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纲要艺术领域有感

时间:2019-05-12 17:3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纲要艺术领域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纲要艺术领域有感》。

第一篇:读纲要艺术领域有感

读纲要艺术领域有感

王蓉

新《纲要》对于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①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②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③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学习新《纲要》的精神,反思当前模式化的幼儿绘画教学,我们进行了改革尝试。

一、创设条件,引导感受。

引导幼儿去充分感受周围生活中的美的事物、现象,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的素质,是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幼儿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花儿会笑,柳树会跳舞,小蚂蚁会流眼泪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充分感受、体验的重要素材,关键是作为教师如何去引导幼儿发现、体验、感受美。首先,我们注意利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去感受周围环境的美。例如,我们利用散步、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内的变化:桃树开花、柳树发芽、蝴蝶采蜜等,以此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审美能力。其次,在活动室内创设美的环境。我们充分利用室内的每个角落,让环境与幼儿充分对话。活动室的主墙饰根据季节和主题的开展定期更新内容。例如,在“神奇的蛋”的主题活动中,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墙面的环境内容也相应地从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的“会下蛋的动物”到幼儿共同制作的“蛋的演变”的变化;又如在“清凉一夏”主题中,我们组织幼儿运用剪、折、画、粘等技能制作出了富有季节特征的青蛙、荷花、池塘、西瓜等具体形象的内容来装扮新的墙面,并在活动室开辟了“作品展示区”、“幼儿作品栏”等,及时地不断地展示好的具有典型特征的作品供幼儿欣赏,感受美的事物,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是当前幼教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则是发挥幼儿主体性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内在心理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激发、保持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应以抑扬顿挫的语言感染激发幼儿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语言在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欲。例如: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尝试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吧。在引导幼儿感受美时,教师也应不断调节自己声音的起伏、高低和节奏,以此来调节幼儿的情绪。例如:同样的问题,一句是“春天怎么是五颜六色的”;另一句是“咦!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的春天呢?”。幼儿的反应不一样所呈现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后一句更能调动幼儿的情绪。其次,借助有趣的教学形式。有趣的教学形式可以始终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为他们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以情景运用为主线,创设一个十分富有情趣的环境,把幼儿带入动人的情景世界,让幼儿体会到画画是自身的一种表现欲望,从而喜欢画画。另外,也可运用游戏的形式,把幼儿带入绘画的主题,如首次开展油水分离画,我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通过欣赏白天的彩虹(用色彩鲜艳油画棒画),夜晚的星星把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有了迫切动手尝试的愿望。

三、精选内容,鼓励创作。

新《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以免把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使幼儿在被动地服从和模仿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教师不能一味强调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标准,不能以幼儿的作品是否按老师的意愿完成来约束幼儿的创作构想。应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为幼儿提供帮助,给予创作的鼓励,努力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技术指导。首先,做好活动内容的定位与选择工作。我们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为他们所熟悉或兴趣的内容

为切入口,如:“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的动物”、“妈妈的手提包”、“夏天的水果” “快乐的六一节 ”等意愿画都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对此,孩子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大脑中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们愿意画,喜欢画,才会大胆地去创作、去表现。其次,提供丰富材料,为创作奠定基础。为了不局限幼儿的思维,我们一改以往范画的模式,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物和不同绘画工具材料的准备上。如提供油画棒,水彩笔,毛笔,颜料,手工纸,墨汁等供幼儿选择所有用于绘画作品制作的材料,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幼儿在解决问题上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发散思维。现在小朋友们在画太阳,不再是千篇一律用水彩笔勾画出的一个又红又圆的形象,而出现了油画棒、棉签,或颜料堆在图纸上,用嘴把它吹散,构成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太阳的形象。尽管有违常理,但小朋友们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思维,呈现出良好的创造性。充足的材料拓宽幼儿选择的余地,満足幼儿画画的需要,使幼儿本身的艺术潜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开发。再次,开展形式多样的绘画形式,为幼儿创作提供想象的平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于单一的形式会使幼儿容易失去兴趣,没有了兴趣幼儿也就失去了创作的欲望。于是我们开展了油水分离画、水粉画、油画棒画、刮画等,不断给予幼儿新鲜感,丰富了幼儿的作画经验,让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兴趣的方式更好的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四、欣赏评价,感受成功。

