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第1篇:谈教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育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意义
首先,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心活动的规律需求根据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结构和学生在体育课堂活动中身心活动的变化规律可将体育教学分为四个层次:
(1)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动机阶段。
(2)基本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以积极良好的机能状态保持活跃情绪阶段。
(3)促进身心恢复,调整个人精神状态阶段。
(4)做好信息反馈。体育老师只有根据教学过程中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其次,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心理互动无处不在师生的心理互动贯穿整个体育教学始末,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信息传输通畅,便于教师因材施教。体育教师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指导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握控制好学生的心理活动强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学生心理过程成功体验的关键。体育教师充满活力的运动着装、刚毅果断的运动气质和娴熟飘逸的动作技术表演,以及区别于其他科目的独特教学风格都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心理活动水平的提高。
最后,激发兴趣,调节情绪,体验快乐体育的真谛体育教学中学生生理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正常与否会引起学生的情绪变化,而情绪变化又影响着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不同情绪状态下,学生会发生不同的生理变化,出现不同的外部表现。
二、体育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一)根据有关的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练习动作和健身方法时,还应该给他们讲解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体育是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的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现在学校里推行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向他们讲解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促进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有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这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心里的发展是不同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的对象,了解其特点因材施教。在童年期相当于小学时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某一个体育动作应该跟他们分解示范,让他们看清细节;在少年期相当于初中时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在教授体育技术时可以完整的跟他们示范一段动作然后再进行单个动作的讲解;在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抽象思维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在体育教学时可以教授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动作,跟他们讲解动作原理再加上动作示范,他们会很快的接受不同的技术动作。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在智力、性格、和认知方式上存在差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在照顾到大部分同学的基础上应该对部分学生特别的注意,争取使所有的学生共同发展。
(三)积极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任务挺大,学的科目多,要做的作业多,学习压力大,在上体育课时通过做体育活动调整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压力,好多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不去上,要么就是去上不听老师的指挥随便玩,实际上跟着练习一些动作,不仅弥补了整天坐在教室没时间运动的不足,还缓解了大脑的疲劳,学习效率会更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自己要积极的维护心理健康而且还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知道怎样学好,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知道怎样教好学生。
三、结论
总之,体育教学和教育心理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科学灵活的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感受体育课的魅力之处。
第2篇:谈教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从体育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两大心理因素:即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外,努力挖掘情感因素,创造和谐、欢乐的课堂氛围,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一、体育课堂情感投入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学生间心理关系的实践过程,成功的教学是建立在师生相互真诚的理解和信任之上的,是在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中完成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与接收,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
二、体育课堂情感投入的手段和方法
1.教师应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第一印象,主要是通过初次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直接获得教师的印象而形成的。教师如能在初次授课时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得到学生的认可,将为树立教师的威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2.充分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作用
体育特长生本身素质较好,掌握动作快。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让他们多做示范。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树立其威信,培养其责任感,满足其表现欲,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对教师组织教学也有很大帮助,从而可取得预期的好效果。
3.关心、鼓励体育差生
体育差生,一般身体素质较差,协调性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等。教师对这些学生一定要关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要有耐心,态度要诚恳,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要给予鼓励,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增强信心,提高学习体育动作技术的兴趣。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重、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否则,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体育教学过程是在师生间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因而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师生间关系的影响。融洽的师生关系,常伴有积极的心境状态,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认真传授体育技术、知识、技能外,还应鼓励学生质疑,多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真正从关心、爱护、教育学生出发,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课余时间与学生的感情交流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上,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言行也能在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情感的产生是教师对教学、对学生的自然感情的体现。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首先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人生观。由此才能产生对教育工作的动力和情感,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篇: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内容提要: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在探索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规律,但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现代心理学却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德国的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虽然,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可是它充满了活力,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应用给予人类巨大的财富。在今天,心理学称为最为普遍的应用学科之一,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而且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
关键词: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应用
人类对心理现象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只能被动地顺应自然。面对大自然的无可抵御的可怕力量以及种种难以解释的神奇现象,人们无奈地将心灵之感归于神灵而加以崇拜。所以,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心理学思想,就是“灵魂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被认为是最早的心理学专著。从古代开始,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以至到19 世纪中叶,对心理的探索与研究不断继续着,但是,在一个相当漫长的岁月里,这种探索仅仅是处于无明确的研究目的、无明确的研究目标、无明确的研究思想、无明确的研究方法的混沌状态下进行的,而且夹杂在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中。心理学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辩的方法,在那个年代,心理学实际上还是与哲学、神学处于一种没有分化的统一状态中,其内容被包容于哲学和神学的内容体系中。
1879 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有史以来第一次像其他学科一样被作为一门正式科学而进行研究,他成为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奠基者。从此,心理学从哲学、神学、医学等其他科学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探索心灵奥秘、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人类自身,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发挥自我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冯特创立心理学的时候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不过,早期以冯特为代表的内容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科学,不存在应用的问题,但是这种观点仅仅持续了三四十年,心理学开始走出实验室,面向大众,服务于社会生活。
一、心理学对健康事业的应用
在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一开始就直接服务于社会生活,致力于精神病人的治疗。而20 世纪以来,心理学更加支持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人类健康事业的主旋律。人们不仅注重到了人的生物学方面,同时也注意到了作为完整人的心理、意识方面和社会行为方面。当今世界,人们更加崇尚预防医学,不仅考虑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包括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疾病,过去一直是指导身体的某一部分、过程、系统在功能或结构上的反常这一纯生物学概念;而健康,则仅意味着没有疾病。新的医学观下,健康指的是:“人不仅仅没有疾病和虚弱,而要有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的圆满适宜的状态。” 不能达到这一状态,即可称之为疾病或亚健康状态。现代健康观认为人类疾苦的发生,有生物、心理、社会、生态诸多方面因素,只有在人类处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的整体平衡协调运动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20 世纪70年代后期,健康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工作实践与人类健康的各种问题紧密相联,甚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幸福,建立不久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人们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的问题。现代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议。健康心理学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行为理论、程序学习、行为健康和条件反射的原理。在疾病的防治、不良行为的矫正、生理功能障碍的康复、意外事故的减少、精神紧张的缓解,以及运动锻炼与健康教育的普及等方面,都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也对降低许多心身疾病,如对降低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病率等起了重要作用。如今在欧洲成立了欧洲健康心理学会,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荷兰等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国立健康心理学机构。在美国,通过健康心理学家与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青少年吸烟者的比率已明显下降,成人的吸烟率比20 年前下降了1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吸烟致病致死的这一尖锐社会问题。实践表明,健康心理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必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造福人类的特殊作用。
