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发展理论】
一、发展贯穿人的终身,指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P3
二、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P5
三、顶叶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P12
四、人类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大致体现为: P15
1、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2、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
3、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五、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以一句“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闻名于世。P16
六、行为主义学派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心理发展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华生也有一句充满自信的经典论断:“P16”(知道华生的这句话代表外铄论观点即可)
七、心理发展的特点:P20(每个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话展开)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②、方向性和可塑性 ③、常态发展和个别差异 ④、发展的关键期
八、弗洛伊德认为推动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他根据快感区域的不同把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和生殖期。P29
九、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他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P31
十、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语言符号系统。(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P37
十一、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进来,这就是同化,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P39 【第二章 认知发展】
一、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常用例子“爬楼梯”。P48
二、领域的特殊性:持有领域的特殊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领域发生的,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分别存在一些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P51
三、威廉姆斯综合征是认知领域特殊性的例子。P52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P59
1、感知运动智力阶段的儿童还形成了客体永恒性概念,即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到它们。
2、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明显进步,但仍局限于对具体物体进行推理;出现守恒的概念。
五、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 P62
1、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坚持的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
2、总体上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存在基础发展个高级发展这样两种认知发展过程。
六、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成人的帮助下或在与能力更高同伴的合作下实现问题解决时所表现出的可能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P69
七、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注意品质也有了良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保持时间的延长和专心程度的提高。P72
八、如何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每一点要展开)P81 优化感知环境 创设体验情境 创设探索情境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创设合作情境 【第三章 智能发展】
一、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P98
二、韦克斯勒量表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在任何情况下,除了可以测出总的智商。还可以分别计算出语词智商和操作智商;韦氏量表使用离散智商的概念。P101
三、斯皮尔曼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用g代替)和特定智力因素(用s代替)。102
四、卡特尔将一般智力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晶态智力,液态智力P103 液态智力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晶态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研究表明液态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就不再提高,而晶态智力可以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106 加德纳描述了涵盖人类经验范围的8种智力,认为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各种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的智力活动。具体类型如下:(每一个概念用自己的话说明)
言语智力
逻辑——数学智力 空间智力 音乐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 人际智力 内省智力
关于自然的智力
六、这对学校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传统的学校教育仅仅重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较少关注其他智力,这是片面的;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全方位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
七、斯腾伯格提出了3个亚理论: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情境亚理论。P108
八、智力发展的结构差异(理解即可)P113 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但缺乏音乐才能,也有人很擅长音乐,却在数字计算方面表现得无能。用智商分数这个指标却不足以表明智力的这种特点。
九、创造性思维的五个要素: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精细性、现实价值。(后面展开见数本)P123 【第四章 社会性发展概述】
一、艾里克森根据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划为八个阶段。P147
二、文化决定理论由鲁斯•本尼迪克特首创。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经验由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所塑造。P147
三、青春期的同伴关系是真正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亲密的感情基础上。P167
四、青春期反抗的三种形式:硬抵抗、软抵抗、反抗的转移。P170
五、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特点(用自己的话稍微展开)P172
1、异性意识发展
2、异性感受强烈
3、性困扰频繁
六、勒温形容青少年是跨立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门槛之间的“边缘人”。P175
七、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用自己的话展开)P180
1、过渡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尽管青少年具有闭锁性,但他们对同龄伙伴是很开放的,愿意向对方敞开心扉,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3、社会性
4、动荡性
八、如何进行亲子关系辅导?P184
(一)、从父母方面,亲子关系辅导主要在于三方面——了解青春期的孩子、恰当合理的期望、良好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
(二)、从子女的角度,亲子关系的辅导主要在于两方面——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九、怎样进行性心理辅导P191(后面用自己的话展开)
1、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辅导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2、青春期性心理辅导可以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具体见书)。
3、进行青春期的性心理辅导要注意辅导的方式和方法。
4、除了给青少年提供必要的性知识外,在进行心理辅导中还要注意帮助他们消除性心理困扰。
【第五章 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204 独特性与共同性: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除遗传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和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孔子在很早就提到要因材施教。即便都是外向的人,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教育时,不能抹煞孩子的个性特点,在一定时候,要让他充分展示他的独特性。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P209(可用自己的话展开)
1、遗传因素与人格发展
2、环境因素与人格发展(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胎内因素,另一方面是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社会文化因素。
3、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学生自我意识在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Ⅰ、可主动选择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Ⅱ、在经受学校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教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环境; Ⅲ、学生可以通过自定目标、自定计划、自我教育,通过自我调节、实践等手段来达到塑造自己人格的目的。
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三类:基础性需要、心理性需要、成长需要。P228
四、气质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P233
【第六章 学习理论】
一、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个定义说明:P265
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了某种稳定的变化。
2、学习是学习者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
二、加涅认为,学习所得到的结果或形成的能力可以分五类:P267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态度;
5、动作技能。
三、依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四、学习的特点:P268
1、学生的学习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2、学生的学习具有间接性;
3、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
五、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基本观点是: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P272
六、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而建立的。
七、华生是经典条件作用学习观的代表人物。P274
八、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个体完全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模仿他人的榜样而学到新的行为反应。P278
九、认知主义的学习观: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P280
十、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促进学习和预防干扰的一种教学策略。P283
十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P286
十二、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P292 【第七章 学习动机】
一、动机的产生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需要,二是诱因。P301
二、就一般而言,最佳动机水平为中等强度。但这种最佳水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学习的复杂程度有关。P303
三、奥苏泊尔的学习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P304
四、避免失败者的动机成分中避免失败的成分多于力求成功的成分,他们旨在避免失败,因此倾向于选择容易的任务,以使自己免遭失败;或者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这样即使失败,也可为自己找到适当的借口,减少失败感。P308
五、韦纳把这些原因分为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P312
六、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1)动机缺失;(2)认知缺失;(3)情绪缺失。P314
七、德威克指出儿童主要追寻的成就目标具体可分为学习目标与成绩目标。P317 【第八章
学习策略】
一、学习的关健是学会学习,也就是学习策知识的获得与掌握。P340
二、学习策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P342
三、学习策略既有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又有外显的程序与步骤。P343
四、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五、学习方法是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的,有较强的情境性。P344
六、迈克卡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P350
七、认知策略在学习策略中起着核心的作用。P355
八、分散复习的记忆效果均优于集中复习。P359
九、用20%时间阅读,80%的时间尝试回忆,回忆的正确率最高。
十、追加学习以学习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佳。P360 【第九章 学习风格】
一、学习风格的特征:P380
1、独特性。
2、稳定性。
3、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
二、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P383
三、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相信自己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己的内部因素决定的。P384
四、焦虑既有抑制学习的作用,也有促进学习的作用。
五、根据个体在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P392
六、冲动型学习者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而沉思型学生则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P393
七、根据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倾向,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聚合型和发散型两种类型。P398
八、为了适应学习风格差异,教学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采用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对策;二是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进行有意识弥补的教学策略。P407 【第十章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从迁移产生的效果划分:正迁移和负迁移。P420 从迁移产生的层次划分: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二、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三、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的因素:P442(1)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2)原有知识的巩固性。(3)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四、产生式迁移理论适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P446
五、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P449
六、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P451(1)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学习定势。(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又可以成为消极迁移的心理背景)(4)认知结构。
第二篇:2018年《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发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5、联结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6、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顿悟说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7、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8、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
概括说
关系转换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0、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1、品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5、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第二章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6、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7、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线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8、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9、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其发展过程为: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
11、认知方式的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性;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
12、瑞德的学习风格分类: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和综合型。
席尔瓦和汉森的学习风格分类:掌握型、理解型、人际型和自我表达型。
13、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水平差异、智力的类型差异和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性别差异。
14、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一是要采用与学习者认知风格相一致的教学策略。
二是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对策。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习的实质。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
4.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5.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6.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为。
3、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10、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
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5、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6、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把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7、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
(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的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8、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学习观。
(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第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
(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9、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3、学习动机的种类: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
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
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内部因素: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成熟与年龄特点
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学生的抱负水准
学生的焦虑程度 外部因素:家庭条件和社会舆论
教师的榜样作用
7、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
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8、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
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
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
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
继续努力
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0、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成败经验。(2)对他人的观察。(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1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
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却不是唯一的条件。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的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类型:正迁移与负迁移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远迁移与近迁移
3、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可利用
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与清晰性。
4、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一、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
迁移
三、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
迁移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3、学习迁移的意义或作用。
(一)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直接促进作用
(二)对学生毕业后的适应社
会生活的间接作用
第六章 知识学习
1、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其基本单元是组块,表征方式是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其基本单元是产生式,表征方式是条件和行动。
2、知识学习的分类。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记忆的三个系统:感觉登记、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4、工作记忆的特点。
(1)信息的保存时间短暂。(2)处于工作或活动状态。(3)工作记忆容量相当有限,为7±2个组块。
5、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进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
6、运用信息加工原理,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
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4.进行组块化编码。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
7、知识学习的作用。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成造型产生的必要前提。
第七章 技能学习
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种类。
操作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心智技能的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3、高原现象指在练习到一定时期,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尽管练习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动作技能水平出现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4、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
区别:(1)活动的对象不同。(2)活动的结构不同。
(3)活动的要求不同。
联系:操作技能经常是心智技能学习的最初依据。
心智技能往往又是外部操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
5、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6、我国心智技能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7、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8、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5)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9、技能的作用。