在幼儿作品的欣赏讲评中,应以“重其形而不苛求其意,重其趣而不苛求其法”的标准。对幼儿独立创作的作品,我为幼儿创造得以展示的机会,并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发表自己的看法。首先,给创造者充分展示解说的机会,鼓励与支持诱导幼儿说出心中的画,深入地倾听、了解和理解幼儿,把握幼儿的内心世界,而不过多地干涉,不轻易打断幼儿的思路,对幼儿的大胆想象不说“这怎么可能?”“没那回事!”之类的话。不一味地追求画得像不像,绘画技法规范不规范,内容是否符合客观情理。其次,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同伴的鼓励往往会激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创作。于是我注重在幼儿间营造一种善于欣赏的氛围,让其他幼儿去发掘别人作品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再次,善于发现发扬幼儿绘画作品的精华,肯定幼儿的努力,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悦。科学的答案只有一个,而“美”的答案却有许多。评价儿童画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工整细腻,有的粗犷大胆,有的造型生动,有的色彩和谐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作品的成功之处,品味其中的稚拙创造。

在新《纲要》的指引下,幼儿绘画活动应转变观念,落实行动,以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为出发点,应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以幼儿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幼儿美术活动寻找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吧!

第二篇:大班艺术领域教育纲要

幼儿园教育纲要(大班)

艺 术 领 域

一、幼儿特点

幼儿期的艺术活动主要有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形式。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象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因此,每个幼儿都有参与艺术活动的愿望。

幼儿对鲜明、突出的节奏、音响、律动具有浓厚兴趣。幼儿阶段是音乐感觉能力、听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培养幼儿感知、听辨声音的强弱、长短、快慢、高低和音色等,可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由于幼儿的发声器官稚嫩,听觉的分辨能力稍差,他们歌唱时不易唱准音调,且音域较窄。教师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嗓音,逐渐培养其准确歌唱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节奏

3岁前的幼儿喜欢用笔随意涂划,处于涂鸦期。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象征期,这时他们开始尝试利用涂鸦时掌握的各种形状表现自己的经验,但他们表现的动机和信心都十分脆弱,教师应精心保护这种尝试活动。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美术方式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构思越发丰富、完整,创造的形象越发生动、细致,使用的色彩越发多样化。

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等,看到精彩处,他们会屏气凝神,十分专注,并在游戏和生活中再现他们十分喜欢的对话和动作。

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对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予充分关注。幼儿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创造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有利于他们合作、分享、交往力等方面的发展,为他们一生的高质量生活奠定基础。

二、领域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兴起,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2.引导幼儿感受并欣赏艺术作品及周转环境中的美。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觉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4.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热爱幼儿,了解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对艺术活动有兴趣并具有一定的修养。教师的眼睛和心灵要永远对新事物开放,不断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

2.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艺术方面的探索、表现与创造,而不是 片面追求某些技能的获得。要允许具有不同艺术素质的幼儿按照自己的特点提高艺术能力,并善于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教育策略。

3.教师应具备创设良好艺术环境、组织艺术活动及向幼儿随机进行艺术教育的能力。在艺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需要和意愿,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四、对环境的要求

1.向幼儿提供自由欣赏与创造的精神支持,对幼儿的探索与表现及时给以肯定。艺术活动中要始终保持自由、轻松、活跃的气氛。

2.幼儿需要音乐环境的熏陶。幼儿园应把音乐活动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并根据具体条件创设活动区(角),区(角)中应备有供幼儿尝试和摆弄的各种打击乐器、舞蹈服装、演出道具及自制乐器等,幼儿园必要的教育设备应齐全,性能良好。