二、心理学在经济理论中的应用
世纪以来,心理学逐步向着经学领域渗透。首先,大量的心理原理和行为研究成果被应用于经济学。被称作“心理学的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思想流派,为经济学考察人类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被称作“心理学的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剥去了传统经济学假设理性人光鲜的外衣,主张对行为的分析应以行为的真实心理形成机制为基础,不能以主观的先验假定为依据。
行为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与传统经济学不同,融入了心理学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人,包括人的认知、情绪、行为以及人格,而不仅仅是物的经济。行为经济学强调,对行为的分析应以行为的真实心理形成机制为基础,不能以主观的先验假定为依据,而个体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又是一种个体化过程,不能被他人所替代,所以个体化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行为经济学主张用过程理性来代替实质理性,并致力于把被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牵动的经济木偶还原成富有人性的人,使经济学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其次,在市场领域,消费者心理研究也被广泛应用。从消费主体出发,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研究消费者的态度、情感、爱好以及决策过程等;研究影响消费行为的一系列社会、个人和体制变量; 研究满足消费的产品特点和消费者对产品特点的反应; 以及研究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发应需适销产品等。心理学使现代营销活动充满生机,使社会生产目的的实现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心理学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世纪末,心理方法就被引入到工业生产活动中,早期如泰勒的工作时间研究,吉尔布雷思和吉尔布雷思夫妇的动作分析,以及后来关于传送带生产的操作研究等,都是工业心理学中的经典性工作。在心理学发展的百年时间里,许多心理学学派都对工业心理学的理论作出过贡献。从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反应时学习心理,到当代的认知心理学、信号觉察论等,都对工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强调知觉的形与基,在工业心理学的数符辨认、图形识别及服装设计中都是必须考虑的条件。
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应用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心理方法和成果解决工业或经济领域中产生的问题。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利用心理学研究每一职业的要求;利用测验来选择工人和安排工作;规划利用人力的最佳工作方法;制定培训方案,使人力得到最有效的发展;决定最优良的工作条件;研究最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研究工作动机,调整工人和管理人员间的通力协作。工业心理学强调探究人们在工作时的行为和产生这种行为原因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强调一些已知的人类行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或经济机构与劳动者的需求。
首先,上世纪中期,工程心理学形成。主张对劳动工具进行改装和设计,使劳动工具的设计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以保证最佳的劳动条件,使工程可靠,操作者轻松,效率提高。心理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不仅在记载和积累有科学价值的资料方面功勋卓著,而且在利用心理机制使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相适应,在保证一个大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前提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及客观分析人的心理过程的方法,被应用于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型国防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工业产生一系列的革新,同时科学领域里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等科学的发展,工程心理学进入了系统研究。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与机器和环境相互作用,使工程技术设计与人的身心特点相匹配,从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人机安全、并使人在系统中能够有效而舒适地工作。认知实验心理学成为现代工程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如今,工程心理学正致力于把人机系统扩大为人—机—环境—社会这样的更全面的系统。其次,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心理学启蒙阶段,其奠基就是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现代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现代工业心理学的分支逐渐增多,包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等等。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工作环境是否能适合生理上的需要,工作者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利用心理方法实施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和扩大化,减少简单、重复的劳动,提高工作本身对人的意义,增加工作者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人事心理学在提高人的激励水平,改善培训方法,对人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选拔任用,以及职业的设计和人事安排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科学地制定有关人事管理的制度提供依据。
四、心理学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
世纪末心理学进入了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是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他认为这两方面的教育活动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桑代克1903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对教育事业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受格式塔学派的影响,教育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刺激与反应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教育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同时,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
早期教育心理学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规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也就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1947 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集中在: 人类生长和发展,包括遗传与环境、一般生长和发展、社会与情绪的发展、动机的基本理论、智慧、性向与兴趣,以及个别差异等;学习,包括学习的本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动机、技能、推理与问题解决、态度、特殊科目的学习,以及训练的转移等;人格与适应,包括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卫生、特殊儿童、品格,以及社会活动;测量与评价,包括测量的基本原则、智力与性向的测量、学习的测量、适应的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统计技术,以及为教师所提供的研究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逐渐转向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的探讨,也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人们高度关注教材、教法改革研究特别是关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许多教育心理学家纷纷提出培养创造力的各种建议,开展了许多创造力课题的研究,教学中提倡发现学习,鼓励儿童的幻想、好奇心、个性独立性等,都是着眼于教学的改革。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斯金纳,参照以往别人制作的教学机器设计制成了程序教学机。这种教学机器的特点是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设定步调,确定学习的进度,能够及时从机器中获得反馈信息,机器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自动调整问题和学习内容的难度。今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我教学法就起源于这种程序教学机。程序教学运动对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以操作条件反射为基础而设计的教学课件备受欢迎,斯金纳的及时强化思想仍然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受到大多数教师的欢迎,其程序教学思想也影响了教材的编制。直到现在,无论是在教材编排还是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都能够看到程序教学的影子。教育心理学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更加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问题。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开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社会情境,注意研究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如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学习动机,试图用造成某种外部压力或不平衡状态的方法,来促使学生产生改革行为的欲望。人们开始重视教学组织形式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如心理学者罗杰斯主张,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温暖的师生关系,从而他强调采用指导讨论法进行教学。他认为,学习向高级水平发展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移情;二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三是和谐或真诚。心理科学引入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使教育理论面貌一新,更重要的是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总之,进入20 世纪,心理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向世人证明它不仅是一门年轻的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应用科学。除了上述领域外,几乎在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领域中,人们都开始注入心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比如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 运动心理学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等。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而且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一个多世纪以来,应用是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心理学列为21 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之一,有人认为“21 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新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主要原因是它应用范围广泛涉及人类活动各个领域,心理学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心理学对不同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标志着它逐渐成为一门与现代前沿科学发展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以及对于人类现代生活工作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 2006,(5).
