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课中德育和美育论文
美国的语文教师十分注意利用课文,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一次,笔者去纽约州布法罗市一所中学听语文课。这节课讲授的课文内容是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讨论神话传说中的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的优点和弱点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教师很重视挖掘课文内容,正在与学生结合课文讨论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
为,从古代说到现代。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如下:
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为?
古代英雄和英雄行为是什么样的?
现代英雄和英雄行为是什么样的?
假如英雄生活在你们中间,你能否与他友好相处?
学生们根据不同的认识来回答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既弄清了课文内容,又树立起正确的作人标准。这节语文课的强烈思想政治性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笔者赴美国考察前,总以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教学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到美国后才发现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位语文教师之所以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美国纽约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实,任何国家的学校教学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课更是如此,关键在于是否恰当和得法。
笔者还看到过一份有关美国语文教学研究文章中介绍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泰瑞,“生活并不总是水晶阶梯”诗中这一行,作者指的是什么?
生1:是指生活并不总是很完美的,有时会有些困难。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识呢,泰瑞?
生
1:是这样的,诗歌中提到妈妈说她生活的阶梯上有些“假缝”。
师:分析的很好,泰瑞。在实际生活中“假缝”指的是什么呢?乔依。
生2:那种使人伤心的事。
师:对的,乔依。你生活中曾经有过这种难过的事吗?
生2(想了一下):去年秋天我不能成为足球队队员时。
师:那确实是令人难过的,乔依,但你不能屈服。我今天早晨还看见你在外面练球呢。
老师接着介绍休斯写的短故事《谢谢你,是我的》。这篇课文叙述的是一个老妇人的钱包被人抢去,又被好心人夺回送还给她的故事。对于课文中的生词,老师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和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然后引导说:“设想一下,你是那位老妇人,晚上很晚了下班往家里走,一个人从你身边跑过去,抢走了你的钱包。想一想,写下你最突出的感受”。所有学生都在沉思。然后学生们写道:“恐惧”、“愤怒”、“讨厌”、“孤独”、“疯狂”。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接下来的三页,了解故事最后的结局,体味善与恶。最后,布置学生写作文,比较休斯写的《谢谢你,是我的》和上一星期所学的海明威的短故事,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美国教育工作者也十分重视语文课中的美育。他们反对在教学中将认知教学同审美教育割裂开的做法。对于这种割裂开的做法,有的学者批评说:“这里似乎存在着两个互相排斥的世界:一个是掌握知识结构的世界;另一个是为生活的质的方面,为感情的抒发,为探究想象的实在而保留的世界。这不仅歪曲了艺术的性质,而且模糊了艺术对于人的经验的深刻意义。认知学习由于缺乏审美的方面而变得非个性化和专业化,无感情的知识和无理智的激情之间的裂缝加宽了;于是,在精神上把握认识世界的各种方式就显得困难了。”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反对把语文仅仅当作是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学科。认为这样只能使认知与感知、情绪与想象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
美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有大量的文学体裁的课文。美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文学的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好范例。他们认为,作为教师的批评家,就是一个“提供新的知觉并赋予它们新的价值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足够的知觉力,能够对具体作品的性质作出评价,使学生能够看懂或听懂这些艺术作品。而这些正是学生获得审美素养的必要基础。这些启蒙工作最好是由语文教师来进行。
纽约市的语文综合课程纲要强调“文学是力量和美二者的结合。它是人类经验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人类的动机、冲突、价值取向和传统。”这份纲要要求纽约地区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教学生讲故事、朗诵诗歌。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提出了“提高欣赏文学的能力”的要求。在小学三年级,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被故事所渲染的特殊情调深深吸引”。在小学五年级,要做到“通过人物的特点来认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讨论能把所有人连在一起的共同情感和渴望的文章”,“体会诗歌的音乐感,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七年级(初一)能够“应用文学讨论自我和社会。”九年级(初三)能够讨论“文学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十一年级(高二)能够“评价文学作品中提出的道德伦理问题。”十二年级(高三)能够“以文学作品和个人经历为基础进行判断”。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美育,美国教育工作者提倡语文、音乐、美术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统一开展工作。他们认为,对于个别艺术形式的感知是不够的。教师要检验各种见识和活动方式能否适用于学生对于已创作出来的事物、物体和事件的识别力和理解力。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种使学生将艺术与理解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工作者有这样一种见解:“审美‘态度’就是不断活动,不断探索和检验——它与其说是态度,还不如说是行动:创造和再创造”。
笔者在参观美国中小学时,经常看到教室里摆满了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创作。这些都是学生们在学习完语文之后,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力,在语文、美术老师指导下完成的艺术作品。笔者曾看到有近半面墙大小的四季图,这是学生们根据课文描绘出的一年四季的景象:在春雨的滋润下绿树茁壮成长,农民正准备耕作;夏季阳光普照,蜜蜂正在勤劳地采蜜;秋天落叶纷纷,但五谷丰登;冬天白雪皑皑,各家各户的房子烟囱正在冒着热气。笔者还看到,在许多教室后面的玻璃书柜内外都摆满了用硬纸、塑料、布头制作的各种小木偶。这些小木偶其实都是语文课文中的人物,从王子、公主到强盗,甚至宇宙人应有尽有。这些都是实践上述教育见解的产物。