3.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体现幼儿特点。活动室的布置应该凝结着幼儿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它既是用来欣赏的优美环境,又是幼儿自由创造的天地。它既要简洁、明快、富有儿童情趣,又要有主题。美术活动区(角)中为幼儿创作提供的材料要丰富、耐用,可塑性、功能性强,并备有欣赏画册。

4.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使幼儿经常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内容健康的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等,为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创造条件。

五、教育内容

音乐

(一)兴趣

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加音乐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愉悦。

(二)感知和欣赏

1.在活动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八分音符、切分节奏和弱起拍。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模仿、记忆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

3.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歌曲、乐曲和舞蹈的不同风格。

4.引导幼儿感知发现乐句、乐段中的相同与不同。

5.在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用语言、图画、动作表演等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体验。

(三)表现

1.歌唱

(1)在生活和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歌唱时音调、节奏准确。

(2)引导幼儿体验与大胆表现不同歌曲的情绪情感。

(3)引导幼儿乐于个人独立歌唱和集体表演,能简单地评议同伴的歌唱。

(4)通过两声部轮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尝试)。

2.律动、音乐游戏、舞蹈

(1)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中,引导幼儿动作与音乐合拍、协调、优美。积极体验和大胆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美好的情感。

(2)在游戏和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3)鼓励幼儿通过自由探索,初步学会使用各种表演道具。

3.打击乐器演奏。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通过自由探索,逐步掌握几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按简单的节奏谱进行打击乐合奏,并具有初步的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

(3)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制作乐器,并喜欢用自制乐器参与音乐活动。

(4)引导幼儿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4.创造性音乐活动

(1)鼓励幼儿以即兴歌唱和表演等方式表达情感及与他人交流。

(2)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打击乐器演奏中,培养幼儿即兴创作的兴趣和初步能 力。美术

(一)兴趣

1.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

2.鼓励幼儿主动选择各种美术活动,参加活动有始有终。

(二)欣赏

1.在生活中,引导幼儿欣赏绘画作品、工艺品、建筑、节日景色、自然风景的美,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鼓励幼儿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三)表现

1.绘画

(1)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想象。

(2)引导幼儿根据主题组织形象,构成简单的画面情节。

(3)引导幼儿辨别深浅不同的颜色,并大胆使用它们。

(4)引导幼儿会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正确使用它们的方法,巩固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作画姿势,保持桌面工具材料的秩序。

2.泥工

(1)鼓励幼儿通过探索与尝试,学习简单的泥塑方法,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和辅助材料。(2)引导幼儿巩固良好的泥塑习惯。

3.纸工

(1)提供一定条件并鼓励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并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作品进行添画、组合等。

(2)引导幼儿用自己剪出的图形和自然材料创造性地粘贴组合各种形象,组成简单的情节。

4.制作

(1)鼓励幼儿通过主动探索与尝试,用纸、绳进行简单的编织。

(2)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现成的物品修改、添加、组成有趣的形象。

(3)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与尝试,将现成的材料修改成印章,制作丰富多彩的印画。其它艺术形式

1.引导幼儿欣赏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建筑、园林、摄影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评价。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诗歌、散文、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小歌剧、电影、京剧、及其它中国传统戏剧等,能谈出自己的感受。

3.支持、鼓励幼儿在游戏和表演活动中进行大胆的艺术表现。

六、评价要点

(一)教师

1.能够以自身对幼儿的深厚情感、对艺术的深厚兴趣和良好修养吸引、感染幼儿。2.充分尊重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意愿,真诚鼓励每位幼儿的探索、表现与创造。

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自然、合理地把艺术教育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二)环境

1保持自由、轻松、活跃的艺术气氛,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位幼儿的想象与创造。2.幼儿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从事艺术活动、充分体验、感受、表现、创造。

