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享有财产权》教学设计
《我们享有财产权》教学设计
(人民版)八年级 上册教学设计
0
1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正确理解财产权的含义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财产权的理解,培养学生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2.使学生能够运用财产权分析问题。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财产权在生活中的意义,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获得财产。
0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财产权的四种形式。
2.难点:正确理解维护财产权的两部法律。
0
3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看,可以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财产的使用权和处分权。
0
4教学用具
自制教具,PPT课件等
0
5教学过程
1预习反馈(获取新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听完了月影讲新闻,大家知道了,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话题:财产权。那么什么是财产、什么是财产权、如何获得财产、如何保护我们的财产权呢?我们将在下面的环节中一起来探究。
(板书)1.财产的定义
(板书)2.财产的性质和归属
(板书)3.只有合法财产才受法律保护
那么财产权包含哪些内容呢?
(板书)4.财产权的内容
2互助探究(基础闯关)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图片,生活中财产的来源是非常丰富的,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即知识产权)等都是财产。它们的归属,判断是否归属个人,是否合法,学会明辨是非。
2.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请同学们说说看:***的财产为什么被没收了?大家辩一辩。好的,看来很多同学是明白人,只有合法的财产才能成为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我们才能对这些财产享有财产权。比如,在我国,私人没有土地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集体。而很多公共所有的资源是不能成为公民私人占有的财产的,如共同楼梯、公共绿地等,非法占有的,就构成了侵权行为。
3.那么下面我们通过一组连连看的图片,请大家区分一下,哪些是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同学们很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准确地连出了相对应的权利内容。那么站在法律角度看,容易混淆的是哪几个呢?我们通过几个选择题来考验一下吧!
看来,捐款属于处分权,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是决定物之命运的一项权能。
4.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5.无意中从地里挖出的财物或从水里打捞的财物,能拒为己有吗?国家法律给予保护吗?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我国刑法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3合作释疑(能力闯关)
懂得了财产所有权,我们就应懂得如何依法行使财产权,下面看一段视频。(明星做慈善)
1.你如何看待明星的捐款行为?
然而有人非法侵占他人财产,再看一段视频。(贪官刘铁男)
2.你如何评价“高官”的行为?刘铁男
4巩固拓展(链接中考)
1、如何评价农民甲的行为?
2、哪个农民对牛享有所有权,为什么?
3、人民法院如何判决?
5总结提升(自我提高)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铁窗泪:钞票》,请一位同学谈谈你的感想。
谢谢你,说的真好!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中学生要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自尊自立的人,拒绝拜金主义倾向,对“宁在宝马车里哭,不愿自行车后笑”的错误思潮说不。“人生不应苟且,我们还要有诗与远方”,让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将来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与汗水去获取有尊严的财产,同时也用我们的执着的努力为国家的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二篇: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 教案
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
权 教案
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力:在教学中初步培养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知识:知道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难点: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
师: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复习《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时知道,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人的一生享有多种合法权益,这节我们来复习----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
二、明确本单元标要求
让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
三、同组交流考点归纳的答案
考点归纳中的问题让学生前找出答案,标明所在的页数和标记。
四、教师点拨命题方向,疑难问题
命题方向:综合近几年的中考题,本单元常以漫画题、案例材料为背景创设情景进行考察,题型以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为主。
点拨疑难:
本单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是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不是弄清每项权利的含义,而是知道每项权益各包括那些具体的权利:如人格尊严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怎么做:本单元中的每道题后面都有这样的问题: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本单元的落脚点。如果全部记忆,内容较多;综合所有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归纳:①有维权意识②维权(途径有:协商或诉讼)③尊重、维护他人的权益
按这个思路去记本单元的问题,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识记本单元知识点
师巡视抽查,指名背诵。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把握学情。
六、聚集中考:
选择题:
(威海市中考)王某与梁某因生意产生过矛盾。一天,王某收到一条梁某发来的带有严重人格侮辱的短信。收到短信后,王某将梁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梁某向王某赔礼道歉。据此回答1、2题。
梁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名誉权
D肖像权
2该案例启示我们要
A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B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短信远离我们的生活D通过打官司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非选择题
“苏丹红”“大头娃娃”事尤让人心存余悸,“三聚氰胺”奶粉事却再次刺痛人们“食品安全”的神经。XX年9月,全国部分地区相继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调查认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由于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
请你对不法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消费者?