美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还认识到,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而且要善于帮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来提高审美的素养,“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们将他们所看到和所听到的东西摆脱事物一时的使用价值以及世俗意义,那么学生们就可以接触到他们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事物的形状、质量、色彩的明暗和音调、音色”。为了做到这一点,美国语文教师特别重视对学生审美的观察和想象力的培养。他们认为,观察影响着我们所见东西的构造;想象改造着我们所观察的东西。
最后,要说明的是,美国语文教育之所以重视美育。是和他们下述的这种认识分不开的;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许多社会因素迫使人们被动地按照陈规旧习来思考的时候,由审美活动培养起来的思想开放和探索精神才可以使人突破常规和老一套,去探索许多生活领域意义的新方向。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更接近于发现如何获得自由。
第二篇:中学语文课中的美育渗透
◎刘松龙
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孩子们的心智受到空前的侵蚀和毒害。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要加强对孩子们的美育教育,使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扎根,让他们能用心去发掘生活中的美,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会珍爱、敬畏和尊重生命。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学校教育的功利化使美育教育失却了应有的位置,很多普通高中追求的是升学率,职中则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把其他方面的教育弃诸门外。而且这种功利化的做法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的地步了。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恢弘的知识空间区别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其深远的影响能够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他们终身的生活质量。所以,就如何针对上述情况在语文课中开展美育,本文做出如下探讨: 1.亲其师,信其道,用人格的魅力去进行人格美教育
如何让学生能够喜欢上语文课呢?脑海中经常会闪过一篇散文——《我的老师》,文中的蔡芸芝老师将自己一切美好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不仅在课堂上同时在课后、在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学生烦恼时能得到她的援助。纯真的学生哪怕是在放假的日子里、在梦中,也会想到他们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园丁,才真正称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好比一架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和谐旋律,必须把乐器音调准,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给自己定位:力争做一个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这样的语文老师容易使学生对他们产生崇拜心理,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用人格的魅力去激励学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揭开语文的面纱,让学生知道语文的内涵美 语文的精髓为“真是生命,爱是核心,美是魅力”,学语文的意义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就是通过阅读每一篇作品,从中获得新的美感体验,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获得新的启示,从而能够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得到实在的生活经验。巴金先生曾说过一段有关于他对文学见解的话:“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笔者认为语文的真谛所在。然而我们的很多学生读了十多年的语文而对于“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却往往是一头雾水,因而对语文失去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学好语文,进而用语文去熏陶他们的情操,启发他们的心智,就首先让他们了解语文,并尽力让他们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学什么”这些问题,由了解进而“学之者”再到“好之者”。
中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内涵极为丰富,是德育的最佳载体,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初步阅读,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里熏染。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致,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充分加以利用,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内涵的丰富,读之诵之,学生在吟诵中积淀、升华,情操得以净化,心灵得以熏陶,心胸自会开阔,情操得以陶冶。例如在讲《宋词二首》时,笔者给他们找了很多有关的音乐和动画,营造气氛,再让他们理解词义,最后让他们诵读,他们体会到了《雨霖铃》的凄苦,体会到了《念奴娇》的豪迈和无奈。美育的熏陶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3.开展情感教学,进行应时应景教学,让学生感受情感美 在开展语文情感教学中,笔者也尝试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1)关注学生兴趣,投其所好。笔者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非常喜欢听和唱流行歌曲,特别是自从课室装上多媒体设备后,课间他们总是播放最新的流行歌曲。于是我们开展一个流行歌曲欣赏系列课。首先让他们每天找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曲及歌词,并准备一篇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的发言稿。学生兴趣很高,表达自己的欲望也很强烈。在这个系列课中,学生能够深入地去理解歌曲作品的内涵,再加上我们引导其欣赏,从而达到了陶冶其情操,提高其思想修养的目的。同时,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明显地拉近了。
