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脸康辉西北大学的演讲稿
周围人会给你很多建议,但是你会发现由于判断角度不同,这些建议差别也许很大。昨日活动中,康辉和学子们分享了自己刚刚参加新闻工作时候的经历,并与西大学子就成长的话题与面对面交流。并告诫学子,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会更好地成长。
在节目播出过程当中,要求导播和主播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开展工作。特别是遇到突发情况时,需要通过导播和主播之间相互负责,合作救场生活中各个方面都需要责任。我认为,学会主动地承担责任,是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活动现场,康辉现身说法,与学子分享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活动现场气氛火爆。
康辉一再提醒学子,要保持思考和质疑精神,不盲从所谓权威。我们会特别警惕迷信权威的行为,但也许会不自觉的去盲从于所谓的大多数。年轻人成长过程中若不重视这一点,就很容易被裹挟到大多数当中。质疑其实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多进行思考,要保持自己的质疑精神,不要迷信盲从所谓权威,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国脸也是萌萌哒
早晨8:30,康辉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学生食堂与学生共进早餐,小笼包、红豆稀饭、小菜,简单的早餐组合让康辉坐在学生中间更显亲和。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学校的食堂吃早餐了,而且还是这么隆重的早餐。西大的包子挺好吃的,听说食堂里还有很多陕西名小吃,还挺想有机会去尝尝的。
我很喜欢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这个主题。在我眼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就是春天!国脸康辉这样的演讲开场白赚得满堂彩。吓死宝宝了!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这些流行语的运用更是让会场欢呼声一片。康辉说起这些话也真是萌萌哒!西大学生的朋友圈迅速被康辉刷屏。
康辉也大尺度与学子谈起自己网友调侃自己松鼠腮一事,康辉很大方,善意的调侃是可以接受的给大家提供新闻之余还能提供这种娱乐,我OK啊!。
对西安有太多憧憬
三年前曾来过西安。虽然我不是西安人,但我来到这里都会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因为对西安有太多憧憬。康辉说,西安有太丰厚的历史,总是想接近它的欲望。尤其是兵马俑,让我叹为观止,让我十分自豪是这个民族的一份子。
我有许多的同事也是陕西人,我觉得陕西人十分的豪爽,大气,不藏着掖着。包括秦腔、还有陕西话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文化。像我自己就十分喜欢《白鹿原》这本小说,感觉它是对陕西文化的一种很好的表现。
活动结束时,康辉在西北大学学生的作品《玉兰春晖》纪念册上写下了他对西大学子的期许,也与同学们相约,下次玉兰花开时节见。
第二篇:国脸康辉西北大学的优秀演讲稿
4月19日上午,被90后学生们亲切称为“男神”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来到西北大学,与西大学子共进早餐、分享心得、解读成长。
这是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进校园——“我和春天有个约会”2016年首场活动。”
演讲关键词:成长
“周围人会给你很多建议,但是你会发现由于判断角度不同,这些建议差别也许很大。”昨日活动中,康辉和学子们分享了自己刚刚参加新闻工作时候的经历,并与西大学子就成长的话题与面对面交流。并告诫学子,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会更好地成长。
“在节目播出过程当中,要求导播和主播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开展工作。特别是遇到突发情况时,需要通过导播和主播之间相互负责,合作‘救场’……生活中各个方面都需要责任。我认为,学会主动地承担责任,是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活动现场,康辉“现身说法”,与学子分享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活动现场气氛火爆。
康辉一再提醒学子,要保持思考和质疑精神,不盲从所谓“权威”。“我们会特别警惕迷信‘权威’的行为,但也许会不自觉的去盲从于所谓的‘大多数’。年轻人成长过程中若不重视这一点,就很容易被裹挟到‘大多数’当中。”质疑其实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多进行思考,要保持自己的质疑精神,不要迷信盲从所谓‘权威’,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国脸”也是萌萌哒
早晨8:30,康辉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学生食堂与学生共进早餐,小笼包、红豆稀饭、小菜,简单的早餐组合让康辉坐在学生中间更显亲和。“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学校的食堂吃早餐了,而且还是这么‘隆重’的早餐”。“西大的包子挺好吃的,听说食堂里还有很多陕西名小吃,还挺想有机会去尝尝的。”
“我很喜欢‘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这个主题。在我眼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就是春天!”“国脸”康辉这样的演讲开场白赚得满堂彩。“吓死宝宝了!”“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这些流行语的运用更是让会场欢呼声一片。“康辉说起这些话也真是萌萌哒!”西大学生的朋友圈迅速被康辉刷屏。
康辉也“大尺度”与学子谈起自己网友调侃自己“松鼠腮”一事,康辉很大方,善意的调侃是可以接受的“给大家提供新闻之余还能提供这种娱乐,我OK啊!”。
对西安有太多憧憬
“三年前曾来过西安。虽然我不是西安人,但我来到这里都会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因为对西安有太多憧憬。”康辉说,西安有太丰厚的历史,总是想接近它的欲望。“尤其是兵马俑,让我叹为观止,让我十分自豪是这个民族的一份子。”
我有许多的同事也是陕西人,我觉得陕西人十分的豪爽,大气,不藏着掖着。包括秦腔、还有陕西话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文化。像我自己就十分喜欢《白鹿原》这本小说,感觉它是对陕西文化的一种很好的表现。
活动结束时,康辉在西北大学学生的作品《玉兰春晖》纪念册上写下了他对西大学子的期许,也与同学们相约,下次玉兰花开时节见。
第三篇:主持人康辉
平语近人
