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
1、由于初中生生理发展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剧烈变化,使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表现出以下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2、初中生情感发展的内容有(表情认知)、(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预测初中生身高较理想的指标是(骨骼年龄)。
二、论述
1、初中生意志发展有什么特点?
随着初中生年级的升高,其意志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意志行动的果断性增强,但行动的盲目性比较大。初中生在行动上的敢为性较强,他们具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且行为行动果断,但是对自己的行动缺乏深入思考,因此行动的盲目性还比较大。第二、意志对行为开始进行调节,但行为还常表现出冲动性。初中生有时能够用一直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节制性。但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变化非常剧烈。情绪情感变化大,个性不稳定,因此行为的冲动性大。
第三、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坚持性,但持续时间还有限。初中生在完成一件工作时,能够集中精力,并能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但持续的时间一般为1个半小时左右。如果工作比较繁琐和复杂,他们可能会失去耐心。
第四、意志行动中动机的社会性成分增多。在初中生的意志行动中,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明显增多了。当问到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时,他们回答“为祖国明天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人数增多,而回答“为个人的利益而学习”的人数明显减少。
第五、采取和执行决定的速度又快变慢。小学生在行动之前还不善于思考,往往很快作出决定并立即去执行。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开始注意思考。如有了动机冲突、方法的选择和考虑行动的后果等心理活动。
2、结合实际论述初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1)选择性
初中生结交朋友时,一般都选择在空间距离上比较近、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随着年龄的升高,对朋友的选择兴趣、爱好与自己相投、性格上与自己合得来。
(2)亲密性
初中生对于自己的亲密盟友可以与之分享自己的隐秘和感受,他们常常是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与自己的朋友交流,而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有亲密朋友的初中生与没有亲密朋友的初中生相比,他们更能对他人表示自己的关心,更愿意帮助别人。
(3)易变性
初中生的朋友关系存在易变性,以“朋友关系是否容易改变”和“现在的朋友已保持了多长时间”为指标,对初中生朋友关系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回答“不易改变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而回答“易改变的”占了大多数。
第二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本站推荐)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发展理论】
一、发展贯穿人的终身,指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二、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
1、是体型外貌的变化;
2、是脏器机能的健全;
3、是性的成熟,此外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三、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大概在12岁左右)。
四、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最迟发育完善,功能也最复杂。
五、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以一句“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闻名于世。
六、行为主义学派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心理发展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华生也有一句充满自信的经典论断:“P16”
七、维果斯基认为应该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二是作为文化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八、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②、方向性和可塑性 ③、常态发展和个别差异
④、发展的关键期:在一般家长的信条中,孩子的发展有一些“黄金时期”,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言的“关键期”。
九、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①、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②、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③、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但总体上来说发展是选择、优化、补偿这三者的协调。
十、弗洛伊德认为推动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根据快感区域的不同把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和生殖期
十一、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他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
十二、华生的论调完全否认了遗传作用,并且鼓吹教育万能论;
十三、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十四、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第二章 认知发展】 一、一个人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的学习活动都属于认知活动;
二、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
三、持有阶段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点上表现出突发性的增长,而在另一些点上却没有变化,即以一种分离的、阶段性的模式发展。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常用例子“爬楼梯”,即认知的阶段性发展如同人爬楼梯;
四、认知发展的连续性过程类似于一个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到达更高层面的过程,其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都建立在前面的发展之上。
五、领域一般性:持有领域一般性观点的认知理论认为只存在一条认知发展路线,即认知发展几乎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领域一般性的观点;
六、领域特殊性: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坚持的就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认为人类的认知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不同领域,各个领域的发展是彼此独立的。
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为当已有的图式不能应对眼前的问题时,就产生一种不平衡状态;
2、感知运动智力阶段的儿童还形成了客体永恒性概念,即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到它们,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学会玩捉迷藏的游戏;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明显进步,但仍局限于对具体物体进行推理;(此阶段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这种儿童思维的可逆性的进步给儿童带来的两个变化之一是:理解了守恒法则。
八、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
1、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是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寻求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
2、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与皮亚杰理论不同的是,它坚持的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它们重视知识在儿童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3、总体上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存在基础发展个高级发展这样两种认知发展过程。
九、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对于认知发展的影响。
十、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注意品质也有了良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的保持时间的延长和专心程度的提高。青少年时期个体能更好的进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通过这种交替,青少年能够以更长的持续时间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
十一、怎么样根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习环境与课程教学等几方面来讨论:
(一)教学目标与认知发展: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启发和促进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逻辑推理以及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内容: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定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提供与其水平相一致的教学内容。
(三)认知发展与学习环境: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特点是:
1、提供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2、将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置于更宽广的背景下,来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创设途径及其意义是: 优化感知环境 创设体验情境 创设探索情境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创设合作情境
(四)认知发展与课程教学:除了以上途径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程教学来促进青
少年的认知技能的发展。
【第三章 智能发展】
一、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二、韦克斯勒量表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在任何情况下,除了可以测出总的智商。还可以分别计算出语词智商和操作智商
三、斯皮尔曼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和特定智力因素
四、卡特尔将一般智力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晶态智力,液态智力 液态智力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晶态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研究表明液态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就不再提高,而晶态智力可以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
认为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每种智力在不同社会中的价值不尽相同,其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对它的需要、奖赏以及它对社会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各种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的智力活动。具体类型如下:
言语智力 逻辑——数学智力 空间智力 音乐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 人际智力 内省智力 关于自然的智力
六、这对学校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传统的学校教育仅仅重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较少关注其他智力,这是片面的;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全方位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
七、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大体表现在智力水平、智力结构等方面(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2)、智力发展的结构差异
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但缺乏音乐才能,也有人很擅长音乐,却在数字计算方面表现得无能。用智商分数这个指标却不足以表明智力的这种特点。
八、怎样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智力发展
1、科学应对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2、注重基础知识、经验和实践。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智力、创造智力和实践智力。
九、怎样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一)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1、培养创造力的知识基础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培养创造性人格(三)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1、创造性的训练环境
2、鼓励性的支持环境
3、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
4、评价体系完整的教育环境 【第四章 社会性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其特点
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了情绪发展、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道德发展、性心理和性别角色发展、自我的发展等。
特点:
1、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环境,特别是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3、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
二、文化决定理论由鲁斯•本尼迪克特首创。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经验由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所提供的期望、资源和挑战塑造。
三、作为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大众传媒等方面。
母亲的教养方式分为专断型、权威型和纵容型。
四、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由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三部分构成。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表现出一系列矛盾性特点。
五、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
1、青春期的同伴关系是真正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亲密的感情基础上。
2、青春期也是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性意识开始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六、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个体的生理成熟,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飞跃的时期
原因有三:一是生理上的原因:青春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青少年的体型逐渐变得像成年人,这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出现了成人感;二是心理上的原因:青少年的思维在改变,能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具有了反省思维,即青少年可以把自己作为思考对象,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显现在思维的屏幕上,按照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审视自己的个性特点等;三是社会的原因:进入中学,青少年在家庭和学校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父母和教师不再把他们当作小孩了,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独立性上的要求,做事有自己的观点、不依赖别人等,同时,他们自己也面临着许多抉择的社会问题,如选择专业、职业准备等。这些都使青少年重新正视自己、了解自己;还有,同龄群体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他们要不断调整与同龄人的关系(处理与同性、异性的关系等),以使自己在集体中占一定的地位,能受到同伴的尊敬,他们喜欢注意与评论别的同龄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质,并自觉地把自己的特点与别人的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每个原因后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1、独立意识发展,产生“成人感”。
2、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
3、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品质。
4、自我意识出现新的分化。
5、强烈的自尊需求。
6、自我评价趋于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七、霍尔被誉为“青少年心理学之父”。霍尔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将生物学中“进化”的概念扩展为心理学的复演论。其中,青年期复演了人类历史中骚乱的过渡时期,霍尔用“暴风骤雨”来形容青春期。(P174)
八、勒温形容青少年是跨立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门槛之间的“边缘人”。(P175)
九、斯普兰格用“第二次诞生”来形容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点。
十、何林渥斯把青少年期的意义称为“心理性断乳”。(个体的第一次断乳是生理性断乳)(P177)
十一、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过渡性、闭锁性与开放性、社会性、动荡性(P178)
十二、如何进行亲子关系辅导?
(一)、从父母方面,亲子关系辅导主要在于三方面——了解青春期的孩子、恰当合理的期望、良好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
(二)、从子女的角度,亲子关系的辅导主要在于两方面——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P184)
【第五章 人格发展】
一、人格是什么?