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八章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校效率和效果,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2、学习策略的分类。
3、生成性学习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自己的类比或者表象。
4、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的认知,有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5、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6、我国心智技能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7、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程序化训练模式
完型训练模式
交互训练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8、合作学习中一般采用两个学生一组,承担不同角色。一个是学习的操作者,向对方总结材料;另一个是学习的检查者,负责纠正对方错误或遗漏。两者轮换扮演。
9、学习中如何使用复述策略。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 6)划线强调
10、学习中如何使用精加工策略。
(1)联想法:形象联想、谐音联想、缩减联想、关键词联想。
(2)做笔记(3)提问
(4)生成性学习(5)利用已有知识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是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分有结构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的状态的过程,包括常规性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5、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6、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7、影响为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呈现特征 已有的知识经验 反应定势 功能固着 智力水平动机强度
8、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
智力因素 已有知识经验 动机强度 个性因素
9、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二)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10、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1.新手与专家在解决问题中的差异。
(1)专家不注意中间过程;新手需要很多中间过程。
(2)专家或立即推理或搜集信息,是一种再认知的过程;新手需要先明确目的,再从头到尾的解决问题。
(3)专家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利用直觉;而新手更多的依赖正确的方程式。
(4)专家在解决问题时的自我监控能力优于新手。
第十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道德认知表现出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
(二)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组建过渡到习惯
(三)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3、中学生品的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4、影响中小学生品的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家庭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
(二)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5、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三)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6.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需要不同。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心理
1、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
2、群体规范是躯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
3、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
4、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以个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友谊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
5、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
6.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所以也有人把人际沟通称之为信息沟通。
7、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自发性、相似性、封闭性、凝聚性、竞争性、权威性。
8、群体的特征:目标与规范
组织与沟通
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
9、群体的心理功能: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
10、群体规范的功能。
1.维系群体功能 2.评价标准功能 3.行为导向功能 4.惰性功能
11、人际沟通(信息沟通)的要素:信息源、接受者、信息和通道。
12、人际沟通的功能:传达信息、心理保健、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
1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2.群体的领导方式
3.群体内部的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
4.外部影响
14、人际沟通障碍:地位障碍、组织结构障碍、文化障碍、语言障碍、个性障碍、社会心理障碍。
15、师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学原则:真诚、尊重与接纳、同理心。
16、印象形成中的若干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
17、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1.在思想认识上要正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
2.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表现自我的良好机会,满足非正式群体的需求。
3.注意发挥和引导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4.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5.加强正式群体的建设,减少非正式群体不良因素的侵蚀。
18、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
1.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2.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与发展。
3.促进学生的社会化。4.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第十二章 学生与教师心理健康
1、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二)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三)自我调控能力
(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五)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六)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3、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适(调节与适应),寻求发展。
4、个体心理辅导中认知调适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5、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6、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7、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工作满意度 人格特征 角色冲突 学校管理 社会的影响
8、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二)应付压力
(三)社会支持
(四)专家的处理
(五)教师的休闲
第十三章 教学目标与评价
1、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有系统的收集、综合和解释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教学评价的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育作用。
3、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也叫可靠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验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4、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的特点或者属性的程度。
5、区分度是指测验对不同考生的水平能偶区分的程度,与难度有关。
6、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7、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问题。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问题:测验内容过于狭窄、形式过于单一;脱离情景、脱离真实世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测验被滥用的情况;不能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自学考试复习专题: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1.2.横断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一b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的实验设计方法。
1.4.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1.5.生态学运动:所谓生态学运动,就是指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
2.1.自我: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发展到儿童期,逐步学会了不能全凭冲动随心所欲。
2.3.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该结构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
2.4.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2.5.平衡、运算、守恒: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运算是指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守恒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2.6.假设一演绎推理: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先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
2.7.命题推理:不必一定按现实的或具体的资料做依据,只凭一个命题,就可进行的推理。命题推理的思维特点是超越现实。
2.8.组合分析:认知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不仅可以从单一角度对问题作假设一演绎推理,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构成问题的全部因素作各种组合,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最后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2.9.临床法:皮亚杰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所谓临床法,就是设置一定的任务要求儿童完成,研究者边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边与他们进行交谈的一种研究方法。
3.1.遗传和遗传决定论: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
3.2.成熟和成熟决定论:成熟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3.3.环境和环境决定论: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4.心理发展参数:用来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指标。
3.5.心理发展的动力:我国发展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在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3.6.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7.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心理发展特别迅速。
3.10.家谱分析法:给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如低能或某种特殊才能)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4.2.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自己通过创造性想像而形成的游戏,它有明确的主题、目的、角色分工、内容丰富、情节多变等特点。
4.3.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只能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思维,行动一旦停止,思维也随之终止。
4.4.言语发生期和言语形成期:言语的发展是从婴儿1岁左右能说出第一批真正理解的词开始的。
4.5.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积极词汇是指幼儿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则指虽有些正确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4.6.自我意识: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节。
5.1.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的变化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即学校学习。
5.2.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性,可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
5.3.直接的学习兴趣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间接的学习兴趣是由对学习结果感到需要引起的。
5.4.元记忆: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5.5.元记忆体验和元记忆监控:这是元记忆的两个重要内容。元记忆体验主要指伴随在记忆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
5.6.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由许多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5.7.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5.8.自我意识:个体对其自身特点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9.自我评价的“他律性”和“自律性”:所谓“他律性”,是指在进行自我评价时,用别人的评价来代替自己的评价。所谓“自律性”是指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做出评价。
5.10.社会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
5.11.角色采择: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能力。
6.1.第二性征、性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进人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在身体形态上表现出的明显的性别特征,即第二性征。6.3.成人感:初中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
6.4.发展任务:这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期特提出。他认为发展任务是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应该达到的成就。
7.1.相互显示和感情隐蔽:随着性意识的发展,高中生逐渐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出现了要与异性实际接触的心理需要。
7.2.辩证概念、辨证判断和辩证推理:辩证概念是对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反映,它是辩证思维的基本单位,也是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的前提,没有辩证概念,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就无法进行
7.3.代际差异:两代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7.4.意志行为:受意志支配和调节的行为叫意志行为。
7.5.自觉性:人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坚持下去,使自己的行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7.6.果断性:人善于及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的意志品质。
7.7.自制性:人善于支配自我和克制自我的意志品质。
7.8.坚韧性:个人在行动中能不断克服困难去完成艰巨任务的意志品质。
8.1.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指的是以人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个体差异指的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又称个别差异。
8.2.特殊才能:个体在其特殊领域中表现出的较高能力。
8.3.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根据个体在知觉过程中的特点可将智力划分为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分析型的人知觉的分析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感知,但对事物的整体知觉较差;综合型的人知觉的概括性和整体性较强,而对事物的细节不大注意;分析综合型的人集分析型和综合型的优点于一身。
8.4.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这是根据记忆过程中感觉道记忆效果而将智力进行的分类。视觉型的人视觉记忆效果最好;听觉型的人听觉记忆效果最佳;运动型的人动觉记忆效果最理想;混合型的人各种感觉道记忆效果均衡。
8.5.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这是以高级神经活动中哪种信号系统占优势而划分的智力类型。艺术型的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思维型的人则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而中间型的人两种信号系统比较均衡。
8.6.性向说: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划分人格类型。心理活动的力量如果趋于外部事物,则形成外倾性人格;若趋向于主观内心世界,则形成内倾性人格。
8.8.机能类型说:这是培因解释人格类型差异的理论。
8.11.超常儿童:智能明显超过同年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也指很早就表现出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
8.12.元认知: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9.1.学习和学校学习: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学校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9.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是指保持时间在0.25~2秒钟的记忆。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9.3.表征: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储存的方式。
9.5.学习曲线:描绘学习进程的图形,纵轴上描绘可以测量到的学习结果,横轴上描绘尝试的次数或时间。
9.6.尝试错误说:这是桑代克提出的关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一种理论。
9.9.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助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叫强化。
9.10.程序教学: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原理所设计的程序进行的一种自动化教学方式。
9.11.顿悟: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在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的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作有组织的反应。这种理解和有组织的反应常常是突然发生的,故称为顿悟(或顿悟说)。
9.13.发现法: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并不限于只是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9.15.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
9.16.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10.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大多同意将广义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10.3.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慧(或智力)技能。智慧技能是指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的能力。
10.10.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受计算机科学的启发,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由于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也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则”形式表示的规则。
10.11.辨别,简单辨别和多重辨别:辨别,指区分事物的不同点。
10.12.规则:人们在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中发现的规律、定理、计算公式和处理事物的法则等都叫规则。
10.13.例一规法和规一例法:规则的上位(总括)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例子发现规则的学习方法,简称例一规法。规则的下位(类属)学习,是教师先讲规则再举例子的教学方法,简称规一例法。
10.14.学习策略: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依据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
10.15.一般性学习策略和特殊性学习策略:一般性学习策略是适用于多种材料、多种学习类型的学习策略。特殊性学习策略是只适用于某种学习材料或某种学习类型或某个学习环节的学习策略。
10.17.概括策略:概括指在一组信息中,以上位概念代替下位概念或抽出要把材料组织起来。概括策略指对具体概括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整,是组织策略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10.18.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自我效能感是学生策略学习的重要内部制约因素。
11.1.动作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动作技能是习得的。第二,动作技能是有一定操作程序要求的。第三,动作技能是一种能力。
11.2.多余动作:与完成某项任务无关,但却在完成过程中参与其间的动作。
11.3.练习曲线: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11.4.高原期:在技能形成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所谓的“高原期”,其表现为在这段时间内曲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些下降。但是在高原期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11.5.动作概念(或操作程序)的掌握:动作概念(或操作程序)的掌握,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
11.6.示范:示范指教师通过动作和言语活动将动作技能演示给学生。
11.7.反馈:在学习与练习活动中,将学习与练习的结果信息返回传递给学习者。
11.8.学习的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1.9.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从学习迁移的效果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叫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叫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既不产生积极影响,也不产生消极影响叫零迁移。
11.10.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从学习迁移的顺序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逆向迁移。
11.11.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从学习迁移的水平划分,可将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11.13.远迁移和近迁移:从学习迁移的距离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
11.15.关系转换说:关系转换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观点,他们认为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11.16.定势:心理的准备状态。
11.17.学习定势说:定势是指心理的准备状态。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就是学习定势的作用。先行学习为后继学习准备了迁移的条件,或使后继学习处于准备状态中,这就有利于迁移。学习定势说,讲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问题。学习定势说认为,在先行学习中形成或改进学习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有利于学习迁移。
11.18.认知结构和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各有特点,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点就称为认知结构变量。
12.7.道德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对具体的道德现象的抽象概括,即对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识。道德信念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道德信念是在道德观念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过程。.
