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与花生活随笔
那天,我与几位好友约定一同去长安镇游玩。
长安镇的花田远近闻名。一望无际的花田里,不同品种的鲜花在微风的轻拂下轻轻晃动着身躯。花的颜色也不同,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鲜花颜色分明又交杂错落在一起,如同仙女七色的绸缎。
“花田的土壤可肥沃了。”一名花农介绍说,“只有这种肥沃的土壤才能种出漂亮的花。也只有精心呵护的花才会漂亮。”
我们深信不疑。参观完花田,我们便准备回去了。花田外有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花农说,他们曾经也想开辟这块荒地,可惜土壤实在贫瘠,种什么死什么。可花农的话还没说完,我们就发现了,在这片所谓“种什么死什么”的土地上有一抹鲜亮的色彩。
那是一朵浅紫色的小花。它的身躯虽然瘦小,但挺得很直。西沉的暮光为它全身镶上了一层金边,仿佛夕陽中美丽的新娘——浅紫色的衣裙、浅紫色的长发在夕阳的照耀下飞舞旋转,交织出一片浅紫色的梦境。
如此美丽的小花,又是怎么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呢?兴许是有一天,因为一位花农的疏忽,一粒小小的种子掉落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小的种子慢慢发芽、成长,挣扎着破土而出,只为了留给世界一份微小却刻骨铭心的美丽……
天色渐暗,我们乘车回家。一路上,我们仍讨论着在花田里看到的景色。
是夜,狂风暴雨如同一位铁匠,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大地。狂风夹杂着雨水,破旧的木板门在风中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吱呀声。雨落在窗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与窗外的景色交汇在一起。
第二天,我们应家住长安镇的叔叔的邀请,去他家做客,正好又路过花田,我想去看看那些花怎样了。
眼前一片狼藉。
如果说昨天的花田美丽纯洁得犹如春光里的少女,那么今天的花田就是风烛残年临近凋零的老妇人。潮湿的土壤里,零落的花瓣蜷缩着,像一只只小虾米,泡在浑浊的泥水里。花农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清理着这些花的残骸。
我们又来到那片荒地上,花农们正将那些残花败叶堆放在这里。此时,这里已堆出好几座“小山”了。我们在这些破碎的色彩中寻觅着,直到浅紫色的光芒一下子撞进双眼。
是它,是那朵小花!风雨之后,它出落得更加光彩照人了,浅紫色的花瓣上的水珠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它的身躯依旧瘦弱,却显得坚不可摧。
它轻轻摇曳着,那股清幽的香随着微风交织、融合、升华,仿佛在轻轻诉说:只有经历过磨难的生命才是最美丽的,才是最完整的。
花如此,人又何尝不是?
第二篇:秋花、秋叶、秋草生活随笔
远看秋季的白杨树,是一片美丽、养眼的黄色,当你走近,会发现浓浓的黄色中,有个别的枝条上的叶子是绿色的,就象满头白发的老人,也偶见几缕青丝,象是要想留住逝去的青春似的。初秋的树,在同一棵树上,叶子也没有绝对相同的颜色。满树的绿色,也可见醒眼的黄色,像青壮年的人黑发中几缕白发,提醒你秋天的来临。细看一棵棵的树上,有的树叶子是黄的,也有的是绿色的,还有半黄半绿的,一棵树如此,一排树如此,杨树如此,枫树如此(只是红、绿来得早或晚),其它树也如此。可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细观察秋天的草,它也不是同时枯萎的,衰草中也偶见一片片醒眼的脆绿。让你重温夏的影子,这里的温度、湿度形成的小气候决定了它延长了生命的周期。
