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对策论文

时间:2019-05-15 12:3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对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对策论文》。

第一篇: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对策论文

摘要:厦门市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属于市建设与管理局开发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旨在保障建筑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并以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形成信息、规范、制度的统一管理。可作为全市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一个长效管理机制。但该信息管理系统,在市内部分建设工程项目试运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结合建筑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系统管理应用软件的实践经验,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实施难度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建议。并根据当前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环境条件,提出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增强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化管理;难点及成因;对策建议

0引言

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制度,是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根据本市建筑市场规范管理及信息管理要求,结合建筑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在各相关部门充分评估论证下,作为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建立起一个重要管理制度。也是厦门市建筑业,规范建筑劳务市场及用工制度、解决劳务纠纷的重要举措。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实现建筑市场信息资源的的有效整合,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信息传送、交换和使用管理,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利用网络信息管理手段,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建筑从业人员相关资源和信息,实行远程监控,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1厦门市现有建筑企业管理概况

1.1结构与经营方式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具有与其他工农产品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建筑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建筑生产、分配、交换都具有不同的特色:(1)固定性和生产过程的流动性:由于建筑商品固定在土地上,生产过程中,商品固定不动,劳动力和劳动工具是流动的,生产流动性大;(2)个别生产性:每项工程规模和内容都各不相同,用途与功能各异,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或按同一模式重复生产;(3)地区性: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市场被地区所分割,这是建筑商品固定性派生出来的特点;(4)高值性:建筑商品价值高,通常都在百万以上;(5)综合性:建筑商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协作单位多,生产关系多,凸显经营管理的重要性【2】。

1.2企业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务工人员大部分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体力劳动者。建筑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企业管理相对粗放、技术相对落后。而且,建筑企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工程承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专业众多、交叉施工等。建筑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以获取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和实施工程项目为工作的产品核心,建设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基本工作单元。建筑企业的管理是以建设工程项目为核心,以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建立的基层管理机构和组织方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性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而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关键是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到项目活动中的综合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或超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表现为,项目能够在授权的成本和要求的质量标准前提下及时地完成。

1.3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制度的概念、作用

“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是由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开发并运行,建设银行提供软件系统支持,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信息管理操作平台,能够汇集建筑务工人员个人信息、银行存储功能、解决企业信息系统集成问题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称之为“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安保卡”是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由建筑从业人员个人持有的信息智能卡,原设想它既包涵了务工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务工从业、经历、培训、工作量记录、工资支付以及计生、考勤等信息,是建筑从业人员的电子务工档案,同时它又具有银行存储功能的信息智能卡。卡式设计为银行磁条卡和企业管理芯片卡合二为一的双介质卡,它既具有普通银行卡的全部功能,又具有信息采集、查询、统计、门禁、监督等功能。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有效地记录建筑务工人员所完成的工作量和工资支付情况,一旦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农民工可以把“安保卡”记录的信息作为证据,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它既是建筑务工人员的从业卡,又是其务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卡,所以称之为安保卡;“安保卡管理制度”是以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为主要信息化管理手段,形成的企业用工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制度。它的设立是建筑业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效保障建筑业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的重要管理制度。

2推行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管理制度的难点原因分析

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信息管理操作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安保卡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把它所有潜在价值发掘出来,分离解析出来,进行重新组合、分配,按一定的体系加以组织编纂,使其成为某种便于利用的新的网络信息产品,把静态的网络信息资源激活成网络信息流,提供用户使用的一系列科学劳动的过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就其本质内涵和外延范围而言,应是以网络信息生命周期各环节为核心,对信息活动全过程所有要素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有效地满足网络适用信息需要的过程。即是以网络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加之技术管理、人文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四维度的集约管理【4】。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管理,不但改变着整个建筑行业的体制和机制,而且也改变着建筑企业、建设工程项目对建筑产品生产的组织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

2.1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过程的难点问题

(1)建设工程安装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试点项目,从2009年12月10日开始试运行该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经历了两年多的试运行,目前试点的工程项目已相继进入竣工阶段,务工人员日益减少,没有新申请志愿加入安保卡管理系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在效益规模上达不到管理信息化应具有的规模效应。信息技术本身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信息系统也随之不断地发展。随着应用的深入,必须适时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进行阶段性的升级,从而使系统拥有更强大的功能。但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至今,只起到实名制考勤的作用,尚处于信息系统应用的初始阶段;在应用功能上尚无法实现对建筑务工人员基本信息、务工信息、工资支付信息在各建筑企业和建设项目进行实时交换、查询核实、管理监督;无法实现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对在建项目的实时监控,失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基本条件。

(2)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支持软件是由建设银行合作提供。隔行如隔山,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的复杂性,以及银行合作方对于建筑企业的生产特点、管理模式、核心业务流程等方面认知度不高。银行主要从其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出发,而仅维持在很小的运行局域内。