总书记用典
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辉。首先欢迎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同学们,欢迎大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当中,一直强调“仁”这个字。仁就是爱人,由此推导出为政者对于百姓的关切,进而再推导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这样一种关切。所以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当中的这种仁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的优秀基因。
一直到今天,在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当中,对于传统的仁政思想,有很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今天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就围绕着“仁政”这两个字展开。现在让我们掌声欢迎本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思想解读人王杰: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结合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重民生。第二,兴民德。第三,得民心。
下面我谈第一个问题,重民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当然,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绝不是一句空话,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实际的民生问题上;体现在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地、落实上。一句话,就是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更多的实惠,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那么关于民生,下面我们请看总书记是怎么说的。第一段落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主持人康辉:
刚刚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6年的1月18号,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的。
在这段讲话当中,总书记也有一处用典,就是“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难理解。但它典出何处?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当中,这句话又有怎样重要的地位呢?现在我们请出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给大家做讲解。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大家好!“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这句话的意思是非常明白、非常简单的,很容易懂。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利民呢,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说,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史记》和《战国策》,在谈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的时候,就用到了这句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我们知道,赵国其实是在华夏诸国当中比较靠北边的,靠北边就意味着它
是和游牧民族杂错而居的。游牧民族是骑马的,所以他们的军队行动起来机动性是非常强的、非常灵活。所以赵国在跟游牧民族杂错而居的时候,就常常吃亏。在屡战屡败之后呢,赵武灵王就决定要引进骑射技术,要建设自己国家的骑兵队伍。
我们今天说要引进骑射技术,就是他的士兵要学会骑马。我们今天说起来好像觉得,这好像很简单吧?但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引进。
它要改变这个骑兵的整个服饰系统都要改变。这对于华夏民族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挑战、巨大的心理挑战。但是赵武灵王想了又想,还是下定决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既然胡服骑射是一件可以保护赵国人民生产生活的事情,它是一件利民的事情,那么排除万难也要搞下去。由此带动了整个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才轰轰烈烈地开展,赵国的国力才达到了最强盛。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赵冬梅教授的讲解。赵老师刚才说了,“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个道理特别地简单。但是从历史上来看,真正地把它实现好并不容易。像刚刚您谈到的这个胡服骑射,确实是利民之事。但是当时施行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这就想
到了今天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一直说,是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说明真正行利民之事确实不容易。
刚刚王杰教授也谈到,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绝不是一句抽象的空话。那王老师,您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样真正能够把这些利民之事落到实处? 思想解读人王杰: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落地,的确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具体的要落地,那么这一点,我想在我们今天来说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只有这样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么老百姓才能拥护你、支持你。主持人康辉:
其实知易行难,但是如果真正有了知,再难也要行。这个《淮南子·氾论训》后边还有一句,“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其实说的是不是也是我们一定要落地,要有行动力?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对,一定要落地,一定要有行动。但实际上它前提就是说,政府的每一个命令出来之前,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利民,而且要做充分的调研。这个命令出来,就是可以推行的、是符合
实际的、是能够推行得下去的。那么这样出来一个命令,就能行使一个命令,这个政府它就会是一个有信誉的政府。主持人康辉:
其实今天我们讲传统文化当中的这些精髓,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仍然有这种推动力、仍然有教益。也就是要让它常用常新。但是前提一定是“用”字在先。
那总书记,他在从政的实践当中,又是怎样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地来行这些利民之事的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请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来给大家做讲解。思想解读人王杰: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为官、为政的经验和智慧的总结,那么也是当今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思想,对咱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对我们今天的实际工作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看,几十年来,总书记投入精力最多,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我们通过总书记身上发生的小故事,可以窥见一斑。
2012年12月29号,离2013年元旦还有两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驱车300多公里,来到了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
贫开发工作,连夜就听取了省市县主要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第二天一大早,总书记便冒着严寒来到了几个贫困村,走访贫困群众。他走进贫困群众的家,盘腿坐在炕头上,仔细地询问群众,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过冬的棉被有没有?一年的粮食够不够吃?取暖的煤炭够不够用?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难不难?总书记问得非常地仔细。随后总书记又来到了村委会,同村干部、村民及驻村干部一道,共同协商加快脱贫致富的好办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点。脱贫攻坚工程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利民、惠民、富民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刚才谈了重民生,下面我谈兴民德。说到兴民德,我想起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有一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叫管子。他说过的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物质财富对一个人的重要。你饿着肚子讲道德、讲文明、讲礼仪,不现实。但是追求物质财富绝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唯一的目标追求,不应该是个终极目标,因为对老百姓来说,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什么事情?对老百姓进行人伦、道德教化,提高老百姓的整体道德文明素养。这个思想来自于儒家,来自于孔夫子。
其实孟子也有类似的思想。孟子他说,老百姓富裕起来以后,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什么意思?就是老百姓富裕起来以后,要兴办各种各样的学校,把人伦道德、人伦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让老百姓能够去实行。孟子还说,好的政令与好的教育相比,好的教育更容易赢得民心。
那么教民教什么?就是教民以德、教民以善、教民以廉耻、教民以诚信、教民以自律、教民以人伦。关于民德,下面我们请看总书记又是怎么说的。第二段落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主持人康辉:
大家知道,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当我们的发展到了这样的一个阶段,当中国需要在国际上,承担起更
多大国责任的时候,兴民德就变得更加地重要。那在今天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新时代教民以德的具体表现。
刚刚我们听到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4年的5月4号,他在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的时候讲的。总书记有一处用典,“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那这八个字典出何处?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自《周易》,是《周易》六十四别卦当中的第四十二卦,它的原文是说,“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说的其实就是做人修身的道理:我们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更好的人。今天来讲是说,怎么样做一个更好的公民?那就是,你要看见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看见别人比自己更好的这些地方,那你就要向他学习。你向那些更好的东西靠拢,这叫“见善则迁”。那么当你发现自己有些事情做错了,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怎么样呢?一定要改正,要不怕改正错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你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做一个君子。那放到今天就是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更好的公民。
在这八个字当中,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分解出三层意思来:
第一层呢,就是我们要抱持着一颗永远向上、永不满足的心,要不断进步的要有一颗向上的心。不管是“见善则迁”还是“有过则改”,它说的都是要进步,我要更好,我要让我自己变得更美好起来。