七、巩固训练
见《同步学习》第37—39页的3、4、6、8题。
第三篇:教案 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
教案 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第一项目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合法权利的自觉性。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的经济权利,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
2、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2、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目是“第九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的第一目。这一目从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和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增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教育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它和第二目“法律保护我们的无形财产”、第三目“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共同说明经济权利是公民的重要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我国坚决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本目设置了两个层次: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教材通过图片、法律条文的规定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同时尊重、维护别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现实生活实例和法律条文,引导学生认识国家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知道这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延伸和体现;了解遗产继承的方式,明确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当未成年人被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既是本目教学重点,也是本目的教学难点。之所以是重点,因为财产是人们求生存、谋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手段。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项权利,其他权利如财产继承权则是这一权利的延伸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听到、看到、接触到较多的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问题,弄清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非常重要。说是难点,因为对私有财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这四项权能的相互关系,学生较难理解,疑问可能较多,解决学生的有关疑难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两点,从学生较为熟悉的问题入手,深入浅出,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是本目的教学难点。因为要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继承权不受侵犯,了解有关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和维护继承权的方法,涉及到《宪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多部法律,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日益重视,法律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特别是一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知之不多,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课堂教育使其了解相关知识,不仅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使其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依照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借助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学生自学探究,小组分析讨论,归纳出理论知识点。最后由教师精讲点拨加深学生的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三贴近”的原则,采用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合作探究为主、以活动参与、情境教学为辅,注重学生道德认识的培养及道德行为的转化。
五、教学准备
1.理论准备。学习《宪法》、《刑法》、《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等法律关于“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的相关内容。
2.事例、资料的准备。如搜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的图片、漫画、案例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3.提前布置,让学生搜集现实生活中关于财产纠纷的案例;通过上网等渠道搜集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法律规定。
六、教学过程:
环节
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 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图片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于2007年3月制定出台的《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物权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私人的继承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材料,谈认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教师归纳小结、引出课题:在现代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设计与本目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拥有一定的财产。那么,财产属于谁?公民应当如何依法获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财产留给谁?我们有没有财产继承权呢?引入本目教学。
多媒体课件展示: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环节二:学法维权——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一)走近财产权——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财产权的关注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李某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这需要我们去了解财产的归属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合法财产所有权。
(二)认识财产权——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7页的相关链接,联系图片回答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
1、拖拉机就是该农民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民拥有这台拖拉机后对该拖拉机分别行使了哪些权利?。
3、他为什么能够拥有这些权利?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该农民在买回这台拖拉机后便拥有了这台拖拉机的财产所有权。因此他分别对这台拖拉机行使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四项权利就构成了财产的所有权。该农民之所以能够对这台拉机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就是因为该农民对拖拉机享有财产所有权。
课堂活动
(一):现场采访——你如何安排自己的压岁钱?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自己的事,引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采用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突破本目教学难点之“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理解私有财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这四项权能的相互关系。多媒体课件展示: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教师总结前面所学,告诉学生:当公民拥有财产所有权时,才能对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也就是说,只有当公民对财产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时,公民才享有财产所有权。
在这四项权利中,最重要的是财产的处分权,因为其他三项权利其他公民是可以分享的,而唯独处分权只能由财产所有者行使。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回放——李某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捡到的遗失物,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才拥有合法财产所有权。当公民拥有财产所有权时,才能对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因此,李某没有权利支配拾来的钱款,也没有权利擅自捐赠出去。李某以自己的名义将钱捐出,属于越权支配,在失主追讨这笔钱时,理应承担返还义务。
多媒体课件展示:探究讨论——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合法财产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哪些呢?