3.活动室布置有幼儿特点,简洁、明快、天真、活泼,充分体现幼儿的参与性,为幼儿创作提供的材料丰富、耐用、可塑性、功能性强。音乐教育设备性能良好。

(三)幼儿

1.对艺术活动有兴趣,喜欢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2.主动参与艺术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探索,乐于用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独创的意识与一定的能力。有一定的坚持性,会正确使用有关工具、材料。

3.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在个体原有基础上有提高。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

五、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目标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二)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2.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

5.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三)指导要点

1.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2.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第四篇:读《新纲要》有感

读《幼儿园新纲要》有感

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把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比成一座金字塔,那么幼儿教育就是这座塔身的基石。”由此可见,幼儿教育的确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十分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充分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以往我们评价一个孩子,讲卫生,会自己洗手帕、袜子;会唱歌、跳舞;会画画、讲故事,这就比较全面了。但仔细的阅读了《纲要》后,逐步的感觉到了差距,在做这些以前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愿不愿意做,如何让孩子乐于做,观念改变了,我们教学的方式也尝试着随之变化。在洗手帕的教学过程中,就创设一个愉悦的情境:配有欢快的音乐,让幼儿把手帕放入水中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既让幼儿洗干净了手帕,又让他们得到了快乐。

作为一位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更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教育思想直接促进或制约着平时活动质量和效果。我们只有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用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来吸引我们的孩子。比如说:以前我们要上一堂关于鲫鱼的课。上课时可能先只让小朋友们只看到鱼的头,然后一步步向下,鱼的身体、鱼的尾巴。现在让我们设计这一堂课时。我们可能会提前几天买来一条鱼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们早早得去观察记录。我们只有面向全体幼儿,让他们主动实践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营造课堂气氛。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情绪调得很高涨,幼儿才能更好的进入角色。特别是音乐活动时,教师唱歌时的表情很丰富的,那么幼儿的表情一定也是很丰富。反之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是平平淡淡,那么幼儿的情绪也不会特别高涨,学习兴趣也没有那么浓厚的。所以我觉得在活动中,课堂气氛的营造直接影响到了活动的成功与否。

活动中我们应尊重每一位幼儿个性差异,为每一位幼儿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前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我考虑到的只是“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去学”的问题。现在我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设计活动。游戏时我也会多发挥引导作用,让幼儿学会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索。比如:以前我在小班的建构区游戏时,往往会说:“来,今天我们来搭一座房子吧!”可是幼儿会爱理不理,不怎么感兴趣。现在我就会在小班建构区里投放一些辅助材料,如一个小熊等,然后我会惊奇的发现小朋友们会说,这是给小熊搭的房子、这是给小熊搭得小汽车等等。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是默默无闻的,但是当我们用整颗爱心去爱孩子们的时候,才能领悟到幼儿教师工作的伟大;只有我们把自己当成孩子妈妈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幼儿教师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通过《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学习,我学到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今后我将要努力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二〇一一年五月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目标:

幼儿园计划-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第5周计划

《幼儿园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后,给我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中搭建了一个过渡的桥梁,让我的教育思想上发生很多的变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在艺术活动实施时很难真正做做观念到行为的彻底转换。这是为何呢?我仔细查找原因,发现自己误解了《纲要》,以为《纲要》拿来就可用,就可以直接在活动中操作和运用。如此看来,如想实现真正的转换,就得在认识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对《纲要》艺术领域的认识,带着这种想法,我翻开《纲要》的艺术领域目标,仔细的进行阅读,并分析了《纲要》实施前艺术活动目标要求,我发现以下三个问题。

一、初读艺术目标,发现三问题。

问题一: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缺少幼儿的艺术感受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欣赏国歌(幼儿园一日活动教案精选.199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

活动目标:

l

通过教学使幼儿了解歌曲的名称、理解国歌是代表我们的国家——中国。

l

熟悉曲调,了解国歌的节奏、节拍、性质,了解歌曲的大概意思。

音乐活动:学习歌曲“在农场里”(幼儿园教育活动好方案.93 年7月.重庆市出版社)

