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思想》第二次作业

时间:2019-05-13 08:3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邓小平教育思想》第二次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邓小平教育思想》第二次作业》。

第一篇:《邓小平教育思想》第二次作业

《邓小平教育思想》第二次作业答案

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教育思想根植于中国土壤,有其形成与发展的(ABC)。

A 实践基础B 理论来源C 历史条件D 阶级根源

2、“两个凡是”的内容是指(BC)。

A 凡是真理都要坚持B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坚决拥护

C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始终不渝遵守D 凡是文件都要学习3、1985年,邓小平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ABCD)。

A 有理想B 有道德C 有文化D 有纪律

4、邓小平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AB)。

A 提出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B 提出引进外国智力,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C 提出自力更生D 提出培养目标

5、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ABC)是敌后的三大任务。

A 战争B 生产C 教育D 斗争

6、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主要方法有(ABCD)。

A 理论联系实际法B 历史分析法C 调查研究法D 总结经验法

7、邓小平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时的基本观点是(ABC)。

A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B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开放

C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适合国情D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稳定8、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AD)不断有新的发展。

A 内容上B 途径上C 原则上D 方法上

9、邓小平认为(B)与(C)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 政治B 红C 专D 业务

10、邓小平的辩证思想对其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ABC)。

A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 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C 利用外国智力,走教育开放之路D 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第二篇:2016《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业答案

1、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B)的战略步骤

A.两个阶段

B.“三步走”

C.一个中心

D.四个现代化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B)A.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3、党的十三大指出,百年大计,(A)A.教育为本

B.育人为本

C.质量第一

D.安全至上

4、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B)的现代化

A.劳动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经济

D.文化

5、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B)A.条件

B.核心

C.前提

D.基础

6、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A)A.基础

B.力量

C.条件

D.源泉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C)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个现代化

8、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D)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9、“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最早始于(A)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新中国成立问题

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D)A.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B.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C.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B)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全体人民享有言论政治的权力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C)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良好的人际关系

13、江泽民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A)A.马克思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无产阶级思想

D.毛泽东思想

14、党的七大把(B)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5、党的十五大把(D)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

D.邓小平理论

1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A.深化改革

B.扩大开放

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

17、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B)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8、邓小平指出教育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C)A.基础

B.前提 C.重点

D.关键

19、检验真理的标准是(C)A.四项基本原则

B.党中央文件

C.实践

D.马克思主义著作

20、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A)A.放在第一位

B.放在重要地位

C.放在战略地位

D.放在发展地位

21、当今世界的主题是(B)A.战争与反战争

B.和平与发展

C.生产与发展

D.改革与开放

22、邓小平自告奋勇当教育的(C)A.参谋

B.领导

C.后勤部长

D.助手

23、毛泽东教育思想是(C)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A.马克思主义

B.民主主义

C.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D.社会主义

24、毛泽东同志除了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外,还更加全面、完整地提出教育要同社会实践和(C)相结合。

A.经济建设

B.社会发展

C.科学实验

D.生产劳动

25、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改革,并把改革()作为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A.旧社会

B.旧教育

C.旧观念

D.旧中国

26、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是(A)的教育思想。A.毛泽东

B.邓小平

C.马克思

D.列宁

27、邓小平认为,(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劳动后备军。A.劳动

B.科技

C.教育

D.思想

28、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坚持与(D)相结合的方针。

A.生产关系

B.生产方式

C.生产资料

D.生产劳动

29、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B)的重要思想。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恩格斯

D.列宁

30、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D)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A.小资产阶级

B.农民

C.知识阶层

D.知识分子

31、邓小平同志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知识分子真正作为一支(C)的力量 A.团结

B.联合C.依靠

D.统一

32、邓小平同志认为,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进行(C)A.教育发展

B.教育联合C.教育改革

D.教育开放

33、邓小平教育思想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马列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34、邓小平抓政治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B)A.推翻“两个估计”

B.批判“两个凡是”

