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趁还来得及杂文随笔
母亲节来了又去,“为母亲送祝福”、“关注父母”的声音又在喧闹的人群中冒泡了。不过写这篇小文倒不是随了这个大流,而是确实有个事触动了我。
家中父母年事渐高,自己也老大不小了,最近风险意识突然苏醒,想给家里人都买份保险。为此我集中研究了两个月,终于把保险相关的东西学懂了七七八八,然而,学到东西的成功喜悦没多少,却学来了一堆感慨——因为年龄问题,绝大多数保险父母已经不能买了。后来听说某健康医疗险年龄限制放宽,我抱着侥幸的态度去帮父母投保,结果母亲也因为曾经患病而被拒保了。这个意料之外的事不禁让我有些恐慌——作为儿女,父母老去,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又还有多少事情来得及做?
在外谋生,基本上每年只能回家看望父母一次。每次回家看到父母的第一眼,我都有些揪心,因为那些每日见面发现不了的时光痕迹在他们身上总是变得那么明显——父亲的头发又少了,母亲的皱纹又多了。但是这揪心我不让它持续太久,因为我没那么多时间惆怅,我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回家的短暂时光,即使我深知这并不能延缓时光的步伐。
每次离家,都是十分不舍。我总会暗暗告诉自己,有空一定要多给家里打电话,多让父母听听儿女的声音。然而很多时候,时间一长,揪心的感觉就淡忘了,工作一忙,心情一烦,这些事也就顾不上了。
年复一年,老年斑渐渐爬上了父亲的脸,一颗一颗,我觉得特别扎眼,这是时光的腐蚀,是岁月的消磨。以前的父亲脾气火爆,总是说我年轻人太狂太傲,不尊重大人的意见,不重视过来人的经验,现在的他也变得平和了,似乎是变得不那么爆躁了,其实我知道,他是老了,爆躁不动了。还记得小时候我要抓知了,父亲轻松一跃就爬上了高高的大树,如今的他,怕是不再有这种矫健身姿了。
年复一年,母亲慢慢变唠叨了。以前的母亲,从来不絮絮叨叨,但是现在的母亲,一件事恨不得讲三遍四遍,一句叮嘱恨不得讲十遍八遍。我知道她怕,她怕我没听清,她怕我不上心,她怕我的答应只是敷衍她。以前的母亲,手工艺做得很棒,我小时候的玩具很多都是母亲亲手做的,现在的她恐怕看清书上的字都有些费劲了。
父母总是会买一堆东西给他们的孙子。这些东西在现在的人看来,一不“高级”,二不“时尚”,但是我知道这些东西在他们的消费观念里已经是“好东西”了。他们是决计不会在自己身上花这样的钱的。我知道,他们只是怕自己成为了年轻人的“累赘”,他们怕不再被需要。他们只是希望长大了的孩子们还“稀罕”他们。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还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父母都老了,他们的心思我们都懂,可是我们的行动呢?很多时候只是把感恩藏在心里,从来没什么行动。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借口:在外打拼不容易,管不了那么多;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自己也很难……我们忘记了父母拉扯我们长大的难,我们忘记了父母在家里空虚寂寞盼儿盼女的难。我们热衷于把对父母的爱说给朋友听,以此来证明自己孝顺,我们热衷于把祝福放在朋友圈,以此来麻痹自己不安的内心,可是到头来父母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做儿女的真的应该问问自己,还有多少事来得及为父母做!他们当年为我们爬树捉虫,我们如今能为他们爬上梯子换个灯泡吗?他们当年亲手为我们做玩具,我们如今能亲手为他们做上一顿饭吗?他们给我们带来那么多东西,我们如今能带他们去买件新衣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也许我们很忙,也许我们很穷,前面所说的我们一件也做不到,不要紧,我们能在他们还看得见的时候让他们多看看我们吗?能在他们还听得见的时候多跟他们聊聊吗?能在他们带来我们并不喜欢的东西时开心地收下并告诉他们我们觉得他们很重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想父母还健在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幸福。其实我们能做的很多,只是要趁还来得及!
