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论文大全
摘 要:体育教学可以塑造和培养人,她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的不断改善,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觉锻炼的习惯性,似乎越来越差。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热爱体育,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文章就此进行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锻炼;自觉习惯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渴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下,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于是,社会上呈现了“请人吃饭,不如请人运动”、“出钱买出汗”等各种新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愈来愈受到社会人们的青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当代学生的生活优越,兴趣广泛,对体育价值认识并不不深远,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他们身上似乎在逐渐退化,这就要求我们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培养出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实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更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努力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养成他们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二、利用理论课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江苏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参书指出了各项教学内容的授课时数,其中基础知识占9一11%。《教参》指出,“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的方法。”
理论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在练习中正确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学生喜欢体育、崇拜体育偶像的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通过观看实况转播、录像、挂图等有效手段,传授体育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三、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目前,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多是重复使用。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都一样用,给学生造成体育课就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没什么变化的印象,学生认为体育课死板、乏味,加上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从而离开了自觉锻炼的队伍。因此,我们要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根据体育课的教材、类型、课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在组织教法、练习难度、练习要求等方面,应给学生留有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的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引入体育课教学中,包括体育理论课和运动实践课,使体育教学中的声、情、景、图并茂,增加对学生的感性刺激,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特点,合理灵活选用和搭配教材。
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的重复学习,学生产生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在一点一点的消失。没有快乐,如何谈得上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学生不愿意每天都是跑步练习,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那么如何选用和搭配教材呢?比如,与动物动作相联系,与故事童话结合,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的话,教材更显得新颖。以引导为方法,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
现代课程所要关注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需求的体育锻炼项目,则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动机,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然而初中学生虽然是体育学习的主体,但却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主体,他们并不一定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体育需求,他们对体育需求主要反映在对学习与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如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一般都愿意选择轻松的体育项目,而对一些单调的、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完成,但对促进身体发展与达成课程目标特别有效的内容却不喜欢。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需求加以引导和教育。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制定锻炼计划,并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同时将培养学生的自锻意识与健身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并纳入评价与考核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要处理好运动项目殊途同归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尽管所教的教学内容不同,采取的教法不同,但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学习了科学的健身方法,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而“应考式”的体育教学是很不科学的,它只看到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达到增强体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最佳途径。如,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跑步,除运动项目本身枯燥外,主要原因是他们过去练习中,由于不得法,如运动强度密度不适合他们的身体负担,结果自然产生了害怕心理,更谈不上对跑步产生兴趣和习惯,而速度和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跑步的锻炼兴趣呢? 我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特别是男同学),一听跑步就叫苦,可一听踢足球就来了精神,个个生龙活虎,因此,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教学比赛,使学生的跑步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等现象,教师应及时指出:“速度和耐力,是想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或者在练习中灵活运用走跑交替练习、追逐练习、分段计时练习等等多种手段,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让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他们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如果对某种活动没有兴趣,也就不可能形成习惯。学生踢足球之所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他们处在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在逐步形成锻炼习惯的过程。另外,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如:体育委员根据课的内容、学生兴趣安排准备活动;小组长组织游戏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的能力;同时,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练习内容,有利于提高该项目的运动水平,从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身体素质课课练,不断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人体各器官系统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的运动能力是在不断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增强的,体育锻炼的效果往往要在长期的坚持中才能收到成效。体育锻炼效果的滞后性,影响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有机地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身体素质练习,一是丰富了教学内容;二是让学生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逐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为了防止素质练习枯燥、单调,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竞赛,例如:比谁跳得远,单位时间内比谁次数多。可以个人与个人比,也可以小组与小组比,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中,在体育实践中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享受,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但要体现在自己的运动表现和身体发展上,而且还要表现在自己在课堂内外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进步上。
