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逆向思考的艺术》有感
读《逆向思考的艺术》有感
水金
徐老师在一次动态中为将来有志于从事证券行业的同学推荐了100本书,为了早日能实现财务上的自由,当时我把这些书记了下来,并且或买或下载了那些书籍。我利用晚上的时间已阅读了5本,并且都做了必要的笔记(别人在双11剁手,我那天买了10本大的笔记本,呵呵,也许是受到逆向思考的影响吧)。现在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逆向思考的艺术》这本书的一点感悟。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头号“逆向思考者”——汉弗莱·B·尼尔,在书中他提到,驱使他走上探索之路,并最终形成相反意见理论,是因为他目睹了大众在追求“战胜股票市场”方法的过程中遭遇的失望和幻灭,他认为市场操作中的亏损并不是系统造成的,而是交易者或投资者本人出了问题。全书围绕着“当所有人想得都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这一论点,通过大量的引证和讨论美国历史中的经济或金融有关的问题,论证相反意见理论存在的真实性,以及市场投资者逆向思考的必要性。
首先,我认为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摆正了我投资的心态。今年初涉投资的我,买了招商医药基金,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市场一片大好,我也是看着每天基金都有盈利,不断追加投资,而在七八月份眼瞅着不断亏损,又急不可耐把基金赎回来,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愚蠢。
尤其我在看了《逆向思考的艺术》,知道那是典型的大众行为,追涨杀跌。书中明确提到,这本书并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进场,什么时候离场,但它却能给你一种意识,随时判断目前的形势,逆向思考,尽可能地避免错误。既然追涨杀跌是大众行为,会带来灾难,那么逆向思考,我想也许追跌杀涨可能更有利(即在股票或基金低价位的时候买进,而在高价位的时候保持清醒,设定止盈点,切勿贪婪)。这正好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要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正好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的我如果看到某一天大盘及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我会非常开心,因为我在今天买入基金的话会获得更多的份额。
其次,我认为逆向思考是训练思维方式非常好的工具。以前我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是单向的,而且通常是狭隘的,而现在的我更关心的是问题的相反方向,因为这往往是问题的突破口。比如我现在刚工作,我不仅向老师傅学习一般步骤,而且我更感兴趣的是问他们这么多年的工作,他们犯的错误有哪些,然后对于他们犯过错误的环节足够的重视,很少犯错,老师傅们都说我上手快。
作者在书中还幽默地提到,运用逆向思考,可以得出一个股市赔钱法:
一、对交易行报价厅里的流言蜚语信而不疑;
二、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特别是内幕消息;
三、如果您不知道,那就猜吧;
四、随大流;
五、没有耐心;
六、贪婪地等待最顶部那l/8美元的价格;
七、以微小的保证全比例交易;
八、固执已见,不管是对还是错;
九、永远不离场静观;
十、拿回小额利润,忍受大额亏损。这些所谓的赔钱的行为,正是大众在市场的表现,而在股市中能获利的只有少数人,因为他也获利你也获利,哪有那么多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必然源于公众的愚昧和狂热所以在大众趋同时,切记停一停,也许逆向的行动会更有利。
最后,这本书写的一句话我深以为然,“如果您打算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那么最好不过的办法就是一边学习它,一边写作这一方面的文字。”正是由于我在阅读这些经典书籍是做了笔记还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我发觉这些走在价值投资这条道上的大师们的思想有太多相似点,现在我也能自己尝试写一些有关芒格,林奇他们所持的观点的感悟。希望大家在看书的同时,也能把笔动起来,这样绝对能事半功倍。
作者为微信理财群成员:水金
第二篇:读《逆向管理·先行动后思考》有感
读《逆向管理·先行动后思考》有感
业务管理-罗黎元
我们做事的思路和工作生活常被教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智者”先思考后行动,事半功倍。而《逆向管理》作为一本管理类书籍,却反其道而行之,告诫我们:要勇于尝试和勇敢行动,先行动再思考,去实践中摸索,“实践出真知”.为什么《逆向管理》要推崇先行动后思考,为什么要提倡由外而内的原则,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启了《逆向管理》的阅读之旅。
通过阅读,作者在娓娓到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同时,我也从中受之感悟,现讲其中一二分享如下:
1、知行合一:从行动完善改变认知开始
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课,依然没什么卵用?为什么我们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因为没有行动。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在认知为王的时代,我们愈要行动。
对于职场中的人,任何目标都需先开始行动,一有行动都会带来认知的变动。如,你本来腼腆不爱说话,当你想改变时,你开始去主动找人聊天,此时大脑就开始困惑:我到底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人呢?于是这种新旧行为上的冲突就促使你去思考,新行动以及他所带来的成就会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动方式。如,你主动找人聊天后发现工作沟通更顺畅了,于是你就会坚持下去。这样就会改变你过去的固有行为和思维,新的行动和认知也达到了一致。
从行动中来,再到思考里去!让我们从行动中找到问题,再从问题中去思考,再从思考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彻底打破传统固有的模式。
2、完美蜕变:突破自我,不断提升
我们周遭的环境正在快速变化,工作中,部门业务转型随之带来的是组织架构与团队规模的变化,团队成员变化需要我们建立新的团队协作关系,升职或转岗需要我们适应新的岗位角色等等,面临变化时,我们需要主动求变,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升。而不是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并相信做这些事才是最有价值且最重要的事,从而陷入能力循环陷阱中。那么如何实现自我提升呢?
