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阅读答案(合集)

时间:2019-05-15 16:3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忆儿时阅读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忆儿时阅读答案》。

第一篇:忆儿时阅读答案

【原文】

忆儿时

林海音

①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然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②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一个匣子,里面是新新旧旧的电灯泡。拿家里断了丝的旧灯泡,贴几个钱,跟他换新的。我一直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他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叫电唱机了),提着大喇叭。我看见了,就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搅不过我,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③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邻居小朋友,他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就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叫做“听蹭儿”,就是不花钱听戏的意思。

④“唱话匣子的”,把那大喇叭装在话匣子上,然后摆上百代公司的唱片,把弦摇紧,唱片转动了,先是那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扭扭的声音,刺刺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因为是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张《洋人大笑》的唱片,还没开转呢,大家就笑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笑得更凶了,乱哄哄的,唱片里,唱片外,笑成一片了。

⑤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在不同,比如,妈妈那时候交给张妈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儿到“城南游艺园”去,就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不太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说法。

⑥游艺园里面什么娱乐都有,你可以听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你可以听京戏《梅玉配》《狸猫换太子》,也可以去看穿着燕尾服的魔术师“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场正演着的《空谷兰》《火烧红莲寺》。大戏场里是男女分座的,有时观众忽然叫“好”,原来“扔手巾把儿的”,正把一束热腾腾的湿毛巾扔到楼上去,扔得美,接得准,难怪要叫“好”了。

⑦大戏总是最后散场,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刚上车就倒在大人的膝头上睡着了。可是那时候大人真怪,总是推摇着你,不许你睡觉,而且说:“别睡!快到家了!”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儿睡觉?”母亲说:“一来怕着凉,二来怕睡得魂儿回不了家啊!”

⑧我所记忆的童年生活,都是热闹而幸福的,是真正的快乐,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问题】

14.按顺序概括文中所写的“我”的儿时乐事。(每件事不超过五个字)(3分)

15.文中第②③两段中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试举一例进行分析。(3分)

16.作者为小说《城南旧事》写序时,特意将本文作为序言的开头部分,下面材料是序言的结尾部分。结合本文,谈谈对下面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材料】

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故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那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呆而神圣吗?】

【参考答案】

14.①听鬼故事

②听“唱话匣子”

③逛游艺园

评分:共3分。每空1分。

15.示例:“抹抹嘴”“张望”“拔脚飞跑”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我”盼望“听话匣子”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听话匣子”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评分:共3分。

16.①天真而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成年人看来,显得幼稚可笑,②那种纯真的快乐又是无可替代的,③作者用反问的语气突出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珍惜,同时也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语言表述1分。

第二篇:忆儿时过年随笔

我的儿时在30年前,怕是有点遥远了。但那时的年味,至今回想以来,还是那么醇香,让我难以忘怀。

儿时,农村还没有电。自然没有春晚,没有手机,更不可能摇一摇,咻一咻,发发微信拜个年。有的,是看着父母操劳,享受父母的舐犊情深。

除夕前两天,母亲看着天气好便会蒸酒(我们叫“熬酒”,就是将酒糟蒸出米酒来),我们孩子的任务是烧火。父母会就着熬酒水将蚊帐、床单、被套清洗,说是熬酒水洗衣物特别干净。

除夕当天,我终于闻到了年味。上午,有一桌豆腐是为自家留的。小时候家里穷,父亲为改变窘境,做起了卖油豆腐的营生。因为父亲的厚道和好手艺,自制的豆腐往往供不应求。每天早上五六点,父母开始炸豆腐,急着当天要豆腐的人会在厨房等待,一边聊天,一边烧火。贤惠的妈妈总会给买豆腐的人倒点米酒。我和弟弟醒来,满屋子香气四溢,豆腐已差不多被别人提走。我们吃不到,只能使劲吞口水,在豆腐盒子旁认真寻找破碎的边角。找到一点,迅速地丢进口里,那种酥脆鲜香让人迷醉,以至于后来我都觉得吃不到真正的豆腐。我算是懂事的孩子,知道豆腐换成钱要给我们姐弟俩缴学费,另一方面,也是实在很馋,总会在父母不注意时,弄碎几块水豆腐,我们知道这些不方正的别人是不要的。父母看透了我们的伎俩也不责骂,便在炸完豆腐后,将一个新鲜红薯切片放油里炸,这种方法也很是让我解馋。到后来,我们会主动在父母完工的时候,帮忙洗红薯。只有过年了,这一桌豆腐终于是留给自己的啦!