人类与自然界是相同的,由于身体基础状况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吸收到的水分、营养不同,经历、经受磨练的不同,有的人长得老,有人长得年轻。
在南方,看不出季节的变化的。在北方是四季分明的。
从花、草、树植物反映出明显的四季: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都是不同季节时令的代表,她们会因季节的不同而兴衰。北方只有春种秋收。近年来北方的温室大棚兴起,足以证明植物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营养,它们都会不分地域健康的生长。所以,北方秋冬也不需悲凉,外面白雪皑皑,看看大棚里,鲜花盛开,果实累累。
每个生命都有他特有的,最适合本体征生存的外在条件,而自然的外在条件,很难做到决对适应他最佳的生存条件,所以,同一种植物,有的植物长得高点,有的植物矮点,有的叶子秋天来得早点,有的植物叶子绿的时间长点,有的花花期长点,有的花期短,谢幕得早点。人也是如此的。
人和植物都有相同点,都需要阳光、水分、温度、营养等,各项指标需要的多少,是因个体的不同需要取舍的值是不一样的。
但人毕竟是高级动物,他能研究出植物适于北方冬季生长的棚室植物。人类有思维,且不断进化,总体寿命都提高了。但为什么同龄的人,有长寿的,有寿命短的。首先,先天的遗传因素,个体都是有区别的,后天的生活经历,生存条件,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都是有区别的。
比如,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他们的反映是不同的,认识不同,处理方式就不同。同样是人类,同龄人有健康的,有体弱的多病的,有快乐的,有抑郁的。我们是人类,能把植物培育出最接近适于最佳生存的条件、空间,人类的思维,更应该不断加强代代优化,研究出适于人生存的最近条件,提高生活的质量,健康、快乐、科学地生活,把生命的长度加长。
杜绝、规避不科学的,甚至错误的生存习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科学合理健康地生活,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长度,享受生活!
人类更不要自己祸害自己,有人为了利益的最大化,生产假烟、假酒、假药,生产毒奶粉、激素肉,甚至制毒贩毒。特别是从国外进来的垃圾食品、垃圾服装,帮助外人变相祸害自己的同胞。请问我们有多少可以放心食用的绿色,有机的大米、豆油、蔬菜,那是我们天天都要用的生存必须品啊!
还有那明知故建的不环保的工厂,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源,如果我们的健康都没有了,寿命都缩短了,生命都没了,我们要那些身外之物的利润有用吗?
醒醒吧,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都还是做一棵绿得时间最长的草,做一棵翠得时间最长的树,做一棵花期开得最长的花,珍惜生命,延长我们人类生命的最长度吧!
这一点,老人们做得比较好,夕阳西下,珍惜生命,值得赞美的是佳木斯广场舞的发明者——是一个正能量的倡导者之一。广场舞风行全国。因为他是有益于人类的产物,他从身体到身心都给人以积极向上,发明者有句口号——不到99,谁都不许走。广场舞,确实是愉悦身心,锻炼了身体,特别是颈椎病、关节炎等亚健康状态的慢性疾病,还是有一定的治愈疗效。
还是让人类多一些正能量,积极的向上的,推动人类进化产物吧!借用一句“不到99,谁都不许走"来杜绝、规避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生活习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实行正确、健康的生存方式,珍惜生命,延长生命的长度!
享受生活,做一棵绿得时间最长的草,做一棵翠得时间最长的树,做一棵花期开得最长的花,珍惜生命,延长我们人类生命的最长度吧!