C.强调实事求是

D.坚持调查研究

35、邓小平抓教育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B)A.批判“两个凡是”

B.推翻“两个估计”

C.强调实事求是 D.坚持调查研究

36、恢复高考制度是(B)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37、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C),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可的。A.经济搞上去了

B.生产发展了

C.教育搞上去了

D.人民富裕了

38、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是(C)的一部分 A.劳动人民

B.人民群众

C.工人阶级

D.无产阶级 39、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C)改革的决定 A.科技体制

B.政治体制

C.经济体制

D.教育体制

40、邓小平提出(A)是第一生产力

A.科学技术

B.经济建设

C.教育卫生

D.生产劳动

4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A.发展才是硬道理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42、1929年,邓小平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A)A.百色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43、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方法是(C)A.历史分析法

B.调查研究法

C.理论联系实际法

D.总结经验法 44、1997年9月12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B)全国代表大会 A.第十四次 B.第十五次

C.第十四届五中全会

D.第十三次

45、邓小平教育思想根植于中国土壤,有其形成与发展的(ABC)

A.实践基础

B.理论条件

C.历史条件

D.阶级根源

46、“两个凡是”的内容是指(BD)

A.凡是真理都要坚持

B.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坚决拥护

C.凡是文件都要学习

D.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始终不渝遵守 47、1985年,邓小平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ABCD)

A.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道德

48、邓小平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AB)

A.提出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

B.提出引进外国智力,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C.提出自力更生

D.提出培养目标

49、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ABC)是敌后的三大任务

A.战争

B.生产

C.教育

D.斗争

50、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主要方法有(ABCD)

A.理论联系实际法

B.调查研究法

C.总结经验法

D.历史分析法

51、邓小平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时的基本观点是(ABC)

A.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B.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开放

C.经济要发展,教育要适合国情

D.经济要发展,教育要稳定 52、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AD)不断有新的发展

A.内容上

B.途径上

C.原则上

D.方法上

53、邓小平认为()与(BC)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政治

B.红

C.专

D.业务

54、邓小平的辩证思想对其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ABC)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C.利用外国智力,走教育开放之路

D.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55、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就“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重在铸魂,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片面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反对精英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反对以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反对重理论,轻实践。

56、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是:

(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7、简述“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答:“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8、试述各级领导怎样才能抓好教育工作?

答:邓小平始终把教育看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把教育与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而且要抓紧抓好。

首先,领导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关键。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干部是关键。

其次,领导必须抓好教育工作。邓小平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这个重点,本来就应该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说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那里的领导干部就要负责。

再次,领导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切实解决学校实际问题。邓小平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特别要注意狠抓落实。

59、为什么说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答: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和负责者;只有通过教师艰辛的劳动,才能实现知识技能的代代相传,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②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具体体现在教师在发展教育事业,办好学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教师本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文化业务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批合格人才的成长。

60、简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

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是:其一,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其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其三,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61、简述“四有”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答:”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有文化,就是指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纪律,就是指自觉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和各项纪律。在"四有”中,理想和纪律是社会主义新人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而道德和文化则是建立理想和遵守纪律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篇:邓小平作业

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2.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C),建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A)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产、自力更生 B.依停靠外援 C.开放我国市场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

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C)所决定的。

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 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A)。

A.注重公平B.注重效率 C.注重发展

7.人民通过(A)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9.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A)。

A.团结,民主 B.团结,发展 C.民主,发展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B.培育“四有”新人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A.实现国家统一 B.增强人民凝聚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A、B)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引进来” B.“走出去”

C.生产加工 D.转口贸易

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B、C、D)。

A.政治思想 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 D.法制建设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A、B、C、D)。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

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改革是改革的目的。(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都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国的作用。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如何。

答:(1)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5.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3)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4)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解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

(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重注公平。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第四篇:西南大学2012年秋季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1.简述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有:教育的战略性;教育的时代性;教育的务实性;教育的阶级性;教育的适应性。

