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机制研究论文
1前言
结合安全管理机制对工程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建立先进的逆向保险激励机制,即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未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可以获得奖励资金;如果发生事故,施工企业支付赔偿金。该机制促进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化施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与自动化水平。
2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内容
建设工程的主要特点包括: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施工工期较长、施工环境较差、材料以及机械设备较多、各工序共同施工、涉及安全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现场料场的堆放较多等。这些特点都与工程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安全文明施工不仅仅涉及到安全设施方面、安全管理方面,而且还涉及到安全技术与现场的实际操作方面,这些都与工程安全紧密联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由领导带头实施,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对应的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安全文明施工方案;严抓安全组织、安全措施与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将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工作列入生产施工进度任务中,并且作为考核施工生产工作的主要依据。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充分认识到安全文明施工的必要性,只有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重视起来,才能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和“爱生命,安全发展”的主要思想,才能保证工程的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得到有效保障。
3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3.1建立“以人为本”的全面管理体系
从过去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经验来看,主要关注对象是以安全管理和监督为中心来了解项目本身的安全情况,严重忽略了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缺乏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导致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因此,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全面管理体系,以施工人员为主体,通过人员对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研究,从而实施人、材、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达到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工程中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就是人机交界面,人的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缘由,可见,推进“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尤为重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工作。
3.2全面实行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模式
由于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涉及到的要素较多,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如果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仅会对施工人员、建设企业人员、施工企业人员,而且还会严重威胁到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甚至还会对整个建设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建设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严密,工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直接对建设物日后的投入使用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只有立足于多种角度,结合工程安全隐患的特征,才能及时发现建设工程的隐蔽性、复杂性的隐患,以便这些重大的安全隐患能及时解决。
3.3积极落实安全动态管理的理念
由于建设工程往往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其安全风险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风险变化除了性质、数量、种类在不停的变化外,安全风险程度也随着改变。因此,必须对工程安全风险和隐患实施动态管理理念,及时、全面的掌握工程安全。安全动态管理需要对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价,结合安全规则制度、安全风险监控制度、安全风险评价制度进行,将建设工程的每个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以便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4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创新激励机制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制约机制,即工程监理、业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单位违法安全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其次还要加强安全奖励激励机制的创新,安全奖励机制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是施工人员在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例下进行施工所应得的奖励,可促进施工人员进行规范的安全施工。最后,完善安全文化的活动激励机制,如开展安全演讲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辩论赛、安全图片识别赛等,从另一方面提高人员的安全知识,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使工程安全工作变得丰富多彩。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发现,安全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是保证人员安全、工程顺利完成、企业获得效益的主要环节,需要不断对安全管理机制进行研究与分析,加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全面实施安全动态管理,促进建设工程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章连发,吴楚江,严眷民.做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途径分析[J].黑龙江建设工程,2012,22(05):55~59.
[2]易冰齐,简如意,平何明.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材与工程,2014,06(10):102~112.
[3]王初升,顾业钟,倪景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创新与研究[J].现代化科技管理,2013,09(04):69~75.
[4]叶英俊,陈晓明,周大海.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与研究[J].中国城市建设,2009,06(11):14~18.
