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相关特点和教育论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13:0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相关特点和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相关特点和教育论文》。

第一篇: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相关特点和教育论文

一、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的职业心理状况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发现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心理方面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很多学生的自卑心理非常严重

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都存在心理自卑的情况,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高考成绩比较差才进入高职学校,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很多学生依旧认为自己的实力比较一般,学历也比不上那些全日制本科的大学生,在面临竞争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优势。甚至还有一些女生认为自己长的不够出色,在就业的时候,担心自己长得不好看,又没有本科文凭,用人单位会存在看不起自己的情况。

(二)在择业的时候比较务实,比较重视收入的情况以及自身价值能否实现

根据调查发现,有超过六成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业地点选择是经济特区或者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很多学生的择业首选则是一些国有的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以及金融外贸企业等等,而这些行业本身的收入就比较的高。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约有一般的学生选择那些能将自己的价值实现,并且能保证自己事业有成的单位,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特长充分的发挥出来,还有一些学生愿意找一些工作比较稳定并且有一定保障的工作,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出收入状况以及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是很多学生都看重的,这也表现出了学生的务实心理。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存在务实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下面两点:

1。很多高职学生都是来之农村或者城市中条件一般的家庭,这些学生都非常地渴望脱离农村,并对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这是很多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经济特区或者沿海一些大城市,本身经济增长的速度便很快,就业的岗位也非常的多,发展前景比较高,高收入非常的吸引学生,让其生活改善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2。三资企业由于其企业文化以及管理模式,对于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这些企业能够给个人的发展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并且这些企业本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便比较的好,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更加重视员工本身的实干精神和才能。

(三)学生进行自主择业的心理有所增强

虽然很多高职毕业生依旧存在消极等待或者依赖家长的心理,但是更多的学生都更加愿意去主动就业。根据调查现实约有53%的学生都非常的重视人才交流会,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希望能够通过亲朋好友来找到工作,甚至有些人就不愿意去工作,原因是怕自己做不好或者是怕被拒绝。

(四)很多学生都存在心理焦虑的情况

很多学生在参加人才市场的招聘时,不够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没底,若是一两次面试失败,便会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从而出现心理焦虑的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所以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还必须重视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

(五)学生对就业制度不够了解。

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学生也提出了一些亟需了解的内容,希望能够获得指导,甚至有些学生将自己的需求写在了问卷上面。学校必须不断地加强就业指导,将一些就业制度和就业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怎样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心态的调整

想要改善学生的就业心态,帮助其更好地进行就业,不但需要学生努力的改善自己的心态,积极地寻求办法进行解决,学校也应该重视就业指导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一)必须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想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学生便必须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的对自己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做好就业和择业的准备,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专业素质,让自己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

(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由于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是技术方面的人才,所以必须中期其专业素质,提高技能才能更好的就业。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竞争的时候,动手能力强是一个很好的优势,高职学生将来可能会是指挥方面的技术人才,所以必须熟悉设备本身的性能,这样在进行指挥的时候,才能保证指挥得当。其次,学生必须有研究精神。现在在很多企业中,设备更新是比较快的,所以学生必须有研究精神,对新设备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学校必须做好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

1。将职业信息更好的传递给学生,学校必须进行人才预测系统的完善,这样才能将更加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2。学校有必要进行职业心理测量和鉴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这样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会更加的合理。但是学生也必须认识到测量和鉴定也仅仅是一个参考手段,不能盲目迷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择业。

3。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计划的制定,激励其进行自主创业。制定职业计划能够帮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就业情况。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勇于抓住机遇,提高自己创业的能力和勇气。

三、结语

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教育的办法很多,除了上述几种,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并根据咨询的结果来帮助学生,此外家长、社会以及学校应该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注工作,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从而更好地进行就业。

第二篇: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专业目录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专业目录

一、农、林、牧、渔大类

1.农业技术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作物生产技术 种子生产与经营 设施农业技术 观光农业 园艺技术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中草药栽培技术 烟草栽培技术 植物保护 植物检疫 农产品质量检测 林业技术 园林技术 森林资源保护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野生动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森林生态旅游 林产化工技术 木材加工技术 2.林业技术类