2.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是:①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题]1.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马列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 [单选题]2.邓小平抓政治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A:推翻“两个估计”B:批判“两个凡是”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调查研究参考答案:B [单选题]3.邓小平抓教育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A:批判“两个凡是”B:推翻“两个估计”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调查研究参考答案:B [单选题]4.恢复高考制度是()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参考答案:B

[单选题]5.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可的。

A:经济搞上去了B:生产发展了C:教育搞上去了D:人民富裕了参考答案:C [单选题]6.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是()的一部分

A:劳动人民B:人民群众C:工人阶级D:无产阶级参考答案:C [单选题]7.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改革的决定 A:经济体制B:教育体制C:科技体制D:政治体制参考答案:A [单选题]8.邓小平提出()是第一生产力

A:科学技术B:.经济建设C:教育卫生D:生产劳动参考答案:A [单选题]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改革开放B:发展才是硬道理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D

[单选题]10.1929年,邓小平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A:百色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南昌起义参考答案:A [单选题]11.1997年9月12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A:第十四次B:第十五次C:第十四届五中全会D:第十三次参考答案:B [单选题]12.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方法是()A:历史分析法B:调查研究法C:理论联系实际法D:总结经验法参考答案:C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

1.简述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是:其一,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其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其三,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简述 “四有”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有文化,就是指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纪律,就是指自觉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和各项纪律。在“四有”中,理想纪律是社会主义新人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而道德和文化则是建立理想和遵守纪律的前提和基础。

[多选题]1.邓小平教育思想根植于中国土壤,有其形成与发展的()A:实践基础B:理论条件C:历史条件D:阶级根源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2.“两个凡是”的内容是指()A:凡是真理都要坚持B: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坚决拥护

C: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始终不渝遵守D:凡是文件都要学习参考答案:BC [多选题]3.1985年,邓小平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4.邓小平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A:提出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B:提出引进外国智力,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C:提出自力更生D:提出培养目标参考答案:AB

[多选题]5.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是敌后的三大任务 A:战争B:生产C:教育D:斗争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6.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主要方法有()A:理论联系实际法B:历史分析法C:调查研究法D:总结经验法参考答案:ABCD [多选题]7.邓小平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时的基本观点是()A: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B: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开放 C:经济要发展,教育要适合国情D:经济要发展,教育要稳定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8.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不断有新的发展 A:内容上B:途径上C:原则上D:方法上参考答案:AD [多选题]9.邓小平认为()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政治B:红C:专D:业务参考答案:BC

[多选题]10.邓小平的辩证思想对其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C:利用外国智力,走教育开放之路D: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参考答案:ABC 第三次作业

[单选题]

1、毛泽东教育思想是()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A:马克思主义B:民主主义C: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D:社会主义参考答案:C

[单选题]

2、邓小平同志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知识分子真正作为一支()的力量 A:团结B:联合C:依靠D:统一参考答案:C

[单选题]

3、毛泽东同志除了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外,还更加全面、完整地提出教育要同社会实践和()相结合。A:生产劳动B:经济建设C:社会发展D:科学实验参考答案:D

[单选题]

4、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改革,并把改革()作为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A:旧社会B:旧教育C:旧观念D:旧中国参考答案:B [单选题]

5、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是()的教育思想。A:毛泽东B:邓小平C:马克思D:列宁参考答案:A

[单选题]

6、邓小平认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劳动后备军。A:劳动B:科技C:教育D:思想参考答案:C

[单选题]

7、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坚持与()相结合的方针。A:生产劳动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参考答案:A [单选题]

8、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的重要思想。A:毛泽东B:邓小平C:恩格斯D:列宁参考答案:B [单选题]

9、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A:小资产阶级B:农民C:知识阶层D:知识分子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10、邓小平同志认为,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进行()A:教育发展B:教育联合C:教育改革D:教育开放 参考答案:C 第四次作业 [论述题]

