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探析论文
在互联网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网络道德问题也受到了高度关注。网络道德问题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产物,对人、社会都有着重大影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网络道德问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意识。而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与教育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为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就必须对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本文就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大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0 引言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交流越来越便捷,网络的应用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言论越来越自由,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严重。网络道德是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法则,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在虚拟的网络中,网络带给人们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网络上那些虚假的世界很容易将当代青少年带入误区,使得他们沉迷于网络色情、暴力,难以自拔。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恶意的传播虚假信息、利用网络非法获利的行为也日益猖獗,给我国现代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依然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社会要想发展,青少年要想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正确的引导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工作,避免网络问题的发生。
1.网络道德问题的概述
网络道德就是一种行为法则,它是网络时代环境下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交流也越来越便利。同时,网络上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使得网络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们已经离不开网络。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也受到的巨大的冲击,而网络道德作为人们网络行为的准则,为了更好地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
2.1心理问题
对于人而言,健康的心理是有助于健康个性的培养,而健康心理的形成与人们的交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对于青少年而言,与同龄人或者其他门进行互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在网络环境下,容易是青少年养成一些负面、消极的心理。对于青少年这类人群而言,他们正处于生命力旺盛的阶段,有着较高的创造力。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上那些虚假、不健康的东西会直接腐化青少年的思想,使得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受网络上那些不健康的思想的影响,使得青少年逐渐封闭自己的世界,将网络作为自己位移宣泄、交流、互动的对象。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只要遵守相关网络协议就可以,在网络中找自己所谓的“现实梦”。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就会忘却自我,远离自己的亲朋好友,在长期与虚幻世界生活一起后,青少年的性格也会变得难以捉摸。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健康的心理与环境有着,青少年只有与人交流,与社会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会理解别人。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青少年的交际圈,使得人们逐渐热衷于网络交际,使得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处于被动状态,进而使得人们的道德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引起网络道德问题。
2.2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上那些虚假的信息会误导青少年对事物的看法,引导青少年错误的认知,依托网络这些自由的平台,那些错误的认识、不健康、不正确的评论容易被传播下去,进而产生“连锁反应”,引起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同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受网络上那些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冲击,在时间的作用下,青少年蠢蠢欲动,使得青少年做出一些出格、危害社会的行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青少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青少年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离不开教育,只有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抵触那些不良信息的侵蚀。故此,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弊端,继续盲目的接收网络思想,势必就会使得青少年的道德判断标准出现扭曲,引起网络道德问题,对青少年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3.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3.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是网络行为的法则,而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会直接冲击人们的心理,使得人们的心理出现扭曲,形成一些消极的价值观。故此,为了消除网络道德问题,就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强化网络道德,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让青少年认识到网络的弊端。同时,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对网络正确地定位,让青少年不要沉迷于网络,不要过分的依赖网络,针对网络上的是是非非,要善于辨别,避免网络上那些不健康的思想给自身带来影响。
3.2加强家庭教育
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消除网络道德问题,加强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作为父母,要积极地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以朋友的身份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争取孩子的主动交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要注重交际技巧的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其次,要引导孩子正确的上网,在引导孩子正确上网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网络知识的学习,进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要定期的与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孩子长期待在家中上网。另外,在孩子受到挫折时,父母要及时的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对给他们以理解和鼓励,只有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关爱,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敢于挑战。
3.3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青少年社交的主要场所,学校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注重人格的培养。在网络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有着直接的关联,而要想有效地消除网络道德问题,就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必须对校园网络进行统一的管理,要积极的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要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途径,如社团,让沉迷于网路偶的青少年离开电脑桌,走进真实的人群,与身边的朋友交流,在交往中不断成长。