第二篇: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机制建设研究论文[范文]
当前,我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虽有所突破,但整体来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一些试点城市的政策依然处于长时间的酝酿争论之中难以出台,有的城市虽然出台了政策却依然停留在纸面,有的城市则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与阻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在创建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受现行民办教育制度体系这一历史初始条件的强大制度惯性的限制,以及旧的非正式制度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力影响。为此,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创新所面临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且寻求突破路径依赖的有效路径,对于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路径依赖: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构建的现实困境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总之,路径依赖强调了“历史是重要的”“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总体来讲,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产生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现行正式制度的制度惯性限制
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制度安排,由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并具有强制性。在现行的民办教育制度体系中,由于制度的巨额初建沉淀成本、同构学习效应和协作效应等自我强化机制的存在,产生巨大的报酬递增效应,极易产生路径依赖现象,阻碍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
第一,较高的制度变迁成本和风险,常常会导致变革者在制度变迁上陷入路径依赖,最终选择维持既有制度而非建立新制度。一方面,地方政府设计、运行和维持现行的民办学校管理制度必然要消耗高昂的初始成本、追加成本和相关的配套成本,从而形成“沉淀效应”.同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必然会涉及大量新的配套制度设计与运行成本,以及需要支付消除制度变革阻力、制度变革造成的损失等在内的各种“摩擦成本”.目前,如此庞大的成本要由(试点地区)地方政府承担,必然会消减地方政府的改革积极性,最终可能导致他们宁愿继续维持已有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任何制度变革都是有风险的,因此改革者必然需要承担由改革风险而造成的相应不良后果。对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而言,由于国家没有给出明确的顶层设计,并且缺乏相同背景下可借鉴的经验,制度变迁所面临的可预期(如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等)和不可预期(如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反对力度等)的风险太多、太大,这些都会导致地方政府维持甚至强化现行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而拒绝推进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
第二,学习效应会使人们对已被采用的制度进行广泛的模仿和采用,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会在现行制度框架下积累大量的适应性经验和行为策略,进而不断强化现行制度本身,从而产生路径依赖效应。一方面,政府部门管理者、民办学校举办者、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者都已经认同并适应了现行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于是现行的制度体系会越来越得到利益相关者们(特别是那些机会主义者)的支持和维护,进而可能会反对新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创新主体所主导的变迁活动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这就造成其他社会成员在“学习分享”收益的同时,却几乎不用支付任何成本,即出现“搭便车”现象。因此,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囿于原有的制度体系,倾向于等待其他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或政策突破,自己则可以不用承担任何创新费用与风险便可“坐享其成”.显然,这种学习效应不仅无助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反而使原有的制度安排作为“安全模式”得到持续的推行甚至强化。
第三,一项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形成各种行为惯例,当惯例被更多利益相关者所采纳和运用时,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更为密切,从而降低协调成本。但是,这种协调效应的长期保持也会使得利益相关者在面临制度创新时,不愿打破现行的协调机制,即便现行制度已经效率低下甚至没有效率。我国现行民办教育管理制度运行多年,政府部门管理者、民办学校举办者、学生及其家长之间已经产生显著的协调效应。当地方政府要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时,现有的协调效应就会被打破,进而可能降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效益。例如,分类管理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民办学校,这就要求政府各相关部门间建立新的协调规则,而这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多轮协商谈判才有可能达成一致。有鉴于此,面对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能会倾向持有一种审慎、保守乃至漠然的态度,而不愿意改变以往形成的协同效应,最终导致制度创新流于形式或无效。
(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其变迁往往具有缓慢、渐进的特征。为此,在新的正式制度出现以后,植根于人们意识中旧的非正式制度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约束和调节人们行为的潜在规则,进而成为新制度构建的巨大阻力。
第一,非正式制度能够引导人们对制度及其变迁的认识形成相似的心智模式、思考习惯及思维定式。长期以来,我国民办教育管理制度采取的是一种“捐资办学为主”的构建理念,强调鼓励民办学校举办者放弃产权与合理回报。这种制度设计理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改变,而且会继续影响地方政府的制度设计,使得新建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往往带有明显的政府偏好--虽然形式上明确分类管理,但实质上依然强调以“捐资办学”为主。显然,这与当前绝大多数民办学校举办者以投资办学为主,希望能够获得合理回报或至少保留原有投入产权的意愿是不相符的。在这种状况下,政府与民办学校举办者之间很难就分类管理制度的创建达成改革共识,民办学校举办者将可能继续按照原有的非正式制度开展活动。于是,在制度推行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混乱局面。
第二,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结构,正式制度只有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才能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在我国,无论政府官员还是社会大众,一直对民办学校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这些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深刻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制度设计与选择行为。一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对于民办学校的歧视普遍存在。许多人没有真正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放在“公益性事业”的框架内一视同仁,如不少人认为政府给予民办学校财政扶持,就等于变相将公共财政的钱送进了老板的口袋,是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二是民众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偏见长期存在。长期以来,在我国民众的传统观念中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主要应由政府来投资,学校营利行为很难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无商不奸”的观念,不少人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学校营利的目的和行为,认为学校的逐利行为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排斥教育的公益性。