下午,父母还是很忙碌。将房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连家门前的小路也不放过。小路两侧的水沟也清理彻底。路过的人都说父亲是个执固人。我想,我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譬如,讲卫生、讲原则。

吃过晚餐,父亲总会在灶膛添上一个大树墩,我和弟弟乖乖地坐在火炉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晚上有压岁钱。我们很有耐心的等待,可是父母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等到母亲炖上萝卜,大家围在一起烤火时,那个极富意义的时刻即将到来。可是父母开始细数一年的收成,期盼来年的愿景。父亲总会说:“希望明年人兴财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父母还会教导我们,新年第一天要做哪些事情,不能说哪些话,从初二起要去何处拜年,要注意哪些礼节,客人到家来我们该如何做……一桩桩,一件件,直到说得我们迷迷糊糊才罢。最终,我们会揣着几毛钱安然入睡。

有一两回,我在睡梦中听到悉悉索索的声音,揉揉惺忪的双眼,父母还在煤油灯下包纸包,那是明后天要外出拜年用的礼物。有红枣,有白糖,父亲用称称好,白糖1斤一包,红枣大致只有4两。父亲嫌弃母亲包得不够好看,硬要自己亲自来。在纸包的正上方放上一块长方形的红纸条,再用一种叫“席草”(音)的系好。

大年初一,是个很讲究的日子。曾经因为嫌弃收音机里的歌不好听,随意说了一句“鬼一样的叫”,被父亲痛斥了一回。因父亲不随意责骂孩子,所以那次经历很让我上心。每逢重要日子,说话、做事便会小心很多。

父亲在天蒙蒙亮时开门放鞭炮,意为开门红。吃过丰盛的早餐,父亲要带我们去拜祖坟。有时我们觉得父亲迷信,他喜欢拜祖坟时去的比别人早,喜欢碰到当面人(和别人面对面),喜欢提前规划路线,不喜欢打转也不喜欢丢三落四。我和弟弟在初一这天腿脚特别麻利,因为拜完祖坟,母亲会像招待贵客一样的端出“茶食盒子”,有茶,有让我们垂涎的零食。我们知道,在随后的半个月里,只有等所有的客人全部招待完毕之后我们才会有零食吃了。所以,这一天,我们格外期待。倒是父亲,我发现他这一天是沉默寡言的。终于有一天,我问出了我的疑惑,父亲只是说:“你爷爷奶奶死早了,没享到一日福。”我似乎听不太懂。父亲继而说:“以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待你们的娘,做娘的最辛苦。”若干年后,我终于明白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也时刻谨记并实现要孝敬娘亲的诺言。

每到初二,父亲便会挑上一担去十二里外的衡山新桥拜年,那里有外婆家、叔外婆家和阿姨、舅舅家,怕是有十几户亲戚要走动。记忆中,每到一家,便会带上几个纸包包和一块肉。主家也会打发,那块肉是一定会退回的。所以,换来换去,有的纸包都破损了,肉也变色了。待我懂事点时,我开始劝说父亲,与其辛辛苦苦提来提去肉都变味了,不如轻轻松松走动走动便是。那一次,父亲也是责骂了我的,说我没有人情味。但也是从那一年起,父母同辈之间形成约定,姊妹间只是走动走动下,长辈那是照旧。

时光如白驹过隙,昔日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如今过年,我们物质丰厚精神富足。每一年过年,我都在效仿着父母,传承父辈的勤奋与善良。

第三篇:忆儿时读书报告

《忆儿时》读后感

对于我来说,读散文是很乏味的,尤其是在心境很浮躁的情况下,但是读丰子恺的文章却很少会有这样的感觉。首先,他的每篇散文篇幅都很简短,文中的每句话都是经过精简的,已经不能再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字,整篇文章没有浮华臃肿的段落,叙事极为清晰,条理;其次,语句很通俗,不会让人纠结于个别字句的意思而影响到情绪,就像一个老人坐在你面前娓娓诉说着自己的故事,通俗易懂却不落俗套,没有咄咄逼人的说教,只是让人在读过之后有一点思考,一丝回味。