10)森林采运工程

3.畜牧兽医类

1)

2)

3)

4)

5)

6)

7)

8)

1)

2)

3)

4)畜牧医 畜牧 饲料与动物营养 特种动物营养 兽医 中兽医医药 动物防疫与检疫 兽药生产与营销 水产养殖技术 水生动植物保护 海洋捕捞技术 渔业综合技术 4.水产养殖类

5.农林管理类

1)农业经济管理

2)农村行政管理

4)

5)

6)林业经济信息管理 渔业资源 渔政管理

二、交通运输大类

1.公路运输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公路运输管理 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 路政管理 汽车运用技术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城市交通运输 公路监理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工程机械运用于维护 高速铁道技术 电气化铁道技术 铁道车辆 铁道机车车辆 铁道通信信号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铁道运输经济 铁道工程技术 2.铁道运输类

3.城市轨道运输类

1)城市轨道车辆

2)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4.水上运输类

1)

2)

3)

4)

5)

6)

7)

8)

1)

2)

3)

4)航海技术 水运管理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海事管理 轮机工程技术 船舶工程技术 船舶检验 航道工程技术 民航运输 飞行技术 空中乘务 航空服务 5.民航运输类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 民航特种车辆维修 航空通信技术 空中交通管理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航空油料管理和应用 飞机制造技术 港口业务管理 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 集装箱运输管理 港口工程技术 报关与国际货运 6.港口运输类

7.管道运输类

1)管道工程技术

2)管道工程施工

3)管道运输管理

三、生化与药品大类

1.2.3.4.生物技术类 化工技术类 制药技术类 食品药品管理类

四、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1.2.3.4.5.6.资源勘查类 地质工程与技术类 矿业工程类 石油与天然气类 矿物加工类 测绘类

五、材料与能源大类

1.材料类

2.能源类

3.电力技术类

六、土建设计大类

1.2.3.4.建筑设计类 城镇规划与管理类 土建施工类 建筑设备类

5.工程管理类

6.市政工程类

7.房地产类

七、水利大类

1.2.3.4.水文与水资源类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水利水电设备类 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八、制造大类

1.2.3.4.机械设计制造类 自动化类 机电设备类 汽车类

九、电子信息大类

1.计算机类

2.电子信息类

3.通信类

十、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1.环保类

2.气象类

3.安全类

十一、轻纺食品大类 1.2.3.4.轻化工类 纺织服装类 食品类 包装印刷类

十二、财经大类 1.2.3.4.5.财政金融类 财务会计类 经济贸易类 市场营销类 工商管理类

十三、医药卫生大类 1.2.3.4.5.临床医学类 护理类 药学类 医学技术类 卫生管理类

十四、旅游大类

1.旅游管理类

2.餐饮管理与服务类

十五、公共事业大类

1.公共事业类

2.公共管理类

3.公共服务类

十六、文化教育大类

1.语言文化类

2.教育类

3.体育类

十七、艺术传媒大类

1.艺术设计类

2.表演艺术类

3.广播影视类

十八、公安大类

1.公安管理类

2.公安指挥类

3.公安技术类

4.部队基础工作类

十九、法律大类

1.法律实务类

2.法律执行类

3.司法技术类

第三篇: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

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转帖)

六年级的教师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六年级的学生不好管。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莫名的躁动:不听老师的说教,自由行动。其实并不奇怪,这就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表现,只要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相信六年级的学生并不难管。

青春期通常称为青春发育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一般指11-19岁年龄阶段,其中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为少年期(青春早期),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为青年初期(青春期)。六年级的学生就处于青春早期。在这个时期,心理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很稳定。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原因,是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与性的成熟。因此,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十分重要。

2.对异性的关注。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变得格外兴奋,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与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爱打扮,眉目传情,故作姿态,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取悦、吸引,是健康的性心理。