[2]张厚粲.了解心理学发展的架构.中国图书商报.-10-10.
2008
第三篇: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转变论文
第1篇:教育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内涵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领域,在我国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国际上,数学教育心理学的通行概念是:数学教育心理学是指以数学教学的实践为出发点,建立自己的理论观点及体系的研究,从认知理论的立场探究、分析和评述在数学教育中遇到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独立的研究专题或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应简单地将其当成一般的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在数学教育中的直接应用。也就是说,数学教育心理学并不是仅仅选编教育心理学的若干观点,也不是在教育心理学原理中添加数学例子。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数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数学的教与学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对于其中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机制,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无法做出详尽的分析和得出针对性很强的结┞。如果根据普通的理论来推导数学教育心理学观点,就可能流于一般,缺乏特殊性和适应性,从而失去具体的指导意义。
二、数学教育心理学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促进数学教学整体观念的形成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从整体开始的,教师应该在每一个专题开始前,将所教内容先作一个总体性的介绍。这样就能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大致了解,对可能的联系就更重视了。
例如,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教学中,一开始呈现的引导材料不能为了追求概括、抽象的统一,而将离心率e=ca的三种不同情况,即椭圆的离心率01、抛物线的离心率作为统一的标准而集于一体。相反,可以在一开始就将这三种曲线作为圆锥面被不同角度的平面所截得的截线进行介绍。而后,可概括地引出三个方程的原则:到定点(或定线)有特定距离的点的轨迹。再在这个原则之下,分别按照各自要求定出推导方程的具体原则,然后分头引出三个方程,并讨论其性质,转入细节。
2.促进教师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形成数学教育心理学强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只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思路组织教学的方式,要设身处地地站到学生的立场上,体会他们的背景和基础。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过程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认知模式来识别和确定数学知识的表征,确定学生自己的操作运输、知识存储、组织情境的方法,顺着学生的经验和思路,用有针对性的、适宜的策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自我构建,并给予纠正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数学教育心理学作用
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情感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需要对其所学内容即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进行分析。而在后一方面,除了研究学生对具体内容的认识、理解、应用等规律外,还要考虑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表现出来的各种想法、态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一般与学习内容的认知因素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起着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感觉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如动机、兴趣等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几乎都只是评价他们的认知结果,而忽略了情感因素对认知的影响。这样,就会有许多相关的学习问题得不到解决。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重视,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关注语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从广义上看,数学教学中的语言形式包括符号、词语、图形、图象的书面表达以及口头表达等交流手段。数学教育心理学关注的数学语言问题包括各种数学语言形式的基本特点、功能和规律以及学生问题的诊断。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数学语言,它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在使用中提到就算教过了。所以,教师和学生并未花足够多的精力来注意和处理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问题,似乎这是可以自然解决的,于是就可能形成一种循环:要弄懂语言才能理解意义,而语言又是在掌握意义的过程中学习的。这样一来,在数学教学中,语言是内容的载体,而内容又成为语言。这个循环如果不打破,或者说,如果不对语言问题给以专门的、充分的关注,就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对学习问题的诊断和解决。
第2篇:浅议数学教育中心理学的应用
1、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一门基础性的领域,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征。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它理解为一般的心理学在数学教育中的直接应用。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征,要详尽的推导出其存在的心理活动过程,必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如果应用一般心理学对数学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则所获得的结果必将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由此将失去指导意义。
2、数学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存在的差异性
对比两者,数学实践与数学科学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在数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探索研究,促进数学教育的进步。随着数学教育的逐步发展,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加大了对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关注度,希望从中找到指导数学教育实践或解决数学教育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可是,因为大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是以数学专业知识结构为主,导致他们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数学教育实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数学与心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知识结构和许多概念性理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便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理论来解决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面两点:
(1)两者所研究的对象不同
数学是着重研究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内容的学科;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现象的学科。
数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都已存在较久,二者均蕴涵于哲学之中,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然而相对心理学,数学先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并经历了较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终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使之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另外,冯特在德国莱比锡于1879年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诞生。
所以,从研究的难易程度上看,数学这门学科会显得好理解一些;另外,由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因此,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会相对更加困难。
(2)两者的推理方式存在差异性
在科学推理方式上,心理学和数学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学科的结构具有典型的公理化特征,属于演绎体系形式的,数学学科的证明包含了纯逻辑的和演绎的,在数学学科中,每个数学概念都应以明确的的方式进行定义,比如,在定义平行四边形时,可以这样子表述: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个概念是没有争议的。有时数学家也利用归纳法对其概念进行总结,不过该种方法基本上是在数学问题提出阶段进行应用的。
3、心理学对数学教育教学产生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数学教学整体观念的形成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过程中,是先从整体着手进入的,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将所要授课的知识点先作整体性的介绍。这样将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东西有了总体性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
比如,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关于“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知识点的学习,在授课前,不能过于追求对整体材料概括和抽象的统一,而将离心率分成三种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三种情况分别是椭圆的离心率、双曲线的离心率以及抛物线的离心率,将三种情况作为统一的标准而集于一体。与之不同的是,我们可以在开始授课前将这三种曲线作为圆锥面被不同角度的平面所截得的截线着手进行介绍。最后对三个方程的原则进行总结概括,即为到定点有特定距离的点的轨迹。最后根据该原则,分别根据实际要求制定推导方程的具体原则,然后分头引出三个方程,进行分析讨论。