(三)利益冲突的制约
利益因素是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制度变迁的结果必然是一种“非帕累托改进”.所谓“非帕累托改进”,是指通过调整经济利益格局而形成新的制度均衡,其中一部分利益集团会受到损害。
因此,制度变迁过程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利益冲突和矛盾,构成形形色色的(可消除和无法消除的)改革阻力,影响和制约新制度的建立和推进。
第一,一项制度的长期运行往往会形成一定的既得利益集团。因为这种利益集团与现有制度是共存共荣的,而且在各种利益的博弈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只会加强现有制度,促使制度变迁按原有的方向持续下去,而不是选择新的路径,以建立更优的新制度。例如,在现有民办教育管理制度下,有一部分民办学校打着非营利性的幌子谋取利润,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会以各种方式(譬如强调改革风险过大,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等)来反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
第二,即使是对绝大多数利益主体都有利的改革,还会由于人们对改革损益的不同个人预期,产生对改革方案的不同偏好排序,进而使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相对的利益冲突。就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而言,虽然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可以使民办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民办学校举办者会对改革的路径及改革前后的利益进行比较,或与自身的预期利益进行比较,一旦实际利益与预期利益相差太多,同样会反对或抵制改革。例如,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举办者虽然不苛求获取合理回报,但期望能够保留原始投入的产权,如果分类管理制度的设计仅简单考虑“要求合理回报”和“不要求合理回报”两种类型,显然不能得到这部分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支持。
第三,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如果加入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往往会由于改革收益的滞后性,使人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冲突。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和推行过程中,一些致力于打造品牌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由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优化课程设置等原因)可能会提高收费标准,但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学生及其家长(在一定时期内)的质疑或反对。
二、路径突破: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构建的对策建议
针对路径依赖可能导致的路径锁定,而使制度陷入无效的状况,有学者指出应该通过政府等权威力量改变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质,建立全新的制度安排,以使发展走出困境。
总体来说,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由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发生作用而产生的,路径突破也必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来实现。
(一)建立成本与风险分担机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分摊制度变迁的高昂成本,充分调动试点地区的积极性,打破路径依赖中的“规模成本效应”.第一,遵循以制度变迁主体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谁愿意改革、谁首先提出改革,则变迁成本就以这类主体为主。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是中央政府提出并由地方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成本必须以中央与地方政府为主。同时,中央政府作为这一制度的首先提出者和最大受益者,应该给予地方政府相应的专项经费和特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激发地方政府试点的积极性。例如,对于试点推进积极且成效较为显著的地区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帮助地方政府减轻“巨额”的制度变迁成本压力;给予试点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和政策空间,允许地方冲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进行改革试错,从而分担或消减试点地区因突破现行法律政策所产生的风险。
第二,遵循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制度变迁要公正、公平,必须注意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注意制度变迁不能变成强势群体剥夺弱势群体利益的手段。因此,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创建要坚决避免将改革成本转嫁到民众身上,变成政府推脱应尽责任和民办学校赚取利润的“工具”.例如,营利性民办学校制度的建立,应尽量避免大幅度增加学生及其家长的经济负担。
第三,遵循逐步消化原则。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变迁成本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必须采取逐步消化的原则。为此,地方政府在试点过程中应该确定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选择条件较成熟的区域和民办学校进行试验,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并在本地区推广开来,最后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后再推向全国。
(二)构建协作与交流学习机制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作为一项新生制度,需要形成新的学习效应和协作机制,以突破旧制度体系所产生的同构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
第一,建立中央与(试点城市)地方政府的指导协作机制。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宏观指导,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等)应进一步明确对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的要求。同时,中央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改革试点推进状况的调研与总结,对地方提出的财政、税收、民政、土地等多个领域的配套政策改革给予支持。地方政府应经常性就制度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汇报反馈,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对试点工作的指导,重点是进行问题诊断和风险评估。
第二,建立试点城市之间的协作交流机制。地方政府之间应加强协作,相互交流学习,改变因担忧“搭便车”现象而不愿意进行制度创新的状况。各地方政府间可以建立联合研究机制,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重点联合攻关,厘清民办学校的分类标准、经营范围和相关配套制度设计。同时,建立实践合作交流机制,分享分类管理的思路、做法与经验,共同解决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与困难等。