银行的存储功能也没有开通,缺乏主要资源—-资金流的支持。对银行来讲经济效能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合作方在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资金与技术力量的投入。因而功能应用与原设计初衷,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在业务单元的信息化相对孤立,系统的集成、扩展性较差,软件系统集成度、实际应用面,不具有相应的规模效应,个人信息、企业管理方面功能单一。实名制的考勤,农民工得不到实际的好处,农民工没有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建设主管部门,在全市建筑企业推行安保卡管理制度的积极性,缺乏推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的牵动点。

(3)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关键在于软件系统设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整合程度。相关主管部门对于信息采集、培训、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试点项目,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检验、升级,以及系统实施效果,缺乏适时地组织评价工作;于此,评价实施安保卡信息系统试点项目的系统运行,各阶段是否达到了组织决策者的初衷,以便采取措施持续改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判断是否随着计算机硬件和信息软件操作平台的变化,相应地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改进,达到了组织期望的信息网络化管理水平;评定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否达到理想化程度。据业内人士的评估分析,目前厦门市建筑业,实施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的状况,尚未能进入一个较为理想的良性工作循环状态,无法实现预期的进展速度和目标效果。

(4)按照安保卡管理制度规定:“劳务分包单位是安保卡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从信息采集、培训教育、制作发第3期(总第131期)放、使用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组织;项目总承包单位要做好工程项目安保卡管理的协调和监督,并认真配合劳务分包单位做好各项工作。”实施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就意味着已实施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将涉及到企业特有的管理模式及相关业务流程再造。在管理层次上,依据2001年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文件,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资质,建立“金字塔”型总分包体系。劳务分包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中是一个低层次环节,管理职相对单一,难于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其在信息管理系统总体功能及工作流程的应用上,基本只涉及到考勤信息管理功能的应用初始阶段,缺乏对组织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及相关业务流程再造的推动力。

2.2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实施难点原因分析

总体上看,信息系统建设开发,以及应用过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效益远不如开发之初的承诺。究其原因,一是信息系统本身的多学科性与综合性决定了其发展必定是一个较长的复杂过程;二是人们对信息系统在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和偏差。

(1)投资强度大,投资效益难以量化。信息系统的开发,从分析设计到运行维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程序编写,必须依靠足够的专业人员和时间去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是一般技术工程项目所不能比拟的。但信息系统给一个组织带来的效益,是很难直接计算的。很难见到有形的直接效益,而必须认真去体会那些无形的间接效益。

(2)需求多样,内容复杂。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面对管理。一个组织当中的管理系统所需要的信息面广量大,形式多样,来源不一;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要支持组织内各级多个部门的管理,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对需求不尽相同,甚至相互冲突;管理的有些需求是模糊的,不易表达清楚,很难求得一个满意的方案;

一个信息系统其样品就是产品,在投入实际运行之前极难进行实测,系统开发的问题,只有在投入运行之后才能充分暴露。加之,信息系统的开发周期一般较长,极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3)技术手段复杂。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试图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各种管理决策方法等都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借以实现其各种功能的手段。由于这些技术本身都在迅猛的发展,如何科学的掌握这些技术手段,合理地加以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这也给开发增加难度。

(4)环境复杂多变。信息系统要成为开发建设者的决策管理的有力武器,就必须能够适应本行业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这就要求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者,必须十分重视、深刻理解本行业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本行业企业特有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考虑到人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以及现行的各种制度、惯例和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系统的目标、功能既要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能力,又必须有足够的适应性,以便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适应政策、规章和制度的变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管理目标。这些更是一般技术工程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3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制度实施难点对策建议

应对厦门市建筑业当前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面临的难点问题,以及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乃至今后在全市建筑企业全面实施安保卡管理制度,必须慎重考虑到: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既是一个项目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又是一个各种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的过程。换句话说,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开发包含两种因素:一是在开发过程中,如何对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二是如何灵活地运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应对建筑业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加强建筑业自有信息化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管理机构。强化实施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为在厦门市建筑企业全面推行安保卡管理制度做好准备。做好建筑企业安保卡持有人的岗前培训、考核、发卡的组织工作,证明持卡人已经过《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的岗前培训合格,具有从业的资格。可在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在建工程项目与建筑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合法务工。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建立,将对厦门市建筑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劳务分包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而推动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和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2)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实施时须将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必须在企业内和项目内推行现代管理方法和制度,改革企业传统的生产、业务流程,改革企业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职能的分配,使之符合职能管理的要求,因而必须对企业的管理系统进行重新构建。提高软件系统设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整合程度,扩大信息化的效应规模,提高软件系统集成度,融合各种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安保卡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的维护、升级工作,适时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设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整合程度、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管理进行有效评价;提升建筑从业人员数据、安保卡管理、考勤管理、建筑相关企业信息、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工资管理、最新动态信息管理模块的功能水平;建立厦建筑从业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务工、从业经历、职业和安全培训、工作量记录、工资支付、计生等信息的数据库;

