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为学习方法寻找理论支撑
如何为学习方法寻找理论支撑
木青
拆书帮曾经对工具和理论有极为精彩的描述:工具唯有赋予理论才有生命力;理论唯有结合实操方法才有意义。
《学习之道》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它介绍了某些独特的方法,而是它将平常的学习方法化腐朽为神奇,赋予这些“传统”学习方法生命力,核心关键就是:
1、为学习方法寻找理论支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为现有的大脑、心理理论寻找实践方法,让理论真正落地。
这本书的成功,这本书的思路,其实也是每一个学习者的思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理论+方法”,即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但很多人,或者说,跟我请教高效学习方法的绝大多数人,问的都是怎么做,似乎知道了方法秘籍,就能精进逆袭,但实际上,人是追求意义的怪胎,仅仅告诉怎么做是不够的,最可怕的是,很多人一个方法打天下,但绝大多数方法,是有适用条件的。
读这本书,或者说掌握学习方法,必须要牢记两点:
1、学以致用,知道再好的方法都没用;
2、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反思,这个方法为什么有用?【这种反思、提问的能力,也就是之前反复强调的提问能力和解答能力】
书中第9页“为思维加力”提出的通读章节,能够打造思维钩子,强化深度阅读效果,读到这里:
1、你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吗?有没有体会到效果?
2、如果有效,为什么会有效呢?
这个方法我尝试了,现在也成了我学习阅读的一个习惯,因为它真的有效,我查了一些资料,找到几个支撑的理论。
1、人脑天生追求完整性,会对不完整的东西寻求补齐(格式塔效应),所以简单的预读会促使大脑渴求剩余信息;
2、预读会搭建整体框架,从啰嗦的信息中抓住关键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就精读,我们就会被大量的知识淹没,局限在具体的知识点,而看不到全貌;
3、皮亚杰的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发展有同化和顺化两个过程,同化是指将信息融入已有知识结构,而预读构建的知识结构将会极大方便对信息的整合、吸收。
4、问题促进。每一个小标题或者章节后的问题,都可以轻松引发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思考。…… 如果深入分析,理由会很多。而这些分析,会让这个方法更加有效,让我们把握这个方法的关键,而不是按部就班的预读一遍,然后,效果很差,甚至没有效果,再简单的下结论,这个方法不适合自己。
今天的问题来了:
1、对于这个方法为什么有用,你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2、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它为什么有效?如果想不出原因,可以只分享方法,大家一起寻找原因,让方法更有效。
预读的优势
抓取重点,可以快速找出自己需要的内容,有针对性学习。
对整本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合书,可以知道作者具体讲的事情。
粗略阅读,内心抗拒较小,此过程也是快速删选的过程,对能够引起内心感受的内容,后期阅读会更加专注。
预读可以先在心中形成大致的框架,使认真读时可以梳理知识点,将其分类,对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可以降低对新知识是否掌握的恐惧感,了解难点,为仔细阅读提供驱动力。
2.好的学习方法
先快速预览,根据需要画思维导图;再根据重点仔细读一遍,完善导图;最后补充导图未完成部分。
预览结束,根据作者提出的问题,整合从书中所看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问题去验证,加深印象。
“攻城略地”式阅读法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2天4天7天甚至更久之后,将之前阅读内容不太容易吸收的重读,短内用检视阅读建构格式塔,可以对内容建立认知体系,并降低调动记忆的难度。
AutoCAD法
20%新知识+80%回想记忆,课间和晚睡前,快速回想这节课这一天学到了什么。
赛博学习法:一种动态学习过程
我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这个话题,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接下来要说什么。
“专业问题是什么”。
针对这些信息,我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篇文章里哪些是重要信息。
针对这些信息,我该如何进行改诉和总结?
我应该如何组织这些信息?
我如何用图标来说明这些信息?