第三,建立区域内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推进机制。制度创新之所以难产,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相关部门之间达成一致太过困难,需要的周期太长。为此,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成立由地方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各项工作和资源。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相应的跨部门工作机制,协同研究配套制度,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分类管理制度配套扶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三)加强非正式制度的建设
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应的非正式制度建设,积极培育认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思想观念,引导社会公众达成改革共识。
第一,确立公正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价值取向。对制度公正的评价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一种制度能否诞生、诞生之后能否在低成本状态下运行,与人们对该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的理解高度相关.为此,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价值判断上要坚决反对与打破“非营利性就是善、营利性就是恶”的价值认知,消除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歧视性观念,要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别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与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学习与宣传,使各有关部门、民办学校举办者和社会民众深刻理解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现实价值,从而培养深厚的民意基础。
第二,厘清社会公众对民办学校的错误认识。一是清除对民办学校的歧视观念。从根本上讲“,民办”与“公办”之分,只是运作模式的不同,不应变异为歧视的借口。同时,教育的公益性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社会属性,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民办学校改变的只是教育服务的福利化分配方式,并不排斥教育服务结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二是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合理利益诉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使社会公众正确认识营利性民办学校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强调营利性民办学校公共责任的同时,也应承认他们正常的利益诉求,从而为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制度的生命力来自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这就要求制度变革必须考虑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政府应遵循利益均衡原则,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创建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
第一,建立利益激励机制。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采取不同的利益激励机制,以便尽可能激发和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例如,建立办学效益奖励机制,分层次、等级给予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和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教师以荣誉和资金方面的奖励。在土地使用方面,对于捐资型民办学校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对于出资型民办学校以参照行政划拨价出让的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以有偿出让方式供地,但土地有偿使用费可在出让方案规定期限内分期支付。此处将民办学校分为非营利性(捐资型、出资型)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出资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意味着举办者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但要求拥有原始投入部分的产权。在税收方面,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权利,营利性学校参照企业依法纳税但可分类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等。
第二,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在实践中,政府决策者应该充分考虑到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利益损失,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例如,对于选择捐资办学的民办学校,可以给予举办者一定的名誉补偿(如学校或校内标志性设施以出资者的名称命名等),以保护和激发他们捐资办学的积极性;对于依靠滚动发展起来的民办学校,无论其转为营利性民办学校还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都可以考虑给予其一次性的经济补偿,以保护和激发其继续举办民办教育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利益约束机制。每个人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若不对这种倾向进行适当约束,人们就可能突破利益边界而造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最终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建立起民办学校信用档案,把诚信行为与对民办学校的奖励、扶持和评估结合起来,形成制度化的、具有行政效力的奖惩体制,从而使守信者能得到利益保障,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处。例如,对于那些打着“非营利性”幌子谋取“营利”之实的民办学校,一经发现就应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
第三篇: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详细阐释,并对终身教育理念下如何更科学、有效地推进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展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教育观念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终身教育理念成为建设社会文明与推进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与现代成人教育有着直接关联,换言之,基于现代成人教育长期发展背景下逐渐衍生出终身教育理念。目前终身教育理念广泛传播,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理念与成人教育之间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加强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推进终身教育理念广泛传播相辅相成。目前终身教育理念逐渐发展与成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就终身教育理念形成来源来看,是基于成人教育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终身教育理念被认为是一个对成人学习、发展、创新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理念,该理念形成本质上与成人学习必要性与社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终身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对推动社会更好发展,促进成人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有着重要作用。下面本文将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详细阐释,并对终身教育理念下如何更科学、有效的推进成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展开进一步分析。