那么它的第二层意思呢?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苦练内省的功夫,儒家提倡“吾日三省吾身”。“省”其实就是自我检查。不断地内省才能够不断地进步。
那么这句话还有第三重的意思,就是说“见善则迁”,当你发现比自己更好的人和事的时候,你究竟应该抱持着怎样的态度,做到见贤思齐。所以我们看到的古代那些最优秀的读书人,他们是能够把书读进生命里、读进血液里来,把读到的道理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并且作用于社会。古代那些最优秀的读书人,是非常善于自省的,是勇于改过的,是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当中不断地磨砺自己不断取得进步的。那么在科学技术上、在物质上、在知识上,我们可以傲视古人,我们也应当傲视古人,我们应当比古人强。但是在精神上,古人所指示的这些进步的路径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是永远都不过时的。主持人康辉:
如果我们善于内省、勇于改过的话,就会成为一个有德之人。人们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有道德的生活是古今一致的。正所谓道不远人、德必有邻。那总书记关于兴民德还有哪些重要的论述。思想解读人王杰:
“兴民德”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有大德,也有小德,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的德、国家的德。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持久、最广泛、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民共同认同、遵循和恪守的核心价值观。201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就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与师生们进行座谈和交流。在座谈和交流过程中,他提出了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记住16个字。这16个字就是“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总书记最后还说,养小德可以成大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铭刻在头脑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总书记说这些话,是非常地接地气。
第三个问题,我谈得民心。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一定要赢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关于得民心,我们请看总书记,又是如何论述的。第三段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主持人康辉:
刚刚我们听到的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6年10月21号,他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的。当年长征胜利,依靠人民;今天我们走在新的长征路上,依然要依靠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都在人民。总书记在这段讲话当中,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大家都特别地熟悉吧?但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哪儿呢?我想问问今天在现场的同学们,有谁知道?这位女同学,好。
观众:
我记得这句话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这位同学。其实你的水平跟我差不多。当时我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也是:不是唐太宗说的就是魏徵说的。但其实告诉大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八个字最早的出处,比唐代要早得多。那它典出何处呢?我们现在请经典释义人赵冬梅教授,来为大家做讲解。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荀子·王制》,它的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荀子的这个比喻当中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荀子的这个比喻,用水和舟来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这个比喻非常地形象。朝代更替的历史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样载舟的,水又是怎样覆舟的。比如说隋朝,隋炀帝做的很
多的事情,我们站得极远的时候,站在历史的高度,当我们站在鹰的高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是积极的,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但是历史不能只有这一个维度,看历史的时候,不能只站在鹰的高度,站在两千年、一千年的尺度上去看历史。其实看历史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你要看当时,看人的生命的尺度。如果站在人的生命的尺度,去看历史的话,那么隋炀帝做的这些事情,对于隋朝治下的老百姓来说,那么快的节奏、那么高的速度、那么高的频率的战争和劳役,对于当时隋朝的老百姓来说,就意味着非常现实的苦难。那么老百姓没有办法。在这时候愤怒的老百姓,一滴一滴的水就汇成了一个愤怒的巨浪,这种愤怒的巨浪,最终推翻了隋朝的政权。这就是我们在隋朝灭亡当中看到的非常形象的,水是怎样覆舟的这个过程。
隋朝灭亡的过程,唐太宗他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隋朝“水则覆舟”的那个教训,在他的心里边仍然是非常之鲜活的。他知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而这番道理,他是从自己的生命经历当中体验出来的,所以他信,所以他能够接受批评。
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唐太宗是能够接受批评的,所以才有了我们大家都学过的“贞观之治”。