对我而言,这些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这些信息怎么才能与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
对话,针对所学材料提出一系列问题
通过信息整理再整理,以及在新材料与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第二篇: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
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也翻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到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内部世界的知识得到发展,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应.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维果斯基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自已的贡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认知主义理论相比,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更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更加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被看作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有效地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引导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并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了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为真实的揭示学习的规律奠定了基础,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2、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著名教育家布卢姆。他对传统教学理论过分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提出批评,认为所谓学生成绩的正态分布是人为造成的,并没有必然性,提出了掌握学习策略。布卢姆指出,除2%~3%感情和身体上有缺陷的学生和1%~2%具有超常能力的学生外,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在任何时问和地点,学校都可以向几乎所有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如果他们打算这样做的话”。该理论充分利用反馈——矫正程序,经常利用形成性测验提供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难点或没有掌握的内容,然后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并辅之于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等多种矫正手段,最终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对学习内容懂得掌握。
在教学实施策略上,布卢姆认为,不管教师的工作做得多么有效,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会出现一些误差,前面的误差会与后面的误差混合起来,这样累积的结果就会积重难返,影响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和成绩。他强调集体教学必须辅之于不断的反馈和对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在实施反馈策略上,要求进行形成性测验、提供反馈信息、为学习定向、加强质量监控;在矫正策略上,要求有小组活动、个别指导帮助、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等环节。
布卢姆的教学理论大大地冲破了只有好学生才能学好,差生怎样也不行的陈旧教学观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思想基础,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3、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啥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针对比奈(Binet)和西蒙(Simon)的智力测验理论而提出。加德纳认为,智力测验的频繁使用,使得它把人分类并贴上了标签,用来判断人的弱项和短处而非强项和长处。心理测量学家花了太多的时间给个人排出名次,而很少考虑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加德纳说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测量的东西,仅仅是语言和数学逻辑。在加德纳看来,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最有价值产品的能力。智力是以组合方式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他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因此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一个人除了言语/语言能力和逻辑/树立能力两种基本智能之外。还有七种智能,即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等九项智能。
言语/语言智能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顺利而有效的利用语言描述实践、表达思想并与他人交流。
逻辑/语言智能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视觉/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图形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音乐/节奏智能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歌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身体/运动智能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
人际交往智能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作出适当反应。
自我反省智能指的是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较好的意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个性等,并且有意识的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
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植物和动物)以及对自然世(云朵和石头等形状)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这种智能在过去人类进化过程中显然是很有价值的,如狞猎、采集、种植等。存在智能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的倾向性,如人为何到地球上来,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是怎 样的,再另外星球上生命是怎样的,以及动物之间是否能相互理解等。
