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去圣乃得真孔子论文
《去圣乃得真孔子》是李零写的一本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下面是去圣乃得真孔子论文,欢迎阅读。
去圣未必非偶像
(一)打蒙童时代起,在我幼小心灵中,文庙与其它供奉神佛的宫庙寺观绝对是同一类型的神圣所在;大成殿也等同于大雄宝殿或者三清殿,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也是和如来佛、太上老君一样有无边法力的神仙——而且他的样貌更像普通人,不那么让人感到可怕。虽然后来“很快”知道了孔子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既非虚构也没有神力,但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凡人,千百年来能得到无数人的供奉和膜拜,在有需要时还虔诚向他求助,那他就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厉害程度远超那些虚构出来的神仙鬼怪。从这一角度出发,李零先生要去掉孔子身上神圣的外衣,大可不必。
(二)李零先生提出要去掉千百年来被加到孔子身上的圣贤、神圣的光环,把孔子当作一普通人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孔子及其思想,这点我完全赞同。本来嘛,这些劳什子“荣誉称号”还不都是后人出于各自需要给强加上去的,夫子只不过是被神化了。但是,我觉得在这一前提下,“去圣未必非偶像”。两层意思:“非”作动词讲,“去圣”未必要连同孔子作为“偶像”这一“功能”一并去掉;“非”作通常的“不是”讲,即使孔子被去掉了神圣的光环,他也未必不是,或者说依然是个不容争辩的”偶像“。
“偶像”,“百度汉语”上有两种释义:1.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2.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这里我们不妨狡黠地把它割裂开来,断章取义——“偶像,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这样就完美了。之所以要做此“技术处理”,我想要强调的是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师道尊严的象征,以推崇尊师重教这一社会行为。有一个具象、人形的象征,总比一个抽象的符号更易为人所接受,偶像的象征力量是巨大的,推动起来也会更为得力。君不见,史上最大的“邪教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按照他们不崇拜偶像的教义,每到一地就摧毁神佛雕像,摧毁文庙里的孔子牌位和塑像,由此也就和天下的广大读书人结下了“梁子”,以至被群起而攻之。所以说,我们还是让孔子他老人家“退而不休”,继续发光发热吧,让我们把他作为偶像来崇拜、追随。
(三)一直想不出一个好的标题。原来想用《掰开揉碎了好消化》,但一直不满意——太肤浅了。对于李零先生这本书而言,只表了它的“形”却全不达“意”——但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篇名,因为我根本没像李零先生那样读懂、读透、读薄《论语》。书的副题“《论语》纵横读”,讲的是内容的编排:纵读《论语》,讲述的是相关的人物,当然重点是孔子本身;横读《论语》,讲述的是孔子的思想,包括“仁”、“德”、“礼”、“恕”等。别无评说,书中的知识点极多,且得消化挺长时间,这里不妨罗列几项:“《论语》的说话对象不是大众,而是精英。他和耶稣、佛陀不一样,根本不走群众路线,也不是大众 雄。”(P3)、“孔子的思想是贵族本位”(P141);“孔子的思想有系统,但《论语》一书没有系统。”(P8);“孔子问道于老子,可能是儒家要借势于当时主流的黄老之学,是宣传的策略。”(P31);“孔子的规矩是礼,他的自由是合乎礼,跟美国似的,守法即自由。”(P60);“孔子的复古主义,不是为了为复古而复古,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所谓复古,其实有很强的现实目的,借古代批判现实,借古代寄托理想,目的是改造社会,挽救世道人心。他是身在东周,心在西周。”(P143);“孔子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三本古书,古代的诗经、尚书,近现代的春秋。”(P143)、“孔子对中国的一大贡献,就是保存古典文化。”(P259)
对于孔子本人,谈不出更多的认识。篇末附上两篇读孔子传记的记录,算是凑凑篇幅吧。
孔子不是“圣”
孔子不是“圣”,他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了一个“人”,一个心存仁念、浩然坦荡、教人们怎么做人的普通人。
然而普通并不代表平庸,真理之所以能够成为真理就在于它的普遍适应性。一条言论,只有当大家都认为正确的时候,它才有了可以扎根的土壤和延伸枝叶的天空。也就是说,真理的传播依赖群众的共鸣。而孔夫子告诉我们的道理永远是朴实的,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认可并且世代相传,就是因为这些东西与我们对生活的感知相契合,从而产生了共鸣。而心灵的共鸣所产生的感化作用,就是孔子及《论语》的意义所在。在这里,之所以称其“感化”而非“教化”,是因为“感化”是一种心灵之间的相互濡养和感染,而不是一颗心以仰望的姿态去乞求另一颗心的圣光沐浴。孔子所具有的,正是一颗可以感化众人的仁心,而非一颗高高在上的圣心。
孔夫子自己曾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想这并不是孔夫子的自谦之辞,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事实上他也不志于圣。孔子在《论语》中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怎样做人,而非怎样去逾越本位,想方设法超出常人。孔子是注重对内心的求索的,他提倡不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追求人本心的快乐。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夫子对颜回的赞扬,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的人生观,即以修缮心灵为出发点,由内而外地发展。在与学生讨论理想时,孔子对学生们治国安邦的雄心壮志并不赞许,却对曾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想法大加赞赏,这正表明孔子认为实现自我更重要,而非超越自我修炼成圣,我们又何苦以圣冠之?
