已经向我们敲响了!再不醒悟的话,后果就将不堪设想了。
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动物们一个个地灭绝吗?
第五篇:人生(诗歌)
人 生
人生是一本书,重要的不是封面,而是内容 人生是一棵树,重要的不是叶绿,而是深根
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开端 有人说,人生最关键的是结果 我认为,人生最主要的是过程
人生是一次困难,能让你懂得克服 人生是一次失败,能让你明白反省 人生是一次耻辱,能让你学会振作 感谢人生,是他,每次引导你向成功前进
你是否怀念过去,你是否展望未来,忘记他们吧!把握住现在,做好现在的你,做好这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