目标:

l

学习4/4节拍音乐的节奏,基本唱准象声词和四分休止符,初步学会歌

曲。

l

学习仿编歌词和为歌曲命名,并进行了即兴表演,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

情趣。

我的分析:仔细分析这两个音乐活动的目标,不难看出以往的艺术教育实则等同于“技艺教育”。比如:欣赏国歌这个活动所提的两条目标都是知识目标,而关于情感、体验却没有提出。第二目标当中也是儿童的技能看得很重,而对于创编活动中所体验到的乐趣却没有提及。由此看出,这两个活动把以“自由创造”为特征的艺术活动变成操作性的模仿活动,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表现技巧上,对艺术的审美价值及无限创造特征没有足够的估计。问题二:注重幼儿的整齐划一,缺少幼儿的艺术体验

《纲要》反复强调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而《纲要》实施前的艺术目标又是怎样的一个价值取向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案例中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我给大家看几幅以前我在一些幼儿园参观时拍下的照片

接下来,我再和大家分享一个《纲要》实施前的艺术活动案例。

美术活动:画金鱼

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某种情景出示了一幅画有两条金鱼的示

范画,画中的金鱼是由一个等边三角形、一个小圆形、一个大半圆形和两个小半圆形等几何图形组成的。教师讲解示范后,幼儿悄无声息的照着示范图开始作画,其画面的构图、金鱼的造型与色彩等均与教师的示范雷同。

我的分析:这样的镜头在《纲要》实施前艺术活动中十分常见,许多幼儿园走廊中展示的“千人一面”的幼儿美术作品就是一个明证。然而这种艺术活动究竟存在着哪些背离艺术教育规律的做法呢?不妨我们一同来分析一下,首先这位教师以几何图形概括的图画极大的限制了幼儿艺术创造性,对于幼儿的艺术创造而言,这样的示范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示范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幼儿的作品的整齐划一。其实,这也证实了传统艺术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删除了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感知、欣赏和创造,仅仅教授创作和表演,结果孩子只能依葫芦珈瓢,也就出现案例中所出现的情景。

问题三:教师注重对艺术活动结果的集体评价,缺少对艺术体验过程的引导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呈现一组艺术活动中的教师评语

师:请一组的小朋友把举起来,我们来看看,谁可评为这组的小画家啊?

师:露露小朋友的舞蹈动作既标准又漂亮,小朋友都要象露露这样子学习啊。

师:宇宇小朋友画的花儿颜色真鲜艳,画面也干净、整洁,真不错。

我的分析:通过这些评语,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教育者经常以同一个主题要求每一位幼儿,不考虑幼儿现有水平,不知道怎样去接纳和赏识,在结果评价中有的老师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把幼儿作品作横向比较,这种做法挫伤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自卑感,最终使幼儿逃离艺术。由于幼儿绘画制作水平,认知能力,表现能力上的差异,孩子们在一个单元时间段可能并不能完成所有的过程,所以在艺术活动后的结果评价中,教师要注意不要太注重集体评价,要更多的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更要注意过程中孩子的体验。

二、重读目标,从中找出三个关键词

通过对《纲要》实施前后的艺术活动的比较,我带着《纲要》阅读后的三个问题我重新进行了思考,再次对《纲要》的艺术目标进行了阅读。并阅读了书籍“从观念到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行动指南”文章“艺术体验的缺失——一个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应当关注的问题”文章“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等等,通过再次阅读,重新诠释。我从艺术领域的几条目标中找到了以下几个关键词。

艺术感受: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目标体系定位于“感受——体验——表现”,目标里有“感受”“喜爱”“喜欢”“情感与体验”这样一类表达情感的词。比如《纲要》艺术目标的第一条这样说: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第二条“喜欢参加艺术活动”等等。这些目标的提法这都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来说的。而回过头看前面所提的第一个问题“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缺少幼儿的艺术感受”,正是由于过去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而忽略了艺术中重要的部分“艺术感受”。