3、个体心理的发展。青春期中,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大加强了,不但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广泛、稳定,而且渐渐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标准,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但由于意志力还不够坚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在发展之中,所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灰心、颓丧,或者会出现理智不能驾驭感情的现象。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搞好教学之外,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使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要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有一个平和而又激情的生活,使他们享受成长的快乐。

我从事六年级教学已有几个年头,在每接一个班时,我都作好学生的心理档案,把他们的点滴变化记录在案,以便更好的展开教育。利用周会和队会时间开展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水平,也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转变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如,我发现男女学生之间有书信往来,而且有同学风言风雨,于是我问孩子们什么是爱,你对爱有什么解释?我告诉孩子们喜欢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事,不必为之大惊小怪。关键中怎么理解。怎么认识。我说:“孩子们,我爱你们,你们也爱我,是不是?这是不是很正常的事?是!那么男女孩子之间有一种交往,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取悦、吸引,是健康的性心理。青春期异***往,这种情况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记住,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我们要为美丽而努力!好好学习!”

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优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在今年开学几周内,我发现一个平时很爱说话的学生有一种反常,他有几次遇到心里不高兴或者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就以头撞墙,或者瘫到在地上不起来。我知道这孩子是心理上有问题,不知如何去发泄情绪。于是,一方面单独给孩子作工作,让他知道人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遇到很多坎坷,要学会接受,要学会发泄,要学会正确的调节和制自己的情绪。而后我又给其家长谈话,让家长有所重视,来共同引导孩子,正常发展。

对于学生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乐不知疲的特点,我就随机安排组织活动:如读书赛,唱歌小赛场,小能手等活动来给他们一展风采的机会。或者安排活动来对学生心理进行训练。只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家不妨在教给学生的同时,来对学生上的关注,相信大家的说法会有所改变的。我想六年级的学生会好管的!

1.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情感特点

(1)情感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增强。

(2)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成人监督。

(3)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

六年级学生的情感内容日益丰富,社会性道德感有很大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行动的冲动性和受暗示性大为减少,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他们果断性和坚持性还比较差,还依赖于父母或教师的监督。

2.小学六年级学生个性的特点

学生的个性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独立性、批判性以及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水平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组织性、纪律性、勤奋、坚毅等优良性格特征,逐渐获得健康发展。其个性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发现和探索新自我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

(3)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

(4)依赖中求独立,出现对成人的反抗

当学生升到小学六年级时,变得比较独立,但他们仍希望获得教师的注意和喜爱。这个阶段的学生不再盲目地接受教师的权威,他们可能会在背后批评教师。他们非常在意规则及处罚是否明确,如果规则和处罚稍有不一致或不公平时,他们就会抱怨、不满。

小学生喜欢成群玩耍,这个“群”的人数多少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低年级,一般是2----3人的小集体,他们常在一起游戏或做作业。这个“群”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住地接近或某种偶然机会的结合,这样的结合自然是不牢固的,容易分化。这个阶段,如果某个小学生被小集体排斥,显然也会感到痛苦,但对其心理影响程度不太大。因为由于另外的偶然原因,这个孩子又会参加其他的小集体。到了中年级,小集体人数增至7人左右;当升入六年级时,小集体人数又减少到3----4人。这时候小集体的形成基础是彼此同情、共鸣、爱和相互尊重,所以结合的稳定性增强,个人受朋友的影响也随之增大。这时,如果某个学生被集体排斥,他会感到非常痛苦,甚至不想继续上学。总的说来。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期,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此时打下的教育基础,将影响每个学生的一生。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个性尚未定型,还有较大的可塑性,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或家庭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个性发展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倒退,因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内容提要:小学高年级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步入青春期的同时,也被笼在了叛逆心理造成的阴影之下。本文力图揭开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及其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从正确认识叛逆、走出误区、真诚关爱学生、重视沟通、讲究策略等方面寻找矫正良策,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叛逆心理 成因 矫正 策略 一 叛逆心理的提出

