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上有家便利店杂文随笔
街边有家711,门脸儿绿白相间,有二十四小时营业标志。
外头日晒强、灰尘大,我拖着箱子走进去。
有这么一家绿色的小店,在夏天阳光最毒辣的时候出现在面前,任谁都会想进去逛逛吧?
我前不久才知道,711是便利店,全球连锁的那种。真好玩儿,有店铺的名字是串数字!这串数字在大些的城市才看得到:北上广,港澳台,各地省会的商业区。在忙碌的都市中做一株绿绿的草,接待蚂蚁一样匆匆来去、勤勤勉勉、密密麻麻的上班族。
711卖什么呢?
进门的货架,有水杯、笔、本子、洗碗巾。我假想有一个任性的老板娘,她就是讨厌分门别类,所以专把办公用品和日用品混在一起——呦呵,聪明的顾客,自己找吧!
后面一排货架,是零食,各国的零食。贴有中文介绍的进口零食在白灯下安静乖巧,沐浴在目光里的时候,闪耀着新鲜的迷惑性——异国的巧克力要不要尝尝?鲜花口味的口香糖你感兴趣不?客人呐,看看这种包装简单的小饼干。
这些小东西的价格都不太友好亲民,小贵小贵的。估算它们的价格,要把心里的估价往上抬一抬才八九不离十。
我看上一盒巧克力松露,29块9——不能直接收30块吗?30块换回一小盒甜食和一张一毛。
再转几个货架子,有粮油、五金、手机充值卡。
左边有冰柜,卖国产和进口的雪糕。冰柜旁边是冷藏柜,摆着面包、牛奶、速食面、寿司、速食饭——微波炉“叮——”的一声就可食用。
右边有小吃——烤肠、关东煮、酸辣粉、小面、烤肉串。还兼卖饮料——咖啡、果汁、奶茶。
小小一家店,五脏俱全。两个戴着帽子的店员在忙。
饿了,渴了,东西找不到了,就来便利店,普通的事,一家便利店完全应付得过来吧?
很寂寞的人也可以随便进家便利店,在货架旁选些小东西消磨时间,坐下来吃点热的东西,寂寞感就会减轻一点。但是看到抱着速食产品离开的人,我的心也会跟着那人寂寞几步。
24小时都不打烊的店铺,可以让人联想到日落、傍晚、霞光、黑夜,然后又是起雾的灰蒙蒙的早晨。它就在街边儿路口,是接待时间更短的旅店,等有所需的过路人。
我脑子里的便利店也是24小时不打烊,它开在乡间公路的汽车站点或者靠站很少的列车的终点站旁边。白天有女学生上学经过它,其中几个会走进去,手背在背后,踢踏着步子慢悠悠到牛奶货架旁边,摘花儿一样拈起一盒。然后她们又踢踏着这步子,辫子甩啊甩,悠闲又欢快,到唯一的收银台付钱,对唯一的收银员说“谢谢”,转个身,蝴蝶一样轻轻离开。
但是,太荒凉的地方没有这么明亮整洁的便利店。
第二篇:家优秀杂文随笔
结婚了,我有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依靠,有了我对今后生活的向往。小妹依旧没有去处,只能跟着我一起来到了婆家,准确的说,不是婆家,是婆婆以前住过的家,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婆婆的家。
我重新从县城回到大山深处,我的家,还可以看到一弯清亮的清江水,这里的山更高,更大,更闭塞。两眼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大山,一直延伸的天的那一边,不过山是碧绿碧绿,山高,云雾萦绕,是出产茶叶的好地方。从山下到山腰,无处不在的茶树,满载着山里人的对明天的期望。
我从一个工人,又重新变成了一个农民,原来我是种植水稻的农民,现在又成了一个茶山的主人。依旧是养猪喂鸡,现在不用再下田插秧割稻,现在是除草摘茶。
一个生命的诞生,意味着我已经成为了母亲,我已经延续了老一辈的梦想,虽然我的父亲母亲不能看见他的外孙,我想,他们在天的那一边,一定会看见我们,看见他们的孙子,他们会那么欣慰,我期待着他们的祝福,我的心顿时酸疼起来,眼睛被泪水充满,泪水慢慢地沿着脸颊流了下来。
老公抱着自己女儿,久久地看着,他跟她说话,可是她听不懂,一双大眼睛呆呆地看着爸爸,可能女儿这时候会想,爸爸为什么那么高兴,为什么爸爸眼里一样含满了眼泪,他眼泪没有流下来,始终在眼眶了晃动着,爷爷奶奶你们睁开眼睛看一眼吧,只要看上一眼就可以,这就是你们的孙子,这就是你们的希望。
女儿要喝奶,我们要吃饭,老公又继续出门打工。现在的小妹就是十年前的我,十年前我做的一切,她重新拾起来。