许多人认为中华民族没有信仰,我认为并非如此。中华民族不是没有信仰,而是由于文化基调的不同,信仰的表面呈现也就与西方不同。西方信奉基督,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需要不断赎罪来获得神的原谅。他们把生命的主动权交给了神明,于是需要信仰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进行统治。中华民族自古推崇和谐共融,万物平等,讲求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参悟,所以中华民族的“信仰”在最内的层面上讲是人们在对待生存中的各种问题时达成的一种共识。既然为共识,当然不可能由哪个人哪一天突然提出,只能经由代代传承、代代积累、代代丰富,逐渐形成一片精神的土壤,给每个炎黄子孙精神的营养。这种共识以民族为单位,于是形成了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虽不见其形却支撑着民族的信仰,一种内在的信仰,一种始终以低姿态与中华人民并肩齐行的信仰。它始终与人的本心共生,因此不需要高高在上的统治,同时它的潜移默化的特点也使其无需成章成文。若想使中华民族的精神生生不息,就需要有人不断去发掘,不断思考,不断通过心灵去感染他人,从而使民族精神得到整体的提升。孔夫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想,这就是孔子以及像孔子那样的人对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意义。
第二篇:去圣乃得真孔子的论文(xiexiebang推荐)
导语:孔子的文质观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成为文学史上历次变革的主要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去圣乃得真孔子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去圣乃得真孔子的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涌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我们静心思考,就会发现好多貌似很时尚的说法,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有过相关的阐述,与其说有些观点是在创新,倒不如说是在继承,或者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文化和灿烂的文明中汲取教育的营养和智慧,然后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从而形成更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思想,用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四十多年的教学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原则和方法,加之儒家后人的不断实践、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笔者在此大致分析、归纳、罗列几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孔子儒家教育思想教育教学
一、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告诫学生在学习时把“学”与“思”紧密结合。同时他还强调在老师的教学中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不到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开导他;学生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启发他。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思考的重要性,老师不要包办代替搞一言堂,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发言的机会。现在我们经常倡导的“精思
博学”、“先学后教”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体现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
二、学习和笃行相结合孔子反对那种表里不一的人,批评那种光说不做的人,讨厌那种口是心非的人。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即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了义不能去做,有了过错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所忧虑的。他对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他要求学生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言必行,行必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对弟子颜回粗衣淡食,刻苦好学,少说多做,一再给予表扬,孔子的言行告诉了我们学习和笃行相结合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提倡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相统一的原则,并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孔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说:“口欲味,心欲佚,教之以仁;心欲安,身欲劳,教之以恭;好辩论而畏惧,教之以勇;目好色,耳好声,教之以义。”即对嘴里垂涎美味、心里想着安逸的人,要用仁德进行教育;对心里想着安闲身体却忙得不止的人,要用恭敬进行教育;对于喜欢与人辩论但遇事畏惧的人,要用勇敢进行教育;对眼睛看重女色、耳朵好听音乐的人,要用正义进行教育。可见孔子非常注重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出发来教育学生。循循善诱是说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老师要善于引导、重于启发,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获取知识。据《孟子》记载:有个小孩唱到沧浪河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带;沧浪河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双脚。孔子听到后随即给学生说:你们听着,水清则洗冠带,水浊则洗双脚,这都是有水自己造成的啊。在此,孔子意在启发学生要自我修养,自我提高,自我成才。他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一直到今天还被我们奉为珍宝,视为经典。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他非常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作用。他曾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坚持温顺、善良、恭敬、简朴、谦让,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他以身作则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为后来的教育家所重视和推崇。美国的教育家布尔纳鲁说:“教师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而我国教育界对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作用更是强调有加,提出了“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可见各国各代的教育家是多么看重老师的表率作用,也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时间之久,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思想流派所无法比拟的。