1终身教育
1.1终身教育的阐释。自1965年朗格郎(PaulIJ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来,终身教育的思想现已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并逐渐发展为一个涵盖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等核心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成为指导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未来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半个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理论的广泛传播,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由终身教育的产生所引发出的巨大作用力和影响力,实际上远远超越了教育自身的范围。大凡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包括日常生活领域,亦都无不受到其冲击波的强烈震荡”。“教育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变革新关系的形成以及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持续性教育和学习的必要,宣告了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或者说学校教育时代的终结,人类社会进入了后教育时代”。
1.2终身教育理念推动了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人教育在社会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各个国家对成人教育的进行开放政策,也对成人教育进行教育预算的支出。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如果像过去一样,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者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这是不可能的了。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现在,教育和未来的培训和教育任务的新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建立和发挥的作用能够为国家的教育奠定深厚的基础。如今,成人教育已经成为了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它是终身教育实现的主要的手段和实现终身教育理想的基本条件。终身教育以个人一生自愿学习为主,要求有个性化、多样化、非职业化的特征。在终身教育的本质中,个体发展多样性,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它就是以人为本,个性为辅,道德品质为优,增强学习的能力为主。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终身教育的发展也在侧面反映出成人教育要重新建立自己的职能,发展可持续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拓展自己的视野,成人教育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劳逸结合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创新
2.1彻底变革陈旧的成人教育观念,进一步强化对发展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理论上来看,虽然“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而且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一种思想已经全面渗透到了成人教育工作中来。然而,现实中常常并非完全是这样,作为突破教育观念、制度、模式、内容、方法等的一种新型教育-成人教育,其观念的树立与更新决不是一帆风顺的。终身教育的概念始终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没有一个全面、深人和公正的认识。鉴于此,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成人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成人教育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培养各方面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实现教育民主化,提高民主法制意识、参政议政能力,实现和保障公民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2适应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注重成人的非正规、非正式的学习活动,强化对非正式的非正规的成人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体系,它必然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当今“教育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变革新关系的形成以及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持续性教育和学习的必要,宣告了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或者说是学校教育的教育时代已经终结,人类社会进人了后教育时代”。由此,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非正式学习是今后成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成人教育工作有理由要从这一现实出发,研究非正式学习的发生发展规律,重视和相应地组织好成人的非正式学习活动,做好非正规的非正式的成人教育管理。
3建立和健全为学习者服务的教育机制和体系
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个人对学习的需求与社会整体对教育的需求为前提。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国家和企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当今的社会是人才的竞争的社会,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接受教育和学习,获取生活在社会中本领和本事,是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对成人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很多的成人返回学校学习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种技能,所以,建立健全终身学习体系,开发为人们持久服务的学习教育制度和教育服务体系,是当代教育部门和教育家研究的课题和重要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在要求着处于社会中的人们要有更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对社会中的求职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学历证明是进入自己理想企业的基础,没有文化的人们只能成为最底层的劳动者。因此,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成为了成人自己的愿望,文盲时代早已过去,拥有更高的学识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知识水平要求的越来越高。人们的一生都和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而人才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无论是成人教育还是终身教育,人们都要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体系,促进未来的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海云.终身教育理念与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1):15-18.[2]刘春雷.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3]张春梅.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4]刘青.终身教育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5]徐立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分制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第四篇:再就业工程研究论文