老师经常要考虑运用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只有经常参与,学生才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有了乐趣,他们才会产生情感,然后才能形成一种习惯!所以体育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课堂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课外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体育技能,做到尽心尽兴、心情舒畅。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班级篮球赛、拔河比赛、乒乓球赛、足球赛、排球发球、篮球投篮、立定跳远、冬季三项(跳短绳、跳长绳、踢键子)比赛、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单项个人赛和团体赛。在每年的校运动会比赛前,要下发比赛规程和比赛项目,同学们就会跃跃欲试,刻苦练习,踊跃报名,积极参与。运动会上,他们的加油声、助威声,会一浪高过一浪。这样,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既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又活跃了身心,锻炼了身体,他们还在比赛活动中体验到了体育的力与美,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自觉锻炼的习惯,也促进了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布置课外作业,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在教室里坐着学习的时间增加。体育课外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简单易行,又不受场地限制的练习内容,如跳绳、深蹲跳、抱膝跳、立卧撑、俯卧弓步跳、跳楼梯台阶、快速爬楼梯、手扶楼梯提踵、俯卧撑、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两头起、两头起、原地快速高抬腿等等,让学生在家自觉锻炼,自我锻炼,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中考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分,绝大部分家长十分重视,但布置课外作业,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尝试:每周安排10个锻炼内容,学生们每天回家根据老师的布置,自选一至二个项目,按照“全面、经常、渐进”的体育锻炼原则加以练习,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双休日组织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乒乓、轮滑、等比赛,吸引学生家长一起参加到一些体育锻炼中,在寒、暑假等假期时,还可以利用家长会、家校路路通和家长沟通,组织自行车骑行、元旦迎新长跑等活动,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是家校联系的一个有效载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实践证明,布置体育课外作业,不仅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相反,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也避免了学生为应对体育中考而出现考什么练什么的突击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终身受益,即使是在近几年的体育中考,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取得了较高的成绩,也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结束语:总之,教师能用心开展教学活动,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措施去实践体育教学,让学生在一个充满快乐、轻松、平等、自信,而又可以想象、倾诉、自我展现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这将是现代体育教学所必须有的要求,而处在这样的怀抱中进行积极的锻炼,寓教于乐,学生的身体健康将是无比有益的,对培养他们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更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浏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贵仁 盛志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黄健 孙洪谦 冯小雨《析休闲体育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第二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创新教育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要营造有利学生思维素质提高的氛围和环境
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性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氛围和环境,对于学校来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性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营造出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环境。这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全面激活学生主体思维的氛围和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爱护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心、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辩证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发学生的禀赋与潜能,对他们的创新成果给予积极肯定和扶持,鼓励他们努力探索、努力发现、努力创造。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倡导、推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以身示教,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的效仿者。教师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己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关爱学生,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自觉地正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禀性和潜能的充分开发。
三、强化教育教学活动
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科学思维训练体系,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向全面发展的方面健康发展,各方面的教育应当把关注和改善学生的思维状态作为共同的着眼点。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因此,在数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动,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手工制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青少年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的,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创设激发想象力的氛围,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3、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志
自我意志是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学生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
4、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奋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新潜能的开发。
5、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对科学有浓厚兴趣,从科学研究中感受到无穷乐趣,才坚持不懈的研究,创造了巨大的科学价值。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适当的思维训练,揭示思维方式演进的规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目的。
所以说,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是为学生的主体思维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条件。经过学校、教师的努力,必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出现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利局面。
第三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摘 要: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方法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他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如下阐述。
一、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首先要注重智力的开发
人的智力发展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智力器官的机能发育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可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规律和形体结构,使学生选择跑、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时,亦可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而获得学习上由体育到智育的迁移。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同样重要。
二、创新教育要多样化
1、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体育教学有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2、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新课改中,体育教学内容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调整,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注意授课内容的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课堂,发展创新思维。
三、创新教育要加强自主性教学