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来判断下列选项中的财产哪些属于合法的,哪些属于非法的,并简单阐述自己的判断理由。
A、通过从事劳动所得的工资 D、公民通过存钱获得的银行利息 B、毒品 E、捡到遗失物据为己有 C、通过抢劫得来的5000元钱 F、公民在书店里买的书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方式、方法取得的内容合法的财产。如选项中的 A、D、F 就是合法财产,而选项中的 B、C、E 就是非法财产。其中,毒品本身就是非法的,而其它两种则是取得财产的方式和方法违反法律规定。
教师继续提供材料并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国家法律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材料: 相关链接
1、民法通则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
2、民法通则79条第1款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该条第2款规定:拾得的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三)感受财产权——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追踪
王某要求李某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1)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维护了王某的权利?(2)人民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待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归纳提升: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民法通则》,采取民事法律手段维护了王某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我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共同探讨
案例一:宁某在某市有一套住房,产权归其所有。2001年初,宁某去省城儿子家暂住,将自己的房子租给王某,租期3年。2004年3月房屋租期届满,宁某返回故里,要求王某腾房。王某以找不到其他住房为由,拒绝腾房。宁某只得同意王某再租1年,他们夫妇到女儿家暂住,1年后王某还不肯腾房。宁某无奈,只好一纸诉状将王某告到法院,要求王某返还财产。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的行为是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判决:被告王某返还侵占的原告之房屋,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00元。
案例二:外地来京的无业人员张某、李某等组成盗车团伙,疯狂作案三十多起,盗得摩托车、电动车数十辆,还有两辆小汽车,价值50多万元。2005年1月该团伙被公安机关破获,张某、李某等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6年等。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回答:案例一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方式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第二组回答:案例二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追究侵犯财产罪犯的法律责任? 两组共同回答: 人民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待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归纳提升:
1、民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
2、案例二中,审判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采取刑事法律手段追究侵犯财产罪犯的法律责任。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3、两案的审理共同说明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教师继续提供材料并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材料: 相关链接: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运用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我国刑法设专章明确规定了侵犯财产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等,并对其规定了最严厉的刑法处罚措施。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通的方法。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资料:
2002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某和李某等四人在一起打麻将。最后,李某输给王某1200元钱。由于当时李某钱不够,王某便让李某写了所欠700元的欠条,说好过一个月后还清。2003年2月,王某要欠款时,李某拒不给钱。王某一怒之下凭借欠条将李某告上了法庭,请求法庭为自己追回李某所欠的700元钱。经法庭审理判决,李某给王某所写的欠条无效,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法庭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习的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的内容,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据法律予以追究和处罚。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四)维护财产权——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课堂活动
(二):小品表演——张浩一怒之下把小明的文曲星摔碎了,小明该怎么办?
教师引导学生为小明出主意。在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师总结: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一方面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资料:
农民甲在县城农贸市场以600元买了一只毛驴。一天,甲一时疏忽,毛驴从家中走失。这只毛驴恰被邻村农民乙发现并将其赶回了自家。乙对其邻居说这只毛驴是刚从集市上买来的。次日,乙赶着这头毛驴到集市上去卖,正好经过甲家门口,当即被甲认出。甲就向其索要。乙拒绝返还,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甲遂向县人民法院起诉。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同学代表案件中的甲:你怎样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请第二组同学代表法官:你又会做出怎样的处理?
