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德:美育德育-德育
美德:美育德育
所谓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所谓德育,是指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人们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的一种教育。
德育和美育的区别主要在:前者是一种规范教育,注重培养个性对社会的服从;后者是一种解放教育,注重发展个性。前者主要通过说教、灌输实施,后者主要通过诱发、引导实施。但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王国维说:“美学上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把美系和伦理学用之于教育实践的德育与美育,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美好的世界。因此美育与德育有密切的关系。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德育与美育只能结合,不能分离,也不能互相代替。这是因为:
(1)美育的强烈的感染性是一般的理论教育所不具备的一种优势。因为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带有一般理论教育的强制性,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容易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美育本身包含着荣辱感、羞耻心等德育因素,但并不等于德育。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本身虽包含着必不可少的伦理道德的因素、善的因素,特别是对社会美的评判,往往同善恶的道德感紧密相联,但毕竟是以德育为其思想理论基础。
因此,实施美育本身虽极有利于人们在伦理道德领域中辨善恶、知羞耻,但却不能代替德育。
第二篇: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美育与德育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教育虽然有其特长,但与目前改革开放的积极形势相比,则仍然显得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和弊病众多。‛这是滕守尧先生对中国目前教育状况的点评,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观念的落后。相对于二十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与融合式教育,中国至今仍未脱离灌输式教育的窠臼。
教育问题永远都是热点问题,尤其是这十几年来,从高等教育的大学扩招,到中小学新课标改革,再到高考制度的争论,可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人们似乎从最初对曾经业已习惯的教育状态中苏醒过来,面对现在由上而下社会各方面深层的变革,突然发现我们在现行教育模式中收获的知识已经无法使自己能够从容地掌控自己、面对社会。我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更令受教育者要么如带线木偶,在装饰的舞台上做一个失魂的舞者,依然能享受来自同伴的掌声;要么如风中柳叶,在漫天飞舞的自由中渐渐褪去青春的绿色。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却总是在一个个失望中去憧憬下一个希望。人们可以在无数次的荒诞里上演人间喜(悲)剧,在令人激情澎湃的号召与激辩中投入描绘教育未来的‚宏伟‛蓝图,又在现实 ‚明智‛的生存法则里扭曲着初衷。也许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依赖,双方都期待着能从对方的改变得到自身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同时又担心对方前行的太远太快,使自己成为阻碍人类前进的藩篱。
值得思考的问题太多了,在还存在权力意志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在世界的范围内,教育还要继续反映其所在国家与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继续体现国家(或政党的)意志。体现在具体的
美育与德育
教学过程中,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情感教育渗透,即德育。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乏上述的内容,在极左的年代,甚至直接以‚政治‛学习取代道德伦理的教育。改革开放后逐渐放弃了简单空洞的说教,但形式化的情感教育依然阴魂不散,只不过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方式(也更为拙劣)。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来媒体网络热议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颇能给我们以启示。如刊登在《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文章,摘抄部分如下:
‚我的书房外面,有几竿竹;读书疲倦了,常走出去散散步。有一天,正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得竹枝上有呢喃的声音;抬头一看,见一燕子站在竹枝上,仿佛笑着和竹说:‘竹兄,你夏天不能避太阳,冬天不能避霜雪。试看我秋凉就去,春暖就来,接着时令,换栖息的地方,何等自由自在呢?’
竹好像也回答道:‘我有忍耐的性质,所以不避极热的太阳,和极冷的霜雪;并且当草木凋零的时候,我仍旧是枝叶扶疏,和那松柏一样茂盛。燕兄,你看我何等自由自在呢?’
