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度的功夫美文

时间:2019-05-15 12:2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握度的功夫美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握度的功夫美文》。

第一篇:把握度的功夫美文

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笼统而简明,西方人能写一篇论文的事情,中国人可能寥寥数语就讲完了。一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只有区区5000字。若是用黑格尔的思维和叙述方式,可能写几十本厚书都不止。中国语言有时只几个字便彻照幽微,力透纸背,饱含玄机,令人思之无穷,比如“上善若水”。有时一个字便包含了无尽的智慧和韵味,如中国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讲究要把握“度”,这个“度”便令人回味无穷。

《说文·又部》上解释:“度,法制也。”其意指标准、限度、幅度、法则等意思。《国语·周语》有:“用物过度妨于财。”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相传儒家心传秘诀中“允执厥中”的“中”就有度的意思,“中庸”也有度的意思。

“度”就是利与害的分界线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会碰到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

若把握不好“度”,事物的结果往往会走向预想的反面。例如,我们讲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如果一味放任自流,让其起全部作用,财富就会越来越集中,造成贫富差距畸大,引起社会动荡,最后还是会影响经济发展。我们讲要更好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但如果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全搞行政命令,就会影响经济活力,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关键是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度”。

若把握不好“度”,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例如,父母关心爱护孩子是好事,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溺爱过度,就可能使孩子学坏,成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我们平时教育做人要有骨气、有个性,不能逆来顺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但如果一个人过于清高孤傲就会惹人嫉恨,没有朋友,人至察则无徒。这样,反而不利于他在社会上的发展。

若把握不好“度”,正确的就可能变成错误的。真理和谬误常常只有一步之遥。例如,我们要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搞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非法剥夺农民土地、赶农民上楼,这就犯了错误。又例如,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过分干涉孩子的职业选择、婚姻自由,对孩子造成伤害,往往是好心办了错事。

若把握不好“度”,有利的事情就可能变成有害的。例如,生了病要吃药打针,治疗疾病,但如果没按医嘱或没把握好用药的量,本该服一片,你为了早日治好病服了十片,这就会造成药物中毒,甚至导致生命危险。工作勤奋努力是好事,但若不注意劳逸结合,过度劳神伤身,就会身心疲惫,积劳成疾,结果适得其反。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度就是分寸,就是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利与害的分界线。把握好“度”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光认识到把握好“度”的重要性,并不一定在实践中就能真正把握好“度”。

“度”就是恰到好处

把握好“度”是一个长期修养的过程,至少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真功夫: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好“度”,首先必须对所面对的事物有透彻的认识,并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要知道“度”在哪里。这就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事物,研究事物,做到胸中有数,从而找到把握度的节点。

要有超越功利的境界。这就是说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事物,不能有私心,不能怀着个人目的去处理事物。人一受到功利的影响,必然会偏离事物原本的真相,必然不能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把握好事物的度,从而失之无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很高的道德修养,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困难所惧。有了这种淡定的境界,才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允执厥中”,不失其度。

要有洞明练达的智慧。“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把握好“度”,是学问,是智慧,它没有秘诀,是说不出、写不来的。这种智慧是人的学问、实践、天赋、悟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练出来的,是反思失败中悟出的,是苦难对人的回报。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即如是也。

总之,所谓“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恰到好处。正如司马相如形容绝代美人那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如果对“度”把握到这个程度,那就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一个“度”字定格了一个人的能力品位,“度”字中见德行。“度”字中见学问,“度”字中见智慧,“度”字中见成败。

第二篇:把握自己美文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应该想方设法活得自如,活得轻松,活得舒心。因此,要尽可能地把握生活中每一点美好的时光,把握每一次可能碰到的机遇,把握自己的一生,精精神神,实实在在,健康地活着。

把握自己,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动力,也是走向健康的动力。老子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就全在于自己的信心。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关口都能闯过。这种信心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是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柱。如果人缺乏信心,求之徒劳,畏首畏尾,胆小怯弱,难免事倍功半。