前不久在办公室亲眼目睹了一高年级学生公然与老师顶牛的情景,学生不计后果的不逊言辞、粗暴态度,使人心生惶然。其实,在高年级,诸如此类不服教育,动则便与老师对立起来的学生并不鲜见。许多老师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听话。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孩子会滋生出不满情绪,表现为:满面不屑,如直翻白眼、嗤之以鼻、充耳不闻、冷漠处之;行为过激,如顶嘴狡辩、讽刺挖苦、暴跳如雷、破罐破摔、背道而驰等等。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学生的这些言行的出现不是无缘无故的,它们均源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脆弱的,而学校家庭教育中往往只重智育,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致使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青春期叛逆的泥沼而无法自拔。于是,从小学高年级起,如何矫正孩子的叛逆心理,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一课题便摆在了我们面前。

二 叛逆心理的界定及结构 什么是叛逆心理呢?《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是:“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叛逆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叛逆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叛逆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叛逆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叛逆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叛逆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情感;行为倾向是指对叛逆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叛逆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叛逆心理的认知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叛逆心理形成之后,只要叛逆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充分认清叛逆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加深对叛逆心理结构的认识,能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叛逆心理的实质,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三 叛逆心理的成因

(一)主观因素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正由儿童迈进少年的行列,这是极为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有着显著的变化。

调查显示,自升入高年级以来,将近38%的学生在生理上有变化,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比生理发育更为显著的是心理,将近有75%的学生有了成人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1)从生理方面来说,该时期的学生由于大脑发育已经成熟,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能力迅速增强,思维方式逐步多样、思维视角发展越来越宽广。尤其是逆向思维的发展,为高年级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2)从心理方面来讲,高年级孩子随着生理的成长,其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开始萌芽,并日益增强。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以“大人”自居,渴望自由、独立,占由欲、支配欲显著增强,想拥有自己的天地,想自己掌控方向。对于阻碍他自我意识发展、自我行为发生的一切外界因素,都表现出强烈的反感甚至反抗情绪。

(3)学生在高年级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青春期的孩子思想认识尚未成型,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其认知人或事物时,容易出现偏差,造成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与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与施教者对立面而产生叛逆心理和行为。

(二)客观因素 1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基本环境,它是人一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不同心理品质和个性的孩子。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

上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一天早晨,我班一位家长来电告知孩子离家出走,去向不明。那天孩子彻夜未回,家长心急如焚。在走访中,我从侧面了解到该生四岁父母便离异了,孩子一直由母亲监护。母亲一人照料孩子,还得为生计而奔波,再加上家庭生活的不幸,便常常粗暴地迁怒于孩子,平时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教育孩子方式简单粗暴,这回孩子离家出走就是因为作业做得马虎了事,她怒其不争而当众掴了孩子一巴掌。

家长适当的教育方法,往往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学生又找不到适当的排解途径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指导、规劝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叛逆心理。2 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学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学生叛逆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

(1)教育理念的偏差。例如,一些教师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一味强求统一,实行“军事化”管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一贯制、一言堂,使学生难以接受。在教学中,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探索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填“鸭”式、牧“羊”式,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僵化老化,枯燥乏味,日日月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怎能不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叛逆呢?

(2)教育方式的失当。很多老师一味强调师道尊严,作风强硬,态度粗暴,方法失当,导致学生由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叛逆心理。例如,我班有一学生在背后评价老师的执教水平时,对一位课任老师颇有微词,而事情传到这位老师耳朵里后,她不是先根据学生的意见自省,而是冲进教室狠批学生以维护师道尊严,结果事与愿违,这位学生更不喜欢上她的课了。(3)教育评价的片面。因为个人的好恶,不能一视同仁;摆不脱名利的羁绊,唯智育、唯分数;眼里揉不得“沙”,纠着小错不放,一棒打“死”等等对学生评价不客观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片面的评价往往使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例如,一位学生偶然一次迟到,班主任老师为严正班风而让学生当众检讨,且几次三番将此事作为反面教材在班队课上进行思想教育,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结果该生破罐子破摔,天天迟到,成绩也一落千丈。(4)教育环境的熏染。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不可忽略的是伙伴群体的影响。在学生同辈中,学生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容易相互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比如在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学生在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是非观念开始模糊,再加上学生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易于模仿趋从,又诱发了其叛逆心理形成。3大众文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大众传播媒介和现代兴起的网络进入家庭,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例如,电视节目热播的“超级女生”对我班的一位学生构成了不小的冲击。超级女生们凭着一副好嗓子便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名利双收,这与平时老师家长灌输给她的“读书成才论”、“勤劳致富”论截然不同,由此,她开始对老师与家长的话不再言听计从。