体育教学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组织、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这些要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喜欢学生顺从一点,学生越顺从、越听话越好。实际上,顺从和不顺从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在创造性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和不随俗的特点。我们应辩证地去看待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有着很大的市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教师不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是学生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创立能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身体活动,这是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首先,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显而易见的,但身体活动同时还兼有传授知识、发展技能、体验情感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其次,学生的进步还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及感受——理解——创造的思维前进上。再者,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对于运动技能掌握的影响很明显,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因此,创新教育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总之,创新教育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体育教学同样能利用自身的独特性为这一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05。
2、《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08。
3、《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山东教育科研,2000,064。
4、《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探索与求是,2000,04。
第四篇: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论文
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该论文在2004年西安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摘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开展创新教育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教育意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知识的发展性、联系性和有用性,要将传统教育重知识积累转移到知识创新上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做到: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二、重视思维的过程,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地去探求知.四、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敢向学生学习.五、充分认识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只要教师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那么我们的学生才不至于成为高分低能.关键字:创新、拓展、实践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开展创新教育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教育意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丝不苟,不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知识的发展性、联系性和有用性,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立体思维空间.也就是说要将传统教育重知识积累转移到知识创新上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的创新、具备创新精神,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下是我通过课堂教学所得到的点滴体会。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教学中要做到鼓励激情.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才能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来源.因此,老师们要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努力创设优化了的情境,让学生融于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索,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叫《龟兔赛跑》,结果我们也都知道,是乌龟赢了,兔子输了。老师针对这个故事又提出了一个发散性比较强的问题:乌龟和兔子又进行了一次赛跑,从山腰处延直线跑向山脚,这一次谁会赢呢?一个学生告诉我第二次是兔子赢了,因为第二次兔子吸取了教训;另外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第二次还是乌龟赢,为什么呢?原因是乌龟的外壳非常坚硬,它的头和四肢都能缩进盔甲里去,乌龟知道要是硬拼,它肯定跑不过兔子,自己得智取。这跑的路线不是直的吗?又是从高处往低处跑,自己干脆缩成一团,从上往下滚,又省时又省力,所以乌龟赢了!还有一个学生说,第二次比赛取消了,原因是乌龟跟兔子说:“跑步我是跑不过你,我就是练一辈子还是跑不过你,这是我俩不同的生理特点决定的,这是你的长处,是我的短处,但是如果我拿我的长处来跟你的短处相比,我能在水里呆很长时间,你行吗?你也不会赢的。”小兔子觉得乌龟的话很有道理,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对手来比输赢是不公平的,所以他俩决定取消这次比赛!我们暂且不说这种结果对不对,有无漏洞,学生能想象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两朵创新思维的小小的火花,是那么让人赏心悦目,那么来之不易!真是见解独特,富有创意.二、重视思维的过程,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在教学中是要重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创造性,而我们多数教师都让这创新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认为本堂课与这个问题不相关,就不讨论,这样就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认为讨论、提问会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完成,又与教学任务不相关而忽视学生创新新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有位同学提出 了这样一个问题: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水那么深,那么多的建筑是怎样建成的呢?本来这个问题不是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回答这个问题也并不困难,但我没有拒绝学生,而是布置一个作业,自己找答案.通过这一环节使同学加深了对威尼斯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见解和看法一定要坚持多鼓励,多表扬的态度,千万不要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一味的否定和批评,我们要对学生错误的结论或见解给予正确的引导,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敢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做法。对不同的知识的看法只有经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定下准确的结论,这样,既能激励学生下功夫认真钻研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学习兴趣能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上课时我尝试着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就让学生自己去准备资料来讲授这以课,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在课下认真准备,课堂上旁征博引,讲述大量关于地球.宇宙方面的知识,课堂上同学们参与热情很高,效果非常好.这 样学生解决了问题也获取了如何自学的知识,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兴趣自然也就有了。他们也就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学生说话能力大大提高,创新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四、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敢向学生学习。
教师要是能够打破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条框框,开创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定会得到发展新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它要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应抱着和学生相互学习的态度,向学生虚心地请教。在课堂上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使他们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实践我体会到,教师真的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五、充分认识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个很完美、很值得向往的形象。学完课文了,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闰土的勇敢、聪明。我说:“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的样子吗?”学生们对此兴趣很浓。我便将《故乡》推荐给了学生。学生读完后,对中年的闰土的变化以及造成他的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讲闰土变了,变傻了,变呆了。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不过,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课外的世界更精彩.教《草船借箭》,便把学生带向三国;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便把学生带向《西游记》。教《猫》时,带学生走向老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拓展阅读的实践,这就是一种“大阅读”观的实践,.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只要教师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那么我们的学生才不至于成为高分低能.所以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张鸿斌