为每个在厦建筑从业人员建立了一份电子务工档案。同时,也为建筑企业、管理单位,提供相关工程项目的建筑从业人员的电子务工档案,内容有历史数据及本项目记录的各类务工数据、工资支付、工伤理赔、劳动争议纠纷及其他员工管理相关事项。

(3)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网络平台、多项目的项目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安保卡信息管理,集合全市建设工程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建筑从业人员务工信息电子数据库,以工程项目为节点连接全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设施工企业、建筑务工人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达到有效整合建设行政单位、建筑用人单位、建筑从业人员在建筑用工管理方面的相关资源和信息,做到信息传送和交换、使用管理的实时化、电子化、网络化。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建筑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强化对在厦建筑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的有效监控手段。既是相关部门处理和解决建筑工地劳动争议纠纷的有效工具,又是维护建筑从业人员和建筑企业双方合法权益的信息工具。

(4)信息化重在应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要适应信息化过程中或信息化后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管理环境。建筑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要根据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特点对实施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目标定位;其次需要从企业的战略高度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再次是要创新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建立适合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后,将第一次把厦门市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建筑从业人员管理,从过去的粗放式、经验式传统管理模式转换为封闭式、工厂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做到信息传送和交换、使用管理的实时化、电子化、网络化,可以较好的防范和减少建筑工程项目劳动争议纠纷。该系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市建筑工地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手段。随着这项制度的深入开展,将逐渐成为其他社会管理部门共有的有效信息平台。

4结语

建筑企业全面推行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适合厦门市建筑业安保卡信息管理制度,是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对建筑业的要求,是企业技术进步新的牵动点,是建筑企业向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管理型企业转制的又一大好机遇。同时也为建筑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以改善建设工程中的有效沟通和实现信息化管理为契机,通过建设工程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的全过程、全方位有效开发和利用,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出发展的巨大空间。建筑业将迎来真正的信息时代。

第二篇:实施ERP的难点与对策

实施ERP的难点与对策

中华财会网(www.xiexiebang.com)2002-01-21

------------------

作者:卞华舵

摘要: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球化、信息化、过剩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快捷、高效、动态的反应系统,而目前中国企业却普遍适应不良。信息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利器和手段,但企业实施ERP难点多、矛盾多、不可控因素多。针对诸多矛盾,企业需精心策划,正确选择软件供应商,切实做好BPR,实施行之有效的培训,加强进度控制,选好突破口。

一、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完全进入全球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经济全球化将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正在日渐上升。同时,信息化的到来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传统经营模式的改变,人类正在实现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的跨越。我国经济在未完成市场化转变的情况下,已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在未完成工业化转变的情况下,又面临着企业重组和改造的要求;在没有建立战略管理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情况下,又面临环境变化加快所引起的不确定问题的困挠;在未完成国际化经营的情况下,又面临着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这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处境危机。

企业的竞争环境面临着全新的态势。社会商品过剩,生产能力过剩,客户导向的“买方市场”形成,因此,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客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成为企业的重大课题。产品种类丰富,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规模竞争让位于速度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反应速度提出挑战。

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产的能力。竞争空前激烈,且不受地域限制,企业唯有持续创新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面对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建立快捷、高效、动态的反应系统,而目前中国企业普遍适应不良,下面仅就生产型企业作一分析。

第一,计划性差,用调度行为替代计划职能。企业内部缺乏有序计划经营,工作随意性大,生产忙乱,信息传递不及时,经常出现疏漏,供应矛盾突出,生产任务不均衡,影响产品交货期。

第二,营销资源没有最大利用。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面向未来的营销管理系统,销售政策、策略缺乏统一性,客户管理系统和信用系统未建立,营销资源没有实现共享。

第三,供需不成链。产供销三方仍然停留在单一的买卖关系中,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身竞争的成败正受制于产供需三方的新型产业链关系,供应链成本过高,库存过高。

第四,缺乏严格有效的企业监控系统。对生产、销售、管理等成本,无动态控制体系;财务管理仅限于事后核算而无监控,从而导致成本无法控制。

第五,运营效率低下。业务流程不规范,影响企业赢利能力分析;部门职能划分不合理,部分职能界限模糊,不利于业务重组;事务性工作占用大部分时间,效率低下。

第六,信息不畅。对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认识模糊,对先进管理思想缺乏手段的支持。重内轻外,对市场变化反应滞后,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立,不能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动态。

二、实施ERP是提升竞争力的利器

为适应竞争环境的改变,实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提升竞争力的利器。ERP系统的实质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高科技的管理工具有机融合,从而达到企业绩效改善的目的。就日常业务处理而言,ERP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集成,使其协调动作,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工作绩效最优。

信息流是企业的神经网络系统。管理信息在企业中的流动有三个方向:一是向上流动信息,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这是信息的汇总过程;二是从上层向中层再向下层的向下流动信息,这是对战略、目标、方向的分解过程;三是水平流动信息,这是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过程。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和及时,才能保证组织的效能,实施ERP可以带来高效率的信息传递,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格式规范化、传递渠道固定化以及预警提醒功能,从而使信息的传递顺畅、不失真。