(2)有利于教师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形成数学教育心理学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改变原有的固定教学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学习基础。而且,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过程有充分的理解,采用适当的认知模式来识别和确定数学知识的表征,确定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路,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的策略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自我构建,并给予评价和建议,由此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4、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1)关注情感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需要对其所学内容即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进行分析。而在后一方面,除了研究学生对具体内容的认识、理解、应用等规律外,还要考虑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表现出来的各种想法、态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一般与学习内容的认知因素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起着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感觉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如动机、兴趣等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几乎都只是评价他们的认知结果,而忽略了情感因素对认知的影响。这样,就会有许多相关的学习问题得不到解决。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重视,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关注语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从广义上看,数学教学中的语言形式包括符号、词语、图形、图象的书面表达以及口头表达等交流手段。数学教育心理学关注的数学语言问题包括各种数学语言形式的基本特点、功能和规律以及学生问题的诊断。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数学语言,它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在使用中提到就算教过了。所以,教师和学生并未花足够多的精力来注意和处理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问题,似乎这是可以自然解决的,于是就可能形成一种循环:要弄懂语言才能理解意义,而语言又是在掌握意义的过程中学习的。这样一来,在数学教学中,语言是内容的载体,而内容又成为语言的载体。这个循环如果不打破,或者说,如果不对语言问题给以专门的、充分的关注,就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对学习问题的诊断和解决。
5、总结
为了使数学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到数学教育教学中,本文首先对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阐述了数学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两门学科间存在的差异性,并分析了数学教育心理学对数学教学产生的意义和运用心理学在数学教育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最终表明了数学教育心理学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3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向知识文化的创新者和改革者角色转变。而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促进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从优化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数学教师的能力、淡化数学教师的“权威”意识、增强数学教师的职业动力等方面入手。
一、优化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角色转变
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教师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的高度、知识的广度、知识的深度、知识的精度、知识的新度等五个方面。数学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不仅要有一定的高度、深度、广度、新度,更要在知识精度上下功夫。数学教师对本专业的知识不仅要做到科学准确,而且要进行深层加工。知识的精度是在教师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和钻研的基础上获得的。要想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既要精于所教专业,又要精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典范。他既精通于专业知识,又精通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所以说数学教师只有不断优化、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角色的转变。
二、更新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角色转变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用“学生是否得到主动发展”、师生是否共同发展来检验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而且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里,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数学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在新课程中数学教师不能再居高临下,而应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究,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的关系。数学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楷模,教学过程的领导者,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成为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与学生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
三、提高数学教师的能力,促进角色转变
数学教师的能力包含:数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自我意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等。数学教师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数学教师自己的数学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那么就不可能对数学有深刻的理解,也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转换,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数学教师的自我意识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和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往往被数学教师自己忽视,认为教师只要能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专家或能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通过教育科研活动,能促使教师自觉地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和技巧,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从能干的“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的新型教师。
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数学教师要适应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找到自身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不足,切实转换以往形成的传统角色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多种角色的综合型教师,以此推动数学教学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西方心理学史上内省法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是对自己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的方法。它是传统心理学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心理学所独有的一种研究方法[1]。内省法的根据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是对自己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的方法。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是又根据的。第一,内省法是心理学现象的主观内在性决定的,即意识的可对象化,能够成为人意识的客体。第二,内省法在许多心理学派和心理学分支的有关实验研究中不同程度的使用着,而且内省法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第三,内省法是一种独立的方法,它可客服客观观察的实验法的局限,弥补实验法的不足。综上三方面,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可以确定的,尽管人们对内省法提出了众多的批评和指责,但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林所指出的那样:“内省还是跟着我们,只是用了不同的别名而已。”内省法的种类
第一,经验内省,即以个人日常经验或体验来陈述心理学问题的方法。如柏来图、奥古斯丁、笛卡尔对心灵的思考、早期联想主义心理学家(经验主义者)陈述意见的方法以及对心理现象(观念)的解释等。
第二,实验内省,即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实验内省由冯特所提倡,之后又有构造心理学派的古典实验内省法,符恣堡学派的系统实验内省法等等[3]。
第三,科学内省,即现代心理学应用方面,用一套经过标准化了得实验程序要求被试做出的内省反应,比如人格测验、态度量表等。西方心理学史上内省法的应用
3.1 柏拉图用内省法去探索独立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或真理。
对柏来图来说,本质与形式有关,它独立于自然界而存在,只有通过忽略感觉经验,把思维转向内部(即通过内省)才能获得。柏来图以回忆说阐述灵魂的形成过程。这是欧洲心理学实验史上关于天赋观念和内省法最原始的表达方式[4]。
3.2 奥古斯丁的《论灵魂》。
奥古斯丁认为心理是主观自生的内部经验,无法为他人直接认识,灵魂只有通过内省才能接近,并以自我报告的形式陈述出来为人所了解。因此心灵就是通过自己认识自己的。在欧洲历史上人们把奥古斯丁看作是心理学上第一个内省主义者[5]。
3.3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不承认感觉经验的真实性,只承认理性思维的真实性。笛卡尔正是用内省开思考真理的,或者说正是用内省来思考和探究人的心理现象的。
3.4 经验主义者用内省研究观念和联想。
经验主义者就是强调经验在知识获得过程中得重要性的一种哲学[6]。这三种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的联想为链条和中介。也就是说,这些观念都是由一同出现的有关观念联结或者集合成一个东西的结果。
3.5 冯特—实验内省法
“实验内省”德文词是Experimentelle Selbstteobachtung。就冯特本人来讲,他得实验内省指的是利用实验技术,如反应的测量、词语的联想以及对刺激的辨别反应等对心理过程所用的科学研究。
3.6 构造主义的内省法
铁钦纳采用的内省法在运用上区别与冯特的实验内省。首先,在应用范围上,铁钦纳把实验内省应用于复杂的、高级的心理现象,如记忆、思维等上,打破了冯特的限制。其次,铁钦纳实验程序要求更加严格。铁钦纳对实验内省方法的使用比冯特更加复杂,被试必须寻找到他们经验中的元素成分,他们的工作是描述产生复杂认知经验的、基本的、最初的元素经验[7]。
3.7 式塔学派的直接观察法—不破坏自然经验的内省法
格式塔心理学家即以直接经验为研究的对象,而直接经验是自然而然观察到的完整的现象,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自然的观察法,而主张观察是离不开直接经验的,因此他们并不否认内省法,只是反对人为的分析的内省法。比如对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的分析上,ab两线由于附加了两种不同方向的箭头,各自组成了一个格式塔,他们之间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把他们看成是一长一短,才是真实的自然经验[8]。因此他们极力的反对传统的内省法。