2005年3月
第五篇: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学号
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
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学 院 名 称:体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体育教育 学 生 姓 名: 路 文
二○一二年三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CITY UNIVERSITY
Talk about sports games in the sports teaching in the role
College
:Sports institute Subject
:Sports eduction Name
: Lu Taotao Directed by :
Liu Kangchao
March 2012
摘 要
学校体育教学不只是一种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和活动的能力,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自由的主体共同参与其中的精神生活。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显得比较机械呆板,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体育游戏或采用游戏方式进行体育教学会给体育课带来生机和活力。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发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四大基本作用: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针对这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的论述。证明体育游戏对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和促进其个性发展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总结出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提高对师生对体育游戏的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1.1 研究对象
兰州市中学生100人,兰州市体育老师35人。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收集2001年至今的“期刊网”上有关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的文献30余篇和体育游戏等学术资料,有效文献7篇,以对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1,2.2调查问卷法
对兰州市中学生(男75人,女25人)、各学校体育老师(35人)发放调查问卷135份,回收130份,其中有效问卷127份,有效回收率为94%。
1.2.3访谈法
对部分老师及中学生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及讨论交流。了解他们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的看法和建议并进行归纳分析。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
表2.1 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
练习兴趣的作用的认可度调查
职业
教师 学生 合计
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作用
很大 26 46 72
% 76 49 57
较大 6 39 45
% 18 42 35
小 2 8 10
% 6 9 8
无 0 0 0
% 0 0 0 表2.2 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游戏能发展学生
身体素质的作用的认可度调查 职业
教师 学生 很大 24 40
% 71 43
体育游戏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较大 9 43
% 26 46
小 1 10
% 3 11
无 0 0
% 0 0
合计
58 52 41 11 9 0 0 表2.3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游戏能增进学生
心理健康的作用的认可度调查
职业
教师 学生 合计
表2.4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游戏能促进学生 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的认可度调查
职业
教师 学生 合计 很大 18 35 53
体育游戏能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 53 38 42
较大 10 31 41
% 29 33 32
小 2 15 17
% 6 16 13
无 1 12 13
% 3 13 10 很大 21 28 49
% 62 30 39
体育游戏能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较大 9 31 40
% 26 33 31
小 3 21 24
% 9 23 19
无 1 13 14
% 3 14 11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概述
根据回收的问卷可以得出,体育游戏摆脱了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教学方法枯燥单一的缺陷,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巨大。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普遍认可的作用有四种: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2分析体育游戏的作用
2.2.1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表2.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其中76%的教师和49%的学生都认为体育游戏可以很大的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究其原因,与体育游戏自身具备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体育游戏其基本
10的意志品质。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而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我认为多采用体育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通过其自身对角色性格的揣摩和反复体验,思维和情感得到发展,品德和行为也得到培养。这就使得思想教育鲜明生动,随机而贴切。同时,他们在游戏中闪亮的点点心灵美的火花,在教师的发扬光大之下。在体育游戏中,严格的规则和道德规范,要求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来进行游戏,还可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和意志力。提高集体荣誉感和组织观念,加强行为的自觉性、独立性和方向性【5】”。在体育活动中,青少年往往会歌舞相间,动静交替,视、听、想、练有机结合。各种体育知识、技能和经验综合运用,从而在大脑皮层相应的运动区和言语区建立起频繁的多种复杂的、神经通路,使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得到改善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因而促进儿童、青少年大脑皮层的成熟和潜在能力的开发。使他们变的更加聪明灵馨。因此,体育游戏能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创设合理的、和谐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游戏。2.2.4体育游戏能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从表2.4可以看出,58%的教师和38%的学生认为体育游戏有很大的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从表中数字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体育游戏具有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他们普遍认为,体育游戏是在规则的约束下,通过集体的共同参与开展的,因此它可以培养学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尽快适应规则、应用规则发展个人空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手段使学生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但体育游戏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是因为体育游戏只能在“社会”环境既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在体育游戏的环境中,学生可以以更加直接、生动和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似于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如竞争、冲突、分享、合作、共处、避让、包容、突变、角色和角色转换、赞扬、批评、成功、失败、规范、处罚等等,从而不断增强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游戏是在一定规则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活动中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周围.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新导航刊,2008,(22).【2】孙恩民,丁建安.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N].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17.【3】李龙,王艺兵,李岩.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定位[J].湖北体育科技,2001,(1).【4】林勇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09,(7).【5】杨玉霞,试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周口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01,(2).【6】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N].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02-15.致 谢
本论文是在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是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还要对传授过我知识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教授我应有的专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你们认真负责的教导下,让我有了宽容的心态,认真负责的处世态度,还有为人师表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