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2:2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

第一篇:浅谈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

体育教学改革的最大特点不是改教材,而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有兴趣自主学习,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做创新性的学习活动。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设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索新知识的思想火花,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总结如下几点,供同行们参考。

一、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展示任何一种器材在学生面前,教师都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活动中可设置一定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篮球赛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师出示篮球后,没有示范动作,只是说:“你们能想出玩篮球的各种花样吗?比比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接着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玩出各种不同的花样来。活动中教师要留意观察谁想的花样多、与别人不一样,然后请这些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学习,最后教师将学生们想到的动作综合成游戏。

学生阶段的孩子,运动能力差,家长也不注意培养,连起码的运动技能也没有。而体育教学则能填补这些不足,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科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从基础入手,进行各种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比如说站立式起跑的练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马上就能掌握。而这一节如果用启发式教学,或者学生自学的方法,则不科学,也不恰当,是老师在故意绕弯子。

二、加强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育课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是学生进行自学和创造的基础。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形成技能技巧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

要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引起联想,加深思考,促使创新能力的发展。如利用挂图、运动图片、完整与分解示范、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化静为动,做到图文并茂、形声结合,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课的开始或学习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时(如短跑、长跑、跳远等项目),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进行练习,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师生共同观摩、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对这些创造性的想法,我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学生加以赞赏并发表自己的建议,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造信心。

三、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他们不断自学、探索,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同时给予的自由支配时间是有学习任务的,是在教师精心策划下,用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为此,每节课我会给学生留出一点时间,请“运动小能手”来演示一下所学动作或内容,甚至是讲讲各自的所见所闻、做游戏、自创动作、自由表演。就是在这看似松散的有限的时间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知不觉提高了,身心素质都得到了增强,得到了师生的肯定,树立了不断创新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研究问题。首先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即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并且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设置问题、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能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如前滚翻教学,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方砖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哪个容易滚动?”学生马上会回答足球容易滚动。此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时要把自己的身体团成圆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然后再让他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思考并展示创新动作,师生共同探讨,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不断钻研新教材教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新的教法应立足于学生认知客观世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过程。现在的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使学生相信,大脑通过训练可以变得聪明起来。要大胆改革,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旧模式,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调动学生在课堂及课下参与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

新教法重要的一点在于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重新思考、不断创新,以解决手头所遇的新问题,鼓励学生独树一帜,激发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学习”,我们应把紧张的“教育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安排,教师教的内容也应由“新知识”转变为“新方法”,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权威、主宰课堂的主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协作关系,教师的工作只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条件,营造一种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使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潜力。

第二篇:地理教学要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

摘要:环境问题已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环保教育也是其主要目的之一。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应从教育学生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把环保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将环境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环保意识。对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健康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三废”排放量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由此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社会谋求合与作共同发展的主要内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环保教育也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掌握一般的地理科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环保意识,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健康和谐。

一、教育学生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现行的地理教材,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创造物质财富,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阐述了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活动场所,也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追求暂时的财富而不合理的利用资源,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如近年来发生的沙尘暴天气,给每人的生活都带来的极大的不便和危害。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就以此现象为主题,来讨论这一天气的成因及其产生的巨大危害,进而分析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来感受环境问题时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也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为了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促进我们的生活和谐每个人要树立起“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通过地理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必得当前人类正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臭氧层出现空洞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困扰。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要让学生懂得人类是地球大家族中的组成成员之一,和动物,植物一样共同享用地球环境及自然资源,违背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自然界就会用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来惩罚人类。

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材内容,教给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如在讲述水与环境的内容时,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生成,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并且要对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逐步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各种措施和途径,使学生们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从而让学生树立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三、把环保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现实生活中突出的环境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树立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并且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如近年内蒙古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天气,给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危害,我们在教学中就以这一环境问题为主题向学生详细地介绍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及其产生的巨大危害,进而提出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组织学生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地下河沟、乡村生活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恶臭的死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水、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在教学时要始终注意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就是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又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将环境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