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提起孔子的这八个字,可以说路人皆知,更是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奉为经典。其实孔子不仅这样说了,而且这样做了,他本人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谦逊、好学的精神令人钦佩。他曾在陈国、蔡国交界处受到困窘,坐在简陋的席子上,一连七天粒米未进,然而读《诗》、《书》,习《礼》、《乐》不休,还谦虚的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至今听来,还让人动容。孔子还是“乐教”不悔、诲人不倦的榜样。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忘我精神,被弟子们大加赞扬。亚圣孟子还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作为人生的“三乐”之一。孔孟的“乐教”精神其出发点虽然是企图改革贵族政治的需要,来自其实施“仁政”“德治”的政治要求,但也反映了他好学上进、热爱教育的精神,反映了他对弟子们强烈的责任心。这正是一个有良知的伟大教育家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也是社会发展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博大精深,短短的论述只能是管中窥豹、走马观花,尚有许多方面未能提及。我们新时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孔子的教育观要加强学习、加深研究,吸取其精华,并结合新时代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落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实自我、关爱学生、科学有效、献身教育,从而走进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
第三篇:作文:放下欲望,乃得境界
放下欲望,乃得境界 2013级6班刘青
白落梅说过:“你若带着一颗世俗的心,这里的山石草木都会将你拒之门外。”带着一颗欲念的心,却忘了欣赏风景本身的美丽,用相机代替双眼,用相片取代记忆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场旅行下来,我们仅拥得不过几张相片,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收起那颗世俗的心,去会一场视觉盛宴。
去寻一座远山,冰雪覆盖莽莽昆仑;去破一片冰封,南北极卧看昼夜半年,你得有多幸运,付出多大努力才迈得进大自然的礼盒内。
何其有幸,寻访乌镇时,恰是一个烟雨朦朦的天气。青檐白墙就这样朦胧在水雾中。下车,落地,呼吸间是一种穿越千年的气息,沉淀积蓄着千年的故事。鬼使神差,我收起了手中的折伞,塑料合金的工业利品实在不适合这片水墨色的土地,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我踱进了这幅师出名家的画作里。不是旅游旺季,没有嘈杂的人群,悠长的小巷里,只我一人徘徊。看看岁月斑驳的石墙,抚着那跨越古今的温度,我仿佛看到一个丁香一般的女子,目光悠长,身姿摇曳,像一声叹息,转瞬不见。下一个转角又似乎立着一个“生当一束,其人如玉”的无双公子,纸扇轻摇,摇落了红窗里的一帘幽梦。
在这里,时间似乎过得很慢很慢,慢得我都能听见时光流逝的声音。这里的一切又是那样干净美好,美地让你不忍心生杂念,似乎跋山涉水,只为和它相逢在朦朦的烟雨里。在这里,连那一向不为我所喜的猫儿似乎也乖顺许多。没有“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的慨叹,没有“夜如何其?夜未央”的敦促,天地在这一瞬只有我,我亦只有它。没有满心的执念,只剩满满的感动和闪耀在人生长河中的不灭记忆。
后来,曾多次看到过报道:那拥塞不堪的人群,那比日光还耀眼的闪光灯,那像枪口一样立起的镜头,那还是我记忆中的乌镇吗?朋友圈,微博上的美图不断,它可曾有半分走进你的眼里,心里?照片上的乌镇再使我感觉不到一丝的温度,曾经那个慈祥的老人不见了,只有那毫无声息的建筑。
我闭上眼,似乎又来到了乌镇,还是只有我一人,还是那位静默在水边垂钓千年的老人,我看到他翘起的嘴角,我也在笑。
第四篇:孔子论文
关于孔子的教学方法,我想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因材施教了。
孔子对他的学生的个性、喜好、特长了如指掌,针对每人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最典型的要数《论语·先进》中所记载的: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子路为人胆大,孔子就要靠外力来约束他;冉有为人过于谦和,犹豫不决,孔子就激励他放手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认为针对各人的不同需求进行教育,有利于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够提高他们的修养。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同,如答孟截子:‚无违。‛而答孟武伯:‚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生活而说的。答子游:‚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答子夏:‚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有才能的有七十二个。同样学习文行忠信、礼乐诗书,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无疑是‚因材施教‛的功劳。人才不是单一的模板铸造出来的,人才是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一群人。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学习的价值。
而孔子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在孔子的教育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
孔子善于用学生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如文、武、周公、管仲、子产等的言行来进行教学,经常用譬喻或实物作为直观教材,以阐明抽象的道理。如用流水来阐释万物生生不息的原理,用松柏晓喻节操,用‚北辰‛比喻‚德政‛,用‚草上之风‛喻君子之德,其他如门、户、路、车、苗、山、水等日常事物,都是孔子教学的材料。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用了狗马与人做对比,同样是喂饱了,为什么就有孝与不孝的区别呢? 揭示出孝不仅仅是养活父母,还要能尊敬他们,爱他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使用比喻的灵活与恰当。
其实,不但孔子善用譬喻,就是他的弟子,由于受其影响,也很会使用这一方法了。
子贡曰 :‚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子贡问:‚我这里有一块美玉,我是把它收藏起来呢? 还是求一个好商人把他卖了呢?‛
孔子说:‚卖了吧!卖了吧!但不是求人家,是等人家来买。‛