12.8.意义障碍:学生头脑中存在着某些心理因素,阻碍了他们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真正理解,不能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
12.10.品德不良:个体具有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品德。它是在环境、教育影响下,经过青少年长期的错误认识、体验、实践而形成的。
13.1.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13.2.需要、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两个方面。生理需要指有机体对食物、水、氧、排泄、避开外界的伤害刺激等的要求;心理需要指对爱、感情、受人尊重、自尊和好奇心等的需求。
13.3.内驱力:由于需要引起的有机体内部产生的一种能量和冲动,它激励行为去获得需要的满足。
13.4.原始内驱力和继起内驱力:赫尔认为,内驱力有原始内驱力和继起内驱力两种。前者与生理需要状态相伴随,并和有机体的生存有直接关系。后者指在原始内驱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习得的内驱力,它是过去的中性刺激与原始内驱力的减低建成联系后形成的。
13.5.目标、诱因和强化物:目标指满足需要的物体、情境或事件。诱因指能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的目标。强化物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事件。
13.6.学习动机:指引起个体的学习行为,维持这种学习行为,并使这种学习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13.7.可利用性阈限:从认知结构中提取习得的意义的可能性的大小。
13.8.成就动机: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愿意去做自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13.9.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
13.10.归因: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产生原因的知觉或推断。
13.11.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生需要的最高境界,是趋向真、善、美的境界。它的具体内容有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成为所期望的人物的需要等。
13.12.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助于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叫强化。强化有正、负之分,凡施加某种影响有助于机体获得愉快体验的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叫正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有助于机体回避不愉快体验的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叫负强化。
13.13.强化时程表:斯金纳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对各种强化方式及其效果进行了探索,发现强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强化时程表。
13.14.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主义的近代代表人物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学习者行为本身受到强化。替代性强化是通过观察榜样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自我强化是行为达到自己订立的标准时,自己对自己的强化。
13.15.学习动机迁移:把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或者把这一科目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另一科目学习之中。
14.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发现如果教师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作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14.2.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4.3.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和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所谓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而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这两类教学监控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4.4.一般型的教学监控能力和特殊型的教学监控能力:根据教学监控作用的范围,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一般型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教学者这种特定角色的一般性的知觉、体验和调控能力,它是建立在教师所具备的有关教学的必要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的,是一种超越具体教学活动、具有广泛概括性的整体性的知觉、体验和调节能力;而特殊型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和调控的能力。它决定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行为。
14.6.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它直接影响教师对其教学活动的自我监视和调控。
14.7.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和迁移性:教学监控的敏感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反应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的灵敏程度。
14.8.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
15.2.学习的测量和学习的评价:学习的测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测量。学习的评价是在学习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发展状况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5.3.学习评价的分类:从评价标准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从评价的功能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5.4.教师自编测验:在教学过程中,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编制的测验。
15.5.论文式测验和客观性测验:教师自编测验的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论文式测验;另一种为客观性测验。论文式测验一般是由教师出一个或几个题目,要求学生以文章记述形式来回答的一种测验形式。由客观性试题组成的测验为称客观性测验。
15.6.标准化测验:一种经过标准化过程而编制的测验。所谓标准化过程是指: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编制测验题目;规范施测步骤和记分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建立常模或确定参照标准;建立效度和信度等。即题目编制标准化、测验实施标准化、评价标准化、结果解释标准化。
15.7.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根据解释测验结果的方式,标准化测验可分为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两种类型。
15.8.常模:学习测验中的常模指的是一组有代表性的样本学生的测验平均分数和标准差。
15.9.项目难度和区分度:项目难度指测量项目的难易程度。项目区分度又称项目辨别力,指项目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辨别能力。
15.10.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表示测量的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验准确地测量出测验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
15.12.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效度可以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三类。内容效度指测验项目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所要测量的全部内容或行为,或者说测验在测验目标所界定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内取样的代表性。
15.13.效标:是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指的是可以直接而且独立测量的感兴趣的行为。
1.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答:(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1.3.简述实验法的种类及其实施要求。答:(1)根据实验场所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2)根据实验研究的创新程度,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3)根据实验研究中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1.4.为什么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答:(1)检验理论的适当性和可应用性水平。(2)克服实验室研究过程中的精确性、严密性与自然性、应用性之间的矛盾。(3)让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
2.1.简述华生的心理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1)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2)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3)华生论人格发展。(4)华生的儿童教育观。
2.2.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各具有什么特点?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从被动反应(如抓住放到手里的东西)到积极而有意的反应(如伸手去抓东西);②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③通过操纵物体来了解其属性;④从注意自己的身体到认识外部环境;⑤能发现达到目的的新手段,如绕过椅子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⑥缺乏用语言命名物体的能力。(2)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点:①自我中心主义;②直观形象性;③不可逆性;④知觉的集中性。(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该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①守恒性;②去自我中心主义;③进行群集运算;④具体逻辑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该阶段儿童思维发展具有以下特点:①假设演绎推理;②命题推理;③组合分析。
2.4.简述维果斯基提出的“心理发展”的含义、标志、原因。答:(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并重新整体性、(4)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5)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原因有三点:(1)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一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3.2.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是什么?答:(1)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2)需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3)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就是个体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4)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统一,构成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5)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无数的矛盾,但是只有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和速度。
3.3.简述印刻与学习的区别。答: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1)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学习则要依赖于强化。(2)印刻是不可逆的,而学习则不会这样。(3)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4)印刻只会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3.4.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具体表现及其关系是什么?答: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普遍性。特别是心理发展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和速度,大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是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又有可变性的一面。因为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不完全相同,因此会导致其心理发展速度和进程不尽一样,每个个体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而又互相促进的。同时,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1)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的具体表现。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的发展,它有着相对稳定的顺序。也就是说,大脑的发展遵循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它有一定次序性和阶段性,有一个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这就决定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②心理发展受个体所掌握的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制约。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本身是有一定逻辑顺序性的,个体不能违背这个顺序。个体对知识的掌握也必须是从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表现出稳定性。③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提高,需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表现出稳定性。④社会和教育条件虽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时期内,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在一定的时期内,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也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些也使得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表现出稳定性。(2)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的具体表现。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内或程度上,可以发生某些变化,但这些变化又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毫无限度。由此可见,必须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相互关系,才能揭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3.5.简述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教育工作的意义。答: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第一,关键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抓住关键期内学生心理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实施正确的教育,会使教育取得最大的效果。第二,关键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因此,要注意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要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采用科学的教育内容及正确的教育方法,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促进其心理发展。第三,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矛盾冲突最突出的时期。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矛盾冲突,顺利渡过这一时期。第四,关键期是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教育工作一定要跟上。如果因某种原因错过了某种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个体的教育工作。
3.6.朱智贤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和结果是什么?答:朱智贤提出划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的特点。这些特殊矛盾主要表现在儿童的主导活动、思维水平、个性特征和生理发展等方面。朱智贤依据上述标准,提出儿童心理发展可划分为6个阶段:阶段1:-孚1J1期(0~1岁)。阶段2:婴儿期(1~3岁)。阶段3:学龄前期(3~6,7岁)。阶段4:学龄初期(6,7岁~11,12岁)。阶段5: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阶段6: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14,15岁~17,18岁)。
4.1.婴幼儿神经系统有何机能特点?答:(1)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发展。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兴奋机能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这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去听、去接触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新的感知经验,增长自己的能力。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并逐步培养起一些生活习惯。(2)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信号系统在婴儿期就开始发展。这时他们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都是以具体刺激物作为信号的。到幼儿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已明显增强。幼儿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获得知识,能够通过词的描述获得间接知识经验,并且能够根据成人的词语指导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说,幼儿期两种信号系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即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逐渐降低,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强。这就为幼儿的心理活动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大脑功能的侧化。大脑功能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幼儿期大脑功能侧化已经开始并逐渐形成。②利于出现和形成。
4.2.婴幼儿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强。(2)独立性显著增加。(3)计划性逐渐增加。(4)组织形式日益复杂。(5)内容更加丰富。
4.3.婴幼儿的主导活动对其心理发展有何作用?答: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是解决婴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因此,游戏就成为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学习如何使用肌肉,如何发展视觉与动作相互协调的能力。通过游戏,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在集体游戏中,由于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锻炼和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
4.4.婴幼儿概括性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婴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能将已见过的相同或相似的东西进行归类,表现出最初的概括性。婴幼儿概括性发展的特点是:(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婴幼儿只能进行最初步的概括,概括的内容仍比较贫乏。每一个词,基本上只代表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事物的特征,而不是代表某一类的大量事物的共同特征。(2)概括的特征常是非本质的。婴幼儿虽能概括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但常把外部的和内部的、非本质的和本质的混在一起,还不能很好地对事物的内部的、本质的特征进行概括。(3)概括的内涵常不准确。即幼儿在概括时,有时内容过宽,有时又内容过窄。
4.5.婴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婴幼儿期是观察力开始发展的时期。婴幼儿的观察力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不强。婴幼儿不能自觉地去观察。他们的观察活动常受刺激的外部特征、个人的兴趣和情绪所支配。(2)观察的系统性差。幼儿还不会对事物进行系统的观察,只会对事物进行零散的、孤立的观察。也就是说,幼儿还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3)观察的持续时间短。幼儿观察的持续时间短,与其观察的目的性差有密切关系。
4.6.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是什么?答: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最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表现在:(1)判断和推理的发展。(2)理解能力的发展。幼儿判断和推理发展的特点是:(1)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进行。(2)以主观经验或情绪作为依据。(3)判断和推理的根据不充分。幼儿理解的发展表现出下列特点:(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2)从主要依据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据概念来理解。(3)从对事物作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比较复杂、深刻的含义。(4)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初步理解事物的辩证关系。
4.7.幼儿词汇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词汇的数量迅速增加。(2)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3)积极词汇增加。
4.8.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原则是什么?答:(1)从上而下原则。(2)由近及远原则。(3)由大到小原则。
4.9.手的动作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对婴幼儿心理发展有何意义?答:手的动作的发展对婴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手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婴幼儿掌握、使用和制造各种工具,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其次,随着手动作的发展,接触外界物体的增多,幼儿活动的目的性增强。再次,手动作的发展与言语的协调发展,为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4.10.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注意些什么?答:(1)活泼好动。(2)好奇、好问。(3)易冲动、自觉性差。(4)缺乏自信心,模仿性强。针对幼儿性格发展的上述特点,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加强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生动有效的方法,使幼儿能分辨简单的是非、对错。第二,创造条件让幼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塑造良好性格特征。第三,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4.12.婴幼儿社会化过程中,同伴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发展有何作用?答:首先,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婴幼儿的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其次,同伴交往为婴幼儿提供了学习他人行为的机会。再次,同伴关系为婴幼儿提供了一种特殊参考框架。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整。最后,同伴关系是婴幼儿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5.2.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各发挥什么作用,为什么?答: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必须发挥能动作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则需要教师的教。教与学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为什么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主要是由教师与学生的不同地位和任务决定的。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和“创新”的重任;其次,教学内容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未知者在已知者的直接指导下学习知识,5.3.学校学习有何特点?答:(1)学习要越过直接经验。(2)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3)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源泉。(4)学习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