艺术体验:在“艺术体验的缺失——一个儿童艺术教育应当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幼儿艺术体验的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艺术活动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类活动,它与其他活动的区别在于艺术活动的直觉性与情感性。为此,新《纲要》的艺术部分提出了: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加强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也就是说,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都应该唤起人的某种艺术体验。结合第二个问题中所提到的“金鱼案例”来谈,正是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儿童的结果的统一,而忽略了幼儿的艺术体验。可以看出,幼儿在活动中并没有主动参与,而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式样、颜色和构图进行机械模仿,幼儿既没有被激发起艺术创造的欲望,也没有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与技巧上有所突破,更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与体验,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活动,艺术体验肯定是缺失的。

艺术创造: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幼儿用绘画或手式或歌唱或舞蹈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尽情地、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用艺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幼儿在画完一幅画或制作出一件手工作品时都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放松的、甚至恋恋不舍的情绪。那是因为艺术创造活动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而在前面问题中所出现的“整齐划一”“缺乏个性的创造”的现象,正是缺乏艺术创造这个环节。这就和《纲要》中的提到的“艺术活动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相背离。由此可见,创造性的表现自我在艺术活动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一作用。

三、再读目标,做到三个转变

带着阅读中所发现艺术活动目标的三个问题,紧接着又找到了艺术目标中的三个关键词,我再次走进《纲要》,走进“艺术领域目标”。通过仔细阅读,分析比较,我发现新《纲要》的艺术领域做到了以下几个转变。

转变一:重知识技能传授转向重感受、体验、表现、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野蜂飞舞(幼儿教育2005年10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紧张、激烈的气氛。

2、了解绘画、语言、游戏等都是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的方式。

3、体验“找带头人”游戏中相互配合、“斗智斗勇”的紧张与快乐。

我的分析:从“野蜂飞舞”这个活动目标我们已经看到,较之以前,目标定位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现在的目标定位于“感受——体验——表现”,这样的目标定位淡化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引导教育者在艺术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也说明了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当是一种关注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在艺术活动中焕发幼儿的生命和智慧的活力。在培养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关系上,两者应当成为有机的统一,让儿童在把握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习得知识技能,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一种生活方式

转变二:重整齐划一转向重自我表达

音乐活动:学习歌曲“下雨歌”(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中班上’.05年6月.南师大出版社)

目标:

1、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自己的想象。

2、用自己的歌声、自己的动作表现出下雨的乐趣。

3、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我的分析:通过比较我们看出了在“下雨歌”这次活动目标的设置中,更多的注重了幼儿的艺术创新。目标中反复强调了“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歌声”“自己的动作”,要求幼儿能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来表现下雨的乐趣。这样的目标做到了注重整齐划一转向注重自我表达。同时,注重幼儿自我表达也符合了《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能用浅显的艺术形式,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经验、想法和情感。同时也与《纲要》所提倡的“开放性”“宽容性”“自主性”相符合。

转变三:重教师对艺术活动的结果评价,转向注重过程体验的引导

案例(来源于《幼儿教育》2005年4期):一次美术作品欣赏活动中,老师请孩子欣赏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人投鸟一石子》(这是一幅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创作的现代艺术作品)。简单说了作家之后,老师便请小朋友说说看到了什么,结合孩子们的讲述老师有意识融入了有关颜色和线条在此画中的运用。之后,老师请孩子们摸摸自己的脸、身体、腿和脚,再看看画上的人和真实的人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幼儿发现画上的人只有一眼、一腿、一脚,与真实的人完全不同。这时老师便启发幼儿了解画家运用的是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并请幼儿各抒己见说说对这幅画的整体感受。接着师幼又共同做了一人变脸的游戏,要求幼儿用双手挡住脸,数到三时就把门打开,露出变形的脸。游戏之后,老师又请小朋友自己创造一幅变形的脸,并与幼儿共同探讨如何将脸变形。音乐声中,孩子们创作出了各有特色的变形脸,有把脸形画成正方形的,有把眼睛画成月牙形,有把鼻子画成水滴形的,还有把嘴巴画成花形的。。。画完之后,幼儿把画挂在胸前,开化妆舞会,相互介绍和欣赏各自的作品。