3.4加强网络管理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彼此间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在网络带来积极一面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网络的千变万化,网络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屡见不鲜,网络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多,涉及面广,危害性大,当而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还相对匮乏,很容易受到网络的毒害。加强网络管理十分重要。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广泛宣传网络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网络认识。其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杜绝未成年的人进入网吧,尤其是一些“黑网吧”,通过法律来约束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另外,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那些不合法的网络行为进行法律惩处,规范网络行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4.结语
网络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在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它也会对人们的行为、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在网络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给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分析了网络道德问题。不健康的心理、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得会引起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为了消除网络道德问题,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争取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进而培养人们健康的思想,规范网络行为,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该学派注重人的积极情绪和潜能优势的开发。这与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幸福的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侧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培养的方面较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试图构建发展性积极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于世纪之初,先驱马丁·塞利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个体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并致力于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情绪状态与过程、积极认知状态与过程和积极行为。
培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个体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积极情绪可以增加个体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源又称心理能量,它主要用来支撑一个人产生或进行名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积极情绪首先可以让我们感觉良好,让人感觉到轻松愉快。二是其可以扩建认知领域的功能,扩展注意思维的多样性,可以改变思维的内容,将坏的想法改成好的想法;还可改变思维的广度或边界,拓宽我们的视野。三是可以改善人们对挫折及失败的认知,提高抵抗压力和逆境的能力,以及从消极状态中的复原力。四是可以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给个体带来最好的状态。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一)积极的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但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总体目标,把工作重心集中在了调整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以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为中心,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抵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不愿意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活动。
积极心理学角度使教学目标更全面,更人文。它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将目标回归,不止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还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能,积极意志品质,积极情感体验等。
正因为目标归宗,也意味着高校心理学健康教育者的视角要发生变化。教育者要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帮助学生开放积极心理潜能。侧重于发展性和促进性,帮助学生找寻优势,合理运用优势,提高自我价值。引导学生关爱自我、关心他人,发展积极情感,投入社会生活,提高主观幸福感。
(二)积极的教育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一般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积极体验是积极心理学中的微观层次,但却是夯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让学生对过去的经历进行积极建构,获得生活满意度。提高学生对现在所从事学习或者工作的投入度,使其产生更多的兴趣、满足、愉快等积极情绪。还要注意对学生希望品质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挫折,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使学生对未来和理想充满希望。二是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主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人们的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人格的塑造是积极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保障。在教育中,努力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挫折。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来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自尊教育是其中之一的重要途径。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体系
(一)构建积极的心理评估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即是通过测评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出有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访谈干预追踪,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难看出,这种评估角度为问题导向,以鉴别心理问题和障碍为主,仅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忽略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现与培养。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树立积极的心理评估理念,加入积极心理品质的测评,加入正面指标,了解学生积极心理反应,如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认知、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性思维品质、主观幸福感等,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令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完善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课程建设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完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内容。以发展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机能为根本,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潜能,帮助学生构建和谐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课程设计上,可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国外积极心理学课程着重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自身的性格优势,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公开课——《幸福课》。课程构成上,包括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如何培养乐观心态,如何利用积极环境的力量,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等。课程内容选择上,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选择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热点,以积极心理学角度解析,避免过度关注消极问题与案例。