子贡把才能比作美玉,他问孔子,是该把才能隐藏起来呢,还是去找一个君主为他服务呢?孔子说要把才能运用出来,但不应自己去找君主,而应等着求贤的人来拜访。
此外,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第五篇:孔子论文
《论语》与孔子的人格魅力及其历史影响
摘 要:被誉为“至圣”的孔子之所以能够为世人所推崇,与他所具有的非凡而永恒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为师、为臣、为子、为友、为学、为人还是为志,孔子都将其做到极致,既问心无愧又名垂千古。他的这种魅力不仅为他赢得了美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师道、孝道、忠文化、仁爱思想更是在后人的继承中得到了发扬。关键词:孔子 人格魅力 历史影响
前 言
有些东西是可以横亘时间和空间而屹立于人们心中永垂不朽的,比如思想;有些人是可以穿越古今和中外而流芳于千秋万代名垂青史的,比如孔子。当孔子和他的思想相交融的时候,他的人格魅力也就熠熠生辉。古有朱熹盛赞“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而今孔老先生已不在人世,但他的人格魅力依然照耀着时代的夜空,让我们明确了前行的方向。让我们重温孔夫子的谆谆教诲,重拾《论语》中的句句箴言,学习他的为师、为臣、为子、为友、为学、为人和为志之道,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一、孔子的人格魅力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那么孔子的人格魅力则是指孔子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等方面吸引人的力量。以下则从为师、为臣、为子、为友、为学、为人和为志七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人格魅力。
(一)为师
孔子二十三岁开始招收门徒,至此没有停止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活动。他一生培养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被后人誉为“至圣先师”,他的为师之道尤为后人所称颂。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孔子的个性教育:因材施教。《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个问题,孔子根据两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孔子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孔子要鼓励他,使他大胆些。当然对于其它学生,孔子也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他根据仲由之‘果’(果敢)、端木赐之‘达’(达理)、冉求之‘艺’(多艺)和颜回之‘贤’(聪明)等性格特征,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特殊才能。”[1] 其次是启发教育。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积极思考或想表达某一问题而陷于一种求懂未懂、想说又说不出的境地时,老师再进行启发与引导,将会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又能让学生时刻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孔子是怎样做到启发教育的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教育方式。首先对于那些不肯主动学习的学生,孔子根据启发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设计情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既获取知识,又发展思维能力。其次他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浅近事物来阐发较为深刻的原理,即“能近取譬”,消除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恐惧心理,从而引导学生踏上求知的旅途。
无论是个性教育还是启发教育,孔子都把学生当作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他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纯粹的知识,还给予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二)为臣
纵观历史,臣子与君主从来都是不平等的,君主永远都是至高无上,而臣子永远都是唯唯诺诺,一旦谏言触怒龙颜,马上就可以身手异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对这种畸形的君臣关系的诠释。可悲的是我们的先人对于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君臣关系早已习以为常甚至奉若神明,但可喜的是我们的孔老先生在几千年前却敢于颠覆这一无可撼动的传统。
孔子心目中的君主,不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昏君,而是以德服人、虚怀若谷的明君。而他心目中的臣子,不是匍匐在君主脚下、唯命是从的“奴才”,而是有人格、有操守的君子。孔子的为臣之道可概括为事君有节、谏君有责、辞君有道。
1.事君有节。是指臣子在君主面前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节操。在孔子看来,臣子和君主应该是平等的,君主没有权力强行改变臣子的人格和节操,臣子也没有必要为了取悦君主而失去自我,轻易变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正是对这一原则的诠释。2.谏君有责。是指臣子在侍奉君主的时候,有向君主进谏的责任。孔子认为真正的忠君行为是“犯颜直谏”,臣子若不履行此责,就是不忠。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季氏要征讨颛臾,仲由、冉求作为季氏两大臣子,虽然自己并不想征伐颛臾,但是也没有勇敢地制止,而是推卸责任:“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所以当季子然问孔子仲由和冉有是否算得上大臣时,孔子只回答道“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这里“具臣”是指备位充数之臣。在孔子看来仲由和冉求还只是二流的大臣,而一流的大臣应该是“以道事君”,敢于直谏。所以在孔子心目中,真正的臣子应该是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以取悦龙颜为己任。
3.辞君有道。是指当君主的行为违背“道”和“礼”而臣子的劝谏无效时,臣子应该本着 “从道不从君”的原则辞别这个君主。在《论语·先进》中: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求本应以道规劝季氏不要犯上作乱,如果季氏不听,就应辞去。可是冉求反而被季氏权势误导,帮着他搜刮民脂民膏,忘记了当初为政“以道事君”的原则,这便不得不引起孔子的不满,以致要与其断绝师生关系,鸣鼓而攻之。
在那样一个惟君命是从的年代里,孔子的这种独立人格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他以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姿态置身于官场,以刚正不阿的大臣风骨驰骋于政坛,也曾挫败,也曾失意,但不曾放弃矢志不渝的为臣之道,不曾失掉自我。
(三)为子
凡是子女都明白要孝顺父母,但怎样的行为才算孝顺,却很难被界定。对此,孔子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为人子女对父母要心存爱意,但这种爱理性多于感性,顺从而不盲从。