我听了这些话,心中想了一会儿,说道:‘有理!有理!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便把它们回答的话,用笔记了下来。‛
—《新教育教科书国文读本(高小)》第一册第四课,任熔等编辑,中华书局1921年版
编者按【‚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这般见识,我们的语文课本一定不屑,非要拔高到‚燕子怯懦立场不坚定,竹子品质高洁岁寒而后凋,小朋友们要学习竹子‛这样恶俗混账的结论来,败坏人的胃口,才肯收手。】
此外,《收获》杂志的副编审叶开炮轰小学语文教材而引发的大讨论也已经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展开。叶开在其博客中列举了一些现实 42
美育与德育
实例,借以痛斥目前教育的弊病。如:
‚事情还要从一堂作假的语文公开课说起‛。叶开受邀来到女儿乔乔的学校,参加一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一篇没有作者的课文《带刺的朋友》。教室宽敞明亮,一人一桌一椅。课桌的摆设六人一组,面对面拼在一起,便于分组讨论,气氛民主、平等、交融,这种‚典型的欧美式(圆桌)模式‛的设计让叶开感到新鲜有趣,但是随之而来的课堂内容却让他近乎绝望:与三十多年前相比,语文课的教学竟没有任何进步!
据叶开回忆:‚这是一堂公然作假的公开课:一切都是预先排练好的,哪个问题由哪位学生回答,语文教师事先都安排好。我女儿说,隔壁班更夸张,老师要求每个人都举手假装提问,但是只有举左手的才会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经过认真阅读和分析这篇《带刺的朋友》,叶开发现,文章逻辑完全不通。后来查到了原文,课文居然进行了彻底的篡改。经过篡改的课文,因逻辑不通变成‚带刺的敌人‛了。此后,叶开开始从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第二册(试用版)入手,进行逐篇的对比分析———总共四十篇文章中,只有一篇署了作者名,其他大部分是‚剽窃‛和‚篡改‛的,包括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王安忆的《我们家里的男子汉》等作品。叶开又在博客上以女儿的课本中巴金名作《鸟的天堂》和安徒生《一颗小豌豆》为例,比对分析了原作和被改写后的小学语文课文间的差别,并发出了后来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小学语文垃圾教材危害远胜三聚氰胺奶粉‛的感叹。
多少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变味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不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而是为了弄懂语法结构;解读作品不是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对‚中心思想‛的提炼;看待作家,不是从作家的时代背景和完整作品中出发,而是寻找‚微言大义‛。43
美育与德育
什么是语文的回归?用叶开的话说,就是回归到‚人的教育‛上来。‚这个人,就是有独特的、独立的个人价值的‘人’,对‘人’的核心价值的确认,对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的彻底考量,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最新和最高的成果。‛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部教材:更富有人性化,更具备基本常识,更靠近普世价值,更具有审美感,更有逻辑性。而叶开推崇的《小王子》乃至《哈利波特》等一系列经典儿童作品所诉说的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正是将这些价值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们。
语文教学存在着上面所提到问题,其他课程呢?基础科学数理化的教学问题相对单纯点,因为评价的标准比较明晰也较少异议,除了教学内容固定(教材的变化仍然要以人类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主观的选择只能局限在内容与形式的编排上),而且标准答案仍然具有稳定的权威性。政治与历史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倒是起着主要作用,然而在教材的编撰上似乎还没有受到像语文教材那般非议,何况它们本身就是在直接培养一种价值观,比起语文课在知识传授与情感渗透之间的度的两难把握,自己的目标还是单纯的。你可以不喜欢,但也无法去太多的指责。同语文课面临的窘境最为相似的可能就是美术课了(音乐暂且不论)。当然,美术课不必去应付高考,无形中避免了成绩与成材的矛盾,可以相对自由地去探索教育之道。
中小学美术课是素质教育倡导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从多年来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逐渐转变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和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时候,美育也许是能掩盖以往片面强调‚智‛育的最好的一块遮羞布了。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前两育被畸形地放大,后三者渐渐成为形式的口号。什么原因?很简单,国家意志与高考的应试制度。对于任何形态的社会统治者而言,教育用来训练有一定服务技能(特定群体)又能服从统 44
美育与德育
治意志的人远比培养有批判思想和独立精神的自由的人安全的多。美育兼具了上述两种功能,既辅助了‚智‛育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又又舒缓了个性自由发展上对于意识形态过多的关注。当然,保持这种相对的平衡会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毕竟意识的觉醒不会使人的精神层面仅仅停留在艺术本身的问题上,正是这种两难的矛盾,造成我们社会教育中美育价值取向的犹豫,即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取舍,进而影响到美术教育形式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德育和美育两者虽有联系,但不能互相替代和包含。德育是抽象的概念,是一抽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它自成理论体系,成为人们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而美育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属于感情陶冶的工作,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潜移默化,以达教育目的。鲁迅先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虽然提到了美育辅助德育的功能,但也强调了美育‚与道德不尽符‛。美育也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德育的附属物,美育自身的价值仍具有独立性。曾经无数次唤起的美感而最终被引向某种程式性的意识观念判断,最终‚压抑了美,弘扬了善‛。美术教育最直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美感去认识世界,通过训练感性和发散性思维,与训练逻辑性思维的认知性教育分别开来,授课以感性形式为主,而不是理性概念的判断。正如本文开篇所言,我们不缺乏 45
美育与德育
概念式的灌输教育,缺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思维自由独立的素质教育。真善美的统一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不容易!美术教育要避免舍本逐末,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而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首先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美术教育的主旨。