日子过得真快,女儿会跑了,女儿上学了,女儿的学习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也不会输给大部分人。我没有读过几天书,不能让我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我们全家离开了心爱的茶园,我们来到了长江边上,一个山里人做梦都想来的地方。女儿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初中学习不错,高中竟然考上二类靠前的学校,市二中。
在这里我们又有了自己的家,不过这不是真正意义的自己家,我们是寄居在别人的家里,是一个当地农民的家,看着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会拥有一套正真属于我的房子,我自己的家,我以后的安身之地。我不想回到大山里的家,我们在这里奋斗了那么多年,我们应该属于这个城市,我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第三篇:家的杂文随笔
纵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寻觅觅千百番,终归回到俗里来。
理想和现实毕竟是有差异的,心中的哪点愿望不能不说是奢华,但不切实际还是有的,生活的水准是以现实为中心,而不是在幻想的思维中去生存,犹如我们写文章,总是力求最好的修饰语言,感觉哪里不满意,反反复复的去修改,直到符合自己的意愿才收笔。事实上生活却不是如此,我们的时间只能是那短暂的一瞬,下一秒就也和上一秒不同,容不得你去斟酌修改,好坏皆在一念之间注定。
我们喜爱追求高大上的东西,都不甘于平庸无闻,想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世人,为自己获得加分,给自己的前程锦上添花。有抱负,有追求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可脱离了实际,偏离了能力的事难道不是水中花、镜中影?你又如何把控它的浮沉?烟花再美仅是昙花一现,手足再拙助你一生。
流光溢彩浮光掠影,纸醉金迷虚度光阴。美梦成真情难宁,足踏实地心不惊。交杯错盏水分深,言简意赅显真情。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荣华富贵难闻真,苦难低迷识真人。醍醐灌顶身犹醒,幡然醒悟见真神。
于尘世间力求完美而忽视事物之规律,违背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往往是得不偿失,过多的刻意要求就显得有些矫揉造作甚至力不从心,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在自己的能力内尽力而为,做到分内的事,就问心无愧了,要知道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人与人之间如果身份地位悬殊大了,谁又能听到谁说的是真话呢?无非就是一些恭维、吹捧、拍马,敷衍、搪塞、应付的话而已,要想听到一句真心话,真的很难!无非就是一些应酬之类不痛不痒的话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肺腑之言,由此飘飘然不着边际而导致后来跌的很惨也是大有可能。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人们被千变万化的表演蒙花了眼,受悦耳动听的台词蒙了心,受错综复杂的迷踪步缭绕而乱了方寸,于昏昏霍霍里落得个满身疲惫来一个葛优躺!
走了一程,行了一圈,偶然回首往事,才明白一个道理:所谓锦绣前程,荣华富贵,皆不过是云烟浮尘。而不离不弃的,还是无声于后,真情实意的家人。
凡间驻客似流水,红尘客栈如春花。眼花缭乱失心智,回首眷念还是家。
第四篇:心上有梦,心下有你杂文随笔
我无法控制自己对你的难以忘怀,可是关于你的一切我再没有了期待。
已经许久未曾去到你的怀抱,我还记得去年夏天的天很蓝,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气息,直直地烫进了我的心底,那股滚烫从心底蔓延开去,让我无所适从。
这个春节,我也未曾去看看你。不知你是否变了模样。我想应该是变了的吧。毕竟这一年的光景,我也从懵懵懂懂的女孩变成了如今历经沧桑的自己。若是站在你身旁,你是否还能记起我?