首先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应做到养而敬。在孔子看来,子女对父母的物质赡养,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但仅有此是不够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是说,如果孝仅仅体现为对父母之养,不以敬爱之心对待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就无本质的区别。“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在食物方面,我们应当帮助父母先于帮助其他人,因为我们对父母欠有养育之恩。我们还应当对父母表示敬意,正如对神表示敬意一样。’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一样,也表达了作为子女不仅要给父母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应该对父母表示敬爱。”[2] 其次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应做到不盲从。在父权家长制时代,父子关系十分重要,但孔子并不赞同子女对父母之命绝对服从,而是主张“几谏”。“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 违,劳而不怨。”,他强调子女对父母有“谏”的义务,对于父母之过,要及时劝谏,而不可为了所谓的愚孝而任由父母一错再错。曾参是孔子门下以孝著称的学生,但尽孝不分原则、盲目顺从,这也是孔子所反对的。《孔子家语》中就有一个关于曾参因为愚孝而受到孔子批评的典故。“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当其他人都盛赞曾参这种犯了错而甘愿被父亲打死的行为为至孝时,孔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曾参的行为不但不符合孝顺的应有之义,反而会陷父亲于不仁不义之境地。试想,如果父亲因一时失去理智而下手过重将曾参打死,那么父亲冷静后一定会十分懊悔,这会给父亲的心灵留下沉重的阴影,也会让父亲招致骂名。相反真正的孝子是不会让自己的一时顺从给父母带来无尽灾祸的,正如舜,他“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富有智慧地逃避父亲的盛怒,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这才是为人子女应有之孝道。
爱父母其实很简单,这是连动物都会做的事,但爱父母又不是那么简单,光有满腔爱意往往只会冲昏头脑让事与愿违,孔子的为子之道让我们明白了爱也分方式,爱也有分寸,只有懂得如何去爱,才能更好地孝顺父母。
(四)为友
朋友是每个人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伴侣,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怎样将陌生人发展成朋友,怎样避免将朋友发展成仇人,这都需要我们去掌握正确的交友之道。孔子不仅广交益友,而且善于交友,这与他智慧的交友之道是分不开的。
孔子交友不是来者不拒,而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个标准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点。第一,择优而交。“无友不如己者”,与那些在品德与学识方面都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学习他们的优点,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这是孔子所一直提倡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都体现了孔子择优而交的交友原则。第二,结交益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此,孔子将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两大类,告诫我们要亲益友疏损友。第三,结交同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主张结交有共同理想追求的人,他认为君子与君子之间之所以能够在意见不同的时候还能成为朋友关键就在于他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而那些没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即使没有意见分歧也不会长久地在一起,更不会成为朋友。
孔子不但对所交的朋友提出了标准,而且对自身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里提到如果自身不够优秀的话,别人就会拒绝和你交往,你也就没有资格来拒绝别人了。由此可见,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建立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让自己足够优秀以使人接受。
交友除了注重双方的修为外,还讲究相处之道,对此孔子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朋友相处重在一个“信”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鞔,小车无车轨,其何以行之哉?”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缺少诚信就好比一辆车缺少关键部件,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孔子的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他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曾子也秉承了孔子的交友之道,把对朋友是否守信当做每天必须自我反省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对朋友要宽容。“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这里说的是如果旧友老臣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这种宽容的态度也是孔子在交友中所推崇的。他的弟子子张也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提出“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认为君子应该既尊贤又容众,既赞扬善良之人,又体恤弱势群体。最后要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在孔子看来朋友间的友谊要想保持长久,必须在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无原则地亲近。当朋友有过错时,要尽责规劝,但对朋友的劝告要点到为止,不可勉强,否则会适得其反。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结交各种朋友,结交怎样的朋友是一种选择,好的朋友会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坏的朋友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与朋友相处又是一门学问,方法得当,朋友越处越交心;方法不当,朋友越处越闹心。孔子富有智慧的交友之道,让我们明白了怎样交友,更懂得怎样为友。
(五)为学
《论语》以《学而》开篇,突出了“学”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而孔子本人也是把学习作为了人生大事。作为一代至圣先师,他的为学之道尤为后人津津乐道。