第二篇:趁我们还年轻杂文随笔
或许提到这个话题是有些矫情,但是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最近我做了两件事情,都跟我的男朋友产生了冲突,他说我总是想一出是一出。
一是我手里没有存款还去照了一套写真集,所以到下次发工资的时候我只有1000块钱的生活费。二是我们公司旁边新开了一个游泳馆,我听说之后就想要去办一张游泳卡。经过这两件事情,他认为我是一个没有规划的人,总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都不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可是我认为,首先,这两件事情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不需要跟家里要钱,我自己就可以做到。虽然我手里没有存款,工资也不高,但是整体而言还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影响。其次,这两件事情都是我一直以来很想要做的事情,现在有机会为什么要考虑呢?
在我高三那年,十八岁的时候,班里很多女生都去照了写真集来记录一下自己的十八岁,我其实真的还挺羡慕,也挺想去照一套的。但是那个时候因为妈妈做生意失利,家里的钱都赔进去了,生活并不富裕,所以我从来也没有像家里提过这个要求。大学四年也一直很想去拍一套,还是因为不想跟家里张口,自己打工的钱也都拿去旅游了,一直没有实现。终于自己工作了,自己挣钱了,虽然不多,但是至少不用跟家里要钱了,我自己攒着钱终于赶在自己本命年的时候拍了一套梦寐以求的写真集。虽然花了很多钱,虽然照完之后自己的生活有一点窘迫,但是我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终于圆了自己一个梦,好像了了一份心思一样,可能这也是我的一种执念吧,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北京爱情故事》里杨幂扮演的杨紫曦,因为小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一双白色的球鞋,努力的学习考到全班第一,妈妈也没有兑现诺言帮她买那双球鞋,从此以后,鞋子就是她的执念。她买来一双一双的鞋子来填满她的鞋柜,好像在弥补当年的白球鞋。
我也可能是这种心理吧。总想拍一套一套的写真来记录自己的青春,亦或许也是为了心中的执念吧。
再说到游泳,我是大连人。我们大连的孩子都是在海边长大的,每年最期待的事情应该就是夏天的时候到海边去游泳了吧。我从小就喜欢海,每次远远的就能闻到海水的味道,看着大海,吹着海风,闻着海水的味道,就可以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好像跟大海融为一体一样。每次去海边,如果不是家里人叫我上岸吃点东西,我真的可以在里面一呆就是一整天。我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大连的孩子,是离不开水的。每次去游泳,我都深有体会。当然,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我真的很喜欢水,很喜欢游泳,可以说我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游泳,虽然我并不擅长,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对它的喜欢。所以,当我一听说我们公司周围可以游泳的时候我特别开心,立刻就想去办一张卡。这就又被我男朋友说是冲动,一时兴起。
好吧,我承认有些时候我确实很冲动,但是又怎么样呢?跟那些说谈就谈的爱情,说走就走的旅行比起来,我这个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嘛。而且,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深思熟虑的呢,等你考虑好夏天就过去了。这个就像网上之前很流行的一句话,当你二十岁的时候终于能买得起十岁的时候想要的玩具,可是这对你还有什么意思呢?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想做就去做吧,当你四十岁的时候终于能拍得起二十岁的时候想拍的写真,但是那个时候的你还是那个要记录年轻漂亮的你吗?