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方面变得聪明,这一全新的智能理论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加德纳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的设想,即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智力特点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确立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佐藤学“课堂教学三范畴理论”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种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过程。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种种要素的复合体,也是种种过程的复合体,拥有其内在逻辑而发展的动态结构。他说“课堂教学的实践可以理解为由三个范畴构成的复杂活动。第一范畴,构成教与学这一文化实践之中心的认识形成与发展的活动范畴。第二范畴,构成介于教与学的认识活动之间并促进该活动的人际关系的活动,形成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这一范畴。第三范畴,是在该活动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自身关系中构成的。在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不仅构成同客体世界的关系,确立、维护人际关系,而且生活在自身世界中,展开着探索自身的存在证明、改造同自身的关系的实践。”“传统教学论仅限于第一范畴(认知过程),而失落了第二范畴(社会过程)与第三范畴(内省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交互主体”关系,而不是什么“主导主体”关系。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创造能够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应答性的“互动性学习环境”。就是说,不是单向的聆听教师的讲解、背诵教师讲得内容,而是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应答的“互动性学习环境”。归根结底,课堂教学将从教师——学生系统转变为学生——应答性环境系统,这就是我们强调的从“灌输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基本要求和涵义。佐藤学的课堂理论深刻地剖析了课堂教学的实质,为建设现代化的课堂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成为新课堂建设的引领者和指路人。
5、知识分类学习理论
知识分类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个结果。由于学与知的关系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的的关系,研究学习的分类,自然也会涉及到知识的分类。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可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等五类。20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从“我们所知道的多余我们所言传的”的前提出发,推断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可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所谓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知识而导默 会知识则是指不可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那部分知识。人类的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而且有着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特征:默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是情境性的和个体化的,常常是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是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的;默会J知识是不能被加以批判反思的。由明确知识到默会知识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完成,是明确知识的融会贯通;而由默会知识到明确知识的学习,是默会知识的逐步清晰和外现,它丰富了学生的明确知识。至20世纪80年代,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学生的知识概括为三大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皮连生教授认为,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这是目前对知识的一个最佳的分类。
6、斯腾伯格三元成功智能理论
同样颇具影响力的是1985年由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适应、选择和塑造环境背景所需的心理能力。该理论由三个子理论:背景子理论、经验子理论、成分子理论构成。背景子理论指出要从发生的背景看待智力。经验子理论强调个体应付新事物的能力和加工自动化的程度高度依赖于经验。成分子理论是斯腾伯格的信息加工模型,包括三个基本的信息加工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斯腾伯格认为正是个体在这三个成分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信息加工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个体间智力的差异。然而,从智力的内隐研究出发,斯腾伯格认为三元智力仍不足以解释现实社会中的人类智力,因此,1996年斯腾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实用和现实取向的成功智力理论(又称成功智力的三元理论),强调智力不应仅仅涉及学业,更应指向真是世界的成功。他认为成功智力有四个关键元素:(1)应在一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内,按照个人的标准,根据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定义智力;(2)个体取得成功的能力依赖于利用自己的力量改正或弥补自已的不足;(3)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其中分析性智力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或比较和对照的能力,也是传统智力测验测量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面对新任务、新情境产生新观念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把经验应用于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4)智力平衡是为了实现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传统智力所强调的对环境的适应。斯腾伯格还强调,成功智力的基础是跨越文化普遍存在的智力加工过程,即三元理论中曾经论述过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元认知成分,它负责计划、监控和评估。
斯腾伯格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来证实其理论,给果发现确实存在着源自于同样信息加工成份的三种不同的思维能为: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并且发现,传统的教育只重视鼓励学生记忆和分析的分析性智力,不利于发展创造性和实践性智力;如果能够以与学生智力模式或者思维类型相匹配的方式进行教育和评估,学生将表现的更加出色。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相似,斯腾伯格的理论同样拓宽了传统智力理论的狭窄视野,发展了人们的智力观和评价观;同时,这种多侧面的理论也更符合人类智力复杂性的特点。而斯腾伯格的大量实验,不仅为其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理论更为流行,也改变了许多人传统的教育观念,并引发了一系列教育实践,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的广泛欢迎。
7、叶澜“课堂生命说”