(2)把握时节,应时应境。中国人历来都对传统节日有较为深厚的感情,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每年中秋节前夕,笔者收集了一些中秋节的素材,花了几天时间做成了课件《月色如水》,汇聚了许多描写月亮的名篇,加上了许多中秋节的起源和中秋节的传说,还有许多精美的插图,再配上有关的音乐,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学习了知识。课件最后在王菲的《但愿人长久》中结束,学生全都不由自主就着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很动情地轻唱起来。课后,学生把自己过中秋的感想写出来。结果所有学生都交了作业,也能很有感触地把中秋节的感想写下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知不觉,学生在欣赏音乐和诗篇的课堂里,在节日的氛围下,收到了美的熏陶,达到了美育的效果。4.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在实践中感受自然美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不能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体会磨难,面对困境,面对挫折,从而对生命负责。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如果想让学生成为坚强的人,就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磨练。因此,作为深化语文教学的语文活动无形中亦是对学生美育的上佳时机。
日记是一个人人生轨迹的真实记录,个人的喜怒哀乐尽可在此得到最彻底的倾诉,因此也是暴露学生真实思想、真实感情的所在。笔者指导学生写日记时着眼一个“真”字,字字篇篇去虚假,点点段段不矫饰,赞真善美贬假丑恶。在写作读书笔记时也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是的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堂中教师应善于启发思维、提出热点话题、营造研谈氛围。“情动于中,必然发之于外”有所思有所见,自会生情。让学生在虚拟的生活中张扬个性,挥洒蓬勃的热情。对于中专生来说更要求教师不应全为应试而授课,而应让学生大处着眼,去讨论,去发挥,去感知生活,掘出生活的底蕴,生命的真谛。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法让学生去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去感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苍茫,去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惬意,去体会“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去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孤寂和博大情怀,去斟酌“对影成三人”的寂寥。从而让他们知道,生活并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的,加深对生活和生命的更深一层的认识。只要他们能够有初步的体会,那么他们在生活中碰到相应的场景的时候就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笔者还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因为在现在这个缺乏感恩的年代,笔者发觉很多孩子都失掉了感恩的能力。所以要让他们能够去体会父母的艰难和关爱,就必须让他们去做一些实践类的亲情作业。比如布置“给妈妈或爸爸洗脚”“我为爸爸(妈妈)做件事”“同爸爸妈妈交换角色过一天”等实践亲情作业,目的是让他们知道父母脸上的皱纹是历史的沧桑,双眼的浊流是生活的风雨,鬓边的白发是青春的传承。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艰难,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而使他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亲情的责任,历史的重负,进而迸发出为民族为国家而奋起的豪情壮志。
学校每年都组织一次郊游,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抓住学生郊游的契机进行美育教育。不管草长莺飞还是秋风飒爽,只要是走出校门,就能够给学生以新奇和刺激。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更能近距离地贴近生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乡村之行自会让他们欣赏到花团锦簇的希望,亦会见到“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老妪,都市的气息在鸟儿敛羽间悄然流逝,时代的风情与此绝缘。城市森林和大自然永远是天差地别的。面对乡村的总总,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从而使灵魂经受一次次洗礼,达到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美育目的。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把美育的渗透于语文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相互环绕相互依存,那么语文和美育才不是两张皮,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作。
第三篇:语文课中的美育教学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照天性来说,人都是爱美的,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生活中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美育功能,让美育走进新课堂,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收集和挖掘美育素材,有计划有步骤把实施美育,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欣赏美《春》、《济南的春天》、《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课文,都描绘了祖国山河的景象,或壮丽、或神奇、或优美,均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激起热爱自然、创造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教师中只是通过语言中介,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欣赏赏心悦目的情性。识得其中的情与理。如赵丽宏的《周庄水韵》,作者造取不同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韵的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作者通过写自己三次游周庄的不同感受,第一次侧重于视觉——春雨中的周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抓住古镇的色彩和声音来描写,把雪后的古镇比作——“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把水声比作“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它有“万般柔情”且“袅袅回旋上升”,不仅写出了水声的形象,更写出了水声的神韵;第三次,作者夜游周庄,浓墨重彩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仅写岸上的光色,也写到了河水的七彩斑斓;不仅写花船上的丝竹管弦之声,也写到惊喜的欢呼声,有力地表现了古镇水乡改革开放后的勃勃生机。这些美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感受作者展现美的高超技巧。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又能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美的欣赏,激发了学生对美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鉴别美
学生对善恶是非的分辨,往往依据对事物美丑的鉴别,教师首先应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引导学习鉴别艺术美。如《安塞腰鼓》的美,在于生命力的美,《白杨礼赞》的美在于平凡朴质的美,;其次,用多种无稽之谈旅游城市上学生比较鉴别美: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这课较抽象,课前让学生去说说,你觉得什么是最苦,什么最乐?通过比较,让学生鉴别什么是乐的,什么是苦的,形成正确的苦乐观。从而进一步鉴别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体会到心灵美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态。范进中举后的疯态是科举制度的“活画像”——是美的反面教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是“侠义”美的表现。在对这些形象进行理性分析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心灵的感悟中得到洗礼、熏陶、升华,使学生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既达到了美育的目的,又实现智育的目标。