导语:再就业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依托于完善的法制背景才能顺利进行。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再就业工程研究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确立再就业工程的法律目标模式
确立推进再就业工程的法律目标模式,就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把在岗与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统统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以达到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安定在岗人员,预防下岗失业;改善就业机制,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社会保险,扩大社会保障;同时搞好再就业工程的执法司法工作,加大对再就业工程的法律监督力度,使再就业工程在法治轨道上良性运行。确立这样一个目标模式,目的在于保障下岗人员的合法权益,达到安定社会扩大就业,实现法治。这个目标模式包括三个方面。
1.安定在岗人员,预防下岗失业,这是推进再就业工程的法律目标模式的前提。国家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障在岗位人员的合法权益,例如,以立法方式确认在岗人员的聘用条件、方式、程序方面的权利义务;确认职工就业后的各方面权益,特别是加强在岗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在岗位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预防下岗。
2.改善就业机制,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机会,这是推进再就业工程中法律目标模式的核心。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对再就业工程的探讨仍限于政策研究和实践处理上,对这方面的法律对策研究仍很不足。特别是对再就业工程中如何通过法律处理政府与“关、停、并、转”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与下岗职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等。确立这样一个目标模式,就是要依法明确政府、企业、职工三者在再就业过程中的责、权、利。
3.加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是推进再就业工程法律目标模式的保障。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必须关注那些因不具备重新上岗能力的失业人员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医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这是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一环。这个目标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不仅无法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更谈不上社会安定与实现法治了。
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模式是内在统一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再就业工程都无法顺利实施。为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本文拟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探讨。
(1)直接目标。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保障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是确立这个法律目标模式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解决下岗职工的重新择业和上岗,不能仅靠政策手段,应该依据法律,依法办事,切实以法律为武器保障下岗职工在重新择业过程中的权益。
(2)关键环节。以法律方式确立的再就业工程的目标模式,应力求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本文认为,为使再就业工程纳入法治轨道,关键是明确政府和企业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权利义务,以法律来规范政府和企业行为,这样才能达到“抓标治本、标本兼治”的目的。
(3)操作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模式,要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各个环节上下功夫。特别是当前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的法律不健全;执法,司法环境较差;法律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再就业过程中法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把法律目标模式贯彻到具体的再就业过程中去。
二、推进再就业工程的法律框架构想
1.加强岗位安定立法
国家必须尽快出台与《劳动法》相适应的有关实施细则、实施条例,制定《职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在岗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国家应积极改善劳动设施,劳动条件,提高在岗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改善国有企业不景气的状况,提高劳动生产率。
2.加强就业安置立法
国家目前虽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报告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用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但其规定都属于政策性的,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国家应尽快出台《就业法》,具体规定政府、企业、失业人员的权利义务,规定在就业方面的原则、制度、条件、程序等;国家也应建立健全对因企业拒绝就业而受损害的失业人员以一定的救济制度,包括对无法重新就业人员的安置等等,如推行《下岗职工安置法》;国家目前虽通过《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对职工就业的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对下岗人员的再培训的方面无法律明文规定,应立法解决这一问题。
3.加强社会保障立法
因职工下岗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生活、医疗、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方面的困难,国家必须通过立法维护下岗人员及其家庭的必要权益,政府应以一定的法律法规形式为下岗人员重新择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条件,如税收,工商登记、信贷、劳动人事管理、场地设施使用等措施的优惠,国家最好通过《再就业职工保障法》具体规定上述内容。
在再就业问题上,政府和企业必须联起手来,共同承担起安置下岗工人的责任。政府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去解决企业所无法解决的市场外部问题,如为企业吸纳下岗人员提供优惠政策。这是在立法过程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
三、推进再就业工程的法律配套机制
再就业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依托于完善的法制背景才能顺利进行,完善再就业工程的法律配套机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法律的手段,促进企业内部的资产重组和优化结构。我国目前的各种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等仅从宏观上规定了企业在资产重组和优化结构方面的规定,特别是在因此而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具体,操作性差。例如下岗职工可以凭借原有股权在企业合并、分立后继续分取红利或剩余财产等。
其次,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应尽快出台《劳动力市场法》,运用法律形式确认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需双方的权利义务,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劳动力中介组织,以法律形式确认和规范其运作方式,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在法治基础上与世界接轨。