叶澜教授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理论,开创了新基础教育的先河,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叶澜教授认为,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探讨问题,实用教学论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在心理过程的分析,社会学的眼光集中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描述上,他们都缺乏带课堂教学本质的理性的认识。她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是他们生活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限于认识的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命。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具有生成型的特征”。我们只有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显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第三篇:大学学习方法与理论论文
大学的学习方法
一、大学生研究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每个大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据专家们估计,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7~10年就要翻上一番,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必然会遇到不熟悉的新知识与新技术。那时他们便不得不独立地、迅速地理解它、掌握它、运用它。因此,大学生从现在起就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学习己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此,探讨最佳的学习方法已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
国际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1979年在一篇关于学习问题的学术报告《学无止境》中指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代学习的不足,导致了人类状况的恶化和人类差距的扩大,我们的学习方法是令人震惊的落后,这种状况使个人和社会在对付全球问题所提出的挑战方面,仍处于全世界都不发达的水平,? ?学习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我们一切问题的问题,这是因为这种失败限制了我们对付许多全球性问题中的其他每个问题的能力。”如此看来,学习对于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主体人群一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大学生迈人大学校门之后,必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许多不适应。第一,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特点。大学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同中学有许多不同。虽然近年来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但总体来说,应试教育的模式并没有实质改变。导致其十几年的学习,是在外界强大压力下的一种被动的、非自主的学习。进人大学后,展现在其面前的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过去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学习方式,无法应对。因此帮助、指导大学生学习、研究、掌握学习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学习素质、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人才素质、能力结构中最为重要基本的素质、能力,是自我提高素质的素质、自我提高能力的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完成专业的学习任务获得学历证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西方一些学者把学会学习看作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编着的《学会生存》中指出:“大学期间,最为重要的任务不在于掌握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学会学习;不在于学问有多深,而在于掌握做学问的方法。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技能,才能面对新知识、遇到新情况而心不发虚,从容应对”。第三,传统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死板教条,所培养的学生一是观念、知识陈旧;二是不具有独立学习、钻研的能力;三是造成其中一部分人厌恶学习。因此,这样的学生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很差。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置身于社会当中的人也应当不断发展,只有这样,个人才能适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人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研究财务管理。
二、学习方法观念差异导致不同学习效率、效果的分析有调查表明,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看法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学习观影响着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率。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只要有学习欲望就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一定好;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效率就越高;勤必能补拙;只要智商高就能学好等。这些观点均或多或少存在偏颇,如:“只有要学习欲望就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诚然,学习是自觉的行为,不想学习,即使勉强坐在书桌前也不会见效。但是,有学习欲望和勤奋精神的人仅凭兴趣随意进行学习,往往也是效率极差的。有研究表明,当努力达不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成绩不会好;但当学习时间过多、负担过重、焦虑过甚时,会产生超限压抑,学习成绩也会下降;只有努力适度,才能取得最佳成绩。如何掌握这个“度”就是科学学习方法的问题。学习者应根据有关学习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所阐明的种种事实,努力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1)阅读方法;(2)记忆方法;(3)听课方法;(4)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5)应试方法;(6)引起学习欲望的方法:(7)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8)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等。充分利用这些方法,可帮助学习者进入有效而协调的学习状态。因此,上述的一些学习方法的观点基本上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科学的学习策略的运