把握自己,必须有不懈的追求。人生只有不懈的追求,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才有生命的辉煌,才能青春永驻。诸如对知识的渴求,对技术的钻研,都能获得精神的慰藉。还能得到生活的满足。我们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求知创新,才算不愧对人生。

把握自己,必须仔仔细细把握自尊。当人有了自尊时,也就有了信心和勇气,无论顺境、逆境,都不会失去自己。有人说:“自尊无价”,的确如此,有许多人认为“活得累”,大多是失去了自己。有些人惯于搞歪门邪道,善于逢迎拍马,长于挖空心思抬高自己,绞尽脑汁贬低别人,甚至做出媚上欺下、弄虚作假等丧失人格的事来,这样的心态,岂有不“累”之理?人活世上,要不卑不亢,没必要违心地做人,更无须戴上假面具逢场作戏。

把握自己,必须舍得吃亏。宽宏大量,遇事忍让,薄己厚人,舍得吃亏,人际关系才能处理得十分和谐。得道多助,宽则得众,大家自然会时时处处支持你、关心你、帮助你和鼓励你。这样,既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又有利于健康长寿。这就等于得到了最大的便宜。

把握自己,必须学会通达、乐观。人生之路,并不都是布满鲜花的大道,而是顺逆相随,鲜花与荆棘相伴。当身处逆境或者痛苦袭来,你不妨苦中作乐,勇敢面对。凡事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从容豁达,不忧不惧。乐观的人生才能让你感到生命的美丽。

把握自己,要让善意永驻心间。孟子云: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因此,做人不可无善,人若无善,就会乱来与作恶,滑向深渊。一个人多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必然心理平衡,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体健寿高。

把握自己,莫让浮躁占据心灵。如今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诱惑多多,人际关系趋于紧张,社会不良风气也在深深影响人们的心灵。这一切都会令人浮躁、不安、心乱。面对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要心不跳,眼不红,心静如水,不为权利所争,不为名利所诱,不为金钱所累,不为“灯红酒绿”所吸引。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消除心中的种种私欲与杂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社会变革与人生道路,不图虚荣,不慕富贵,不怕挫折,不斤斤计较。守住心灵的净土,宁静、悠闲地细细品味人生,咀嚼生活。

把握自己,还要把握好自己的健康。人世间,一切皆为身外物,唯有体健才是真。一个人若要健康,不靠灵丹妙药,不靠“以补求寿”,关键在于如何自我保养,自己不损害自己。最根本最有效地保养是培养自己的良好心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把握自己,并不是说凡事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只要你认真去做了,仔细去想了,努力过,拼搏过,奋斗过,坚持过,即使没有取得你所期望的成绩,人生也并没有遗憾。这正如有句话所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第三篇:宣传工作要把握好“度”

宣传工作要把握好“度”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不把握好度,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新闻媒体作为宣传主阵地,正面报道党的政策方针,积极反映社会主流意识,给读者积极向上和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但如果宣传失“度”,可能带来对成绩的夸大,对成就的溢美,对工作的拔高,导致宣传工作的失真失实失效,让宣传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宣传工作一定要有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充分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尺度。

一、宣传工作谨防“过度”

当前我国宣传工作存在一个较大问题是时常出现宣传过度现象。比如媒体在树立正面典型时,无限赞美某英雄只顾集体不顾家,只顾工作不顾人,实际就是将英雄形象树立在丧失人性的冷血基础上,读来让人觉得虚假且心寒;又如宣传某领导多次到同一基层单位指导工作,实际说明前几次工作效果不明显,便有了否定领导能力之嫌;还有某台宣传“走基层”,为突出采访的深入细致,大量报道某地非常愚昧落后的一面,实际上就从宏观上否定了党的伟大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如此等等。仔细分析此类宣传有以下三类特点。