思念如海水般泛起,并不决堤,只余一层层涟漪慢慢散开,就如心中的痛,钝钝的,痒痒的,一遍又一遍。呼吸之间,那些零碎的片段、纷繁的记忆,交融夹杂在一起,涌入了脑海。
还记得,年少时,去山坡上采野果,与小伙伴嬉戏打闹,累了便躺在山上看云朵跳舞,你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笑着看我们玩呀闹呀,偶尔送来一阵清凉,直直地吹到我们心底,吹散所有的烦恼与哀伤。那时候我就在想,要是一辈子都这样就好了。可是路太长,难免有心酸有皱眉,所以你停了下来,不再陪着我走。
曾经你是我温暖的归属,是那个可以挡风避雨、自我疗伤的港湾,是那个默默容忍我一切的地方,是我固执地认为永远不会丢弃我的故乡,是心上有梦心下有故土的远方。
从年幼到少年再到青年,这些青葱岁月,是你一直默默陪伴我。一路走来,路过泥泞,路过风,一直都是你赐予我坚强和爱。可如今,因为一些原因让我们搬迁至别处,远离你,也终将失去你。
是的,我也曾抱怨这里穷山恶水、穷苦寂寞;也曾埋怨你温柔得让人彷徨不安。可是,那种慢慢失去,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让我痛苦不已。心就像是被无数的水流在暗夜里冲击了一般,茫茫然不知前路,不见光明。那一刻,我和我那些嚣张的寂寞都安静了下来,很久没有的安静。曾经满溢在我眼中那些叫我沉溺的温柔,又叫我忍不住想挑战的恶意,它们全消失了,只余漫无边际的沉默和跳跃的遗憾。
我觉得时间走得太急太急了,生命里那些让我为之动容的人和事无法停留,来来回回,就走到了头。因为你在我生命里曾经这样的丰富和剧烈过,所以,黑暗里有关于你的记忆正如花般盛开,芬芳不已。
从此以后,那熨烫着我心房的故乡只能在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我的记忆里找寻了。
第五篇:桥归桥,路归路杂文随笔
侄女发微信给我,谈到最近工作很忙,多是一些应付之事,有点不安全感。回到家后,对女儿也有些缺乏耐心,问我如何是好。
侄女是做市场的,这几年业绩逐年提升,任务也在加重。我劝她,不安全感大多来自不确定性。市场风云变幻,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尽到自己的职责即可。回到家里,要将单位上的事放下,对女儿的爱心要有合适的表达方式。工作与家庭,是两个不同的区域,要分别对待。
这让我想起前两年的一件事。一位朋友做小学生托管多年,她母亲退休后来帮她的忙。她母亲退休前是小学高级教师。两人时常为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发生争吵,让她感到很为难。一方面,她认为自己做得有理,另一方面又觉得与母亲争吵有些无理,心里非常纠结。
我劝她分开来处理。工作上的事,你是负责人,应该你作主;母亲作为老师的身份,有意见可以听取,但不必言听计从。生活中,回到母女关系上,该怎样就怎样。她说,你这样一分开,好像事情简单多了。
这种将不同问题区别对待的办法,民间早就有一种说法:桥与桥,路归路。
桥与路,都是人走的地方,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但桥有自己的不同,它是过河的路,与一般的路有区别,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两种事情搅在一起,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其实,眉毛胡子虽说都是男人身上的毛发,但一个生在眼睛上面,一个长在鼻子下面,前者生长缓慢,一般无须打理;后者生长较快,讲究一点的得天天刮掉。
明知考虑因素越多事情越难处理,但我们还是常常将事情联在一起考虑,这与我们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关。
我们常常看到事物相同的地方,这样便于归类认识和统一对待。但也会带来一些麻烦,尤其是相互发生冲突时,各自强调的往往是它的不同之处。
我们熟悉的是整体认识、相互联系的方法,对事物的区别和分析是我们的弱项。大的方面一般能够把握,细节方面往往容易忽略。
好多事情本来就很复杂,如果我们再将一些因素加入进来,处理的难度就会更大。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将问题分开,各是各的事,不要扯在一起。
工作上的事,在单位解决;家里的事,在家里解决。莫把家里的事拿到单位上去,反之也一样。同理,夫妻之间的事情莫扯到小孩身上,过去的事情不要叠加到现在,大人的爱好不要强加在小孩头上,自己的缺陷莫期望别人来弥补。两类不同事情的处理,划清范围是前提。
事物之间多少会有一些联系,分开来看能让重点突出。工作劳累导致身心疲惫,身心疲惫导致情绪不好,情绪不好导致对待小孩失去耐心。如果将工作的不良情绪带到家中,那问题肯定出在家长身上,不能责怪小孩。找出了问题的所在,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母亲作为小学高级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托管不是正规教学,母亲的意见需要符合托管的实际。至于生活上的事,母女之间的情感因素添加进来,则属于另外一种处理方法了。各作各的问题处理,这样相对会简单一些。
两者能兼顾吗?一般很难做到。相比分开对待,兼顾显然更有难度。理论上好说,实际则难以做到,需要有高超的技巧才行。将两个不同的事情同时摆平,达到共赢,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问题是,改变别人谈何容易,调适自己则好办一些。
一码归一码,我觉得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