(三)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形式丰富、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以学生心理社团为依托,开展多样的心理活动,比如探讨时下热点和大学生关注问题的心理沙龙、展示青春风采的心理微电影大赛、5·25心理文化节等。或者以积极心理品质,如感恩、希望、创造力、生命力、专注等主题开展心理活动。再者,定期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品质培养方法。组织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积极心理体验,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新挑战,学会人际交往技巧,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正确应对压力与挫折等。此外,构建积极的校园心理氛围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组织心理知识竞赛、做好心理保健知识宣传,利用好线上阵地进行宣传,使积极心理学渗透入校园文化环境中。最后,联动家庭共同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氛围。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其充分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并有效引导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通过积极和正向观念引导孩子正确的生活态度。
(四)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
传统心理咨询注重心理问题的消除和修复,咨询师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咨询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消极暗示,并不利于学生的发掘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不是修复受损部分,而是培育人類积极的正向力量,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发展来访者的各种能力上。该理论秉承积极的人性观,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积极心理品质,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心理咨询应调动这些积极潜能,发展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咨询,可通过一系列的干预训练策略来增进个体的积极情感,识别并发挥个体的品格优势。首先应建立积极的咨访关系,咨询师真诚地对待来访者,充分共情,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咨询,应将学生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发挥学生正向的或积极的潜能,如幸福感、自主、乐观、智慧、创造力等。在咨询过程中,运用直觉与想象,运用故事作为咨询师与学生的媒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消极因素得到抑制,积极力量得到培育与增长。
第三篇: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厌学问题成因及对策
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厌学问题成因及对策
摘要:目前,厌学问题一直是解决青少年问题的难题之一。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针对青少年厌学问题及危害,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分析了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减少青少年的厌学情绪。
关键词:青少年 厌学问题
心理学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青少年的厌学现象越来越突出。据相关数据表明,2013-2014年我国城乡仅初中在校生流失287万,小学生流失428万。使大量的学生流入社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漂流在社会。通过中国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对全国中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中学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不是听课、作业、练习、考试,而是实验,电脑,读课外书。可见,青少年厌学已经是普遍现象。青少年厌学问题及其造成的危害及其严重,心理决定行为,因此,十分有必要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青少年的厌学问题并探索解决对策。
一、厌学的心理过程、特征及危害
(一)厌学形成的心理过程有四步:厌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根据塞里格曼(Seligman)的理论[1], 我们可以将学生厌学的产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获得失败的体验。心理学家将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结果的状况称为 “不可控状况”。在此状态下, 人会体验到各种失败和挫折。第二、在失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认知定势。这时学生会感到自己的反应与结果没有关系, 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的认知。一位学生经过努力, 仍得不到成功时, 在体验到失败的基础上, 就会形成一种“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的认识。第三、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预期。如果学生的多次努力都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结果时, 就在自己的行动和学习的结果间建立了稳固的联系, 认为自己不仅目前无法成功, 即使将来也不会取得成功。这种预期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无能为力,认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 前景无望, 由此便对学习放弃了努力, 产生了厌学倾向。第四、厌学倾向对行为的支配。当学生的厌学倾向开始持续地发挥作用时, 厌学心理就形成了。
(二)厌学有三点特征:第一、心智活动差,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差,基础知识薄弱,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抵制状态。因对知识接受能力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做小动作,爱犯困。第二:厌学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兴趣,情感,动机,意志这四个方面都表现为被动消极。经常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第三、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和行为感染力,在班级里搞小集团,破坏班级的正常秩序[2]。
(三)厌学的危害有三点:第一、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因为厌学而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上网打游戏,早恋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影响学校的生源质量和正常运行。学生因厌学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学生是学校的一员,所以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学校的知名度。学生有可能因厌学而违反学校纪律,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行。第三、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厌学的学生甚至可能会辍学,是社会上充斥着没有文化的青少年,对社会的治安是一种很大的威胁。
二、厌学的影响因素
厌学主要形成的原因来自环境。首先从家庭环境看: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全部希望和寄托,弄得孩子思想压力很大。有的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教育、引导不力。个别家长过分地溺爱孩子,对孩子不加管教,任其随心所欲,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夫妻不和或离异家庭影响孩子的精力与学习。其次从学校环境看: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办学效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和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学生思想压力很大。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呆板,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从文化环境看:不规范的文化、娱乐市场对青少年厌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我国虽然加大了文化、娱乐市场的管理和整治力度,文化环境正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些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了网吧的牺牲品,受此影响个别学生甚至还走上了违纪、违法的犯罪道路。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厌学形成的主要心理原因有四点:
(一)消极的定势
定势是指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它受个体先前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需要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前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泽通过实验证实, 定势不是某种局部的心理现象, 它不仅是完整的个体状态或个性模式, 而且是其主观需要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定势构成个体心理活动的内部条件, 内在地决定着个体的活动倾向。对于厌学学生,他们先前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 又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 从而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他们往往固执己见, 不能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变地对待学习问题。
(二)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自我概念能够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 帮助个体调节和维持自己的行为, 对于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 厌学学生在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学生。厌学学生自我概念低,态度消极, 对自己没信心, 对学习无兴趣。与同伴相处时, 他们大多自卑多疑, 认为自己不受欢迎, 这使得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
(三)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 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厌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 他们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 倾向于制订较低水平的学习目标, 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与其他学生相比, 他们更多想到的是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失败的情况, 遇到挫折时, 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 不加努力便会放弃。
(四)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 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成就动机高的个体为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活动中能够全力投入并力求精益求精, 在逆境中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其成就动机较低, 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 学习时漫不经心, 遇到困难时自暴自弃。在他们心目中, 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于成功的渴望,尤其是经历多次失败之后, 他们往往不再指望自己获得成功[3]。
三、厌学的解决对策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厌学形成的关键不是挫折本身, 而是个体看待挫折的方式。因此, 其治疗的根本就是改变个体对挫折的错误的因果推断, 即提供帮助让其认识到先前的观念是错误的, 通过引导其对这些错误进行修正以建立新的认识, 即是认知疗法的基本思想。认知疗法可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帮助学生学会反思。二是帮助学生学会收集相反的证据。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就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从自身、从周围他人以及事件本身寻找相反证据。三是帮助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让学生将失败归为学习方法不当、不够努力等可控因素或题目太难等外部因素, 这样学生就不会过于自责、产生无望, 可以有效保护其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将成功归为自我的努力和能力,体会到成功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就会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成功的期待, 从而产生自豪感、满足感。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行为强化。强化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常用的方法, 通过强化手段可增进某些适应性行为, 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性行为。在学习中适当运用强化手段, 可以矫正学生的厌学行为, 使之逐步建立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Bandura)最早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 强化可以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待, 成为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期待又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
四结语
解决青少年厌学的办法及措施青少年厌学问题比较复杂,要解决青少年厌学问题,必须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1.强化家庭教育,发挥家长作用。2.发挥整体效能,优化育人环境。3.强化学校德育,改革德育教学。参考文献
[1]殷永松: 《试论学生习得性失助感及其防治》[J],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年第 8 期, 第 9 页
[2]闫兵:《当代中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D],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4 [3]王娟娟:《厌学的心理学分析及矫治》[J],《管理论坛》,2014:54-57
第四篇: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创造教育的问题
一、教育社会学与创造教育
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看待中国创造教育,探讨和分析中国创造教育中的现象、问题、结构,就是站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把其当作一个工具性学科来解决中国创造教育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界定。
(一)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
要想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下界定创造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教育社会学范畴内的创造教育与普通意义上的创造教育的联系和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两者都属于创造教育的范畴,以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思想为指导,进而在历史发展和实践当中应实际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学科。
2、两者都是研究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造性思维的工具性学科,在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践的要求。
(二)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与社会上所大力宣扬的创造教育的差异
1、研究对象不同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被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从校园氛围等诸多方面构建一个以创新为基因的理论体系,而创造教育,特别是高校的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从教育思想体制、制度、管理、教学内容、方法、理论体系、教育主体认知水平、行为方式、教育环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2、学科特点不同
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和实证性,是社会与学校制度整合来发展看待问题。而创造学是面向社会的、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