在《忆儿时》中,作者讲述了儿时的三件事:养蚕,吃蟹和钓鱼。而这三件事是作者不能忘却的,一方面,这些事是儿时快乐时光的缩影,让作者无比的留恋和追忆;另一方面,作者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思维再无看这些童年时曾带给他无尽欢声笑语的事情时,又感到自责和愧疚,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人产生一种共鸣和思考。

作者在回忆这三件事时,让人感觉到童年是如此美好的,有着如此多的乐趣,但作者在每件事讲述完之后,又都会陷入深深自责中“所谓饲蚕,是养犯人,所谓缫丝,是施炮烙”“杀蟹而持其鳌,见蟹肥而起杀心”,并且每件事的最后,作者都会这样讲“这件事一面令我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没有小孩子会在吃完螃蟹或者钓到一条鱼之后进行一番祷告,祈求上帝的原谅,而这也正是小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原因所在,而当作者以现在的心态再去看待同样一件事情时,看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一面,先前让自己快乐的每件事情都伴随着生命的死亡,这让作者感到伤心与自责,而更让作者感到伤心的是自己已经无法再用童年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了,童年真的远了,即使时间真的能够倒流,自己也回不去了。

在作者的回忆中,让作者不能忘却的除了这三件事情本身,更让作者怀念的是儿时陪伴自己的那些亲人和小伙伴,养蚕的祖母,吃蟹的父亲和教自己钓鱼的小伙伴王仔仔,他们才是作者真正怀念的,正如作者说的“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姊都像是童话里的人物了”“子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作者的童年是与这些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无法分割开来的。而在这所有事情背后所存在的,是故乡。作者在每件事情的最后都会说,这件事情让自己忏悔,既是忏悔,想必是痛苦的,但这些是作者对故乡仅有的回忆,让作者即使感到痛苦仍时时刻刻在怀念。

第四篇:忆儿时的端午散文

又到了端午节。市面上的粽,除了糯米粽,还有红栆、豆莎、鲜肉等,总有上十样。盐蛋变不出花样,只能在包装上做文章。简装的、繁装的、俭装的、奢装的,多着呢!豪华的包装,甚至比粽还贵。至于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皮蛋也挤进来了。沒人质疑,吃货们自然也喜欢。约定俗成的东西,总是因人们的接受而改变,无所谓好不好。咸、皮蛋拼装在一起,情侣盒似的,冠冕堂皇地摆在了橱柜上。新生的东西,硬要往里挤,传统的习俗是不会那么固执,拒之于门外的。其他诸如:江河上竟龙舟,宅门上挂艾条,孩儿额上点红,雄黄酒袪毒等,也是有的;只是城乡有异,各地不一罢了。端午的热闹,在刚插罢早禾、割完麦子的农事间歇的江南乡村,过节的气氛是最热闹的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江陵务农时,见过红衣绿裤的小媳妇,背着娃儿回娘家,那可是阡陌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如今的端午,名堂越来越多,名目越来越繁;节也越来越失真,不纯了。就像衣着白衬衣、蓝短裤,系着红领巾的少年,偏让衣裤上点辍点什么,弄得不伦不类的。这样一来,挑剔的人,总会感到有点别扭——至少我是这样。因此,怀念半个世纪前老汉口天声街的端午节,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记忆中,那时粽子还是唱主角。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家是自己买粽叶,回家包粽子。当然,多为清水粽。物质稀少的年代,是沒有多余的东西让人们变着花样吃的。况且有一道紧箍咒罩在头上:动不动就用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吓唬人。借个胆,也不敢突破传统的习俗。

包粽子是有讲究的。我们这儿一般是用芦苇叶;米则是糯米。先将叶和米分别用清水浸泡,适时方可包扎成棱形;大小也就上十岁的孩子一握拳。系的绳子,用的是上被子的索子(粗线),愈系紧,粽子越好。包粽子的窍门主要是,将三片叶子半重叠散开,折成圆锥形;放些许湿米压实,再裹紧;一手握粽,一手系绳,包扎系紧。索子一头固定在靠背椅上(或墙上),拉紧系好后,再扯下来。许多人包不好,主要是因系扎方法不当而松弛(太松了与糯米饭无异了)。有窍门的。