5.4.小学生知觉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在知觉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仍表现得很明显,在教学的影响下,中、高年级学生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2)知觉的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知觉是各种分析器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5.5.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可分为哪些阶段?答:阶段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阶段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阶段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阶段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5.6.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2)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3)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
5.7.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3)在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4)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
5.8.小学生想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有意性迅速增长。(2)内容逐渐符合客观现实。(3)还存在一定的直观性和具体性。(4)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5.9.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要经过哪些阶段?答:小学生掌握阅读,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分析阶段。综合阶段。分析综合阶段。
5.10.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要经过哪些阶段?答:口述的阶段。过渡阶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过渡:一个是从口述向笔述过渡;即把口述的内容写成书面的材料;另一个是从阅读向写作过渡,如模仿作文,改写或缩写。独立写作阶段。小学生独立地考虑、计划如何写作,如主题的确定、选材、布局、选词等等。
5.11.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要经过哪些阶段,如何发展小学生的内部言语?答: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出声思维阶段。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最后要启发他们注意锻炼把内部言语、书面言语和口头言语三者结合起来,统一发展言语的能力。要求学生要“想好了再说”,不能信口开河。
5.12.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2)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3)冲动性减少而稳定性增强。(4)小学生的情感逐步从外倾性向内倾性转化。
5.13.小学生道德感的发展有什么特点?答:小学生的道德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2)具有明显的转折期,一般是在小学三年级。(3)具有不平衡性,不同道德范畴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4)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生道德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14.小学生意志的发展有什么特点?答:(1)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2)动机和目的具有被动性和依赖性;(3)不善于反复思考和计划。
5.15.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2)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3)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4)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
6.1.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I)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4)动荡性。
6.2.初中生主导活动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在学习内容上。(2)在学习方法上。(3)在学习动机上。(4)在学习态度上。(5)在学习兴趣上。(自己分析)
6.3.初中生知觉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在初中阶段,学生知觉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初中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2)初中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3)初中生知觉的逻辑性增强。
6.4.初中生注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注意的目的性。(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选择性。(4)注意的转移。(5)注意的分配。
6.5.初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意义识记已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2)有意识记已在记忆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3)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当识记的是机械的材料时,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是先随年级升高而增大,6.6.初中生想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有意想像占主导地位;(2)再造想像高度发展,创造想像开始发展;(3)想像内容更加现实化。
6.7.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内容是什么?答:(1)表情认知。(2)道德感。(3)理智感。(4)美感。
6.8.初中生意志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意志行动的果断性增强,但行动的盲目性较大;(2)意志对行为开始进行调节,但行为还常表现出冲动性;(3)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坚持性,但持续时间还有限;(4)意志行动中动机的社会性成分增多;(5)采取和执行决定的速度由快变慢。
6.9.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自己。这主要表现在初中生懂得了自我反省。(2)能够更自觉地评价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品质。(3)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的能力与高中生相比较,水平还不高,而且也不稳定。
6.10.初中生社会化发展的任务是什么?答:(1)谋求独立。(2)确定自我。(3)获得性别角色。(4)准备适应“性”的成熟。(5)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
6.11.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答:(1)选择性。(2)亲密性。(3)易变性。
6.12.初中生的父(母)子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答:(1)情感上开始脱离父母。(2)行为的独立性增加。(3)思想观点上与父母产生分歧。(4)父母在初中生心目中的地位开始下降。
7.1.高中生主导活动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在学习内容上,高中生以系统掌握间接的理性经验为主。(2)在学习性质上,高中阶段仍属于基础教育,高中生的学习以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为主,为毕业后的升学或就业打好基础。(3)在学习主动性上,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4)在学习策略和技巧上,高中生更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分类等总结。(5)在学习动机上,高中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间接学习动机和长远学习动机占优势,外在学习动机、直接学习动机和近期学习动机的作用逐渐降低。(6)在自学能力发展上,高中生随年级升高而逐渐提高,7.2.高中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高中生观察力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具体为:(1)观察的自觉性提高。(2)观察的时间延长。(3)观察的概括性高度发展。(4)观察的精确性显著发展。
7.3.高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年级的升高。高中生记忆发展表现出以下新特点:(1)记忆力增强。(2)以理解记忆为主,理解记忆能力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发展并占主导地位。(3)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发展出现了停滞。(4)抽象记忆占优势。(5)短时记忆稳定。
7.4.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进入成熟期。(3)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7.5.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高中阶段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2)高中生创造性思维中现实性的特点突出;(3)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性增强;(4)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迅速发展。
7.6.高中生想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想像的有意性充分发展。(2)想像的创造性水平显著提高,创造性想像日益占优势。(3)想像的现实性明显增强。
7.8.高中生兴趣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高中生兴趣发展的特点是:(1)高中生兴趣的发展经历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2)高中生兴趣由肤浅向深刻发展。(3)高中生的中心兴趣逐步形成。(4)高中生的兴趣从广到窄。这可能与高中阶段面临的升学压力有关。
7.9.高中生性格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高中生性格发展的特点是:(1)高中生进入性格发展的第二个快速期。(2)高中生性格的类型逐步形成,不同性格类型者的行为表现差异明显。(3)高中生性格发展与其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及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明显。(4)高中生对性格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提高。能够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优缺点,并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5)高中生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和复杂。由于高中生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其性格表现不再那么直率和外露,行为表现更加含蓄。
7.11.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答: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高中生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它能够促进高中生良好性格的形成。(2)它能够使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3)它可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行为上的榜样。(4)它能促进高中生智慧潜力的发展。
8.1.对个别差异进行测量和评价的目标是什么?答:对个别差异进行测量和评价有三个主要目标:(1)确定人们在某种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2)确定各种差异之间的关系。(3)估计人们的某种特征产生差异的原因。
8.2.对个别差异进行测量所得到的结果的用途是什么?答:测评结果的重要用途是:(1)确立标准。(2)对人进行选择和编组。(3)测量在达到目标方面取得的进步。(4)利用测评结果来分析发展或学习困难的原因,以便克服困难。
8.3.查子秀等研究发现超常儿童有什么特点?答:查子秀领导的中国超常儿童追踪研究协作组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超常儿童具有如下特点:(1)感知敏锐,观察力强。(2)注意集中,记忆力强。(3)语言发展好,表达能力强。(4)思维敏捷,逻辑性强。(5)有独创性,求知欲旺盛。(6)兴趣深或广。(7)好胜、自信且有独立性。
8.4.超常儿童在认知发展上有什么特点?答:(1)在认知的不同方面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差异的明显程度不同。(2)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认知不同方面构成的模式有明显不同的特点。(3)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认知发展的趋势不完全相同。
8.5.查子秀等认为鉴别超常儿童的原则是什么?答:我国查子秀等人经过多年研究,总结了有关鉴别超常儿童的几项原则:(1)在动态的比较研究中鉴别。(2)采取多指标、多途径、多方法进行鉴别。(3)把发展的质和量结合起来考察。(4)通过教育进一步鉴别。
8.6.DSM一Ⅲ一R的弱智诊断标准是什么?答:(1)一般智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个体测量智商(IQ)值为70或70以下。(2)同时存在适应功能缺陷或损害,即与其年龄和群体文化标准相应的个体功能的缺损。(3)发生在发育时期,即18岁以前发病。
9.2.举例说明加涅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答: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即学到的能力将学习划分为五类:(1)智慧技能(即智力技能),指运用符号对外动作的能力。(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9.4.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S—R)的联结。(2)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的中介。(3)学习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才能找到正确的联结。(4)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9.5.桑代克是怎样对人类学习进行分类的。答:桑代克根据人类学习过程的复杂程度将人类的学习分成四类:(1)形成动物式的刺激一反应直接联结,如10个月的婴儿学习敲鼓。(2)形成观念的联结,如两岁儿童听到“妈妈”一词想到他的妈妈,或看到一块糖时说“糖”这个字。(3)形成抽象的联结,如我们~提到“学习”就想起它的含义。(4)形成选择性联结,如根据语法规则、词义理解句子。
9.7.学生为什么要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答:布鲁纳认为学生要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其理由是:(1)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2)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3)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能够促进学习的迁移。(4)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提高学习兴趣。(5)早期学习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9.8.发现法有什么作用?答:布鲁纳认为发现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2)发现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3)发现法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4)发现法有利于记忆。
9.9.托尔曼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托尔曼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认为学习不仅是学会一套动作模式,(2)主张把“S—R”改为“S一O一R”,“O”代表有机体的内部变量,(3)认为动物的行为是有预期的证实的目的,9.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是什么?答::(1)必须尊重学习者。(2)必须相信学习者。(3)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教师必须是有感情的。
9.11.影响学习的条件是什么?答:说明影响学习的内、外部条件。(1)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①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②学生的主动加工活动。(2)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两个最主要的外部条件是:①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②教师的教学技巧。
10.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性质有何区别?答: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性质有明显区别:(1)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与输出的内容相同:(2)从储存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来储存,后者则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储存。(3)从激活与提取来看,前者提取速度慢,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4)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学习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学习速度慢,遗忘速度也慢。(5)从测量角度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10.2.陈述性知识同化的条件是什么?答:陈述性知识同化的基本条件主要为:(1)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知识基础(能学)。(2)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反映人类的认识成果(该学)。(3)学生必须具有获得材料意义的学习动机(愿学)。
10.3.简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答:概念的形成过程是辨别(关键属性)、假设、验证和概括的过程。概念的形成条件有两方面:一是内部条件,即被试掌握和辨别正反例子变式的能力。二是外部条件,即主试对被试分出的例子所做出的反应(肯定或否定),这是被试必须得到的反馈信息。
10.5.辨别学习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答:辨别学习的有利条件是:(1)突出关键特征加强对比。(2)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3)及时反馈。当学生对类似刺激辨别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反馈。
10.6.采用规一例法学习规则的条件是什么?答:采用规一例法学习规则的内部条件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与新规则有关的概念和旧规则,外部条件是学生领会了规则的含义后,还要提供足够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10.7.元认知对策略学习有何作用?答:(1)促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过程、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2)促进学生对学习情境变化的敏感。例如,升学时注意到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测验方式等的改变。(3)诱导学生考虑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哪些学习方法与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最相适应,从而能够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4)使得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10.8.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是什么?答:(1)习得阶段,这时学习策略的学习处于陈述性知识阶段,学习策略通常被归纳为一些对学习方法选择、运用和调整的规则和步骤。(2)巩固与转化阶段,这时学习策略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策略(对学习方法选择、运用和调整的规则或步骤)开始支配、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3)提取与应用阶段,这时学习策略已成为对内调控的规则,它被用来在变化的情境中解决新问题。
10.10.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复述策略?答:(1)经常要求学生复述,培养复述习惯。(2)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复述方法。(3)对学生的复述要给予引导,不能把复述搞成简单的死记硬背,4)对复述的要求应逐步提高,(5)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对自己的复述过程进行清晰的认知和调控。
10.11.精加工策略应如何培养与训练?答:(1)课堂教学速度要适当,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与时间。(2)课堂教学中随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3)在知识的教学中贯穿方法的教学。(4)训练学生选择、运用和调整精加工方法。
10.12.组织策略的培养与训练方法是什么?答:(1)教给学生组织材料的步骤。组织材料的步骤通常分为三点:提取材料中的要目;对提取的要目进行分类;按类与类及所属项目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构建,得出一个简明有序的结构。(2)培养学生的概括策略,这是提高组织水平的关键。(3)让学生多练习组织并对组织的过程、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调整。
11.1.动作技能有何特征?答:动作技能在形成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如下特征:(1)准确性。动作技能形成后,相应的动作越来越准确。(2)动作的速度加快。动作技能形成后,相应动作的速度越来越快。(3)多余动作的减少。(4)灵活性。一种动作技能形成后,其固定的动作程序不是单纯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固定衔接,而是具有灵活性。
11.2.动作技能可以怎样进行分类?答:(1)从有没有器械来划分动作,技能可分为操纵器械的和不操纵器械的两大类。(2)从动作技能操作时调节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动作技能可分为连续的和不连续的两大类。
11.3.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哪些阶段?答:技能动作的形成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2)联系形成阶段。(3)自动化阶段。
11.4.动作技能的练习曲线趋势是什么?答:(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2)高原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11.5.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较快,以后就逐渐缓慢了?答::(1)在练习开始时,技能中某些动作成分,可以利用原有的经验,(2)有些技能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动作进行练习,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在练习初期成绩进步较快;
11.6.“高原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高原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二:(1)由于这时期成绩提高需要改变旧的活动结构和活动方法,而代之以建立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2)由于学生练习的兴趣降低,或者身体状况欠佳(如疲劳、疾病等),成绩也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
11.7.动作技能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里,其产生原因是什么?答:学生掌握生产劳动技能和写字技能上的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可从活动的速度和质量上概括为四种类型:速度较快,错误很少;速度较快,错误较多;速度较慢,错误较少;速度较慢,错误较多。练习曲线出现个别差异的原因有: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态度、练习方式、知识经验、准备状况以及努力程度等。
11.8.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是什么?答:动作技能的保持比知识的保持牢固;越是复杂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长;越是简单的动作技能,保持的时间越短。
11.9.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的特点是什么?答:传统的迁移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统迁移理论讨论的迁移是两种学习活动之间的迁移,即先学课题A对后学课题B的影响。(2)迁移发生的条件之一是两种学习活动有相同要素。(3)迁移发生的条件之二是学习者能概括两种学习活动的共性,如共同原理(概括化理论)、共同关系(关系转换说)、共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定势说)、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概括说)等等。
11.12.认知策略迁移理论给我们什么启示?答:认知策略迁移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学习迁移除了指概念、原理的迁移以外,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的迁移是迁移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让学生掌握“学生迁移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要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习策略”,首先得让学生对使用的学习策略有明确的认知。其次学生要对认知策略的作用进行自我评价并形成习惯。
11.13.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的方法是什么?答: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如下方法有助于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1)当原有的知识不稳定和不清晰时,(2)当原有的知识本身已很稳定和清晰时,提高可辨别性的有效方法就是过度学习新知识。(3)形成一种比较新旧知识的心向,而不实际呈现比较性组织者时,也可以促进学习的深入和知识的巩固。
12.1.品德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答: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说,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但是,两者又有区别。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人的存在、个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12.2.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应遵循什么规律?答: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遵循以下规律:(1)从把规则单纯当作外在的东西去遵守,到真正理解规则的意义。(2)在对周围人的关系上,从单方面的尊重到相互尊重和多方面的尊重。(3)从被动地、受约束地遵守准则到自觉主动地遵守共同约定的准则。(4)从他律(根据别人的价值标准做出道德判断)到自律(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做出道德判断)。
