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题目的友情故事
初中女生潇梦的同学里有几个“铁杆儿”,有女生,也有男生,其中包括“哼哈二将”——丁丁和洋洋。
潇梦在班里的座位是第三行,她和丁丁是一个组,丁丁的座位在潇梦后面。尽管班里每星期定期轮换座位,但却是纵排一排、一排地逆时针挪动的,所以,丁丁始终紧跟着潇梦,于是这俩前后桌儿成了“铁杆儿”。
而坐在班里最后一行的洋洋,成天价跟丁丁形影不离的,被班里的女生们趣称为“哼哈二将”,自然他也被划进了潇梦的“铁杆儿”之列。
“哼哈二将”贪玩,学习不太主动,尤其是上语文课,更是打不起精神来。
语文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为了调动丁丁和洋洋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就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次,班里决定搞一次作文演讲活动,定于下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举行,老师还特意指定丁丁和洋洋也参加演讲。
以往,这种事儿基本上都是潇梦他们那些作文功底好的同学上台,根本轮不到“哼哈二将”。这次,老师点了他俩的将,还真使他俩激动地有些心潮澎湃了。
其实,要说丁丁和洋洋一点儿都不笨,就是欠用功。像他俩这样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只要在学习上稍微铆一点劲儿,绝不会比那些整天埋头读书的孩子差的。
丁丁和洋洋这回为了准备演讲下了实功夫,星期天都在家好好写了一篇作文。到了星期一,丁丁和洋洋刚进教室就急忙找潇梦,让她给看看作文,提提“宝贵意见”。在作文方面,他俩确实对潇梦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潇梦的作文不仅在班里数一数二,而且经常名列年级的前茅。
潇梦认真看了他俩的作文,确实写得都不错。她给他们纠正了几个别字、标点,顺了顺句子,还给洋洋的作文提了一个建议。洋洋的题目叫“红叶”,是描写西山红叶的美景的。潇梦建议他改为“枫叶红了”,更带劲儿,洋洋欣然采纳了潇梦的意见。
到了演讲时间,洋洋排在第一个,这是老师有意安排的,以示对他的重视。
别看洋洋平时在班里调起皮来脸不红、心不跳的,这冷不丁地一上讲台,他倒害臊了。他刚说了半句:“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叫……,”,台下女生们就齐喊:“大声点儿!”
原来,洋洋他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站在台上,说话声音竟然小得像蚊子“嗡嗡”,所以才招来女生们的呐喊。
这一下,洋洋更臊了,脸都红了,而且还紧张了起来。不过他的声音倒是大了许多:“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叫‘红叶枫了’……”
洋洋一紧张,把题目念错了!
因为题目是丁丁、洋洋、潇梦在一起定的,别的同学听不出错来,丁丁和潇梦可是很明白的。
丁丁急了,马上纠错:“不是红叶‘疯’了,是枫叶‘疯’了!”他一着急,也说错了。
本来,别的同学一开始并没有察觉洋洋念错了,可是丁丁这一纠错,反而引起了哄堂大笑。
潇梦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别改题目!”
第二篇:2012作文初赛题目(改)
2012作文初赛题目
(一)高中组 1、2012年5月11日,2012韩国丽水世博会开幕式在世博园区隆重举行,此次世博会主题为“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一共有10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0个国际组织参展。
其中,中国馆位于太平洋展区,展馆面积约1241平方米,主题为“人海相依”,馆内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海之波展区——海豚活力剧场;海之源展区——重点介绍中国的海洋环保事业和发展理念;海之恋展区——讲述中国的海洋科技工作成就和面向未来的科技发展理念。
请根据此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去年,中海油在渤海湾的蓬莱19-3油田发生严重漏油事故,导致大量水养殖产品、海洋生物死亡,同时致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4类,给渤海环境带来致命影响,有关专家甚至发出“渤海将死”的警示。
请以“拯救海洋”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3、提到大海,有人想起张雨生的《大海》,有人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有人想起破坏力极大的海啸
还有人想起称霸海上的索马里海盗
提到大海,你想到什么了呢?