3.8 行为主义的言语报告法
尽管古典主义心理学家摒弃主观意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反对使用内省法,但还是采用了内省法,只不过是换了名字—言语报告法而已。以致有人说:“他(华生)把内省法从前门赶出去,又以语言报告法把它从后门迎进来”[9]。
3.9 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技术是弗洛伊德由催眠术的启发所创造的,相对于实验内省和言语报告法更加自由、灵活,它所反映的内容完全是患者的主观思想,导致一些人批评他得研究结论主观臆断不准确。
3.10 罗杰斯(人本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与认知心理学的自我观察法
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对心理现象的研究都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内省法只体现在其中的某一种上。首先,罗杰斯倡导现象学方法,把它作为对意识经验的一种直观描述法。其次认知心理学家采用自我观察法,即在解决问题时让被试者口头思考,把他们在进行各种运作活动时的想法。
3.11 科学心理学的心理测验法
比如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等等。这些测验所用材料都是经过预先标准化的,被试根据指导语按自己主观思考来完成。完成心理测验的过程也就是被试进行内省的过程,较之以前的内省法更加科学有效。小结
从本文第三大部分,即内省法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这样一些规律:
4.1 内省法从最初的主观思辨发展到现在的心理测验,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始终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尽管用了不同的称谓。4.2 内省法应用条件不断得到改进,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心理学家们的应用。
第五篇:心理学发展论文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一起来看看心理学发展论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学阐述
摘要: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阈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在已有价值观念基础上,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并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的心理倾向。其形成过程包括在意识层面进行的从认知到认同的外显认同阶段和在无意识层面进行的从认同到内化的内隐认同阶段。在前一阶段,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心理成分参与其中,并且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才能完成;后一阶段则是在反复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习惯化的反应模式,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要真正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同时兼顾,不能失之偏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双重态度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实施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2014年刘云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强调“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毋庸讳言,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围绕这一问题,近几年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截止到目前,在中国知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认同”为文章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上千条记录。这些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认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该问题更多的困惑和思考:什么是认同?认同如何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尽管可以从多学科进行研究,但本质上属于个体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问题。只有充分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科关于认同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才能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机理和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视角,通过对认同概念心理学内涵的界定和辨析,尝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及心理形成机制,以期对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及培育有所启示。
一、心理学视阈中的认同与价值认同
1.认同
目前研究者普遍使用的认同概念来源于英文identity。这一英文单词的主要含义有两个:一是身份、本身、本体;二是同一性、相同、一致。其对应的动词形式是identify,也有两重意义:一是鉴别、辨出;二是认为等同。在心理学领域,认同是个体建构自我、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最早使用认同概念的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弗洛伊德在解释人的焦虑状态时,将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自我防御机制,他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1]。随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H.Erikson)对认同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究。他认为,一个成熟的心理认同的渐进发展是以人所属的团体为条件的,当个人与一个团体认同时,他会接受此团体的价值与规范以影响自己的行为与态度[2]。心理学家米勒(WarrenE.Miller)也指出,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这是认同的核心[2]。英国心理学家塔吉菲尔(HenryTajfel)等进一步区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认同理论。在该理论中,塔吉菲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3]”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在《张氏心理学辞典》中收录了心理学家扩大了认同的原意后作出的解释:认同是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历程。在社会情境中,个体向他人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4]。
梳理心理学中认同概念的来源及其使用,可以发现,早期的认同概念更多地指向个体自身,主要指个体认同,后来逐渐拓展到群体和社会层面,更多地指向社会认同。但无论何种层面的认同,其心理学内涵均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认同的基础是一致性或相似性,是以自我为基础,不断探索与外在客体的相似或一致之处。第二,认同更多地指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心理状态。因此,认同是在不断变动的,而非静止不变。这就为认同的提升提供了可能。第三,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外在客体主动进行选择和建构而形成的。个体在此过程中并非被动接受外在客体的影响。
2.价值认同
顾名思义,价值认同是对社会中存在的某种价值观念或体系的认同。从价值认同的形成过程来看,价值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以已有的价值观念为基础,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并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的心理倾向。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价值认同实质是深层次的态度改变的过程,指的是价值主体基于对某种价值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接纳、喜好、满足等情感体验,并愿意通过行为践行该价值观念的内部心理倾向。因此,价值认同属于心理学态度的研究领域。作为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态度一般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相应地,作为态度研究领域的价值认同也应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种成分。认知认同指的是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客体之前,首先必须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其然。有时候,这种了解和认识还不断反复和深化,知其所以然。
认知认同是形成价值认同的第一步,也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基础。情感认同指的是对某一价值客体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基础上,而产生的对该价值客体的满意、喜爱以及接受的情感体验。情感认同是对认知认同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对价值认同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行为认同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愿意将某种价值客体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的过程。需要注意,这里的行为认同并非指个体一定会按照价值客体的要求行动,而是指行为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行为意向,其本质还是一种心理倾向或心理意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形成的心理过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外部的价值规范,来引领和约束全体公民的行为。毋庸置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客体的认同,必然属于价值认同的范畴。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态度改变过程。从态度的形成过程分析,这一心理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内化。具体分析如下。
1.从认知到认同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无所知,通过学习等方式,建立正确认知,并经由自身的主观评价,形成某种情感,并逐步建立某种行为意愿。在这一心理过程,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愿等心理成分参与其中,共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具体内涵、内在联系,了解其精神实质和意义价值,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在这个心理过程中,主要是认知成分在起作用。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了解之后,个体会进一步将其与自我概念(如自我价值体系、自我道德观念等)进行比较,根据自我需要,进行主观评价和选择,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我概念一致,就会对其产生喜爱、满意和接纳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和拒绝的情感。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如果个体产生的是喜爱、满意等积极情感体验,那么在此积极情感体验的驱动下,个体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会产生一种愿意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的行为倾向,这是行为意向成分在起作用。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天生具有追求积极自我同一性的需要。