溢美过度夸大形象

正面报道与积极宣传,从选题立意起就融入了诸多的主观因素,报道者的方向性、目的性都比较明确。事实上,溢美之词与言过其实的报道时常出现在关于地方形象、工作成绩与部份领导的电视专题节目、报刊专题报道中,摆拍的镜头和图片容易给读者造成错觉。原本有质量问题的工程,却被渲染成巨大的建设成就;原本给老百姓送温暖活动,却被突出报道成领导关心群众的高大形象。一些通篇过度渲染的报道,言过其实而且毫无新意的夸赞,还往往会造成大家的反感和排斥。

虚假宣传断送新闻生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但不少宣传中却包含着成本极其低廉的造假。2010年12月,某记者采写的新闻中,有30余条内容是以家人为采访对象,其中不乏大量正面宣传,如《冰城儿童在话剧院博物馆里“过大年”》、《城里人到乡下办年货成为时尚》等,当新闻当事人被细心的观众“识破”后,宣传内容不仅没有营造出和谐的节日氛围,反而让人觉得滑稽和可笑,更引发广大读者对于记者职业操守以及新闻行业的质疑,造成了正面宣传的负面影响。“马屁新闻”适得其反

在新闻的正面宣传中,无限夸大的正面宣传看似在宣传领导的正面形象,展示领导的发展成果,但是从读者角度来看,这类新闻的价值却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一篇《某领导急救落水女童》本末倒置地将在岸上指挥救人的领导作为主角,而真正下河救人的群众则一笔带过,结果新闻成为网友炮轰的目标;事实上,随着读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增加,当媒体把此类新闻再当作吸引读者眼球效应的“法宝”时,“久经考验”的读者已经产生了免疫能力,从而容易对这种新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怀疑。媒体的正面报道便会大打折扣,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宣传工作如何“适度”

近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既朴素又深刻,既平实亲切又充满力量,凸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肩负历史重任、脚踏实地奋斗的精神风貌。这是一个成功的报道。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度”,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组织新闻宣传,要充分考虑到事物的正和反、主要和次要、局部和整体以及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新闻传播者应该自觉按照“三贴近原则”要求,科学分析各种舆情,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基调要平实、亲切、可信,受众才会信服;宣传报道要讲究辩证法,不要拔高,以免造成浮夸。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宣传工作要有全局意识

“全局意识”是从宏观把握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层次的、能动的、历史的自觉意识,充分认识、正确理解、认真把握一个时期党和政府工作的总任务、总目标,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形势,把新闻宣传工作置于大局的统率之下,才能服从和服务于大局,才能努力做到“在大局下规划,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在大局下调控”。如某地努力宣传一个人“拯救”了一个麻风病村,客观上就否定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甚至说明当地政府不作为,说明政府不关心群众疾苦,说明政府不如个人,这就是缺乏全局意识的表现。传媒环境的大变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新闻事件置身于更为宏观的时代背景中,从地方发展、国家命运等全局的角度出发,才能扎实开展宣传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宣传工作要做好“三贴近”

老一辈著名新闻记者穆青在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采用大量贴近百姓生活的事实作依据,充分展现和印证焦裕禄的光辉事迹,成为新闻采写中的经典。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在辽宁日报做记者时经常深入基层,才能采写出了许多真实反应群众生活的优秀的稿件。这启示我们,记者编辑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展现人物特色,也才能让新闻宣传得到群众欢迎。

传递正能量要留有余地

传递正能量是新闻媒体不可回避的责任。但在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媒体记者和编辑一定严格把关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个人主观情绪,宁可说得不足,也不要说得太满。尤其是在成就性工作报道上应格外注意,不要好大喜功,搞注水浮夸,慎用“跨越”、“辉煌”、“给予高度评价”、“给予充分肯定”等全面性评价的词语,对一些重大工程的开工和竣工的宣传,更要把握分寸,切不可“献礼”而失真。要将党和政府的主张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统一起来,将正面宣传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收形式统一起来。