此外,在教育、美育问题本身还存在诸多争论的时候,我们对于美术课教学的评价最好不要去尝试建立一种普遍有效地绝对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用经验的方式,但要考虑到学生的要求。一位再出色的教师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人生成长教育中阶段性的胜利,良好的开始能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一旦学生进入新的学校,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前期的良性开端是否还能延续下去?教育是一个整体,贯穿了人生的成长时期,每一个人都期望社会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健康持久的教育环境,以得到相对公平有益的教育。受到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等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学校,都会出现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不敢奢望能达到一种普遍公平、健康、科学的教育水准,而且从个性的培养来看,教育最好选择合适的,而不是所谓‚最好的‛(还是标准的判断问题)。因此,对于老师教学评价也要因时而异,避免在意义本身还亟待辨明的情况下,过早地从形式上建立一套绝对的样板标准。
教育本身经常是错误的,及由于施教的方法不善,造成本来不好不坏的教材成为了客观的阻碍因素。换句话说,因为教育是在服从人类的传统和习俗,所以它又在反方向上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的劣根性。我们成年人已经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意识与价值观(且不论科学与否)去‚指导‛未成年人,以己之经验积累替孩子们提前预设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牺牲精神的可贵)诚然可以使青少年们少走弯路,多快好省地达到大人们心中期望的社会性安全临界点,但对孩子 46
美育与德育 的独立无益,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试错‛的发现快乐,而挫折教育正是我们缺少的。正如伊斯拉尔〃舍弗勒所言:‚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许许多多前人留给我们的大厦中。这些大厦是我们努力生活于其中的地方,也是我们赖以改进的地方‛。
‚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素质教育有名无实,而形式化的情感渗透使美术教育改革未能走的更远。
第三篇:浅论美育与德育
浅论美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美的修养,发展审美能力,使青少年身心更加完美。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才,使受教育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智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具有从事现代化建设的业务本领。所以,德、智、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几个方面.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普遍忽视德育,更不重视智育和美育。认为美育是“空任务”, 德育是“软任务” ,智育是“硬任务” ,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本文从教育工作角度谈谈美育、德育、智育之间的关系。
一、揭开美育的面纱
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美育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低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同样人们如果要欣赏瑰丽的大自然的美,欣赏、追求社会生活的美,探求人们心灵美的奥秘,就需要有相应的感受能力。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
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浩瀚的大海,高峻的山脉,无垠的草原,一泻千里的江水,都蕴含着美意,这是大自然的美;刘胡兰的慷慨就义,“八一”南昌起义的壮烈,抗洪抢险中人民子弟兵的非凡表现,李四光的地质之光,这些都是社会美;贝多芬的交响曲,达·芬奇的绘画,更是被世界公认的艺术之至美;我们学生的生活中同样无处不在存在美:“您好”、“谢谢”、“再见”、“请”等的语言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行为美,;诚实热情、乐于助人的心灵美,都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线条、形体、色彩、表现方法的知识、技巧,必须训练他们的视觉器官,提高其视觉感受力;引导学生接触英模人物的事迹,领略名山大川的奇异风光,参观科技成果的展览„„都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生产劳动的伟大美。
二、德育蕴美育
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人,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它偏重于说理,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富于美育之中,心美引善,使人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实现道德教育,使人乐善好为,美育在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历来重视美育的人也都重视其德育的效果,实施美育就是使人在对于美的追求中,明确善恶,振奋精神,使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归心”向善,从而乐于接受道德教育。
三、智育之花常开
启示人们认识和掌握事物规律性的智育,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劳动技能,美育对于智育的实施,也有着不可忽略的独特作。通过美育,能够心美导真,人们通过对于自然,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可以在愉悦精神的同时,了解历史,自然,社会,获得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同时,审美需要和审美修养可以推动人的科学研究,这是为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整合所证明了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发现者,他的研究方法称为在本质上是“美善的,直觉的”,深信大自然定是合乎规律的,而事物的美和大自然的和谐是相一致的;因而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真。以美导真,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真理的奥秘,能够大大开拓人们的视野,充分调动人们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就在日常学校教育中,运用以美导真的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便于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存规律,例如:对称、均衡,文艺作品的、美术写生、参观、浏览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辨视事物的异同,发现特征,掌握变化,提高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和敏感等。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提高驾驭客观变化的能力。
结语: 总之,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人们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益处。美、德、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因此,要培养优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人,就不能不从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美育、德育、智育。