请以“大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
(二)初中组
1、去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交的一份报告称,随着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海洋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在未来几十年中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请以“守护蓝色家园”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2、海洋是什么?有人说,海洋是人类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你是怎么想的呢?
请以“海洋是——”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三)小学高年级组
1、很早以前,渔民捕鱼时,把一根一端带有横木柄的长竹竿插入水中,把竹竿的另一端紧紧抵在胸前,嘴里不断发出“呼噜、呼噜” 的声音。这时,声音就沿着竹竿传播到水中,鱼儿闻声就急忙游来,自动上钩,有时甚至还会跳到渔民脸上。还有的渔民在竹竿上用绳子绑上几个贝壳,不断晃动竹竿,贝壳就互相碰撞起来,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附近的鲨鱼听到这种声音,便集聚而来。
原来,鱼类也会发声,也有听觉,相互可以进行“通话”。
假如,它们也能听懂人类的语言,你想与海中哪种生物对话?你想对它们说什么? 请以“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_____”中可填任何海中生物,文体不限。
2、你知道吗,在那海的深处,也有个大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闪闪发光的夜光虫,有晶莹透明的水母,有“喷云吐雾”的乌贼,还有千奇百怪的鱼类、古老的海龟„„它们共同生活在这熙熙攘攘的海洋大家庭里,组成光怪陆离的海洋动物大千世界。你想去海中,与它们共度一天,体验它们的生活吗?
请以“海底一日游”为题写一篇作文,角度自选,文体不限。
(四)小学低年级组
1、同学们,无论你生活在海边,还是不生活在海边,肯定或多或少了解过大海。在你心中,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以“我心中的大海”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2、请以“我是海洋小卫士”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第三篇:关于友情的小故事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麽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个笑笑的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朋友的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虽然天各一方,但你依然会想着哪一天会见面的那个人。尽管一直未见,也从未放弃对相逢的期待,从未放弃。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周末了,给你微信问你在干嘛的那个人。一句在干嘛就可以开启畅快聊天的模式。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没有眼力见的那个人,你偏偏还不急不恼。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有一天你见到了他的家人,他的家人虽然从未见过你,但你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好久不联系,一见如故,给你带来一丝温热的那个人,让你好想好想好好珍惜她(他)。
无聊时想起的那个人,就是朋友。
第四篇:友情无须鉴定的故事
他是个收藏爱好者,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收藏,虽然不专业,可是很用心,到中年时,大大小小的物件已经收藏了上百件。其中他最喜欢的是一个瓷碗,貌似年代久远的青花瓷,小巧精致,是他十几年前出差时在一个老城的古玩市场淘来的。
因为收藏,他也认识了爱好相同的朋友,并因情趣相投,他和一个年纪相仿的男人成为莫逆之交。
朋友也收藏了许多物件,有个瓷瓶,也是无意中淘来的。那瓷瓶,形若美貌女子般窈窕,瓷质细腻,清澈通透,深得朋友喜爱。
有次,两人无意中聊起心爱的物件,说得兴起,都忍不住想要去观赏对方的爱物。于是他带了心爱的瓷碗去了朋友家。在朋友家里,看到了朋友的漂亮瓷瓶。许是收藏人共同的眼光,对彼此心爱的物件,他和朋友也都爱不释手。