三、创造美美的创造并不神秘,如写一首诗,写个片断,根据诗文的内容画一张画,写一些优美的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创造。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利用各种语文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美的追求,美的实践,美的创造,能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养成崇高的审美情操,塑造美的心灵。
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及总目标中都提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展示美、欣赏美的过程。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就成为崇高之美;美育融化在智育中,就成为理性之美;美育融化在体育之中,就成为健壮之美,美育融在劳动中成为创造之美、灵巧之美。总之,美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第四篇:谈谈美育中德育渗透
谈谈美育中德育渗透 ——如何利用美育培养学生正直、健全的人格。
【摘要】:具有高尚美术素养的人不是天生造就的,只有通过艺术领域的浇灌、陶冶,才能培养成有美德的人,通过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和作品,方能踏出美的人生轨迹。我们今天的美术教育和其它学科一样,同样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生活、学习、做人,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加强学生的对美好事物的审视能力,培养学生正直、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德育 ;美育;审美 ;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理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我们教师既要将良好的知识技能传授学生,又要以良好的师德去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们应适应时代变迁的步伐,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美育人,以美启智”的教学新目标。
美术科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一课,作为美术教师不仅仅要搞好美术知识的传授工作,同时更应做到将德育工作科学合理地添加到育人工作之中。德育工作涉及面广,本人作为专职美术教师,又是一位学校德育工作者,我就从美术教学的角度谈几点做法。
一、在教室的课堂教育
教室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和主要教育场所,也是学生和老师主要和长期的交流学习之地,所有的教育都从教室开始,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在教室中对学生的学科培养,才能进一步把教学环境扩散到学到再到社会,然后才能更好地把德育教学孕育期中,慢慢扩散到学生生活中。
学生的学习首先应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任何一门学科,也含美术学科在内,教师要想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每堂课的教学之中,都离不开学生有效地配合,老师认真地讲,学生专心倾听,课堂氛围和谐、生动、有趣,自然会达到十分的满意,加之学生认真的作画,添加创想性的色彩,老师肯定会深感欣慰和自豪。因此,我认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规范性和行为习惯的正常化。
很多学生对美术学科不看重,认为无关紧要,思想上就有了偏科现象,这样美术课就会容易出现出现课堂秩序混乱、自由散漫,个别学生自己不带美术工具,反而去影响其它同学,从而也就影响了全班,乃至全年级的整体美术课的学习风气。以前我教小学,面对低年级学生的以上现象,我总是爱发火,大吼学生,低年级的时候,他们不敢言语,现在教中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上有了自己独立的个性,就敢于与老师顶撞、吼叫,有时叫我反而在众多学生面前下不了台。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凡事该两面考虑,学生会这样,不能全说成是学生自己的原因,也与我教学有关系,或许是我教育、引导学生力度不够,或许是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我都有不可推卸的客观责任区。
所以,要在课堂上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我认为老师应做表率作用,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不要在学生面前老是摆起师长的架子,要做到“以和为本”。科学安排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知识点,认真挖掘并利用美术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在美术课堂,要努力地将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同时又应做到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尊敬你,而不是惧怕你或者抵触你的情绪存在,其实就是教师所树立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培养。学生与老师无距离了,学生自然对老师推心,尊敬你,亲近你,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时会主动寻求老师引导,在生活上遇事也会向老师倾心,以望帮助,这样老师就可以在学习上予以知识灌输,生活问题上予以德育教育,以身作侧,正身示人,学生自然相仿,这就是教师教学的情感渗透。什么叫“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就使学生自身修养得以提高,从小事、小细节做起。俗话说:“小事见大”。我们教师以身作则,将会榜样无穷,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只要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他们会慢慢明辨是非,树立起正确的行为准则,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并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长期实践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必须注意用自身言行和人格去影响学生,在行为规范上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对于学生,教师除了进行直接的德育和美育,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和训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和言行统一。
要想科学地进行学科德育和美育,就必须在寓德过程中体现这些原则,并且依照寓德过程的基本环节和程序,完善寓德过程。学科德育过程是施教与受教双方活动的延续和发展。教师的施教过程包括设计、寓德、检测评估和强化矫正四个环节。与此相对应的学生的心理反应过程包括起始、迁移、自我评价和逐步内化四个环节。(见下图)