第四篇:谈谈美育中德育渗透
谈谈美育中德育渗透 ——如何利用美育培养学生正直、健全的人格。
【摘要】:具有高尚美术素养的人不是天生造就的,只有通过艺术领域的浇灌、陶冶,才能培养成有美德的人,通过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和作品,方能踏出美的人生轨迹。我们今天的美术教育和其它学科一样,同样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生活、学习、做人,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加强学生的对美好事物的审视能力,培养学生正直、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德育 ;美育;审美 ;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理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我们教师既要将良好的知识技能传授学生,又要以良好的师德去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们应适应时代变迁的步伐,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美育人,以美启智”的教学新目标。
美术科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一课,作为美术教师不仅仅要搞好美术知识的传授工作,同时更应做到将德育工作科学合理地添加到育人工作之中。德育工作涉及面广,本人作为专职美术教师,又是一位学校德育工作者,我就从美术教学的角度谈几点做法。
一、在教室的课堂教育
教室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和主要教育场所,也是学生和老师主要和长期的交流学习之地,所有的教育都从教室开始,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在教室中对学生的学科培养,才能进一步把教学环境扩散到学到再到社会,然后才能更好地把德育教学孕育期中,慢慢扩散到学生生活中。
学生的学习首先应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任何一门学科,也含美术学科在内,教师要想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每堂课的教学之中,都离不开学生有效地配合,老师认真地讲,学生专心倾听,课堂氛围和谐、生动、有趣,自然会达到十分的满意,加之学生认真的作画,添加创想性的色彩,老师肯定会深感欣慰和自豪。因此,我认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规范性和行为习惯的正常化。
很多学生对美术学科不看重,认为无关紧要,思想上就有了偏科现象,这样美术课就会容易出现出现课堂秩序混乱、自由散漫,个别学生自己不带美术工具,反而去影响其它同学,从而也就影响了全班,乃至全年级的整体美术课的学习风气。以前我教小学,面对低年级学生的以上现象,我总是爱发火,大吼学生,低年级的时候,他们不敢言语,现在教中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上有了自己独立的个性,就敢于与老师顶撞、吼叫,有时叫我反而在众多学生面前下不了台。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凡事该两面考虑,学生会这样,不能全说成是学生自己的原因,也与我教学有关系,或许是我教育、引导学生力度不够,或许是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我都有不可推卸的客观责任区。
所以,要在课堂上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我认为老师应做表率作用,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不要在学生面前老是摆起师长的架子,要做到“以和为本”。科学安排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知识点,认真挖掘并利用美术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在美术课堂,要努力地将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同时又应做到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尊敬你,而不是惧怕你或者抵触你的情绪存在,其实就是教师所树立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培养。学生与老师无距离了,学生自然对老师推心,尊敬你,亲近你,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时会主动寻求老师引导,在生活上遇事也会向老师倾心,以望帮助,这样老师就可以在学习上予以知识灌输,生活问题上予以德育教育,以身作侧,正身示人,学生自然相仿,这就是教师教学的情感渗透。什么叫“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就使学生自身修养得以提高,从小事、小细节做起。俗话说:“小事见大”。我们教师以身作则,将会榜样无穷,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只要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他们会慢慢明辨是非,树立起正确的行为准则,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并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长期实践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必须注意用自身言行和人格去影响学生,在行为规范上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对于学生,教师除了进行直接的德育和美育,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和训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和言行统一。
要想科学地进行学科德育和美育,就必须在寓德过程中体现这些原则,并且依照寓德过程的基本环节和程序,完善寓德过程。学科德育过程是施教与受教双方活动的延续和发展。教师的施教过程包括设计、寓德、检测评估和强化矫正四个环节。与此相对应的学生的心理反应过程包括起始、迁移、自我评价和逐步内化四个环节。(见下图)
在设计环节,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德育内含,有的放失地筹划和安排寓德过程,包括确定德育要点,选择德育途径,确定检测的方法、手段以及评估形式和内容,并写出设计方案。在寓德环节,教师应实施设计方案,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寓德的切入点应不拘一格,意在引导学生经过接受和认同等心理活动,实现道德迁移。在检测评估环节,教师应及时检测和评估寓德效果,获取反馈,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获得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的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进行判断。在强化矫正环节,教师应根据获取的反馈信息,“长善救失”,及时调整寓德方法,强化积极作用,进一步矫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向“内化”发展。这一德育过程应以课时或教学内容的“节”为单元完整实施,并且循环反复。老师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去“悟”,在“悟 ”中去“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再去实施、总结,并逐步提高。