当个体在认知和情感层面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态度,为了维护个体的自我同一性,个体自然而然会在社会实践中优先去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去违背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过程中,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是一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认知认同是基础。而且,这种认知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识,有时会带有偏见的性质。情感认同在从认知到行为意向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心理学有研究发现,态度的情感成分强度最大。而且,与单纯的情感反应不同,情感认同中的情感成分有着认知因素的直接支持。例如,“我喜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情感反应,其背后隐含着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让人们更好相处、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富强等各种认知层面的理由。行为意向的形成是这一认同阶段的最高层次和目标。认知和情感认同存在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个体积极建立行为意愿和习惯,并努力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
2.从认同到内化阶段
由认知、情感等成分共同参与的初步认同过程,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形成的第一步。这一过程是个体主动进行选择和建构的,因此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外在环境的约束等条件限制,个体常常会遵循“省力”原则,采取个体无法觉察的、习惯化的、自动的行为方式,这往往会导致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失范行为产生。这提醒我们,仅仅在可觉察的意识层面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还不够,要真正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必须在无意识层面也要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即从认同到内化阶段。2000年,社会心理学家威尔逊(TimothyD.Wilson)等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当态度发生改变时,人们旧有的态度改变到了新的态度,但同时原有态度仍然在人们的记忆中保留有痕迹,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使态度具有“双重态度”特性。双重态度理论指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是导致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重要原因,这得到了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5]。
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除了意识层面需要意志努力的外显认同之外,还存在无意识层面的自动化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内隐认同阶段。意识层面的外显认同,是个体以认知认同为基础,在情感认同的驱动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而在无意识的内隐认同层面,则是一种习惯化的、自动化的反应模式。这一反应模式的形成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强化,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联结。在这一阶段几乎没有认知心理成分的参与,并且不需要个体的意志努力。
3.双重认同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
基于双重态度理论得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重认同过程,已经得到了较多实证研究的支持。王丽萍采用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隐认同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外显认同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存在较高的外显认同度,但与内隐认同度的相关较低,这证实了双重认同态度的存在[6]。白丽丽的研究也发现,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低与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微弱的低相关,进一步支持了双重认同态度相互分离现象的存在[7]。双重认同态度的存在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认同客体,个体同样会同时存在外显和内隐两种认同态度,并且这两种认同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果这两种认同态度不一致,那么个体就会面临矛盾抉择。由于内隐认同态度是在无意识层面自动激活的,不需要个体付出心理努力和动机,因此内隐认同态度往往才能准确预测和决定人们的真实行为反应[8]。
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证研究也发现,尽管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较高的认知认同态度,但在行为认同方面的认同度较低,存在一定的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现象[9-10]。出现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结果,仅反映了意识层面的外显认同态度,并没有揭示无意识层面的内隐认同态度,因此也就难以准确预测人们的行为倾向。其次,个体已经存在的内隐价值观念也会制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作为在社会中长期生活的个体,其思想意识并非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是一张“白纸”,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沉淀、固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更多地以内隐地方式在影响着人们的各种行为。如果已有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那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相对容易;反之,则会对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无形的阻碍。例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但当前社会仍然诚信缺失、失信现象频发,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市场经济环境下所带来的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观念,已经内化成为部分人的内隐价值观念,这种内隐价值观念总是会对人们树立诚信价值观造成无形的阻碍。
三、有效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几点思考
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形成过程,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导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实践。基于以上的分析,要想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必须从当前认同的薄弱心理成分和关键环节入手,遵循青少年的心理接受规律精准施策,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1)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增进情感和行为认同。当前已有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认知成分上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在情感和行为成分上认同度较低[11]。因此,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显认同的培育重点应放在增进青少年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如何增进情感和行为认同?心理学认为,情感并非凭空产生,它是个体在实际经历或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或行为后,经过个体的主观评价和选择,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12]。
因此,实际经历或亲身体验,才是产生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根本途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要增强青少年的情感和行为认同,首先要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通过适当载体具体化,将其变成青少年能实实在在体验到的对象。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非常恰当的载体。通过参与支教、义工、社会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可以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魅力和强大力量,从而不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另外,心理学态度改变的研究发现,并非态度改变一定要发生在行为改变之前。当个体做出了与内心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如果没有其他附加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行为,那么个体就只能通过改变原有的态度来减少自己的不协调感[13]。因此,直接让青少年参加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其暂时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逐渐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2)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提升内隐认同。双重态度理论告诉我们,内隐认同的影响力量比外显认同更大。因此,仅有较高的外显认同,并不能保证青少年一定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的状态是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认同逐渐内化,进入到无意识层面,成为个体自动化和习惯化的内隐认同态度。由于内隐认同的形成主要受到反复强化和外部环境的长期影响,因此要形成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一方面,要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青少年接触、讨论和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通过宣传,还应该创设条件,让青少年去思考、去辩论,并不断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强化;另一方面,必须优化外部育人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是环境影响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说,优化外部育人环境的重点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会无时无刻不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久而久之,会潜移默化地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为研究突破口,用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不可谓不多,相关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但这些研究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视角出发,运用哲学思辨、逻辑推演等方法展开,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较大,但实践效果普遍不佳。