第三篇:还好,一切都来得及杂文随笔
昨天霍 金走了。他曾经说想去看玛 丽莲.梦露,或者爱因斯坦或者伽里略。茶馆的墙上挂的都是梦露和赫本。
看,我和一代伟人的喜好一样,都喜欢美人。他从一个超级学霸 一个用洗衣粉撩妹的年青小伙,到得了渐冻症,全身逐步失去知觉。没 有人相信他真的走了,都认为他去宇宙逛逛,很快就回来。他出现在科幻片里都不意外。
不说他的天份,不说他喜欢搞怪逗乐。他理智而清醒,却被困轮椅40多年,当大脑依然清醒,身体却渐行渐远,直到完全没有反应。人生是多么残忍。我一直以为将死的人,大脑是糊涂的。当一个清醒理智的人面对死亡就太折磨。
很多年以前,我请一个专业修电脑的网友帮我修电脑,修好后却坚决不收费,说很欣赏一直学习的女性。我说你也可以。他说他喜欢计算机,现在每天还在看书。
过来帮我修电脑并不是因为钱,他说他得癌症了,是忍着痛过来帮我解决问题的。后来我提出去医院 看看他,他拒绝了认为我在同情他。不久以后,他的QQ就再也没有亮过。
我从不同情别人,也特别怕别人同情我。我很欣赏那个网友,他带给我的是震憾。
得病,面临死亡,不是应该抱怨,应该哭天抢地,应该寻短见,应该全天下都欠他吗?怎么可以这么淡定,可以忍痛在病床看书,看以后再也用不着的知识。
是什么心态支撑着他忍痛去帮助一个不相识的人?虽然多年过去,早不 记得样子,但他说的话,我一直铭记。
永不投降,永不妥协,就算人 生最后,还依然坚守自己的内心,我觉得他是英雄。
一位故人得了绝癌,他的家人都不敢面对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我偶尔见完全没有害怕。有次讨论生死,我说,得病而不抱怨,用药也要坚持锻炼。
给自己 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全力以付,就算人生的最后,也没有虚度。这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结局。关键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减少疼痛。
人生无常,给人生目标,忠于自己 的内心,一蓑烟雨任平生。霍金是英雄,渐冻症冻 着的是他的身体,却冻不住他纵横宇宙的心。我网友是英雄,他和死神搏斗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投降。
我们每一个人都 努力做自己 的英雄,忠于自己 的内心,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败犹荣。
一切都来的及,有阳光,有空气,有食物,有家人,有书,有床,有梦想。
第四篇:读书到现在还有用吗杂文随笔
被班委约稿了,主题是读书,天下书籍千千万,说也说不尽,今天索性谈谈读书的作用,有一生万,万道归一。
读书的最大作用是保持思考的能力。
文字记录使人的生命延长了两倍,影视四倍,游戏八倍,但是参与其中的自主思考量也随之减少:当我们沉溺于扑面而来的信息流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思考的权力。
诚然我们可以看到,影视(游戏这个载体还没有影视成熟)的单方面投射使人接受最为具体的观念和行为,这样最不费脑子,因为只要接受就可以了——当然也留不下印象,尤其是那种博人一笑的小视频。有内涵的影视则会留下一些片段,到现在我犹能想起《星际穿越》中那句“不要温和的走入那个良夜”时的场景,尽管引导我想起画面的是这句话。
所以我们面临的并不是所谓人心的浮躁,或者全球化的浪潮,恰恰相反,我们所面临的其实是信息系统巨变带来的对印刷术构建的思维体系的冲击和瓦解。在印刷术刚刚传播的美国,人们借着晨曦和黄昏的光线如饥似渴的阅读着,一场辩论所使用的句式可以涉及七八种修辞,而且会持续十个小时而听众和辩论者不会感到疲劳,这是因为阅读是当时最高效的文化传播方法,一如现在的影视。所以碎片化和快速化趋势其实不可抗,那是历史的必然,唯一能有所改变的只有自身生活的方式,接受它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思考。
如果你打开网页搜索关于读书的鸡汤,啊不,是文章,它们大多是那种赋予你内心崇高感的激励品,而不是引发你思考的玩意,但实际上鸡汤仅仅比小视频高级一点而已。赫胥黎所预言的“美丽新世界”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往往为了发笑和感官的满足而活着,而忘了思考是什么东西,届时人也不再为人。