二、从教室到学校的扩散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要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美术学科是必要的养料之一,如何在美术中渗透德育,使学校德育呈现生机,在新课改的今天,美术教育应该结合实际,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现在这个年代的孩子,生活好了,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父母平时忙工作,可能会忽略了对孩子的一些情感教育,我们很多时候有这个感触,就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在非常优越的学习条件下,他们或许获知了比前人更多的新观念、新知识,但这一代人却大部分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礼仪抛之脑后,严重缺乏人际之间的亲切概念,有的甚至目无师长,丢失了起码的做人的谦让之举,更谈不上爱国、爱家乡的崇高心灵了。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自我教育能否发生,是否有效,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发生情感。美感不能强加于人,却可以引导。引导学生发生美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帮助学生感知对象的美。又如,欣赏齐白石的国画,也需要让学生了解齐白石以及他生活的时代。了解国画的有关知识,包括流派和技巧,否则,他们也很难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其次,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舞台,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以及元旦佳节等,开展一些美术宣传活动。如,办主题黑板报,手抄报,书画展,主题性的海报展示,纪念性的图片展览等活动来讴歌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憧憬美好的未来;可以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看画展等,培养广大学生的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高度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抚今追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比如爱国这个话题,我们除了利用国庆时开展活动,平时也可以多在校园内各处多办图文展,让学生多了解祖国的山川美景、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人物轶事、历史事件,以充实的情节故事深深吸引孩子们的好奇的探究心理。比如介绍长城的修建历史背景、作用以至在历史中的影响,介绍北京故宫的相关情况,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满清历史,让学生明白我国不仅是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在各项领域在世界都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国,并注意展示众多的建筑艺术图片,请学生直观欣赏,了解到我国有着非常精湛的建筑技能,一幅幅照片、一句句讲解,同时也就引起了学生们内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通过一点一滴的小故事丰富孩子们的历史知识,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这些精美艺术佳品,使其陶冶的美好事物的遐想之中,让学生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无比荣耀,最终在学生思想上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并热爱上我国优秀的艺术遗产,在美的感受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还可在课余的时间,可以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绘画兴趣组,书法兴趣组,艺术品收藏兴趣组等,使学生开阔视野,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就是美术教学的环境渗透,把德育教学扩散到学校中去。
三、从学校到社会的扩散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的最终也是回归社会。所谓教学育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塑造一个“人”,而我们所指的这个“人”,是社会的人。
把美术教育、德育教育扩散到社会,是个比较高级的话题,也是教学中比较难实现的。我们可以控制学校里的优美环境布置,宣传廊、橱窗的新颖精细的制作,但我们控制不了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可以在校内对学生引导监督,但是不可能一天到晚跟着学生走以观察学生们到底在做什么,那我们怎样实现美术教育、德育教育从学校到社会的扩散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了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但凡有经验的美术教师,通常都非常重视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圣人孔子的弟子万千人才辈出,他的学生无论是在老师面前,还在在社会中,处处以礼待人,这就是因为孔老先生以“礼”为上,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学识培养着门生,而孔子的儒学,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在影响着我们。因此,为人师表者,就应有师表,正身以导学生正,处处以身作则,即使不在学校中,在平日的社会中,也给学生作好表率,学生自然课上课下,校内校处均行事从师之做法。
空余的时间也可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到电影院或博物馆,甚至基本的,可以就在街上走走,观察这个社会其他人一天的劳作,看看社会在人类的推动下如何发展,而自身又在如何被这些人,这些发展所影响,让学生切身处地了解到自己身处于社会之中,是社会大网不可或缺的一个网眼,处处做好,为这个社会、国家作自己的贡献。
社会是一个大学校,比起我们的学校,社会这个学校具有终极意义,我们老师,要清楚这一点。很多老师有个误解,认为自己在学校做好就已足够,下了班,出了校门,很多事就不闻不理,但是,在你不上班的时候,不在学校的时候,学生见到你,不是一样称呼你为老师吗?
结语: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的形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完整的人格,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表现。学校是育人的净土,美好的育人环境,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我们的社会将会呈现出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心理学》作者:陈琦、刘儒德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2、《美术教育学》 作者:顾平主编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3、《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五篇:美育于德育的关系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众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体,它与德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美育则是架设在德育工作与众多学科间的一道桥梁,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德育往往只注重采取单向的灌输和施教,较少考虑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以及德育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这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虽然着力不少却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融善于美、美善并举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德育与美育的辩证关系