我的分析:新《纲要》艺术部分则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活动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为幼儿提供符合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探究、操作、探索和交往中学习,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选择性的活动机会,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独特价值,形成个性的审美情绪。我想,“人投鸟一石子”这一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不再作过多的阐述。

四、结合实践,我进行了三次尝试

通过对艺术目标的初读、重读、再读,我已经慢慢明晰了自己的思路,也找到了如何把观念转变为行业的方法,这也让我产生再次进行实践尝试的想法。如何把新观念转换为新的教学行为,我尝试着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以下几点,并对文章开始所提到的问题作出一些回应和改变。

尝试一:“感受美”————就要让孩子充分的去表达

活动1:孩子们在听了乐曲《喜洋洋》,很快被乐曲所感染,并纷纷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感受:“这首乐曲真好听”;“好舒服哟”;“我听到里面在打鼓”;“好象里面在跳舞”;“我还听到在吹喇叭”„„在表达了他们的感受之余,我又引导小朋友说说音乐中什么地方在打鼓?怎么打鼓的?什么地方在跳舞?跳的什么舞?„„于是,小朋友便说“站着在打”“使劲在打”“唱着歌儿在打”“在池塘跳舞”“跳的娃哈哈”“跳的星星舞”

活动2:在欣赏《大餐》这幅美术作品时,幼儿又很积极地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很多很多汉堡叠在了一起”;“这些人拉着圆圈在汉堡上跳舞”;“他们一边吃汉堡,一边跳着舞”;“看着它,我真想吃啊!”„„说着说着大家就谈到了“肯德基”,“我在肯德基店里过生日过了”;“妈妈带我去了好几次”‘“我喜欢吃辣子鸡”;“肯德基里面还可以玩,很开心”„„

在孩子们感受美的作品时,我充分给予孩子感受的机会,让他们尽情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与孩子们的对话交流中,我所担任的角色主要是一个倾听者。因为我认为倾听幼儿就是尊重幼儿,就是对幼儿的关注,就是对幼儿及幼儿意见敞开心扉的最好方式。通过倾听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经验,想法,兴趣点——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这一切正是艺术教育活动的前提所在。尝试二:体验美———就要让孩子在真实地美的情景中去体验

大千世界处处皆美,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鲜明特征的吸引,于是,则我及时把握好这些机会,引导幼儿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美。

活动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了公园,看见公园五颜六色的鲜花,孩子们很高兴。我就引导孩子自己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通过闻、看、摸让幼儿真实感受花儿的美丽,还引导孩子们唱起了歌曲“蝴蝶花”,跳起欢快的舞蹈。之后回园后,又启发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出自己的感受。

这里教师以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幼儿真实地体验到了“公园花儿的美”,而并非老师示范蝴蝶花如何画。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幼儿的情感得到了内化,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欲望。老师从而通过孩子们的真实体验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因为幼儿的情感、欲望、提出的问题有时隐藏在行为与孩子间的对话之中,作为教师不仅需要敏感的眼睛、耳朵,而且还需要敏感的心灵,要能进入幼儿的内心,体察幼儿的心声,呼唤幼儿的内在动机,以便更好的进行艺术教育。