设计意图: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问题,既拓展了教学时空,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明确必须采用正当方式维护合法财产不受侵害,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也有利于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多媒体课件展示: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环节三:学法维权——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教师引导: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积累的这么多财富,我们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可一旦人死去之后,该怎么处理这些遗留财产?遗留的财产该留给谁呢? 这时就出现了财产的继承问题。通过继承来完成对死者生前遗留财产的处理。伴随着继承,就出现了一项新的权利———继承权。那么,什么遗产、什么是继承权?哪些人能成为继承人享有继承权?法律又是如何保护公民享有这一权利的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一)“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把学生分为两组,自读课本,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回答问题,展开竞赛。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展开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学和分组知识竞赛,本层次的基本概念和简单问题学生就可以理解和掌握
(二)“思”——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理解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资料:
王某全家三代七口人生活在一起,父母退休在家,弟弟是某中学的教师,儿子小明刚读初中,养女小红读小学。王某夫妇开办服装店,已有存款 42 万元,王某个人财产还有图书、字画等。天有不测风云,王某因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临终前对全家人说,把自己的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
在学生阅读案例材料之后,教师引导设问:谁是被继承人?谁是继承人?遗产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在上述案例中,死者王某遗留下了财产,因此死者王某是被继承人;王某的妻子、儿子、养女、父母、弟弟都在继承人的范围内,因此他们是继承人;王某和妻子合办的服装店、存款中属于王某的那一部分以及王某自己的图书和字画属于遗产;上述继承人中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就享有了财产的继承权。
教师进一步设问:假如王某的妻子以王某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由,不同意将图书、字画给王某的弟弟。你同意王某妻子的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这涉及到公民的遗产继承方式。依照法律规定,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王某临终前立有口头遗嘱,把自己的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所以王某的弟弟有权继承王某的图书和字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材料: 相关链接
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继承权,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继承人应按照什么方式继承遗产?如何继承?王某的养女是否有继承权?为什么?遗产分配时,能不能给儿子多分点,给女儿少分点?为什么? 多媒体课件展示:
遗 产
配偶 子女 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外祖父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其他继承人应按照法定继承来继承遗产。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顺序继承人开始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遗产分配要遵循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和睦团结、互谅互让、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根据婚姻法规定,无论是血缘的还是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婚生的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养父母子女关系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具有同等的法律意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养女小红享有继承权。也不能给儿子多分点,因为遗产分配要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
(三)“行”——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资料:
2003年11月25日,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职工柳某突然病亡。当安葬完柳某后,柳某11岁的养女柳莹却进不了家门了,因为父亲生前购买的三套房子一套被姑姑强占了,一套住着租户,另一套则是铁将军把门。小柳莹幸被好心人收留才免遭流落街头之苦。小柳莹的姑姑说,小柳莹不是他哥哥的亲生孩子,不应该有继承权。这件事让同学们十分气愤„„
课堂活动
(三):模拟法庭——我来断案 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原告代理律师、被告代理律师,展开庭审辩论。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无论是血缘的还是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婚生的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养父母子女关系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具有同等的法律意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小柳莹享有继承权。在这里,小柳莹的合法的继承权被侵害了。在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继承权被侵害后,该怎么办呢?那就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继承权。
环节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我国制定并运用多种法律,采取不同方式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当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遭到侵犯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课堂达标:
一、选择题
1.2004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表明()
A.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 B.我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C.私有财产比公有财产需要保护 D.私人的所有财产都应保护
2.在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A.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B.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C.通过行政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D.通过宪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3.我国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在法定继承当中分成两个顺序,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继承顺序的是()A.子女 兄弟姐妹 父母 B.配偶 父母 外祖父母 C.子女 配偶 兄弟姐妹 D.配偶 子女 父母
二、非选择题
4.甲出国留学,临行前将自己价值1080元的DVD机委托乙保管。乙在甲出国后,擅自将甲的DVD机以650元的价格卖给丙。甲从国外回来后,得知自己的DVD机被乙卖给丙,便要求丙返还原物。丙不给,理由是该机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对其拥有所有权。为此,两人争执不下。请同学们就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机的所有权应该属于谁?