从中西教育史上看,融善于美即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思想渊源和学理依据自古以来就有机地联为一体。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非常重视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的统一。孔子认为,诗、礼、乐三者是统一的,诗、乐等美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论语》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乐可以治内而为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是诗赋予人们各种情感,并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发;礼把这种感发变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它要求人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由此而维护一定的政治制度;而乐则可陶冶人的情操、德性,改变人的不良习俗,把理智上认为应该这样做,变为在情感上自觉去做。从而使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到了近代,更是将德育和美育相提并论。比如,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启蒙者,他根据西方近代心理学原理,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和美育,认为“三者并行逐渐达真善美的理想,又加体育,便成为完全之人物”。[1]与王国维同时代的大教育家蔡元培是第一个把美学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人,他当教育总长时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中“忠君”和“尊孔”这两条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提出了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即体、智、德、美四育)五项教育方针。他还把美育的作用提到了相当的高度,认为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奏效,因而主张借助美感教育来实现。他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2]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便以善论美;柏拉图则明确地把“道德与审美视为同一种价值”,[3]主张美和善的统一说;亚理士多德也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一种善”,[4]因而他十分强调音乐的陶冶、净化功能,“音乐应该
学习,并不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5]近代以来,德国古典美学家、美育的创始人席勒提出,“美育”的初衷便是通过美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进而拯救整个社会。他强调“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6]强调美育对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现代西方德育界所盛行的“行为技术学”更是与儒家的德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反对灌输与过分的约束,反对与人为敌的清规戒律,注重暗示与心理感召,强调创造出一种舒适而富有美感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的行为能被有效地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同时又能提高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效率。综上所述,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他们的思想对我们今天融美育于德育之中,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今天,德育和美育仍然是中国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区别,但又互相联系。《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审美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内容之一。德育与美育应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首先,德育与美育有着重要区别。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的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及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与陶冶,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致力于人的精神上的平衡、和谐、健康、愉悦,以实现自身的美化,因而美育更多体现为一种情感教育,着重于对人的感性激励,影响人的趣味、性情、心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活动的日益丰富,美育的内涵已不仅仅限于认识美、感受美,它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既有主体感受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还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是按照时代社会的理想和道德要求来规范、养成个体的品质、思想、行为,它所要承担的是受教育者理性的教育内容,致力于调整和发展人的道德意识,建立有序、有礼、有节的人际和谐关系,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具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够用一系列社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这才是德育的本质属性。目前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施主要是紧紧围绕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来展开,更多采取正面的、科学的理论灌输以及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大学生兢兢业业,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强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从中我们看到,德育解决的是道德信念等理性问题,美育则是一种生命教育、美育与之既不是从属关
系,也无法相互替代。只有遵循各自的培养目标和本质规律,才能保证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科学的教育。但是,美育与德育又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7]在美育过程中通过情感的陶冶,使思想、道德潜移默化地得到净化,从而成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美育对于道德的作用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诗歌时认为:“诗人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养成这样的品格:厌恶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8]在德育中导入美育,使理性的灌输变成生动的形象,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一个人只了解了某种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行为才有内在的动力。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或熏陶,是单一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说教无法取代的,由于美育能激发对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深层能动感受,使人产生激情,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时,思想情操也得到进一步升华。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9]德育所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美与道德的高度统一,当道德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不但是善的,而且是美的,甚至是崇高的。