儿时,看见家中的大人(有时姐姐)、或邻居在包粽子,知道端午节来了。大人们一边聊天一边包;好奇淘气的小孩,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包小粽子。但往往包不紧,松开小手后,米也顺势落入了米盆中;好玩而已。能干的家庭主妇,包得又快又好;手脚慢的,只好缓缓而作,急不得的。会过日子的人家,又喜糯食,用过的粽叶是舍不得扔掉的。重新清理洗净后,第二次继续使用,但叶的清香差多了。

吃粽子,凉热均可。白口食,行;沾点白沙糖,亦佳。那时的人,喜欢糖。有贫血或身体虚的人,为了补身子,喝红糖(古巴的红糖,粗糙得很。那时,滿街唱“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水。当然,用咸菜就粽子的,也有。孩儿在上学的路上过早,就更不必说了。节一过完,想吃也吃不到了,时令性很强的。

说到咸鸭蛋,不能不提装蛋的网兜了。索子编织的袋,像过去装东西的大网兜(一般脸盆放在下面,既可多放东西,不不怕挤压)。这玩艺简单,姐妹们都会。难的也有,用几色絲线环绕在厚纸折叠的纸粽上;小的比麻将骰子还小(愈小愈好);大的则略微大一点。从小到大渐次递进,用金絲线窜起来,漂亮极了。悬挂时,随风摆动,更惹人喜爱。新时代城里的女孩,不讲女红了,但这样的小玩艺,也是可以看出心灵手巧的。绣香囊的也有,不多的。

那时少吃的,过端午节也不例外。家境再不济的小孩子,脖子上也会吊一个网兜装的咸蛋。上学、放学总会不时地拿在手上玩一下——轻易不会吃的。文静的小孩子,多挂一天;调皮的少挂一天——在手上摆弄,迟早会损壳的。实在不成型了,极不情愿地拿出来,吃掉。看见别人还在脖子上挂着,只有羡慕的份了。

咸蛋也不一定就只此一枚,但一般不会再有第二枚挂上脖的。计划经济时期,连火柴也要计划。记得那时吃饭,即使桌上有咸蛋,也是一分为四片的。剖开前,轻轻地碰裂蛋壳,然后切开;不然,一刀下去会走样的。那时的皮蛋,好像在计划外,我家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要剖是不用刀的,用索子慢慢拉开,不走形的。

再说艾蒿、雄黄酒。记忆中,我似乎沒有什么印象。这可能与我的外祖母有关系。我们和舅舅家住在一起,她主事,她可能不讲究这方面的事。记得她老人家吃斋饭,一年也就一天;这不能说明什么。我的父母、舅舅和舅妈,都是干部,从不过问这类的事。过夏天,小孩难免虫叮,若用过雄黄酒涂抹会记得的。我家的一个小碗柜中,有墨鱼骨头(学名海螵蛸),刮一点细粉洒在伤口上,止血效果极佳。这是很小的事,我还记得。

儿时,我只知道端午节,沒听过屈原的事,小学也沒学过。尽管不知道,但还是觉得过节很有意思。我很怀念那时无忧无忧的生活,怀念儿时有趣的端午节。

第五篇:陈杏德回忆录《儿时杂忆》

儿时杂忆

(1)童年时代家乡人的生活习俗——衣着篇

陈杏德

我的家乡,尤其是我家所在的乡村,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但在半个世纪以前,不但社会发展水平仍十分低下,而且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诸多社会习俗也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先说衣着方面。