叛逆心理由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它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全面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是矫正叛逆心理的前提。四 叛逆心理的矫正

叛逆几乎是每个学生步入青春期必经的一段灰色时期,叛逆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其后果是严重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刚刚迈进青春期门槛,叛逆的种子才刚刚开始萌芽,此时的孩子可塑性强,是进行引导、矫正的最好时期。那么,如何矫正叛逆心理呢?我以为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走出认识的误区。

可能普遍存在一种认识上的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便简单地以“好”“坏”论之,有的人甚至不明就理地将它视为一种变态心理。其实,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是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人都可能产生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高年级学生产生、形成叛逆心理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期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其间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孩子在迅速成长,他们从心理上依附于大人,到出现独立意向,是重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可喜的。当老师的要珍视学生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这里有个活生生的事例。上学期期末,有位家长从自己孩子的书包里翻出了言情类的课外书,十分恼火,急匆匆地赶来告状。言辞中将此类书籍称为“流氓书籍”,同时也将孩子偷偷阅读此类书籍的行为定性为“不学好”、“不上进”等。显而易见,这位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价是失当的。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性意识的逐渐增强,对于异性以及异性之间产生情感纠葛等均会表露出强烈的兴趣,这首先是孩子成长的表现,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为此而感到高兴,而不是将这种表露简单地划入“不学好”的行列。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面对孩子偷偷阅读言情读物之类与他们年龄不相匹配的书籍时,便不至于显得过激。认识的转变必将带动态度和处理方法的转变,这些都将为正确引导、转化孩子的叛逆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懂得学生,给予真诚关爱

大凡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都是懂得学生、真诚关爱学生的。

懂得学生、真诚关爱学生的老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生活、学习习惯等。尊重滋生信任,拥有学生的信任,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全面了解学生,感受其思想动态,及时捕捉学生叛逆情绪滋生的信号。

懂得学生、真诚关爱学生的老师乐于换位。勇于屈尊,勇于让自己成为那个不谙世情的孩子,身临其境。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说法、做法出乎意料,我们想不通,于是声色俱厉地质问学生:“你在想什么,你究竟在想什么?”而学生却始终不肯吐露半字。其实,只要我们能置身学生的境地,便不难找出答案。学生因为忍受不住谩骂而出手打了人,学生不满老师的当众指责而顶嘴,学生因为怕家长打骂而私自改动了试卷上的分数„„遇到上述情况时,我们不妨先作这样的设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处理时,我们再这样告诉学生:“这件事情,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去做„„”同时也引导学生换位:“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老师的换位,使学生易于产生“老师是自己人”的融洽感、归属感,亲其师,信其道,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叛逆情绪。

懂得学生、真诚关爱学生的教师永葆童心。“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一般来说,师生之间思想、志趣、习惯上的反差越大越容易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比如,我发现实习老师总是特别受学生欢迎,我想除却年龄的差距较小,成长的时代背景更接近,更有共同语言等因素以外,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她们有一颗年轻的心。无论课堂还是课间,她们总是尽量陪伴学生左右,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孩子的世界有异于成人,以成人的是非标尺来衡量,自然要收到学生的不满或对抗。倘若我们拥有一颗不老童心,融入学生群体,玩他们玩的游戏,参与他们爱谈论的话题,努力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体验中真实感知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再提出相应的要求,及时掌握反馈、及时给予引导,也能有效避免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