12.5.意义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意义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道德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检查;学生对道德要求实质产生误解;采用强制的方式提出要求,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感到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等等。
12.6.确立道德信念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答:确立道德的有利条件是:(1)学生确立道德信念不仅有赖于道德认识的深刻程度,更主要的是通过自己和集体的道德实践,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2)教育者言行一致,在学生道德信念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12.7.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顺序是什么?答:(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别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
12.8.培养道德情感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培养道德情感要注意:(1)重视学生的情感性学习与教育活动中的情感因素。(2)重视通过美育和美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3)重视教师情感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13.1.怎样理解“动机”概念?答:(1)动机对行为具有三种功能:引起行为;维持行为;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2)动机是一种心理状态。
13.2.动机有什么性质?答:(1)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2)动机是内因与外因的结合。
13.3.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有何影响。答:(1)学习动机可以加强注意。(2)学习动机可以动员个体立即对学习做好准备,从而降低学习过程中的知觉阈限,提高识记效果和反应速度。(3)适中的学习动机的再现效果最好。(4)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的坚持性,从而增进学习效果。
13.4.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有何影响。答: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克斯与道德生于1908年就提出了耶克斯和道德生定律。其要旨是,学习效率先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适中的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高,但这种适中的学习动机水平又随学习的复杂程度而变化。对于简单学习,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水平应适中偏高;对于高度复杂学习,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水平应适中偏低。
13.6.怎样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的“自我实现”的概念?答:第一,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看做一种“似本能”的东西,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化倾向。第二,个人的自我实现必须与集体、国家乃至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第三,在需要层次的演进中,他虽然正确地强调了人的需要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但没有明确指出高层次的需要一旦形成后,它就会调节、控制甚至支配低层次的需要。
13.7.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分为哪些种类?答:第一种是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强化。第二种是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第三种是不管正确反应发生的次数,第四种是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第五种是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
13.8.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答:(1)学习动机可由外部条件激发。(2)学习动机可由内部需要转化。
13.9.学习动机的变化有何规律?答:(1)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2)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相结合。(3)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4)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13.10.如何利用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交替、转化规律?答:(1)在没有任何学习动机时,可以创设各种外部条件,以激发学习者的外部学习动机。(2)当学习者有了一定的外部学习动机之后,就应当有目的地激发能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的心理需要。(3)当学习者有了强烈而持久的内部学习动机之后,有时仍然要利用外部条件去激发外部学习动机。(4)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为主,适当利用外部学习动机,使二者并行不悖,相互促进。
13.11.如何利用学习动机迁移规律。答:在学习中,有效地利用学习动机迁移的规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1)分析现有动机,看它是否正确、合理。(2)指出“相同因素”,即找出现有动机与将要形成的学习动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3)强化“相同因素”。学习动机的迁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加以不断强化才能达到目的。(4)导向新的学习。即把强化后的有利因素与新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13.12.培养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哪些?答:概括地讲,培养学习动机可以采取以下三条途径:(1)创设外部客观条件,激发学习动机;(2)引起内部心理需要,转化学习动机;(3)强化各种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14.1.教师角色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答:(I)教书的角色。(2)育人的角色。(3)管理的角色。(4)代理的角色。(5)研究的角色。
14.2.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答:(1)形成合理、明确的班级群体规范,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行动准则。(2)合理利用学生群体非正式规范的积极因素为教育教学服务。(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强化正式群体规范。
14.3.期望效应产生的过程是什么?答:布鲁菲和古得认为期望效应包括以下过程:(1)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态度和期望。(2)由于态度和期望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3)学生对教师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态度和反应。(4)学生的反应加强和印证了教师的期望。(5)学生的学习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提高或降低。(6)结果在学年考试中表现出来,期望最后得以实现。
14.4.教师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答:要建立教师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互通信息,增强交往;(2)互勉共进,团结协作;(3)互相尊重,心理相容。
14.5.教师如何与学校管理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答:(1)协调关系,友好合作。(2)充分理解,争取支持。(3)顾全大局,尊重服从。这也是教师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的一个基本要求。
14.6.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答:(1)作为一位倾听者。(2)作为一位沟通者。(3)作为一位协商者。
14.7.教师的言语表达有何特点?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语从内容上看,一要有新的思想内容和观念,给人以新鲜感;二要言之有情,;三要言之有物,第一,准确精炼。第二,通俗明白。第三,生动形象。第四,严密含蓄。第五,速度和语音要变化。
14.8.根据教学监控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说明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要素。答:(1)课前的计划与准备性。(2)课堂的评价与反馈性。(3)课堂的控制与调节性。(4)课后的反省性。
14.9.教学监控能力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答:(1)由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
14.10.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循循善诱与因势利导。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为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愿望,(2)灵活、果断与随机应变。(3)方式多样与对症下药。(4)实事求是与掌握分寸。
15.1.测量的三个要素是什么?答:客观事物或事件、法则、数字或符号是测量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所谓客观事物或事件即测量的对象。所谓数字或符号只是事物(或事件)属性(或特征)的代表,而不是事物或事件本身。所谓法则,就是根据事物的特性,告诉测量者做些什么的一种指导或方法。
15.2.论文式测验有何优缺点?答:论文形式测验的优点在于容易编制,可发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批判性及创造性。其不足首先在于测验题量很少,测试内容范围窄,覆盖面小,难以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其次在于判断测验结果和评分上,容易流于主观;另外,论文式测验还在较大程度上受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15.3.客观性测验有何优缺点?答:首先,内容广泛,题目多,所以测试时便于控制测验所要评价的范围;其次,评分规则明确,评卷容易,结果可靠;第三,减少了学生无效的答题时间。客观性测验的缺点:第一,客观性测验过分重视阅读而忽视写作。第二,作为一项规则,多项选择题中的备择项要写得模棱两可,第三,通常编写测量较低学习行为水平的客观第四,客观性测验会助长猜测行为。
15.7.标准化测验有何特征。答:(1)测验由学科专家和测验专家共同编制,测试过程依照科学的原理设计。(2)题目难度、区分度和测验信度、效度预先进行了分析和控制。(3)规范了评分标准,较大限度地减少评分误差。(4)严格控制施测和评卷条件。(5)建立了合理的参照系。
15.8.比较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答:(1)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广泛性的调查性测验,着重学生个别差异的测量。(2)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具有代表性的样组的成绩分配为参照的相对评分。(3)常模参照测验的成绩表现为正态分布形式,即两端小中间大的形式,(4)两种测验的题目性质有所不同,前者题目比较广泛,测验内容包括面广。
15.10.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什么?答:测量的信度所考虑的主要是随机误差的影响。效度不仅考虑了随机误差的影响,而且还考虑了系统误差的影响。当一个测量具备较高的信度时,它的效度可能较高,也可能不高。一个测量即使没有效度也可能有信度。然而,若一个测验有效度,那么它必须具备信度。这就是说,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15.11.诊断性学习评价有何作用?答:诊断性学习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学生的合理编班、分组提供可靠信息。(2)发现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学生。(3)诊断学生学习落后的原因。(4)为因材施教提供服务。
15.12.诊断性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认知发展基础诊断。(2)学习技能与习惯诊断。(3)情感因素诊断。
15.13.形成性学习评价有何作用?答:(1)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2)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缺陷所在,并及时弥补,以便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不至于积累起来,影响后继学习。这样,学生的后继学习总是建立在较为牢固的基础之上。(3)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计划中的问题,参照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15.14.终结性学习评价有何作用?答:(1)在单元或学期课程终了时,根据终结性学习评价认定学分。(2)对本阶段教学情况进行评估。(3)确定学生升、留级或是否毕业。
1.1.阐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答:(1)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2)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3)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试阐述维果斯基有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答:(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因此,在开始某一种教学时,除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之外,还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2.3.论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答:①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人的心理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还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决定的?这个问题心理学界争论已久。②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朱智贤认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④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发展问题。(3)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4)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3.2.论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答:(1)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2)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3)教育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总之,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心理发展过程中,外因(教育)与内因(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的关系。内因是发展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来起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教育这个外因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1.试说明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有关内容。答:第一,区分主体与动作是自我意识产生的起点;第二,知道自己的名字,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第三,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1)自我意识的发展。①对自己名字的认识。②对自己身体的认识。(2)自我评价的发展。婴儿的自我评价刚处于萌芽阶段。①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的独立评价。②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③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小班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笼统和简单。(3)自我调节的发展。婴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还很差。
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是:①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一些高级的道德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等开始形成和发展;②幼儿的道德情感不断丰富,道德感指向的对象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③幼儿道德感指向的事物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向抽象发展;④幼儿道德感逐渐由比较肤浅、表面、不稳定向比较深刻、持久和稳定发展;⑤幼儿的道德感与道德需要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内在品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5.1.论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答:(1)学校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2)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3)学校学习是有组织的活动。
5.2.论小学生主导活动发展的特点。答:(1)学习动机。①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②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学习动机从内容上可分为4种:第一种,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第二种,为履行集体和组织(学校和班级以及各种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第三种,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第四种,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为实现“四化”而勤奋学习。这四种学习动机,第一种属于近景动机,其他三种属于远景动机。(2)学习兴趣。(3)学习态度。①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②小学生对待学业分数的态度。
5.3.论小学生概念的发展。答:(1)概括性发展的阶段。直观形象概括水平(7~8岁)。形象一抽象概括水平(8~10岁)。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水平(10~12岁)。(2)数概念。小学生数概念的发展与他们学习算术有密切联系。三个阶段:①7~8岁阶段。②9~10岁阶段。③11~12岁阶段。(3)字词概念。
6.1.论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答:几个方面:(1)促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2)运动需要显著增强。(3)出现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不协调性。(4)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7.1.论高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答:四个阶段。阶段一,性反感期。阶段二,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阶段三,接近异性的狂热期。阶段四,浪漫的恋爱期。特点:(1)身心发展不平衡。(2)对自身发育的喜悦和烦恼。(3)对异性产生了兴趣。两种方式:第一是相互显示,第二是感情掩蔽,即在自己喜欢的异性面前交流情感时,7.2.论高中生同伴关系的作用和特点。答:(1)促进学习进步。(2)促进情绪稳定,达到相互支持。(3)促进性格发展。(4)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特点是:(1)对友谊的渴望强烈,喜欢与同性别的同伴交朋友。2)高中生的友谊观逐渐成熟。(3)高中生选择朋友时,更看重朋友的心理品质,如兴趣相似、同忧同乐、相互关心、性格好等。(4)高中男女学生交友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7.3.论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答: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I)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意识的组成成分分化。(3)自我形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4)自我评价逐渐成熟。(5)自尊心强。第一,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第二,自我评价的途径多样化。第三,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丰富。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包括正反丽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不同的维度。第四,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有所提高。第五,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强。几种类型:①自我肯定型。②自我否定型。③自我矛盾型。④自我扩张型。⑤自我萎缩型。
8.3.论智力落后的预防与教育。答:预防措施主要有:(1)劝阻近亲结婚。(2)避免高龄妊娠。(3)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4)搞好儿童保健和提高抚养质量。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激发学习积极性。(2)因材施教。(3)加强直观性教育。(4)循序渐进。(5)多练习。
9.1.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答: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二者在许多方面不同:(1)概念。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2)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3)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在7±2单元之内。(4-)表征。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用表象表征,9.2.论发现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答:以下步骤可以参考:(1)提出明确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4)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下结论的资料。(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
9.3.论如何正确使用讲授法。答:(1)对认知不成熟的学生过早地使用纯言语讲授教学,违反了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2)没组织好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些没有关联的事实,缺少用以进行解释或说明的基本原理。(3)新的学习任务同已学过的学习材料缺乏联系。(4)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只要求学生认识孤立的事实,如何避免:(1)必须使接受学习符合有意义学习的条件。(2)必须明确认识接受学习的意义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关系。要使接受学习成为意义学习,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3)接受学习必须是积极主动的。
10.1.论述影响学习策略学习的条件。答:(1)内部条件。①原有知识背景。②元认知水平。③动机。④归因模式。⑤自我效能感。(2)外部条件①训练方法。要做到:第一,结合学科的教学进行策略训练。第二,练习的一致与变化。②外显的操作步骤。总之,学习策略的学习受到内、外诸多条件的影响。只有我们善于利用这些条件,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学习策略。
11.1.论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答: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包括:(1)动作概念(或操作程序)的掌握。(2)示范。示范指教师通过动作和言语活动将动作技能演示给学生。(3)反馈。反馈指在学习与练习活动中,将学习与练习的结果信息返回传递给学习者。(4)练习过程中要有间歇。另外,连续练习还可能产生一种抑制现象:首先是神经组织连续兴奋可能产生保护性抑制;其次是外抑制,即在技能未形成前,11.3.举例说明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答:奥苏伯尔提出了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1)可利用性变量。(2)可辨别性变量。两种情况:第一,原先掌握的知识牢固。第二,原先掌握的知识不牢固。(3)稳定性(包括清晰性)变量。
12.1.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训练方法。答:包括:(1)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首先要正确选择道德行为,其次,要正确选择奖励,第三,在教师期望已久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延搁太长的时间。最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2)榜样示范。(3)给予实践的机会。
12.2.论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答:(1)前世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利害的关系。(2)世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护社会的传统秩序。(3)后世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仅自觉地遵守某些行为准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能够根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其原因有二:一是与人的认知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关系。二是与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刺激以及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情况有关。