所以说人想要时刻保持思考的能力,依旧抱有对世界的好奇心,想要如礁石般在这个破碎的信息系统中稳稳站住而不被信息的滔天巨浪打倒,主动拥抱最为完整也最为困难的文字阅读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正如一开始就说的那样,读书是为了保持我们的思考能力。
当然,多读些书的话,你也能在关键时候吐出几股墨水,而不是像社会青年一样只能老铁双击666。
附文:关于影视和文字哪个更能给人更多的信息,有人的研究方法是通过体积来计算,按照byte进行计数的话,影视同期内的输出速度要大大多于文字,以此证明影视的优越性。但这样并不合理。文字所表达的如同冰山一样,你看到的只有八分之一,剩下的八分之七是要靠思考去获得,而影视表现的则是八分之七,所能隐藏的只有八分之一。如果这样说抽象的话我举个例子:辛稼轩有一句“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如果用影视表现的话,把它的含义都表现出来需要几个镜头,多少时长才能表达完整呢。文字的含义往往更深远。
第五篇:你过得还好吗杂文随笔
“你过得还好吗?”这是我们最常见的问候语。于是你开始很认真地回答,淡淡的谈着最近的生活。
你谈着你工作、你的家庭、你的爱情。对方似乎也是很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附和着。于是你越讲越“兴奋”,开始抱怨你的工作,你的家庭关系、甚至你的他,你的爱情。后来对方什么也没说,就是这样静静地听着,偶尔露出笑脸。当你全部倾诉以后,发泄以后,你的内心似乎得到了释放。于是,你以为自己找到了知音。对方也没有太多的评论,便开始“抱怨”着她的生活。
你听着听着,突然觉得自己才是最悲惨的女人,刚刚发泄出来的情绪,却突然被另一种情感占据。或许那样感觉是叫“羡慕嫉妒恨”。别人似乎都活得很美好的样子,她的工作、她的家庭。听起都是甜蜜的“负担”。或许,我们都活得太过认真。一句“你过得还好吗?”你天真的以为,那是最真挚的关心。其实,她只想知道,你过得有没有比她好。如果没有,她便安心了。或许这样的说法有点偏激,但这就是人性。
羡慕和嫉妒,其实都是表达一种情感。只是羡慕或许比嫉妒更善意一点。后来,生活告诉我,其实没有太多人在意你过的好不好。因为你过得好与不好,都与她没有太大的关系,她都不会想要来帮助你。对她来说就像是听着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凄美故事而已。
谁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时间会告诉你那个真正关心你的人在哪里。你可以感受她炙热的心,你可以感受到你与她同在。你可以在她面前,彻底的撕裂你自己。她也可以撤下面具和你交谈,你们交的是心,而不仅仅只是在交谈。
我不再轻易地相信那句“你还好吗?”我也不会再轻易袒露自己的心绪。我要把真切的话语,留给那个真正懂我的人。所以,我的朋友不多。真的是屈指可数,但是那一场走不散的友谊。那里有我们的青春岁月,那里有我们的懵懂和无知,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生命中总有很多过客,他们会给你带来很多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他们也会经常这样的问候你“你过得还好吗?”例如你的前任,甚至是你的前夫。其实我至今也无法理解那些所谓的问候到底有几个意思。因为在我的世界观里,既然做不了情人,我们也不可能是朋友。或许我就是那个爱恨分明的女人。爱的时候,很认真,很投入。恨的时候,又很绝情,绝不拖泥带水。
生命里你还会遇到很多人,各色各样的人。他们带着各色各样的问候来到你的面前,有真诚的、有虚伪的、有出于礼貌的、有真正关心你的。你还记得那句“你还过得好吗?”这也成了我们生命里最美而又最奇妙的话语。
我又看见花儿盛开的样子,像个丰盛鲜艳的女子,时而温婉淡雅,时而火辣有趣,时而夺目迷人。我想,不管我们生命里遇见了谁,遇见了怎么的问候,我们都要做这样的一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