那时,广大农村还是男耕女织的模式,普通农民大多穿自己纺织的粗布衣服。夏天时穿的是苎麻织成的夏布,下地干活时还穿着更粗的用“苦麻布”(即黄麻布)做成的“苦麻衫”,因为怕容易脏,大多染成黑色或深蓝色。为此,女子从八九岁起就得学习捻线纺线。她们先把浸湿的苎麻或黄麻片剖成细线,捻接在一起,,再把两根线纺成一根,卷成筒。等到线纺得够多了,妇女们就开始织夏布(但也许是不产棉花的缘故吧,棉布甚至土棉布也大多是市上买的,不自己织)。她们还要学会裁剪和缝纫,但往往只有少数心灵手巧的才学得会或学得好。如果还会绣花和剪纸,将来就会成为受欢迎的巧媳妇,否则将来就有可能嫁不出去。因此,在农村,除非大户人家,女孩子很少有读书的,因为在父母看来,学会这些女红和家务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气候温暖,农民几乎一整年打赤脚,只在过年时才穿几天鞋子,上山砍柴时则穿着草鞋。服装样式则男的穿对襟汉装,宽口裤,扎布腰带;女的穿右衽的斜襟上衣,裤子及其系法与男子相同,只是逢年过节盛行穿水红色上衣,新娘子穿大红衣服。夏秋季节,人们多穿木屐。一天劳作过后,晚饭之前,一家人在一个大脚盆里洗完脚就穿上木屐。串门甚至到邻村看戏也穿着,所以大路上常常听到过路人咔嗒咔嗒的木屐声。但男女却不使用同一种洗脚盆,男的叫“脚桶”,较深,盆底不贴地;女的叫“秧盆”,较浅,盆底像船底状,拔秧时还可用来装秧,所以叫“秧盆”。而且认为秧盆“污秽”,女子拿“秧盆 ”给男子洗脚是万万不行的。由此可见,当时男女之间是多么不平等!

发式方面,成年男子已经流行分头短发,但仍有少数老年人留着清朝的发辫,只是把它盘在头上。未嫁女子多梳一条长辫,已婚妇女则大多梳髻。有梳圆髻的,状如半球体;有梳长髻的,状如向脑后平伸的长勺;都在上面遍插许多簪钗,正月里则常常插上红山茶花或者月季花。儿童发式,男孩脑前剃成桃状,女孩则梳成双髻。

儿童普遍颈戴长命锁,手腕脚踝戴银镯子。婴幼儿还戴绣有或镶嵌有八仙等图像的“虎耳帽”(帽子两侧上方做成老虎耳朵形状,故名)。

时髦的打扮也有,少,大多是城里的一些有钱而又新潮的人物。这些人男的冬戴呢礼帽,夏戴白色头盔状凉帽,脚登尖头的黑色或白色或黑白相间的皮鞋,拿着手杖(stick),胸前口袋上挂着怀表,时不时掏出看它几眼(后来怀表渐被手表所取代)。不戴帽子时,则可

看到涂满蜡,光滑得连苍蝇都要滑落的西式头发。女的穿蓝色旗袍,秋冬时还披上褂子。但多数绅士人物仍然是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马褂。而且,与农民不同,他们的衣服多以稠缎为面料,绝对不会去穿麻布衣服的。这大概也是自古以来“锦衣”和“布衣”区别的遗留吧?

衣服、被子都是贵而稀缺的生活资料,农民一年往往只在过年时才穿上新衣。衣服是母亲的嫁衣改成孩子的衣服,大孩子的衣服又改成较年幼孩子的衣服。我们小时就都穿母亲出嫁的布匹或嫁衣改成的衣服,许多还是哥哥穿过的。好在那些都是铜钱般厚的土布,不容易破,破了就打上补丁。被子的布料更厚,又蜡染成深蓝地白花样子,既不容易破又不容易脏,可以盖好几代。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概到我十岁时,即使是农村,衣着也有很大的改善。先是“阴丹士林”布(一种用化工染料染成的蓝洋布)开始流行,连农村人也穿。接着城里流行抗战胜利后从美国进口的尼龙袜和尼龙腰带,不过那只能是城里有钱人的专利品了。

(2)童年时代家乡人的生活习俗——饮食篇

陈杏德

再说饮食方面。

由于气候温暖,夏天更热,家乡人三餐都吃稀饭。穷人家的稀饭照得见人影子,富人家也爱吃稀饭,只是浓,而且副食较好。当然,农忙或过年时还是吃干饭的。这种吃稀饭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甚至移居外地多年的“莆仙人”家庭,像我的一家,也爱吃稀饭。后来我发现,凡是较暖热地区的居民都有这习惯,可见是气候使然,而不仅仅是贫穷或者节俭的缘故。但无庸讳言,穷和俭确实也是重要的原因,因为家乡人往往把吃“捞饭”(一种用笊篱捞的干饭)当作偶尔改善生活的办法。应该说吃稀饭是有益于健康的,当然要和馒头等搭配,否则易饿。吃“捞饭”又把米汤倒掉或喂猪却是坏习惯,不过现在家乡人已很少这样,而改为不吃稀饭就吃焖干饭了。