物流好比企业的消化系统。改善物流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是业务流程的优化(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运用信息化手段会对业务流程产生诸多影响,它可以自动去除某一环节的人工操作,改变流程顺序或实施平行化,严密监视过程的状态和目标,实现不同任务和过程间的集成,消除过程中的中介活动,越过空间来协调过程,改进对决策信息的分析,从而使得基础管理周全、规范,领导监控及时准确。

资金流宛如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企业运营质量的综合反映。借助工具可及时发现和控制原料过量与停工待料现象、产品积压现象及销售环节的呆帐现象,及时解决浪费问题,及时暴露管理瓶颈,解决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仅限于事后核算而无事前和过程控制的问题。

ERP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对信息的及时高效处理,减轻了加工负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挖掘,提炼了知识。综上所述,实施ERP确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诸多困扰,提升综合绩效。

三、实施ERP的难点与风险

企业信息化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这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共识,甚至已上升为政府的政策导向,但成功率低下这一客观事实却成为企业挥之不去的障碍。据1998年对美国ERP项目的统计结果表明,75%的项目宣告失败,其中28%中途撤消项目,另有47%的项目超预算和延期,因此分析和解决ERP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风险,对健康有效地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目前实施ERP的主要难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认知偏差多。在对作用的认识上存在无用论和万能论的极端倾向。在方法论上要么缺乏系统观,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半吊子工程和应急工程;要么不顾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导致投资过大、收效甚微、实施乏力的状况;对内涵的理解上也存上偏差,只视为计算机项目,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计算机系统不是管理目的,而是管理手段;ERP不是计算机项目,而是管理工程,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实施周期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

第二,企业管理欠帐多。中国现有企业的成功大多是利用政策的成功、单一资源优势导致的成功,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缺乏战略观念、系统观念,这些先天不足因为对手的薄弱而被掩盖,但加入WTO后,随着拥有战略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的跨国公司的进入,这些薄弱环节已凸显出来。由于管理欠帐过多,企业根本不具备实施ERP的前提条件,甚至不存在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而是业务流程新建的问题。长期缺乏先进理念始终如一的贯彻,势必无法实施与运用奠定在一定管理哲学指导下的ERP系统,即使是素质优良的企业也会因外部市场环境的不规范而难以规范运作。所幸的是从无序到有序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第三,技术难点多。企业自行开发软件费时、费钱,人才匮乏;软件供应商各有长短,用户难以辨别优劣及适用性。新知识面广量大,更新速度快,难以全面掌握;企业个性与行业个性差异大,企业管理基础与侧重点各有不同,导致难以开发出既先进又经济实用且能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软件。

第四,实施矛盾多。ERP的着眼点上效率性与合理性的矛盾,ERP的集成性与实施中部门间协调困难的矛盾,ERP的先进性与企业人员素质差的矛盾,应用范围广与数据准备工作量浩大的矛盾,计划的精确性与IT系统基础数据差的矛盾,长实施周期与IT技术快速更新的矛盾,企业需求与系统工作重心偏差的矛盾,高投入与慢收益的矛盾,长实施周期与一把手能量投入及心理承受的矛盾等。

第五,不可控因素多。ERP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因此被称为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工程本身就不可控;对基础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准确性要求不可控;因实施人员的素质因素使得实施质量不可控;因不同层次需求不一致,使得需求与验收标准不可控;因各方存在职能与观念的错位,常导致实施主体缺位现象。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实施周期、成本不可控。

以上诸多矛盾,如不加以妥善解决,就会加大实施ERP的投资风险。

四、实施ERP的若干对策

ERP实施成功的标志是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成功实施ERP会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会使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总成本降低,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针对实施ERP过程的诸多矛盾和风险,本文站在企业的立场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精心筹划,搭建班子,统一认识。实施 ERP是一项深刻的管理革命,是一场耗资大、实施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做好立项分析,包括对经费预算、过程控制、人力配备、组织保障等问题进行系统设计,明确实施目的,分解项目目标,并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专题项目组,选择并配备得力的受托人,并进行层层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对项目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对项目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要有充分的预估。凡事预则立,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浑然不觉。

第二,全面考察,选准软件供应商。首先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目的与需求,先作自我分析与诊断,然后要深人考察多家供应商及供应商服务的客户,必要时请管理咨询机构参与谋划和鉴别。企业要做好投入产出分析,注意成本的合理性,既不要片面追求功能全面的软件造成浪费,也不必为节约一时成本致使所选软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兼顾实用与开放。软件应为管理服务,而非管理适应软件,不能本末倒置。软件要适合于企业的流程,吻合度要高,这样才能减少二次开发量,保障实施周期,顺利进行BPR。供应商最好有同行业客户的服务经验,这样会降低实施风险,并能在软件编码体系等基础数据准备中大大缩短实施周期。同时要考察软件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实施人员素质及其后续服务的能力。选软件供应商如同选择婚侣,不可不慎,选好合作伙伴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培训开路,并贯穿始终。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基于管理思想、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就,反映了企业的供应链。成功实施ERP,必须加大培训力度,舍得在培训上投入,培训必须要有完整的培训知识库,注重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借助培训手段统一认识,提升管理理念和技术技能。否则软件用上了,但员工未必真正接受;观念上接受了,数据、制度未必能到位。ERP是整体管理解决方案,要防止将软件降格为对手工操作的电子化。