认同本质上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正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和规律,才能更有效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实践。下一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应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借鉴心理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成果,深入认同心理过程内部,揭示认同的心理结构;第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机制的研究;第三,系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聚焦个体内部(如价值观、自我概念等变量)、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来源,深入探讨个体内外部影响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效应,不断揭示其影响规律。
参考文献:
[1]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4):201-203.
[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5]WilsonTD,LindseyS,SchoolerTY.Amodelofdualattitudes[J].PsychologicalReview,2000,107(1):101-126.
[6]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度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7]白丽丽.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8]DoviodioJF,KawakamiK,JohnsonC,etal.Onthenatureofprejudice:automaticandcontrolledprocess[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997,33(4):510-540.
[9]马丽娟,李洪壮,陈晓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22(2):66-69.
[10]朱志明,陈虹,朱百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75-78.
[11]张妍妍.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调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6):46-47.
[12]Strongma.情绪心理学[M].王力,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3]津巴多.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M].邓羽,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探析
[摘要]后发优势作为次序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对后动者面临的有利因素进行研究。对于不同高校专业发展,同样也存在着后来者优势,借鉴后发优势理论对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进行分析,它们的后发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后发优势能否发挥还得需要社会层面的保障和医学院校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后发优势;策略
全国第一批9所医学院校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突破了此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只在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的局面[1]。截止2009年7月底,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信息,全国开设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含专业方向)已达50余所(这里主要指未合并入综合大学的独立医学高校,且不涉及精神卫生专业)[2]。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是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相比较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起步晚、起点低,面临着专业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模式难以统一、课程设置左右为难、毕业生就业门路狭窄等问题。虽然医学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先天不足,但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医学院校若能把握好自身的后发优势,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越师范类或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是很有可能的。
1何谓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late-moveradvantage;Second-moveradvantage;又称为次动优势、后动优势、先动劣势)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Gerchenkron,1904-1978)于1962年提出的,他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3]。后发优势是指相对于行业内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表现为“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4]。例如:避免行业风险,减少研发成本等。在经济领域中,存在进入市场的次序优势。先进入的企业享有先动优势,后来者有后发优势。先动优势指的是先进入企业抢先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竞争较弱。“后发优势”,也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对次序优势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先动优势,后来才慢慢注意到先动劣势或者说后发优势的研究。
20世纪末对后发优势的研究逐渐深入,1990年两位学者Lieberman和Montgomery对后发优势进行了总结,指出后来者在三个方面存在后发优势[5]:1)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应:在市场开发、顾客消费习惯引导、人员培训、基础投资、产品研发等方面,相比先动者,后动者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2)先动者锁定了错误的技术或营销战略:早期进入的企业,由于市场未知,没有先例可循,对于产品的技术和顾客的需求不够了解,在决策过程中容易犯错;而后动者有了前人的经验,可以从先动者的失误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先动者犯过的错误,更容易走捷径获得成功。3)在位者惯性:先进入企业一旦占领了市场,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和组织惰性,不再愿意做新的变革;而后动者没有任何包袱,作为一个追赶者,会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壮大,挑战先动者的地位,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后发优势现象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其它高校,也是后动者。作为后动者,同样也享有上述后发优势。
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较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而言,劣势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具有后发优势。它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学科发展已经成熟,人们对心理学专业的认同;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加大;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提供了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办学规模效应等。
2.1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前景广阔
心理学学科发展趋于成熟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前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学科体系已成熟,分支学科日渐增多。我国的心理学在引进西方心理学成果和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展开了本土化的研究,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心理学中国化的探索。目前,国内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几乎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心理人才,并且创办了大量心理学刊物。应该说心理学探索、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已被众多学科所认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教育到医疗;从人员选拔到工程设计;从企业到社区;心理学已被人们所接受。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人的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心理学知识的社会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心理学人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熟的学科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编撰精良的教材,大量的研究成果,社会的认同,其他学科的认可,这些都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广阔的前景。医学院校可以免费搭乘其它高校已经建设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模式,享受后动者所特有的免费搭乘效应。
2.2心理学人才需求缺口巨大