3、研究方式不同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实证主义学科,它必须依赖于科学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学校生活、其他各种教育事实的系统研究获得的理论性学科,而其视角下的创造教育也就相应地从理论和现行制度出发,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而创造学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抽象,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的要求上,是对社会现象的前瞻,因此需要在实证的基础上有所预测,并且实践性较强。
4、学科性质不同
教育社会学是以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此作为研究创造学的角度,决定了其视角下的创造教育综合了社会性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而单纯普通的创造学是一场教育模式的革命,扬弃不好的传统教育模式,继承
其优秀的理念。实行创新教育的模式。它规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确立了全新的意识和观念,引导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管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是研究创造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的多方面的社会致因,帮助我们去认识整个学校教育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学校是如何与更大的社会体系发生联系、进而影响创造教育的。通过对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创造教育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塑造学校生活的外部社会力量的信息;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教育对于个体、社会、国家的功能;它可以使我们洞察、分析、解释和预见教育问题的原因,并结合中国创造教育的现状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法。
第五篇: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课堂管理研究论文
教育生态学是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念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但是我国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比较落后,直到近年来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才开始将教育生态视角引入进来。教育生态学是指将生态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也就是说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和周围环境(如自然、社会、规范行为)之间的和谐统一,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总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初中英语教学在不断改革,因此将生态教育学理念应用进来也就成为必然。
一、形成生态取向的课堂文化
教育生态学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形成生态取向的课堂文化。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着新旧教学方式的冲击,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当前充满活力、注重开放的教学过程,因此为了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发展,就需要形成生态取向的课堂文化。要在课堂中形成合作互助的教学风气,开展小组式的学习,这样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通过和别的同学共同探究来获得结果。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每天都留出一定的时间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Naturaldisasters”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目前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放映有关地震、海啸、泥石流以及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视频,最好是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近的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学生就会了解自然灾害和自己其实并不远,而这些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引起的。因此教师就在整个班级里面开展了“ProtectNature,ProtectUs”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保护自然的英文名言,然后写在标签上贴在教室后面的教学园地中,整个班级的文化氛围就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整个活动,学生增强了对自然了解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培养生态和谐的课堂共同体
在形成生态和谐的课堂共同体的时候,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树立绿色的生态观,逐渐从课堂的独奏者向伴奏者进行转变,而引导学生成为整个课堂演奏的主角。为了在班级中营造出和谐生态的学习氛围,教师就需要对自己和学生交流的方式进行转变,放低自己的姿势,不要歧视任何一个同学,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要通过恰当的形式给学生指出,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是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的。教师要在保证平等对待学生的基础之上来开展差异教学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初中学生处于不平衡的成长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是不同,因此教师就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4Wildanimals”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野生动物”,就让学生表演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话剧,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英文句子和单词应用起来,设计话剧台词和服装,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同学非常用心在准备,而有的同学则感觉整个活动跟自己关系不大,教师最后在对话剧的表演过程进行点评的时候,要对一些积极的同学进行表扬,也要指出一些学生在整个话剧准备过程中不良行为,比如消极对待、不参与等,要单独来对这些同学进行谈话,教师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在一个团队中,自己认真做事,而别的同学则消极怠慢的时候,自己会如何想呢?”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集体的荣誉感。
三、构建动态可持续的评价机制
教育动态学中也提倡要对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机制进行优化,构建动态可持续的评价机制。要丰富评价过程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评价,还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学生在对别人进行评价的时候,就会熟悉评价规则,自己再完成任务的时候就会按照标准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样就加强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涉及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成绩的评价,还需要从情感、态度、合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6Fashion”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课文内容以后,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就让学生针对自己对“fashion”的理解来做一个5分钟的报告,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需要自己来准备英文演讲稿,并且熟练背诵下来。初中学生已经开始关注“fashion”,因此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准备的过程也不尽相同,最后呈现出来的内容也不同。有的学生就是平铺直叙将课本上的句子引入进来,而有些学生就注重将演讲通过PPT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将自己的演讲稿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自己认为流行的服装、流行的颜色、流行的偶像等,将课本内容进行了课外拓展,因此演讲效果就非常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就可以从准确充分程度、重视程度、演讲水平以及展示水平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可以将这个学生的演讲过程作为一个标准,这样就能够对别的同学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促进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