2015年10月27日
第三篇:太阳与花杂文随笔
日向从来没有察觉到小百合的存在,跟花儿落了又开一样,无所谓。他的满腔热情都赔付给了阳子,纵使阳子与他总是分分合合。
浅草也从来也没有在乎过日向的想法。她涂白色中带着些许嫣红的指甲,抹唇上一抹春色,脚尖踩过无数的衣衫与糜烂的花瓣,小步跨着走向学校。她从来都是如此,即使是对着日向有任何特殊的感情。这是浅草家的教养。
后来,浅草用手轻轻拂过窗台上的百合花,津轻海峡的风还犹如昨日余温。她还想着雪湖的冰冷,是不是足以冷却所有的热情,冷却十年的感情。百合花的枝叶被掐出深刻的印迹,她只是望着自己白皙的指甲,还如同十年前一样,蔓延着一丝永不褪色的殷红,颜色更深更浓稠,像是蛇吐信。
她依稀还记得她转身时发丝扫过日向的脸颊时他的惊愕和阳子眼中的怀疑。她弯下腰,捂住嘴,断断续续地溢出一丝丝掺杂着咳嗽的笑,怀中夹着的一沓书信掉落下来,散在地上。
第四篇:随笔花作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创造精神、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所以,创新应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我们的现实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往往长于知识的接受与模仿,缺乏的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今的教育教学方式又往往是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绊脚石。面对知识经济,面对教育现实,许多有识之士在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创造良好氛围
首先,学校领导必须主动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全国瞩目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指出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它要求我们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实现由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教育目的观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观的转变。其次,学校上下应着力创设一种民族的、和谐有序的、生动活泼的、催人奋进的良好氛围。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通过教学等活动去培养,使其创新个性逐步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设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想方设法努力营造全校性的比、学、赶、帮、超的创优氛围,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勇于创新的正气压倒守旧懒散的陋习。
二、提高教师素质,传授创新方法,改进教学方法
要造就创新人才,除改变教育观念、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文环境外,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对求知领域的探索,自己寻找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点拨思想火花,激发创新灵感。通过授课引导、讲座报告、身体诱引、典型开导等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认识,激励创新动机,树立创新意识。
课堂是最好的培养基地。课堂上运用创造思维教学,将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融为一体,对准学生思维脉搏,注意各种反馈,在动眼、动口、动脑、动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怀着一颗随时支持学生创新行为的教育之心,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对他们不经意的创意,有意识地加以强化;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疑,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开阔视野。
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到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基础性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可以直接应用前人的创造的成绩,也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才能更有创新。第二,品格性原则。强烈的兴趣,顽强的意志、对问题的钻研意志力和敏锐洞察力、勤奋的努力、主动自觉、务实求真等优良的品格(人格特征)是创新的内在因素,不仅仅是能否取得知识的关键。第三,示范与尝试原则。教师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更新方法,不断做出创新示范,来影响学生;同时不断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不断鼓励学生经常性的尝试和创新努力。第四,发挥各学科的作用,挖掘其内在美,从多层面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五篇:花与塑料花的杂文随笔
晚上,远远的,看见商场门外种着两株花,怒放在依旧凛冽的寒风中。
不免有些好奇:是什么样的花,在这冬末春初的时节,还能开的如此张扬、肆意?
走近看,原来是两株塑料花。因为靠近马路,花上满是尘土,有些枝杈也不知被谁扭断了,显得破旧不堪。
为什么要用塑料花,而不用真花呢?
一株真花带给我们的感受,是色、香、形全方位的,徒具其形的塑料花远无法比拟。
但真花需要四季的呵护,而塑料花,自种下那一刻,即便置之不理,它也依旧不畏风吹雨打、霜染雪沁。
我们想要享受花带来的美感,又不愿付出精力和时间,于是塑料花就成为便(bian四)宜之选。
想到这里,便有些感受要抒发一下了。
“花与塑料花”与成全
花与人,是互相成全的。
你为她培土、施肥、驱虫、浇水、修枝、剪叶、挡风、遮雨……,她就用绽放、芬芳、颜色来回报你。
投桃报李,互相成全。
人与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花与塑料花”与灵魂
真的灵魂,经得起审视。
塑料花,远看似是,近看则非。伪装,经不起近身的感知。
不要惊讶,了解深入一点,就发现有些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所以,珍惜那些表里如一的人吧。
“花与塑料花”与合适
真花百样好,假花一点优。
你以为你要的是最好的,到最后才发现,你想要的,其实是最合适的。
所以,应聘如此,恋爱也是如此。“我这么好,你为什么不要我”这样的傻话就不要说了——他们本来想要的就不是最好的呀。
“花与塑料花”与责任
做事,要负起责任。
在栽下塑料花的那一刻,即便心里想的是“比真花省心多了”,但真的从此就对它不管不问了吗?
折了枝,落了土,满是泥点……,不要说赏心悦目,简直是有碍观瞻,这难道是栽它的初衷吗?
牢记初衷,担起责任,这对于做什么事来说都是一样的啊。
本来还有第五点要写,标题也起好了,叫作“‘花与塑料花’与写字”,虽然联想有些牵强,但也有些道理可讲。
不过惊觉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了,于是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