用和培养。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在学习中,人的智力因素要想发挥最大效能,必须要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即科学的学习策略。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特点,对学习过程作出切合实际的规划,选择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习是一个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阶段。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加涅利用现代信息理论提出的学习模式为我们研究学习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模式,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其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学习事件所构成。加涅认为,学生的每一个具体和完整的学习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和反馈等八个阶段。总结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模式,应为四个阶段:即动机阶段系统、学习的执行系统、学习效果的信息监控系统与反馈系统。而动机阶段显然与其他阶段有所不同,他是学生学习的驱动系统,学习的动机、期望越强烈,其学习的驱动力就越强。而其他阶段是学生在具体实施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与相应心理因素相结合的学习程序,该程序包括了学习的执行与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系统。
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比较常见的内部动力机制有三种;自身动力、外在影响与环境压力。自身动力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对未来理想的憧憬而产生的。这种动力最持久。外在影响是外界因素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这种动力只要持续保持吸引力,便持久。另外,外在影响也常常与自身动力相交融。环境压力是外在的客观现实对学生产生的压力,迫使其从事学习活动。应该说这三种情形均可促使个体进行学习转化为动机,但环境压力不能持久。只有自身动力才可保持持久。在学习动力阶段,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非常现实的内在因素,学习者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定向关注力和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一种直接的外在表现,是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顽强、投入状态。
四、学习策略的掌握
形成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和积累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这些成功的学习经验对他们的后续学习的帮助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后续的学习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要比先前的学习深得多和广的多,后续的学习效率将比先前的学习的效率也要高得多。显然没有成功的学习经验的帮助,后续学习是难以进行下去的。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习目标而使用的策略。学习策略不是将学习方法与学习信息监控与反馈的简单堆砌,而是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因此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学习策略。但不同学科学习策略学习执行与学习监控的共性之处,都应对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者在面临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学生在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状态,会给他们使用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有力的影响;同时,学生知道自己拥有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的有效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状态。(2)分析学习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订学习计划。
学生在完成分析学习情境的步骤之后,如果说,这种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答案,学生应该制订出学习计划,即确定学习的步骤,安排学习的时间表,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几部分,列出可能需要的学习方法。在选择学习方法时,学生会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的有关因素与学习方法的关系。(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的行为。执行学习计划也就是实际地使用学习方法并监控学习的进程。监控学习的进程,其实就是根据确
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一旦学习开始进行,即意味着在执行已经确定的学习计划和使用已经决定选用的学习方法。当然,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监控性地检查自己所有的学习行为,并不断地把有关的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和检查,以估计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4)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总结性地评价学习的效果,其中包括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具体的学习活动结束以后,学生将会总结性地评价一下为这项学习活动所确定的学习计划与选用的学习方法实施后达到的学习效果情况,作为这次学习的反馈和下次学习的准备。对于学生来讲,某一种成功的学习经验,仅仅是他们解决某一类学习问题的“套路”。这种“套路”的适应性并不是很强,它只能适用于与“经历过”的相似的情境。这也就是说,这种经验的可迁移性差。因此要使成功的学习经验可迁移性得到加强,要设法把其转化为一种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策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从学生的学习开始到学习策略的形成,这个过程决不是立刻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学生经过学习,逐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技巧,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这是学生从学习到形成和发展学习策略的“量变”的过程。当然,这种“量变”是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这些成功的学习经验,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内化,才能真正形成学习的策略。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策略是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以最有效的方法、最简洁的途径实现学习的目标。毫无疑问,一旦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就学习策略本身而言,它是伴随者学习活动的展开形成的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为提高学习的效率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沟通的操作系统。任何形式的学习都要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的学习策略的作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将学习方法具体地应用起来。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许多学习策略,这些学习策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运用的,学生会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期望的学习目标灵活地选择、应用和调整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它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学习策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通用的学习策略、学科学习策略。通用的学习策略包括:信息选择策略、高效记忆策略、信息编码策略思维策略、元认知策略、阅读策略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学习专业学习条件下,运用学习策略科学调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并使之在具体的学科学习中不断地总结发展。