孔子的为学之道首先体现为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孔子不仅好学而且比一般人都要好学得多,这也反映出他对学习的重视。孔子之所以那么好学,与他所主张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态度密不可分。他以学习为乐趣,这种乐趣使他能够长久地致力于学业,并且能够豁达地看待物质上的匮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这里孔子强调了精神的需求大过物质的享受,所以他能够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进入一种忘我的学习境界。
可是单有好学是不够的,一个人不管怎样学习,总要有一定方法的。孔子在《论语》中 也向我们讲述了很多经典的学习方法。其一是学而时习。积累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如果不懂得去反复回忆已有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我们渐渐遗忘,这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所以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让知识永远都能鲜活地保存在我们的脑海里。但孔子的“学而时习”并不只停留在闻见之知的层面,同时还要“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孔子深谙“学而时习”的要义,故“十五志于学”以后,以其“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信念,一生行之,实为不易。其二是学思并重。他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方法,即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仅有学习而不思考只会让人越来越迷惑而无所得,对此孔子深有体会,“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所以思考是学习的再升华,学习是思考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到学思并重,才能明明白白、踏踏实实地获取知识。其三是举一反三。这是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孔子作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他不仅教授学生时采用举一反三的启发教学方式,自己为学时也做到了这一点。“举一隅以三隅反”、“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学习时讲究闻一知十,触类旁通,这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发展了思维,使学习不再呆板,富有灵性。
为学一时易,为学一生难。孔子用一生践行着“生有涯而学无涯”,他的好学之心,会学之智,无不让我们感叹他的坚持不懈、崇敬他的博闻强识。
(六)为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个人要想达到虽死犹生的境界,这是需要有极好的为人的,孔子之所以能够被世人所称颂,这跟他高境界的为人是分不开的。
从待己之道上来说,首先孔子重视修养。孔子曾跟师襄学琴,但他的学琴方式跟别人却不一样。他要求自己不仅要精通技法,还要领悟其中精粹。所以当师襄发现孔子已经弹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建议孔子可以换一首曲子练习时,孔子却以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拒绝之。经过无数次的弹奏,孔子终于达到了最高境界,“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这种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强烈欲望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其次孔子强调内省。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得到完善的,他将这种反省称之为“自讼”。在“自讼”的过程中应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主张通过‘自讼’以‘仁’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内省思仁”的方式寻找自身的不足。”[3]这种以“知不足”为前提的自我完善方式正是 孔子之所以能够受人敬仰的重要原因。
从待人之道上来说,孔子主张理解与宽容。“恕”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孔子待人之道的重要方面。根据《孔子家语·卷二》记载: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了解子夏的品性,明白如果去向子夏借伞,子夏虽然不愿借但碍于老师的面子他只能借给孔子,而这是在勉强子夏;如果子夏不借伞给孔子,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太吝啬了,老师向他借东两他都不给,他的名声就被破坏了。为了既不让子夏痛苦又可以保全子夏的名声,孔子明智地选择不借。“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可以说这是孔子待人之道的最好诠释。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仅仅体现在音容相貌上,他更多地是体现在为人处事上。那些能为后人所瞻仰的往往都是以德服人之人,就像孔子一样,历史可以带走他的人,岁月可以模糊他的脸,但他的为人之道将会永远被我们铭记。
(七)为志
《说文》言志为“心之所向也”,就是说一个人心中想着什么,行动上便做着什么,这就是他的志。孔子的理想是恢复西周初年的奴隶制盛世,辅佐有道明君,成为治国重臣,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从立志到守志,孔子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他的为志之道。
孔子认为有志之士首先要学会立志,而立志又分为三步,第一步要重“志”。“人无志则无以立”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说明“志”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要重视“志”。第二步要早立志。“孔子十五岁便立志学习周礼,领略西周初年奴隶制盛世天下之道,甚至年幼时便已‘陈俎豆,设礼容’,开始学习周礼了,可见其立志之早。”[4]第三步要立大志。孔子认为立志应立大志,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春秋时期,名义上存在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周王朝,但事实上存在着深刻的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的矛盾”[5],随之而来的战争与杀戮则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孔子出于‘仁者爱人’的博大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寻求一种新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即由外在战争与杀戮的手段,转化为人自身内在道德意识的提升,即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境界作为自己的志向为之奋斗。”[6] 孔子认为一个人立了志还不够,还应时时保持自己的操守,即还要守志。