人格是个体内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人格是一种动力组织,人格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人格是独特的。(P203)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独特性与共同性、整体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社会性与生物性(P204)
【论述题可采用】——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孔子在很早就提到要因材施教。即便都是外向的人,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教育时,不能抹煞孩子的个性特点,在一定时候,要让他充分展示他的独特性。(P204)
第六章 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了某种稳定的变化; 2.学习是学习者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
3.人类的学习是人在社会活动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二、学习的分类【了解】
1.依据学习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依据学习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3.依据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4.依据学习结果: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5.依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内隐学习;外显学习。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
1.学生的学习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2.学生的学习具有间接性;
3.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
四、学习的意义【了解】
1.生物适应意义 2.个体成长意义 3.社会发展意义
五、学习观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观【掌握】
基本观点是,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其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1.早期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
①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而建立的。② 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总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2)华生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观(P274)
2.新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观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
①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P278-279)② 社会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二)认知主义的学习观【掌握】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2.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观
他认为有意义得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加涅的信息加工观
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是一种计算机模拟的思想,是把人的学习过程比喻为计算机的加工过程。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重点】
1.知识观
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强调的是知识对现实世界描述的客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
2.学生观
信息加工认知主义把学生看成信息的主动吸纳者,建构主义则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师观
信息加工认知主义更多的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建构主义则更愿意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
(四)精神分析主义的学习观【了解】(P289—291)
1.学习实质、结果
从精神分析主义的角度看人类的学习,人格即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又是有效学习的结果,其关键是强大的自我的形成。
2.学习过程、动力
从精神分析主义的角度看学习的过程和动力,学习过程就是人格的形成过程,冲突则是学习发展的动力。
3.人格化的教学
精神分析主义把健康的人格视为德智体美的心理基础,在具体的学习问题上提倡人格化教学。包括知识的学习、品德的学习、情感的学习和能力的学习。
(五)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了解】(P291—293)
在学习观上,人本主义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集中地体现在罗杰斯的学习观中,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
第七章 学习动机
六、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的产生的两个因素是需要和诱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即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刺激或情境。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这一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动机水平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而当动机强度超过某一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反而不断下降。一般而言,最佳动机水平为中等强度。
七、学习动机的分类【重点】
(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引发的动机。它是由学习者本人自行产生的,动机的满足在于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外部动机是指由某种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动机的满足不在于活动过程本身,而在活动之外。
(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P304—305)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阐明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它对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三种动机成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
自我提高内驱力,即因自己的能力或者成就而赢得的相应地位的需要。
八、附属内驱力,即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
学习动机理论
(一)成就动机理论
所谓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人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相关心理学家:默里、阿特金森、麦克里兰。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重点】
4.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吗、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5.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
2)影响个体的努力和对待困难的态度 3)影响个体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
6.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掌握】
1)2)3)4)
(三)归因理论【了解】 行为的成败经验 替代经验 言语说服
情绪和生理状态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
1.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认为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些原因分为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度三个维度。
内外源:所知觉到的原因是个人因素还是环境因素;
稳定性:所知觉到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可控度:所知觉到的原因是个人自身能控制的还是不能控制的。
其中稳定性维度与期望有关,内外源、可控度维度与情感有关。
2.归因与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在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 1)动机缺失; 2)认知缺失; 3)情绪缺失。
3.我国中小学生的归因特点
1)倾向与做努力归因;
2)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纪差异。
(四)成就目标理论【了解】
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1.德威客的成就目标
德威客指出,儿童主要追求的成就目标具体可以分为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不同的目标定向引发不同的动机模式。学习目标导致有利于学习的动机模式,成绩目标导致对学习具有消极影响的动机模式。
2.影响成就目标的课堂结构因素
影响学生成就目标的课堂结构因素主要有:课堂任务、学习活动的设计,评价学生的方式以及课堂中的责任定位。
3.成就目标的发展
(五)自我决定论【了解】
自我决定论由徳西、瑞安提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内在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类这种天然的自我动机发展和个性整合的关键。内在心理需要包括: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归属需要。自我决定论包括两个分支理论:
1.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个体总是要对外部事件进行一定的认知评价,这种评价将会导致自主感和胜任感发生变化,今儿影响内部动机。
2.有机整合理论
有机整合理论根据个体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把外部动机分为四种类型
1)外在调节型 2)内摄调节型 3)认同调节型 4)整合调节型
第八章 学习策略
九、学习策略的涵义: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及调控方式。
1.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谋略;