在设计环节,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德育内含,有的放失地筹划和安排寓德过程,包括确定德育要点,选择德育途径,确定检测的方法、手段以及评估形式和内容,并写出设计方案。在寓德环节,教师应实施设计方案,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寓德的切入点应不拘一格,意在引导学生经过接受和认同等心理活动,实现道德迁移。在检测评估环节,教师应及时检测和评估寓德效果,获取反馈,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获得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的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进行判断。在强化矫正环节,教师应根据获取的反馈信息,“长善救失”,及时调整寓德方法,强化积极作用,进一步矫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向“内化”发展。这一德育过程应以课时或教学内容的“节”为单元完整实施,并且循环反复。老师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去“悟”,在“悟 ”中去“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再去实施、总结,并逐步提高。
二、从教室到学校的扩散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要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美术学科是必要的养料之一,如何在美术中渗透德育,使学校德育呈现生机,在新课改的今天,美术教育应该结合实际,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现在这个年代的孩子,生活好了,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父母平时忙工作,可能会忽略了对孩子的一些情感教育,我们很多时候有这个感触,就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在非常优越的学习条件下,他们或许获知了比前人更多的新观念、新知识,但这一代人却大部分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礼仪抛之脑后,严重缺乏人际之间的亲切概念,有的甚至目无师长,丢失了起码的做人的谦让之举,更谈不上爱国、爱家乡的崇高心灵了。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自我教育能否发生,是否有效,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发生情感。美感不能强加于人,却可以引导。引导学生发生美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帮助学生感知对象的美。又如,欣赏齐白石的国画,也需要让学生了解齐白石以及他生活的时代。了解国画的有关知识,包括流派和技巧,否则,他们也很难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其次,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美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舞台,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以及元旦佳节等,开展一些美术宣传活动。如,办主题黑板报,手抄报,书画展,主题性的海报展示,纪念性的图片展览等活动来讴歌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憧憬美好的未来;可以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看画展等,培养广大学生的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高度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抚今追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比如爱国这个话题,我们除了利用国庆时开展活动,平时也可以多在校园内各处多办图文展,让学生多了解祖国的山川美景、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人物轶事、历史事件,以充实的情节故事深深吸引孩子们的好奇的探究心理。比如介绍长城的修建历史背景、作用以至在历史中的影响,介绍北京故宫的相关情况,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满清历史,让学生明白我国不仅是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在各项领域在世界都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国,并注意展示众多的建筑艺术图片,请学生直观欣赏,了解到我国有着非常精湛的建筑技能,一幅幅照片、一句句讲解,同时也就引起了学生们内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通过一点一滴的小故事丰富孩子们的历史知识,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这些精美艺术佳品,使其陶冶的美好事物的遐想之中,让学生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无比荣耀,最终在学生思想上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并热爱上我国优秀的艺术遗产,在美的感受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还可在课余的时间,可以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绘画兴趣组,书法兴趣组,艺术品收藏兴趣组等,使学生开阔视野,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就是美术教学的环境渗透,把德育教学扩散到学校中去。
三、从学校到社会的扩散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的最终也是回归社会。所谓教学育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塑造一个“人”,而我们所指的这个“人”,是社会的人。
把美术教育、德育教育扩散到社会,是个比较高级的话题,也是教学中比较难实现的。我们可以控制学校里的优美环境布置,宣传廊、橱窗的新颖精细的制作,但我们控制不了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可以在校内对学生引导监督,但是不可能一天到晚跟着学生走以观察学生们到底在做什么,那我们怎样实现美术教育、德育教育从学校到社会的扩散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了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但凡有经验的美术教师,通常都非常重视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圣人孔子的弟子万千人才辈出,他的学生无论是在老师面前,还在在社会中,处处以礼待人,这就是因为孔老先生以“礼”为上,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学识培养着门生,而孔子的儒学,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在影响着我们。因此,为人师表者,就应有师表,正身以导学生正,处处以身作则,即使不在学校中,在平日的社会中,也给学生作好表率,学生自然课上课下,校内校处均行事从师之做法。
空余的时间也可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到电影院或博物馆,甚至基本的,可以就在街上走走,观察这个社会其他人一天的劳作,看看社会在人类的推动下如何发展,而自身又在如何被这些人,这些发展所影响,让学生切身处地了解到自己身处于社会之中,是社会大网不可或缺的一个网眼,处处做好,为这个社会、国家作自己的贡献。
社会是一个大学校,比起我们的学校,社会这个学校具有终极意义,我们老师,要清楚这一点。很多老师有个误解,认为自己在学校做好就已足够,下了班,出了校门,很多事就不闻不理,但是,在你不上班的时候,不在学校的时候,学生见到你,不是一样称呼你为老师吗?