尝试三:表现美——就要让孩子在美的世界中尽情地表现和创造

活动1:六一来临前一个月,我便将本次六一演出要表演的舞蹈“我和星星跳舞”“亲亲茉莉花“以及童话剧“走进太空”纳入了表演区,并投放了航空火箭,太空服装、星星头饰、彩带等道具,让幼儿在表演区自由使用。由于是幼儿熟悉的,又新增了道具。因此,幼儿乐不知疲的更换各种道具进行了表演,热情高涨。没想到几天下来,孩子们竟然创编了各种动作自娱自乐。欣喜之余,我将孩子们的创编动作加入舞蹈之中。由于是孩子熟悉的自创的动作,孩子们排练时没有以前烦燥和无奈,而我呢,也比以前任何一次排练让都轻松愉快。

在这里,我只是提前投放演出要用的表演材料,航空火箭,太空服装、星星头饰、彩带„„,至于节目中的角色分配和怎么表演全都幼儿自已选择、自己决定,让幼儿完全处在宽松的探索氛围中,自然的融入到节目的各个角色中。当然我也并非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而是在一旁观察和倾听孩子们的表现,当幼儿碰到困难与需要时,我就及时给以适宜的支持和引导。最后我还把孩子的创造结果很好与六一节目融合在了一起,让孩子们和老师感觉都体验着快乐,创造着快乐。由此可见,只有这种类型艺术才是真正的孩子们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人的艺术。这也印证了艺术活动的另一个要点:表现美——就要让孩子在美的世界中尽情地表现和创造吧!

五、个人感悟

整个阅读进行到此,我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通过对《纲要》艺术领域目标的阅读,就象是我与《纲要》进行了一次对话。这次对话让我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心路历程。对话中我重新审视和检讨了自己的思想,对话中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话中,又一次鞭策我向专业成长之路迈进了一步。整个阅读不仅教会了我思辨,教会了质疑,还教会我了如何作一个专业的幼教人。同时,我也收到了更多不可言喻的感悟。

1、新的艺术教育活动倡导教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机会、表现机会,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力。但并不是在过程中完全放任孩子,游离于活动之外。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大包大揽一下子跳到袖手旁观。其实,凸现儿童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作用是不相矛盾的,关键是教师在过程中引发幼儿艺术表现人生的欲望,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2、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当是一种关注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在艺术活动中焕发幼儿的生命和智慧的活力。在培养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关系上,两者应当成为有机的统一,让儿童在把握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习得知识技能,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一种生活方式。

解读“艺术”,有风来兮,但不是长江河边萧萧的寒风,是一夜忽来的春风。就让我们与风同在,在幼教这块土地上就着风的气息呼吸,藉着风的力量而舞,迎风而战,驾风起飞吧!

下载读纲要艺术领域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纲要艺术领域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艺术美学有感

    读《艺术美学》的感想 艺术美学是在美学与艺术哲学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得以形成的。 艺术美学就是在研究和解释人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所形成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有感

    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有感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定阶段。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

    读《演讲的艺术》有感

    读《演讲的艺术》有感物流1021 吴晴莹 1005333247我们每个人,都只能通过四种渠道和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发生联系。而我们的言行评判标准、社会地位的划分,也是通过这4种渠道,即:......

    读《读书的艺术》有感

    读《读书的艺术》有感 吴丹丹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09级民族学2班学号:209 【摘要】读书就是一门艺术,等待着你去发现其中的美。读书也像是在冒险,书中自 有很多宝藏......

    初读《艺术哲学》有感

    初读《艺术哲学》有感对于我这样一个曾对文科十分抵触的不折不扣的理科生来说,“艺术” 这个词很难在我心中荡起涟漪,我也从未对它的意义进行过任何思考。它更像是“高雅” 与......

    读《生活的艺术》有感

    生活这个词语,我们究竟理解多少其中的含义?也许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一定不是一直拼命地想要获得些什么,或者将自己紧紧地束缚于某些东西之中,亦或是过分地追求完美......

    读魏书生教学艺术有感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在教育战线工作已经有27年了,二十七年来,我先后在5所学校任过教。记得我从教的第一个学校是铁炉坝小学,当时学校民办教师比较多,自己是5个公办教师之......

    读《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建新小学夏淑雨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从教几年来,所教学生形形色色,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