关于“贞观之治”,其实我想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误解,就是觉得好像到了“贞观之治”的时候,唐朝就非常地强盛,已经超过了隋朝。其实唐朝的强盛还在后边,要到“开元盛世”的时候。在“贞观之治”的时候,如果论到唐朝的国力的话,不管是谈人口的数量,还是说仓库里边仓储的物资。其实这个时候的唐朝,都比隋朝末年还要差得远得多。那么为什么人们如此怀念、如此称颂“贞观之治”呢?那个“贞观之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看《贞观政要》的描述。它说道路行旅十分安全。旅行是安全的,路上没有打劫的,没有拦路的。监狱里头也常常是空的,没有犯人,没有人犯罪。田野里边放牧着牛羊。人们离开家的时候是不用关大门的。因为连着几年都是大丰收,所以粮食便宜极了,一斗只要三四个铜钱。出门旅行的时候呢,从长安到岭南,从山东到大海,都不用随身背着粮食,路上都可以买到粮食,是可以置办到你要吃的、要用的东西的。而客人、行旅之人,从山东的村子里边路过的时候,村民一定会好好地款待,而且临走的时候还有送干粮的,这就是唐朝人描述当中的“贞观之治”。如果论国家的力量来讲,它不是特别强大,它不如隋朝末年的时候,但是这个“贞观之治”它和谐、安静、美好。这个时候的老百姓,就像是蓝天之下平静的海水,它托载着唐王朝的大船向前走。“水则
载舟,水则覆舟”,一两个的老百姓微不足道。但是当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是国家兴亡的决定力量。主持人康辉: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的力量是如此地庞大,那么作为为政者来说就要施仁政,要善用这种力量。
那今天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要善解民心之忧,要善谋民生之利。怎么样才能得民心呢?关于得民心,总书记还有哪些重要的论述呢?我们接下来继续请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为大家做讲解。思想解读人王杰:
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你才能够赢得民心。这是一个辩证法。所以总书记指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是说,要用真情的付出、切实的行动来赢得民心。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最高褒奖,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最大支持。观众举手示意了,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请讲。观众:
王老师您好,刚刚您讲到有关于民生的问题,说我们要重民生,然后要实行惠民政策,让我们得到一些幸福感,但同时我们也很看重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但是也有人说,这些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它除了给我们带来一些自豪感的同时,它与我们的民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思想解读人王杰:
这是一个科技和民生的关系问题,前些年在发射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的时候,说这些卫星发射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讲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咱们谁都离不开高科技了,对不对,咱们的智能手机、咱们的人脸识别、咱们的共享单车、咱们的电动汽车、咱们的高速火车,这都是靠高科技的结果。我们都已经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所以高科技,不能够只看到自己眼前的这点事情,把这个事情把它放大,就是高科技与我们的民生,可能暂时它看不到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呢,随着它的发展,它一定和我们的民生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我的一个简单的回答。观众: 谢谢老师。思想解读人王杰:
刚才谈到了民生。要赢得民生,就必须不断地改善民生。习近平同志早年在基层工作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插队时,中间有八个月的时间,在另外一个村——赵家河村驻点。在赵家河村的这八个月时间里,习近平同志主要负责村里的一些日常的行政工作,同时还和村里的老百姓一起打土坝、修梯田、植树造林,习近平同志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主持人康辉:
是的正像王杰老师讲的那样,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陕北的赵家河村,那八个月工作的时间,给村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在节目现场,特别请到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赵家河村的一位村民高生智高大爷。我们掌声欢迎他。高大爷您好。嘉宾高生智: 主持人康辉:
当年那些北京知青里面,习近平同志是给村民们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我听说一直到现在赵家河村的老百姓们还经常会说起当年习近平这个北京后生的故事。还有个“好后生”的故事是不是?
嘉宾高生智:
事情是这样,这个冯俊德老大爷,他在自己的地里头种了一点旱烟,把这个旱烟都搬了一架子车。主持人康辉: 种旱烟。嘉宾高生智:
旱烟。他往回拉,自己运回来。拉着拉着他就有点累了。70多岁的人了。这时候呢,后面来了个小伙子。小伙子就说,来,大爷我帮你拉一会儿。顺手就从大爷手里把这个车把就拿过去,他自己拉。
两个人就这样拉着车子慢慢地往前走。这个冯大爷说,我还不知道你是谁?这时候,小伙子就说,我姓习,我叫习近平,是插队青年。这时候冯大爷说了,姓习的这个姓很少,一般都不这样叫。只有在陕北那时候跟刘志丹闹革命的习仲勋姓习。小伙子就说了一句,习仲勋是我爸,我是他儿子。这时候呢,这冯大爷就说,你是个好后生。
第四篇:西北大学国培心得(3篇)
培训研修心得
(一)我们是身在农村一线的中学物理教师,满腔热血培育桃李,只恨才疏学浅,一根粉笔、三尺讲台不能展开梦想的双翼。2013年9月11日,渴望已久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与方法,终于和我拉近了距离。快让它引导我登上更高的教学殿堂。
九月,一个温暖而又潮湿的季节,是播种季节,是最适宜种子的发芽生长的季节。我们怀揣着梦想的种子,我背着行囊,伴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来到西北大学这片沃土,让我们的种子赶紧发芽,成长,结果。
希望通过国培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使我对新教材教法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希望自己思想上得到洗礼,心灵上得到震撼、理念上得到革新。它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热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它在我们希望的田野上结出更多的种子。祝愿我们这次国培圆满成功!