(三)重视沟通,努力达成共识。

“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个体对于同一种事物认识是不一样。教师和学生无论是在成长背景、年龄阅历还是个性品味、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和老师对于事物的认识、判断,于是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分歧,而这些分歧便是造成学生叛逆的不安因素之一。要想消除这些分歧,达成共识,沟通必不可少。

例如,我班学生普遍反感向老师反映情况的同学,认为这是“打小报告”,是“小人行径”,而反映情况的同学更是“卑鄙无能的报告虫”。与之恰恰相反的是,我需要、欣赏学生及时反映班级情况,认为这是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是“正义之举”,把反映情况的同学视为“正直得力的小助手”。我和学生的观点截然不同,如何才能达成共识呢?这就需要沟通。沟通是在一节班队活动课上进行的。我先倾听了学生的看法,再坦诚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在与学生的真诚的交流、共同探讨中,终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老师并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而是问题的解决者,被告者如果真的犯了错改正即可,无须惊惶失措,更无须对反映人心存怨恨。二,向老师反映情况不完全等同于“打小报告”,而应从大局出发,视反映人的初衷、反映是否如实、反映是否有利于事情的解决等具体情形而定。

就这样,一个长期纠葛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分歧因为沟通而迎刃而解。沟通是个思想碰撞的过程,往往电光火石,但沟通过后的却是海阔天空,一片明媚。

(四)对症下药,讲究教育策略

要消除高年级学生的叛逆心理,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要能根据个别差异,对症下药、讲究策略。下面列举了几种类型的叛逆心理及其教育策略。(1)自大自负型叛逆心理。

心理特点:这类学生的共同点是生活一帆风顺,在家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从小就有较强的优越感,个性自私、心胸狭隘,占有欲和支配欲强,爱发号施令,做事不计后果与他人感受,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矫正策略:一是要加强对类学生的挫折教育,增强其受挫力、耐磨力,使其学会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学会尊重欣赏他人。二是要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攻”其软勒。

具体案例:我班的沈某就属此类学生,在教室里喜欢发号施令,常常对同学大呼小喝,课堂上,哪位同学发言错了,他便冷嘲热讽。我好言相劝,他听不进半句。待到民主选举班干部,原本酬躇满志的他只得了可怜了四票。这下他才蔫了。于是,我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再次加以细心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在事实面前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迷惘困惑型叛逆心理。心理特点:这类学生做事一般比较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遇到挫折,容易走极端。

矫正策略:一 实践体验法 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地引导和教育他们全面地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直面现实,不断促进增情其识别判断、审视分析的能力,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使他们从“理想王国”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二是引导沟通 对于此类学生我们还需要防止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此,应该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走出迷惘,拨云见日。

具体案例:我班有个“书呆子”,性格腼腆,做事慢条斯理,听课时常走神,对于周围的事物极少主动关心。针对这种情形,一方面我先动员他的家长尽量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带孩子外出活动,平时让孩子干家务活儿,以多提供他参与社会、家庭活动的机会,丰富体验;另一方面,我特地分配他当了语文科代表,让他参与班级管理,分散他对于自我的注意力,学习关心周围事物、增强其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他与我接触的机会,以便我能及时捕捉矫正过程中的细微动态,及时做好引导与沟通。(3)失落倦怠型叛逆心理。

心理特点: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理解和支持是人的正确性,而这种渴望在此类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他们往往有极强的自尊心、荣誉感,尤为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自己的闪光点得不到肯定,他们就会觉得受了挫,产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从而用消极、冷漠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久而久之,便产生叛逆心理。