1.论“教育应面向世界”; ①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迅发展;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国图谋依然存在。②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放在世界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广阔背景中来认识和思考;教育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面向世界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2.试述教育对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作用。所需人才③教育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条件。

[单选题]1.江泽民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D:无产阶级思想参考答案:A [单选题]2.党的七大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考答案:B [单选题]3.党的十五大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D:邓小平理论参考答案:D [单选题]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深化改革B:扩大开放C:发展生产力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参考答案:C [单选题]5.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参考答案:B [单选题]6.邓小平指出教育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A:基础B:前提C:重点D:关键参考答案:C [单选题]7.检验真理的标准是()A:马克思主义著作B:四项基本原则C:党中央文件D:实践参考答案:D [单选题]8.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A:放在第一位B:放在重要地位C:放在战略地位D:放在发展地位参考答案:A [单选题]9.当今世界的主题是()A:战争与反战争B:和平与发展C:生产与发展D:改革与开放参考答案:B [单选题]10.邓小平自告奋勇当教育的()A:参谋B:领导C:后勤部长D:助手参考答案:C 第五次作业 [论述题] 教育对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作用主要在于:①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知识积累②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1.简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答: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键因素。其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就“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重在铸魂,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生;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片面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的、文化的素质教育,反对精英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反对以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反对重理论,轻实践[单选题]1.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的战略步骤

A:两个阶段B:“三步走”C:一个中心D:四个现代化参考答案:B [单选题]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A: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参考答案:B [单选题]3.党的十三大指出,百年大计,()�

A:教育为本B:育人为本C:质量第一D:安全至上参考答案:A [单选题]4.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的现代化 A:劳动生产力B:科学技术C:经济D:文化参考答案:B [单选题]5.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A:基础B:条件C:核心D:前提参考答案:C [单选题]6.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A:基础B:力量C:条件D:源泉参考答案:A

[单选题]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四个现代化参考答案:C [单选题]8.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A: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2年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参考答案:D [单选题]9.“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最早始于()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新中国成立问题参考答案:A [单选题]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有计划地组织生产C: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参考答案:A

[单选题]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当家作主C:生产资料公有制D:全体人民享有言论政治的权力参考答案:B [单选题]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D:良好的人际关系参考答案:C

第五篇:邓小平思想历史意义

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100多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作出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里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结合得好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相反,采取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态度,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次曲折,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此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来说,也同样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曾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20多年的实践,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其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和路线的关系上,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党的八大曾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尽快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以后不久,党就在指导方针上背离了八大路线,以致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八大路线为什么未能坚持下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种错误的理论最后发展成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我们终于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找到了正确的理论,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制定和执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路线是关键,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无限光明的。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

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二十四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现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中广网 08月05日 11:3

4江泽民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二十四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现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

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九七八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就强调:“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现在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发扬这个优良传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注释:这是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第三部分。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

下载《邓小平教育思想》第二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邓小平教育思想》第二次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 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 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与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成才(重庆教育学院/钱晓科)内容提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用邓小平的历史教育思想教育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

    2016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

    2016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作业。满分100分 第1题 单选题 (4分) 下列关于焦虑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任何人都有焦虑情绪 B 焦虑是后天形成的,并非人的本能 C “焦虑”使得我们......

    第二次作业

    读《大学》八目 小议中国式传统“英才”的烙印与转变 [内容摘要] 《大学》中充当灵魂链锁式的 ‚三纲八目‛是中国传统式英才立志立德立功立言的有效途径,也是内圣外王孔儒大......

    第二次作业

    讨论与思考 1. 现实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班级里的“问题学生”,那么面对班级中“问题学生”,教 师应该怎样使其融入班集体,并使其健康快乐的生活 了解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

    第二次作业

    一、职业生涯教育对班主任的要求 (1)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 (2)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 (3)就业与指导 (4)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能力训练 (5)职业能力的构建 (6)社会能力 二、请就......

    5-西南大学2012年秋季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业答案1 - 副本

    第五次作业 1.简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答: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

    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摘要: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出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指明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