2.学习策略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3.学习策略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 4.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标志。十、十一、学习策略的类型
(一)二分法
单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苛比把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特异性的微观策略和具有普遍性的宏观策略; 斯滕伯格把学习策略分为:用于实际操作的执行策略和非执行策略。学习策略与学习【了解】(P345--349)
(二)三分法【重点】
尼斯波特和斯科史密斯认为学习策略包含三个因素:与态度和动机有关的一般策略;包括调控、审核与修正等功能的宏观策略;与质疑和计划有关的微观策略。博隆把学习策略分为三个层级:关系搜索策略;刺激分析策略;检查策略。
迈克卡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具体成分如下:【重点】
1.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做记录、画线等;
粗细加工策略,如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
组织策略,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
2.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 监视策略,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
调节策略,如调节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
3.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时间管理,如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等;
学习环境管理,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有组织的地方等;
努力管理,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坚持不懈、自我强化等; 寻求帮助,如寻求教师、伙伴帮助、使用伙伴/小组学习、获得个别指导等。
(三)四分法
温斯坦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和应试策略。
十二、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宏观掌握】
(一)有意注意策略
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当前任务的注意,是注意的高级发展形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
1)目的明确策略 2)内心宁静策略 3)提升广度策略
4)资源分配策略 5)劳逸结合策略 6)反思策略
(二)认知过程的学习策略
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内部组织化的技能,其功能是调节和控制概念与规则的应用。认知策略在学习策略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其改进是学习策略改进的原因。认知过程的主要阶段有:
1.感知策略
感知策略是在学习中所采取的提高感知效率的学习方法或程序。
1)2)3)4)目的明确策略 程序性策略 精确性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2.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记忆活动进行有意识地控制和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1)有意识记与意义识记策略 2)积极思考策略 3)感官并用策略 4)自我激励策略
5)复习策略:包括及时复习、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策略、尝试记忆策略、追加记忆策略。
3.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为达成既定的目标而选用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方案、计划或操作方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问题表征 2)制定计划 3)实施执行
4)评价结果
(三)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的结构
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体自身认知状况的知识以及调节认知的能力,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
1)元认知知识 2)元认知体验 3)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
根据元认知在认知活动进行的不同阶段大致可以把元认知分为: 1)规划策略 2)监督策略 3)调控策略
十三、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看要点】
(一)策略学习的特点
1)2)3)4)内隐性 长期性
与元认知协同发展 动力性
(二)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归因、动机和元认知发展水平。
(三)策略训练原则
1.2.3.4.特定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有效监控原则 个人效能感原则
(四)学习策略指导教学的内容
1.观念训练 2.元认知训练 3.具体策略训练(五)具体训练方法
1.感受——自控训练法 2.控制+监视教学技术
第九章 学习风格
十四、学习风格的涵义与特征:【重点】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学习风格的特征有: 1.独特性
2.稳定性
3.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
十五、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概要掌握】
学习风格可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
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包括生理刺激、时间节律、感觉通道、大脑单侧化。
(二)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
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
认知具体表现在认知过程中归类的宽窄、记忆的齐平化与尖锐化、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或冲动、聚合与发散等方面。
2.情感要素
情感要素具体表现在理性水平的高低、学习兴趣或好奇心的高低、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内控与外控以及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等方面。
3.意动要素
意动要素则表现为学习坚持性的高低、冒险与谨慎等。
十六、认知风格理论
认知风格属于学习风格的认知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偏爱的组织和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的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一)
认知风格的分支研究与教学
1.认知的知觉风格——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从个体在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看,个体的认知风格可以区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之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
称之为场独立型。场依存——独立型认知风格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 2)稳定性
3)两极性
场独立型学习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而场依存型学习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
2.认知的问题解决风格——沉思型与冲动型
根据个体在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速度和准确性,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
沉思型学生在阅读、再认测验及推理测验中的成绩好于冲动型学生,在创造性设计中也表现优秀;冲动型学生擅长的是从整体上分析问题有关,在某些涉及多角度的任务中,冲动型的学生则表现较好。
3.认知的记忆风格——齐平化型与尖锐化型
根据个体在将信息“吸收”到个人记忆中时表现出的差异,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齐平化型与尖锐化型。
4.认知的逻辑推理风格——整体性与系列性
根据个体在学习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采用的逻辑推理方式,可以区分出整体性和系列性认知风格
5.认知的思维风格——聚合性与发散性型
根据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倾向,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聚合型和发散型两种认知风格。
(二)认知风格的整体研究与近期发展
1.洋葱模型 2.二维认知风格理论
赖丁等人认为,所有的认知风格都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分析:整体——分析和言语——表象。
3.心理自我管理理论
十七、风格适应与因材施教
(一)学习风格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1.学习风格参与并调控学习活动的进行,对学习进程所起的作用更直接
2.学习风格在总体上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学习风格都有其适应特殊环境的价值,这是它与能力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3.学习风格将心理学中两个割裂的领域——能力和人格统一起来,使我们能从整体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在某些时候,学习风格也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学生的成就表现。(二)
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
1.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的涵义
1)教师必须识别学生的学习风格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3)在课后学业评价上,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2.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策略
学习风格表现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的要素可以为我们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第十章 学习迁移
十八、学习迁移概述: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
学习风格的作用有:
1.学习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丰富学习理论。2.学习迁移机制是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的心理机制,它是检验教育目的的重要指标。
3.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它直接影响到问题的 的解决,并有助于学习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
十九、学习风格的分类:
迁移现象是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多种多样的,根据迁移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对迁移进行分类。(一)正迁移和负迁移
这是从迁移产生的效果来划分的。
正迁移,又称为积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或促进作用。
负迁移,又称为消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或阻碍、干扰作用。(二)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这是从迁移产生的方向来划分的。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后继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三)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这是从迁移产生的层次来划分的。
纵向迁移,也称为垂直迁移,是指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迁移,又称为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这是从迁移的内容来划分的。
特殊迁移,也称为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具体知识或动作技能的迁移;
普遍迁移,又称为非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
二十、学习迁移的测量
(一)学习迁移的实验设计
1.首尾测量法 2.相继练习法
(二)学习迁移效果的测量
1.百分测量法 2.节省法
二
十一、学习迁移的理论
(一)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2.相同要素说 3.概括说 4.关系说
(二)现代的学习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迁移的产生 2)影响迁移的因素
a)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b)原有知识的巩固性 c)新旧知识的可辨性
2.产生式迁移理论
1)迁移的产生 2)迁移的实验 3)迁移的类别
a)b)c)d)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 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
3.建构主义迁移理论
1)先前的经验对迁移而言是必要的;
2)过度情境化的知识并不利于迁移,学习者对不同情境中共同的深层抽象表征有助于促进迁移;
3)迁移是一个主动的、动态的过程。
(三)迁移教学与知识应用
1.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
1)2)3)4)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因素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定势 认知结构
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5)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
1)知识应用的概念
知识的应用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作业和解决有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把理性知识具体化的过程。2)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作业
我的“教育心理学”学习收获与感悟
我用了3个半天的时间,把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虽说大学时开过这门课程,但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说实话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现在重新学习,确实有很大的收获。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原苏联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如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学与教的心理学》,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我阅读了《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读完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学机制、教学理念,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读后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与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结合。《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来自对书上内容的吸收和思考。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
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6、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是,事实上,考试影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影响教学质量。个人收获和体会:《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一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学习的过程,首先要端正态度,在学习上勤奋,踏实,一丝不苟,在此基础上,要寻找并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巧学”,有些学生整天埋头苦读,虽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们看重的是成效,结果,没有人会同情这类人。从来没有救世主,这类学生要从书本,题海的泥潭中走出来,寻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到“会学”,而不是“死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能学习的最根本要求是实践,要反复练习,从而熟练掌握。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开始时动作的正确性,如果开始就是错的,一旦形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学习错误的,还不如不学。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整本书比较实用,很好地解释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教师教学能力。学与教心理学的出现是现代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发展的产物。
它首先阐明学生的学习规律,提出系统的课堂学习理论。然后在学习论的基础上阐明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任务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课堂管理、学生动机的激发、课堂纪律的维持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学与教的心理学的出现把学习论、教学论和教学法统一在一个学科体系之中。有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搞清自己的教学的风格与特点。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获益匪浅获益匪浅,今后还需要多多阅读这类的好书。相信有丰实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路也会走得越来越扎实,越来越宽广。
以上这些就是我通过此次学习的心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它,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作业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过程中,收获很多,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教育心理学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它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懂得这些理论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行为,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学的灵感。
《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
在假期中,我通过校视通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
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他们提出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智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智力的测量。对于如此抽象的智力,心理学家
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量表进行量化,对神奇的智力进行测量,这让我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教育心理学把心理和教育融为一体,把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中来,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也让我有很深的感触。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似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很高,而成年人的创造力水平则比较低。
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知识的迁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同样让我获益匪浅。例如:知识迁移的学习定势说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可以知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善于运用已有的学习定势,因势利导,促进新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学习定势对问题解决带来的干扰。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如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作业
教育心理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认知策略,认知结构,二:简答题:
1.学生为什么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3.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不同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你认为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2.请举例说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你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