正面宣传不回避舆论监督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新闻宣传的政府主导,网络媒体的崛起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及时、丰富的信息来源。因此新闻从业者需要把握好正面宣传与负面监督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展示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回避对社会负面的现象的监督,努力从负面监督中凸显出正面宣传的价值。

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宣传工作的开展能为时代发展提供进步力量,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各项宣传工作,必须着眼提高科学化水平,不断改进提高,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牢牢把握新闻宣传的“度”,让新闻宣传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导向力量,成为民意、民心、民愿的表达渠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及状况的重要展示窗口。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中“度”的把握

班主任工作中“度”的把握

班主任管理学生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柔和是似水的智慧,那么,班主任怎样把握工作中的尺度呢?

一、树立威信与过度威严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记得,刚接一个班时,师生之间还不熟悉,当我第一次同他们讲话、上课,他们的注意力是那么集中,布置的任务是那么顺利的按时完成,这就说明学生都想进步,都想在老师面前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不知不觉地洞察老师的言行,基于这一情况,我特别注意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身特长,去“征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染每个学生,在工作中注意言行一致,与学生相处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提出适合其特点的要求。学校、班级所定的制度更要坚决执行。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因此,在工作中我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更是严得有理、严得有度、严得有方。俗语说:“响鼓敲重锤,笨鸟促先飞”,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教育,自尊心强的则要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还要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但是,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征服、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把握不住尺度,容易形成专制主义,通过高压手段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就此,班主任也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扳出一副严酷面孔。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常常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切断了师生交往的纽带。学生只好对班主任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也就无从谈起因材施教。

因此,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火候,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二、充满信心与过高的期望

信心是基于对事件前景的分析而确立的一种倾向,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作为班主任,我们有必要树立做好班主任的信心,不仅对教育事业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培养不好的儿童,没有哪个儿童天生不可教;只有不能教的老师,没有不能教的学生。”中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的进步与退步,品行的良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极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这个信心,才能认真耐心地探索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的转变。

但是,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等于抱以过高期望,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易出现强求学生得高分,争第一,考名校,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势头。可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班主任确按单一的目标和方向去追求、去努力,最终事与愿违,以此完全对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恨铁不成钢”。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偃苗助长”的行为。部分学生始终品尝不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出现逃学、出走等极端行为。因此,要由基础定起点,由现实定目标,只有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解渴,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若目标太高,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失去信心。

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担负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社会人才的重任。

三、悉心教育与过细指导

面对被喻为祖国未来的学生们,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责无旁贷,而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对学生悉心教育,坚持做到工作中以“勤”字当头,这样班主任就会耳聪目明,工作中才会有条不紊,层层展开,步步落实。

谈到“勤”字,首先应是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思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对于班主任工作,我们也要勤动脑思考,古人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管理学生。其次,要勤于疏导。要求班主任有一张“婆婆嘴”。要经常表扬先进,指出问题,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还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双方都受益匪浅。因此,班主任要勤下班级看看,无论是自习、间操还是其它活动。同时班主任还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与各科老师联系要勤,从而真正架起一座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桥梁。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为此班主任要勤观察,勤交流,勤鼓励,勤记录。在工作中以“勤”字当头,才是当好班主任的一条最有效途径,但又要把握“勤”的度,不能对学生的生活加以过细指导。

在我初任班主任工作时,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严密组织,毫发不爽。集会时,亲自整列排队;劳动时,指手画脚,督战到底;学校安排的文体竞赛活动也都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作部署,唯恐不周。就是这样,班级多少获得一些奖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一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久而久之,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后,我本着一个原则:学生能干的事,老师绝对不干。把任务下放到班委手中,班会组织过程中也是由学生自己拟定主题、组织、排练。班级各类事项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而班主任只是个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人,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对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久而久之,班级的事情有人管理,学生们遇事主动去做,积极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我也为他们增加了锻炼才干的机会,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已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又不能对学生加以过细指导,使学生形成依附人格。