第四,切实做好BPR。BPR曾被称作是“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唯一途径”,BPR是成功实施ERP的基础。在进行BPR之前,必须对所有的流程从有无效率、是否合理的角度进行审视,然后从不合理且无效率的业务流程入手,逐一规范和调整。由于管理流程效率低下,导致产销周期长,决策过程迟缓,使得企业无法承接多批小量订单,无法承接短交期订单,无法及时推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品;更有甚者,出现流程出错偏失,导致管理决策错误、不当库存、不当采购、重制重修、不良品产生等。BPR须遵循以下原则:面向供应链设计流程,注重整体流程优化,组织依流程定,而不是流程依组织定,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体流程中的作用,利用IT技术协调分散与集中的矛盾,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转变。

第五,加强进度控制。ERP的实施大体上分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基础数据准备,进行标准化;中期进行交接面界定,业务流程重组;后期是实施适应期,实行手工与计算机并行作业,逐步解决原手工作业对计算机作业的不适应性。实施过程具体包括项目启动、组建队伍、设计、编码、测试、数据准备、软件安装、软件调试、项目试运行、二次开发、项目正式运行等众多环节。每一阶段都需要领导强有力推进和各方协调,否则会有中断、延时、超预算的风险。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忘记预期目标,在各种利益均衡和困难面前降低原有目标;项目可能暂时影响正常的业务,产生负效应;不可预见性因素影响项目进程,动摇领导的决心。针对以上种种情况,领导必须谋划得当,意志坚定,监督有力,实施项目管理,及时沟通,及时分析过程中偏失的原因,积极寻求对策。

第六,选好突破口。企业管理变革绝非一蹴而就,选择突破口、入手点及目标很重要,企业应慎重论证,认清现状,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从短期内易见效处入手,以便树立成功的信心。

以上六点,是成功实施ERP的关键所在。

第三篇:《劳动合同法》实施难点与对策

《劳动合同法》实施难点与对策

温州市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黄成光 刘淑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里程碑,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法自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企业的强烈反响。我们要及时调查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情况,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分析其背景和成因,为更好地解决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决策咨询。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现阶段,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总体较好,在签定劳动合同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改善,大部分企业能够针对劳动合同法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等工作,但离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急需解决,一些不和谐现象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一)劳动关系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

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尤其是小规模民营企业不与职工签定劳动合同,从而导致了部分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同时,对待劳动合同,很多员工表示不愿意签订。他们认为,签订劳动合同后,自己离职不自由了,说不定因为违反合同约定,而导致企业追究其责任。没有劳动合同,他们不想做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离开,这也是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不为职工办理基本社会保险。个别企业甚至弄虚作假,以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变相克扣职工工资。

此外,部分企业存在超时劳动现象,员工每天工作12-13小时,个别企业甚至更长,甚至有些企业为降低经营成本任意压低工资标准,还存在拖欠和克扣工资等问题。

(二)大部分企业用工成本增加,部分条款操作难度大

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大幅增加了其用工成本,使他们更难雇佣到临时工,将会在人民币币值升高、出口退税减少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企业处境。同时,劳动合同法中一些新的条款和规定,尤其是社会保险、经济补偿和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导致企业管理成本增加、低端劳动力流动率上升和企业盈利空间缩小,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不少企业试图通过突击裁员、重签合同来规避法律制裁,更多的企业则持观望等待心态。概括而言,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面临两难选择。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加班应给加班工资。但是,现在大部分企业都是按件给工资的,工人都是自愿加班的,白天、晚上的工钱都是一样的算法,如果工人不愿加班,企业也不勉强。但工人晚上来干活,就要企业给1.5倍工资,企业便不好运作。

二是试用期3个月就要签约3年难以做到。一些新员工通过面试与企业达成意见一致后便要签约3年,而员工辞职只需提前1个月提交辞职报告即可,这给企业管理方面带来了难度。如有些企业的工人一般都需要有2-3个月的试用期,才能知道是否适合这个岗位,但是现在劳动合同法规定3个月试用期必须签约满3年以上,这就给他们用工和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较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特别是社会保险方面,给企业生产成本造成一定幅度的上升。如按现行最低标准为这些员工办理“五险一金”,对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的用工成本进行比较,会发现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较大。