矫正策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公正和公平,师恩普施,师爱遍洒,切不可厚此薄彼。特别注意发现这类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度的鼓励和表扬。具体案例:李某,我校六年级出了名的双差生。有一次他把班里一同学打得鼻青脸肿,老师狠狠批评他并要求他向人道歉,他表情木然,置若罔闻。事后,同学们反映,李某出手打人是因为那位同学嘲笑他是“垃圾”。弄清了事情原委,老师后悔不迭,连忙在班队课上拨乱反正,并真诚向他道歉,而李某当时就哭了,而哭过之后,是阳光般灿烂的微笑。(4)消极抑郁型叛逆心理。

心理特点:或因自尊心受到伤害,或因人格受到污辱,或因学习受到挫折,整天沉溺于烦恼和痛苦之中,对学习和生活推动信心,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短暂的心理平衡和满足。

矫正策略:一 抚慰法。“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学生消极抑郁叛逆心理形成的总是有着其深层的原因的,我们要善于追本穷源,先找到他们的“伤处”,再一点一点抚平其创伤。二激励法。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拉罕·马斯洛认为,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还会对别人,对整个世界产生爱意,甚至会有一种要马上做点事作为报偿的欲望”。因此,针对这类学生以激励的方式给予强有力的刺激,往往能唤醒其追求上进、渴望美好的意识与希望,起到较好的矫正效果。

具体案例:赵某,是我上届的学生。刚接手时,他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资质不错,但不求上进;平时少言寡语,独来独往,几乎不见笑容。我开始特别关注他,最后我从他母亲那里找到了答案。原来,赵某不到三岁,父母便离异。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见过父亲,每当他问起父亲的事情,其母便说恨恨地告诉他“父亲死了”。可是孩子渐渐长大,却从周围的邻居们口中得知父亲没有去世的事实。这使他开始憎恨自己的母亲。觉得自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很不幸,终日郁郁寡欢。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便开始有意识地接近他,关心他,甚至故意当众夸奖他。他的作文我尽量面批;双休日与他通电话问询他在干什么,鼓励他和母亲多交流;他在学校食堂用餐,我自己带的菜总给他留一份;体育课上打篮球,我总是为他所在的球队呐喊助威„„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和母亲的关系开始缓和,学习也明显主动了,到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综上所述,在对高年级学生的施教中,面对学生出现的叛逆心理,并非无计可施。只要我们能正确全面认识其实质,真诚关爱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根据实际情适时疏导调试,相信定能随着孩子,一起走过叛逆,迎来风和日丽的明媚坦途。

第四篇: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科学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变授课形式指导为“实践+理论”形式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成为就业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是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为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率逐年提高,但就业难度仍然很大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增长幅度高于研究生和本科生,但整体结构看并不占有优势,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难度大。

(二)专业设置结构性矛盾突出

面对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了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域持续几年就业低迷的状况。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是制约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盲目,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一些专业划分过细,缺乏特色,难以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毕业生没有竞争优势。.

(三)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明显.

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对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毕业生需求量大,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对人才吸纳的能力有限。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主要受市场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及大城市,区域性就业布局很不平衡。北京、上海、深圳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首选的工作地域。

二、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现状

(一)就业指导的时间不合理

许多高职院校在最后一个学年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指导的对象也仅限于应届毕业生。这种指导在提高毕业生面试技巧,让学生了解择业、签约过程等方面会有一定效果,但是在提高毕业生工作能力、调整就业方向及创业等方面几乎没有帮助。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服务现代社会的意识,缺乏紧扣经济发展的市场意识。

(二)内容单调,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仅限于方针政策讲解、就业信息发布、择业方法技巧指导等,多采用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进行,缺少实践环节和具体技能技巧方面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职业判断选择能力、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明显不足。单一的就业指导内容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形式及内容单调,带有一定的共性,也是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

(三)缺乏专业性,实际效果不明显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职指导教师数量较少,且缺乏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专业机构缺乏,尽管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但其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就业指导职能不足,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三、加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把就业指导从行政工作中剥离出来,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建设,通过集中的、系统的培训使就业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就业指导效果;通过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进而实现就业指导的专家化。

(二)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

高职院校应该全面引进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及相关的阶段性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其整体素质。