环境意识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伦理道德,情感意志等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崭新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的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组织以环境保护内容为主的主题班会和知识竞赛,使学生的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还可利用寒暑假组织同学进行社会调查,参观一些环保工作比较差的和比较好的单位,工厂等。我们还可以举行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拓宽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意识和态度。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环保专家作专题报告或讲座,同时可举行以环境教育为内容的演讲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进行环保义务宣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营造绿化带,种植树木花草,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不仅要教给教材中所涉及的一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知识的真正目的是要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进行关注,特别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的环境问题引起每个人的注意。在教学中只有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同时把环保意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使每个人更好的保护环境,建设美丽而温馨的家园。

第三篇:试论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非智力因素 培养

1.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性格、情感、意志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具体包括志向、成就动机、求知欲、表现欲、学习热情、责任感、荣誉感、义务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独立性、坚持性(坚韧性)、自制性、群体性等十五项因素。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2.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2.1动力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能使学生的智力健康发展,学习积极性高,态度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这就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促进智能发展和发挥。反之,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的学生,则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觉性,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缺乏毅力。学生的动机过程影响智力与能力的操作效果,促使学生发挥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并将知识技能迁移到新情境中。

2.2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儿童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方面。一般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是孩子的智力水平不高,其实不然。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独立完成功课,即使是学习也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他们的成绩当然会不好。因此,我们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挥非智力因素定向作用,使学生的行为和认知统一起来,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控力。

2.3补偿作用。

补偿作用是指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与能力的某些方面的缺陷或不足。性格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自信心和果断性等性格特征,勤奋、踏实的性格特征,都可以使学生克服因知识基础较差而带来的能力上的弱点。

2.4巩固作用。

学习活动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能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前进。反之,任性、懒散的消极因素起主要作用,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就不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1重视师生情感、学科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是行动的精神支柱,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积极的情感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干扰、阻碍学习,使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引起不良的行为,起反向的作用。学生对教师没有感情甚至反感,那么教师讲课再好学生也听不进去。因此,教师首先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集中精力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努力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在讨论、辩难中,引导学生去探究同学之间不同的观点,促成兴趣的迁移与泛化。课堂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活跃课堂气氛,允许学生主动提问,鼓励学生与教师争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相互促进的场所。

3.3学习动机的培养。

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当前正掀起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应充分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教育,因此,教师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习运动技术不是最终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增强体质,掌握运动能力,丰富锻炼身体的手段,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练。

3.4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是意识能动的反映,它对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以及提高人的心理品质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意志、勇敢和目的性的培养问题,是具有头等意义的问题之一。”学生在对某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不碰到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必须靠意志来支撑。

3.5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主要表现在做什么和怎样做两方面。学生具有良好的性格,就能促进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发展。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坚持性、顽强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等性格特点。同时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性格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用精神振作、情绪高涨、意志坚强、果断恬静等性格影响学生。

4.结语

我们强调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绝不意味着就不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特有的优势,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天石.从教育实习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思路.福建体育科技,1998.8.[2]林文川.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福建学校体育卫生,1993.2.[3]王为民.体育教学与意志培养.福建学校体育卫生,1997.3.[4]丹尼尔·高曼.情绪智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5]罗晓明.人格本位.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05.3.[6]李秀丽.体育在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体育教学,1999.2.