四是“无固定期限合同”较难操作。劳动合同法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员工,企业必须与之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这在管理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如对于积极投身企业工作的员工,无固定期限确实是企业梦寐以求的,但对于部分消极怠工的员工来说,无固定期限合同势必给企业管理增加不少麻烦。

此外,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限制性规定,包括经济处罚权的消失,使企业普遍感到对员工缺少了必要的制约措施。

(三)员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认识不到位

企业员工是劳动合同法的直接受益者,但因文化素质偏低、工作流动频繁等原因,许多员工相当漠视自身的权益问题,这也给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带来一定难度。如企业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并非都是企业不愿意,而是有很多原因。首先是企业员工对社保的具体规定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社保费是由国家规定的,个人部分由企业直接从工资里扣取,企业支付的部分就不知道了,也不想知道,宁可企业把买社保的钱直接发到手上而不愿参保;其次是员工不重视此事,一些员工无法拿出办理养老保险必须的户口本,而另外一些则需要将账户从原单位转到本公司来,外地账户尤其难以续接过来,他们不愿意讨这个“麻烦”;此外,企业员工流动十分频繁,很多人只在公司呆几个月,无法为他们办理相关的手续。据了解,为外地人员建立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需要原居住地户口、身份证,还要填写《增加人员表》、《信息采集表》。因此,现在的参保被很多企业员工认为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四)政府有关部门宣传和执法力度有待于加大

对劳动合同法,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针对当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用工特点进行有的放矢地宣传,以至一些企业对某些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同时,宣传手段不新,对一些影响面大,比较典型的案件不能及时曝光,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不能并举。此外,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贯彻,权益投诉和申请仲裁的案件大量增加,给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作增加了新的压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工作往往得不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力量配备比较薄弱,执法环境比较差,甚至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思路,认真分析原因,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确保劳动合同法顺利实施。

(一)尽早出台实施细则,提高法律可操作性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部分条款在实际操作中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因此,建议国家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调研,尽快出台《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操作办法。一要对法条中一些概括性强,比较模糊、笼统的法律术语作出明晰的解释,以便实际操作;二要对基层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明确,提高基层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三要从现阶段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分行业、分阶段、分步骤地贯彻实施,防止波动,稳步推进,确保劳动合同法顺利有效实施。

(二)引导企业提高认识,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多数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维持竞争力,以廉价商品占领市场,换来的则是少得可怜的利润、低端的产业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企业竞争力将难以为继,产业升级迫在眉睫。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实施,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正确引导企业提高认识,积极应对,抓住当前政府鼓励创业创新的有利时机,从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转变到致力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想方设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生产经营成本加大的压力,促进企业自身健康稳定发展。这也同时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布局,提升区域竞争力。所以,实施劳动合同法,不仅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企业履行社会义务、促进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挑战与机遇并存期。

(三)重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法律遵从度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的认可度和遵从度。首先,坚持正面引导,突出宣传重点。要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宣传重点,尤其是要宣传订立劳动合同的意义和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危害以及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其次,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效果。宣传活动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用人单位,面向广大劳动者,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作为宣传的重点对象,不断提高劳动合同法知晓率。此外,在宣传工作过程中,还要注重典型案例的结合。

(四)依法健全和完善配套制度,完善劳动用工管理

一是要依据《劳动合同法》制定劳动合同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规范劳动合同文本。还可以聘任熟悉新《劳动合同法》的律师,参与劳动人事方面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劳动合同文本的规范,使劳动合同从签订、变更、续签、解除、终止等都符合法律程序,规避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风险。二是按新法要求对原有劳动人事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使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特别是在分配制度、工时制度、考核制度、保险福利、奖惩规则、劳动纪律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一定要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严格执行国家工时、休假制度以及女职工等特殊劳动保护规定。三是对随意跳槽的员工,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其行为建议有关部门跟踪评价,作为必备的资料予以考察,以增强企业对员工离职的约束力。

(五)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政府领导要重视劳动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执法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备,强化经费保障,提升装备水平。有关部门要将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列入劳动保障年检内容,将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工资支付、工作时间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情况作为执法重点,广泛深入开展日常巡视检查,举报投诉调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强化劳动仲裁机构建设,通过加大调解力度、简化仲裁程序、改革庭审方式等措施,切实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实现对劳动合同争议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

(六)统一社保法规,配套落实相关措施

社保统一法规,需要从全国层面来统筹推动解决。国家出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应该是低水平、广覆盖、易转移的,不能允许各地各部门单列规章,各自为政。所以,国家应当有计划地准备用几年时间实现省内城乡统筹,并选择若干个城市联片试点,打破地域壁垒,防止利益垄断。如果全国社保统筹,账户跟着农民工走,一张IC卡就可以顺利转移,给付标准按照其交费截止到日前的当地标准给付。一句话,采取中央转移支付、地方互济一部分的办法,统一调控解决各地社保问题,使社保措施与劳动合同法相配套,才是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前提条件。