(2)你认为甲、乙二人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3)假如你是法官,你该依据何种法律,做出什么样的判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二、非选择题 4.(1)属于甲。
(2)通过民事法律的途径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3)依据民事法律,首先确认财产的所有权,然后判决返还原物。拓展资料:
1、养子继承遗产案
案例:钱某夫妇膝下无子,于1986年收养孙某幼子为养子,改为钱姓,叫钱振兴,在振兴13岁时,钱夫妇先后病故,留下了住房5间和15万元的遗产,钱某的弟弟见其哥哥留下大笔产业,以钱振兴是养子,不是钱家血亲不能继承财产为理由,阻挠振兴继承遗产。孙某得知此事后,据理力争,钱弟说:“振兴是你的儿子,只能将来继承你的财产,不能继承钱某的遗产。”孙某说:“振兴已过继给钱某,他姓钱不姓孙,他养父的财产只能振兴继承,我百年后的遗产,他不能继承,两个人争吵不休,无法处分,孙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评析:我国婚姻法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子女间的权利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也就是与生身父母脱离了关系。在钱家钱某与钱振兴父子,收养关系一经成立,取得了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有权继承养父母的遗产。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及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女婿均为法定继承人,其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继承法》第10条规定:“本法所说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钱振兴依法可以成为钱某的第一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其养父母的财产,至于钱的弟弟在其兄养子钱振兴在世时他无权继承其兄遗产。
2、新宪法修正案开辟我国私产保护新时代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作了与时俱进的重大修改,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从理论上讲,通过修宪完善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这次宪法修正案适应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提升了私有财产保护的宪法地位、加大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力度、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等,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一言以蔽之,财产权是宪政的基石、人权的屏障、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繁荣的枢纽,是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也是维系人类自由与尊严的根基。财产权堪称孕育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温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等规定的入宪将开辟我国私产保护新时代。
第四篇: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学设计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划清是非界限的能力,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越权。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指导行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培养国家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3)指导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具学具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
动
内
容师生行为
1、让学生浏览教材,重点关注上堂布置的2个预习题;
2、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田甜。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田甜的自我介绍。想一想:(1)田甜享有法律赋予的许多权利,大家说说田甜都有什么权利?(2)享有这些权利,对田甜有什么益处?(3)除了大家谈到的权利外,田甜今后还可以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涉及哪些领域?说明什么问题。师:生命健康权、就业权、休息权、荣誉权、继承权、婚姻自由权、财产所有权、建议权等大家一定非常羡慕田甜,其实,我们每位同学都享有和田甜一样广泛的权利。
3、分组讨论,找出知识点。
4、根据具体情况,教师板书总结相关知识要点。预习检测新授:板书
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公民基本权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三、宗教信仰和自由;
四、人身自由权;
五、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
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六、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第一,财产权;第二,继承权;第三,劳动权;第四,休息权;第五,物质帮助权;第六,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想一想: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法来规定的?宪法: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我国的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前面我们了解了公民应享有的权利,怎样才能正确的行使它呢?
(二)正确行使权利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
2、提问:(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结论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作简要解释)
3、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1)提问: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结论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4、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1)提问: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重点讨论)(2)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结论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游行的案例(1)提问: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游行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结论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6、学以致用(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想一想: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呢?(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及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权。假设你对你的学校的管理或对当近社会的某些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你会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呢?(插入视频:我们应怎样正确行使建议权呢?)活动展示当堂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在我国,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①要依法行使权利②要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③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④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⑤要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定程序行使权利⑥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以牙还牙A、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①②③④⑤
D、①
二、是非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同样的权利
()
2、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3、我国公民个人的利益与国家、集体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言论自由不受法律的限制()
三、简答列举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四、探究《误判之后》:奥运会击剑比赛中,由于前五局裁判的六次误判,中国队与金牌失之交臂,小刚等一些奥运迷义愤填膺,准备联络班里的同学上街游行,以示抗议。请问:(l)小刚行使此项权利应该履行哪些程序?为什么?(2)假如小刚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纠集同学上街游行抗议示威,会造成哪些危害?堂评价小结总之,我国公民享有的广泛、真实的权利是以往社会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决不能把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理解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为所欲为的权利。后作业
1、巩固和掌握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等知识要点
2、《当堂反馈》预习作业
1、考一考:公民为何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是否必须履行义务?为什么?
2、找一找: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主要有哪些?教后反思
第五篇:《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设计
【课题】: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教学、案例教学、讲读法、归纳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知道消费和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
2、方法与过程: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九个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2、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查找“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有关材料;
2、指导学生查找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及近几年我国3·15的主题;
3、指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
4、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活动;要遵循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相同统一的原则。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突破知识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设计一定的活动,虚拟情境,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借助虚拟消费情境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上帝”(即消费者)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理解保护“上帝”权利的必要性,认识“上帝”享有的权利,并明确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上帝”。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三鹿奶粉事件新闻报道”;然后让学生谈感想,从而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
课题: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
一、我们都是消费者
1、消费和消费者
活动一:快乐的“上帝” 教学案例:“小洋的一天”
今天是王小洋的13岁生日,爸爸给了他一些钱以示祝贺。有了这些钱,小洋先到西街某专卖店,给自己买了一套心怡已久的运动服,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然后,他又来到金满饼屋,给自己定制了一个生日蛋糕;在等蛋糕的时候,他给自己的好友张辉和方聪打了个电话,相约到肯德基为自己庆祝生日;饭后,他们一起来到了秋浦影剧院,看了一部电影;电影散场后,他们便各自回家,此时天色已晚,于是小洋便打的回家。回到家中,他高兴地告诉妈妈说:“我今天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生日!”