四、培植爱心与过分的关心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感化“金石”的效果。记得我初当班主任时,班级有一个“让人爱不起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吸烟、喝酒、打架、劫钱……不良习惯特别多,我凭着一颗做教师的责任感和良心,对这个学生投入无限的爱,跟他耐心谈心,但对方仍听不进去,并质问我“您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他的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他对我给他的爱不理解,产生反感。从此我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由一味的批评改为每周表扬他一次细微的进步或微弱的闪光点,并安排他管理班级纪律。方法改变之后,他各方面发展都很快。可见,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就没有解决不了问题。

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理解很肤浅,认为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偶尔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心的真正含义。同时过分的关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严重误区,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大事、小事都操心。例如:天冷了,叮嘱学生多穿衣服;生病了,亲自送水送药;受了挫折,立即安慰;学生有困难,马上解囊相助。总之,洒向学生都是爱,这种过份的关心和爱护,更加强了学生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滋长了学生贪图安逸,不敢吃苦。我认为,班主任不能温情地剥夺学生接受生活考验的机会。相反,要利用各种契机,让学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独立照顾自己,不断磨炼经受风雨袭击后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也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把握文本解读的“度”

把握文本解读的“度”

—— 以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二册中《螳螂捕蝉》一文为例

嵇春明

有创意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把握好文本解读的“度”。那么如何把握文本解读的“度”?本文以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二册中的《螳螂捕蝉》一文为例,以点带面,从文本解读的效度、深度、广度三方面试作粗浅探索。

一、把握文本解读的“效度”

文本解读的“效度”不高是语文阅读教学陈陈相因、千篇一律的主要原因。以本文为例,教者通常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寓意,和少年劝说方法的巧妙上,在实际教学中,又常常把根据课文理解寓意作为重点,理解劝说方法的巧妙又仅仅从以寓言说理的角度加以分析。这样的设计不无道理,因为教材、教参的编者都是把理解寓意、体会寓言说理的特点作为编写目的和教学重点的,但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言,这种设计的不足显而易见,容易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原因就是教者文本解读的效度不高。理由是:

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文中不但点明了寓意,而且寓言故事本身就是寓意的证据,文章开头描述的情形也可作为理解寓意的例证,在这种情况下还把理解寓意作为教学的重点,低估了高年级学生的理解力。

二、寓言的本文也好,改编后的课文也好,虽然有繁简之别,但写作意图没有变,都是为了说明少年劝说艺术的巧妙,寓言只是为了体现少年劝说艺术的巧妙而虚构的,不应喧宾夺主。

三、本文劝说的巧妙不仅仅体现在以寓言说理的劝说方式上。

那么如何提高文本解读的效度呢?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把视角转移到“劝说的艺术”上,深入探究吴王攻楚的深层原因,比较大臣和少年劝说方法的异同及深层关联,并结合相关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必能探骊得珠,收获更多,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功效。

教者只有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发现、提炼出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问题,才能找准切入点,从而真正把握好文本解读的效度。

二、把握文本解读的“深度”

为文本定性是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任何一篇阅读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体现为此类文本的一般属性和独特个性的统一。解读本文应在把握“劝说”的共性的前提下探究本文劝说方法的个性,即本文是如何劝说的。

把握本篇课文的文本个性,需重新审视以下问题:吴王拒绝接受大臣意见能否仅仅理解为吴王的“固执”和“专横”?如何理解吴王从“固执”到“恍然大悟”的认识上的跨越?少年的成功仅仅是运用了以寓言说理的劝说方式吗?