首先,无论我们担任什么样的角色,都要跳出自己的日常工作,培养自己的远见。科技发展已经极大改变了公司管理层级上的分工,只要你愿意,即使你是一线员工,也可以查看行业最新数据分析结果及发展报告,了解我们公司所处状况以及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将自己的工作与部门乃至公司战略相结合,坚定自己的目标,提升自己在团队的影响力。
其次,准确区分领导与管理,管理是确保团队正确地做事情,而领导是确保团队做正确的事,领导的核心在于,关注组织外部。而大多数管理者恰恰只专注于管理,即关注组织内部,而忽视组织外部,从而导致无产出,无成绩。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持续有效地与外界沟通交流以获取信息。
第三篇:读艺术美学有感
读《艺术美学》的感想
艺术美学是在美学与艺术哲学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得以形成的。
艺术美学就是在研究和解释人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所形成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具体来说,艺术美学研究“人、物、思、象、境“。
人,即审美主体,是面对艺术世界而具有审美情感的人。物,即审美对象,是纳入人的审美视野的艺术现象。思,即审美活动,人的审美活动表现为人的特殊思维方式,也称作情感判断、审美判断,属于审美之思。象,即艺术审美形态,指人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审美判断所生成的意象。境,即艺术审美境界,指人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审美判断所达到的精神与思维境界,不同于审美表象。这五个基本范畴以艺术审美活动为核心,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审美关系模式。
艺术美学的核心概念是艺术美,而美与艺术则是理解艺术美的基础。艺术美不是艺术与美两个术语简单相加形成的概念,而是处于审美状态中的人与艺术对象相互融通所形成的东西,是在人与艺术构成的审美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境界。
它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艺术美是艺术审美领域中的价值存在。
第二,艺术美是艺术对象与审美主体的情感遇合。
第三,艺术美体现出人的艺术审美境界。
第四,艺术美是人的情感判断活动中的当下状态,不是过去形态或将来形态。《艺术美学》还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西方和中国的艺术美学发展概况。并且逐一分章详细分析了“人、物、思、象、境“这几个重要研究内容。
读完《艺术美学》,我感觉收益颇丰,此书让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总之,意犹未尽,还会反复拜读。
第四篇:读《思考致富》有感
读《思考致富》有感
上个月看完了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其中谈到了很多成功者应具有的素质及迈向成功的方法与步骤,感触很深,下面拿来同大家一同分享。
拿破仑.希尔花费了二十五年时间研究五百多位百万富翁,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成功法则》。1937年,希尔辞官之后,写出了著名的《思考致富》。书一经出版,立刻产生了轰动效应,其影响力和地位已超过了《成功法则》。他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成功的方法:这本书不是教人模仿成功者的特质,而是运用具体的步骤达到财富的顶点。
《思考致富》一书,全篇都在传达一个致富的秘诀。这个秘诀就是:无形的意念会带来财富!心想才能事成!或者说“凡你心里所想,并且相信的,终必能够实现!”全篇围绕这一主题—意念,娓娓道来。让我们相信唯有思考才能致富。
致富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拥有强烈的欲望,这是任何成就的起点。在这一部分内容当中,希尔提出了用自我暗示刺激潜意识的一些方法和步骤。其中谈到了信心,它是所有的情感中最强烈、最具效果的。不断的对潜意识发号施令,自发培养信心,将意念变成行动,才能向财富迈进,践行成功的梦。
自信心趋向的欲望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其次,我们必须具备专业知识。首先要明确的是,知识并不是力量。只有将知识组织起来,并通过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巧妙的向积累财富的目的迈
进,知识才有用。也应该明白,知识只是潜在的力量,一个人不可能知晓全部的知识。知识的价值不在于你学到了多少,而在于你能运用多少。所以,很大程度上,我们人生的主要目的,要实现的目标,会帮我们确定所需要的知识。
本书还谈到了性欲转换的奥秘。性激情涵盖了三种建设性的潜在力量。他们是:人类的繁衍;保持健康;转化性欲力量,让庸才变天才。人的心理会对激情作出反应,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大脑。居于首要地位的就是性情感的表达欲望,他是心理刺激物中最强有力的一种。在这种性欲驱使下,人们会产生强烈的想象力、勇气、毅力以及在其他时候所没有的创造力。