12.3.论品德不良的原因。答:造成品德不良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1)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①家庭方面。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不良的影响②社会方面。从总体看,社会主义的社会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的。③学校方面。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造成或助长学生的不良品德。(2)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②道德意志薄弱。③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④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13.2.论学习动机的培养措施。答:做到以下三点:①教师要从社会的发展趋势、国家的需要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激发学生为国家和社会成名成家的愿望,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②学习目的性教育要贯穿在各科教学之中。意义。(2)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要熟悉教材,②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③在各个教程之间和一个教程的开始、进行中或结束时都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④要坚持多样化的原则,⑤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亦可在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应用。(3)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反馈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5)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6)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
14.1.论影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答:。(1)教师自身因素。影响教学监控能力的教师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动机、知识、观念、情绪、情感等因素。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发动性因素,(2)环境因素。影响教学监控能力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学中的人际相互作用因素、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学校的风气、教师的待遇、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15.1.论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功能。答:测量与评价对学习活动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功能。学习测量评价的指导功能主要是针对教师方面来说的。(2)学习功能。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学习功能主要是针对学生方面来说的。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学习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学习方向。②激励学习动机。③巩固已学知识。(3)管理功能。(4)研究功能。
论述题
1.1.阐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答: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1)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①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②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①探索不同年龄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②探索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心理规律。(3)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试阐述维果斯基有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答: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
2.3.论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朱智贤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①先天与后天的关系。②内因与外因的关系。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④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发展问题。(3)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4)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发展问题。首先,要组织与心理学有关的多学科专家来进行研究;其次,在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要适当招收一些其他学科毕业而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最后,要形成一个有统一学术思想的心理学派。
3.1.论述遗传、成熟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答:1,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2,遗传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其作用不能夸大。,遗传不能完全决定个体的心理发展。3,成熟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4,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山川、河流,而且也指胎儿生活的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条件。狭义的环境主要指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
3.2.论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答:(1)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2)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3)教育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总之,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心理发展过程中,外因(教育)与内因(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的关系。内因是发展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4.1.试说明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有关内容。答:第一,区分主体与动作是自我意识产生的起点;第二,知道自己的名字,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第三,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自我意识包括三种形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1)自我意识的发展。①对自己名字的认识。1.6岁的婴儿,开始能说自己的名字。2.1岁的婴儿在看到别人做某事情时,自己也想做,并能说“××(自己的名字)也想要”。②对自己身体的认识。(2)自我评价的发展。婴儿的自我评价刚处于萌芽阶段。①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的独立评价。②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③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3)自我调节的发展。
4.2.试说明婴幼儿言语发展的阶段。答:婴幼儿言语发展包括下列阶段:(1)婴儿言语发展的阶段。①婴儿言语的发生期,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阶段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阶段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也叫呀呀阶段。②婴儿期言语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在言语形成时期,婴儿言语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阶段2,简单句阶段(1.5~2岁)。阶段3,复合句阶段(2~3岁)。(2)幼儿言语发展的阶段。
4.3.试说明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答: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涉及以下主要内容:(1)笑。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笑的发展经历以下阶段:阶段1,自发性的笑(0~5周)。又称内源性的笑。阶段2,无选择的社会性笑(5周~4个月)。(2)恐惧。恐惧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它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阶段1,本能的恐惧(0岁开始)。阶段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4个月左右开始)。阶段3,怕生(6个月左右开始)。阶段4,预测性恐惧(2岁左右开始)。(3)依恋。依恋是指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4)道德感。第一,在婴儿期,道德感就已经开始萌芽,如同情心、责任心和羞耻心等。第二,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儿阶段开始萌芽。第三,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是:①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一些高级的道德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等开始形成和发展;②幼儿的道德情感不断丰富,道德感指向的对象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③幼儿道德感指向的事物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向抽象发展;④幼儿道德感逐渐由比较肤浅、表面、不稳定向比较深刻、持久和稳定发展;⑤幼儿的道德感与道德需要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内在品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5.1.论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答:(1)学校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2)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3)学校学习是有组织的活动。学校学习是一种有组织的形式,通常以班为单位。
5.2.论小学生主导活动发展的特点。答:小学生主导活动----学习的发展特点涉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三个方面。(1)学习动机。①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②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学习动机从内容上可分为4种:第一种,为得到好分数,第二种,为履行集体和组织(学校和班级以及各种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第三种,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第四种,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2)学习兴趣。(3)学习态度。①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②小学生对待学业分数的态度。
5.3.论小学生概念的发展。答:小学生概念的发展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主要包括:(1)概括性发展的阶段。小学生的概括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从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概括过渡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2)数概念。小学生数概念的发展与他们学习算术有密切联系。(3)字词概念。小学生字词概念掌握的特点是:小学生在选择概念的定义和给概念下定义时,都表现出五种不同的水平:水平1,错误的定义;水平2,概念的重复;水平3,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水平4,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做具体的解释;水平5,本质的定义。
6.1.论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答:初中生生理发展,对他们心理发展产生明显的、特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2)运动需要显著增强。(3)出现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不协调性。(4)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6.2.论初中生思维的发展。答:初中生的思维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发展的特点。特点:①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②开始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③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关键期。④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2)思维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多元论阶段。第三阶段:相对论阶段。(3)思维发展的内容。①概念。②推理。③辩证思维。(4)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初中生思维发展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其发展趋势是:①从小学到初一,男女生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逐渐明显。②初二以后,男女生思维发展各具特色。
7.1.论高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答:阶段一,性反感期。阶段二,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阶段三,接近异性的狂热期。阶段四,浪漫的恋爱期。表现出以下特点:(1)身心发展不平衡。(2)对自身发育的喜悦和烦恼。高中生的体型基本接近成人。(3)对异性产生了兴趣。
7.2.论高中生同伴关系的作用和特点。答:(1)促进学习进步。(2)促进情绪稳定,达到相互支持。(3)促进性格发展。(4)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是:(1)对友谊的渴望强烈,喜欢与同性别的同伴交朋友。(2)高中生的友谊观逐渐成熟。(3)高中生选择朋友时,更看重朋友的心理品质,(4)高中男女学生交友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7.3.论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答: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I)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意识的组成成分分化。(3)自我形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4)自我评价逐渐成熟。(5)自尊心强。高中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第二,自我评价的途径多样化。第三,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丰富。第四,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有所提高。第五,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强。出现以下几种类型:①自我肯定型。②自我否定型。③自我矛盾型。④自我扩张型。⑤自我萎缩型。
8.2.教育超常儿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公平,不要搞平均主义。(2)要适当,不要操之过急。(3)要实事求是,不要求全责备。(4)既要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
8.3.论智力落后的预防与教育。答:智力落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劝阻近亲结婚。(2)避免高龄妊娠。(3)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4)搞好儿童保健和提高抚养质量。教育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激发学习积极性。(2)因材施教。(3)加强直观性教育。(4)循序渐进。(5)多练习。
9.1.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答: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二者在许多方面不同:(1)概念。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2)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它记忆某事物,是为了对该事物进行操作。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它记忆某些事物就是为了留备后用。(3)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在7±2单元之内。(4-)表征。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用表象表征,表象可能是视觉形象,9.2.论发现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答:(1)提出明确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4)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下结论的资料。(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
9.3.论如何正确使用讲授法。答:其具体表现为:(1)对认知不成熟的学生过早地使用纯言语讲授教学,违反了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2)没组织好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些没有关联的事实,缺少用以进行解释或说明的基本原理。(3)新的学习任务同已学过的学习材料缺乏联系。(4)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只要求学生认识孤立的事实,以及用相同的语言或在与过去相同的情境下复述各种学习材料。
9.3如何避免上述教学中的弊病呢?奥苏伯尔认为:(1)必须使接受学习符合有意义学习的条件。(2)必须明确认识接受学习的意义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关系。(3)接受学习必须是积极主动的。接受学习需要学生用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也需要学生独立地和批判地探讨所学的教材,以便透彻地理解它。
10.1.论述影响学习策略学习的条件。答:影响学习策略学习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大类。(1)内部条件。①原有知识背景。研究表明,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被加工的信息本身,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应用适当的加工策略。②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生对策略的学习和应用。③动机。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心理状态。④归因模式。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的解释或推论。⑤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2)外部条件①训练方法。训练方法是影响策略学习的重要外部因素。②外显的操作步骤。学习策略是个体对自己学习的调控活动,是一种内在过程,很难从外部直接观察到,但是它仍然可以在个体的学习行为中得到反映。
11.1.论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答: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包括:(1)动作概念(或操作程序)的掌握。所谓动作概念(或操作程序)的掌握,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2)示范。示范指教师通过动作和言语活动将动作技能演示给学生。(3)反馈。反馈指在学习与练习活动中,将学习与练习的结果信息返回传递给学习者。(4)练习过程中要有间歇。
11.3.举例说明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答:奥苏伯尔提出了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1)可利用性变量。可利用性变量是指认知结构中可利用来起固定作用的适当观念。(2)可辨别性变量。可辨别性变量是指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系统的可分辨程度。(3)稳定性(包括清晰性)变量。稳定性变量指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它是影响学习与保持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变量。
12.1.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训练方法。答: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训练的关键是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的训练方法包括:(1)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奖励泛指能引起学生愉快情绪体验的过程,它包括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首先要正确选择道德行为,其次,要正确选择奖励,第三,在教师期望已久的良好行为出现后,(2)榜样示范。(3)给予实践的机会。
12.2.论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答:(1)前世俗水平。它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2)世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护社会的传统秩序。第三阶段:社会习俗的定向。第四阶段:秩序和法规定向。(3)后世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仅自觉地遵守某些行为准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能够根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包括第五、六两个阶段。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
12.3.论品德不良的原因。答:造成品德不良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1)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①家庭方面。②社会方面。从总体看,社会主义的社会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的。③学校方面。(2)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②道德意志薄弱。③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④性格上的某些缺陷。⑤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12.4.论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答: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上要经历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1)醒悟阶段。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醒悟,即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2)转变阶段。品德不良的青少年对自己的错误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产生了改过自新的意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一定转变。(3)自新阶段。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经过长时间的转变后,如果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渐步入自新阶段。
13.2.论学习动机的培养措施。答: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在学习动机教育中要做到以下三点:①教师要从社会的发展趋势、国家的需要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激发学生为国家和社会成名成家的愿望,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②学习目的性教育要贯穿在各科教学之中。③教师要帮助学生设立恰当的具体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②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智力水平,从而严格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等循序渐进的原则。③在各个教程之间和一个教程的开始、进行中或结束时都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④要坚持多样化的原则,特别是学生作业,其内容和形式应尽量避免重复。⑤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亦可在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应用。(3)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反馈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反馈应该是及时的。第二,反馈提供的信息最好是全面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结论:①从性格的角度讲,对内向的儿童采取奖励的方法,比采取惩罚更为有效;②从学习能力的角度讲,奖励对能力差的学生作用最大,对能力一般的学生次之,对能力强的学生作用最小;惩罚对能力强的学生作用最大,对能力一般的学生次之,对能力差的学生作用最小。③从性别角度讲,奖励对女生的作用更大些;惩罚对男生的作用更大些。(5)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6)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
14.1.论影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答:(1)教师自身因素。影响教学监控能力的教师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动机、知识、观念、情绪、情感等因素。(2)环境因素。影响教学监控能力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学中的人际相互作用因素、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学校的风气、教师的待遇、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15.1.论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功能。答:测量与评价对学习活动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功能。学习测量评价的指导功能主要是针对教师方面来说的。(2)学习功能。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学习功能主要是针对学生方面来说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学习方向。通过学习测量与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以往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②激励学习动机。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学习功能表现在对学习动机的激励方面。③巩固已学知识。(3)管理功能。(4)研究功能。
第四篇: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总结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总结
绪论