守志也分三方面,一要淡泊明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认为如果在物质享 受方面要求太多,就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他还教导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强调一个人只有清心寡欲,才能矢志不渝。二要博学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坚定自己的志向需要用学识来作为后盾,所以他一生都在广泛地向各方面学习、求教。“年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年长后虚心向别人学习,自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年老时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7],可以说孔子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深知知识对于守志的重要性。三是勤奋酬志。一个人仅在内心或言语上立下志向,而没有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理想的,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孔子提出要躬行践履,主张学问要与生活结合起来,与世事人生结合起来,反对 “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是故恶夫佞人者”的空谈。
志向就像天上的星星,我们虽然无法触及,但前行的方向全凭它指引,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他的生活将会是多么暗淡无光。可是立志容易守志难,有时守志才是人生考验的开始,让我们记住孔子的为志之道,一起选择远方,一起风雨兼程。
二、孔子的历史影响
(一)师道
作为“万世师表”,孔子的为师之道尤其是其独树一帜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尤为后人所称誉,以至自其兴办私学的两千多年以来,无数教育家纷纷对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进行继承和创新,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孟子作为孔家学说的嫡传人物,曾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他主张对才学高超型的学生只需及时点化即可,对德行高尚型学生要加以熏陶使其德行完备,对长于才能型学生要加以正确指导使其才能出众,对于一般类型学生要用答其所问的方法解其疑惑,对于不能入门的学生,可私下间接教导。孟子的这种“因材施教”超出了孔子“因材施教”模式的范围,即他把不同特点的施教个体,扩大到不同类型的施教群体,无形中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思想。
真正使孔子这一教育思想理论化的是东汉末年著名教育活动家郑玄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郑玄提出的‘各因其人之失而为之’这一主张首先把孔子的‘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一教育思想原则化。而朱熹提出的‘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则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8] 而促使孔子这一教育理念实践化的则是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 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他所创办的育才学校正是因为秉承了这一教育理念的而成功地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陶行知的成功实践赋予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以科学内涵。
时至今日,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依然备受教育界推崇。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科学的教育应该是建立在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刀切,一言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这一教育理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孝道
孔子在损益传统孝道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对“孝”提出了新的主张。他主张的“敬亲”、“谏亲”等思想在为后人所继承的同时也被创建性地发展了。
曾子作为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但以行动来实践孔子所提倡的孝道,更以理论来完善孔子的孝道。他提出“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主张“孝”无处不在,将“孝”的内涵进行了扩充。同时曾子还从各方面深化了孔子的孝道理论。“他强调‘孝’是人类发自内心真诚的爱,把‘孝’作为实现一切善行的源泉和根本,并论述了社会各阶层之孝等理论问题。曾子把本为家庭伦理道德之孝,扩充到政治、道德、社会生活乃至天地之间,也对后世的孝道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9] 对孔子的孝道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还有孟子。他不仅提出“性善论”来进一步完善孔子孝道思想的哲学基础,并将“孝”与仁政相联系,主张通过“孝” 可以至仁,进而可以施行仁政,进一步深化了“孝”的应有之义。《孝经》作为儒家阐述其孝道和孝治观的经典著作,对孔子、曾子和孟子孝道思想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标志着孝道理论创造的完成。
“孝道思想在经过孔孟等先秦诸子的发展之后,对汉代、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时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 而今孝道依然为社会所推崇,只是现代人对孝道的看法更为理性。像董仲舒那样提出“父为子纲”的“愚孝”是我们所反对的,而诸如养亲敬亲、和颜悦色事亲、委婉谏亲的精神则是我们应该去推广和发扬的。
(三)“忠”文化
自孔子将“忠”概括为“忠信、忠恕、爱国”这三点内涵后,“忠”便被确立为当时的道德原则,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更是将其大众化。可以说“忠”文化始于孔子,而关于“忠”文化的讨论并没有因为孔子的离去而停止,在之后的几千年里,各朝代的思想家都对忠文化进行了思辨性的继承和发扬。
孟子关于“忠”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孔子“忠”思想是继承。他认为忠为“忠信、忠道、忠诚”,在道德层面上主张教人以善,这与孔子主张立人以忠信不谋而合。而在政治层面上,孟子主张的“事君以义”与孔子主张的“忠君以道”都是主张君臣之间各有尊贵,没有赋予“忠”以绝对服从君主之命的含义。
将“忠”赋予绝对“忠君”之义的则是秦国。由于高度专制的集权统治的需要,“忠”在这一时期由多义内涵变成了单一内容,即“忠君”,成为了统治者的政治工具。