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按照国外的标准来计算,我国目前心理学人才的缺口巨大。在发达国家,专业心理医生与人口比例约为1∶1000;同比计算,我国至少需要2百万心理医生[6]。而国家卫计委日前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有27733人,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总计只有3万多人;而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广大民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度和重视度不断提高,再加之学习、就业、工作、住房等诸多压力的增加,心理疾患的人群不断增加[7]。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是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有的培养模式和速度赶不上需求,此时,医学院校加入到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行列中,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心理学专业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效益有利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早在1917年,北京大学就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实验室,紧接着南京高师于192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普及、壮大,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师范类院校都开设心理学专业,一些综合性大学也设置了心理学系。这些院校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对于心理学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得到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认可。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可谓精彩纷呈,人才辈出,对于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已经从本科逐渐延伸到博士,形成了相对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些都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后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照,让医学院校享受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益”。
2.4医学模式的改变,需要具备心理学知识的新型医务工作者
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医学模式悄然发生转变,现今的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生物医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的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全面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求。可现行的医学教育中对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依然是按照生物医学的模式在进行。在医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大多数的内容还是生物医学的知识,极少涉及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医生,很难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技能去服务病人,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也间接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而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心理学专业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了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和技能,却不能考医师资格,无法在医院工作。因此,医学院校应开应用设心理学专业,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利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治疗、干预工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3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后发优势发挥的保障
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虽然没有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的先动优势,但是作为后动者,可以“免费搭乘班车”,学习它们的办学经验,可以从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的经验教训中减少失误,从而更好、更快地发展。作为后来者的医学院校,要想把上述后发优势发挥出来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3.1社会层面的保障
作为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想在短时间内追赶上,除了发挥后动者的优势外,还需要社会层面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适度的宣称报道以及科研经费等的支持。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口要强强联手,营造公平、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让医学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因为医学院校是后来者,就对它们轻视、歧视、甚至无视。在招生、人才培养、办学经费、师资配备、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各个环节都要创设公平、公开的环境,让所有院校的心理学专业都能健康成长。其次,要扩大对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宣传报道。由于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时间短、影响小、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没有形成规模,大众和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心理学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相关宣传力度,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办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成果及时地予以报道,让社会和大众逐渐了解,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提高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办学社会效益。
再次,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科研立项和科研资助。要想办好现代大学,离不开科研软实力。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除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心理学人才,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方面也应有所建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可以联手合作,共同设立一些跨心理学和医学的科研课题,让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在课题申报过程、立项、实施过程中享受有一定政策倾斜,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后发”提供科研力量发动机。
3.2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自身的努力
作为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劣势和优势兼备。如何避开短板,发挥长处,需要医学院校自身不懈地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方面都要有所侧重,归结到一点,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一定要有自身特色,只有走特色化之路,才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要有特色化。首先,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从广义上来讲,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的都是心理学的应用人才,但是新世纪才设置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更应该具有未来性和特殊性。通过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使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削减部分划分过细的临床专业课程,增加学生在心理咨询科室或者专业机构实习的时间,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较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又兼具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具备未来在临床机构中从事心理工作的能力。
其次,课程进行模块化组合,将医学类课程模块和心理学类课程设计打包成不同的模块,在不同年级进行模块化组合教学,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加以梳理、整编,剔除一些生冷僻繁,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对医学类、心理学类课程进行打包处理,更好将两个学科的知识点关联起来,从而满足医学心理学或心理治疗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促进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实现后发超越。再次,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见习、实习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结合医学心理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能较好的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要加强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除了在医疗机构设立实践基地,还可以在心理咨询公司、心理教育培训机构、社区等企事业部门,广泛设立见、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有临床实践的机会。作为一个后动者,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例如,传统就业市场被瓜分、办学时间短、社会知名度差等,但是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果能抓住机会,利用好后发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院校一定能赶超师范类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医学心理类人才一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申俊龙,陶林.论高等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J].中医教育,2005,24(1):29~32.
[2]王挺,杜文东.医学院校设立心理学专业的思考和建议[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42~44.
[3]单晓娅.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4]胡成.新时期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视角[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
[5]刘笃池.自主创新企业与后进模仿企业竞争策略模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6]林大勇,王凌志,王路,等.中医院校医学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主要问题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219~220.
[7]慕萌,田玲.国内外医学心理学人才状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0(2):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