课文第一节把吴王拒绝接受大臣的意见归结为“固执”,教参据以分析得出吴王的专横,这种性格决定处理问题的方式(适用于历史上的许多暴君)的分析虽然有一定的道理,这篇寓言的文言文原文就明言了这一点,但细究本文,揆情度理,不难看出,吴王和大臣的分歧的实质是在如何看待攻打楚国的利弊上,大臣们更多地看到这样做的“弊”,而吴王更多地看到这样做的“利”,这才是症结所在,这样理解才能更圆满地解释吴王后来的“恍然大悟”。《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开头写赵太后拒绝大臣们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建议,也不能仅从性格来认识。所以,就本文而言,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物性格的层面,还要从思想方法的层面——权衡利弊作取舍的角度,探究人物行为的动因。而且,仅从性格层面分析,无法解释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吴王不明白呢”这一问题。

尽管课文受原文影响,写得很简单,但教学中却不能作简单化的处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做到立即让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企图呢?一般说来是办不到的,因为认识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应给以时间,应充分的协商。把握了这一点是理解少年巧妙的劝说艺术的前提。

如何理解吴王从“固执”到“恍然大悟”的认识上的跨越,课文把吴王“恍然大悟”的功劳记在少年身上,虽然不无道理(主要受寓言原文的影响),但毕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如前文所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寓言所说明的道理并不难理解。少年和大臣的劝说,从道理上讲,毫无二致,仅是表现形式有所区别而已。与其说吴王被少年说通,不如说他此时的认识已有转变,同时少年冒死进谏的忠诚、机智和勇敢的品格也打动了他!没有吴王认识上的转变,大臣们和少年的劝说能成功吗?恐怕不能。因为大臣和少年的劝说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吴王认识上转变这个内因起作用的。所以,应把把吴王的“恍然大悟”归结为大臣和少年的合力促使吴王发生了认识上的转变。

虽然本文所描述的情形未必是史实,但“其事未必然,其理未必不然”。对少年以寓言说理的方式也要深入分析。就课文来看,大臣劝说失败的原因从表面看是因为运用了直接陈述利害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刘向是不主张使用这种方法的,他认为使用这种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于事无补,于己有害,甚至会带来杀身之祸),实际上还有深层的原因:一是时机不当,想让吴王立即放弃攻楚的计划不现实。二是廷议的方法不当,应让吴王有充分的考虑时间,应多进行个别商谈(这一点在课文中体现得不明显,巧谏往往是通过个别商谈的方式进行的)。越是情势危急,越要讲究方法,否则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大臣们的最大失误在此。联系《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开头的描写,这一点可以看得更清楚。大臣们劝说的“弊病”恰恰被少年避免了。一是时机把握得当。经过了君臣的争议,吴王必然会冷静下来,考虑大臣们的建议,接受其中的合理性。二是创设了一个利于进谏的氛围。三是是个别商谈,个别商谈的方法有其优越性,问题容易谈深谈透。四是说话的方法更婉转。不过少年这样做有不得已的理由(就是吴王的死

命令)。他不能直接劝说,只能寓理于事,含而不露。从这几个方面看,少年和触龙的劝说艺术可谓异曲同工。

少年的劝说方法诚然巧妙,但不能仅从以寓言说理的角度来分析,还应考虑其它因素。

那么,如何提高文本解读的深度呢?以本文为例,首先要为教材定“性”。其次,在以“劝说的艺术”为切入点的基础上,对教材作综合分析,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三是建构教材的“参照系”,拓宽阅读空间。再次,要充分利用的相关生活经验(直接的和间接的),补足教材的“空白点”。

三、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

把握文本解读的深度有利于学生看清问题的实质,但只有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端点”作用。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要求以文本的共性为指导,以文本的个性为辐射点,进行广泛的比较阅读和探究。只有把文本置于一个相关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地把握文本的阅读价值,才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开辟广阔的空间。