第四篇: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的难点与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的难点与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商业银行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这是现代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积极改革传统的营销模式,普遍实行了客户经理制。从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上进行了较大变革,逐步把以产品主导型组织结构和经营布局调整成为客户导向的以客户、行业、地区和产品为线索的网状矩阵式组织和经营架构,集中营销资源,按照客户类型和金融需求进行排布,以最大程度地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形成前台营销、中间风险控制和后台产品处理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三大序列。

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金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竞争的差距不仅表现在金融产品和风险防范、控制方面,在营销理念、营销人员和营销技术上的差距更加巨大。能否进一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营销服务层次,强化对优质存量客户潜在需求的挖掘和对优质增量客户的渗透、拓展,加大对优质客户的营销管理力度,是决定国有商业银行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面对严峻复杂的竞争形势,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创新经营方式,改进金融服务,建立以市

大、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体,实现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客户经理制必须包含以下几种核心理念:

1.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这是客户经理制的最核心理念。商业银行必须把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调动所有资源让客户感到满意,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的标尺。要通过提供专业水准的服务,使客户资产价值增加,让客户享受增值服务,使其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效率提高,从而提高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赖度、依赖度和忠诚度。

2.营销一体化理念。目前服务业的市场营销早已超越了产品的生产,范围扩展到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组织、公共关系、技术指导、售后服务等诸多领域和环节。商业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也就是要把金融产品的营销作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将各种营销资源进行整合,以满足各种营销活动要素,实现营销的专业化。

3.核心客户综合开发理念。对为商业银行创造80%的业务和利润,且占客户总量20%的优质、核心客户,商业银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实行差别化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核心客户的金融需求。只有核心客户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开发,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提供高品位、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才能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理念。客户经理必须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后将直接影响客户经理制的有效实施,成为制约制度实施的体制障碍。

2.对实施客户经理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部分员工包括相当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对市场竞争形势分析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创新观念淡薄。不能从“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高度选择业务运作方式,在全行范围内配置多种资源,运用多种综合手段拓展和培育客户市场。不能用新的观念和标准,创造实用和富有特色的服务模式,并通过提供科技含量高和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变脆弱的客户基础为相互依存的银企合作关系,实现银行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

3.员工队伍建设与客户经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客户经理的职责要求其不仅要熟悉单纯的银行业务,还必须在企业经营、资本营运等各方面掌握较高的操作技巧,才能在产品组合、企业重组和金融顾问等非常规业务领域内不断创新,成为名副其实的贷款项目的调查者、新业务的开发者和推广者、低成本资金的组织者、中间业务的营销者和值得客户信赖的财务顾问。但从国有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无论是群体队伍,还是单一层面,离应有标准都有不小的差距。营销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偏低,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

4.集中统一、适应客户经理制考核要求的考核机制尚未建立。实施客户经理制要求首先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综合考核评价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手段,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高效率、全方位市场营销和以客户经理制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以及相配套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支持保障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员工中树立全新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观念。引入新的客户经营理念,优化客户结构,增植优良客户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客户经理制过程中,首先必须统一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实施客户经理制是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再造”的重要手段,涉及银行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员工。全体员工都必须认真学习市场营销理论,提高对实施客户经理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另外,要强化市场意识、客户意识、竞争意识,加强工作中的协调和配合,树立“二线为一线、一线为客户”的观念,克服工作作风不严谨、服务观念陈旧、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积极深入市场、深入客户,以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为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顺利实施客户经理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造业务流程,完善客户经理制的组织架构。以业务流程整合为重点,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机制,构建以客户经理制为主要标志的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对外对同一客户的各种金融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即所有业务联系统一由客户经理负责;对内把对同一客户的调查、评估、信用评定、贷后检查、台账管理及综合授信等职能合并,避免多头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体系。客户经理的薪酬分配采取基本保障、绩效考核、全额浮动的方式。客户经理基本生活保障金和职级津贴按月发放,绩效工资以量化考核指标(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完成情况)为依据,并实行部分薪酬延期分发的模式。

5.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客户经理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培训制度,对客户经理进行全面培训是提高客户经理整体素质、顺利实施客户经理制的重要一环。只有构筑客户经理终身教育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为客户提供持续、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客户经理培训可实行积分制,由客户经理管理部门负责为客户经理建立培训档案,培训积分作为客户经理能否续聘的重要依据。培训以实用为主,兼顾人力资源潜能开发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求。培训力求形式多样,满足客户经理素质差异和工作性质要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可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调研、网上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要突出开拓创新素质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客户经理的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

第五篇:城市管理难点与对策浅析

城市管理难点与对策浅析

程小平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提升,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各种生活习惯的人们涌入城市。而受政策、资金、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重建轻管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城市管理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如何破解这些难点,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城市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城市管理的难点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城市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矛盾和问题无时不在,主要表现在:

(一)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屡禁不止。一些违法者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的规律,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迂回游击战术,与执法人员打“时差战”。也有一些违法者针对城管执法中的薄弱环节,钻执法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战术,在商店门前摆放的三轮车上卖物品等,城管来了就暂停经营,“老鼠躲猫”的“拉锯战”屡见不鲜。