再次,加强劳务输出方面的法制建设。我国在劳务输出方面,传统方式特点是层次多,手续繁,审管严,由单一的官办机构输出劳动力。国家必须通过立法解决在劳务输出方面制度的单一性,建立一套全国范围的劳动力输出系统,对国际劳务输出规定相应的制度、原则、办法、程序,并通过法律形式赋予省、市、县以一定的劳务输出自主权,以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
总之,在推进我国再就业工程的法律对策问题上,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在强制性规范上做到内容明确,程序合理,标准清晰,也要尽量限制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第五篇: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设想论文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也是危机事件的高危机构,危机事件如果发生将严重威胁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师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文章分析了危机的定义和来源,高校危机事件的成因,提出了危机事件的管理、预防、控制和处理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危机;管理;校园;控制;机制
一、前言
自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规模也随之扩大,各种内部、外部的影响因素也使高校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率较高,在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发事件可能会迅速造成灾难。如何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使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切实保护师生的安全,是当前高校不能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学校有别于其他行业,是人群密集场所,也是各种危机易发场所。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而且还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危机事发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因此,危机管理日益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而高校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多个层次构建一整套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来保障有效的危机管理。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按照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的定义:“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而心理学词典将危机定义为: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和决定。在危机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给危机赋予各种各样的定义。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或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危机的认识、理解便会不同,从而形成了同源不同形的危机管理理论体系。美国学者鲍勇和陈百助认为,危机管理是一门研究为什么会造成的危机会发生,什么样的步骤或方法可以避免这些危机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如何控制危机的发展和消除危机的影响的科学。相比下较为准确精炼的就是海恩思沃斯的定义,他认为:危机管理是一种行动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的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战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
三、校园危机
从学校角度来讲,校园危机可界定为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和爆发而打破学校原有的平衡状态,超出了学校常态的管理范围,要求学校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状态。
学校危机的发生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可能是内部原因,也可能是外部原因。因此,学校危机的产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其特点如下:
第一,突发性和紧迫性。学校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它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在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可言,通常是从一些细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事件迅速演变而来的。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其有巨大破坏性,要求管理者在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的利用当前的有限资源来应对危机事件,以降低危机对学校所造成的损害,具有时间的紧迫性。
第二,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由于学校危机事件演变迅速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事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事态发展的趋势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所以危机的发展过程难以控制,结果也难以预测。
第三,危害性和破坏性。这是学校危机的最根本特征。危机的产生会导致学校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危机的非均衡状态,对学校的发展的一定的破坏性。
四、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根据校园危机的定义和性质,建设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总的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机制建设为框架,横向就是建立建全《校园法》、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员培训,纵向就是从危机决策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危机恢复评价机制来考虑。通过以上几点的交叉配合、运作顺畅,一个校园危机管理的网络机制就初步建立了。
(一)“横向到边”紧紧相连,互为补充
(1)建立建全《校园法》
1)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
在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相关规章还处于空白地带,对学校内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只能散见于《憲法》、《民法通则》、《教师法》,这些法律中对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规定也不具体。很多代表已向人大会议案组提交了上百份关于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议案来解决校园这一特殊场所中发生的暴力事件。所以,在憲法的指导下,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使校园危机的管理有法可依,以保障校园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通过立法确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目前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都由校保卫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的事务,事发时再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临时机构。但是校保卫机构只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法律并没有赋予其保卫人员的执法权,临时成立的危机应对机构其法律地位也未得到法律保障,这就造成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滞后。所以,通过全国性立法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才能确定这些机构的高度权威性,确保在发生突发危机事件时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施救援;保卫人员获得法律赋予的执法权,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制止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