结语: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的形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完整的人格,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表现。学校是育人的净土,美好的育人环境,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我们的社会将会呈现出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心理学》作者:陈琦、刘儒德 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2、《美术教育学》 作者:顾平主编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3、《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五篇:剖析美育和德育关联
剖析美育和德育关联
一、美育思辨“美育”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和使用的。他认为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美育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近代可追溯到王国维、蔡元培著作中的阐述。在理论界和教育实践中,很长时间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种视美育为智育、德育等教育形态的辅助手段或途径的观点。多数人简单地理解为在课表上开设一两节音乐课和美术课就是美育。近几年来,应试教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又把千军万马引向升学的独木桥,于是,美育在许多的学校已形同虚设,甚至被忘得一干二净,原因是考试一般不涉及美育的内容。因此,重新审视美育,界定其内涵,恰当地认识其特质和功能,确立现代美育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指导美育实践是相当必要的。首先,美育具有情感净化功能。美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实践,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抑制和克服消极、邪恶的情感,使人的思想纯洁化、高尚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格。具体地说,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要求受教育者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充分感受,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激发他们的美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上全面地健康地成长。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乐(yue)”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他在《论语·泰伯》中说人的品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也同样强调美的教育,他在《荀子·乐论》中说:“乐(yue)者,圣人之所乐(le)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yue)而民和睦。”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王国维、蔡元培都曾大力提倡美育。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蔡元培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他还提出了学校要“体、智、德、美”四育并行的教育宗旨,对近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其次,美育是一种能力教育。学校美育虽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是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言行都充分证明了。古罗马的贺拉斯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就是美育与道德教育统一的思想。蔡元培在1912年担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就把美育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期间,他又响亮地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的否定,对我们该如何对待美育以极大的启示。特别是如今坚定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证明了学校美育不仅仅只是一两节美术课、音乐课,也不是个别学科的简单渗透所能替代的,而应该作为一门与德、智、体、劳既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课程。因此,加强学校美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及当今学校德育的困惑所谓德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灌输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使人们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正确评价。它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言行产生一定的规范性,最终使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走向“内化”,成为受教育者观念意识的组成部分,并在行为上自觉服从之、遵守之。德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三项内容。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既是行为准则,又是善恶标准。大则表现为对某种价值观、人生观标准的遵从,如我们赞扬张海迪“身残志坚”,是“生活的强者”、“青年的楷模”,以及重义轻利、廉洁自律等观念;小则体现为对日常行为准则的遵守,如不能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不应大声喧哗、讲究文明礼貌等。然而,走进各类学校,简单地进行一下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学习差的学生不思学习、不求上进,或沉溺于网络、或结伙斗殴;而学习好的学生不少是只顾学习、不问他事,以至于教室无人扫,垃圾成堆,自私和势利充斥着他们的心灵。学校的一位老师不幸患病住院,诊断为肝癌晚期,当校长把这一不幸告诉给学生时,这个老师教的班级的学生第一反应是:他们的课谁来上?却没有一个学生询问老师的病情,更无人提出要去看望老师,这种冷漠、自私的心态难道不是德育的失败吗?虽然像这样的孩子不会是多数,但这也给教育者敲响了一次警钟。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原因何在?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有些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负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乃至大学大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也制定了诸如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等,但其内容大多是要学生怎么样做,不许或严禁做什么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反感。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德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三、德育与美育的区别和联系(一)德育和美育的区别。首先,两者性质不同。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注重培养人和对社会的服从。美育是一种解放性教育,注重发展人的个性。德育强调的是人的意志品质与道德修养方面的规范性教育。它关注的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般道德原则,通过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来实现对个体言行及内在意志品质、价値观念的约束,使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尙情操。如学生守则、校规、诚信观念、道义观念等。从总体上来说,德育侧重的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理性方面的培养,使受教育者以理性的精神力量对个体作出符合逻辑的判断,并决定付诸行动与否。