直到汉代,由于贾谊主张“爱民为忠”的思想,才将“忠”从“忠君”这一单一的文化内涵中解脱出来,使之拥有了“爱民”这一内容。而“爱民”与“忠君”能够获得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在封建专制主义时代无疑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忠”文化并没有因为大一统绝对权威的丧失而衰微,反而越来越受到肯定。这一时期,“对忠规范的遵守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不需专制统治者特意要求而民众就能自觉遵守的行为规则。忠臣,作为‘忠’品质的化身,自然特别受到民众的景仰。从这种情绪中我们可以发现民众对‘忠’道德的推崇。”[11]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都有意无意地受到“忠”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忠”文化成为通行于社会上下的主流文化。
虽然“忠”文化就其政治上发挥的作用而言,将孔子所创立的“忠君以道”思想狭隘化了,即忠君,但就其文化上所产生的作用而言,它极大地规范了社会道德准则以及民众的道德素质,所以在今天,它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应当抛开传统忠文化的“愚忠”、“忠君”等封建糟粕性内容,发扬其为社会尽责、为天下献身、为人间正道尽忠的精神,使“忠”文化越来越具有现代意义。
(四)仁爱
众所周知,仁爱思想是贯穿孔子及后世儒家思想始终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看来,仁的核心要义是爱人。仁是德性层面上的道德自 律,爱人则是实践层面上具体的德行表现,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合称为仁爱。“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当自家马厩发生火灾后,孔子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马,而是人,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情怀,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
孔子还进一步把仁爱理念运用到了政治层面,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孟子“仁政”思想的提出正是对孔子仁爱理论的继承,而他创造性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则发展和完善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他认为,天下基础是国家,国家的基础是家庭,而家庭的基础是个人。“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诸侯危,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盗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这里是说天子要想稳固政治只有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行。土谷神要想设立得有意义只有保佑人民才行。如果国君无道,危及国家的存在,那就应该换掉国君;如果祭祀很周到,还发生旱涝灾害,就应该废置社稷。唯有人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不能丧失,所以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礼记》将爱人的方式分为两种,指出“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爱人也是讲究方法和智慧的,君子爱别人是成全他的美德,小人爱别人则是迁就他的过失。同时《礼记》还对仁者本身进行了思考,指出“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者把财富用来修身养性,不仁者以戕害自己的身心来谋财。《礼记》对仁爱思想的阐释使孔子的仁爱思想充满了理性的光辉。
仁爱思想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直到现在依然为世人所推崇,是有其时代意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人文关怀的缺失使现代人越来越渴望被“爱”,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经久不衰的现实原因。仁爱思想所主张的“爱人”,一定程度上将个体的爱扩充到集体中来,将爱的意义泛化为博爱,给人带来情感的愉悦,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结 语:孔子非凡的人格魅力为他赢得了世人的称誉,他的思想渗透于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从我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当中折射出来。而今,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发扬,将会使孔子的影响更加深远,更会使孔子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新时代意义。参考文献:
[1]于浩.尊重差别,因人而异——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2]张丽娟.孔子孝道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0501.[3]周斌.从《论语》看孔子的为人之道[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0(3).[4]杨世谷.浅议孔子的志向观[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2).[5]贺成立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贺成立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7]贺成立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8]黄俊官.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9] 张丽娟.孔子孝道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0501.[10] 张丽娟.孔子孝道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0501.[11]王成.中国古代忠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40416.[12]张鑫鑫 孙德玉.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J].中国电力教育,2011(7).[13]王世舜.论孔子的君臣观[J].聊城大学学报,2003(3).[14]李丽萍.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7(12).[15]王浩.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之道[J].晋中学院学报,2011,28(2).[16]刘秀科.从《论语》看孔子的为学之道[J].文教资料,2011(3).[17]吴新颖.传统仁爱观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8(5).[18]黄伟林.孔子的魅力:重温孔子圣迹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9]吴甘霖.亲爱的孔子老师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20]吴惠敏.论语趣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