在人数较少的学校食堂里,学生们还吃一种把米装在咸草(即席草)包里放在大汤锅里集体熬煮的“草包饭”。这种饭香,好吃,但营养多有损失。大的食堂则和别地方的学校一样蒸饭罐。饭罐也是瓷做的,只是样式更考究,不但有封得很严的盖子,而且有四个穿绳子的孔。

那时人们普遍穷,所以即使是殷实人家也都要腌制咸菜如酱瓜、酸菜、豆腐乳、咸萝卜干之类作为当家菜。最为特殊的两种咸菜是“炖菜头”(干的炖萝卜)和“炖菜咸”(炖后又腌制的芥菜茎)。“炖菜头”是把白萝卜放在大锅里加盐炖烂捞起晒干制成,深褐色,吃起来咸中带甜,口感颇像果脯,加肉末、葱油炒后味道更好。“炖菜咸”则是将芥菜茎切段加大量盐炖煮至变黑晒干制成,极咸,当下饭的菜其实与吃盐无异,可以说是最能反映家乡人节俭的一种食品。因为除了盐份几乎没有别的营养,现在已没人制作了。腌制食品中较有营养的除了豆腐

乳外,还有腌猪肉、腌牡蛎等。过年时,农民合起来杀猪,大量腌肉,又自己做炸豆腐腌起来,可以吃到来年二三月。至于平时,除非过节,农民不要说鱼肉,就连豆腐、虾米也很少去买。青菜是自己种的,常年不缺,实在没蔬菜,就摘番薯叶炒着吃。豆腐一年中倒是会做几次,或做成豆腐乳,或煎炸后腌起来,黑大豆则时常被炖煮当家常菜吃。花生大多用于榨油,农忙时如果沽二两烧酒炒碟花生就算是很大的享受。如果能隔三岔五买些咸带鱼、虾米之类,就被认为是富裕的家庭了。幸好许多农民平时还经常捕鱼捉虾拾螺蛳,否则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就更少了。

到城里读书的农村学生,每星期只回家带一次米和菜。一罐一公升左右容积的咸菜或其他腌制食品就是学生们一周下饭的菜了。

在这种情况下,饥饿性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除了少数当官的和有钱的人又胖又“油光满面”外,普通人大都偏于枯瘦,而且他们的皮肤上很难见到光泽,如果用指甲在他们腿上搔一下,就会有白皮屑纷纷掉下。难怪肥胖被看作富贵的象征,被称为“发福”,而“捞油水”则成了谋利的代名词了。也难怪那时的小孩子盼冬至又盼过年,有一首童谣唱道:“桕(乌桕)叶红,馃子(冬至时吃的糯米圆子)捧;桕叶掉,年夜到。”

因为平时吃得这么俭省,家乡人便充分利用一年中的各种节日改善一下伙食。正月不用说了,二月有“二月二”,蒸“千层馃”——把米磨成浆一层一层倒在蒸床里,蒸熟一层再浇一层又蒸,直到逐层蒸熟为止。表层和第五或第六层用的是红麹染成的红米浆,煞是好看,而且可以层层揭着吃。也有在这一天煮芥菜粥的。三月有“三月三”和清明节,制作“清明馃”——一种用鼠麹草掺和糯米粉做成的食品,别的地方也叫“青馃”,但都没有家乡的好吃。五月从初一到初五都有好东西吃,已见拙作《童年琐记(3)》。六月有“六月六”,土地爷的生日,蒸米馃或作馃团。七月有“七月七”和“七月半”。“七月七”炒豆炒米花拌上糖制成块状,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七月半”是祭祀祖宗的节日,免不了也要蒸糕蒸馃。八月中秋、九月重阳,风俗与别处同。十月有“十月十”,同样蒸“千层馃”,也有蒸“菜头(萝卜)馃”的。十一月冬至,十二月过旧年,风俗与全国无大异。但有几种家乡特色的食品,一是“红团”,以红麹染红的糯米粉为皮,以绿豆沙为馅,面上印着“福、寿”字和各种花纹图案,蒸时垫以“鸡蕉”叶,吃起来又甜又香。二是“白糕”,以糯米粉加白糖倒在模子里印压然后蒸熟,吃时糯软可口。三是“水龙”,用豆腐、碎肉、花生末、香菇、紫菜、虾仁、香菜等混合捏成圆状,滚上地瓜粉蒸熟,以后可随时单独或者跟肉一起炖汤吃。还有一种“猪肠饭”,用糯米混合肉碎、花生、虾仁、香菇、紫菜灌进猪肠煮熟而成,比日本的“寿司”好吃得多,而制作成本绝对比超市里卖的进口的日本“寿司”低廉得多。