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维护作用,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而美育强调的是一种感性的教育,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的感性生命领域得到表现和升华,同时在作为人的感性生命力得以自然舒展之时还可以自由地张扬个性,使个体的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其次,两者的实践过程不同。一般来说,德育主要是靠灌输和说服来实现的。即通过令人信服的观点和逻辑严密的阐释过程,以及生动、形象的恰当例证,使受教育者明了是非曲直、善恶正邪,从而接受教育者倡导的观点,确立符合社会一般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晓之以理”的教育过程。而美育则是一个“动之以情”为主的教育过程,它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对象诱发受教育者的各种审美功能,从而获得个体心灵的满足和升华,是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情感的认同过程,这一过程拒绝以任何强制手段达到目的。第三,两者的教育形式不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德育最好采用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来进行,并在其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以避免说教的单调、枯燥。而美育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和具体可感的形象与形式,在审美感受中,使受教育者获得审美体验、感动、领悟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想境界的提升。如果说有效的德育活动方式是“寓教于乐”,使受教育者发掘出“乐”背后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那么成功的美育活动应当是“以乐为教”,在受教育者获得对审美对象美的内涵、美的形式的创造性感受、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教育目的已经获得了实现。如果片面地将艺术作品当作“思想教育的教材”向受教育者强行的灌输,这本身既违背艺术实践的规律,又抹煞美育的特点,片面挖掘、强调思想道德意义很可能导致受教育者的厌倦和逆反心理,正是“欲速则不达”。第四,两者的社会功能和原则不同。德育主要是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它要建立和维护整套社会伦理、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美育主要是着眼于保持人(个体)本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谐和健康。德育强调的是现实功利性原则,侧重于对社会价值尺度遵从的教育,使人适应社会现实,培养人的责任感、义务感,在规范中求得个人、团体、社会的和谐一致,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利益。美育倡导的则是理想性原则,侧重于具有个性的理想主义的超越精神,使人在超越现实的前提下追求理想,推动现实的发展。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欣赏者会为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感动不已,但其目的并不是引导人们去“殉情”,而是感受对纯洁、美好的爱情追求,使个体的灵魂得以净化,产生对高尚、纯洁的情感生活的赞美、向往和珍惜,以及对一切反人性的封建婚姻的唾弃。因此,视美育为德育的工具与手段,或将二者混为一谈,以德育代替美育,以美育取代德育的观点和作法都是片面的。在明确二者差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功能而共同完成人的完善发展的教育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2](二)德育和美育的联系。德育和美育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前者主要通过说教、灌输实施;后者主要通过诱发、引导实施。教育手段不同,目的是一致的。首先,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美育本身也包含着荣辱观、羞耻感等德育因素,但并不等于德育。再说,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本身虽包含着必不可少的伦理道德的因素、善的因素,特别是对社会美的评判,往往同善恶的道德感紧密相联,因此,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另一方面,美育的强烈的感染力是一般的理论教育所不具备的,它具有独特的情感优势。因为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容易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审美状态是道德状态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为道德实践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上,一个连最基本的美丑都不分的人,是不会有高尚的道德观念的。柏拉图说过:“整个心灵的和谐就是德行。”[3]因此,在他的美育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视以音乐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从幼年的成长时期就培养出和谐的心灵状态及恰当的情感世界,这样对儿童成年后理性世界的发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趋于完整和谐。狄德罗曾说过:“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必然会堕落。”[4]反之,一个内心充斥了低级趣味的人,很难在道德人格的发展上达到高境界。第三,美育和德育在培养个体的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平衡发展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感性与理性协调和平衡的人才是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情感过分压抑或不能得到正常满足、发展,极有可能导致心理变态、精神异常和人格扭曲。负面情绪或畸形欲望恶性泛滥,正常理性丧失,终将走向道德人格的严重残缺。几年前发生在北京骇人听闻的“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中,三个少年犯罪人都生活在情感生活极不正常、极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长期以来,情感世界的缺失导致了阴暗的心理和病态的人格,最终只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坠入犯罪深渊。从道德角度看,适当约束人的感情世界(包括情感)是正常的和必须的。青少年的情感世界丰富、敏感、易变,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他们认识事物有相当明显的情绪化色彩,对此,一方面需要必要的德育说服和引导;另一方面,美育应充分发挥其情感净化功能,通过美育实践,帮助人们培养和发扬积极、健康的情感,抑制和克服消极、邪恶的情感,使人的思想纯洁化、高尚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格。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育,往往有对异性产生微妙的情感变化,这是青春萌动的正常现象,是走向成熟的开始。但是,他们毕竟从感性到理性世界都处于相当不成熟的时期,无法达到对自我或对周边一切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也无力承担这种情感变化背后负载的责任,甚至情感失败后的伤痛。面对这些问题,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指导学生以更理性的态度审视情感,正确对待、约束自我情感,从而走向成熟。例如:一位教师通过以含蓄优美、富于哲理性的语言和学生笔谈,以自然恰当、充满爱护和信任的谈话与学生沟通,在无伤害教育中,使学生将朦胧的“早恋”情感以理性的方式重新审视、约束,转化为正常的友情。[5]这里,教师是使学生的感到世界和理性世界走向平衡的疏导者和提升者。有的教师对此采取的方式是简单而粗暴的,不是采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相结合的疏导方式,其后果不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就是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美育宗旨相悖的。第四,美育追求的最终功利性目的是高尚的善。“真实的善是每个人的心灵所追求的,是每一个作为他一切行为的目的。”[6]在这一点上,美育与德育的要求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美的最终目的是体现为善,善代表了人类普遍的追求,德育对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意识的培养,也无一不是指向“善”这一目的。因此,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7]马克思也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8]这种功利性不是以立竿见影的效果显现,更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培养人性普遍“善”化的高尚情操为终极。