可见,德育和美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美育有赖于德育的指导和升华,从而使审美意识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德育则有赖于美育丰富其内涵,由此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作用。德育的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人的内心世界是最丰富而又最易变化的。塑造人的灵魂,雕琢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件非常艰巨和复杂的艺术创造,用简单呆板的说教方式是不能奏效的。因此,进行德育工作,既要有思想性和逻辑性,又要有情感性和形象性;既要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又要融理于情,以情感人。
二、实现德育与美育完美结合的基本途径 如何将美育与德育完美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高校中德育与美育的结合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以塑造美好心灵为宗旨,实现德育与美育目标的统合
从古至今,人们对教育的目标提出过各种各样的主张,诸如培养君子、真人、绅士乃至于全面发展的人。无论如何表述,实际上都是对人格理想的一种诠释。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道德和审美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存在主辅、本末的问题。因之,在实施过程中,德育和美育的培养目标理应统一起来。这不仅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完美的人生状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内在要求。要实现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的统一,首先在德育目标的取向上,要克服社会本位的偏差,扭转泛政治化的工具论倾向,应把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作为学校德育的追求。其次,在美育目标的取向上,要克服“唯艺术美”的倾向,树立大美育观,将人性之美作为美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美善结合的原则,包括美育为德育服务和德育采用审美形式两个方面。从美育方面来看,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并非人一生下来就会审美;虽然美善价值的同一性决定了美的道德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并非人人都能从美的载体(如艺术)中体验道德情感,这正如贝多芬的音乐和毕加索的绘画只对于“具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的人来说才有价值一样。而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觉到形式美的眼睛只能由美育来造就。所以在大学里应抓好美学、美育艺术欣赏等课程的教学,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的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开展诸如校园艺术节、文艺晚会等课外活动,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来看,为了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有必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实施审美化的道德教育。德育课程的教学是高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德育课教师,首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化,要能以情感己,再以情感人。否则,如果教师把德育理论当作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果和空洞的教条,自己都不相信,学生又怎能不兴味索然甚至对其生反感呢?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欣赏一些高尚的文艺作品以增强感染力,通过选择生动形象的对比事例和真实可信的榜样以增强说服力,通过播放好的影视作品以加强震撼力。这种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讲授方法,贴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容易激发起大学生的审美兴趣,实现其道德心理与审美心理的融合,使道德教育既合理又合情,从而到学生的认同。
2.以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诉求,实现德育与美育统合
道德和德育的价值在于在人和周围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的关系包括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的标准就是人和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相依相伴、互为条件、彼此依赖的良性互动关系。而这种和谐的关系,恰恰体现了美的精神。关于美是和谐的观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提出并系统地阐发过,他们提出的“黄金分割率”,对美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和谐为内在精神统领德育与美育内容,是德育与美育得以整
和的契合点,最终达到“天人和、人己和、己己和”的至善大美境地。为此,第一,要增加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的内容,包括身体和谐、心理和谐和身心的和谐。第二,要体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使学生学会在交往中通过沟通、对话、分享,达到不同主体的和平共处。第三,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的道理。