在我们家里,每逢花生收成,父母便要把相当数量刚摘的新鲜花生果煮熟晒干,我们兄弟姐妹每人分一钵子,当零食,没有菜时也用以下饭。农历七月七日炒豆炒米花时也一人分给一钵。这两样食品可以说几乎是我们一年中仅有的零食了。

(3)童年时代家乡人的生活习俗——住行篇

陈杏德

第三,谈谈住的方面。

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半个世纪以前家乡人也是聚族而居的,这种聚族而居的成片房屋称作“大张厝”。那时,家乡的房屋大多用黏土筑成,但是,如果祖上是发达过的,特别是高官显宦人家,“大张厝”就建得较为华丽。不但横看很宽,前面有围墙和院子,围墙中间和两边都开着门,进了院子可看到用红砖铺成的场子叫做“埕”,而且穿过院子,进入大门可以见到一层比一层高的厅堂和上下厅堂之间的天井。这种华丽的“大张厝”,墙基和门前台阶都用青色花岗石砌成,加上墙壁下半部贴上红砖,其余部分抹上白色的石灰,显得气派非凡。但往往过了几代之后,子孙便破落了。于是,家乡流行着这样的民谣:“红砖白灰壁,肚肠贴后壁;门前砌石,床上没席。”不过,多数“大张厝”比较低矮简陋,只是仍然有“埕”。这种“埕”用处很大,收获时它是晒场,平时是族人聚会和社交的广场,夏天的夜晚又是摆桌子用膳和纳凉谈天的场所。男人们往往端碗饭,搁上些菜,蹲在“埕”子边上一边吃一边谈天;女人们也不乏有端着饭碗到这家饭桌旁瞧瞧,那家饭桌边看看的。晚饭后,如果有人“讲古”或“唱诗”,大家便会听到半夜还不想睡觉。

那时的房屋大多是平房,但卧室都有一层半,这半层的就叫做“半楼”。“半楼”不住人,只当作储藏室,又起着隔热的作用。厅堂和卧室都铺有着光滑釉面的正方形大红砖,铺前先填上厚厚的卵石,起着很好的防潮作用。炎夏季节,白天人们把卧室地面洗一洗,很快就干了,晚上就躺在上面睡觉,十分凉快,也没有因此着凉或以后得关节炎什么的。卧室的门都悬着篾编的卷帘,叫做“篾帘”,既防蚊虫又增加了私密性。大门上冬天大都悬挂竹屏以防寒风,这样,大门尽管开着,人们进进出出也只要掀掀竹屏就行。农民家里储藏稻谷、花生、白沙糖之类大多用很大的瓮子,既防鼠又防潮。粮食多的富裕农户则多数建有一种称为“合”的木板粮仓,状如一人多高,一人多宽,下面垫高,旁边紧贴墙壁的大箱子,只是插在四根柱子上的厚厚的木板可以自由地插上或取下。厨房里也有存放食品和餐具的厨柜,但人们更喜欢把菜肴装在竹篮里挂在从房梁垂下的铁丝上,铁丝中间串着瓦片或斗笠状的铁皮,这样,老鼠和猫都偷吃不到。

为了防御土匪来犯,许多“大张厝”的一头或两头筑有三四层高的“枪楼”,墙壁上挖着许多枪眼,既可瞭望,又可射击。如果族中配备有几支土枪,小股土匪来袭,是可以抵挡一阵的。