总之,学会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新观点,对大学生更是如此。所谓学会,不仅仅指学习者要善于选择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方式,也指学习者要使自身的学习活动符合自己的个性。构造趋向于目标的步骤,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自如地开展学习,并能及时反馈,进行自我调控。学会学习对大学生来说,其实质性含义就是在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即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走出校门,都能自主、自觉学习。因为,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
第四篇:为“三集五大”提供人才支撑
为“三集五大”提供人才支撑
解决问题:
全程规范管控纳入业绩考核
10月17日,在重庆江北供电局鱼嘴实训基地内,一名市场化用工人员一只手稳住隔离开关,另一只手从工具包里拿出螺栓,小心翼翼地进行安装,并用扳手使劲拧紧。这是重庆市电力公司“固本强基”实作考试现场的一个镜头。
目前,在重庆公司的市场化用工中,存在用工形式混杂、“混岗”现象未完全消除、用工结构和员工素质不适应发展需求等状况。该公司通过对现有总人数、人员年龄、职称、技能水平等摸底后发现,市场化用工管理在思想认识、管控力度、闭环监督、用工策略等方面,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人才强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影响‘五大’体系建设,危及安全生产与企业和谐健康发展。”重庆公司人资部负责人说。控总量、调结构、优配置、强责任、防风险,成为该公司解决问题的思路。
重庆公司搭建起管理执行和市场化运作两个平台,对市场化用工实施集约管控、精益管理、合法运作。
跟抓安全生产一样,市场化用工管理被纳入重庆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人业绩和企业经营责任制考核,如果不达标,评先创优表彰“一票否决”。该公司还出台相应的用工审计调查制度,加大对违规情况的追究处罚和曝光力度,将用工管理专项审计纳入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范围。
找准定位:
界定用工层级减总量除风险
对市场化用工的科学管理,关键在于找准其在企业内的定位。
重庆公司市场化用工平台多,“同体派遣”和劳务派遣管理费用收取标准不一致。该公司界定主营业务层级,厘清主营业务各类用工的界面,明确市场用工配置方式和标准,稳妥推进以业务外包为主、劳务派遣为辅的用工方式,减少用工总量,解决“混岗”问题。
广汇劳务公司是重庆公司市场化用工的主要企业,其业务范围包括辅助不外包的主营业务、可外包的主营业务和新兴业务。主营后勤服务和社会通用服务业务,重庆公司则选择3至5家具备实力的社会服务公司承揽,各种用工形式业务范围层级清晰。
9月1日,广汇公司綦南供电局分公司成立,负责承接该局的农电用工等业务。主营低端业务直接用工的平稳转移,减少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总量。10月份,广汇公司将完成在璧山、北碚两个供电局的业务试点。到2012年,这种业务承揽方式将覆盖重庆公司所属的各供电局,并在部分供电公司和直属单位铺开。
畅通渠道:
提升人员素质优化内部循环
9月15日,广汇綦南分公司员工领到当月工资,发现收入提高了。“以前根据工作岗位拿单一的劳务费,如今加上绩效,多劳多得。”一位员工笑着说。
收入的增长,是伴随着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来的。重庆公司开展“固本强基”专项普考,全面提升存量人员素质。以前,员工培训计划是部室或车间统一报的,不一定每名员工都能得到优质培训。现在由劳务公司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分批次、全员化培训,覆盖面更广,专业性更强。从10月起,广汇綦南分公司分批次组织在各供电局本部工作的专责、供电营业所所长及专责等竞争上岗,通过竞争形成内部良性循环。
加强市场化用工管控、改进用工方式,也使这些员工对自己的状态更满意。
“成立分公司,找到了‘组织’,工作起来轻松多了。”
“能够凭实力使自己在职务上有所提升,确实给力。”
“关键是有了自己的品牌,归宿感更强了。”
根据岗位、责任、价值等要素,重庆公司疏通了市场化用工人员成才渠道,并对缺员单位按照“退三进二”、超员单位按“退二进一”的方式输入新鲜血液,在合理减员的同时,优化市场化用工结构,避免人才断档。
第五篇:为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
为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
—— 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吴向东教授
2014年09月28日 11:31:26 来源:《求是》2014/19 作者:李文阁 魏天舒
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中央高度重视,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掀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为了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我们专门采访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向东。
记 者:中国梦和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两个热词,甚至也是倍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两个词。您认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什么关系?
吴向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已经成为我们当下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两个重大概念,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梦想,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中国梦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使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实际也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第一,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构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现的制度安排。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这“三个自信”说到底就是核心价值观的自信。第二,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毛泽东早就指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想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空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加需要中华儿女的团结和谐、同心协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因为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有机融合的,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记 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后,思想理论界高度认同,但也对三个层次的划分还有不同的认识。您怎么看?