(二)对违法事实拒不承认。在具体的工作中,城管执法人员往往不是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的第一见证人,这给调查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场的群众由于是熟人或是害怕报复或是同情违法当事人(大都为弱势群体)或是仇视城管等感情色彩原因,往往不愿意作证甚至还为违法者帮腔。执法人员虽然知道违章者在狡辩,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三)“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在日常劝导教育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一些小商贩或商店经营业主在违法事实真相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相,道出要养家糊口等各种充分理由,并虚心接受执法人员的教育,给人唯一的感觉就是认识错误的态度非常好,但换个地点又“重操旧业”。

(四)违法建设现象难绝。《城乡规划法》修订实施后,法律赋予了城建监察部门更大执法权,目前沿街的违章搭盖基本得到控制。但一些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私自占地或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拆的违法建筑“步步为营”扩大建设规模,在屋顶上违法建设搭盖现象依然严重,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和空中美景。

(五)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大城管意识,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不够,对职能交叉的问题无人“抱养”,相互推诿,削弱了城市管理力度。

二、城市管理难点的主要成因

(一)既得利益驱动。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市场规律的产物,流动商贩占道摆摊设点逃避各种税费,以低成本赢得经营成果。商店经营业主店外经营,以获得经营场地和烘托浓厚的商业气氛,赢得额外利润。部分市民的私利心态重,“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在房前屋后擅自违章搭盖饲养家禽家畜或出租收取租金,污染环境卫生和破坏市容环境,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二)市民素质良莠不齐。随着我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民进城定居,外来农民工、下岗工人及残疾人等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使这类人群通过违法乱搭乱建,改善居住条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靠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维持生计。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乱扔垃圾、乱倒垃圾和随意乱停放车辆的行为习惯成自然,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行为犯不了大法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三)部门配合不力。由于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又因我国法律体系复杂,职责分工存在交叉和划分不明确,从而制约、弱化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由此而使相关部门你推我、我推你,其结果是大家都不管,或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不管。

三、城市管理的几点对策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县城市管理需要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一)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根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张贴现象,严管,规范次干道,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社区、居住小区小市场建设和管理,如利用好天晟市场。另一方面又要照顾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协调民政、残联、社区居委会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办福利厂吸收弱势群体就业,切实解决其生活出路,使其不再从事违法违章经营等。

(二)强化集中整治。营造严管重罚声势,形成高压管理态势,震慑违法当事人,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势头。随着我县建成区的扩大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部分人为在拆迁改造中获取政府的巨额补偿,乱搭乱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郊村,执法人员在强制拆除时易遇到围攻和暴力抗法。为打击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应组织国土、房管、建设、公安等部门集中拆除违法建筑和违法搭盖,展示出行政执法队伍的声威。县城管局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执法部门力量,拧成一股绳,重点治理反弹严重的“顽症”,将整治与日常化管理纳入双轨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三)强化城管队伍建设。一是强化队伍素质教育,提高执法技巧,规范执法程序,不断提高队员的执法水平;二是实施量化考核,明确路段、明确人员、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管好、用好城管干部,要逐步建立起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四是政策倾斜,充实执法力量,城管人员参照公安民警提高福利待遇和完善执法设备,提高执法科技含量。

(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依靠社区、学校和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引导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浓厚的城管氛围,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宣传部门要开辟专题栏目,进行全方位报道,对破坏环境和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曝光,提高广大市民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市民关心、支持、理解、配合、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为城市管理工作和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五)树立大城管理念。因城市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城管局要着眼调动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推行违法违章行为“抄告”、“责成整改”制,当好“转换器”,将掌握的问题及时下达给有关职责部门处理,建立良好的城管运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

下载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对策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实施难点与对策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消防安保队伍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五、材料写作题(50分) 根据给定材料,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鲜明、正确,论述充分、有据,逻辑性强。 给定材料:重大安保任务勤务繁重,增加了消防现场执......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的难点分析与对策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的难点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1 1.前言 自2012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

    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点与对策

    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点与对策【摘要】职工下岗、失业问题是一个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毋庸讳言,失业问题能否较好解决,关系到改革能否深化,经济能否发展,社会能否稳定。因此......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难点与对策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难点与对策。 一、当前学校德育的难点 当前各学校普遍从整体上加强了德育管理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行政、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德育线(少先队大队部)的......

    智慧城市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智慧城市建设的难点与对策近日,浙江省副省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顾问毛光烈在信息化百人会第五次专题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智慧城市建设难点与对策》主题演讲,对智慧城市建设......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多,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园林绿化施工难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有利于园林绿化工......

    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以张北县张北镇改革为例 摘 要 乡镇是我国社会的基础。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乡镇机构虽然历经过多次改革,但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优化和完善行政单位公共服务职能迫在眉睫,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已经成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