培训研修心得
(二)2013年9月11日我有幸来到西北大学参加国“国培计划2013-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置换脱产研修” 物理国培班的学习。由衷感谢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听取了许多教学专家教授的讲座,也与西安市重点中学许多有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的进行了交流。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讲座,也更新了教学观念。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具体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学习,让自己树立新的学习观。
通过本阶段的研修学习,给了我全新的思想空间,让我转变了学习的观念,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上和学习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通过研修学习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在课余与同仁观点交流,眼界和思想观念有了革命性的飞跃。深刻体会到今后要不断学习,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把学习视为终身之事。
二、通过学习,让自己提高科学的素养。
这次研修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多,易于接受,我从内心愿意接受这样的培训。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陈超君老师结合她的教师成长历程为我们献上了《学习和用心成就物理教师价值》的精彩讲座,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成功的教师应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应该养成许多良好的教学习惯,应该形成一定的教育慧等等。我也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这一次讲座为我点明的方向,使我受益匪浅。
三、通过学习,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第一阶段的研修学习不仅让我的理论水平得到升华,更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特别是在与西工大附中王雯老师,吕建伟老师,西安爱知中学的黄必娟老师等教学一线的老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的教学思想、经验以及我们发言中的许多老师的观点为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也开阔了思路。
四、通过学习,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在本次研修学习中,我们听取了省市教科所的几位专家和西北大学几位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特别是教科所的了几位专家都是深入不同地区的教学一线,案例分析贴近教学实际,分析切中时弊,指导得法,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解决平时教学实践中的苦恼与困惑。课改,中考制度的改革,中考命题改革,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力求事半功倍等我们教师最关注的内容,一一找到了答案。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能让我们的物理课堂更精彩、更高效、更成功。
经过这些日子的培训,我感悟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更多的感悟我会在将来的教育教学中去实践、体会、探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所得。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中才会进步,希望自己、希望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借助培训不断进步,争做研究型教师,愿我们在这快乐无比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培训研修心得
(三)经过第一阶段的理念、理念、经验的学习,我们每一位培训的老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科知识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实际的应用,特别是方法、理念等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仍存在着不明。终于,10月14日,我们被派到了西工大附中跟随物理老师影子学习。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我又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一、认真扎实践行教学理念
在西工大附中,我们听了所有物理老师的物理课,并与物理老师一同交流备课,参加教研活动,批改作业等,从每一教学活动中去实践、去感受教学理念、思想及理论的应用。使我不能不感受农村教师和大城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巨大的差距。农村教师尽管也学习的新的教学理论,但真正用于实际教学中的很少,往往流于形式。如多以教师教为主,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失去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兴趣与能力,学生的学习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会遇到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农村学生成绩不佳,辍学现象较严重的诱因之一。而在这里,每一节课我们都看到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活跃的课堂表现,积极地合作与交流,学生体会了学习的乐趣。
令我们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王雯老师讲的九年级物理电学初探部分的一节综合实践课。这节课就围绕三个活动,让学生展示成果,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与学生拉进了距离。课堂上老师不拘泥过多的形式,提出问题后任由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展示。学生们非常活跃,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想法或口头表述出来或在黑板上画出来,有部分学生将自己设计好的电路制成了精巧的小电器来展示,令我们听课的老师赞叹不已。王老师只是在关键的地方来点拨一下,表扬鼓励一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很明显这正是在现阶段所大力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节节展示个人独特的教学风采