(三)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涵盖面过宽,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差异,缺乏针对性。个性化指导可以从学生所学专业的类型特征着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特点,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套独特的职业规划方案。通过指导过程中的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面引导,让高职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剖析以寻求个人核心价值,详细分析个人的职业兴趣、性格及优势。

(四)变授课形式指导为“实践+理论”形式的指导

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性就业指导,是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得以纵深发展的基础。邀请成功人士尤其是校友举办讲座,组织社会实践、校内创业、职业训练等活动,结合理论授课指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

第五篇: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教育的核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教育的核心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摘要:本文在对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教育必须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核心的位置,突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 入学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入学教育就是学生一入校就从思想、能力、行为等各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几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入学教育除了校情校史介绍、专业介绍和《学生手册》的纪律教育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生涯。鉴于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在入学教育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重要,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把它放到入学教育的核心位置上。

1.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是指根据新生的特点及发展需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他们开展一系列教育工作,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初步了解一些专业知识的一种启蒙教育。因此,充分认识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深入研究新生的思想特点,因势利导,及时细致全

面地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帮助他们第一步,具有重要意义。

1.1入学教育是稳定学生思想的关键

在职业院校中,大多数新生入学前对自己所填报的专业都是由家长或老师指导所填,不是凭经验就是根据近年市场人才需求来填,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此,就导致了部分学生要求转系或调整专业,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转校或退学,这对学校、学生都是一种重大损失。因此,新生入学后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专业介绍和实验室的参观,请各专业的老师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现状、就业状况、专业师资队伍和专业前景以及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观,牢固专业学习思想,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1.2入学教育是规范学生管理的重要方法

新生入校后,通过班主任或学生管理部门或学生群众性组织(学生会或团总支)来组织新生学习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如学籍管理制度,学生违纪处理条例,三好优秀评选办法,安全教育等相关规定要求等,提高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与防范的意识,把规章制度内化为自觉行动,为后期管理打好基础。

2.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

2.1职业教育的特殊使命

早在 1913年,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家和奠基人黄炎培先生就提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他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

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和需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职业院校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从“学生”到“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基层岗位的教育,职业目的性很强。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它必须依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离不开社会,它必须紧密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输送到社会的基层岗位,毕业生能否在基层岗位实现自身发展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标准。

2.2 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总的来讲,职业院校学生具有当代学生身上的共性特点。此外,职业院校学生又具有其他显著特点。

从客观上看,不同学校及同一学校不同专业间的层次更为明显,学生群体不断增多,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从主观上看,存在着“四强四弱”,即:求知欲强,辨析力弱;自主意识强,自律意识弱;成才愿望强,抗挫折能力弱;个人进取观念强,集体主义观念弱。

从生源上看,职业院校学生生源质量一般不甚理想。具体表现为:层次不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偏低,分数不高,部分学生是未经中高考或中高考落榜者。

从学生个性特点看,职业院校学生大部分虽为中高考失利者,但也具有自己的个性优势。一般表现为:基础较差,但思想活跃;在自

我意识中,既有自我约束力差的弱点,也有依赖性少、自主性强的优点;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欠缺;形象思维、动手能力强,不少人在文学、艺术、技艺和动手能力上都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乐于交际,富有情感。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教育的核心

牢固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良机,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在职业院校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1它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专业和职业的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职业的要素组成、职业的分类、职业的功能有所了解,才能明确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并对这一职业涉及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社会实践进行一些探索,他们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就不会盲目随波逐流,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3.2它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发掘和发挥自我潜能

职业与性格密切相关,职业影响性格,性格适应职业。对入校新生来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了解某一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哪种职业,并注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性格。

兴趣是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推动力,它能将一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想从事某种职业的愿望。入校新生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入校新生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职业,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3.3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成功的机会,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之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学生不是就业、择业前先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将找到理想的工作寄希望于运气。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更高效。

总之,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任务的教育模式。在职业院校中,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核心的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增强了学生在校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通过一入校就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归属感和对职业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了职业教育的使命。

下载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相关特点和教育论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相关特点和教育论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