问:(1)小洋的上述活动是都是什么活动?(2)在上述活动中,小洋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3)有人说:只有成年人才是消费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举例说明。学生思考回答(略)
2、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当我们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时,我们便成了消费者。我们选择、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等于对市场上的商品、服务及其生产者、经营者投票,因此,对生产者、经营者来说,顾客就的“上帝”,消费者决定着商品、服务及其生产者经营者能否被认可。
可是,现实社会生活,又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多媒体显示教学案例)活动二:倒霉的“上帝”
教学案例:小王到一家自称销售名牌运动鞋的店里买鞋,售货员说:“我这家店专卖名牌运动鞋,无论穿多久都不会坏。”于是,小王试穿了一双,自我感觉尚可,在经过一番仔细检查之后便买了一双。可是没几天鞋子就出了问题:鞋面脱皮,鞋底磨损严重,并有开胶现象。于是小王来到店里要求退换,但是售货员根本不认帐,还说找我没用,你去找厂家,有本事你去告我,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教师问: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上帝”的消费者,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自己的权利屡屡被侵犯,你还能举出些例子吗?你能说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吗?
(学生列举生活事例,并探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略)
3、消费者需要保护
活动三:苦恼的“上帝” 教学案例:(多媒体呈现教材P·88小栏目两幅图片)学生阅读欣赏后谈感受。
教师:消费者的权利屡屡被侵犯,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世界各国消费者纷纷觉醒,我国消费者组织也发展得很快,他们用实际行动扞卫自己的权益。
学生介绍:“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的时间、内容、意义及近几年我国3·15的主题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消费者是“上帝”,但是,消费者在现实消费过程中往往又会遭受种种侵害,在市场活动中,我们作为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怎么能说我们还是“上帝”呢?你能说清楚这中间的道理吗?
新课教学:
二、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1、消费者的地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活动四:真正的“上帝”
学生阅读教材P·89第一个小栏目内容,并思考回答小栏目的问题。
(1)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2)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探究后回答(略)
教师明确:消费者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充当最后购买和消费的角色,是社会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同时又是社会再生产得以继续的开始环节,因此,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活动五:“上帝”的权利 教学案例:“焦点透视——问题奶粉事件”
多媒体展示河北三鹿集团“问题奶粉”造成的危害材料,并给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一:我国《消费者权益法》规定了消费者应享有哪些权利? 问题二:三鹿集团侵害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1)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明确。(多媒体呈现: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九项权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
(3)多媒体出示一组材料,讲解消费者的具体权利,包括漫画赏析、举案说法、“连连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巩固消费者依法所享有的权利。(漫画有:落地扇高压锅、“星”级宾馆、豆腐和骨头、一刀准、海鲜酒楼等等;举案说法是“东航返航事件”;“连连看”是举一个具体案例,将案例中的行为与消费者的权利相互连接起来。)
3、消费者应履行的义务 活动六:文明的“上帝” 学生欣赏动漫《如此买菜》,然后讨论并回答问题: 问题一:“上帝”应该是这样的吗?你怎样看待这样的上帝? 问题二:作为消费者,你认为你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总结:作为消费者,我们在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自觉做到文明消费,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多媒体出示一幅门联)门联:“经营者诚信为本规范经营,消费者依法维权文明消费”,横批:“ 携手共进”。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希望同学们在消费时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维护。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是我们下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
【练习与思考】
[练一练]:
(1)个别经营者强迫消费者“动手摸了的商品就得买”,“还了价就得买”,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A.自主选择权
B.公平交易权
C.安全权
D.知情权
(2)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正式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那么,你知道今年我国的“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什么吗?。
[想一想]: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一、我们都是消费者
1、消费和消费者的含义
2、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3、消费者需要保护
二、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1、消费者的地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