这里的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在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作为名校教师的他们身上的风采。在与这些老师交流中我发现,他们都把课堂作为在学生面前展示个人独特的教学风采的舞台。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每位教师都能作到一切从学生出发,想学生之所想,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扎实的搞好每一次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力争每一节课都能在学生眼前一亮,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余洁老师一节课八年级物理课《升华和凝华》。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对她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准的教学语言、真诚流畅地与学生们沟通赞不绝口。这样一节优秀的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成功老师风采,体会到一位成功老师的成就感。我们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渴望作一名成功的物理老师,就让我们也像他们学习,在课堂上展示我们独特的教学风采吧。
三、真诚交流团结协作才能永葆名校称号
我怀着对名校的敬仰来到西工大附中,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我感受到,名校的老师有一种真诚交流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家说真话,道实情,敢于把自己的心得讲出来,把自己困惑表达出来,悉心接受同仁的批评,虚心接受大家的指正。特别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他们针对每一节课教学设计都会深入的交流,提出不同设计或改进的建议,相互共享教学资源。针对每一份试卷都会认真的做一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今后教学中的设想,共同探讨。这种真诚交流团结协作感觉真好,很有效,大家都能够得到提高,最终这一学科也就成绩突出。相信是这样一种精神铸造了西工大附中名校称号。
总之,在这一段学习中我看到了差距,学到了方法,找到了感觉,感悟到许多。还有更多的感悟我会在将来的教育教学中去实践、体会、探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所得。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中才会进步,希望自己、希望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借助培训不断进步。
2013/11/6
第五篇:2017西北大学国培学习总结
用智慧去创新,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很荣幸,我成为教研团队的一员,赴西北大学参加长达一个月的“国培计划(2017)”农村教师培训团队的培训学习。我们利用两个礼拜时间,聆听了来自省内外各大高校的教授、学者的报告以及两个礼拜的“影子”跟岗实践,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无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日常教学,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观摩教学,无不诠释着一个理念。那就是:教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
一、教育管理需要智慧
教育的实质是教书育人。可见,育人也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然而,平日的工作中,如何教育管理学生却是我们许多教师最头痛的一件事。一味说教太软,学生不疼不痒;过于苛刻太严,学生容易逆反。总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该怎么办呢?在听了西安文理学院心理学专家李晓煜教授的讲座——《遇见自己 成就一生——教师情绪、思维训练》后,我豁然开朗。却原来,科学运用心理学效应对班级进行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对学生更主要对自己是大有益处的。回想起来,自己上师范时也学过教育心理学,为什么就不能活学活用呢?看来,教育管理是不能生搬硬套的,也是不可随心所欲的,它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日常教育管理中,只有多多动脑,将自己所学为自己所用,才能灵活、高效地处理好学生间的各类随机事件,校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日常教学离不开智慧 从教19年来,在我的身边不乏有乐于钻研的教师,然而更多的则是随便拿本教案就去上课的人。我常常在问:“他们那样教行吗?”在听了莲湖进校史建义老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之后,我才发现:不只是自己在努力想办法突破英语教学中的难点,还有一大批比自己优秀许多的教师也在探索,且成效显著。同样是教单词,同样是英语会话教学,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策略。相信,只要我们肯钻研,方法还是有的,教无定法,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教学方法,都是可行的。然而这一切不依靠我们教师的个人智慧能行吗?
三、教学研究少不了智慧
有17年的时间我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我不清楚其它老师每年都讲同一课,是否每年都用同一种方法。但我自己几乎每年都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执教,因而有很多心得体会,也经常尝试着各种教学方兼用:图片、头饰、PPT、视频动画、创设情境等,但总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随心所欲,没有章法。在聆听了碑林进校孙波老师的报告——《做好微课研究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陕西楹联学会张斌礼老师的《开发传统文化课程——以<对课>为例》、西安小学校长吴积军老师的《校本研修与教师职业幸福》后,我不仅明白了教育教学研究的视角如何选择,还了解了许多实际问题怎样解决。从此,我多了些理论和技法上的指导,不再迷茫。
四、观摩教学处处充满智慧
到目前为止,本次培训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安排一次观摩教学。然而,莲湖进校任院玲老师的《研课磨课行动研究》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作为执教者或听评者,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教学乃至教学艺术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研课磨课的内容和出发点。课下,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能经常这样反复磨课,许多人由衷地去点评一节课,我们的课又怎么会上不好呢?毕竟三个臭鼻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听了西大附小李飞老师的英语课后,我惊呼于她年轻的才智,一个英语研究生钻研小学英语教学,从她一堂课语音教学的观摩课,我深知:只要精心设计教学,一堂枯燥的语音课同样会变得“生龙活虎”深入浅出!在教授字母ee结合发/i:/时,李老师手拿孩子们熟悉的人物Mr.Green问孩子们:It’s Sunday today.Mr.Green want to visit her parents.But They are on a farm from here.How does he go to the farm?创设故事情景,孩子们很容易就反映出来学过的词汇: By jeep.李老师做开车的样子:Beep,beep...The farm is here.What can Mr.Green see on the farm.They also have “ee”/i:/?Can you guess?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维更是活跃了:sheep、tree、bee、geese...这让我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设计、钻研、学习、进去!的确,教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只有用心去创造,才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