吴向东:的确,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三个层次的划分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意见。这表明理论界对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着严肃认真的思考,会有助于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研究。
第一,现有的表述反映了当前社会各方共同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此后,理论界在研究过程中,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进一步的提炼、概括,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持续展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述。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不是心血来潮之作,而是经过充分讨论和酝酿,是当前社会各方共同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
第二,核心价值观应该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统一。价值观总是与一定的主体相联系。在一个现代国家内部,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并居于社会之上的力量;社会是由公民个人组成的,“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公民个人具有独立的主体性,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的价值目标和取向,无疑要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表述是开放的。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与理论总结的反复转换、相互推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事实上,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经过了从春秋末年到西汉时期四百年左右的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经过了从14世纪文艺复兴,经过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到18、19世纪真正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和制度的内在精神,也有近四五百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
记 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有人认为,富强、文明、和谐、公正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是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它们似乎并没有清晰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性质。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吴向东:当然不认同。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排斥或者否定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不排斥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恰恰相反,它本身就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离开了这种吸收借鉴,社会主义价值观就失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就成为游离于人类文明大道之外的东西。但是,吸收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尽管用词一样,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价值理念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都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其社会主义性质就体现在这些价值的独特内涵,以及它们所蕴涵的价值基础、价值立场之中。
比如,尽管每个国家都追求富强,但我们所说的富强不是国强民穷或者民富国弱,不是少数人剥削多数人而富裕,也不是不可持续的富裕,而是意味着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意味着共同富裕,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说的和谐,与传统社会那种等级森严、差异一体式的和谐不同,它强调的多元主体以及各种关系在实践中各安其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在更高层面上达到和平、融洽、协调、有序的状态。它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关系的真正和谐。我们所说的公正,不仅强调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社会身份上的平等,而且强调经济领域中的平等,通过消除资本主义的形式平等带来的实质不平等,最终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全面发展,其实质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所蕴含的价值基础是集体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核心价值观,如马克思所说,“都没有超出利己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人,即没有超出封闭于自身、封闭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和自己的私人任意行为、脱离共同体的个体。”也就是说它们的价值基础是个人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都是基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强调它们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和谐共生。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进言之,只有在集体主义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价值及其之间的关联才能得到有效支持和阐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纯粹观念,自由和平等是交换价值过程的各种要素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自由和平等等这些价值,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观念反映,说到底反映的是资本的逻辑和权利,表达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对人民群众来说,具有虚幻性。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观念反映,表达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所说的自由,是人民的自由,是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平等,是人民的实质平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法治,是人民的法律来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记 者: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您如何看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关系?
吴向东: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国家制度体系,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关系问题,本质上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关系问题。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提供了价值理念和价值支撑。核心价值观是制度的灵魂,一种制度体系就是围绕某种价值观实现的制度安排。价值观上的变革会推动人们去改变他们的社会安排和体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提供了国家治理层面、社会治理层面和个人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规范了治理目标,引领着制度的变革和创新,为国家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起着定向导航的作用。比如,公正,作为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之一,一方面,必然要求社会治理体系去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价值评价标准,可以用来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与程度进行评判和规范,以对治理体系不断进行调整,使之不断走向程序化、规范化。
其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最可靠的路径依赖。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是一种制度里的公民。当价值观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安排,它必然会真正成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并通过制度的稳定性和强制性,使制度内含的这种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的价值意识和行为方式,从而真正为人们所认同和践行。因此,我们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行深层融合,转化为现实的国家治理体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并引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制度、政策和规章体系的方方面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在各种具体的制度安排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这样,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就会真正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记 者: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他还特别强调,培育核心价值观,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美德。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弘扬传统美德?
吴向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价值观具有时代性,也具有民族性。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如毛泽东所说,“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涵养与弘扬。
培育核心价值观,特别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是因为公民的价值规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中无疑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比如,“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君子喻于义”、“言必信,行必果”、“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这些传统美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的价值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丰厚滋养。
同时,我们也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就整体性质而言,是与农业文明和宗法制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与缺陷,集中反映在德性与知性、道义与功利、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紧张、对抗。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这种尊重,是给以历史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核心价值观也正体现了历史的这种辩证法,它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超越。坚持文化保守主义,否认对传统文化进行超越,与坚持文化激进主义,否认传统文化的价值,二者分享的是同一种思维方式,犯的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