四、德育实践的审美化在德育的实施中引进美育机制,即德育过程的审美化。通过审美的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使其道德水准得到提高。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了学生的心理,是否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了。有的学生喜欢打架斗殴,且屡禁不止,不是因为这些学生会从打架斗殴中得到什么益处或愉快,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敢于打架斗殴是一种勇敢无畏的表现,可以让别人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本领。这说明这些学生错误地把打架斗殴看作是一种美的行为。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行为,过去的思想教育往往局限于谈心、批评;或制订守则、规范去要求学生去做什么、禁止他们不做什么,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因此,一味进行机械灌输、生硬的说教、简单化的强迫命令,往往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招致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反而事与愿违,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德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和神往。首先,德育实践的审美化体现为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和德育实践的情境化。比如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及时找出学生在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本着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正常发展的原则,以具体生动的事例将真诚的情感感染与严肃理性的说服教育结合起来,将德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获得道德教育的感性积累。在课堂德育实践中,创设审美化的教育情境,生动而具体,形象地展示出人类道德文明的成果,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价值及个人情感的美好和生命的尊严。教师作为设计师和导演,应巧妙地设置美的教学环境,鼓励、引导学生依据个性充分发挥主体创造精神去完成教育的过程。比如:人生观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让德育产生应有的“效果”,首先应让学生感到“有用”。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学生需要出发,从学生生活入手,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使学生成为自尊自爱、善待他人、热爱社会、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服务社会的好公民,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在确定“教育目标”后,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就成了关键。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重点不是理论教育,不能一味地从抽象、宽泛的原理出发,但也不能仅仅强调“以情动人”,要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对象,主要采用“案例教育法”。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学生心理、符合当前学校教育实际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其次,作为教育者,要想运用美育的手段达到德育的效果,必须善于引导、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鉴赏能力。爱美,是一回事,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上述名言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美学道理: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如何发现美。所以,美育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辨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能力,让他(她)认识到奇装异服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丑,他(她)就不会刻意去追求。有些人不愿学习雷锋精神,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人觉得雷锋的助人为乐等精神是“傻子”行为,过时了。如果能够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雷锋精神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意义,认识到那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美,这些人会努力去追求学习雷锋精神的。其三,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地表现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为他们将来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打下基础。作为接受教育的学生,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这就好像鱼是美的,但你不能只给学生一条鱼,还应教给他们捕鱼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美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持之以恒的培养、陶冶和实践。在通常的情况下,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理想所激起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总是一致的。鲁迅说过,美和艺术的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必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可见,审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青年人审美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密不可分的。因此,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系列审美教育来促进德育工作,是获得美育、德育“双赢”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发动学生创造美好环境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警示牌,挂在教室及走廊的墙上,时时提醒大家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可以让大家自己设计、绘制科普及批判封建迷信活动、批判“法轮功”的宣传画,在校园宣传栏中进行展览,既美化了环境,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使学生们赏画的同时提高了分辨真伪科学的能力,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营造美好的环境,以无声的语言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改善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在内容上,要从美育入手,实行德育与美育的结合,而且在要求上要实现情、意、知、行的统一,使思想教育成果既体现于行动又要求凝结为习惯。因此,德育与美育的紧密结合,应着重于实践。综上所述,美育和德育虽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承担着独特的职能,但它们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它们之间又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