后来,朋友忽然半开玩笑地提议:干脆,咱俩把这两样瓷器交换一下吧?咱们遇见,它们遇见,都是缘分呢。
他先愣了一下,然后笑起来,因为他也忽然间生出了和朋友同样的想法。他和朋友的确情趣相投,甚至彼此最心爱的都是瓷器。虽然两样物件款式和瓷质不同,但看上去都那么精致美好,就像他们这十几年的友情。
于是就交换了,各自重新珍藏了对方的心爱之物。
没想到半年后,那年夏天,央视“鉴宝”栏目组走进了他们所在的城市,很多收藏爱好者蜂拥到电视台进行藏品的海选。自然,他也得到了这个消息,而家人和朋友更是都劝他去参加鉴宝,至少,应该去鉴定一下和那个朋友交换的瓷瓶。甚至那几天,热心鼓动他的人几乎挤破家门。
他一直沉默,不管别人怎么劝都没有点头。直到过了好几天,海选快结束的时候,他才说了两个字:不去。
他果然就没去,只守在电视机前,等候看当时鉴宝的转播。妻子在旁边嘟哝他:干吗不去找专家鉴定一下呢?没准儿,他会去呢。到底是交换来的,谁知道真的假的……
他知道妻子口中的“他”是和他交换藏品的那个朋友。那几天,他和朋友没有见面,打过两个电话,但是谁都没有提鉴宝的事,他不知道朋友是否会去,也没有问。
很快,中央二台转播了那期鉴宝实况,因为鉴宝的人众多,节目连续两天晚上才播完。其中也有几个鉴宝人是他认识的藏友,但直到节目结束,他都没有看到朋友出现——和他一样,朋友没有去。
他的心,在那一刻有一种轻松的、温暖的释然。他知道,朋友的想法一定和他一样。事实上,他并非不想去,相反,他真的很想去参加这次难得的鉴宝活动。因为虽然喜欢收藏,可是他知道自己也就是业余水平。作为收藏爱好者,他心里很盼望自己收藏的物品能得到专家的肯定,也更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跟专家学习和交流一下。但最后,他还是忍住了,决定不去。因为他最想鉴定的,其实是和朋友换的那个瓷瓶,因为那是他最看重也最喜欢的,可是,如果那个瓷瓶真的是宝贝,那么必定价值连城。但既然两人交换了,再珍贵,朋友也不会索回,可是朋友心里,必定会有不舍和惋惜;而如果那个瓷瓶只是个普通工艺品,他和朋友,都难免会非常失望,甚至,他会觉得当初不该交换,因为自己那件,有可能是真品。如此不管怎样,都会影响他和朋友的感情。藏品的真伪固然重要,可是他觉得,友情同样重要,他不想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友情摆到专家面前去鉴定……
只是他并不知朋友怎么想怎么做,现在他知道了,朋友的想法和他一样。他们的友情不需要鉴定,或者他们的友情已经通过了鉴定。而这友情,才是他所有藏品中最为珍贵、最为难得的真品。
第五篇:医改的故事
超级医院
2014-10-25 来源:经济观察网
导语:医院的年收入也从5年前的6.8亿元亿飙升到了60亿元。这个被称为工作狂的院长喜欢每天清晨时分在病房楼里散步,就像一头雄狮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经济观察报记者 温鈊 即使以现在的规模而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附一”)也称得上全世界最大的医院。但这个拥有7000张床位的医院仍然在不断地膨胀,东院区的基建招标即将结束,这意味着它很快能将床位扩张到10000张。比排名第二的四川华西医院整整多了6000张床位。
阚全程是这家超级医院的院长,正是在他手上,这家医院开始了近乎飞速的扩张步伐,医院的年收入也从5年前的6.8亿元亿飙升到了60亿元。这个被称为工作狂的院长喜欢每天清晨时分在病房楼里散步,就像一头雄狮巡视着自己的领地。“医院太大了,我必须做到心里有数。”阚全程说。医院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更何况是管理这样一家规模前无古人的医院。在某种程度上,阚全程和郑附一的故事,正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缩影。
急速扩张
郑附一今时的现状与阚全程个人无法分开。
到今年底,阚全程预计郑附一的门诊量将超过460万人次,住院病人超过32万人次,总收入预计实现75亿。2013年,郑附一的年门诊量达406万人次,出院人数接近30万人次,手术接近15万台。
仅仅5年前,这家医院床位数还不到2000张,“到现在工作量增长5倍还多,职工增长幅度70%左右。”阚全程比划着手指盘算了一下。
2008年是阚全程由副院长升任院长第一年。这一年开始郑附一踏上了大发展的道路,“作为我们来说也没办法,河南农民都比较穷,医院周边的酒店天天爆满,住不上院就在天桥下躺着,生命大于天,我得想办法。”阚全程称面对排队的患者心里压力一直很大,以致医院不断出钱将附近本不属于自己的楼房买下改建,打通院区。
随后拔地而起的2号楼、3号楼成为新住院楼。2009年时7号楼改建完成用作住院楼,“当时用的钢架结构,3个月就弄好了。”郑州医疗界一位人士透露,这样的扩建一直在持续,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多,郑附一发现还需要更多的床位和更好的服务环境,原来老旧、破烂的门诊楼翻修后变成了12号住院楼,目前的 1
11号ICU楼亦是新扩建。“2012年6月,郑附一建成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新病房楼。”有媒体如此描述。