真正的楼房也有,被称作“洋楼”。好的“洋楼”用砖砌成,三四层就算很高了。农村里有钱人的“洋楼”仍是泥土墙,只不过有的外面包裹着砖块以防风雨侵蚀。洋楼的楼板是木制的,还有骑楼悬在墙外。至于钢筋水泥楼房则在农村

里我没见过,在县城里也是风毛麟角。水泥当时家乡人叫“红毛灰”,意思是“红毛”(西洋人)传过来的石灰。镇上和县城里的商店大多只有一两层,三层的砖楼就是很大的商场了。

除了聚族而居的“大张厝”外,也有因人口增加而另外建造的小屋,大多用红黏土板筑而成。穷人家的小屋甚至用预先印压的土块垒成。不靠山没有红黏土的地方就挖开田里表层土壤,找到下面的黏土层挖起来筑墙。

虽然现在农村里砖房和钢筋水泥楼房日渐增多,但这种土墙房子甚至楼房依然不少。其实这种泥土房冬暖夏凉,而且很坚固,百年老屋,房梁和屋瓦都换了,往往墙壁仍然很好。我想,这也许是家乡人偏爱土墙房子的重要原因吧。

最后,简单说一说行的方面。

六七十年前,家乡已有通向省城的公路,但汽车很少,更没有专门载客的。溪流从县城向东北入海的一段较宽较深,可以通过人力拉纤行驶运货的小船,但要坐船则要去邻县莆田。火车更是没有。这样,普通人出行,不管多远,都得走路。据说以前富贵人家出门有骑马的,不过从我记事时起就没见过。自行车叫做“孔明车”,骑的人有,但少。我所见过的有钱人出行大多坐人力车,更有钱的还坐一种绿色的封闭的轿子。夏天时流行一种家乡人戏称为“猪屎夹”的凉轿。它实际上由一张竹靠背椅加两根横杆构成,上面撑着一把伞状的顶盖,有点像拾粪人用来夹猪粪的夹子。我小时经常看到一股股军队从公路上走过,当兵的裹着绑腿走路,军官及其太太或姨太太则坐在由抓来的民夫抬的“猪屎夹”上。军官们戴着宽沿帽,穿着长皮靴,他们的太太或姨太太浓妆艳抹,穿着高开叉的旗袍,登着高跟鞋,有的还架着二郎腿,俾倪一切。部队后面有时还押着绑成长串的被抓的“壮丁”和大群被抓去挑担的民夫。国民政府的军队如此之腐败,无怪乎以后要兵败如山倒了。

下载忆儿时阅读答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忆儿时阅读答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忆儿时(初一期末记叙文阅读题)(精选)

    忆儿时 林海音 ①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

    又忆儿时豆角香的杂文随笔

    进入农历三月底,小麦的穗子都摆齐了。此时正是小麦扬花灌浆期。清风徐来,麦浪翻湧。一浪未平,一浪又起,一浪盖过一浪,麦浪后浪推前浪。时光倒回到了童年时代,每当这个时候,正是吃嫩......

    忆读书 阅读答案

    《1、忆读书》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 代著名 作家, 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诗集 , ,译作有 。 2.与作者有关的古代诗词有王昌龄《......

    忆读书阅读答案

    忆读书阅读答案 导语:读书使人明智。闲暇时多读读书,既能增长见识又能打发时光,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

    忆读书阅读答案六年级

    篇一:忆读书阅读答案六年级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 代著名 作家, 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诗集 , ,译作有 。2.与作者有关的古代诗词有王昌龄《芙蓉......

    忆外婆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8分)忆外婆 ——一张照片勾起的回忆 石海红①这张照片摄于两年前,玄武湖边,一排粗壮的柳树下,远远的长凳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位老人,背有些佝偻,双手背在身后,轻轻地......

    儿时游戏

    我的童年游戏 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回忆,而这段回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或许就是我们童年时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游戏,我们将自己房子这游戏中,......

    儿时谜语

    【儿时谜语】1.朝天一个洞,里面热烘烘,进去硬邦邦,出来软绒绒。答:烤红薯。2.毛对毛,肉对肉,一宿不挨就难受。答:眼睛。3.一物七寸长,小姐带他上绣房;半夜里来流出水,只见短来不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