识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领会: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2、教育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1、教育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主张:(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这种观点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其基本错误识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主要观点是:a教育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社会才有;b、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语言与交往的发展也与劳动密集相关;d、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e、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识记与领会:
1、如何正确认识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2、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1)教育的社会功能
主要指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关系;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主要指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
第二节 现代教育
识记: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越来越多地与生产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教育为生产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2)民主性。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努力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
(3)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4)创新性。
2、理解: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实施“科教兴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识记:
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2、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面向所有适龄儿童。
(2)义务性。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从各自的方面创设条件,尽到责任。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否则,均视为违法。(3)全面性。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前面性。理解:
1、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2、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 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识记:
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领会:
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识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等。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识记: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3、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又不需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不是独立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状态。
7、注意时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领会:
1、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主观条件。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4)培养间接兴趣。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
识记:
1、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等四种。
2、注意的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3、实现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应达到动作熟练,自动或半自动化程度。
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
5、注意稳定性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分为广义(集中于一活动)的注意稳定性和狭义(集中于一事物)的注意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有一特殊现象:注意的动摇或注意的起伏。
应用: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
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因素,又可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因素。
1、优化教学环境。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因素的出现,(1)学校应该在远离公路、铁路和闹市的地方。(2)教室要与音乐教室、操场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静。(3)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4)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大众化。(5)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6)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1)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容易涣散。(2)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3)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4)既不要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不能超出学生接受水平,一味的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
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1)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2)讲授重点的地方要加强语气,适当重复,一边讲一边写黑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3)把讲述、提问、演示与学生看书、回答、做练习、做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4)启发式教学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5)正确而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具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6)教师讲话要生动、形象、有趣,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听清、听懂,声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7)板书要整齐,字迹要工整。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搞好学习,必须学习那些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得靠有意注意来引起和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间接兴趣。(1)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2)对于那些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学科和教材,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建立教学常规。(1)建立正常的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有意注意的力量,从而减少注意的分散。(2)培养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严格遵守纪律和作息制度,养成自觉组织和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的习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这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1)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必须严密紧骤,使教学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2)教师要善于面向全体学生,安排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投入紧张的学习活动,减少注意分散的机会,从而保证有意注意长时间地处于稳定的状态。
(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习的知识、杂乱无章,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和干扰,容易分散注意,半途而废。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分散。因而必须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在一堂课中,(1)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原来感兴趣的活动对象上,必须通过组织教学明确目的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2)接着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内容发生兴趣,形成无意注意;(3)讲到重点、难点和关键时,又提醒学生加强有意注意;(4)在一段紧张努力学习之后,再适当的变换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入无意注意;(5)下课前,学生注意容易涣散,在布置作业时又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一堂课就能做到注意的松紧交替,有张有弛,不易疲劳,始终保持稳定持久的注意,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课堂上学生分心的控制措施
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消除分心。(1)超前控制。预先估计可能产生的分心情况和分心的学生,采取预防措施,“打预防针”,减少或消除分心的产生。(2)信号控制。教师发现学生分心情况,可采取举目凝视,变化表情动作,变化语调、语气,做出特定的手势或暂时停止讲课等暗示信号,向分心的学生示意,及时制止。这样做可以不中断正常教学过程。(3)邻近控制。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走近分心的学生并站在他的身旁,或轻拍其背或加重语气以提醒。(4)提问控制。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不注意的学生起来回答,以达到控制分心的目的。(5)表扬(批评)控制。表扬专心听课的学生,使不注意听讲或违犯纪律的学生警觉,从而自我改正错误,自动转入注意听课状态。当然,采取恰当的批评,指出违犯纪律和不注意听课的错误,控制分心,也是必要的。(6)偶发事件的处理。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外界的干扰,学生的纠纷。教师应先稳定一下学生的情绪,然后提问“刚才讲到哪里了?”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所讲的课题上来。
第五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本站推荐)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发展理论】
一、发展贯穿人的终身,指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二、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
1、是体型外貌的变化;
2、是脏器机能的健全;
3、是性的成熟,此外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三、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大概在12岁左右)。
四、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最迟发育完善,功能也最复杂。
五、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以一句“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闻名于世。
六、行为主义学派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心理发展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华生也有一句充满自信的经典论断:“P16”
七、维果斯基认为应该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二是作为文化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八、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②、方向性和可塑性 ③、常态发展和个别差异
④、发展的关键期:在一般家长的信条中,孩子的发展有一些“黄金时期”,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言的“关键期”。
九、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①、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②、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③、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但总体上来说发展是选择、优化、补偿这三者的协调。
十、弗洛伊德认为推动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根据快感区域的不同把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和生殖期
十一、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他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
十二、华生的论调完全否认了遗传作用,并且鼓吹教育万能论;
十三、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十四、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第二章 认知发展】 一、一个人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的学习活动都属于认知活动;
二、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
三、持有阶段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点上表现出突发性的增长,而在另一些点上却没有变化,即以一种分离的、阶段性的模式发展。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常用例子“爬楼梯”,即认知的阶段性发展如同人爬楼梯;
四、认知发展的连续性过程类似于一个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到达更高层面的过程,其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都建立在前面的发展之上。
五、领域一般性:持有领域一般性观点的认知理论认为只存在一条认知发展路线,即认知发展几乎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领域一般性的观点;
六、领域特殊性: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坚持的就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认为人类的认知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不同领域,各个领域的发展是彼此独立的。
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为当已有的图式不能应对眼前的问题时,就产生一种不平衡状态;
2、感知运动智力阶段的儿童还形成了客体永恒性概念,即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到它们,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学会玩捉迷藏的游戏;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明显进步,但仍局限于对具体物体进行推理;(此阶段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这种儿童思维的可逆性的进步给儿童带来的两个变化之一是:理解了守恒法则。
八、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
1、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是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寻求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
2、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与皮亚杰理论不同的是,它坚持的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它们重视知识在儿童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3、总体上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存在基础发展个高级发展这样两种认知发展过程。
九、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对于认知发展的影响。
十、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注意品质也有了良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保持时间的延长和专心程度的提高。青少年时期个体能更好的进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通过这种交替,青少年能够以更长的持续时间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
十一、怎么样根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习环境与课程教学等几方面来讨论:
(一)教学目标与认知发展: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启发和促进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逻辑推理以及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内容: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定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提供与其水平相一致的教学内容。
(三)认知发展与学习环境: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特点是:
1、提供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2、将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置于更宽广的背景下,来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创设途径及其意义是: 优化感知环境 创设体验情境 创设探索情境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创设合作情境
(四)认知发展与课程教学:除了以上途径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程教学来促进青
少年的认知技能的发展。
【第三章 智能发展】
一、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二、韦克斯勒量表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在任何情况下,除了可以测出总的智商。还可以分别计算出语词智商和操作智商
三、斯皮尔曼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和特定智力因素
四、卡特尔将一般智力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晶态智力,液态智力 液态智力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晶态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研究表明液态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就不再提高,而晶态智力可以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
认为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每种智力在不同社会中的价值不尽相同,其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对它的需要、奖赏以及它对社会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各种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的智力活动。具体类型如下:
言语智力 逻辑——数学智力 空间智力 音乐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 人际智力 内省智力 关于自然的智力
六、这对学校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传统的学校教育仅仅重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较少关注其他智力,这是片面的;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全方位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
七、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大体表现在智力水平、智力结构等方面(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2)、智力发展的结构差异
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但缺乏音乐才能,也有人很擅长音乐,却在数字计算方面表现得无能。用智商分数这个指标却不足以表明智力的这种特点。
八、怎样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智力发展
1、科学应对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2、注重基础知识、经验和实践。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智力、创造智力和实践智力。
九、怎样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一)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1、培养创造力的知识基础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培养创造性人格(三)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1、创造性的训练环境
2、鼓励性的支持环境
3、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
4、评价体系完整的教育环境 【第四章 社会性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其特点
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了情绪发展、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道德发展、性心理和性别角色发展、自我的发展等。
特点:
1、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环境,特别是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3、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
二、文化决定理论由鲁斯•本尼迪克特首创。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经验由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所提供的期望、资源和挑战塑造。
三、作为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大众传媒等方面。
母亲的教养方式分为专断型、权威型和纵容型。
四、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由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三部分构成。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表现出一系列矛盾性特点。
五、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
1、青春期的同伴关系是真正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亲密的感情基础上。
2、青春期也是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性意识开始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六、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个体的生理成熟,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飞跃的时期
原因有三:一是生理上的原因:青春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青少年的体型逐渐变得像成年人,这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出现了成人感;二是心理上的原因:青少年的思维在改变,能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具有了反省思维,即青少年可以把自己作为思考对象,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显现在思维的屏幕上,按照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审视自己的个性特点等;三是社会的原因:进入中学,青少年在家庭和学校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父母和教师不再把他们当作小孩了,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独立性上的要求,做事有自己的观点、不依赖别人等,同时,他们自己也面临着许多抉择的社会问题,如选择专业、职业准备等。这些都使青少年重新正视自己、了解自己;还有,同龄群体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他们要不断调整与同龄人的关系(处理与同性、异性的关系等),以使自己在集体中占一定的地位,能受到同伴的尊敬,他们喜欢注意与评论别的同龄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质,并自觉地把自己的特点与别人的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每个原因后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1、独立意识发展,产生“成人感”。
2、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
3、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品质。
4、自我意识出现新的分化。
5、强烈的自尊需求。
6、自我评价趋于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七、霍尔被誉为“青少年心理学之父”。霍尔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将生物学中“进化”的概念扩展为心理学的复演论。其中,青年期复演了人类历史中骚乱的过渡时期,霍尔用“暴风骤雨”来形容青春期。(P174)
八、勒温形容青少年是跨立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门槛之间的“边缘人”。(P175)
九、斯普兰格用“第二次诞生”来形容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点。
十、何林渥斯把青少年期的意义称为“心理性断乳”。(个体的第一次断乳是生理性断乳)(P177)
十一、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过渡性、闭锁性与开放性、社会性、动荡性(P178)
十二、如何进行亲子关系辅导?