(2)加大资金投入
在《校园安全法》的框架下,学校应该加大对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在危机管理制度中,校方需要拨出一笔专项资金建立和支持危机管理的组织,使得这个组织正常的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人员挑选,人员培训,人员协调,人员工作各个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为了学校的正常工作,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专项专款是一定要落实好的。
(3)组织人员培训建立高校危机管理小组
组织的人员主要由学校的专门领导小组和学生代表团队组成,如校级领导和学生工作处以及辅导员加上学生会及班级主要负责人。主要的危机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具有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
2、能预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危机。
3、理解具体的危机。
当危机出现时,能迅速反应、清晰评估、快速处理和启动学校应急的系统程序。培训的内容可以围绕校园危机管理的多个方面展开。主要培训内容有:沟通者的交织互联;校内沟通计划和对外沟通计划;危机事件管理;对支持性服务的安排;进一步揭示危机的面貌和特征;对危机计划的评价。在无危机状态中演习突发性危机事件,增强危机管理的高效、迅速、准确。
(二)“纵向到底”环环相扣,高效有序
(1)危机决策机制
具备健全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是高校管理成熟与否的标记。因为危机的发生不仅使高校的正常运转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如危机处理不当,还会使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高校应加强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建设,设立专门决策部门,深入了解引发高校危机的潜在因素,并随时监察可能出现的危机,研究、制定防范措施。一旦危机发生,能迅速、及时、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协调处理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
(2)危机预防机制
建立高效的危机预防机制是有效预防校园危机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使无法预防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的有效手段。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工作方法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升格后社会环境对学校发展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建立预防网络上面,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工作,构建高效的危机预防网络即: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建立安全教育管理预防网络。
(3)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是由校内和校外的沟通组成。校内沟通,主要是学校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之间、学校与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内部的沟通,它既包括危机管理各部门、危机处理人员之间的信息畅通,也包括所有与危机相关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获取。校内沟通最重要的是及时通报危机事件,凝聚人心,形成一股合力,避免小道消息盛传,稳定情绪,争取师生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战胜危机。校外沟通,主要是与上级管理部门、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外部的沟通,它是在危机发生后,高校与外部组织(上级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或相关人员(学生家长等)之间的信息互动,一方面向公众披露学校应对危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形象,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寻求物质和精神的支持,共同应对危机,渡过难关。这样的沟通机制,覆盖面广,可以做到信息的通畅、迅速、全面。
(4)危机恢复评价机制
学校要制定恢复常态管理的决策和计划,做好对危机利益关系人的事后管理。其次就是牢牢抓住这个“化危为机”的关键阶段,要重新审视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危机已经得到根本控制,需要采取措施缩减危机的破坏程度,尽力把情况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秩序恢复、设施重建、人员安置、心理平复、独立调查和组织变革。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应做到查明危机事件发生原因、查清事件责任、追究事件责任人、整改隐患措施、教育相关人员。做好善后工作。
一、要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与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调查。
二、要对危机事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要对危机事件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落实,同时还要组织全体师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四、要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和处分。
五、要做好恢复工作,使学校工作尽快步入正轨。
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学校成员可以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师生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危机管理制度会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学校也可借危机事件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此,如能很好地处理危机事件,做好危机恢复评价,危机事件也会对学校发展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开展危机恢复管理是学校或个人获得新的发展的前提准备。
五、结束语
危机管理中,高校的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管理,决策下达,信息沟通,措施得当以及善后处理等多个方面的机制建立成功与否,关系着高校危机管理的成与败,关系到高校的声誉、稳定与发展。良好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不仅是危机成功处理的基础,还可能给高校带来转“危”为“安”的机遇。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潘东良.学校危机的类型.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8月.[2]平川主编.危机管理,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3]薛澜.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劳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符彩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5]王楠,吴峰.高职院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信息沟通机制研究.理论导刊,2008年第10期.[6]张秋霞,邵作昌.浅谈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问题.山东电大学报,2006年第3期.[7]解毅.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