在现代的人才概念中,创新、创造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本书中,他谈到了第六感。第六感就是创造性想象力。那些能以个人意愿使用它,而且是在了解其功用的情况下使用它的人就是天才。在以上谈到的性激情的作用下,刺激天才产生创造性想象力、勇气和毅力,希尔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最后,本书强调了决心和毅力的作用。决心和毅力是成功者必不可缺的重要素质。做事果断坚决,强有力的毅力支撑,成功之路才会如鱼得水、持续长久。决心和毅力属于意念的范畴,本书最后以此作结,同本书的主题—意念相呼应。拿破仑.希尔严谨的体系、独到的见解、真切的思考,对于我们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我们在财富的道路上,要用心去思考,也就是正确的富有激
情的意念。要记住,自然使人与生俱来就能控制的,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意念。拥有成功的欲望,在深厚专业知识的支撑下,用百般的激情与努力去践行心中的财富梦,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第五篇:读《思考致富》有感
读《思考致富》有感
《思考致富》是一本从理性、哲学角度剖析人不愿意承认的弱点、潜力、优点,并给出一些合理建议去正确引导、应用这些“财富”。正如出版者所言,它首先是一本教授“做什么、如何做”的书籍,你在其中会发现自我定向、有序计划、自我暗示、智囊团的魔力、发现具有惊人启示作用的自我分析系统、发现出售个人服务的详细计划、发现伟人的经历所提供的丰富帮助。
我现在更加清楚地明白“持久的友谊、和谐的家庭(包括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间的关系等)、商业合伙人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只能用精神价值衡量的内心和谐与心灵宁静”是人生的巨大财富,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也对恐惧、七大消极情感、七大积极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将在人生中感受、思考、运用。
人首先要有欲望,心想才能事成,要把对目标(不只是财富)的欲望转化为一种执着的追求,然后制定明确合理的计划和途径,以绝不失败的毅力做后盾,脚踏实地,不抛弃,不放弃,向目标起飞。“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不成功,便成仁”,也是支持自我的动力
要相信意志力的力量是无穷的,刘伯承将军在不打麻药下,眼被刮了几十刀而不哼一声,堪称军神,这是意志力让他无比强大、勇敢。
想成功的人一定要有自信,信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艰辛自己会成功的精神力量。在失意时,它就是一剂良药,医治心灵的创伤。它能挖掘人潜在的“沉睡”的天赋。可以说,信心就是一种意念。平时用一些自我暗示、不断重复一些乐观自信的话是自发培养信心的唯一方法。
想成功的人有必要提高专注力,能在一个喧闹、不和谐的环境中仍能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工作目标,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平时,在“明确心中的目标”后,用专注力将意念集中在那个目标上,想象拥有它,这样重复的自我暗示有助于成功。当然,这与幻想有质的区别。
知识有专业知识(即个人的经验和见解)和普通知识(生活常识等)之分。知识其实只是潜在的力量,只有能与明确的行动计划、目标相结合,知识才能成为力量,而成功者与失败者就是这“结合”的能力不同。利用同事的资源、让内心的不满成为动力、努力汲取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构想。当然,这一构想要精心策划,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不要局限于眼前的现状。
“天才”是通过第六感培养出来的,其中性激情是
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不得不承认,雄性有取悦雌性的欲望,为了“性”、“爱”、“浪漫”,这种本质从生物诞生以来从未改变过。古今中外,多少人为女性付出一切,“爱江山更爱美人”,没有女性(包括母亲、姐妹、妻子等)的财富毫无价值。为了得到爱、性、浪漫,大脑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能正确引导、合理运用,那就会激发创造力、想象力,成就一个人。但其也极易毁掉一个人,过度沉溺于性也可能成为一种习惯,这跟沉溺于毒品没什么两样。特别是性激情与妒忌结合在一起时可能让成为丧失理智的野兽。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妻子”非常有道理,在许多情况下,“当事的女主角”通常是个谦逊、自我牺牲的妻子,而且大众对她们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
恐惧有恐惧贫穷、恐惧批评、恐惧病痛、恐惧失
去爱情、恐惧衰老、恐惧死亡,我要控制和引导它,为我服务。
七大消极情感有恐惧、贪婪、嫉妒、迷信、怨恨、愤怒、报复,七大积极情感有欲望、担忧、信心、浪漫、爱、希望、性,要知道,我和其他人一样,在天性上都是懒惰冷漠、易于接受与自己弱点相一致的暗示;人在天性上容易受六中恐惧的影响;人类最普遍的弱点,是习惯于敞开心灵接受他人的消极影响;刻意与能影响我、让我为自己思考的人为伴;别期待麻烦困难,因为他们常常不会令你失望。摒弃假如的托词,大胆的、乐观的生活,向梦想起飞。
要控制和正确引导恐惧,杜绝七大消极情感,利用七大积极情感,为我们成功地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持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