该病房楼总建筑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28层,有进口高速电梯24部,开放床位2848张,49个病区,66间手术室以及CT、MRI、B超等检查科室,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综合性病房大楼。“病人越来越多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政府又无能为力,造成的现状就是医院你自己顶住。”郑附一副院长文建国称。
目前,郑附一仅彩超就达138台,各种手术室99间,还拥有国内医院较少的复合式手术平台。
事实上,郑附一的大发展与国内众多省会城市医院扩张的路径相同,多年来中国医疗机构走的是市场化的自负盈亏道路。而阚全程认为不同的地理位置是造就今天郑附一的首要条件。
河南是人口大省,约1亿多人。2009年新医改的推动下全国新农合参合人数不断上升,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秦省称,2014年河南全省共有8262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8.77%。
河南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在新农合未推行前与其他省份的老百姓有着相同的“抗病理念”。直到新农合给予报销,农民才敢出门就医。
阚全程认为,郑附一患者出现井喷式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来自新农合,一部分是政策释放性的就医人群,另一部分是跨省返回人群。因为新农合无法跨省结算,这使得以往20多万奔赴北京、西安等地就医的患者留在了本省,这两个群体使得郑附一拥挤不堪。
延揽人才
患者的取向是推动郑附一发展的最初动力,与此同时,郑附一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
在郑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大小加起来27家,最具优势资源的是省人民医院和郑附一。事实上省人民医院除了这个极具近亲血缘关系的名头之外,别无额外附带的实际资源优势。
郑附一原名“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始建于1928年。1958年从开封迁入郑州,更名为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85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到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医院正式命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该背景使得郑附一在河南省内的教学、临床地位独具权威,由于郑附一集教学、临床一体,医院的临床医师身兼教授一职,郑附一在河南省内一直拥有老百姓向往的知名专家、知名教授。
然而这样的优势在2008年之前并不明显,当时省人民医院以年收入超越郑附一6000万而名列省内第一,其门诊量每天超过郑附一约1000多人。
2008年几乎是水分岭,伴随着阚全程的“转正”,郑附一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扩张策略,郑附一大部分医疗收费低于省人民医院,河南18个地市的患者纷纷涌向郑附一。2013年,郑附一以年收入超过省人民医院10亿元而名列省内第一,阚全程预计今年将超过15亿。
医院规模不断扩张,新床位持续增加自然导致医务人员需求不断增多,“医院做大之后就要做强,如果不能做强,这个医院根基就不稳。”阚全程下令“吸引人才”,因为一个医生的培养时间是8年,阚全程显然等不了。于是他便出台政策动员职工们一起物色好医生。据郑州市其他医院人士介绍,阚全程给出的条件特别优厚,前几年的目标是省内地市级、县级医院的好医生,除了高工资外还附带郑州市户口,现在他更将眼光放到了全国和国外。
郑附一一份引进高级科研人才的资料显示,该科研人才应是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针对于该类人才,郑附一将为其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每年再给予200万研究经费,配备工作室和工作助手。此外,除了享受同级正式职工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外,每年还可获得100万岗位津贴,120平住房,工作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
高级临床技术人才引进方面,郑附一提供的是科研启动经费500万,除正常工资奖金外每年100万岗位津贴,及120平住房,工作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