第四篇: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我在教学中对进行创新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活动,在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自然、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异议,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敢想、敢问、敢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发挥。

二、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起求知欲,展开积极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常见的盐”时,首先让学生判断一些物质所属种类,在物质中我设计了纯碱,从名字上看是碱,那么它是不是碱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新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感到诧异,为什么叫碱不是碱呢?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回忆碱和盐的定义,结合纯碱的结构特点分析,学生积极思维、讨论很快掌握了新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重“探索”、重“过程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重“探索”,重“过程教学”,设计探索性的实验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例如:我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把教材中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的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的结论不符。学生很迷惑,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很快得出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讨论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再由学生演示,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质量不变,学生非常兴奋,以探究的形式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学生动手“做科学”,使他们亲自体验探索自然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实施创新评价,激励创新精神

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我觉得一个正确的、创新的评价方式,可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我们都要积极、正确地评价他们的创新活动,对他们的创新加以肯定、表扬、鼓励,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爱创新、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课题。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尝试,有待今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第五篇:高中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论文

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是通过对学生的意识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来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吸收。创新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国防发展中重点提倡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分析

从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培养是为了以后能够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普遍化、科学化。从人的思想发展上来讲,创新意识是其他一切意识养成的基础和推动力量,也是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意识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全面认识体育教学,并创新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提炼自己的体育潜能。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思维变革、思想变革的导火索,学生才能够点燃创新与变革的火箭。

二、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

创新意识培养需要一个更为开放的教学制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验证。高中体育教学属于户外教学活动,实践机会也更多,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提供相应的条件,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1.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教学核心

传统的高中教学理论主要针对体育发展史和体育技能进行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档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缓解学生文化学习课程的压力,一切活动的开展也都是按照教育部关于高中体育教学课程要求开展的,对体育教学还不够重视,教学核心的制定更是偏离了教学本质,因此,必须树立以创新意识体育教学核心,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该围绕创新意识培养而开展。高中学习生涯中较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学习压力比较大,在体育课中放松身心是一方面,但是,更应该抓紧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推动作用。

2.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开展体育创新课堂的基础,也给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起到了标榜作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意识,然后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课程安排进行培训和优化,以创新教学为主要参考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注意是规范,而与约束无关,积极支持教师在教学中标新立异,创新教学方法。

3.教学准备工作

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同样具备层次性、递进性。在向创新意识培养的体育教学课程过渡之前,要给予学生一个缓冲期、适应期,之前学生的体育课一直都比较自由涣散,如果突然将学生召集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一定要事先进行规划,例如,第一次的课程可以给学生预留25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第二次预留20分钟,第三次预留15分钟,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适应慢慢被统一管理的体育教学课。在统一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迎合学生的兴趣,实施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更有创新的体育活动,注意增加竞争气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对学生提问,提问是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提问的类型要有创新性,例如:羽毛球还可以有哪些发球和对打方式,然后邀请回答者进行演示。

4.方式创新与实践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学生的思想向创新的方向上引导,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某些问题的答案评价方面、学生练习方式上面不能过于刻板。在竞技技能学习与运用中,可以提出要求与规范,但是,并不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达到标准效果即可。可以较多地利用现在的网络教学技术进行教学,生动的多媒体画面演示、精彩赛事播放与讲解等,都是非常优秀先进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将举出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1)制订任务与角色学生在课堂中不仅仅是学者角色,也可以是教师角色,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学讲解,以角色转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学者的时候,学生的想法是学生要如何躲避老师的监督,当他成为老师以后很清楚地知道学生会做些什么,也就能够意识到制止曾经自己有过的、不恰当的行为。

(2)技能教学的创新在篮球教学中,一般会采用小组传球、头顶传球的方式,经历创新以后,出现了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的方式,还可以有单手运球方式,通过新颖的技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养成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会试图去创新,从而养成创新思维。高中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独特优势,应该大力进行开发,通过思想与方式的转变,提高其创新意识培养的力度。


下载浅谈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

    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每一个学习个体有了创新意识,还需要有创新学习,所谓创新......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论文(模版)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有利条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把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学生个体......

    大学生体育意识研究论文

    【摘要】大学生作为我国的第一生产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有责任拥有强健的体魄。根据2000年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我国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均有所下降。面对这些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5篇材料]

    现代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

    刍议创新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教育论文

    【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

    论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

    摘要: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又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培养须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篮球意识的......

    小学数学论文创新意识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创新意识论文: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摘要:创新意识是体现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学科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结合数学的学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