3.以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情境为催化剂,实现德育与美育途径的统合 人是理性的存在,也是感性的存在。通过创设积极有效的教育情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等智育目标的达成,而且是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创设积极的教育情境,提供情理交融、情境交融的教育空间,充分利用情感的激活功能、驱动功能、陶冶功能、弥散功能和调节功能,“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滋暗长中实现道德和审美的交互影响与升华。首先,要创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使其心灵受到感化。在高校里,德育美育互渗互补,主要是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的德育观过分强调社会规范和纪律约束,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需要,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一味地对其进行滔滔不绝的灌输教育,难以达到好的效果。为此,现代德育应该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感悟,以达到德育的效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看成有丰富情感的人,积极组织、创建轻松的育人气氛,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形成师爱生的情感氛围,这样既可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又能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向交流打基础。只有德育美育互渗互补,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感染教化功能,使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其次,要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通过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会按照美的规律改造我们的生活。再次,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和表演中,理解作品积极的思想内涵,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最后,通过精心设计、入情入理的德育课,利用美的教育手段,吸引学生沉浸于
其中,以不直白显露教育意图的间接方式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总之,高校应将德育与美育完美地结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达成德育和美育的双重目标。综上所述,只有在目标、功能、途径等多方面,把德育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人格,才能培养出善与美的统一、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相统一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2.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境界。而真善美相统一也是德育和德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高校德育的目标无疑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重在进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不应该是老师作纯学理化的说教灌输,学生作纯理论化的理解接受,教的人照本宣科,学的人被动应付,双方都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这种教育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容并胜。这就要求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德育的效果,也提升德育的境界。
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生境界。首先,德育方式长于理论分析论证,辨别善恶是非,进行思想引导,重在说理,以理服人;而美育方式长于情感教育,帮助鉴别美丑,进行情绪疏导,注重悦情,以情感人。这样两者结合,有益于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真懂、真信”,从认知和情感的双重层面真正解决问题。其次,德育方法主要借助于逻辑思维,进行理性认知建构,以概念的方式树立和支撑某种思想观念体系;而美育方法则更注重借助于形象思维,进行情感心理建构,以形象的方式浸染和信赖某种理想信念。这样两者结合,有利于学生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信念牢牢树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同时深深扎根于情感丰富的土壤里。再次,德育注重道德践行,知行统一,强调内在品德情操的高尚,以及外在言行的伦理规范;美育注重审美创造,真善美统一,强调“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内质外型”塑造,以及风度气质的个性表现。这样两者结合,对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也有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境界和德育工作者自身境界。长期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但往往忽视德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者自身境界的提升。这是不少高校德育未能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一些德育课教师,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
性而忽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美育所特有的情感教育、审美鉴赏、艺术创造、品味把玩、临习、熏陶、游戏(广义的)等方法与手段被拒斥在教学大门之外。如此这般,我们的德育课也就失去了“诗意的光辉”,也就没有艺术性、趣味性,也就缺乏吸引力、感染力。我们多数从事德育教学的青年教师,重视掌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然而,也有一些人仅仅满足于此,不注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去追求更高的师道境界,不自觉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师道风范。因此,我们倡导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也是促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自觉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师道境界和风范。3.走出对德育的认知误区,努力探索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国当代德育理论与实践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发挥整体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思想品德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体现在育人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二,德育和美育的关系。
美和道德是双胞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历来美与善都被视为同义词,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美是一种善。美和道德的这种关系就决定了德育与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首先,德育是美育的开路人和指路人。德育不仅给美育给予正确的思想指导,保证美育的政治方向,提升美育的格调品位,而且可以给美育以充实丰富的内容。一个思想境界狭窄,道德修养欠缺的人,他的审美趣味必定也是低俗的,表现美,创造美得能力也是低下的。其次,美誉对德育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卢梭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各种美的观念,而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鲁迅先生也特别强调美育对道德的教化作用,认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在心理学中,心理学家认为“艺术是心灵的体操”,对那些道德败坏的人以艺术美得熏陶,有助于正确道德观的建立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