诱人的条件令河南省地级市和县级医院的医生们心情澎湃,多位当地知名医生投身郑附一。目前郑附一的在职员工达6000人,将医学规培生、进修人士算在内,郑附一的工作人员达到1万人。
直到目前,郑附一积累了1000多名博士学位的医生,而河南省共有1500名。“郑附一绝对是河南省内的第一。”阚全程竖起大拇指称还要做中国的一流医院。
规模隐忧
郑附一有一个不成规矩的规矩,员工们找领导办事,必须早晨7点左右赶到院长办公室门口堵门,“他每天特别忙,需要处理的事非常多,我们正常工作时间几乎找不到他。”员工们有事只能起个大早堵院长。
这一规矩的形成确切说是阚全程管理时间的一种体现。行政楼的保安回忆,“从阚全程2008年正式升任院长开始,他几乎每天刚过7点就到了办公室。刚开始会有个别员工这时来找他,慢慢的这个时间段接待员工和来访人士成了每天早晨不变的内容,直到现在。”这使得保安的上班时间也提前了。
细看阚全程的个人时间,其实这已经是他一天中安排的第二件事,第一件事是六点多一些起床,步行200米后随意进入一个病房楼去视察式散步。“医院太大了,每天事情很多,我得安排好时间。”阚全程用地道的河南话描述,他希望最晚7点15分之前能通过实地查看发现医院昨天的运行情况。7点15分之后到8点之前处理好员工们的私事,8点之后他和医生们开始一天的工作。
“如果我不空出时间来处理他们的事,他们就会拿出上班的时间来办私事。”阚全程称医院的病人太多了,根本浪费不起时间。
在员工们眼里,医院就是阚全程的家。或许并非如此,阚全程无法掌舵一个上万张床位的超级医院。“医院的哪个角蜘蛛网有多厚我都能知道。”
最近一段时间,8点30分晨会结束后,阚全程就会匆忙赶到东院区再开基建招标的会。
关于东院区的新建,阚全程介绍,这是郑州市经济、政治区域东扩,开发区内按规划缺少一家高端综合性医院,郑附一便顺利入住,规划床位3000张,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阚全程规划该院区将会类似301医院亦或协和医院这样的高端性综合医院,不再加床。
而对于医疗行业的管理者来说,卫生计生委从去年开始对医院最语重心长的一句话是“不要盲目扩张规模,不要巨资上大设备”。
今年6月份,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要对辖区内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对严重超出规定床位数标准、未经批准开展项目建设、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等的公立医院,要进行通报批评,暂停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等级评审等审批和财政资金安排。
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组织编写《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将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标准。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程在今年8月举办的中美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上就表示了对于大型公立医院扩张的担忧。他认为“一个医院体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弄不好就走向反面,大型公立医院就像一个超级航母,管理起来非常不容易,而令人尴尬的是医院现在还在干应该政府干的事儿。”
同样作为该论坛演讲者的阚全程没有避讳大型公立医院存在的弊端,他列举了四条:医院规模的扩大,管理难度增大;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多点执业等问题上大型公立医院面临诸多体制问题;各类理想化的医疗政策落实不到位。阚全程表示,医院的后勤保障、医疗质量及医患关系处理等方面尽是挑战。
他给出的答案是,公立医院一方面应从内部改善管理方式,一方面积极探索医疗集团、医联体等大改革路径。
虽然阚全程对于郑附一的扩张模式充满信心,但担忧的声音也不时传来。在郑附一成为中国第一之前,华西医院因4000多长床位数而位列全国第一,华西医院也经历过一个快速扩张期。但随着其发展思路的转变,目前床位数缩减至3000多张。
“虽然床位差距巨大,但华西现在的年收入和郑附一几乎相同,约60多亿元。”中国医院协会一位人士认为,华西医院主要在重症领域,相比郑附一要务实许多。
该人士认为一个省级医学背景医院应该更多专注于重症,而不是强调数量。如果不改变现有模式,随着分级诊疗的推广郑附一将迎来床位数空置的风险。
分级诊疗的其中一条红线是“90%的患者留在县级医院。”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人士透露,目前河南省农民在县级以下医院的报销比例达90%。而郑附一报销比例为40%左右,且这一政策早已推广。
“下面的医院看不了病,患者还得往上跑。”对于未来,阚全程称,“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