以本文而言,在理解了少年巧妙的劝说艺术后,还应作进一步拓展。

一、明确拓展范围。围绕“劝说的艺术”搜集有关文本材料(《说苑》、《新序》《国语》、《战国策》、《古文观止》中的巧谏故事,如《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周公谏厉王弭谤》、《唐雎不辱使命》等文。)其它媒体的相关片断,如《三国意义》中诸葛亮为了实现联吴抗曹,舌战群儒,说服鲁肃、孙权、周瑜,《长征》中遵义会议前后毛泽东说服张闻天、王稼祥的经过等。联系自身类似的生活经验(这一点很有必要)。二明确拓展指向。从把握劝说的对象的特点(个性、兴趣、心情、认识水平等)、劝说的目的、劝说的场合(公开的,还是私下的)、劝说的方法以及其它的具体情况,比较本文和同类相关材料的异同。通过本文与《周公谏厉王弭谤》的对比阅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委婉的劝说方式也不是万能的,还要充分考虑劝说对象,因为周公谏厉王,婉曲周至之至,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毫无作用。通过与《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比较,学生不仅进一步领略了委婉的劝说方法的奇效,而且认识到委婉的劝说方法的具体形式不限于以寓言说理,还有迂回曲折、譬喻言事等形式。通过本文与《唐雎不辱使命》、《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对比,认识了劝说的另一种方式——针锋相对劝说方式的特定作用。通过本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晋灵公骄奢》的对比,认识到此类文章有过分夸大巧谏效果的通病,认识教材文本的局限性。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比较,归纳出:

﹙一﹚有效的的劝说方法应综合考虑劝说对象、场合、劝说的方法本身以及其它的具体情况,劝说方法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委婉的劝说方法只适用于某些特殊的情况。

﹙二﹚委婉的劝说方法不限于以寓言说理,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

﹙三﹚不能单从劝说方法来理解劝说的艺术,劝说方法是由劝说对象、劝说目的决定的,“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四﹚劝说的过程跟人的认识的过程一样,会经历很多周折,很多情况下不可能一蹴而就,像本文描写的那样。

要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教者应善于进行各种专题阅读。教师通过把握文本解读的广度,可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专业素质和创造性的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构建有创意的语文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把握文本阅读的效度、深度和广度,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在论述时有所侧重。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教师只有把握文本解读的“度”,不拘泥于教参、教材,在反复研读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积累,横向拓展,纵深延伸,才能把探究引向深入。只有立足教材而又不为教材、教参所囿,才能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铺设坦途。

阜宁县羊寨镇单港小学

2008年12月3日

下载把握度的功夫美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握度的功夫美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握课堂教学的六个“度”

    把握课堂教学的六个“度” 信阳一小王丙慧 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智育的意义,更具有生活的意义。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课程,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并且在课堂社会中亲历着生活,体验......

    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

    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 [摘要]古诗文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还对学生进行了艺术熏陶。如何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让学生喜欢古诗,感受古......

    如何把握班级管理的“度”

    如何把握班级管理的“度” 福建省南安市大盈中心小学 黄丽华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把握好班级管理的度,值得我们深思,班级管理是严还是松好呢?管理过严,学生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动,纪律......

    度的把握与质的变化

    度的把握与质的变化 各位同学:晚上好! 首先祝贺你们已经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即将成为一个大学生了。在你们离校前,学校安排了这次讲座,让我有机会和大家再作一次交流,我很感谢......

    把握面试的度,确保面试的成功

    "第一度:仪态仪容要有度 服装挺括,得体大方又不要鲜艳时髦;袒胸露臂;装饰合理、搭配得当又不珠光宝器、画蛇添足;头发整齐、略带素妆又不油头粉面、浓妆艳抹;仪态大方、举止得......

    把握度的智慧哲理故事

    沙漠气候非常特殊。白天,炽热的太阳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累积,能把人活活烤死;夜晚,彻骨的寒冷又能把人冻僵。尽管沙漠气候如此可怕,但印第安人的建筑却有逢凶化吉的功用。在沙漠......

    把握交往的尺度美文

    进入青春期,人的性意识开始觉醒。青春期性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在与异性交往中满足自己对异性的好奇心,以及释放性心理能量。正常的男女间的交往有利于相互了解,消除男女之间的神秘......

    把握快乐,才能活得快乐美文

    特别感动于一个故事:战争期间,新婚妻子跟随当军官的丈夫到一个靠近沙漠的地方驻防。这个地方酷热无比,一年到头风吹不停。更要命的是,当地住的都是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大家无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