(一)、从父母方面,亲子关系辅导主要在于三方面——了解青春期的孩子、恰当合理的期望、良好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
(二)、从子女的角度,亲子关系的辅导主要在于两方面——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P184)
【第五章 人格发展】
一、人格是什么?
人格是个体内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是一种动力组织,人格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人格是独特的。(P203)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独特性与共同性、整体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社会性与生物性(P204)
【论述题可采用】——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孔子在很早就提到要因材施教。即便都是外向的人,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教育时,不能抹煞孩子的个性特点,在一定时候,要让他充分展示他的独特性。(P204)
第六章 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了某种稳定的变化; 2.学习是学习者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
3.人类的学习是人在社会活动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二、学习的分类【了解】
1.依据学习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依据学习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3.依据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4.依据学习结果: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5.依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内隐学习;外显学习。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
1.学生的学习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2.学生的学习具有间接性;
3.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
四、学习的意义【了解】
1.生物适应意义 2.个体成长意义 3.社会发展意义
五、学习观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观【掌握】
基本观点是,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其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1.早期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
①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而建立的。② 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总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2)华生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观(P274)
2.新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观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
①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P278-279)② 社会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二)认知主义的学习观【掌握】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2.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观
他认为有意义得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加涅的信息加工观
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是一种计算机模拟的思想,是把人的学习过程比喻为计算机的加工过程。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重点】
1.知识观
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强调的是知识对现实世界描述的客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
2.学生观
信息加工认知主义把学生看成信息的主动吸纳者,建构主义则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师观
信息加工认知主义更多的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建构主义则更愿意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
(四)精神分析主义的学习观【了解】(P289—291)
1.学习实质、结果
从精神分析主义的角度看人类的学习,人格即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又是有效学习的结果,其关键是强大的自我的形成。
2.学习过程、动力
从精神分析主义的角度看学习的过程和动力,学习过程就是人格的形成过程,冲突则是学习发展的动力。
3.人格化的教学
精神分析主义把健康的人格视为德智体美的心理基础,在具体的学习问题上提倡人格化教学。包括知识的学习、品德的学习、情感的学习和能力的学习。
(五)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了解】(P291—293)
在学习观上,人本主义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集中地体现在罗杰斯的学习观中,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
第七章 学习动机
六、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的产生的两个因素是需要和诱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即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刺激或情境。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这一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动机水平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而当动机强度超过某一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反而不断下降。一般而言,最佳动机水平为中等强度。
七、学习动机的分类【重点】
(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引发的动机。它是由学习者本人自行产生的,动机的满足在于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外部动机是指由某种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动机的满足不在于活动过程本身,而在活动之外。
(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P304—305)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阐明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它对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三种动机成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
自我提高内驱力,即因自己的能力或者成就而赢得的相应地位的需要。
八、附属内驱力,即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
学习动机理论
(一)成就动机理论
所谓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人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相关心理学家:默里、阿特金森、麦克里兰。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重点】
4.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吗、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5.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
2)影响个体的努力和对待困难的态度 3)影响个体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
6.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掌握】
1)2)3)4)
(三)归因理论【了解】 行为的成败经验 替代经验 言语说服
情绪和生理状态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
1.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认为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些原因分为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度三个维度。
内外源:所知觉到的原因是个人因素还是环境因素;
稳定性:所知觉到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可控度:所知觉到的原因是个人自身能控制的还是不能控制的。
其中稳定性维度与期望有关,内外源、可控度维度与情感有关。
2.归因与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在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 1)动机缺失; 2)认知缺失; 3)情绪缺失。
3.我国中小学生的归因特点
1)倾向与做努力归因;
2)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纪差异。
(四)成就目标理论【了解】
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1.德威客的成就目标
德威客指出,儿童主要追求的成就目标具体可以分为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不同的目标定向引发不同的动机模式。学习目标导致有利于学习的动机模式,成绩目标导致对学习具有消极影响的动机模式。
2.影响成就目标的课堂结构因素
影响学生成就目标的课堂结构因素主要有:课堂任务、学习活动的设计,评价学生的方式以及课堂中的责任定位。
3.成就目标的发展
(五)自我决定论【了解】
自我决定论由徳西、瑞安提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内在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类这种天然的自我动机发展和个性整合的关键。内在心理需要包括: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归属需要。自我决定论包括两个分支理论:
1.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个体总是要对外部事件进行一定的认知评价,这种评价将会导致自主感和胜任感发生变化,今儿影响内部动机。
2.有机整合理论
有机整合理论根据个体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把外部动机分为四种类型
1)外在调节型 2)内摄调节型 3)认同调节型 4)整合调节型
第八章 学习策略
九、学习策略的涵义: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及调控方式。
1.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谋略;
2.学习策略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3.学习策略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 4.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标志。十、十一、学习策略的类型
(一)二分法
单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苛比把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特异性的微观策略和具有普遍性的宏观策略; 斯滕伯格把学习策略分为:用于实际操作的执行策略和非执行策略。学习策略与学习【了解】(P345--349)
(二)三分法【重点】
尼斯波特和斯科史密斯认为学习策略包含三个因素:与态度和动机有关的一般策略;包括调控、审核与修正等功能的宏观策略;与质疑和计划有关的微观策略。博隆把学习策略分为三个层级:关系搜索策略;刺激分析策略;检查策略。
迈克卡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具体成分如下:【重点】
1.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做记录、画线等;
粗细加工策略,如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
组织策略,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
2.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 监视策略,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
调节策略,如调节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
3.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时间管理,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
学习环境管理,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有组织的地方等;
努力管理,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 寻求帮助,如寻求教师、伙伴帮助、使用伙伴/小组学习、获得个别指导等。
(三)四分法
温斯坦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和应试策略。
十二、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宏观掌握】
(一)有意注意策略
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当前任务的注意,是注意的高级发展形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
1)目的明确策略 2)内心宁静策略 3)提升广度策略
4)资源分配策略 5)劳逸结合策略 6)反思策略
(二)认知过程的学习策略
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内部组织化的技能,其功能是调节和控制概念与规则的应用。认知策略在学习策略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其改进是学习策略改进的原因。认知过程的主要阶段有:
1.感知策略
感知策略是在学习中所采取的提高感知效率的学习方法或程序。
1)2)3)4)目的明确策略 程序性策略 精确性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2.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记忆活动进行有意识地控制和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1)有意识记与意义识记策略 2)积极思考策略 3)感官并用策略 4)自我激励策略
5)复习策略:包括及时复习、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策略、尝试记忆策略、追加记忆策略。
3.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为达成既定的目标而选用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方案、计划或操作方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问题表征 2)制定计划 3)实施执行
4)评价结果
(三)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的结构
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体自身认知状况的知识以及调节认知的能力,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
1)元认知知识 2)元认知体验 3)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
根据元认知在认知活动进行的不同阶段大致可以把元认知分为: 1)规划策略 2)监督策略 3)调控策略
十三、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看要点】
(一)策略学习的特点
1)2)3)4)内隐性 长期性
与元认知协同发展 动力性
(二)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归因、动机和元认知发展水平。
(三)策略训练原则
1.2.3.4.特定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有效监控原则 个人效能感原则
(四)学习策略指导教学的内容
1.观念训练 2.元认知训练 3.具体策略训练(五)具体训练方法
1.感受——自控训练法 2.控制+监视教学技术
第九章 学习风格
十四、学习风格的涵义与特征:【重点】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学习风格的特征有: 1.独特性
2.稳定性
3.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
十五、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概要掌握】
学习风格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
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包括生理刺激、时间节律、感觉通道、大脑单侧化。
(二)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
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
认知具体表现在认知过程中归类的宽窄、记忆的齐平化与尖锐化、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或冲动、聚合与发散等方面。
2.情感要素
情感要素具体表现在理性水平的高低、学习兴趣或好奇心的高低、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内控与外控以及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等方面。
3.意动要素
意动要素则表现为学习坚持性的高低、冒险与谨慎等。
十六、认知风格理论
认知风格属于学习风格的认知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偏爱的组织和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的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一)
认知风格的分支研究与教学
1.认知的知觉风格——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从个体在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看,个体的认知风格可以区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之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
称之为场独立型。场依存——独立型认知风格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 2)稳定性
3)两极性
场独立型学习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而场依存型学习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
2.认知的问题解决风格——沉思型与冲动型
根据个体在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
沉思型学生在阅读、再认测验及推理测验中的成绩好于冲动型学生,在创造性设计中也表现优秀;冲动型学生擅长的是从整体上分析问题有关,在某些涉及多角度的任务中,冲动型的学生则表现较好。
3.认知的记忆风格——齐平化型与尖锐化型
根据个体在将信息“吸收”到个人记忆中时表现出的差异,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齐平化型与尖锐化型。
4.认知的逻辑推理风格——整体性与系列性
根据个体在学习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采用的逻辑推理方式,可以区分出整体性和系列性认知风格
5.认知的思维风格——聚合性与发散性型
根据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倾向,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聚合型和发散型两种认知风格。
(二)认知风格的整体研究与近期发展
1.洋葱模型 2.二维认知风格理论
赖丁等人认为,所有的认知风格都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分析:整体——分析和言语——表象。
3.心理自我管理理论
十七、风格适应与因材施教
(一)学习风格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1.学习风格参与并调控学习活动的进行,对学习进程所起的作用更直接
2.学习风格在总体上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学习风格都有其适应特殊环境的价值,这是它与能力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3.学习风格将心理学中两个割裂的领域——能力和人格统一起来,使我们能从整体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在某些时候,学习风格也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学生的成就表现。(二)
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
1.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的涵义
1)教师必须识别学生的学习风格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3)在课后学业评价上,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2.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策略
学习风格表现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的要素可以为我们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第十章 学习迁移
十八、学习迁移概述: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
学习风格的作用有:
1.学习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丰富学习理论。2.学习迁移机制是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的心理机制,它是检验教育目的的重要指标。
3.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它直接影响到问题的 的解决,并有助于学习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
十九、学习风格的分类:
迁移现象是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多种多样的,根据迁移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对迁移进行分类。(一)正迁移和负迁移
这是从迁移产生的效果来划分的。
正迁移,又称为积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或促进作用。
负迁移,又称为消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或阻碍、干扰作用。(二)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这是从迁移产生的方向来划分的。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后继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三)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这是从迁移产生的层次来划分的。
纵向迁移,也称为垂直迁移,是指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迁移,又称为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这是从迁移的内容来划分的。
特殊迁移,也称为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具体知识或动作技能的迁移;
普遍迁移,又称为非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二十、学习迁移的测量
(一)学习迁移的实验设计
1.首尾测量法 2.相继练习法
(二)学习迁移效果的测量
1.百分测量法 2.节省法
二
十一、学习迁移的理论
(一)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2.相同要素说 3.概括说 4.关系说
(二)现代的学习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迁移的产生 2)影响迁移的因素
a)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b)原有知识的巩固性 c)新旧知识的可辨性
2.产生式迁移理论
1)迁移的产生 2)迁移的实验 3)迁移的类别
a)b)c)d)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 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
3.建构主义迁移理论
1)先前的经验对迁移而言是必要的;
2)过度情境化的知识并不利于迁移,学习者对不同情境中共同的深层抽象表征有助于促进迁移;
3)迁移是一个主动的、动态的过程。
(三)迁移教学与知识应用
1.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
1)2)3)4)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因素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定势 认知结构
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5)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
1)知识应用的概念
知识的应用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作业和解决有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把理性知识具体化的过程。2)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